浪费粮食范文

2023-09-22

浪费粮食范文第1篇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浪费粮食范文第2篇

男: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

女: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吃,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准则之一,亘古未变。吃的来源是什么?粮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食粮。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

二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低碳从我做起

1、男:2010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纪念日。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从此规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2010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活动进入第三十年。

女:今年10月16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活动的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国以粮为本”,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需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他做起。“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2、男: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女: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生:粮食。

3、女: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水稻: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

男: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生: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 )

生: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

女: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生: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3.男: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生 :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生: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4、请同学们观看《小品喜怒哀乐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学们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三、怎样爱惜粮食

男: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生:粒粒粮食要爱惜

女: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女儿上学时,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仍掉.要知道,当时有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主席,毛主席严厉地批评了她女儿.从此,她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男: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

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女: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男:请看一段视频<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女: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更加爱惜粮食。

男: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请大家一起算一算。

女: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

男:如果我们全班49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

女: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

男:经过这样一算,你明白了什么?

生:积少成多了不起

女: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

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男: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女: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四、辨析深化

男:(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

生: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女:(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生:我会给他讲我们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换来的,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贫困的地方那里的孩子没有吃的,我们不能浪费粮食,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男:(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 生小组讨论并拿出小组意见)

女: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男:节约,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

女:节约,我们要以行动来证明。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将来的那一束灿烂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节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共同宣誓: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 吃多少买多少,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勺菜。

4. 不偏食,不挑食。看到浪费,勇敢制止。

浪费粮食范文第3篇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粮食是农民伯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啊,粮食跟水一样,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每天工作、学习的动力之源。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要改掉浪费粮食的坏习惯,要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60多岁了,奶奶虽然年龄大,但一直保持着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掉到桌上一粒米,他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即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奶奶经常教导我说:“孩子呀,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不能忘本呀。在六七十年代,庄稼青黄不接,许多人被活活饿死的,有的人吃树皮和草根才勉强活了下来,那时候要是有这么一碗白米饭,该有多高兴啊,所以你要珍惜粮食,浪费是非常可耻呀!”我一直对浪费这个词理解很肤浅,听了奶奶的话,我才明白,没有了粮食将是多么的可怕。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着满桌好菜还挑挑拣拣时,当我们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想一想,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饭,上不起学!

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有特别重大意义。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我倡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珍惜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行为。

3.不偏食,不挑食。

浪费粮食范文第4篇

浪费可耻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从1981年开始,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那一天,全世界150多个国家,会共同探讨世界上关于粮食和饥饿的问题,提醒人们粮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根据粮农组织最近发表的粮食安全状况的报告,目前全球仍有8.52亿人忍受饥饿。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消耗自然也是世界排名榜首。我国每年都要举行“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并在“世界粮食日”所在周开展“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的状态,解决粮食问题,满足军需民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虽然,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摆脱了温饱问题,鸡、鸭、鱼、海鲜、蔬菜、水果的极度丰富使得我们对于粮食的感情不断地淡化。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也许许多人根本就不关心“米袋子”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对于学校的营养餐,许多同学吃的很少,浪费很多。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现在、就在此时此刻,世界的某些地方,中国的一些山区,正有着和我们一样年龄、一样在长身体的小伙伴们正饱受着饥饿和营养不良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在我们每天享受热乎乎、香喷喷的营养餐的同时,西部一些地区的学校里,学生们由于离家比较远,单程就需要

一、两个小时,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只能带饭到学校。早晨做的饭到中午都凉了,学生们只能吃下凉凉的午饭。 另外在其他一些地区的学校,正在长身体的中小学生,每天吃的菜都很单一,都是家里带来的咸菜、萝卜干、马铃薯之类的食物,能吃上5毛钱一包的榨菜,就算是改善伙食了。试想想,那些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甚至有些不屑一顾、吃的厌烦的营养餐,在他们的眼中将是何等的人间美味呀!我们每天所吃的营养餐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热量和蛋白质,钙、铁、锌和脂肪含量也均符合青少年成长发育所需标准,同时富含适合青少年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维生素群。这样的营养餐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营养保证。

对于改变西部地区的现状,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能做到的却很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珍惜身边的点滴粮食做起,从珍惜我们的营养餐开始。在我们的校园中,就有在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例如

浪费粮食范文第5篇

三、 活动理念: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粮食的可贵。

2、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开始节约,不浪费粮食。

3、通过班会活动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 学生收集珍惜粮食方面的诗歌。

五、活动准备:

1、 召开班委会,制定活动计划,制作相关课件。

2、确定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3、学生调查粮食浪费的情况。

4、 教室、黑板的布置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女):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男):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我们每天不愁没有饭吃,美味可口的饭菜再也不那么吸引我们了。1

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滋生出一种不良现象,你是否注意过,请看图片:

(课件演示)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一盒盒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话题设计1

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师: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男):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分钟回想,再由学生自由发言。

班主任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天的吃的白米饭来之不易: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饭了。

(三)话题设计

2身边的浪费粮食的现状

师:学校的浪费现象有点严重,有的同学说:“我是交了生活费的,所以,你管我怎么倒饭,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对这种行为和观点怎么看呢?

——学生讨论之后自由发言。

学生讲述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资料。

主持(女):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小学有77%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干净,还有一些同学把菜吃了,剩下的饭就直接倒掉;还有一些吃了几口就直接倒掉。食堂的老伯告诉我们,每天用的大米是600多斤,菜是200多斤,每天浪费的就有300多斤。那么,一年、一个月要浪费掉多少粮食的啊?

学生1:世界各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啊!

播放配音课件:课件内容(非洲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于粮食危机。在我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要依靠进口,我国还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少数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 师:看过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 学生2:如果我们可以把节约的粮食捐给非洲或者朝鲜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那么我们就可以救下那10亿多人的生命,小孩子们也不会活活地被饿死啊!

……

主持(男):同学们听听这些惊人的数据吧!

主持(女):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节约粮食,珍惜粮食,我们也可以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去帮助那些饥饿的人们!

(四)话题设计3

我们自己面对浪费的行为该怎么办呢?

师:那么我们同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题,进行分组讨论。

(课件出示)

(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主持(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做法吧。

同学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掉剩饭菜;

同学4: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打包回家;

同学5:在饭堂吃饭时,要把饭菜全部吃干净;

同学6:一日三餐,不暴饮暴食;

同学7:不偏食,不挑食;

同学8: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主持(女):我们班上懂得珍惜粮食的同学可真多呀!

主持(女):同学们,希望我们以后都能节约这来之不易的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艰辛,不要浪费这盘中餐。争做一个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好孩子。

主持(男):现在请班主任给我们讲话。

七、结语:

班主任:同学们,这次班会开的非常成功,大家都能积极主动发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们能够谈出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对我们的重要性,我认为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生活简朴,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一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我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八、诗歌朗诵

老师:看了同学们的表现,老师很高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爱惜粮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出示课件:爱惜粮食

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浪费粮食范文第6篇

【篇一】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人有责,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要从“细”“长”“小”做起,不断树牢节约防线、健全节约机制、培养节约精神。

从“细”着手,树牢节约防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引导群众从生活细节各方面减少浪费,广大党员更要带头做节约榜样、节省先锋。要从用餐行为上反对浪费,在用餐过程中做到按需点餐、按需取餐、剩菜打包等。要从消费理念上杜绝铺张浪费,要树立“不讲排场、理性消费”的观念,坚决杜绝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等重大宴席中的“排场宴”,杜绝公务接待、联谊活动中的“印象餐”。要从健康饮食上主张节约,倡导“注意膳食、拒绝暴食”,加大健康饮食宣传,引导群众健康消费,自觉做到不暴饮暴食。

从“长”谋划,健全节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是遏止消费中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要加强立法,将厉行节约行为纳入法律法规,作为公民必须落实的硬性要求,对浪费行为实行严厉处罚。要建立节约服务规范,将节约文化纳入餐饮行业文化重要内容,明确供餐管理、引导点餐、节约奖励等方面内容,把好用餐“过程关”。要加强对餐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等监管,对浪费行为不改善的餐饮企业,实行“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存在浪费行为的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党政纪律处分。

从“小”抓起,培养节约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培养节约习惯,须从青少年抓起。要加强学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对青少年的节约教育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既要教育学生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世界耕地资源、粮食生产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粮食安全危机意识。要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好节约榜样,同时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要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可开设农作实践课,父母可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到农村参加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珍惜劳动成果,逐步涵养节约精神。

“舌尖上的浪费”看起来虽小,但危害很大,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声说“不”!

【篇二】

关于节约粮食,古人有很多朴实的话:“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对此,我们的祖辈、父辈这些“过来人”感受尤深。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此,在仓廪殷实的时候更不能忘了这一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我们年轻一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的,在享受着幸福成果的同时,更是没有任何权利铺张浪费,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更应传承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居安思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从中长期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增加了粮食国外进口的不确定性,中国人的饭碗不能指望靠进口来装满。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须形成有效的机制,遏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遏制浪费现象的有力保障。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浪费行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从我们的盘中餐开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培养勤俭节约良好品行,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无论对我们的事业,还是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道德价值。

【篇三】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相比于日常“下馆子”,讲究排场的婚宴、寿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大型宴席中食物浪费情况更突出,成为餐饮浪费重灾区。一些受访餐饮从业者表示,目前大型宴席的浪费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

与普通餐饮消费相比,宴席浪费可能更严重,也更难遏制。针对日常“下馆子”减少浪费,可以通过推出“小份菜”等方法来达成,可是,这些措施在宴席浪费上就毫无用武之地。因为盛宴变“剩宴”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消费心理层面。

主人好面子,宁可多不能少,宁可贵不能贱,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翅鲍龙虾都得有,客人爱不爱吃不一定,但摆出来就够体面;客人也好面子,“吃不了兜着走”听上去就不像好话,吃着还拿着,是叫人笑话的;而对于酒店,则巴不得消费者多花钱,至于花了钱之后是吃是扔,是进了肚子还是泔水桶,自然与他们无关。还有人觉得,当下物质富足,又一直强调鼓励消费促进经济,只要花得起钱,吃一碗倒一碗又何妨?

这正是需要警惕的消费心理——棘轮效应。传说中,纣王的叔叔箕子从纣王换了一双象牙筷子而周围人不以为意,就看出了商的亡国之相。这个故事如果用消费心理去解读就是棘轮效应,意思是人的消费水平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涨而上涨,但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就像棘轮一样可进不可退,换成司马光的那句名言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在南赣一带观察到民风难改时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解决宴席上的浪费,同样是向“心中贼”发起挑战。提倡商家推出“N-1”点菜法,鼓励消费者“点到为止”“剩菜打包”都无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以节俭为美的思维习惯。越是物质富足,越需要保持匮乏时代的警醒,否则,习惯了浪费之后,就很难听得进“粒粒皆辛苦”的良言。

【篇四】

近日,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增强“党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自觉,保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忧患意识,涵养“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为民情怀,以实际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增强“党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党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政治上高度自觉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双胜利的特殊时期,习近平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意义极其重大。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响应号召,身体力行,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要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引领作用,在单位食堂就餐时,坚持吃多少拿多少,践行“光盘”行动,先“吃出个样子”;在家中用餐时,要言传身教,坚持吃多少做多少,杜绝“刀下”浪费;在外就餐时,坚持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先“做出个样子”,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保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忧患意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当前,我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食物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倘若我们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将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通过开展“网上+网下”宣传教育、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解读等举措,让群众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粮食安全压力大,增强粮食安全忧患意识,警醒全民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决不剩“碗边饭”,让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涵养“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为民情怀。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需要实打实的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存在的风险不少,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政府会过“紧日子”,才能让人民更早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一毫一厘,民之脂膏”“浪费就是腐败”的意识,摒弃“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爱面子”“讲排场”的不良心态;要把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当成座右铭,严格践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规定,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支笔、每一度电,杜绝办公用品、水电浪费,自警自省自励,做节俭生活、节约办事的好榜样、好表率。

【篇五】

近日,“斗鱼回应部分吃播主播浪费”冲上微博热搜。8月12日,央视批评有部分所谓“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引发广泛讨论。对此,斗鱼迅速作出回应称: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节俭名句。然而有些吃播主播并不把“节约”当回事。他们通过服药催吐、视频剪辑、拍摄卡点等方式假装“胡吃海塞”。看似狼吞虎咽,实际上是滥竽充数。无形间造成大量食物浪费。健康生活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为制造大快朵颐、津津有味的直播观感,欺骗观众,把“难吃的”说成“好吃的”,把“应该小口吃”说成“使劲大口吃”,甚至不惜伤身硬塞,在本质上则违背了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吃东西是个人行为,但直播吃东西就已经上升到公共层面,需注重公共影响,遵守良俗公序。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吃播中的浪费行为本不应该出现。对于斗鱼的回应,有不少网友表示,要“取缔吃播”“封杀主播”。对此,应该辩证地看待。

自媒体比较盛行的当下吃播之能受到不少观众欢迎,原因在于触动观众的心里代偿机制,满足他们的一些心理需求。实际调查显示有不少食欲不佳的观众,能从观看吃播的过程中,增加食欲。且吃播对带动部分食品消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舆论影响力何其之大,吃播浪费食物应当被批评,但不该引发人们对吃播的过度踹度,并给吃播主播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吃播本身无错,需要改进的是吃播的手段和方法,应鼓励引导主播将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的观念带入到吃播内容当中。希望文化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直播平台加强督促和监督,将一些吃播中的“胡吃海塞”转变为“健康适度”。要求吃播主播在直播和视频中主动宣传“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等观念。告诉观众如何吃得健康精致,避免铺张浪费。

杜绝吃播浪费的关键在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应该引导人们在“怎么吃”上下功夫,引导人们怎么吃出健康、吃出节俭、吃出文明,真正提升吃播的内容质量,给予观众不一样的饮食体验。

【篇六】

XX省商务厅近日印发《XX省制止餐饮浪费行业规范(试行)》,要求餐饮经营者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设置最低消费。《规范》明确,餐饮经营者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剩食打包服务,提倡剩食打包积分奖励,对剩食超过一定数量不打包者,增加餐余收费。

有人讲,这其实就是“不打包罚款”,有关方面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争议,才称之为“增加餐余收费”。背后是否有这样的考虑,暂且不议,但根据这一规定,以后在XX省的饭店吃饭,如果剩饭剩菜超过一定的量,而且不打包的话,则要额外收费。

出台这一规定,有着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中的餐饮浪费,不仅表现为剩余了大量的饭菜,还表现为很多人一剩了之,根本就没有打包的习惯。应当相信,上述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倒逼效果,但也不能太过乐观。不少人担心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消费者为了避免被“增加餐余收费”,同意或者要求饭店打包,但打完包带回家,根本就不食用或很少食用,甚至走出饭店就往垃圾箱里一扔。倘若这样,不仅没有节约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

这其实是一种“浪费转移”,看起来盘子光了,食物都被带走了,但浪费并没有解决,而是换一种方式存在。

餐饮浪费可能“转移”,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反思遏制餐饮浪费的方式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盘子里有没有剩食物,剩多少食物,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饭店还是消费者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剩余,何须打包?

餐饮浪费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消费者的问题,也有饭店的原因,有些还涉及餐饮行业的痼疾。此次XX省出台《规范》,要求餐饮企业执行适量点餐提醒提示制度,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就指向了餐饮行业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一些饭店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变相制造和纵容了浪费,并且从浪费中受益。单讲最低消费,有一段时间讨论得热热闹闹,后来渐渐悄无声息,一个事实是,很多饭店都有最低消费,而且标准不低。可以说,最低消费造成了不少浪费。

指出这一点,意在提醒光盘行动不能只盯着盘,不能把是否打包作为判断光盘行动成效的标尺。即使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加大惩戒力度,让盘里的菜都装进了打包盒,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杜绝了浪费。如果打包客观上造成了“浪费转移”,甚至给垃圾分类处理带来了压力,那就走向了遏制餐饮浪费的反面。

上一篇:信息技术的笔记范文下一篇:高中语文重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