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2023-09-23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截至2018年6月, 南通共有60家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其中制剂生产企业22家, 原料药生产企业23家,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家, 医用氧生产企业6家, 药用辅料生产企业4家。2017年, 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值超过400亿元, 同比增长10.3%, 发展势头较好。

(一)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已经形成从上游中间体产业到原料药产业再到下游制剂产业的产业链条, 主要由化学中间体、原料药、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制剂为主, 中药饮片、药用辅料为补充。全市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拥有药品批准文号562个。近年来新建企业以上海、浙江及省内药企转移生产、本地企业改扩建及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增加投资为主, 这些“新生力量”对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二) 研发能力逐步提升

南通医药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自主研发,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企业研发中心, 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比如, 南通联亚药业平均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 27个品种获得美国FDA批准。江苏艾力斯研发了我国第一个抗高血压类1.1类新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朱远源博士率领的团队, 走在小核酸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领域行业前沿。

(三) 医药企业逐步集聚

近年来, 南通医药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趋势明显, 已初步形成由西向东、沿江沿海带状分格局。尤其集中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医药健康产业园) 、海门临江新区 (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 、启东滨江医药化工园 (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 (洋口化学工业园) 和如皋下原、通州石港、崇川经济开发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等。

(四) 品牌优势逐步显现

一些耳熟能详的制剂品种知名度、含金量逐渐提高。精华制药拥有国家保密品种两个 (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 、中药保护品种4个 (正柴胡饮颗粒、金荞麦片、晕可平糖浆、固本止咳喘片) , 全市共拥有独家品种6个。这些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高, 成为南通医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全面把脉、难掩隐忧——产业发展短板亟待补齐

“产品缺拳头、企业缺龙头、产业缺块头”的现象仍较为明显, 导致与省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快的泰州、苏州和连云港等市相比, 仍然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一) 规模普遍偏小, 缺少龙头企业

从全市来看, 2013至2017年,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比例仅在2%左右, 总体发展规模较小。缺乏在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且技术开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等规模企业数量也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

(二) 产业层次偏低, 结构不尽合理

从企业占比看, 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企业占比之和为43%。从销售占比看, 虽然化学药制剂和中成药的产值、收入和利润水平高于原料药, 但化学原料药销售收入在整个产业中仍占27%。生物医药产品中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占比较小, 出口也仍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料药为主。医药产业链前端的产业占比较大, 新药研发仍以仿制为主,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三) 管理理念滞后, 优势未能凸显

市场中同质化竞争与重复生产情况较为突出, 多数企业尚未树立起成熟的品牌形象, 在企业的广告战略、营销策略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全市企业虽拥有50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 但“僵尸文号”较多, 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产品种医保目录品种较多, 但从销售收入和利润来看, 品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 高端人才缺乏, 政策扶持不够

目前多数企业均为研发生产一体化企业, 随着新版GMP和一致性评价的实施, 加之部分外资和上海医药企业进驻南通, 使得企业中高级生产质量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缺乏。南通药企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力度不大, 较少涉及深层次的长期合作。

三、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制定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出台相关产业配套政策, 都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问题, 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 综合谋划统筹考虑全市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平台支撑等方面工作。

(一) 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一是重点发展新型化学制剂。推动化学药向“改良型新药”等创新研发模式转变, 大力推进二次创新, 发展Me-better仿制药, 加快临床急需、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开发, 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提高仿制药质量水平, 提高口服固体制剂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现代中药。针对心脑血管、自身免疫、消化科、呼吸科等中医优势病种, 加快推动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已上市品种, 运用先进技术深挖临床价值, 明确优势治疗领域, 开发新的适应症。开展上市后疗效、安全、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再评价, 进行二次开发, 力争实现国际注册的突破。三是有选择地发展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充分利用沿江靠海的区位优势, 重点发挥洋口化学工业园、启东滨江医药化工园的集聚优势, 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通过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 利用国内外领先的研发技术, 实施原料药及中间体换代技改等重大项目。大力推动“CRMO”、“CMO”发展, 促进出口转移, 成为国内外原料和中间体生产的重要基地。四是培育发展生物制品和医药外包服务。引导大型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攻克生物制药产业化关键技术, 实施重大项目, 开发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药物, 深化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结构和功能。培育壮大一批生物医药服务外包骨干企业, 鼓励企业与跨国制药公司密切合作, 重点发展新药临床前研发外包服务, 尽快形成规模和优势。

(二)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一是打造特色园区。科学规划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以现有或潜在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为基础, 实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 建设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产学研融合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培育发展, 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集中度, 实现集约化发展, 形成具有发展潜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转型升级,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升级, 提升产业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力,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 全力打造公共平台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行、市县共建”的模式和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需求, 依托中央创新区、海门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如东生命健康产业园等园区, 建设南通市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建设分析检测服务平台。配备基本覆盖从启动研发项目、中试生产前到产品上市前的质量检测所需要设备, 为相关企业提供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产品测试方法和标准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研发服务, 降低生物医药企业创业初期成本。二是建设技术研发平台。涵盖药品从研发到产品上市所必须的安全性评价、中试生产和药物临床试验等服务, 为中小制药企业提供全面、优先、优惠的新药研发服务。三是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南通大学等高校组建, 通过整合生物医药相关信息资源, 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涵盖生物医药产业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科技文献、专利成果等数据信息和咨询服务。四是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项目与资金的及时、有效对接, 解决企业初创、研发、发展等过程中的资金及管理服务需求, 积极推进培育企业上市。五是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吸纳相关专家参与, 为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创业咨询辅导、企业规划设计、产品注册咨询、GMP符合性审核、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对接服务, 搭建企业与政府对接的桥梁。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 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等行业特点。南通作为上海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优选承载地, 近年来凭借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支持政策,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与江苏省内乃至国内医药产业强市相比, 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新水平都存在差距, 必须以系统化思维进行全方位谋划, 找到符合南通实际、能够发挥优势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径。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以南通市为例

(一) 南通市产业结构概况

截止2016年底, 南通市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5.4:46.8:47.8, 投资结构加快调整, 产业项目加快投入, 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8%, 同比提高0.8个百分比。如图1所示。

(二)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这5所在通公办高职院校。以各校官网公布的2018年提前招生计划为统计基础, 参照《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指导性专业目录 (2015年) 》进行分类汇总, 每所学校在每个专业大类中开设的专业数之和进行统计, 形成了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类统计表, 见表1。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 (2015年) 》的19个专业大类发现, 这5所高职院校在水利、医药卫生、新闻传播、公安与司法、教育与体育这5个专业大类中没有开设任何专业。

还发现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文化艺术、电子信息这六个大类内, 这5所高职开设的专业点数共计148个, 约18.37%、10.31%、22.41%、13.22%、9.77%、9.77%, 合计占比83.85%, 说明专业设置集中度太高, 同质化情况严重。

(三)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类型状况

目前南通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4:46.8:47.8, 5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结构比为1.15:41.35:56.84, 可见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总体上是基本一致, 但是专业结构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从图二可以看出对照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 而第三产业包括的大数据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产业, 在目前的专业设置中还很缺乏, 需优化和调整。

二、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需要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趋势, 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3+3+N”重点产业如高端纺织、豪华游艇、大数据、现代家庭农场相对应的专业还存在空白, 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一) 缺乏宏观调控, 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

各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整体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对家长热衷的专业 (比如金融、会计、艺术类) , [1]持续不断的扩大招生计划, 对生源不足、人气不旺的专业 (比如现代纺织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类) 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扶持。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出现了专业建设“短平快”现象, 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 缺乏前瞻性规划, 同质化竞争严重

从表1看出, 南通市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建筑、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重复率超过了60%, 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 通用性较强、低投入的专业比重较大, 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导致市场需求饱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高职院校没能根据自身的资源与优势, 整体规划优势专业, 制定与产业对接的学科建设规划, 前瞻性不强, 对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制定等缺乏充分准确的分析和考证, 专业设置和优化缺乏理性, 功利性明显。

(三) 与产业需求脱节, 专业设置结构失衡

因经费投入少实验实训需求多,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实训场所有限、设备老化、教学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更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2]涉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专业设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比如农资营销与服务、动物防疫与检疫、药品服务与管理、航空物流、国际文化贸易、网络舆情监测等) 。

三、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南通市“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实施, 加快发展“3+3+N”重点产业, 推动船舶海工向特种船舶、智能船舶和豪华邮轮转型, 提升现代家纺品质, 壮大光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现代电力装备等特色产业, 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之高职专业设置也应不断优化。[3]

(一) 强化指导、宏观调控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产业规划和发展趋势实时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规划好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合理的布局, 从源头上制止专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政府对专业建设的阶段性评估, 建立跟踪调查预警系统, 不合格专业予以取消或停办;为高职提供服务、协调、管理, 主动构建高职院校与产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二) 结构合理, 定位准确、科学构建专业结构

专业建设不仅代表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而且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优化结构趋势, 结合自身发展目标, 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专业, 确保专业定位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 除了纺织服装、家纺、船舶重工、土木建筑等产业已经集群化形成, 大数据、智能装备、生物制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现代新兴产业的集群化趋势, 也对在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一是围绕南通市“3+3+N”的重点产业规划, 依托南通市的产业集群, 争取资源, 做大做强自身的特色优势专业, 形成行业内有地位, 享誉国内外, 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二是要避免“社会需求”之上, 过于“市场化”开设专业, 形成“昙花一现”现象。

(三) 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一直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但是现有的合作多限于为企业提供毕业生环节, 还缺乏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参与度低, 积极性也普遍不高。2018年2月5日, 六部委联合制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在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这三个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 引领了未来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是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 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政策支持。二是高职院校将参与校企合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 具有相关企业或一线生产管理经历的教师在评聘和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优先对待。三是各级政府成立监督委员会, 对职业学校、政府落实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加强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监督、指导并做好服务和管理。

摘要:本文以在通5所高职院校的2018年提前招生专业目录, 分析与目前南通市的产业结构适应情况, 发现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比例, 与南通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不适应, 原因有宏观调控不力, 缺乏整体规划;同质化竞争, 缺乏前瞻性;与产业需求脱节, 结构失衡。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宏观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根据产业布局和趋势进行调控, 对高职进行指导;同时高职学院自身也需把握经济发展动态, 精准设置专业, 科学构建专业体系;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区域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舸.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J].职业时空, 2015 (12) :7.

[2] 张舸.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2) :71-73.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1、 技术改造项目核准

2、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审批

一、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条件:

1、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3、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4、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二、申报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条件:

1、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

2、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其使用量不低于60%。

3、 独立洗煤企业煤炭经营资格审批

4、 焦炭经营许可证审批

5、 供电营业许可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龙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 、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24、探究上述四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三点)(3分)

25、请用一句话说说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或人物故事。(2分)

26、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专家正在重新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品牌,龙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标志,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 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龙?”的调查和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3分)

四、写作(50分)

27.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呢?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根据提示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07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1).略(2).慢——蔓 募——蓦(3).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发出动情的咏叹。(写出秋景1分,句式相同或相似1分) 2.B

3、(1)长河落日圆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沙僧 猪八戒

5.参考答案 :(略)(点明景点,突出特点,语言简炼。)

6、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1)避免、躲避 (2)从前

9、(略)

10、重义轻财,甚至可以为道义牺牲。

1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羞恶之心。

12、义。

13.中秋忆桂花思故乡 童年摇桂花爱故乡

14.在文中桂花是故乡的代名词,通过桂花的香味引起思乡之愁,为全文定下了浓浓的怀乡的感情基调,更好地抒发怀乡思亲的感情,也很好的点题。

15.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即可。A.概括本文主旨,或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内容上能够更深刻、更强烈地表现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B.示例1: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动作,有声音,有气味,有感受,新鲜生动,使读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摇花乐”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示例2:儿童时的“我”在摇桂花中的欢呼雀跃和发自内心对“摇花乐”的喜好,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无邪。 16.作者在文末借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恋乡情结,使上述的部分一下成为了故乡的桂花和“桂花雨”的陪衬,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热爱故乡的桂花,而杭州也因为有桂花而让作者喜欢,用一个成语来涵盖是“爱屋及乌”。(义近也可。如:用杭州满觉珑的桂花来衬托故乡的桂花,“月是故乡明”啊,表现出了作者的恋乡情结。)

17.略。(文字中要融有自己对童年或家乡的情感)

18、要学会关心自己。

19、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20、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 同时,要学会关心自己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1、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使分析更加透辟,说理更加充分,给人的印象更加鲜明深刻。

22、照应文章开头,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3、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学会关心自己是学会关心别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

24、示例:①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1分)②它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分)③它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1分)

25、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第一章基本情况.............1

一、社会经济概况.............1

二、自然条件概况.............2

三、林业产业发展概况.........5

第二章 林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9

一、优势..............9

二、不足..............9

三、机遇.............11

四、挑战.............14

五、林业产业发展趋势........14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发展目标................17

第四章林业产业建设工程规划......19

一、规划范围................19

二、总体布局................19

三、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规划.......19

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3

五、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规划...........40

第五章 资金估算与预期效益..........47

一、资金估算...............47

二、效益评价...............48

第六章 保障措施.............52 附表1 投资预算表

附图1 生态体系规划图

南通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6篇

题纲

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

2.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引证 2.2.2实例分析 2.2.3综合归纳 3研究目的和意义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意义 4研究现状

4.1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4.2国外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5农业产业整体规划 5.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5.2农业产业园区的定义 5.3温江区的概况

5.4建设温江区农业产业化园区 6我国现在农业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7 总体规划 7.1规划依据 7.1.1规划理论 7.1.2景观设计理论 7.1.3生态理论 7.2 规划指导思想 7.3 规划原则 7.4 产业规划 7.4.1指导思想 7.4.2发展方向

7.4.3成都市温江区发展策略 7.5成都市温江区产业规划内容 8结论

成都市温江农业产业规划之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园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国涌现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它是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而来的,由于我国传统农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产不具规模化、经营成本高、利润低等弊端,促使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它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的平台。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对一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调查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有着广阔前景的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做了重点介绍并结合温江实际情况做出详尽规划。

关键词:温江农业产业;规划设计;农业园区 1绪论 1.1选题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科技创新规划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把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园区是融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和游客参与为一体,集城市规划、农业、经济、环境保护等理论为一身的新型、复合、可持续的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其良性永续的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强城市于农村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园区的实现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农业园区将农村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增加旅游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农业园区的旅游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节假口旅游场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发扬,农业园区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对农村的体验和认识将进一步增强,农村传统风俗文化能够被广泛的传播。

2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关于现代农业园的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尤其是在美国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在我国,现代农业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虽然起步晚,却是发展迅速,各地建设的积极性也很高,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设理念、发展模式和示范效应,这样的发展往往导致园区的盲目模仿,功能定位不准确,选址不够合理,示范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本文以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规划理论、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并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经济学以及技术创新等相应理论,结合实际案例温江花卉产业园规划设计,分析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以及规划流程和内容,从而深层次思考、探究现代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引证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起步晚但是发展快,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已有一定数量可供查询参考。其中包含了景观、生态、经济、游憩、农业等多个角度的成果,另外,国外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都可借鉴参考,对本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2实例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学科都不能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验证它的可靠性。本文引用实际案例,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以探讨现代农业园区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2.2.3综合归纳

通过对相应文献以及研究成果的查阅一与参考,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归类汇总。提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一与实践的意见与展望。

3研究目的和意义 3.1研究目的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和实践的相应研究成果,结合实践分析,希望做到以下儿点研究目的:

(1)回顾我国现代农业园的发展历程,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园区功能、类型、等方面入手,结合实践,试图在规划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找一些合理的规划方式。

(2)立足于相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景观规划学基木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相应原理为指导,综合其他学科,以实践为目的,探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论和实践建设中的总体思路。

(3)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温江区花卉产业园规划为例,在实践过程中验证提出的规划理论与原则,寻求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规划与实践的合理的操作方法。

3.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的研究,找出其在规划发展中问题并尝试解决,旨在深化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和思想,并运用景观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将园区产业规划与景观系统规划结合,为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在实践中探讨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一与实践,为现代农业园区在实施中遇到的选址位置、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等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与思路,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一今后相似的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研究现状

农业产业园的起步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部门对其的称呼也不一样,科技主管部门将其称为农业科技园区,学术界和农业推广部门经常把它称为现代农业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最近几年来涌现出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观光农业园两大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各省市对农业园区的投入相当大,数量增涨迅猛,现在农业园区的投资建设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现在各个农业园区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集成和转化科技成果的同时,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将周边地区的农业也带动起来了,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安排劳动力就业、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新型产业。

4农业产业园区国内外发展状况 4.1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农业部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国农业园区名称各异,大多都是综合园区,而且,多以科技产业为主,采用”一区多园“的模式,具有生产加工、示范培训、孵化器、生态观光等功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园区有:

4.1.1济南市高新农业开发区

创建于1993年6月,是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1000公顷面积被划分为五个功能区现代种植业,双代养殖区、科研服务区、观光旅游区和加工贸易区。到1998年底,完成投资2400万。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区内高科技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达到23家,区内企业完成总产值3亿元,利税1200万,新增社会效益3亿元。

4.1.2陕西省杨凌农科城

这是我国建设的唯一的“农科城“,1986年由陕西省政府、西北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咸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教基地,和促进西北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又成立一个我国农业方面目前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科学园区、集中新建区和若干实验基地组成,主要针对西北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科研。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1.3厦门闽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福建农科院和厦门市农科所,利用厦门特区对台、对外联系的有力条件联合组建该园区。占地36公顷,开展开展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重点引进、创新和开发及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科研活动。园区具有研究、引进、开发、经营、贸易、培训、游览、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四大功能并相应创设六个分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4.1.4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

根据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上海市郊农业建设12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10个郊区各建设一个,市属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建设一个,上海实业集团建设一个。除位于崇明东滩垦区的上实集团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较大,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其他各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0-2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自2000年上半年陆续进入实质性启动初阶段,至今,已经发展建设了上海孙桥农业园、嘉定农业产业园等知名产业园区。

总结以上来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特点:现代性基础设备设施;科学技术的现代性;管理方式;综合效益性聚合性;“磁场”性;特色性,多功能性。当然我国农业产业园区主要存着一些问题,由于农业产业园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以加快农业产业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的途径,其经历短,发展快,可借鉴的国外经验少,加上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导致农业产业园区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优势不突出,科技转化率低;建设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模式单一;对农业产业园认识不足。

4.2国外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国外并没有农业产业园区这一名称,他们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概念叫做农业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称之为“Demonstration farm“。另一种是已进行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农业示范基地,称之为:holiday farm。主要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

4.2.1美国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农业产业起步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到今天,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大格局已经全面形成。其组织形式主要由农民协会、农业公司、农产品的期货交易。

4.2.2法国

法国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政府在农业中的干预程度较高。除教育外,法国还成立农业信贷银行,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资供应和直接投资国有农机和化肥厂。法国的农场规模中等,平均39公顷,合作社是促进法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占有半壁江山,它们以供销、服务、协会、专业产品联合会等形式进行组织,农民自愿参见。每一个合作社为垂直一体的联合体,分散的合作社联系在一起形成全国网络。

4.2.3日本

在资本主义经济极为发达的日本,小农经济在在农村占绝对的优势。弃耕地面仅为全世界耕地面积的0.4%,人口却占世界的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规模就难以扩大。由于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日本农业产业化建设走的是“内源式”的发展道路,即充分发展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托基层农协组织,注重和加强农工商的合作。 5成都市温江区农业产业规划分析 5.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参考国际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和中国实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当地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农场品的生产、保鲜、加工、储存、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协调组合,融入先进的产业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构成一个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以制造出优质产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效益。

5.2农业产业园区的定义

农业产业园区是依靠当地独特的农业优势,如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优势、销售地理位置优势、科研优势或农业区域地理位置优势等,投入较高资金,投建或引进有规模的、相互有密切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金融等企业以及配套服务机构,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他能发挥聚合辐射效应,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和带动产业区域,这个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的经济效益。简而言之,农业产业化园区就是在一个适当地区域内开农业产业化活动。 5.1温江区的概况

温江区是成都市市辖区,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截至2013年,温江区土地总面积414211.04亩,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44573.19亩;建设用地面积154274.77亩; 未利用地面积15363.08亩;耕地保有量214000亩, 基本农田保有量172000亩。经过调查,2012年温江区花木种植面积为147906.5亩。在地资产120亿元,总产值76亿元,花木销售18.25亿元。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为寿安镇,种植面积为44915.8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132个,占总面积的30%;万春镇种植面积为39248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468个,占总面积的27%;和盛镇种植面积为31795.6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409个,占总面积的21%;金马镇种植面积为8703.3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268个,占总面积的5.9%;涌泉镇种植面积为6192.5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97个,占总面积的4.2%;永盛镇种植面积为4741.1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206个,占总面积的3.2%;公平镇种植面积为4305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77个,占总面积的2.9%;永宁镇种植面积为3866.2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占总面积的3.2%;公平镇种植面积为4305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77个,占总面积的2.9%;永宁镇种植面积为3866.2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177个,占总面积的2.6%;天府镇种植面积为2427.9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45个,占总面积的1.6%;柳城镇种植面积为1711.5亩,种植企业和农户苗圃20个,占总面积的1.2%。

5.5建设温江区农业产业园区优势劣势分析

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产业园区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竞争力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特点能够发挥集聚经济效益,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整体综合竞争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种植花木历史悠久

2.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 3.花木品种丰富,品牌品种突出 4.全区花木从业人员数量多,经验丰富 5.花木销售有固定销售渠道

6.税收政策优惠,配套基础性设施建设完备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城乡一体化的制约,生产成本提高 2.产业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

3.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产供销结合不紧密 4.花木从业人员学历总体偏低,花木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5.信息化程度不够

温江区充分发挥自身种植花木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优越、花木品种丰富、品牌突出、全区花木从业人员数量多、经验丰富、花木销售有固定销售渠道等内部优势,特别是 针对盛镇花木产业花木科技含量不高、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综合体系、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种植土地逐年减少的问题,充分利用外部各种机会,发挥内部各项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温江区花卉产业,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产业的竞争实力,实现特定的竞争优势。温江区花木产业发展总体战略描述即为:以科技作先导、实行科技兴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动花木由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推动市场、物流、文化、旅游、信息项目的发展,延长花卉产业链条,放大花卉产业效应;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商品生产能力,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由现在的数量扩张向科技集约化、专业化出口型转变,成为温江区出口创汇的一个主要产业;加速现代物流建设,构建完善的花木销售网络;建设西部花木产业研发、生产、交易“三中心"。

6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起步晚发展快,在园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园区成为“窗口工程”、“政绩工程”,归纳总结,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一下一些方面: (1)盲目模仿,缺乏创新:这是目前很多农业园区发展失败的重要原因,农业园区的建设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人,不同的地区农业园区应该要有不同的定位、核心和发展模式,自己应该抓住并突出自身的优势特点。目前很多园区的建设不做深入的可行性调查,不顾当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条件,盲目兴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盲目模仿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导致园区经济效益不佳而夭折。

(2)以建设园区为名而做其他事业:这是很多园区建设中相当常见的一种手段,笔者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许多地方政府对建设农业园区都有政策或者贷款的优惠,一些企业正是利用了这点,以建设农业园区的名义而获取银行贷款或者做房地产开发。另外,很多政府为了做自己的政绩工程、窗口工程,往往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新建农业园区,而专家在撰写和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由于利益分配的问题,也过多的考虑了业主的需要,在不适宜建设园区的地方仍然通过了可行性研究,不具有可行性的园区除了浪费大量人力、经济资源之外,还有可能导致园区建成后荒废。

(3)缺乏合理规划,定位不明确:园区的规划设计应该从多学科、多角度去思考,保证各种功能协调、合理、可持续地运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iy l。但是我国农业园区的建设还没有完整的规划理论,其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也不够成熟,所以很多园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只从单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布局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定位不准确,这往往导致园区结构功能单一,辐射能力弱,在运行中问题不断发展,影响园区健康。

(4)运营成本高,效益低,对政府依赖性太强:目前我国的农业园区绝大多数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很多园区的硬件设施,尤其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园区,设施的投入全部靠政府,而企业负责后期的管理和运营,而现代化的设备需要的运营成本很高,一旦企业在效益上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园区的发展,导致园区的发展停滞。

7 总体规划 7.1 规划依据

7.1.1规划理论

在可行性原则的前提下,以系统论为指导将温江区花卉产业园视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将己存在的渠系、道路视为廊道,结合道路具有典型线性特征及跨区较人,各地表征均有所变化,在整体风格确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地域特征把整个片区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作为一个景观一单元,而每一个景观单元在实现功能作用、演绛各自样式、展示多样性风格的同时体现统一性。 7.1.2景观设计理论

景观规划应在满足园区功能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文景观和白然景观,使产业园不仅仅只具备生产、示范和科研的功能,还要加入人文思想,让景观类型丰富起来,生动展示各种地域文化,通过景观的观赏性进行科普和生态的立体教育。因地制宜的规划道路,使道路成为联系各规划区的枢纽,景观设计结合道路的连接意义来设置节点,将建筑融入地域特征形成特色景观。 7.1.3生态理论

产业园区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一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产业园区要做到:以生态农业的设计体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该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7.2 规划指导思想

园区规划按照中央关于“农村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指导,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动力,实行产业化推进,辐射和带动礼州片区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生态化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多元化、以花卉为特色的有独创性的、富有现代花卉基地特色及园林化格局的现代田野风光园,使花卉的生产和花卉生态旅游观光紧密结合,并且探索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

以景观规划为枢纽,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温江区现代农业园的土地资源,引进高、精、尖科研技术和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促进花卉生产、生态、科研、旅游的有机共存,尽快把园区建成形象鲜明、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服务设施齐全、西部一流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赢效果。 7.3 规划原则

(1)“ 1234”原则

“1”:.态保护第一原则,确保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

“2”:即无污染,无公害,力求达到二无。

“3”: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园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共同发展。

“4”:达到高起点、高科技、高管理和高效益。 (2)整体效益优先原则

农业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许多相关联的环节,应从全局角度去考虑问题,确保系统均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礼州片区农业园的整体效益最优化。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确定合理有序的景观空间和生产作业流线,科学的划定环境容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方面的关系,注重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保护区域生命力和多样性,使人类、社会、环境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确保花卉产业园发展的可持续性。 (4)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针对园区现状、优势劣势、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务实建议,尊重自然规律和人文历史,以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作为本规划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可操作性为指导,确保规划合理实用。

7.4 产业规划 7.4.1指导思想

现代花卉产业要坚持高新、高效的办园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先一导,通过引进良种、厂丰一物技一术、信息技术、节水技术等先进、实用的高新技术,提高花卉产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实现高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产业园区具备创新性。

7.4.2发展方向

花卉产业园位于城市近郊区域,与郊区城市化同步发展,形成“城市后花园”的产业发展日标,并被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7.4.3发展策略

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一与发展是一项涉及到多学科、多研究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勘察需要土壤、地理、植物、生态等专家的调查评估,捉出可行性研究方案:中期建设需要规划、景观、建筑、农业、旅游等专家的技术指导;后期发展还需要经济、社会、生态学家的筹划经营。由此可见,花卉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在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的区域建园,需要各项各业专家的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对交义学科的研究,方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方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园区运行机制的转换,构建资金、科技和政策的职称体系。按照“法人投资、企业经营、政府扶持、学校催化、产业化开发”的模式,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政府十学校”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营机制,依靠五方力量,吸纳社会闲置资金;依托学校和引进社会专业人才一,建成强劲的科不毋、技术、管理、营销人才梯队,在园区进行高科技工程项目的试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在园区运营过程中,政府给子适当的政策优抚,研究出台园区建设中涉及的用地与土地流转问题、农林特产税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增收问题、用电用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相关政策,同时给介园区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还业主和投资主体自我决策、自我选择的权力,保证园区经营的活力。

规划项目去采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农户的自由经营以及农民身份有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农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用科研院校专家智囊团的优势,促进园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将科研教育引入园区,作为生产的强人支持力。建立从农产品良种引进一培育一生产一加工一物流一贸易等各功能相互对接的空间格局。各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图1)。 良种引进育苗生产加工物流贸易图1 完整产业链流程

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在遵循自然发展的基础下,搞好生态环境。农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富足,发掘其经济、观赏价位,因地制宜,合理的整合、配置、开发当地资源,不但可以减少投资,降低经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资源的永续使用。 7.5 产业规划内容

(1)优势产业

利用温江区的地理优势以及气候环境优势开发独特的优势产业,珍惜苗木产业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切合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逐步发展为花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

(2)特色产业

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回归自然,享受生活成本成为人的一种生活需求。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便捷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方式在城市周边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旅游业的一人补充,在给广大市民带来休闲好去处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卉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成为相对独立、富有特色的休闲观光产业园区,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科研育种产业:花卉育种,即研究改良现有花卉品种,创造新类型、新品种及改进种子繁育技术的科学,是植物育种学的一个分支。多姿的花卉品种会激发人们深入思考其来源,园区_适当的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有利于人们更加支持和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

8 结论

现代农业园区应建成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将第

一、三产业有机结合,使现有农业发释多种功能;同时可以发展有机农业,将园区农业的生产走上产业化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同时,园区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也会对周边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并且能够辐射带动周边的社会经济,为农村产业机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园区应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业栽培等方式,进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销信,达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资源的目标,实现生态循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将园区建设用美学和园艺、园林学相结合,开设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旅游科普主业或者副业,实现园区多功能的同时也将为园区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方向,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协调发展的农业园区模式将具有广阔且可行的市场。策划与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规划建设方案。

政府对于园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鼓励招商引资。制定园区各项管理制度,统一对园区各项事业进行依法管理,并建立计算机信息储存和管理系统。

园区开发过程,容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能一味以经济利益为日的而破坏生态,应保持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在不影响园区格局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自然风貌,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园区建设需要带动辐射周边的农民,发动周边全民参与,进行相关产业的工作,一协调园区的发展和农户利益,引导农户自觉保护白然资源促进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范文下一篇:基督徒与清明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