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16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观点、看法、解释等B才是引起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在A与C之间还有一个B直接支配着人们的情绪行为的产生,这就是“ABC”理论的核心。A指事情的前因,C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有同样的前因A, 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后果C1、C2。又因为, 同一情景之下(A),不同人的观念不同,(B1、B2)会得到不同的结果(C1、C2)。因此,事件发生的一切根源源于我们的观念。

2整理我们的观念

观念是大脑的产物,大脑又是人不断成长、受教育、社会化的产物。大脑好比一个伴随我们成长的抽屉(收纳箱),我们不断地往抽屉里填塞物件,每个物件都见证、记录了我们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丰富,也许我们会换一个空间更大的容器来安放我们的经历, 但时不时地, 当我们又重新邂逅当年的“宝贝”, 反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或累赘。大脑也一样记录了我们从小到大的诸多印记, 这些印记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厚重,同时,也许也占据着我们的空间,屏蔽掉了“新朋友”的加入。我们需要新事物的加入,这让我们更丰富、更美好。那哪些观念也许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体验,如下是几个观念:

2.1 我们常常无意识地选择

长久以来的生活中,我们一直在做各种判断、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也许是一种机械式的条件反射,原因也许有:(1)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智能发展”,我们习惯于快速思维、反应;(2)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各种便捷,我们的外在世界很喧闹,而人如果接收过多的外在信息,也许就很少去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

2.2 情绪债务

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它会来,就会走,人皆有之。然而,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家长却不接受自己及孩子的情绪反应,甚至加以斥责、惩罚, 使得我们无形当中背负了很多的情绪债务,听之任之,危机叠加,迟早得爆发。“得理不饶人”也许就是一种体现。

2.3 常把责任推给外界

正因为情绪得不得正视和认同,我们害怕承认自己的情绪,害怕承担自己的责任,遇事常归因于外界,很少自我反省,从自身找原因,你推我,我推你,自然社会风气就变糟了。

2.4 追求完美主义

世界是多元化的,人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不可能占据一切有利形势, 不完美就是完美。如果我们关注过多的是自己没什么,别人有什么,就很容易滋生嫉妒、自卑等不良情绪。爱自己的不完美,也爱别人的不完美。

2.5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了很多“毒性教条”

(1)“二分法”;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明是非、黑白,分清对错,当然我们不太可能要求小孩理解“似是而非、平衡”这些概念,但事实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是非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对错也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很多人明白快乐远比对错重要, 但我们还是无意识地试图以最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各种问题;(2)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过分追求结果;近几十年,由于国情等原因,我们的教育有盲目追求结果,“应试教育”之嫌,唯考试成绩论人才,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旗下,我们过分强调个人的成功,社会也在极力渲染成功典型,而很少关注处于“金字塔”底部为数众多普通人的价值体现,社会风气浮躁,个人内心也很容易躁动不安。

3情绪管理

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会流通、转化……

3.1 不良情绪表现案例

当个人的主管愿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得不到满足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不良情绪,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例如:小A失恋了,心情很糟,那如果他把这种情绪发泄到某人身上 ,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人际关系或引来别人同样的暴力相向; 而如果发泄在某物上,如:摔东西,可能也会引发诸如自责、内疚等其他不良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然,同样是失恋,小B也许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最后也许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爆发。

3.2 管理我们的情绪———反求诸己

显而易见,无论是发泄还是压抑,后果远非我们真正期待,无非导致另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只能管理我们的情绪。对于轻微的不良情绪常见的管理方法有:寻求帮助法(倾诉、安慰、支持)、运动、美食、艺术,但影响我们情绪的因素远非那么简单,上边的方法很多时候治“标”不治“本”,我们遇到的诸多问题是个人世界与外在世界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内外在世界是不断相互影响的,但我们可控制的部分只有个人内在世界,因此,管理情绪根本是—反求诸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整理我们的大脑、观念发现,要求别人改变终究不可能,要求自己开始虽不易转变观念,但终究可控、见效快,甚至不经意间也许也会影响外在的人与事。

4结语

情绪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体验,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俯拾即是,不同的情绪源于不同的立场、观念,整理观念得知,我们需要、必须也只能不断转变我们的观念,改变自我终究才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愿大学生朋友不断改变自己,早日遇见更好的自己。

摘要:随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及个人认知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情绪体验日趋丰富且强度增加,如何积极对待、管理我们的情绪,由情绪“ABC”理论可知,应理性分析我们头脑中的思想观念,而不断转变自我观念终究又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良好和谐的大学宿舍文化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尤其我国现如今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而校园也是一个社会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对于校园的建设问题,我们也要引起一定的关注和重视。校园中的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需要摆在最突出位置的就是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不仅要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还应该做好其文化建设。就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加以深入研究,对大学生全方位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培养向上乐观心态,提升学校软实力与学生全面成长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和谐校园;现状;建设

引言

创建和谐校园是当今大学中最突出的工作内容。而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发展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宿舍环境能够带给大学生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平时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宿舍中,所以良好的宿舍文化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能够帮助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特点、建设现状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积极创建当代大学生良性宿舍文化有很多积极的意义,这其中主要包括两点内容,其中一点就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一个宿舍的精神文明程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本身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上,大学生们最常在宿舍中进行的活动就是探讨当前的时政和热点话题,通过交流可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也会在此过程中了解别人的想法,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开拓自身的视野,这样的做法同时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1]。大学生在宿舍的相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他人和自己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但是如果有良好的宿舍文化,这种问题的出现就会相对较少,这也证明和谐的宿舍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

2帮助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和谐的宿舍环境还能够帮助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状态中,同时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情绪。大学生一般会在一个宿舍之中共同生活四年,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体会酸甜苦辣,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这种和谐的宿舍环境可以进一步增进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所以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对待未来的人生[2]。

3增强集体凝聚力

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具有团结凝聚的功能,换句话讲,宿舍文化氛围,尤其是具有同样价值理念、共同奋斗目标的宿舍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激发个体对于宿舍群体的行为准则及奋斗目标等内容的认同感,还有作为宿舍成员的使命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进一步形成强烈的向群性、向心力与凝聚力[3]。因而,构建具有融洽和谐人际关系宿舍文化环境,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也有一些基本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相互熏染。大学生宿舍成员一般会受到成员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关系相近的同学之间一般的兴趣爱好相同,就使得二人在行为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这其实是宿舍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情感和情绪上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打动其他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就会达到认同从而采取一致行为。第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宿舍成员之间往往很容易就会受到其他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从而出现相同的判断或者意见上的统一,有些大学生还会刻意地模仿他人行为,就比如说,有些学生比较勤奋,而住在一起的室友就会受到熏陶也发奋学习,所以就会出现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大学生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改变自身的价值观或者对外部事物的看法发生一定的变化。第四,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宿舍的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氛围带动整体,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一种无形之中的约束力。第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主要体现在宿舍的基本功能上,宿舍是休息的地方,所以它是一种课后的娱乐休息之地[4]。

三、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校的教育体制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加快宿舍文化构建,是全面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提升学生素质的有力手段。当前我国诸多大学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工作都在向着积极向上、文明健康与和谐优雅的方向迈进,正在全面打造优良的文化氛围。但从当前情况看,也还是有些不够理想的地方。

1物质文化现状

当代大学宿舍的主要功能即为给学生提供所需生活保障,给学生创造舒适的生活氛围,进而为学生学习做铺垫。现如今学校有关物质文化的建设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必备品也相对一应俱全,努力让学生生活无忧是很必要的。但是这仍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多要求,因为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多是独生子,他们想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但是学校现在却没办法完全实现学生们的愿望。另外,部分大学宿舍配置基本完善,但对当代大学生来讲,在舒适性方面仍然有所缺失,他们认为当前高校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在娱乐方面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2精神文化现状

伴随多元文化的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受到影响,有些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不够成熟、不够科学,理想与信念不坚定,也容易受到其他元素的影响。此外,当代大学生个人意识比较强,凡事从自我感受出发,集体意识缺乏,缺少同他人分享、合作的意识,单纯追逐个性化,只考虑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认为只要顺自己心意就行,用不着去管其他人,对他人不管不问,表现得非常自私[5]。

3制度文化现状

当代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将学生培养为国家与社会所需的人才,但开展教育时,也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对大学生真正适用的才是最理想的方式[6]。当代大学宿舍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每座宿舍楼中还有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宿舍秩序进行维护以及对相关信息进行传递,为宿舍及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但现代大学生需求偏向于多元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同学校管理职能是互相冲突的,宿舍还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阵地,他们也会更加依赖宿舍管理工作人员,对有些政治思想工作,管理工作者没办法稳操胜券。此外,还有些大学对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说已经展开,但在实施力度方面仍然偏弱,成效亦不显著,使大学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4网络文化现状

自从网络被带进宿舍后,给学生生活与学习创造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作用存在,比如某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每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陶醉在虚拟世界里面。因为沉溺网络使其晚上睡眠不好,不但对休息与学习有不良影响,对其他同学的休息也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干扰,这样时间久了,全宿舍学生都习惯了晚睡晚起,对良好舍风、班风及校风营造的影响都将会是十分消极的。

四、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的成因

1受到社会发展影响

伴随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生活的方式也渐渐呈现出多元化,物质与精神方面有了更高追求,诸多变化也对宿舍文化构成了影响,同时也给现代大学宿舍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物质与经济保障。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也使得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较之以往更加依赖网络,这同样也会作用于当代大学宿舍文化上面。

2受到现代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思想方面,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性更高,对他人观点意见也不会认真聆听,他们讨厌与他人雷同,经常用独特视角审视问题,想要引起他人注意,成为大家的焦点[7]。因为他们有较强的自我存在感,因此对很多事情不想要他人插手,致使严重缺少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受到家庭经济影响

伴随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更多保障,当代大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因为生活条件整体提高了,所以学生在宿舍生活上也有了更高追求。

五、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建议

大学宿舍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与思想交流主要场所,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影响的环境要素,也是高校社会文明建设主要标志,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本文从如下几方面提出了建设建议:

1提高和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思想一般对于宿舍不是很重视,认为宿舍可以休息就行了,没有正视宿舍是一个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的场所,并且不会把关注点放在构建宿舍文化中。因此,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为此,本文着重提出如下几条建议:其一,先由认识上着手。宿舍相关管理部门及负责学生管理的领导干部,需要清楚认识宿舍文化对于学生的特殊作用,要注重引导以及加强和谐宿舍文化的构建。其二,应当充分发挥宿舍内学生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凭借榜样的力量引导宿舍向好的方向发展,要营造良好舍风、班风与学风。通过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宿舍文化功能,打造和谐文化氛围。其三,通过开展多种宿舍文娱活动,比如歌唱比赛、诗朗诵比赛等,使学生了解良好宿舍文化是有助于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

2从调查中掌握工作的基本规律

要想开展宿舍文化工作就一定要进行详尽的调查,掌握大学生宿舍活动的主要内容。分析为什么有的宿舍全体成员都喜欢学习,有的宿舍却是懒惰懈怠;有的宿舍收拾得十分干净,但是有的宿舍为什么脏乱无度。这些现象一定要从学生本身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掌握问题的解决要点。

3制定合理的宿舍制度规范自身行为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还需要学校和学生之间有一种契约精神。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进行人文教育的滋养,让学生在一个有责任心和公德心的环境中逐渐成长,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要规范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让他们遵守,并且也要让管理学生的条例尽快和法制接轨。学校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健康。学校的每一处的负责人都可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和记录,并且在每学期末的时候进行一个评分,纳入学生评价中,对一些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单独开展德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宿舍管理更加规范,还能督促学生健康成长。

4强化文化素养

大学生宿舍可以建立独特的宿舍文化,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多多开展文化读书讲座,让教授和讲师的人文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举手投足间都闪烁着人文的光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防止学生因为无聊沉醉于网络游戏当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多裨益,并且对宿舍管理工作也有帮助。

5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一个低素质的人长期不当地管理学生,那么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且还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不是主要进行管理的场所,应该在教育方面加强,让学生从时常自省达到一个可以自我管理的境界。在一些教授和讲师的影响下,让学生的行为中渗透着人文情怀。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宿舍的主要居住人,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且配齐宿舍的各项设施设备,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整洁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宿舍有归属感。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法规的制定工作中。这样学校的管理工作会更有效果,也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能解决很多主要矛盾问题,打破长久以来的僵化管理模式,这对于未来高校的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优良宿舍文化,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时,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对于大学生成才、就业甚至整个人生都有很深的影响。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地方,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很多人说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接触的社会”“第二生活的家庭”“第三个课堂”。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宿舍文化构建也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让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得更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宿舍的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主体思想,尊重学生,让宿舍文化发展得更蓬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杨鹏飞.和谐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06—207.

[2]雷西合,杜永峰.论新形势下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4):65—68.

[3]孙联明.论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模式的科学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2,(8):97—100.

[4]贺桂祯.和谐校园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30—31.

[5]杨学成.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95—96.

[6]徐九春.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75—78.

[7]王菲菲,陈健,高敏.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和谐宿舍构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2—143.

(责任编辑:陈树)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回顾我党统一战线九十年的实践历程,统一战线的理论内涵逐步由政治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新的历史转型期,伴随着我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工作思路的提出,统战工作中文化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文化的功能和特点、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党在新时期工作重心的逐渐转变等因素决定的。我们必须强化文化统战意识,把握文化统战在统一战线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方式,转变观念,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巨大功能。

关键词: 统一战线; 文化统战; 战略地位

Strategic Position of Cultural United Front to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the New Century

MA Jing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710016, China)

Key words: united front; cultural united front; strategic position

统一战线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事业,无论是在以往的革命时期还是今天的社会建设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各方面力量的广泛联盟,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怎样与时俱进地搞好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发展统战理论则是这一长期事业的常新命题。统一战线不仅要服务于科学发展,而且统一战线自身也正面临科学发展的问题。统一战线的时代使命就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奋斗。

一、统战工作的历史沿革及文化统战战略的提出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既定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它服从和服务于党在各个时期的总路线。自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至今,统一战线已经走过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九十年的统战工作实践表明,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的转变,统一战线理论随着各时期时代主题变换和工作重点转移而不断调整、充实。

(一)历史沿革

以不同时期统战工作方式和思路的差异,可以相应地将其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由于自身力量相对弱小,难以独自完成这一任务,因而我党选择了同当时中国革命性较强,革命经验丰富的政党国民党合作,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由于党统一战线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方面都非常不完备,在统一战线内部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这次统一战线以失败告终,并使党受到巨大挫折。但这次尝试开启了党建立、完善、充分利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的伟大历程。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一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使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党统一战线政策完善和成熟的重要阶段。

第三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在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路线,并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该路线的具体组织形式,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为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的爱国统一战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最大使命是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转移,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并将统一战线由过去四个阶级的联盟发展成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江泽民又进一步将爱国统一战线拓展为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原有的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另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最广泛的联盟。[1]232从而形成了统战工作“立足大陆、三个面向”(面向台湾、面向港澳、面向世界)的开放型新格局。

(二)文化统战理论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新的转型期,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也有相应的调整。胡锦涛同志强调,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2]由这一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的主要任务,我们不难看出统一战线除了继续肩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一重要职责外,还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等。

纵观整个统一战线发展过程,我们不仅可以理清统一战线的发展轨迹,更可以从中看出统一战线的发展逐步沿着一条由政治体系向文化体系的路径转变。早期的统一战线更多是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提出的,从目标、方法到政策、路线都是作为整个政治工作的一个具体内容提出来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工作大体的。自爱国统一战线提出以来,统一战线工作逐步发展为一项社会事业而不是单纯的政治工作,新时期统一战线提出的各项具体的使命和任务,都远远超出了政治工作的范畴。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地促进统一战线的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统一战线更好地服务于包括政治、经济、民主、民生、外交等各项工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提出以来,党的统一战线便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能与使命,主要表现在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兼顾各方,在政策制定、指导工作和任务部署上,既充分考虑各地统战资源和工作基础,又结合不同领域与不同工作的具体情况和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不同需要”[3],最终凝聚全民族意志实现全面发展,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社会力量和谐相处,实现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统一战线自身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工作方式上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文化统战这一新的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以各种不同的面貌被多次提出,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当前对于文化统战的理解是多角度的,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统一,但我们通过对现有关于文化统战这一新的统战模式的解读加以概括,可将文化统战作高低两个层次的认识。高层次指各领域统战工作过程中对于思想文化的普遍关注,以期借助文化功能唤起最大范围社会群体的精神共鸣,并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为实现共同利益目标而产生共同诉求;而低层次的文化统战则包含了以文化为手段、以文化内容为对象、以文化为资源、以文化界为主体的具体统战方式。低层次的文化统战与政治统战、经济统战,以及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统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并列成分。在整个统战系统中,高层次的文化统战是该体系的灵魂,是高于其他领域,并起到引领作用的,其最高宗旨在于完善统一战线的文化内核,增加统一战线的引领力、感召力、渗透力。

党近年来的统战工作思路对统一战线的文化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提出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将统战工作由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倡导“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4]。这些方针都蕴含着文化统战的新内容,标示着文化统战的作用在统战工作中日益凸显;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统战工作需要突破政治模式,注入文化因子,用文化功能来进一步彰显统战内涵,扩展统战外延。

二、新时期文化统战的战略地位

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是由文化的功能和特点、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党在新时期工作重心的逐渐转变等因素决定的。

(一)文化功能层面分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力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文化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一个民族凝结为一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推动民族向前发展;文化还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可见,文化的强大功能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的繁荣,也要有文化的兴盛;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大的文化国力,文化也随之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擎引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这些功能决定了文化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灵魂和血脉,文化的力量是统一战线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文化这种软资本在统一战线中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4]报告对我们研究文化与统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强大的凝聚力,二是影响的持久性,三是内容的多元化,四是操作的普适与兼容性。统战工作是为了达到“团结”的目标,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文化的凝聚力量恰好可以为这个目标提供长久的文化动力,为“联合”的大主题输送永不枯竭的精神食粮;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力不仅是强大的而且是稳定的,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方式一旦形成后就会以相对稳定的状态持续存在,而我党统一战线的目标正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是一致的,故文化的影响力非常适宜用于统一战线工作;文化是多元化的,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化在整个国际范围内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一特点正适宜作为具有“求同存异”性质的统战工作的一种具体策略;文化在操作层面具有普适和兼容的特征,而统一战线本身就包含着磨擦的意思,统一战线中是必然会有摩擦的,毛泽东曾要我们认清这种摩擦的存在,“讲统一,起码是两个以上才有可能,如果只有一个,孤掌难鸣,就不会有磨擦,但一有两个,两个手掌就拍得响了,磨擦就难免的。统一战线有一万年,磨擦也有一万年,有统一战线就有磨擦存在。因为有不同,所以有磨擦,不过我们是尽一切力量使磨擦减少”[5]151-152,文化的兼容性为我们处理这些摩擦提供了一个柔性平台。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社会个体化、分层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多样化上,随着这一趋势的产生,统一战线面对一个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文化利益等在内的多元社会关系的总和,成员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上的矛盾。统战对象来自不同阶层,隶属于不同集团,他们一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的具体利益要求,一方面又会结成整体以追求某种共同利益,因此协调各方利益的差异性就成了整合以形成合力的主要途径。而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统战对象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多元化了。各利益集团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站立场不同,对同样的政治思想、经济政策下形成的社会问题,往往会得出种种不同的看法与评价。所以无论是上述何种利益关系都可以归结到各类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及文化差异上,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成为当今社会复杂性的主要表现,协调利益关系的关键在于协调各种思想的观念,因此,精神力量的凝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思想观念的冲突,无不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更为复杂,而想要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艰巨。面对此种社会背景,统一战线在处理诸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往惯用的政治手段已经不再万能,而聚焦于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统战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实施文化统战战略的又一重要动因。

(二)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层面分析

现阶段党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谋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统一战线肩负着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任务;肩负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整合各类社会成分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社会背景,统一战线只有充分重视文化统战,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整合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的利益,将日益分化的社会力量重新纳入一个新的结构体系,构筑和谐社会,凝聚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结构越是分化,社会各种力量越是活跃,党的领导与执政越需要文化统战,文化统战是执政党整合、凝聚社会力量最有力的工具。同时,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文化统战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特别在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上,两岸的文化差异制约了相互认同的步伐,成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同时,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也改变了以往的军事干涉、经济封锁政策,转变为采用文化进攻的手段对我国进行西化,这也决定了为了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统一战线需要在文化资源整合与重组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胡锦涛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这一历史使命的各个细节都与文化紧密关联,文化统战作为一种统战工作模式,它符合统一战线的“团结”和“联合”的主题。我们过去的统战工作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最广泛的联盟,特别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理论的提出,最大成就在于在实现了广泛同盟的基础上,将统一战线发展为一个开放型的体系。而这个开放型的体系就需要一个比以往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概念更具张力的认同体系,文化统战用思想认同为基础来处理问题,可以达到新时期统战工作要达到的“团结”和“联合”的要求。

三、文化统战工作的实践

文化统战是统一战线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新突破,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现阶段各种社会力量整合的基础,是完成新时期党的总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当前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更高层次。鉴于文化统战模式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文化统战工作迫在眉睫。

与文化统战的理论阐释相一致,文化统战的具体操作也相应地分为上层文化统战和低层次文化统战两个不同层面。

(一)上层文化统战内容

上层文化统战主要目标是实现文化统战的宗旨,即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要强化文化统战的意识,重视文化统战的作用。要把握文化统战在统一战线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注重在各项具体统战工作实践中认识并发挥文化统战作用,树立文化统战的新理念。有文化统战为最高境界的统一战线才能真正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结构变动并促成社会整合的制度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推波助澜。

2. 建立文化认同。统一战线的工作服务于国家认同的构建,而国家认同又是民族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观的函数。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之基,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之根,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之魂,国家认同观则是国家认同的系数。[6]其中以通过文化认同途径达成的思想认同为认同最高境界,是统一战线凝聚、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最高层次。我国现有的文化体系当中,存在有很多推动这种认同的有利因素,例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容,可以激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教育和感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特别是我党新时期提出的以弘扬团结、合作、互利、共存为主旨的和谐文化理念,更是我们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社会环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这些重要的文化因素,都是我们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石,共同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完成思想认同的历史使命。

3. 要完善文化统战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统战平台,确保文化统战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完善文化统战机制要求开阔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层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文化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宣传、文化、教育、旅游、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相互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市场营销机制,为文化统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低层次文化统战内容

低层次的统战是指开展文化统战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要求,主要包括以文化为主体、资源、手段几个方面。

1. 做好文化领域成员的统战工作。要集聚人才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文化合力,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国知识分子与统一战线有机融合是伴随统一战线始终的,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战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更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引导他们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推出更多具有统战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2. 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成员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造福民众的社会责任,形成礼让宽容、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明道德风尚;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民间民俗文化的开发、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进一步唤起爱国心、激发民族情、增强凝聚力。

3. 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作为方法的文化统战,是以文化为手段,利用文化资源来开展统战工作的一种策略,因为文化统战这一手段广泛适用于统战的所有范围与对象。要努力营造文化统战氛围,强化文化统战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人人践履;要创新文化统战工作组织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统战活动,运用媒体、演出、展览等各种传播手段,向全体社会成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宣传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同时还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创办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借助文化的手段,可以使统战工作在更加平和的氛围中开展,能够淡化统战工作的政治色彩,提高统战工作的艺术性,取得更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G]//新时期统一战 线文献选编(续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胡锦涛.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N].人民日报,1999-06-25(1).

[3]杜青林.担负历史使命不断把统一战线事业推向前进——在 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政协报,2008-12-2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毛泽东.关于目前战争局面和政治形势[C]//毛泽东文集:第二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赵秋生.统一战线视域中的国家认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全媒体时代,信息太多,真假难辨。面对奔涌到面前的海量信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该如何选择、甄别和解读?又该如何发布和转载新闻信息?培养初中学生学会屏蔽繁冗信息,辨识信息真伪,提升新闻素养,让他们对新闻信息有“怀疑认知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语文教学 新闻素养

当今时代,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抢速度,博眼球、赚流量,对报道内容未实地调查和核实,刊发前也没严格审核和把关,或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的“假新闻”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初中语文新闻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授新闻六要素、倒金字塔结构、新闻体裁等知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初中学生的新闻素养亟需培养,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新闻教学,在新闻单元教学中渗透和落实新闻素养教育。

一.新闻素养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陈力丹教授提出了“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①他认为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面对朋友圈、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我们怎么筛选和鉴别真正有用的信息?这种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审查和鉴别的能力就是新闻素养的核心。陈力丹教授在《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将新闻素养定义为“是自己如何面对涌到眼前的新闻信息,包括自己如何发布新闻。”新闻素养重在强调个体对新闻“信息”的甄别、把控能力,它不仅包含对新闻信息的筛选、辨识、解读能力,还包括如何发布新闻信息。换句话说,新闻素养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时,我们要有“怀疑认知的能力”,要有“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②。

二.在新闻单元教学中落实和渗透新闻素养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不再是语文课程的边缘文体了,新闻这种独特的实用文体已经引起教材编写者的重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将新闻篇目纳入“活动.探究”单元独立编排,并分别对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提出了相应的任务要求。新闻单元导语要求,除了掌握新闻六要素和新闻结构体裁外,还要“了解新闻作品采编过程”“用‘专业’的视角去阅读新闻”“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比较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想想它们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有什么不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与时俱进的编写理念,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新要求,对教师来说,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新闻理论素养,不了解新闻及新闻媒介,就不能很好地落实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不能很好地完成新闻单元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

(一)转变观念,提升教师新闻理论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新闻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课程改革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新闻单元的编排调整,并未引起初中语文教师对新闻教学的足够重视,一线教师基于自身新闻理论素养欠缺或考试指挥棒等因素影响,未能按编写者的意图来落实新闻教学。同时,新闻教学和其他文体教学相比,仍处于一种被淡化、弱化的状态。初中新闻教学如何开展,是对教师观念和专业素养的考验,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观念”是由知识支撑的,转变“观念”,就要在知识储备上下功夫。在学习资源丰富的今天,对绝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教师来说,只要用心学习,不难找到新闻理论、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完全可以做到“一桶水”的新闻教学知识储备。

(二)了解新闻及媒介,树立正确的新闻态度

要“区分新闻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首先应该了解新闻及新闻媒介,明白新闻产生过程及影响新闻产生的相关因素。新闻先驱戈公振曾提出:“若使现在每一个国民,都能知道报纸从什么需要而来,报纸有何种力量,报纸受何种影响。那么,他才可以对报纸有理解和正确的态度……所以我敢说,新闻学是无条件一切国民的必修课。”③要对新闻有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态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首先弄清楚新闻因什么需要而来,新闻有何种力量,新闻受何种影响。了解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整个新闻产生过程,明白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过程中,记者和编辑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媒体的報道立场做出选择和取舍,新闻里面有意识形态等相关因素。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对新闻和新闻媒介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主观倾向和客观评价,以便决定我们如何选择和解读涌现到面前的新闻。

要“区分新闻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还要弄明白事实和新闻事实的关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和事实不能划等号,事实是客观的,一旦有人的介入,就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主观色彩。媒体上刊发的新闻,都是记者采访调查后按自己的认知理解和价值取向展现出来的新闻事实。即便记者的专业素养再高,也会受到个体认知及现场采访情况等条件限制。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由于记者的认知、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给读者的新闻也是不同的。比如,对香港回归的报道,国内的媒体和西方国家的媒体截然不同;再如,对新冠肺炎病毒来源的报道,中国和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报道也大相径庭。仔细揣摩一篇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字里行间隐含记者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倾向。所以,让学生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有助于更自觉地把握新闻媒体和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也会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和理性地思考。

(三)吃透教材,用新闻的方式教新闻

王荣生教授的“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④的教育理念得到语文教育界一致认同。新闻教学教什么应当依据新闻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倪文尖博士也提出“把新闻当新闻教”。⑤把新闻当新闻教,换句话说就是新闻教学要重视新闻体式。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新闻体式,用新闻的方式去读新闻、写新闻,并逐渐形成自觉的新闻图式⑥及自觉的新闻消费和新闻评价。

1.重视新闻体式教学。

新闻跟其他文体一样,有其固有的格式和独特的体式。新闻体式指新闻的体制、格式,主要包含体裁样式、语体风格、结构形态、表达方式等。新闻不同于文学作品,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用最简明的话说出最新最重要和受众欲知却未知的事情。新闻教学要跟其他文体教学有所区别,通过新闻教学,让学生学习新闻客观、简明的表达方式,掌握新闻的阅读规范、语体风格和结构样式。

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新闻单元导语可以看出,初中新闻教学,新闻阅读是重点。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新闻自然有新闻的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新闻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导其阅读新闻,解码新闻信息,获取新闻信息,形成自己对新闻的独特认知与理解,并最终成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和合格的“受众”。⑦王荣生教授认为,新闻阅读教学,识别新闻体式特征与结构方式是基础,让学生依托新闻的体式特征而形成自己的阅读图式。学会在新闻的结构体式中去把握消息和通讯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去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⑧

对于新闻体式教学,可以学习王荣生教授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设计,他用“播报”和“删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闻体式的理解。感知新闻体式他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你是播音员,将以怎样的语调播报这个振奋人生的消息?这则新闻导语交待了那几点信息?如果对导语部分进行概括,压缩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该怎么概括?让学生把握新闻阅读规范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你是新闻媒体编辑,请按新闻的三个特征,分析这篇文章是否值得刊发?由于篇幅原因,需要对这些新闻稿删减,你会从开头还是结尾删减。

对于新闻体式教学,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把同属于新闻文体的消息、通讯作比较,让学生对比消息和通讯在文章结构、叙事顺序、语体风格方面的区别。尝试把消息改写成通讯,把通讯删减成消息,在改写和删减的过程中去体把握新闻体式;也可以把新闻和其他文体类文章作比较,比较新闻的标题、开头、逻辑和一般文章的标题、开头、逻辑有哪些区别;比较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媒体在报道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各有哪些优势等。

通过“播报”、“删减”和“对比”学习,学生对新闻体式、结构会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新闻阅读图式,提升学生的新闻素养。

2.打破范文束缚,激发学生学习新闻兴趣。

教材的选文不是过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初中新闻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新闻单元几篇“过时”的例文讲授和灌输,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需要语文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教材选文重视经典,忽略了时代性,对于教材的选编的两篇1949年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太过久远,学生无法感知新闻“新”在哪里。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吃透教材后,可以跳出教材,打破范文束缚,选取一些当前主流媒体的新近刊发的离现实生活距离较近、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作为例文。这样教新闻,能拉近学生与例文的距离,解决教材选文“过时”的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新闻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找一份当地的报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报纸版面编排,图文的搭配,观察报纸的头版头条和其他新闻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比较消息、通讯、评论和副刊等各种不同体裁的新闻各占的比例及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阅读和感知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国际要闻、体育娱乐新闻、深度报道等不同版面的新闻视角和不同写法;利用教室多媒体,打开新闻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比较网络新闻和纸质媒体在版面设置、报道方式、语言风格和报道时效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恰恰都是新闻单元任务里明确要求初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3.加强新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编写者把新闻篇目编排到“活动.探究”单元,充分体现出新闻教学的实践性。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尤其是新闻教学,更不能天马行空、闭门造车。新闻教学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比如开学典礼,运动会等,指导学生进行采访和写作校园新闻,通过校报和校园广播刊发和播报;还可以指导学生采访学校品学兼优或其他方面有特长学生,让他们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亦可利用第二课堂,连接校园内外,将报社或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编辑请进课堂,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讲授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当地消防队、气象局、博物馆等单位,让孩子们实地调查和采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4.让学生养成读新闻、评新闻的习惯。

新闻素养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新闻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新闻,养成新闻阅读习惯。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带领学生阅读;课后家庭作业也可以适当增加新闻阅读内容,比如看电视新闻、浏览网络新闻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新闻阅读途径。

初中生批判思維还不成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点拨。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评述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新闻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这些新闻信息是否真实?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新闻背后隐藏的事实是什么?我对这些问题持什么态度?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升学生新闻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新闻态度,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2]戈公振.《新闻学》[M].商务印书馆,1940.

[3]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

[4]倪文尖.新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6(10):9-11+21.

[5]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注 释

①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②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04):61-63

③戈公振.《新闻学》[M].商务印书馆,1940.

④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

⑤倪文尖.新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6(10):9-11+21.

⑥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⑦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⑧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能有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然而当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拓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空间,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研究型教学;应用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张新祥(1982-),男,江苏东台人,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教育、英语与文化。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编号:2016JC13),主持人:张新祥。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需要打破传统理念、更新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把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的结合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并且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1]。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得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当前我国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早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特别强调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不能充分的认可和接受,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一直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腾飞的希望,也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分析当前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教学模式发展的巨大可能,使研究型教学模式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能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培养出具有科学研究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新时代人才。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突出优势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的颠覆,是遵循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和传统模式相比,它具有诸多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和课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亲身体验和参与研究过程,逐渐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2]。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通过个人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和经历科研的各个环节,初步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将课程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科研思路和体会,介绍一些和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信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研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去获取相关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更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平等,教师不再是拥有绝对权威、高高在上的课堂管理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彼此处于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也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教研相长,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教学与科研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研究型教学促进教师科研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称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另外,教师研究课题也是在教学中得到的很多启发,很多研究灵感也是来自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其次,教师科研促进了研究型教学的更好开展。有科研背景的教师能充分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些对于做好大学课程教学至关重要。

(四)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设计和选择真实性的任务,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强调将学习和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的教育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会不尽相同,即使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所形成的观点也有差异。研究型教学中,师生之间、學生之间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彼此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批判性的角度看待问题,使观点更客观、更准确。

(五)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3]。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度依赖某部或某几部教材,但是教材经历编写、审核、印刷、发行等几个环节,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等到教材在课堂上被使用的时候,教材内容可能已经过时了。研究型教学打破了这种限制,教师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会及时地将从学术会议和专业文献中获得的学术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们,增强了知识的时效性。另外,学生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媒介查阅文献资料。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合理的解决,学生甚至会自主学习和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这种跨学科的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搭建知识和能力的桥梁

“重知识、轻能力”和“重能力、轻知识”是高等教育界的两大极端。在教学中,从知识习得掌握到能力形成提高往往存在鸿沟。在一些重点高校中,教育者更重视的是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应用型中专和大专学校中,能力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其实“重知识、轻能力”和“重能力、轻知识”都是片面的,没有能够正确看待和平衡二者的关系,把知识和能力看成了两个对立面,割裂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事实上,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铺垫,能力是无根之草,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和发展;能力是知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体现,能力的提高能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利于知识的创新。研究型教学正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设计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研究型教学将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

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引入中国已经有几十年,但是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并不乐观。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研究型教学只在研究生教育或者一流高校的高年级阶段开展。在传统观念中,只有研究生和国内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才需要研究型教学。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高校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

通过对多所高校的研究型教学情况调查得知,目前研究型教学在很多高校应用的情况不理想,很多学生不太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受灌输式教学影响,对老师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坐等老师讲解重点和难点,不习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研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几乎没有机会得到提高。在大学中突然接触到研究型教学,很多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不负责地进行课堂教学。其次,研究型教学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因为很多部分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完成。但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心态很浮躁,有功利主义心态,认为上大学只是为了获得分数和文凭,顺利找份工作就行。因此,他们不愿配合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或者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敷衍了事。相反,他们更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兼职、考证,把大学学习简单视为单纯的知识习得,忽视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学生基础研究方法教育缺失

由于我国中学教育都是以高考为目的,学生唯“分数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注重知识的习得和记忆,对于研究方法的教育比较缺失,导致学生对于基本的研究方法一无所知。根据调查,大部分本科生不知道研究方法包括哪些,更不用说什么情况下应该选用何种研究方法。在最基础的文献检索过程中,学生不习惯查阅学术期刊或者网站,而是习惯于通过“百度”获取更直接的信息,但这样碎片化、速食化、大众化的信息往往缺乏科学的严谨性。

(三)教师参与研究型教学热情不高

我国目前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的绩效评价、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基本都是以科研绩效为基础。社会上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高校的各项排名几乎都是根据高校的科研能力来决定,主要是因为科研成果更容易被量化,教学效果量化统计的难度较大,而且教学效果有可能存在滞后性。基于这种导向,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而不愿花大力气进行教学,有时甚至会牺牲教学进行科研工作。正所谓“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地”。因此,对于研究型教学这种对教师时间、精力、知识、教学能力高求都很高的事情,教师往往热情不高。

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对所授课程知识体系以及相关领域有充分的理解,要求教师能将和课程相关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课堂,需要教师不仅要研究 “教”,还要研究“学”。因此,研究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科研素养、奉献精神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进行研究型教学。

(四)教务部门管理不到位

首先,教务管理者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学校对于研究型教学注重形式多于内容、注重表象多于实质,将研究型教学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科研计划和各种创新培训(或学术)基地活动[4];其次,学校对开展研究型教学鼓励机制不完善。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完全靠个人自愿,教务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引导和奖励机制。再次,教务部门未能及时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培训,有时甚至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不配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小组自由讨论,可能就被某些教务管理部分认为是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偷懒不尽责等;最后,研究型教学对于教学的硬件也有一些要求,例如,需要方便学生参与讨论的圆桌或者三角桌,需要便捷的互联网服务以便进行资料的检索等,这些都需要教务部门的配合和解决。

(五)研究型教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失位

研究型教学不仅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很大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执行能力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是根据经验得来,自己原来老师的讲课风格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大多數老师都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部分尝试了研究型教学的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教学过程往往流于形式,简单的分组讨论,程序般的一问一答,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没有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另外,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评。而由于目前大部分大学教师不在学校办公,上完课之后学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老师,导致教师对学生课题的研究进展了解不及时,对学生在课题实施中碰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在研究型学习中的体验和热情。

(六)学生评价方式的束缚

虽然当前很多高校提倡形成性评价,但由于传统思维和教务管理的要求,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是重结果轻过程,学习终结考试还是强调纸质考试,并且要求终结考试的成绩比例占学生最终成绩的大部分。因此,很多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积极参加了各项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期末试卷所左右的课程成绩还是很不理想,因此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另外,为了便于判卷,目前闭卷考试一般都有标准答案,有的考试甚至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学生的答案必须和标准标准答案一致。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和研究型教学不适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事实上,课程的学习成绩应该能体现出学生知识获得的程度、学生努力的程度和学生能力提高的程度,仅仅靠一张试卷决定成绩是不科学的。

三、信息化发展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出台《2017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学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等。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解决了研究型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研究型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要想有效的开展研究型教学,不能只靠教师的热情,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能极大地促进研究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研究型教学的效果。信息化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研究型教学的积极性。首先,信息化技术提供了便利的资源获取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随时随地下载所需的学习资料,使学习冲动能及时转化为行动。其次,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多样的资源形式。学生们可获取的资源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来自纸质媒体的信息,而是大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甚至是一些来自国外名校的慕课,这些资料更生动形象,更科学及时。最后,信息化的教育拓展了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同时展开,既满足了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形式的要求,也有效擴展了教学空间。

(二)提供丰富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启蒙教育

我国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研究方法的教育比较缺失,学生对于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甚少。在全国大学普遍减学时的形势下,课堂教学学时也非常有限,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研究方法的普及教育。况且,研究方法的习得不是轻易能完成的,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对其有很大影响,不可能通过几节课就能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关于研究方法的资源,特别是一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慕课和微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研究型教学做好先期准备,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好基础。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找好相关资源,通过网盘的形式分享给学生,布置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课上进行提纲挈领的点拨和总结,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三)智能化的学习管理,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目前,高校中科研和教学的失衡已经引起了高校领导的重视,在职称的评聘和工作评价中也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考察。某些高校设立了科研岗和教学岗,分开考核,以缓解这种日益加剧的矛盾。在某些高校,一些教学明星甚至可以直接从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平衡好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另外,研究型教学模式虽然要求教师课前做大量的研究和备课工作,但是上课的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课”变成了“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课上的劳动量。信息化教育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教师从完全依靠粉笔黑板的课堂模式变成了多媒体、大数据下的课堂模式。教师可以运用移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辅助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教师可以将原来传统的答疑安排改为网上进行,减轻工作负担。对于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无纸化的形式,既节约资源,又高效便捷,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的形成性评估中,数字化的数据更为清晰和直观。

(四)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搭建宽松的教学平台

教学管理部门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解要更注重内容,而不能流于形式。多鼓励老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并将这种鼓励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上,在教师进修、教改立项、教学评奖、职称评聘等方面适当倾斜,让从事研究型教学的老师无后顾之忧,更有教学的动力。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管理可以实现多元化,比如对于研究型教学的听课可以采用远程形式,一方面可以尽量减少对课堂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可让督导专家能有机会详细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教师提供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培训,“在线网络课程+短期在线面授”的模式能为老师创造极大的便利。另外,教务部门也应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造教室,为教学打造“智慧教室”,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研究型教学。

(五)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改变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要凸显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探索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机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激发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探索、弘扬质疑、宽容失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最佳环境。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要扮演好学生学习辅助者的角色。利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及时发布学习要求,解答学生疑问、展示学生优秀的研究成果。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及时的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六)打破传统,建立立体化的学习评价模式

评价体系对于研究型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目前高校中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研究型教学的推广。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进评价目标,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察学生对知识加工和应用的能力,考察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使学习评价“从单一的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相合、真实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从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向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行为的评价转变”[5]。另外,在形成性评价中,信息化使得评价方式更科学、更精准、更便捷。各种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便于教师对为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展,评判学生的努力程度。

研究型教学模式吸收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目的、教学管理、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改变研究型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巨大优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解决了其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我们都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调整自己的角色,使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促进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1(5):43-45.

[2]王忠东,张琬琳,徐向红.公共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124-125.

[3]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66-68.

[4]林海,等.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4-99.

[5]杨宗凯.从信息化视角展望未来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7(6):5-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广东省局针对制假售假网络化和跨境等新动向,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罪案件法律规定和立案标准》的实行,为防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职务犯罪问题发生,高度重视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自2004年以来,该局在全省大力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对外采取主动与司法部门沟通,对内实行考核和经费补助相结合,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一方面,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的研讨和沟通,打好案件移送工作的基础,建立衔接机制。广东省局与省检察院、公安厅等单位通过制定《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入手,围绕质监部门行政执法中案件移送主体,在涉嫌犯罪案件的承办、审核、移送标准、证据效力、跟踪、协调、案卷及涉案物品移交等方面达成共识。用统一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文书,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工作机制。在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中,加强信息研判、查处协调、证据搜集等有力举措,逐步使案件移送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另一方面,抓好自身的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实行办案经费补助,推动案件移送。为鼓励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对达到移送标准的案件及时移送,该局将各地移送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行政执法的重要考核指标,年年进行比较、考核。对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案件,省局每宗给予2万元经费补助。从2005年开始,该局又决定对移送并追究了刑事责任的食品案件,每宗补助5万元。目前,广东省局对移送案件补助经费已达20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的开展,移送案件逐年递增。2005年移送案件与2004年同比增加了36%,2006年移送案件与2005年同比增加了25%。

为有效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全省各级质监行政部门在打假行动中,主动邀请公安部门提前介入,不仅从机制上解决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打假不力渎职犯罪的隐患,而且也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建立起了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协作机制,强化证据收集、信息交流,预防暴力抗法,提高了执法打假效能;二是与公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促进了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现场移交”,不仅减少进入司法程序的环节,而且优化了执法资源的配置;三是实现了“开门办案、阳光执法”,解决了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问题;四是扭转了过去行政处罚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少的现象,长期保持了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

上一篇:负外部性农业旅游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教务系统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