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

2023-10-09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课程改革;案例教学

货币银行学课程既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就其课程名称而言,有多种叫法:一般称“货币银行学”,也有称“货币金融学”或“金融学”的,如黄达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就称“金融学”。美国也有金融学教材,如博迪(Bodie)和默顿(Merton)编写的金融学教材影响深远。但就其内容而言,与黄达主编的教材差别较大:前者主要讲微观金融,而后者则主要讲宏观金融。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方面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要搞好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

人类的经济活动大体上分为实体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又称虚拟经济活动)两大类:实体经济活动主要进行商品劳务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金融活动主要进行货币资金的创造、组合、流通和分配。在实体经济活动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在金融活动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则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只需要财政不需要金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转变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决策由个人和企业作出,通过价格涨跌来调节供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即直接融资),或向银行借款(即间接融资)而取得资金,经过生产、销售环节而取得收入,然后分配给个人;个人取得收入后,分割为消费与储蓄(或投资),储蓄成为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成为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其中媒介跨期资源配置的枢纽(或核心)就是金融市场。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于是就有了金融学科。金融学科经过8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拥有两门理论层次的主干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和金融经济学;拥有两门研究方法的课程,即数理金融学和计量金融学。在此基础之上,按两大分支(即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发散出若干门应用层次的课程。其中:微观金融学包括投资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宏观金融学包括国际货币制度、中央银行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科的理论基础,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才能把握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

二、把握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

大家知道,经济学滥觞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为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从19世纪的杰文斯(Jevons)、瓦尔拉斯(Walras)、帕累托(Pareto)(即洛桑学派)以及门格尔(Menger)、庞巴维克(Bohm-Bawerk)(即奥地利学派)一直到20世纪的马歇尔(Marshall),他们研究的实际上都是资源配置问题,其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有别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他们设想着,在一个制度不变的环境中,市场机制能够巧妙地发挥作用。这种乐观情绪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面对危机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感到缩手无策,凯恩斯(Keynes)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化解了这一场危机,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学,而新古典经济学也被更名为微观经济学,从此,经济学的主流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与经济学先有微观后有宏观的发展历程正好相反,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先有宏观金融学后有微观金融学。在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时,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就是宏观金融学,包括费雪(Fisher)、庇古(Pigou)和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们从宏观角度来考察金融运行,着重研究货币数量以及利率如何决定等问题,从而构建了宏观金融学的框架体系。20世纪50年代,马科维茨(Markowitz)发展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提出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立了微观金融学。在金融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1.金融是成本与收益在一定时间里的流动。往往先涉及成本,后涉及收益,由于风险的存在,所以收益很难确定。马科维茨研究了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出用均值-方差分析来估计证券风险。他对证券市场分析的结论是,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着有效的投资组合,即收益固定时方差(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或方差(风险)固定时收益最大的证券组合。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夏普(Sharpe)构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模型既适合于组合证券,也适合于单只股票;既包含了金融投资,也包含了实体投资;对于计算投资收益和控制投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利率始终是货币数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中心议题。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指出:“将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因素单独抽取出来,都与利率有一定关系。”从理论角度看,利率是沟通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一把钥匙;从实践角度看,利率既是任何金融产品定价模型的最基本因素,又是各国政府试图控制和掌握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具有良好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长期的利率管制过程,缺乏市场机制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稀缺资源的控制,也大都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甚至将利率管制视为金融管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利率管制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和难以逾越的阶段。

3.绝对定价法和相对定价法是金融产品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定价法是采用恰当的贴现率将某一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成现值,该现值就是这一金融工具的价格。绝对定价法的难点有二:一是未来现金流;二是恰当的贴现率。尤其是恰当的贴现率问题,经济学家们曾作过多方面的艰苦努力,包括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罗斯(Ross)的套利定价模型等,至今尚未最终解决。由于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故可根据基础产品价格,运用无套利定价法或风险中性定价法求出衍生品价格,这就是相对定价法。1973年,布莱克(Black)和斯科尔斯(Scholes)采用无套利分析方法,构造了一种包含衍生品头寸和标的股票头寸的无风险证券组合,在无套利机会的条件下,该证券组合的收益必定为无风险利率,这样,就得到了期权价格必须满足的微分方程,由此推导出“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在此基础上,默顿克服了这一模型中无风险利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为恒定的假设,将这一模型扩展到无风险利率满足随机条件的情况,从而为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客观的定价依据。现在,金融工程不仅具有价值转移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增加市场完全性和提高市场效率而创造实际的价值,它所代表的金融活动的工程化趋势不仅为金融业本身带来益处,而且也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

三、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随着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医学院老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成医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法学院老师将不同的判案记录作成法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将不同的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记录下来,作成工商管理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金融案例属于工商管理案例的一类,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金融方面的管理推理能力。如何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试图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潜藏于学生身上的经验和能力;通过讨论,进行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金融案例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有的案例着眼于投资方案的选择,有的案例着眼于交易行为的推理,不同案例的着眼点服务于不同的教学要求,有的旨在阐述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有的旨在质疑某些理论并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所以,必须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案例。

3.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案例教学必须结合一定的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确定以后,须指导学生提前进行案例预习,通常应在案例正文的后面列出若干思考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案例,进行充分的准备。

4.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案例教学的中心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老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讲人,而是案例教学的设计师和主持人。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手段,要让学生掌握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启发思想,提升能力。案例教学不是要达成共识,而是要引起辩论,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怀疑别人的观点甚至权威的观点。案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告知学生谁对谁错,而是在不同的答案之间搭建一个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平台,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信息、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作出自主的抉择。在案例讨论中,老师不代表权威,学生只对自己的观点辩解;老师也不掌握话语权,学生将通过激烈的争论形成公共话语,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信息之中形成一种“可控情境”,以便于学生充分地去观察、表达、学习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张文颖.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改革[J].当代经济,2006,(6):113-114.

[3] 陈修谦.拓展理财素质的金融学课程改革初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6):65-67.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2篇

课程代码:000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表现为()

A.在商品交换中起到媒介作用 B.从流通中退出,被保存收藏或积累起来C.与信用买卖和延期支付相联系 D.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2.银行信用属于()

A.间接信用 B.直接信用C.民间信用 D.商业信用

3.以下关于证券公司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专门从事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B.主要业务包括自营业务、委托业务、认购业务和销售业务

C.也称为证券交易所D.同时参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

4.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和该工具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分别为()

A.同方向,同方向 B.反方向,反方向C.同方向,反方向 D.反方向,同方向

5.“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

A.双本位制 B.金本位制C.信用货币制度 D.银单本位制

6.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L1(Y)十L2(r)中,M与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分别为()

A.正相关,正相关 B.正相关,负相关C.负相关,正相关 D.负相关,负相关

7.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为()

A.金融资产的保值能力 B.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C.金融资产的发行主体 D.金融资产的风险大小

8.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的是()

A.安全性原则 B.便利性原则C.流动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9.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A.吸纳公众存款 B.发行股票、债券C.国家预算拨款 D.社会捐赠

10.保险活动特有的内在经济功能是()

A.保险赔付 B.分散危险C.转移支付 D.资金融通

11.中国人民银行受以下哪个机构领导()

A.财政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国务院

12.最早出现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是()

A.资产管理理论 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

13.某公司和银行订立一笔美元买卖合同,约定在60天后按USD/RMB=l∶7.850出售100万美元给该银行,则该协议汇率为()

A.固定汇率 B.即期汇率C.远期汇率 D.实际汇率

14.以下不属于外汇风险范畴的是()

A.交易风险 B.会计风险C.经济风险 D.信用风险

15.所谓欧洲货币是()

A.在欧洲发行和流通的货币总称B.专指欧元C.西欧国家发行的货币总称D.在发行国之外流通、交换、存放、借贷和投资的货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按照马克思主义货币作用说,货币是()

A.覆盖在实体经济表面上的一层面纱B.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C.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D.货币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E.货币当局应当力图使得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呈现中性

17.根据证券商活动的内容不同,证券商可以分为()

A.证券特种经纪人 B.证券公司C.“抢帽子”者 D.交易所交易商E.零股交易商

18.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割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直接联系 B.银行券和纸币成为无限法偿的通货C.信用货币通过信贷渠道投放和回笼 D.转帐结算成为主要的支付结算方式

E.银行券纸币化了

19.基础货币包括()

A.一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 B.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C.社会公众持有的各种银行存款 D.商业银行持有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E.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20.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有()

A.贷款 B.投资C.贴现 D.担保E.利息补贴

21.下列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A.证券公司 B.财务公司C.中央银行 D.投资基金管理公司E.租赁公司

22.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表现在()

A.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B.鼓励政府给银行以税收优惠C.集中存款准备金 D.组织全国清算E.扮演最终贷款人

23.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主要因素有()

A.一国制定的与银行资本有关的法律 B.一国宏观经济形势C.银行的信誉状况 D.银行股东的数量规模E.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24.长期资本国际移动的原因有()

A.获得资产收益B.开辟和占领海外商品市场C.为确保获取海外的原料供应而输出资本D.对不发达国家提供人道援助E.对不发达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25.关于我国金融监管的正确陈述有()

A.中国银监会执行对商业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的监管B.中国证监会负责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和管理

C.中国保监会是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督机构D.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体制E.为鼓励金融创新,我国不对金融创新活动实施监管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实际利率

27.剑桥方程式

28.通货紧缩

29.信托

30.国际收支均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5分)

31.某企业持有一张面额为10000元,3个月之后到期的票据到银行去办理贴现,银行经计算后提出,在扣除贴现息之后,将向该企业支付9920元。请先写出贴现公式,然后据以计算当前的年贴现率是多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简述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33.简述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4.简述哪些因素决定了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量的大小?

35.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36.简述商业银行内部融资的优点和缺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7.试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

2010年1月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A

6、B

7、B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6、BCD

17、BCDE

18、ABCDE

19、BE20、ABCDE

21、ABDE

22、CDE

23、ABCE

24、ABC

25、ABCD

三、名词解释

26、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在数值上,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27、剑桥方程式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立,并由其学生庇古发展,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P表示物价水平,K表示以现金形式持有的资产比例,则剑桥方程式表示为Md=KPY。

28、通货紧缩是国民经济运行紧缩的货币现象,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不降,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的一种货币现象。

29、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或待定目的,管理或处分财产的行为。

30、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能较好地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计算题

31、(1)贴现公式:贴现额=票据面额×(1-年贴现率×贴现期);(2)贴现率计算:令年贴现率为x,根据贴现公式有9920=10000×(1-x×3/12),解得x=3.2%

五、简答题

32、(1)贷出对象不同:商业信用所贷出的是商品资本,该资本还没有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而银行信用所贷出的是货币资本,该资本已经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资本形态。(2)参与人不同: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方都是职能资本家,而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货币资本家,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

(3)使用的领域不同:商业信用中所提供的商品一般用于生产或销售;而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张,银行信贷资金不再仅仅用于直接生产和商品销售业务。

33、金融市场组织形式是指进行金融交易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在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集中地进行交易的方式,比如交易所交易方式。(2)分散交易方式:如店头交易方式,是分散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进行的交易;(3)场外交易方式:既没有固定场所,也不进行直接接触,而是借助于通讯手段完成金融交易。

34、(1)居民一定时期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需要的货币量就多,反之则反是;(2)企业经营规模及货币收支流量:两者大,货币需求量就大,否则就小。(3)利率高低:利率高,存款会增加,现金减少,企业贷款利率高,贷款需求减少,货币需求量减少;(4)价格对货币需求量产生影响:预期价格上涨,企业购买原材料的货币需求量大,居民购买消费品的货币需求量也大。

35、(1)信用中介职能:银行能利用负债业务将社会各种闲散资金集中,然后通过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银行能利用负债业务将社会各种闲散资金集中,然后通过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银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能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而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从而使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数倍于原始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银行可以提供诸如信托、租赁、咨询、经纪人以及国际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

36、(1)内部融资的优点:不依赖公开市场,成本低,能避免因增发股票导致的股东所有权稀释和每股收益的稀释。(2)内部融资的缺点:①融资效率受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影响;②融资效率受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③融资咨询受银行股利政策的影响。

六、论述题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3篇

适用专业:经济学、经管 等 考试日期:200

8、12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D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C )

A、活动领域相同B、经营的对象相同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B、利率C、税率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B、8%C、4%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C )。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B ) A 、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 、跛行本位制 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 B )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 B )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 B )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 B )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 D )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 B )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调节宏观经济的银行

15、典型的金本位制是指 ( D )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16、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是( D ) A、再贷款 B、发行债券 C、经理国库 D、货币发行

17、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标准是货币的( C )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18、货币在支付工资和纳税方面发挥着( D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9.凯恩斯认为与利率变动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货币需求是( D )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 营业性货币需求 D 投机性货币需求 20、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 B )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虽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但当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2、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那部分存款。

3、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据以进行交易的合法凭证,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4、需求拉上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发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缺。这是从假定供给不变,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的.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投资过旺、消费扩增、财政赤字和外贸出超。

5、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三、计算题(两小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

1、一位客户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一笔定期一年的储蓄存款,金额为10000元,年利率为6%。问:(1)该客户2001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2)该客户2003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存制度) 解:假定从现在起每月要在银行存入金额为P的钱

(1+0.01)121—1 50000=P×[ —1]

0.01

2、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甲认

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一份

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

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解: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等于或低于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则看涨期权就无价值。买方最大亏损为支付的期权费, 即125000马克×0.04美元/马克=5000美元(2分)(2)、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美元,买方通过执行期权可赚取125000×(63.0059.00)÷100=5000美元,扣掉期权费以后,他刚好盈亏平衡。(3分)(3)、如果在期权到期前,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以上买方就可实现净赢余,马克的汇率越高买方的净赢余就越多(2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划分为哪三层? 答:M0=通货

M1=通货+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包括储蓄定期存款)

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

答: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产生的信用。

特点:

1、企业之间的信用

2、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

3、是直接信用 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局限性:

1、规模和数量上局限性

2、方向上的局限性

3、期限上的局限性

3、试比较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实施的,不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间接信用调控工具、直接信用调控工具和道义劝导手段。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答:(1)发行的银行(2分):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银行券的发行是央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提供了资金力量。

(2)银行的银行(2分):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后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

(3)国家的银行(3分):主要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 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 制订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

5、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答: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及各大中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5分)

1、论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答:

(一)中世纪银行业的萌芽 。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

⑴铸币兑换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 ⑵货币保管 ⑶汇兑

(二)近代银行的产生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二是按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银行作为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产物。

(四)垄断资本主义银行。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4篇

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职能:

1,价值尺度(基本):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本身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

2,流通手段(基本):在商品的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当货币暂时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它就执行贮藏手段,或者执行价值积累和保存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货币在实际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赊购商品的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等。

5,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会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从而在国际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

商业信用:

定义:所谓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

相连系的信用。

特点:

1, 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系。商业银行虽然以商品形态提供交易的信用,但它的

活动同时包含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买卖双方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并以货币的形式存在。

2, 商业银行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商业信用是在商品经营者之间以商品的形

式进行的,其主体—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由于工商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由于商业信用发生在众多的企业间,何时发生、与谁发生及在何处发生很难按计划进行,往往是随机的,因此机油自发性和分散性。

3, 商业银行的供求与经济景气循环相一致。在经济繁荣时期,生产扩大、商品增加,商业

信用的供应和需求都随之增。在经济危机时期,生产缩减、商品滞销,商业信用的供求也随之减少,整个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数量大大缩减。

银行信用

定义:所谓银行信用,就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特点:

1, 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银行吸收的资金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既有企业的闲置

资金,也有居民个人的储蓄;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不再受个别企业手中的资本量的限制,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上的局限性;同时,货币的使用价值具有统一性,银行可以把资金提供给任意有需要的部门,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方向上的限制,且规模可大可小,期限可长可短,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的发展;另外,银行与社会联系广泛,稳定性和信誉较高,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2,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性信用。在银行信用的活动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充当的是信用

的中介,是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直接按的桥梁,起联系和沟通的作用。

3, 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作为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银行信用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资

金并提供资金,也可以反映出这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地

调动资金。银行信用综合性是银行对国民经济机油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又有调节和管理的作用。(中央银行)

4, 银行信用也经济景气循环不完全一致。银行的信用贷出资本是独立与产业资本循环的货

币资本,因此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业资本的动态保持着一定独立性。

对比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定义:所谓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即国家以债务人身份举债和

以债权人身份有偿使用财政资金两个方面。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

特点:

1, 安全性高,信用风险小。国家作为政府代表成为债务人,是以国家(政府)的信用做担

保,信誉度极高。

2, 具有财政和信用的双重性。一方面要根据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要求,支持有关

产业、项目及地区的发展,为调节经济、实现国家的宏观政策服务,是经济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要一句信用原则,有偿有息,充当债务人。

3, 用途具有专一性。为了特定的财政支出需要,或为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建设项目举债,或

为了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筹款。

消费信用

定义:所谓消费信用,就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类型:

1, 赊销。2,分期付款。3,消费信贷。

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直接信用:不经中介机构做媒介而由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双方直接协商所进行的资金融通。 间接信用:经过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资金融通,有金融机构先进行筹资,再将资金加以运用。

商业银行

性质: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因为银行的业务活动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之内,是实现资本循环周转的一个必要环节。

职能:

1, 充当信用中介。(基本)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

然后又通过放款把这些货币资本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2, 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积蓄为资本。把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变为资本,

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3, 充当支付中介。银行为资本家办理各种同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时,便充当支

付中介。

4,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商业银行穿凿的信用流通工具主要是银行券和支票。

5,

组织形式:

1, 单一的银行制。指的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银行机构(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

制度。(美国)

2, 分支行制。指银行机构除总行外,还在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英国)

3, 银行控股公司制。也称集团银行制,即由某一集团成立一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

收购两家以上银行的股票。

4, 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是指由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以上商业银行的制度。通过股票所有

权、共同董事或法律所允许的其他方式实现。

5, 银行家银行。即许多银行共同建立特殊业务公司来降低单独操作时的业务成本,以加快

金融业务的发展和传递。

6, 网上银行。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看不见的银行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经营理念,给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带来了创新。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1, 盈利性(目的),银行的经营冬季是为了获取利润。利润体现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

平。商业银行必须在经营中不断改善经营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2, 安全性(前提),是指钥匙银行资产避免风险损失。

3, 流动性(条件),指银行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保持流动性即保持银行

一定的清偿力,以应付日常提现的需要。

中央银行:

性质: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经融机构。

1,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监督管理金融活动的特殊机构。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机关的作用,

首先是通过向政府和其他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来实现的。

2, 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而是按照有偿信用原则向政府和银

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

3, 中央银行还以所拥有的经济力量来对金融领域以及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监督、

控制和调节。

4,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通过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保持适度水

平,以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均衡。

5, 中央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

职能:

1, 按照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

(一)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指的是它拥有发型银行券的特权,负责全国本位币的

发型,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即主要同商业银行发生业务关系,集中商业银行的准

备金并对他们提供信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b,办理商业银行间的清算。

C,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三)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即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

管理财政收支。具体任务是。

a,代理国库。

b,对国家提供信贷

2, 按照中央银行的性质划分。中央银行是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因此,其

职能主要是调节、管理和服务。

(一) 调节职能

(二) 管理职能

a,制定金融政策、法规。

b,管理金融机构。

c,管理金融业务

(三) 服务职能

a,为政府服务。

b,为金融机构服务。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1,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全国只设一家中央银行,并下设若干分支机构的中央银行制度。 2,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全国设立中央一级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机构,作为一个

体系构成中央银行的制度。

3, 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指的是国家(地区)没有职能完备的中央银行,而是由几个执行部

分中央银行职能机构共同组成中央银行制度。

4,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几个国家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

由货币联盟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是由大银行以大面额(通常在100万美元以上)发行的可转让定期存单,期限短至14天长至12月,平均期限为3个月,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卖出,交易最小量为100万美元,通常为500万美元。可以以贴现和到期还本付息的方式发行。

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汇率的标价方法(名词解释)

1,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如

一、百、万)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

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P22

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P227

通货膨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

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通货紧缩:1,物价下降,价格总水平较长时间、持续下降。

2,货币供应量下降。货币供应量绝对值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持续下降3,经济衰退。

滞涨: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即物价上升,但

经济停滞不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1, 可观测性。

2, 可控性。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5篇

适用专业:经济学、经管 等 考试日期:200

8、12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D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C )

A、活动领域相同B、经营的对象相同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B、利率C、税率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B、8%C、4%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C )。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B ) A 、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 、跛行本位制 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 B )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 B )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 B )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 B )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 D )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 B )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调节宏观经济的银行

15、典型的金本位制是指 ( D )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16、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是( D ) A、再贷款 B、发行债券 C、经理国库 D、货币发行

17、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标准是货币的( C )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18、货币在支付工资和纳税方面发挥着( D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9.凯恩斯认为与利率变动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货币需求是( D )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 营业性货币需求 D 投机性货币需求 20、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 B )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虽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但当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2、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那部分存款。

3、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据以进行交易的合法凭证,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4、需求拉上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发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缺。这是从假定供给不变,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的.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投资过旺、消费扩增、财政赤字和外贸出超。

5、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三、计算题(两小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

1、一位客户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一笔定期一年的储蓄存款,金额为10000元,年利率为6%。问:(1)该客户2001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2)该客户2003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存制度) 解:假定从现在起每月要在银行存入金额为P的钱

(1+0.01)121—1 50000=P×[ —1]

0.01

2、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甲认

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一份

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

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解: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等于或低于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则看涨期权就无价值。买方最大亏损为支付的期权费, 即125000马克×0.04美元/马克=5000美元(2分)(2)、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美元,买方通过执行期权可赚取125000×(63.0059.00)÷100=5000美元,扣掉期权费以后,他刚好盈亏平衡。(3分)(3)、如果在期权到期前,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以上买方就可实现净赢余,马克的汇率越高买方的净赢余就越多(2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划分为哪三层? 答:M0=通货

M1=通货+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包括储蓄定期存款)

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

答: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产生的信用。

特点:

1、企业之间的信用

2、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

3、是直接信用 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局限性:

1、规模和数量上局限性

2、方向上的局限性

3、期限上的局限性

3、试比较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实施的,不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间接信用调控工具、直接信用调控工具和道义劝导手段。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答:(1)发行的银行(2分):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银行券的发行是央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提供了资金力量。

(2)银行的银行(2分):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后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

(3)国家的银行(3分):主要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 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 制订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

5、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答: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及各大中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5分)

1、论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答:

(一)中世纪银行业的萌芽 。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

⑴铸币兑换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 ⑵货币保管 ⑶汇兑

(二)近代银行的产生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二是按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银行作为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产物。

(四)垄断资本主义银行。

货币银行学图解范文第6篇

三、重点习题

(一)判断题

()1.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2. 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3.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4.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5.商业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

()6. 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2003年以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

()7. 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Χ

(二)单选题

1.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A.小于零B.大于零C.高于平均利润率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

2.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的是:()

A.银行的存贷款活动B.政府发行国债C.居民购买股票D.企业发行债券

3.金融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期限分类,可以划分为:()

A.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B.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C.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D.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4.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A.溢价B.平价C.折价D.竞价

5.某商业银行增加原始存款20000元,设法定准备率为10%,提现率为5%,超额储备率为10%,问整个银行体系可创造出来的派生存款数额为:()

A.60000B.80000C.100000D.120000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A、利小于弊B、利弊各半C、有利无弊D、利大于弊

8.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B、利率C、税率D、汇率

9.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也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这属于()货币制度。

A、金块本位制B、金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银本位制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

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B、8%C、4%D、10%

11.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

A、证券发行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证券转让市场

12.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

A、货币政策中介指标B、货币政策工具C、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货币政策目标

13.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贬值B、纸币流通C、物价上涨D、货币供应过多

14.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B、P=MV/TC、M=PQ/VD、M=KPY

15.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B

7、D

8、C

9、D

10、B

11、A

12、D

13、D

14、C

15、B

(三)多选题

1.资本市场主要有下列市场构成:()

A.长期政府债券市场B.中长期公司债券市场

C.商业票据市场D.股票市场E.承兑汇票市场

2.现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B.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C.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D.现代信用的规模越大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E.现代信用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3.消费信用的形式有:()

A.企业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

B.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给个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

C.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的信用卡业务

D.银行对个人办理支票业务

E.银行代客户收取水电费业务

4.1994年,为适应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需要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我国相继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为:()

A.交通银行B.国家开发银行C.中国民生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

A.“发行的银行”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D.“世界的银行”E.“银行的银行

6.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

A.商业银行资本金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D.流通中现金E.流通中商业票据

7.从本质特征看,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却极为复杂,一般可归纳为:()

A.有效需求过大B.有效需求不足C.金融体系效率

D.供给能力相对过剩E.结构问题

8.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细分为()引起的通货膨胀。

A、工资推动B、预期推动C、价格推动D、利润推动E、财政赤字推动

9.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A、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B、绕过法律

C、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D、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E、增强金融作用力

10.具有以小搏大特征的证券交易方式是()。

A、信用交易B、现货交易C、期货交易D、期权交易E、垫头交易

11.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B、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

D、银行券制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

12.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B、利息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

C、利息属于信用范畴D、是本质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E、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1、ABD

2、ABCE

3、ABC

4、BDE

5、ABE

6、CD

7、BCDE

8、AD

9、ACDE

10、ACD

11、ABCE

12、CE

(四)简述题

1.商业银行经营三原则的各自含义分别是什么,并详细分析这三项原则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协调的方面。

2.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2. 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我国的A公司向社会公众通过公募的方式发行股票,股票的总面值超过了人民币五千万元,为了更好的完成发行,该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与B证券公司签订股票承销协议。协议规定,B公司代理A公司发售全部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发行期结束后,若股票未全部售出,则剩余的部分退还A公司。发行期将至,但股票发行状况不理想,A公司遂与C证券公司签订协议,由C承销未售出的股票,且C公司承诺,若承销期结束未能售完股票,则由C公司全部自行购入。请问:

1.证券公司承销一共有几种方式?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发行风险各自由谁承担?券商的主要收入是什么?

2.该案例中,我国的A公司发行证券采用的是公开募集的方式,请问按照发行对象不同,我国证券的发行方式被分为哪两种不同的方式,本例中A公司的做法是否符合我国法律关于“股票的总面值超过了人民币五千万元”公开发行证券的承销规定?

(六)论述题

试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工具的效果。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如何选用货币政策工具?

上一篇: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婚纱摄影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