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国土局范文

2023-09-16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1篇

据《南通廉政网》报道: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尉然成风,并形成了一大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应该说,廉政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新亮点。如通州市纪委组织的“通州之夜”廉政专场、《正气高歌》文娱演出、大型廉政户外广告、廉政宣传一条街,勤政廉政好干部评选、《廉勤风范》、《党风廉政建设警句格言汇编》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个性突出、主题鲜明,发人深省、催人向上,在全市产生了强烈反响,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在充分肯定廉政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反腐倡廉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廉政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甚至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开展情况不平衡。除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外,整个面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参差不齐,有的只是停留在会上提提要求,蜻蜓点水。二是廉贪是非模糊。少数党员干部认为逢年过节、收受下属的礼金、有价证券之类的属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有的把平时应酬多、酒席多作为一种荣耀,作为受人尊重、体面的标尺。三是对腐败认识存有误区。如“经济要上,廉政要让”、“四菜一汤、生意跑光”、“招商引资是反腐倡廉的特区”。四是对廉政文化认识肤浅。有的认为廉政文化是搞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五是廉政文化氛围不浓。有的教育形成陈旧、内容单一。六是整合力度不够。有的就廉政文化孤军作战,与全局性工作没有有机地融合与渗透。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大量出现的腐败现象,我们侧重遏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治理整顿和查

处打击。然而面对不断出现的腐败现象,我们逐渐认识到,光侧重查处打击还不够,还要加强制度建设,于是提出了标本廉治、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思路,反腐败进入了更加重视制度建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建立了大量的反腐败的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对治理腐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光有制度还不够,还必须有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的支撑,有些制度不一定制定得出来,即使制定出来了也不一定能够执行得下去。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新制度发生冲突,人们往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同制度、服从制度,而是千方百计地“变通”制度,甚至于绕道而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制定了很多制度,但执行起来往往走样变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败斗争的实践表明,要有效地预防腐败,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不仅要靠加强法律建设使从政者不敢贪,还必须靠加强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使从政者耻于贪、憎恨贪,这更具有治本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年查处的案件表明,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教育这个基础抓好抓实。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

二、创建载体平台,切实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重视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应当积极创建教育载体和平台,力求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基地,使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一是局域网上搭建平台。随着机关办公条件改善,特别是电子政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市级机关大多都有自己的局域网,利用此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工作很便捷,我们可以用好用足内部资源,在局域网上搭建“廉政建设平台”,也就是设立局域网上的廉政网,设置“廉政前哨”、“党员之家”、“明白墙”、“连心桥”、“座右铭”等栏目。“廉政前哨”宣传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动态;“党员之家”是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园地,开辟主题教育、党课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栏目;“明白墙”是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重要窗口,有重大事项都可从中看得清清楚楚;“连心桥”是干群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二是办公电脑时刻提醒。一般来说,机关干部大多每人一台电脑,而且电脑成了各自工作的依靠和助手,我们可以在每人的电脑上做好廉政文化这篇文章,在每人工作电脑上设置廉政文化电脑桌面和屏保,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廉洁常挂心头,自律切莫放松”、“水清则明、人清则廉”、“手摸伸,伸手必被捉”。这些寓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廉政漫画启发人、警醒人。三是建好会议室廉政文化阵地。机关各部门大多有一定面积的会议室,而会议室又是机关人员召开会议、开展集体活动、交流思想、交流工作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建好用好会议室廉政文化这一重要阵地,制作旗帜篇、荣誉篇、警示篇等廉政文化宣传展版,旗帜篇:有党旗、入党誓词、十七大主题、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党员权利和义务;警示篇,主要是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寓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廉政图画,倡导大家“比学习、比修养、淡名利、谋善举”、“为人自重、做事公平”、警示大家“廉洁常挂心头,自律切莫放松”。通过廉政文化展板宣传,营造一种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珍惜荣誉、树立信心;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勤政廉政、乐于奉献的浓烈氛围。四是用好用足廉政文化建设的公共资源。机关廉政文化教育也可以走出去,请进来,使本部门、本单位教育载体和平台得到延伸和拓展,这里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市内外甚至省内外廉政文化资源,比如,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沙家浜教育基地。市内的如市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通州监狱警示教育基地、通州市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

三、重视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融合性。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搞几次廉政文化活动就能完结的。另一方面,机关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地就廉政文化建设谈廉政,大家也会觉得厌烦。如果我们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机关的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收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之效。一是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学习型机关建设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大兴崇尚学习

之风,引领高雅情趣。人人撰写心得体会,通过会议、内网等形式交流。加强学习是拒腐防变的一个最基础的方法。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增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就能摆在合适的位置,就能把精力用在勤奋工作上。二是把廉政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相近相通,相辅相成。通过组织开展作风建设问卷调查、作风建设大讨论,经常开展“三个想一想”,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组织开展“送服务、下基层、促发展”活动,结对帮扶、挂钩联系、驻村入户等活动,不断提高亲民意识和形象意识;通过开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活动,不断增强大家的群众观念和监督意识。三是把廉政文化建设和群团工作相结合。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纪检监察组织单打独斗,要借助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借助外力,共同推进。如与妇联等一道组织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致干部职工家属一封信,倡导大家配合组织当好廉内助;如与工会一道组织开展文娱演出、演讲比赛、拓展训练、棋牌比赛、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陶冶身心、活跃情操,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向上意识。四是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这二者本身都是思想层面的,都是务虚的,但如果我们有机结合,虚事实做,就会收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局主要领导给大家上廉政党课,通过请进来,对大家进行形势教育,如结合季度工作点评,工作总结对大家进行教育,要求大家强化目标意识、学习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宽容意识、荣誉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正确处理“九个关系”:局部与全部、被动与主动、继承和创新、务虚和务实、职位和责任、大家和小家、工作和学习、干事和共事、廉洁和小节。通过这些教育,不断提高大家的明辨是非能力、敬业奉献意识和勤政廉政意识。五是把廉政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每个机关都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要发动全体机关人员开展机关部门新时期部门精神讨论活动,提炼新时期机关文化精髓,从而达到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如通州市统计局以参加南通市统计系统成果展评为契机,人人参与,回顾总结近年来统计工作的发展历程,提炼了“求实、创新、廉洁、奉献”的统计人精神,并摄制了“数海泛舟竞一流”专题片,不仅使统计文化得到提炼和升华,而且使廉政文化和统计文化得到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2篇

调查结果显示, 92.5%的人表示当有购车需求的时候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 主要关注要素如下:

1.价格是首要关注要素, 60%的群众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在5W-10W, 25%的群众对于中端价格10W-15W也是能够接受的, 较少数的人群认为15W-20W也较为满意。

2.动力性及续航能力是次要关注要素, 80%的群众要求续航车速能够达到80km/h, 能够接受的最小续航里程为300km。

3.售后, 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保修期是第三关注要素, 平均调查结果为15万公里保修期。

4.外观是次要关注要素, 85%的群众认为电动汽车外观较新颖, 接受度较高。

总体数据结果分析显示, 目前南通市电动汽车用户购买比例偏低, 但市场潜力较大;购买顾客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龄普遍偏低 (以20—35岁为主) ;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 周边县区相对较少。

一、南通市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一) 优势分析 (S—Strength)

1. 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基础良好

目前南通市中型规模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有将近60余家。南通市涉及到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橡塑件制造、汽车玻璃系列、汽车电器产品系列、蓄电池生产部门、轮胎制造等近百个品种。

2. 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国企、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已明确4个投资项目, 投资金额达到4.5个亿。

(1) 江苏大地投资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12.5米插电式混合动力接待车、10.5米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初步投入使用, 目前正在研发中的纯电动清扫车、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清障车等车型也即将面向市场。

(2) 苏通科技技术园区受政府委托组建纯电动汽车所需要的零配件工厂。

(3) 南通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 促进我市的汽车行业发展。

(4) 我国将持续推进新能源信用体系建设。

(二) 劣势分析 (W—Weakness)

1.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产业链不够完善, 产业集群不太明显。目前南通市在光伏产业链上严重缺失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这一中间环节, 在那些高附加值, 多盈利点环节上, 还存在“断链”现象, 尚未形成本土化, 规模化的生产配套。

2. 南通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另一较大问题是充电桩数量少, 且分布不均匀, 消费者有所顾虑。

(三) 机遇分析 (O—Opportunity)

目前, 江苏省将发展纯电动汽车项目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可行方案, 规划和扶持政策。南通市所拥有的优势在于区位明显, 处于长江三角洲商业圈, 这是我市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南通及其周边区域都存在发展汽车产业基础设施的优势, 比如汽车轮胎材料, 锂电池材料和充电设施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为我市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节约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此外南通优秀的教育事业使其拥有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 人才得以保障。综合以上优势, 都为南通市重大项目招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及今后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 威胁分析 (T—Threat)

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 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1. 汽车生产方面缺乏起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产业集群还不太明显, 汽车企业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备。

2.南通周边的城市, 如盐城、苏州和泰州等市纯电动汽车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 他们比南通更先引进电动汽车技术, 并且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方面都不利于南通吸收外部资源。

3.电动汽车产业链并不完善, 首先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还没有完备, 其次我市对于车载电池的投资规模不大, 市场几乎空白。因此当下不仅需要引进一批电控、电机骨干企业, 还要强化发展基础产业。

二、南通市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策略

(一) 政府:

根据江苏省南通市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协调办公室有关会议精神, 经南通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办调查摸底, 认真研究, 且结合了我市的汽车市场现状, 综合考虑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案, 经市委市政府开会研究后, 明确了此次关于发展纯电动汽车各项任务和具体的实施计划。经讨论, 南通市将推行3000辆乘务用车, 包括了300辆纯电动客车、300辆纯电动专用车、2400辆纯电动轿车, 600根充电桩, 5个充电站。政府要制定强有力的市场机制, 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打下基础,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 企业:

本土企业要牢牢抓住此次机会, 这不仅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战略, 还是打开市场降低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契机。各企业应配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补贴以及各项消费优惠政策, 大力投入资金, 全力致力于对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 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很大的利润空间。

由此可见, 虽然南通市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各种机会和优势并存, 但同样也面临不少威胁和挑战。这些需要政府制定政策作为引导, 企业方面也要着手致力于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 携手合作, 齐心协力提升南通市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不断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会, 并不断克服和转化自己的劣势和威胁, 南通市的电动汽车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全球石油能源日益短缺, 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网络数据统计结果, 对南通市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做出了分析, 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市场前景,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丛昊, 樊文星.电力汽车的优势[J].企业文化 (中旬刊) , 2016.2

[2] 程魁玉.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 2014.1

[3] 李文武.浅谈新型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横, 2011.2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3篇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以南通市为例

(一) 南通市产业结构概况

截止2016年底, 南通市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5.4:46.8:47.8, 投资结构加快调整, 产业项目加快投入, 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8%, 同比提高0.8个百分比。如图1所示。

(二)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这5所在通公办高职院校。以各校官网公布的2018年提前招生计划为统计基础, 参照《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指导性专业目录 (2015年) 》进行分类汇总, 每所学校在每个专业大类中开设的专业数之和进行统计, 形成了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类统计表, 见表1。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 (2015年) 》的19个专业大类发现, 这5所高职院校在水利、医药卫生、新闻传播、公安与司法、教育与体育这5个专业大类中没有开设任何专业。

还发现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文化艺术、电子信息这六个大类内, 这5所高职开设的专业点数共计148个, 约18.37%、10.31%、22.41%、13.22%、9.77%、9.77%, 合计占比83.85%, 说明专业设置集中度太高, 同质化情况严重。

(三)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类型状况

目前南通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4:46.8:47.8, 5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结构比为1.15:41.35:56.84, 可见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总体上是基本一致, 但是专业结构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从图二可以看出对照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 而第三产业包括的大数据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产业, 在目前的专业设置中还很缺乏, 需优化和调整。

二、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需要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趋势, 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3+3+N”重点产业如高端纺织、豪华游艇、大数据、现代家庭农场相对应的专业还存在空白, 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一) 缺乏宏观调控, 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

各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整体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对家长热衷的专业 (比如金融、会计、艺术类) , [1]持续不断的扩大招生计划, 对生源不足、人气不旺的专业 (比如现代纺织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类) 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扶持。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出现了专业建设“短平快”现象, 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 缺乏前瞻性规划, 同质化竞争严重

从表1看出, 南通市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建筑、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重复率超过了60%, 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 通用性较强、低投入的专业比重较大, 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导致市场需求饱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高职院校没能根据自身的资源与优势, 整体规划优势专业, 制定与产业对接的学科建设规划, 前瞻性不强, 对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制定等缺乏充分准确的分析和考证, 专业设置和优化缺乏理性, 功利性明显。

(三) 与产业需求脱节, 专业设置结构失衡

因经费投入少实验实训需求多,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实训场所有限、设备老化、教学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更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2]涉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专业设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比如农资营销与服务、动物防疫与检疫、药品服务与管理、航空物流、国际文化贸易、网络舆情监测等) 。

三、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南通市“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实施, 加快发展“3+3+N”重点产业, 推动船舶海工向特种船舶、智能船舶和豪华邮轮转型, 提升现代家纺品质, 壮大光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现代电力装备等特色产业, 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之高职专业设置也应不断优化。[3]

(一) 强化指导、宏观调控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产业规划和发展趋势实时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规划好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合理的布局, 从源头上制止专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政府对专业建设的阶段性评估, 建立跟踪调查预警系统, 不合格专业予以取消或停办;为高职提供服务、协调、管理, 主动构建高职院校与产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二) 结构合理, 定位准确、科学构建专业结构

专业建设不仅代表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而且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优化结构趋势, 结合自身发展目标, 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专业, 确保专业定位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 除了纺织服装、家纺、船舶重工、土木建筑等产业已经集群化形成, 大数据、智能装备、生物制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现代新兴产业的集群化趋势, 也对在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一是围绕南通市“3+3+N”的重点产业规划, 依托南通市的产业集群, 争取资源, 做大做强自身的特色优势专业, 形成行业内有地位, 享誉国内外, 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二是要避免“社会需求”之上, 过于“市场化”开设专业, 形成“昙花一现”现象。

(三) 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一直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但是现有的合作多限于为企业提供毕业生环节, 还缺乏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参与度低, 积极性也普遍不高。2018年2月5日, 六部委联合制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在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这三个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 引领了未来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是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 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政策支持。二是高职院校将参与校企合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 具有相关企业或一线生产管理经历的教师在评聘和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优先对待。三是各级政府成立监督委员会, 对职业学校、政府落实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加强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监督、指导并做好服务和管理。

摘要:本文以在通5所高职院校的2018年提前招生专业目录, 分析与目前南通市的产业结构适应情况, 发现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比例, 与南通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不适应, 原因有宏观调控不力, 缺乏整体规划;同质化竞争, 缺乏前瞻性;与产业需求脱节, 结构失衡。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宏观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根据产业布局和趋势进行调控, 对高职进行指导;同时高职学院自身也需把握经济发展动态, 精准设置专业, 科学构建专业体系;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区域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舸.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J].职业时空, 2015 (12) :7.

[2] 张舸.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2) :71-73.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4篇

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南通市安置政策

【关键词】2013年军转 北京军转 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为做好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工作,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完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安置原则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的安置要坚持政府指令计划安置和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安置方式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倡导和鼓励随调家属自谋职业,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

二、安置对象

符合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在市区(不含通州区)安置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

三、安置办法

(一)处级以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六级以上职员身份的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安置,安置计划随同相应安置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一并下发;科级以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七级以下职员身份的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安置。安置计划随正团职非相应安置以下军转干部安置计划一并下发。

其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不再进行计划安置,采取市场调节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如本人要求回地方安置,由地方组织、人社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当地政策重新核定职级和工龄,并由市转业军官培训服务中心代理,办理提前退养手续,比照本地区同类、同职级人员月基本工资的90%发放生活费,代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自负),所需经费列入市(区)财政支出。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时,办理退休手续。

(二)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原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工勤人员身份及聘用干部,原则上采取市场调节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

其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由市转业军官培训服务中心代理,办理提前退养手续,比照本地区同类、同职级人员月基本工资的90%发放生活费,代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自负),所需经费列入市(区)财政支出。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军转干部随调家属,采取市场调节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经公证后,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偿金。补偿标准:每人以6万元为基数,每一年工龄增加6000元,最高不超过15万元。在未找到工作单位前,人事关系可挂靠市转业军官培训服务中心,保留原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安置补偿经费列入市(区)财政支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时,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

四、其它

(一)随调家属所在单位性质及其身份认定工作由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认定,市军转办负责做好配合协助工作。

(二)有安置任务的主管部门,应优先将随调家属安置在空编、空岗的岗位。如确无空编、空岗的,经核准后可适当超编安置。

(三)享受货币安置待遇后被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录用的随调家属,必须全额退还已领取的安置补偿金。

军转干考试

(四)驻南通行政区域内的军队干部配偶,已经办理随军安置的,在军队干部退出现役时,其配偶不再办理随调安置手续。

(五)在企业单位、部队自办事业单位的随调家属,实行货币化安置,经公证后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偿金。补偿标准:每人以4万元为基数,每一年工龄增加4000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在未找到工作单位前,人事关系可挂靠在市(区)劳动力资源服务中心,保留原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所需经费列入市(区)财政支出。到达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执行企业养老金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

(六)随调家属安置与军转干部安置同步进行。同时下达安置计划,同时发出报到通知,同时办理报到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报到手续的随调家属,视同放弃安置。

(七)本《意见》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

(八)本《意见》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编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原题目:关于进一步完善南通市市区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办法的意见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5篇

[摘要]首先根据反映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人均GDP的变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的变动对南通市工業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加快南通工业化进程,推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阶段;对策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发展都必须经历并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进程。南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于加速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的特征和任务也不尽相同。鉴此,本文拟首先根据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南通市工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加快南通工业化进程,推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南通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定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反映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四个方面:(1)人均GDP的变动;(2)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3)城市化率的变动;(4)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的变动。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南通市所处的工业化演进阶段。

(一)人均GDP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是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直观指标。美国经济学家H·B·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总结了大多数工业化的基本经验或趋势,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其中,第一时期为农业社会,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第六时期为后工业社会。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GDP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以1970年美元衡量,人均GDP水平介于280至560美元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560至1120美元为工业化第二阶段:1120至2100美元为工业化第三阶段:2100至3360为工业化第四阶段。

注:1970年不变价格美元值系笔者根据美国劳工部网站(http://www.bls.gov/CPI/#data)中历年CPI数据、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中历年人均GDP值计算得出。

对照上述工业化标准模式,可以得出结论: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03至2007年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2008至2009年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从江苏省平均水平看,2003至2004年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2005至2008处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2009进入工业化第三阶段;南通市2003至2005年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2006至2009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可见,从人均GDP角度来看,南通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水平。

(二)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西蒙‘库兹涅茨等人根据实证研究得出反映了工业化演进阶段性的一般模式,即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便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强行推进工业化而造成了结构偏差,南通市第二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已达37.4%,亦是自1978年以来的最低比例。自1980年以来,南通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保持在44%以上,均高于所有模式中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相应水平。南通第一产业占地区GDP比重自1998年以后便下降至20%以下,反映南通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自2005年以后南通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南通第二产业比重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55%上下,其中工业比重平均为44.8%左右,已超出一般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水平。由此可见,南通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结束阶段。参照江苏省及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表2),江苏自1985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开始稳定地低于2096,自1992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中国自1996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开始稳定地低于20%,自2007以来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于10%左右。由此可见,南通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但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三)就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C·G·克拉克和威廉·配第等通过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提出了关于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及转移规律,即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见表3)。此外库兹涅茨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达50%以上:在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到30%左右;在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到20%以下。

根据库兹涅茨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所划分的工业化阶段来看,同时参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市历年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表4),南通市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5年开始低于30%,进入工业化中期;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至20以下,进入工业化后期。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6年开始低于30%,但始终高于20%,可以判定江苏工业化进程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0年开始低于50%,但始终高于38%,可以判定中国工业化进程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期未、工业化中期之初。由此可见,南通工业化进程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

依配第——克拉克定理,南通2009年人均GDP(1982年美元)达2651美元,介于2548和5096美元之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已降到18.4%,介于31.4%和17%之间;第二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升至45%,介于36%和45.6%之间;第三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升至36.6%,介于32.6%和37.4%之间。可以判定,南通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同样地,对照表3及表4数据,可以认定江苏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但高于南通工业化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处于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3阶段与第4阶段之间,低于南通和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四)城市化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城市化率之间有着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根据钱纳里等经济学家针对城市化率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介于10%~30%之间;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左右: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一般在7096~80%之间: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城市化进程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于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

参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历年城市化率变动情况(见表5),南通城市化率在1996年以前一直低于30%,对应于工业化初期水平;自1996年开始,城市化率达到了30%以上,但尚未超过70%,表明南通城市化水平进入中期阶段,对应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苏省和全国都是从1998年开始,城市化率达到了30%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对照2009年数据,南通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五)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用工业化率(即GDP中工业增加值与GDP之比率)来度量工业化阶段。一般地,工业化初期对应的工业化率为20%至40%;半工业化阶段对应的工业化率为40%至60%;工业化完成阶段对应的工业化率为60%以上。此外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研究发现,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各国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霍夫曼根据上述情况,将工业化分为4个阶段,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净产值分别为5(±1)、2.5(±1)、1(±0.5)、1以下。

注:具體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对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历年工业化率变动情况(见表6),南通工业化率自198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2009年工业化率为42.97%,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处于钱纳里半工业化初期阶段。同样地,可以判定全国及江苏工业化亦进入钱纳里半工业化阶段;南通的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但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对照南通市历年霍夫曼比例变动情况(见表7),南通霍夫曼比例自2000以来一直位于1.5至0.5之间,自2005年后一直低于1,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霍夫曼工业化第3阶段末期,第4阶段初期。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六)基本结论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判断是非常复杂的,以上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1)从人均GDP角度来看,南通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水平。(2)从GDP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南通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结束阶段,但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3)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来看,南通工业化进程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依配第——克拉克定理,南通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4)依城市化率,南通城市化水平进入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其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5)依工业化率,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处于钱纳里半工业化初期阶段,但其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依霍夫曼比例变动,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霍夫曼工业化第3阶段末期,第4阶段初期。综合考虑,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总体上看,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其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在判明南通工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南通工业化进程,促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推动南通工业化进程

2009年南通人均GDP水平比全国高出57%,但南通第三产业的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56%,可以看出南通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其收入水平达到的发展阶段属较低水平。南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快南通第三产业发展,可以缓解一系列的结构矛盾,从而推动南通工业化向更高阶段发展。加快南通第三产业发展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应引导更多的民间投资进入第三产业部门,拓宽民间投资参与的空间和领域,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部门领域,应首先向民间资本开放。放开个体私营企业对诸如教育、电信、金融、旅游、医疗、中介以及进出口贸易等行业的投资限制,尤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只要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这些第三产业部门,三次产业投资和发展的相对规模就会逐渐趋于合理。

2.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以沿海沿江港口、机场、交通枢纽、开发区、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专业性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市场和会展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策划咨询、检测检验等服务行业,力争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快于其他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逐步实现生产企业的服务外包,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二)实施工业结构高度化和高级化发展策略,加快装备工业发展带动工业结构升级

当前南通工业结构升级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进一步实现工业尤其是重工行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进而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体地说是:

1.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南通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在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中,信息技术产品的价值占成套产品价值的比重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已开始实施ERP等信息系统。但总的看,南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才刚刚起步。现阶段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重点加强的关键环节有:一是推进企业研发设计信息化,积极应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二是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支持工业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本企业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力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财务、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的应用,实现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大力发展机械、船舶、新能源装备及电力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机械工业重点发展精密高速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港口机械、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装备、节能环保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船舶产业重点发展大型远洋运输和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豪华游艇、高附加值配套产品及船用钢材深加工物流配送等服务业。新能源装备及电力设备产业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高效发电设备、核电配套产品、输变电成套设备和节能产品。

3.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南通市要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推进南通工业化进程奠定良好的体制和政策基础。具体地:(1)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市场化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低,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这既影响了工业化演进的市场条件,又影响了投资需求扩大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作用。因此,要加快市场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产业结构偏差导致的需求制约,必须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各种要素市场,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2)加强政府对产业政策转型的支持。对确立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政府应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推进重点产业发展。(3)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工业化主导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规范化的企业直接融资机制,继续促进工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为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2]左正,广东工业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南方经济,2003(7)。

[3]吴林海,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J].学海,2004(2)。

[4]胡际春,关于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

注:本文系2010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课题《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2010BNT00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南通市国土局范文第6篇

一、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发展概况

1.物流产业稳步发展、产业联动初现成效

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南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2005年起,GDP增幅连续五年居江苏省及长三角各城市领先地位。基础制造产业运行平稳,新兴制造产业发展良好。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721.8亿元,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四。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培育了南通第三方物流需求,物流业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从2007年至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从134.9亿元增至208亿元,年均增长15.53%;全社会物流总额从6459.92亿元增至10565亿元,年均增长17.82%;全市已有一批制造业、流通业等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由此引领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进一步降低。

2.综合交通日益发达、物流枢纽不断完善

我市已初步形成以港口、公路运输为主体,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功能比较齐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南通港布局日趋合理,“一港十一区”格局已然形成。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沪通铁路跨江大桥等“四桥五渡”的过江大通道框架基本确立;宁启高速、沿海高速、海启高速等高速公路网和“五横七纵一环”干线公路网全面构建。至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4.7公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1071.7公里,全社会公路总里程20866.4公里;4C级南通兴东机场逐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成员;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全面建成,海洋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全面启动,沪通铁路、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新长铁路海安至盐城扩能改造等干线铁路及港口铁路支线即将开工建设。铁路营业里程142公里,铁路客运站3个,货运站4个。南通内河航道网络四通八达,共有航道294条,总里程约351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33条,里程约1215公里。天然气管道实现从无到有,“西气东输”南通段全长114公里,建成后天然气年输送能力将达40亿立方米。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设施保障。

3.物流企业多元发展、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

“十一五”期间,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截止2010年,工商部门登记物流企业约1000家,服务模式涵盖运输型、仓储型、综合型、服务技术型企业等多种形态。其中,全国4A级物流企业4家,省重点物流企业(基地)10家。在物流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一批初具雏形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南通港口集团、交运物流、大地物流、飞鹤物流、杰旺物流等企业初步具备仓储、运输、配送、中转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物流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物流收入前二十名物流企业共实现主营收入55.39亿元,利润5.37亿元,纳税3.2亿元。南通交运集团被评为全省示范物流企业,南通大地物流有限公司名列江苏省物流企业五十强。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南通港口集团加快港航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率先实现与上海港航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联网。一批物流企业也相继建成了内部网络信息平台,采用GPS系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和快捷的信息传输网络。

4.重点项目不断推进、园区建设开始起步

目前,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重点物流项目25个,总投资约175亿元。总投资30亿元的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南通交运物流中心开始规划;大地物流国际物流中心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二期正在加快施工;南通汽运集团志浩家纺物流中心二期即将竣工;中外运物流配送中心、崇川区钢材物流交易中心、海安弘润达钢材交易加工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开始启动。此外,如皋港熔盛物流、如皋保税物流中心、吕四港物流中心、通州江虹物流仓储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启动,物流企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以港口物流为切入点,依托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南通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如皋港现代物流基地、洋口港物流园区、吕四港物流园区初具雏形;依托家纺、生物制药、船舶制造等特色产业,形成了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物流中心、海安苏中医药物流中心和通州汇晟船舶钢结构配送物流中心等多个专业物流中心;以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基础,南通火车站站北物流园、南通机场空港物流园区、海安现代综合物流园等货运枢纽型及转运配送型特色物流园区逐步建成。

(二)主要存在问题

以现代物流标准衡量,我市物流业尚处于传统物流业态相对成熟、现代物流初具雏型阶段,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导致我市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未能有效转化,加之与周边城市同质化竞争加剧,物流业面临空间扩张受阻的压力。具体而言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物流观念滞后。大多数企业和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对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意义。部分制造、商贸企业仍然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不愿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经营;部分物流企业对先进的物流理念认识不足,满足于提供仓储、运输等单一化的传统服务,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我市物流基础设施虽初具规模,但作为物流系统两个重要因素的节点和线路发展不平衡。现代物流节点建设不到位,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刚刚起步,缺乏现代化的综合型物流园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各个物流线路分散独立设置,难以贯通衔接,导致物流供需脱节,现代物流方式难以有效运作。

三是物流企业单体规模偏小。2010年,全市136家重点物流企业中,物流主营收入2亿元以上的有7家(不包括基地),仅占5%,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仅6家。物流企业经营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传统单一,仅局限于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拓展不够,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尚未全面展开。

四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一方面,作为物流服务方的物流企业很少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工商企业综合运用物资采购系统(MRP)、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偏少,市区仅20家左右,全市大约50家。我市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以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物流信息平台,极大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五是现代物流人才缺乏。目前我市现代物流知识、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尚未启动,社会对现代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等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知之较少,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十分稀缺。

(三)发展前景

1.长三角物流联动深化、区位优势凸显

南通处于江苏沿海与长三角的叠加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给我市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的特征,强大的经济总量催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随着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规划的出台与实施,长三角流域的物流规划进一步衔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南通市将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循环体系,分享物流市场,成为长三角北翼和上海经济圈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之一。与此同时,上海主动面向长三角推进同城化发展。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大宗物资的集散能力必将大幅提高,上海区域物流将呈现扩散之势,向临近地区渗透和转移。南通腹地广阔,已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加之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物流业发展潜能将得以进一步挖掘,南通承接上海物流转移的优势明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物流中转基地最佳选择地,必将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副中心。

2.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需求拉动增强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两化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两化融合必将促使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大力培育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催生的新兴产业,并通过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应用电子化手段实现物流商务运作的过程),积极拓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供应链管理、加密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多式联运等现代服务,以新应用、新服务带动新增长,从而带来物流需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拉动物流业不断发展。

3.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服务功能拓展

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重要基础,在物流业链条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初步形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格局,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港口建设基本满足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要求,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50万TEU。公路形成“三横三纵三联”高速公路网和“七横九纵”普通干线公路骨干网,通车里程32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铁路“二纵二横”干线网的不断完善,铁路营业里程将达362公里,实现南通到上海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目标,初步打造成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的铁路枢纽和中转中心。民航机场通过机场改造扩建后,建设成4D级兼顾4E级的机场,逐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成员中型机场,通用航空基地。内河航道“三纵四横”干线网的建设,全市等级航道总里程将达到770公里。随着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逐步实现一体化衔接,物流枢纽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模式定位、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产业升级、服务民生改善、提升城市功能为立足点,以加快发展和提升质态为主线,以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基础,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体现南通区域和产业特色的综合型港口物流、枢纽转运型物流、专业市场型物流、都市消费品配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保税物流,推动现代物流业运作一体化、技术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发展,增强服务长三角、辐射长江中上游的能力,为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初步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模式及功能定位

发展模式定位:物流业发展模式因经济增长方式而异。一方面,南通滨江临海、紧邻上海、连通苏北,具有发展物流业的独特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南通具有重大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家纺业等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南通物流业发展模式定位为港口带动型、工业带动型、交通枢纽带动型、商业带动型的综合发展模式,从建设物流业空间载体、培育物流市场主体、优化物流基础设施、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四个方面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功能定位:江苏省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和江海联运枢纽,联系江苏省南部与中北部地区的物流门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分中心;服务长三角及苏北、辐射长江中下游、沟通南北和连接海内外的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南通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完善、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基础,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力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大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推进一批重点物流项目,搭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体现南通区位优势及产业特色的规模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确立我市在长三角、华东乃至全国供应链中的节点地位,将南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

2.主要物流指标: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33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

——全市社会物流总量6亿吨,年均增长12 %左右,其中,港口吞吐量2.5亿吨;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6000亿元;

——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4%;

——全市物流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0家,全市国家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20家,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基地)25家。

三、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

(一)总体布局

立足我市物流空间布局的现实基础,综合考虑物流需求、货运枢纽、产业聚集区等影响因素,按照沿江沿海港口群、沿中心城镇、沿交通枢纽和沿产业集群的布局原则,“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规划打造四大物流产业带,衔接五大物流通道,建设五类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初步形成以临港综合型物流园区(基地)为核心,以生产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中心)为配套,以市场配套型、城市配送型物流中心为延伸的层次分明的“九园区(基地)、十中心”物流空间体系框架。

1.打造四大物流产业带

打造四大集聚发展、连通快捷、服务产业的物流产业带。

(1)沿江沿海港口群物流产业带。重点服务临港产业,发挥港区公、铁、水等多种集疏方式优势,以国际物流、区域物流为主,重点发展原材料及产成品、能源、液体化工等大宗散货的中转配送、集装箱运输以及散杂货中转和运输。

(2)沿产业集聚区物流产业带。重点发展家纺原料及成品、绣品及轻纺产品、船舶、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等原材料及产品的仓储、加工、中转及配送;逐步开展原材料精细加工、半成品组装和产成品包装、分装等流通加工服务,增强生产性物流服务功能,构建现代化的工业原材料及产品展示采购与交易平台。

(3)沿交通货运枢纽物流产业带。积极推进以主要港区、机场、铁路枢纽为依托的货运枢纽建设,实现综合交通的有机衔接,带动货运枢纽及区域转运物流园区(中心)建设。

(4)沿中心城区、中心城镇物流产业带。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两个层次和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三类产品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市域共同配送。

2.衔接五大物流通道

在四大产业带之间有效衔接五大物流通道,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按照“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发展综合性物流园区(基地、中心)。

(1)港口物流通道:南通港重点规划建设“综合性港区、公用性港区、工业性港区”等三类港区,其中综合性港区包括狼山、通海、如皋、洋口、吕

四、通州湾等六大港区,是南通港综合运输的核心枢纽,为长江中下游和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公用港区包括南通、江海等两大港区,主要为腹地经济发展提供公共运输服务;工业港区包括天生港、任港、富民、启海等四大港区,主要为后方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临港工业发展服务。到2015年,南通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TEU。依托港口综合运输枢纽,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建设与港口相衔接的现代物流园区,实现港园联动发展。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加强“三纵四横”内河航道干线网及内河港口建设,大力发展江海内河联运及水陆联运,初步形成港区内集疏运体系。

(2)铁路物流通道:铁路物流是综合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板块。“十二五”期间,南通铁路将形成以新长铁路、沪通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两纵两横”的干线铁路和宁通城际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泰州至南通至启东沿江城际“一横两纵”对外城际轨道为主骨架,铁路支线及专用线、城市轨道交通线为辅助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到2015年,我市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62公里,复线率达到50%以上,电气化率达到100%,路网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南通将初步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区域性铁路枢纽和中转中心。

(3)公路物流通道:公路通道是物流通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南通高速公路网将形成环城高速、江海启高速和中环高速以及从南通市出发的四个方向的通宁高速、通盐高速、通洋高速和通启高速等的空间布局。形成“三横三纵三联”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32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基本建成以一级公路为主的“七横九纵”骨干网,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

(4)民航物流通道:依托民航通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航空物流。南通兴东机场将建设成为国内中型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兼顾E类飞机的起降要求,发展成为服务上海航空枢纽的机场。

(5)管道物流通道:建成扬州至南通市区天然气运输管网,建成“西气东输”第二气源如东LNG运输配套管网。逐步形成以天然气、沿江沿海原油及成品油运输共同构成的管道运输体系。

3.建设五类物流园区(基地、中心)

沿四大物流产业带及五大物流通道,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专业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形成不同功能的物流节点在空间上的相对集聚。

(1)依托港口物流,大力发展沿江沿海综合物流园区(基地)。港口物流是南通物流业的主体。发挥南通港区布局合理、配套服务齐全,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完善的优势,以港口物流带动沿江沿海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南通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如皋港物流基地、洋口港物流园区、启东吕四物流园区。

(2)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中心)。在积极推进船舶、家纺、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板块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协调,导入现代物流,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业物流需求,形成相互渗透、联动发展的格局,真正体现物流业作为制造业配套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特质。大力发展紧邻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的海门叠石桥物流园区、中国家纺城物流中心、海安棉花物流中心、海安粮食物流中心、天汾电动工具物流中心等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

(3)依托交通体系,大力发展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中心)。将“交通优势”转换为“物流优势”,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合理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积极拓展交通枢纽服务功能,新建港站枢纽运输功能和物流功能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现有港站枢纽改造植入物流服务功能,加强港站枢纽与后方物流园区的衔接。重点发展南通火车站站北物流园、南通机场空港物流园。

(4)依托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市场配套型物流园区(中心)。专业市场和物流业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两个产业。专业市场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将专业市场与物流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各类具有特色的专业配送中心。重点发展天一路物流园区、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吕四盈港市场物流交易中心。

(5)依托商贸流通,大力发展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中心)。大力发展为所在区域或特定商品的贸易活动创造集中交易和区域运输、城市配送服务的商贸型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通富路物流中心、海门大千物流中心。

“十二五”末,在市域范围内基本完成“九园区(基地)、十中心”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一览表

(二)主要任务

1.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大力发展产业物流。推动船舶、电子、石化、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能源和原材料物流体系。努力发展高端物流。调整物流行业内部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关联度强、贡献率大、科技含量高的高端物流行业。重点发展航空快递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物流咨询和国际货代等业务。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将传统物流只关注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延伸至消费到再生产的流通过程,包括废旧商品的循环流通和废弃物的处置、运输、管理,建立高效的回收物流系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物流设施体系建设。与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有效衔接,实现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及结构特点,加大与口岸、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设施建设。以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强化多种运输方式衔接为重点,积极推进以主要港区、机场、铁路枢纽为依托的货运枢纽建设,加强物流园区与综合交通体系的有效衔接,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的设施保障。十二五期间,围绕“一核四中心”规划初步形成11个综合货运枢纽,包括“一核”范围的南通港物流园区、南通火车北站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南通火车东站物流园区、南通纺织物流园区、南通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海安物流园区、如皋港区货运枢纽、洋口港区物流园区、吕四港区物流园区、通州湾港区物流园区。

3.构建多层次企业集群。新设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制造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推进主辅分离,剥离和外包物流业务,分设物流企业,并逐步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一批传统型物流企业。以南通港口集团、交运物流、大地物流等企业为龙头,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集团,加快提高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走出一批外向型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向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项目融资、股权转让等方式与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合作。鼓励本地物流企业到国内外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加快融入国际物流合作体系。引进一批总部型现代物流企业。充分利用我市的港口优势和开放合作平台,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产业加快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行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招商战略,引进一批跨市、跨省、跨国网络化经营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其在南通建立区域总部或营运中心。(“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发展物流企业见附件1)。

4.全面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互动发展,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立足产业链合作,寻求共同发展。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设置专门的物流业务管理机构,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流程,扩大物流外包需求;重点发展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要的,为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服务的专业化物流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瞄准物流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研制能有效提高物流效率的运输、搬运装、仓储等物流设施,研发生产集装箱牵引车、冷藏车、叉车、吊车等专用车辆和托盘、集装箱、起重机等物流设备,以及包装、条码、标志印刷、信息管理等的技术装备,使物流设备生产行业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推动“制造业物流专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电子标签、无线测控、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物流中的应用,扩大工业集聚区物流信息平台联网范围。

5.积极扶持重点物流项目。“十二五”期间,市区重点推进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顺丰速运南通航空枢纽中心、南通交运物流中心等项目;启东市重点推进吕四港物流中心项目;海门市重点推进叠石桥国际物流中心、瑞典索亚汽车物流项目;如东县重点推进洋口港开发区管线桥、洋口港太阳岛10万吨液化品码头项目;如皋市重点推进如皋港基地的保税中心、熔盛物流项目、永晖800万吨洗选煤项目、金盛全球建材家居采购中心项目;海安县重点推进苏中综合物流园、江海高速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项目发展计划见附件2)。

6.推动物流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信息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进全市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物流整体发展水平。积极推动物流企业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 EDI)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运用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运用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交易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

四、发展措施及规划实施

(一)发展措施

1.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管理体制上需要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充分协调和通力合作。建立南通市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公安、财政、人事、交通、工商、物价、商务、港口、铁路、国税、地税、统计、通信、邮政、检验检疫、海关等为成员单位,统一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日常工作。

2.完善发展扶持政策

出台并完善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融资、税收、规费减免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土地政策方面,对物流基地、园区和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合理安排供地,并实行与工业类项目相同的优惠政策;在物流基地、园区和中心土地征用过程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物流园区的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利用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为物流项目的,可减免土地出让金;工业园区内为生产服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园区内工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在融资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优先发放贷款;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资金向物流业倾斜;根据物流规划布局,鼓励和促成市域内商业银行设立网点,为物流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引导商业银行根据物流企业的融资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代客结算、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等新型业务,为物流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形成有特色的“物流银行”。在税收政策及规费减免政策方面,对市重点物流企业以及列入重点物流项目的新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实行优惠的税收及规费减免政策。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自2011年起,每年从市服务业引导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由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制订相关办法,引导南通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发挥其鼓励、引导和放大作用,用于重点物流项目建设、重点物流企业培育、高级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和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等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规划补贴;对上述项目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优先给予配套补助。

4.构建科学统计制度

市经信委、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科学的物流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现代物流业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制度。从2011年起,将现代物流业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范围,由市统计局单独进行统计和信息发布。优化物流统计网上直报系统,推动各县(市)建立物流统计二级平台,建立健全物流统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5.发展物流协会组织

积极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其行业服务、行业自律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加强物流信息、货运代理中介资源的整合力度,鼓励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市场行情分析、区域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的物流服务中介组织。

6.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采取各种形式加速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依托南通大学等院校和有关企业联合办学,开办物流人才培训基地,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7.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对经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缩短时限、联审联检,提供一站式服务。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部门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新模式,减少各种收费,降低货物运输和装卸成本,提高内外贸货物的中转能力。建立和实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纳入本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基地、中心)和重点企业,在财税、土地、信贷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发布引导产业发展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二)规划实施

1.强化组织推进机制。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细化、分解《规划》的目标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同时,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积极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

2.健全监督评估机制。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督查和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

上一篇:南美白对虾病范文下一篇:攀比心理危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