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范文

2023-09-19

后现代范文第1篇

摘 要: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一种新型文学类型,其对欧美文学创作研究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具备后现代主义的固有特征,这就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与传统修辞手法不同。对此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说明该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 修辞手法 特点 现实价值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艺思想流派,起源于20世纪中叶对以后的欧美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引起了众多文学研究学者的关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创造方法与方式,其在提高文学作品质量、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文学创作者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推动文学写作的发展。

1 后现代主义文学浅析

后现代主义文学发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随后迅速风靡欧美等地区,极大的影响了西方文学。虽然当前西方社会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褒贬不一,但是它是在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理论,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后现代文学虽然衍生于现代主义文学,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具有一些独特性,给西方文学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西方传统文学的桎梏,为西方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次,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联系密切,并且随着信息网络科技水平的提高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越来越明显。最后,对传统出版行业产生巨大冲击,推动了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主要有:不确定性、多元化以及大胆尝试未用过的文学语言。由此造成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范围更加广泛、作品形式更加多元化以及创作尺度更大。然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些特点会不可避免的对其作品修辞手法产生影响。

2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特点分析

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多种,囿于文章篇幅我们难以逐一讨论,因此,本文针对集中常见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第一,戏仿手法。这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所采用的代表性手法之一,又可以称为讽仿,该手法通过模仿传统严肃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表达出幽默的效果,这充分体现的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多元性。这一手法的标志性特点就是利用嘲讽的手段表现出对传统的颠覆与反思。

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的后现代主义作品《白雪公主》就是利用戏仿手法的典型代表。小说借鉴了西方传统童话《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的内容,将白雪公主的故事放到现代大城市中。小说将白雪公主描绘成为七个男人服务的女仆,在沉重的工作中等待着王子的出现,而小说中的王子只是一个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落魄失业者。同时,小说也抛弃了童话中华丽梦幻的场景,将场景转移到现代城市生活中以至于整部小说充斥着商业、吸毒等与童话毫无关系的因素。另外,在小说的结局中,七个“小矮人”获得成功,而公主与王子却没有好下场。作者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颠覆了人们对童话的认识,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不堪与人们的堕落,极具讽刺意味。

第二,矛盾手法。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作者的自我否定,导致作品前后含义相悖,这就是矛盾手法。矛盾手法会使读者感觉文章内容混混乱、含糊不清,这正体现了后现代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

例如: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V》,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指出“V”代表什么,它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台机器,这使得小说读起来朴素迷离。然而,文中“V”的含义的不确定以及主人公对“V”的含义的探索正表现了西方工业社会中人们内心的迷茫与混乱,表现出人们在追求精神升华未果的绝望。

第三,非连贯性的手法。非连贯性是指后现代主义作家采用一种随意的叙事方式,破坏小说叙事连贯性的写作手法,这是在现代主义作家支离破碎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升华,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不確定、混乱以及大胆尝试的特点。

英国作家B·S·约翰逊的作品《不幸的人们》正是应用非连贯性手法的典型代表。该小说并没有明确连贯的页码,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排序随意阅读,不同的阅读顺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的手法会极大的提高作者阅读的兴趣,充分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性。

3 研究后现代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特点的意义

第一,研究后现代修辞手法特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阅读后现代主义作品,加深读者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促进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在社会中的普及与应用。

第二,研究后现代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后现代主义作家更好的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对修辞手法特点的分析会对后现代主义写作理论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在写作时便能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提高作品质量,推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三,研究后现代修辞手法可以加深我们对当前社会的理解。当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无不表现出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品将我们的社会看作是无理性的、混乱的,并且充满了愤世嫉俗与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人梦醒的作用。

4 结语

后现代主义文学已经成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对世界文学创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修辞手法作为文学写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其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特点,认清对它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从而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颖.西方修辞体系中的后现代反语研究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5):134-136.

[2] 刘小枫.斐德若的后现代修辞—— 柏拉图《会饮》中斐德若颂扬爱神的论证[J].求是学刊,2012(2):12-16.

[3] 邓志勇.伯克修辞学之戏剧主义的后现代思想及其重要启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2-118,168.

[4] 杨劲松.从《出口》看后现代文本修辞偏离表征及其理据[J].长春大学学报,2010(11):57-59.

后现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哲学 尼采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反映。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的思想观点,把现代哲学的某些主题当作自己的话语中心,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但是,它又用全面否定的手段、摧毁一切的精神,对哲学本体论、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等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宣扬非实体性、不确定性、非同一性、零散性、差异性、多样性,极端地发展了其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这一弃一扬中,后现代哲学十分鲜明地凸现出自身与尼采哲学的联系。

既然尼采思想是后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就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尼采学说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

一、后现代哲学的特征

姚大志说:“如果要用一句話来描述启蒙哲学的本质,那么我们可以借用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如果同样用一句话来表达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那么我们引用福柯的思想: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界定,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一般认为,它最早指那种背离传统设计风格的建筑学倾向,后被广泛移植到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种,用来指称这些领域具有反传统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走向一种具有“极其丰富、复杂思维和理论内涵”的泛文化思潮,可分别从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哲学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哲学层面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用三个“终结”来概括。

1.“哲学的终结、非哲学转向”

结束两千年来形而上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摆脱西方思辨哲学的传统,宣告形而上学和体系哲学的死亡。如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哲学本体论的含蓄的反叛和超越;罗蒂批判哲学“自然之镜”,宣告哲学本体论将自行消亡。

2.“真理的终结、理性的陨落”——结束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放弃终极实在的寻求和真理体系的建立,宣告理性和真理体系终结,否定理性的权威性、合法性,攻击理性的工具性、压制性、操作性,否认客观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标准,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真理多元化。

3.“主体的终结、中心的消解”

否定近代以来形成的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宣告主体地位和人类中心的死亡;否定人的优越、自主性、创造性,否定永恒不变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反对人道主义,宣扬非中心主义。换言之,反对和超越心物二元论、一元论、决定论,反基础、本质、理性和道德理想主义,反主体、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就是反对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一切传统哲学。

二、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尼采哲学中后现代思想

哈贝马斯所说,尼采是对“现代主义”实施颠覆的关键人物。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谓的现代性,从人文层面上讲,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新教伦理。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柱。在西方后现代语境下,这三大精神支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早在一百多年前,尼采思想中就已经包含了对这三方面内容的猛烈抨击,从而开始了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1.尼采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尼采祭起非理性的大旗,以批判现代性。他称之所以要批判的原因是“理性的巨大原罪”。

欧洲近代理性主义高歌猛进,自培根呐喊出“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自豪地发现,从自己心灵中闪射出来的理性之光普照万物,人类乃世界真正的造物主。在这样的氛围中,尼采清醒地指出:一切理性的事物,追根溯源,血统并不纯洁,其皆源于非理性。只不过,凡悠久之事物,必渐为理性所渗透,使其产生于非理性的由来逐渐磨灭。为此,尼采把理性的出现称之为“理性的原罪”。

2.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个人主义是整个西方资产阶级四百年来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现代性中同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方面。当文艺复兴的曙光划破中世纪的黑暗之时,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称自己重新发现了“人”,提倡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这并非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指个体的人。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地位,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旨在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目标,保证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进行,也促进了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但是,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个人主义也总是受到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的挑战。

而尼采则以他的强力意志理论挑战个人主义。早在他提出强力意志理论以前,他就认为只有通过个体化原则的瓦解才能达到他所提倡的酒神精神。在尼采的整个强力意志理论中,个人是受强力意志左右的,个人主义则是“强力意志最微不足道得阶段”。尼采明白,个人主义和现代欧洲人对平等权利的要求是对立得,个人主义既不能实现人人平等的权利,也接受不了十分了不起的出类拔萃的人。在强调强力意志的强弱是世界上万流归宗的权衡标准的尼采那里,作为强力意志最微不足道阶段的个人主义,随着人的强力意志的增强,是势必要被扬弃掉得。

3.对新教伦理的批判

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兴起相伴随的现代性本身,也是由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相伴随的。新教伦理给西方现代社会规定了基本伦理准则,帮助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自己却面临着无法克服的矛盾: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市场饱和情况下的市场营销的诀窍就是打破人们节制而简朴的生活常规,于是就有了“拿明天的钱来买今天的舒适”的口号。在物欲受到强烈刺激而恶性膨胀起来的时候,新教兴起时所依据的理性基础和它所恪守的新教伦理动摇了。

而尼采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将新教的定义界定为“基督教——以及理性——的半身瘫痪”。他指出,新教会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它凶猛传播开来的地方消失,因为它诉诸立足于理性的思想,而基督教失去根基,正是思想使然。

应该说,反对基督教、反对上帝、反对基督教道德是尼采《权力意志》中最为光彩的篇章,尼采哲学中的非宗教思想,是尼采哲学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成分,尼采对世俗道德的批判和揭露,无疑是其思想中最闪光的一面。

基督教把世界分为“真实”的(此岸)和“现象”的(彼岸)两个世界。在尼采看来,此岸世界充满欲望和激情,而世俗道德假设的彼岸世界,实际上让人陷入虚缈的空妄之中。世俗鼓吹博爱,提倡无私,压制个性,但是,人必须依赖自己,依靠自己求得生存和发展,勇于破坏和创新,才能承担起伟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姚大志.现代之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2.

[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5]K.Schleclta.Nietzsches Werke,VolⅡ[M].Munich,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6.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后现代范文第3篇

一、科塞的冲突理论

1、冲突理论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西方学术界,马克思是公认的冲突理论的大师。马克思认为,不同社会阶级乃是社会冲突的根源,而社会结构调节合变迁主要就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而发生革命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的原因就在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2)齐美尔的社会交往形式理论。齐美尔把冲突看成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不仅仅只是如马克思所讲的引起社会解体,冲突也会促进社会团结。

(3)韦伯的思想。韦伯认为,冲突主要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型统治向卡里玛斯型统治的转变,或者由卡里玛斯型统治向现代法理型统治的转变过程中而产生的,冲突起源于权力、财富以及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以及低水平的社会流动。

2、科塞的冲突论

生平:1913年出生于柏林。在纳粹获取政权前离开高中。1933年初亡命巴黎。由于纳粹阻挡了家庭对流亡者的经济支持,法国政府又不允许外籍人工作,他只好打黑工,他作过推销员、秘书,以及他在晚年已经回忆不起来的多种营生。同时又由于法国当时的大学是免学费的,他幸运地就读于巴黎大学文理学院。

因为他懂得德、法、英三国语言,最初选择了比较文学专业。向导师汇报论文题目时说,打算研究维多利亚时代英德法三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学风格的关系。导师惊讶地说,对社会结构感兴趣应该学社会学呀。这样科塞转向了社会学。

1941年去美国。1948年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这期间芝加哥大学到纽约招募教师,科塞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他自认为从教学中收益颇多。但二年后他还是决定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当时的哥大社会学系正值其黄金时期,教师中有莫顿、伯纳德·巴伯。金斯利·戴维斯、拉扎斯菲尔德、米尔斯、林德等人,研究生班的同学中有利普塞特、布劳、古尔德纳等高材生。

他最初的学位论文企图全面研究齐美尔,但指导教师默顿不允许,默顿要求他怀抱更大的独创欲。于是他选择了齐美尔著作中的一节“冲突”,去阐发和开拓。论文题目是“社会冲突的功能”,1954年他获得哥大的学位,两年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同名著作出版。

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任该会执委十年,以后又任学会理事。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1)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所谓现实性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冲突,因此,冲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工人为了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就是现实性冲突。非现实性冲突是指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高于一切,冲突就是“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再如,一个有恋母情结而憎恨男人的人,为了发泄愤怒而同老板发生的冲突。

二是亲密关系的冲突。科塞认为,“关系越亲密,情感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在初级关系群体中,冲突不易爆发冲突。但是,这也不等于说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绪的释放,而却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如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冲突。

三是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是指发生在群体内部之间的冲突,而外群体冲突则是发生在群体外部之间的冲突。

四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即以集体目标为动机的冲突。如为了共产主义而引发的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

(2)社会冲突的功能

一方面,科塞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正功能。如果群体内部冲突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则冲突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功能,反之,如果涉及到核心价值观,就会导致社会结构的瓦解。

另一方面,外群体之间的冲突,可以引发群体内部的团结与整合,可以增强群体内部团结。但是,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如果遇到外部冲突时,也可能面临瓦解。

再次,社会冲突可以起到“安全阀”的作用,缓解和释放社会压力及敌对情绪。 最后,冲突可以引起社会的变迁。

二、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1、交换理论的来源。霍曼斯(1910—1989)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交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而这种共同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所以,离开了物质交往不可能有物质生产。霍曼斯发展了斯密和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交换不仅仅产生经济关系,交换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交换产生整个社会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结构。

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弗雷泽认为,社会交换包括职位的交换,而这种交换也与宗教仪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意大利阿里奇亚内米湖人为了获得祭司职位必先破坏自己前任祭司所保护的橡树树枝后再杀死他就是一个奇特而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特洛布瑞安人的礼物“大多数是要求回偿的,只有丈夫定期给妻子的礼物却是无偿的”。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的物物交换,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为非物质方面的社会交换,交换成为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通过交换可以揭示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

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斯金纳认为,对人的行为研究应当专注于对其行为的检验与控制以及影响行为的条件,而不能仅仅只关注情感、价值和目标等。通过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斯金纳发现动物接受某种报酬或奖励以后就会愿意重复某种特定的动作,而当报酬或奖励取消以后动物趋向报酬的反映就会消退。由此可以发现动物的行动纯粹是一种“刺激反映行动”而不是一种“内省行动”。在他看来,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而避免或减少惩罚,“刺激反映”行动方式和理念应当是人类行动的基础方式。

与霍曼斯同时代的斯金纳直接影响着他自己,并且构成交换理论的重要来源。可以这么说,没有斯金纳就没有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对此,霍曼斯也非常诚恳地指出:“我一直是斯金纳主义者。”他认为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的优点不仅是如何描述个体行为的发生,还在于能够为个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解释功能,而这正是社会交换论所需要的。

2、霍曼斯交换理论主要内容

大致看来,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吸收上述思想家们的思想并总结斯金纳心理学理论五个命题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命题。霍曼斯认为,一方面,斯金纳对鸽子以及老鼠的刺激反映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某些行动,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行动正是不自觉地遵照这些理论命题展开自身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这些理论命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成功命题。这是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经常类似的行动。因此,个人行动的频率往往取决于得到报酬和奖励的频率以及获得报酬与奖励的方式。霍曼斯进一步指出,频率的有规律性所获得的报酬和奖励要低于没有规律所得到的奖励和报酬。这是因为没有规律的报酬或奖励更具有意外性与刺激性。由此,霍曼斯提出了第二个命题。

第二个是刺激命题。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如果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因此,在日常生活领域,很多球星往往穿着固定颜色、固定号码的衣服、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发型就在于这种颜色、号码以及发型曾经带给他辉煌,使他获得过巨大的成功,这种衣服和发型就成了他幸运的标志,因此只要出现同样的衣服和发型就能够激发他的潜能。

第三个是价值命题。正如同鸽子的某种行动可以得到食物的奖励那样,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反之,如果某种行动产生的结果使得此人受到惩罚,那么他就有可能采取措施避免类似行动的发生。因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总要花费一些时间去选择能够获得较高报酬、奖励即有价值的社会交往行动。当然,霍曼斯所讲的价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

第四个是剥夺——满足命题。所谓剥夺——满足命题,也就是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酬赏。霍曼斯的这个命题是对前三个命题的限定,即个人的行动与获得报酬的满足感必须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他说,如果一个人时常得到报酬,起初他会有非常满足的感觉,但此后这种报酬如果重复出现,其价值就会降低。其情形犹如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第一个烧饼是感到极大的舒服,然而继续给他吃第二个、第三个以及第n个烧饼,伴随着他越来越饱,那种舒服感和满足感会越来越小,乃至消失。

第五个是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霍曼斯认为,这五个命题是把斯金纳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与分析。在霍曼斯看来,行动者进行社会行动时之所以会遵循上述原理就在于人是一个理性的人,人的行动首先是一个理性行动。于是在吸收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设观点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命题

(10)

第六个是理性命题。斯密认为人能够在从各种利益中选择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的最大需要。斯密同时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交换往往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实现个人选择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霍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到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总会选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够增大的行为,包括“初民社会”中礼物交换也是交换者理性选择的结果。

3、霍曼斯交换理论的评价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

同时,霍曼斯有效地运用了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概念和理论展开人际交往研究,从经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换的双方各自获得最大利益,特别是提出了交换的经济性、社会性、目的性以及主体性,这为解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霍曼斯所讲的报酬或奖励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范围,正确地指出这种趋利避害还包括社会的、情感的以及价值的“利”与“害”,即包括义务、声望、权力、友情等方面,从而大大拓宽了早期理性选择理论假设所包含的那种单一的经济理性假设,将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换中理性人的选择性,指明了理性与非理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机制。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事实上,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不仅为后来的布劳所继承,而且也为理性选择理论的集大成者科尔曼所吸收。当然,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受斯金纳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影响,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也许霍曼斯是想在他的学说中消除帕森斯的阴影,可是物极必反。在当代社会学界,任何一种学说试图绕开或者回避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整个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动物为了生存、纯粹的本能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加以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无私贡献的行为,这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再次,就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实质而言,他为了一味地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了处于微观水平上个体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换原则,而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这一点就为布劳、科尔曼等人所批判。布劳就曾经地告戒人们要防止心理还原论倾向,注意从社会结构、社会整体上去把握个人的社会行动。他认为不能把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事实具有与小群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心理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去准确地把握和解释社会事实。

三、布劳的交换理论

生平(1918—2002)1918年2月7日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73—1974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后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著有《官僚组织动力学》、《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职业结构》(合著)、《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等。

1、什么是社会交换

什么是社会交换?布劳接受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而由霍曼斯进一步讨论的社会交换的基本心理原则。他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他认为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在讨论社会交换的形式之前,他又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内在性报酬,即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他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外在性报酬对一个人合理选择伙伴,提供了客观的独立的标准。(3)混合性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

2、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布劳发现,人际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他指出,社会吸引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是不管出于任何原因去接近另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布劳认为,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交换都是对等的,以相互吸引、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即可以是交互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假设有甲乙两个人,乙给甲提供某种东西,但是甲却没有相应地回报乙。这时,甲就有四种选择:(1)强迫乙再给他以回报;(2)从另一个来源获得乙所能给的回报;(3)寻找没有乙给予的这种回报也能过下去的方法;(4)服从乙,按照乙的意愿行事,以此回报乙。如果甲作出了第四种选择,那么乙对甲就拥有了权力。

社会交往中义务不平等就会使一方获得权力,而另一方失去社会独立性。布劳认为,个人或群体要保持社会独立性,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战略资源。一个人(群体)如果拥有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和利益的有效诱因的所有必要资源,那么他就受到了保护,不会变得依赖于任何人(群体)。(2)替代资源。一个人(群体)如果在别的地方也能获得某种服务,有可以替代的某种服务的提供者,那么他就不必非得依赖于某人(群体)不可。(3)强制力量,如果拥有强制力量迫使别人(群体)提供必要的利益或服务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必依赖特定的人(群体)。(4)减少需要,具体的说,一个人如果能在没有某种服务的情况下也能过下去,那么他就不一定去依赖某种特定服务的提供者。

接着,布劳讨论了获得权力的条件。布劳把权力看作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人的能力”。获得与维持权力的战略是防止其他人选择保持社会独立性的任何一个条件方案,同时强制其他人服从,使其他人知道只有服从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布劳也提出了获得权力的四种必要条件:(l)对于他人能够提供给自己的作为交换的利益保持冷淡;(2)对于别人需要的东西加以垄断;(3)防止其他人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形成强制力量;(4)别人需要他所能提供的利益。

布劳指出,“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权力依赖于向他们提供的服务。这并不意味着某些人的高级权力在道义上受到了辩护或由他们所作的服务作出了说明。权力方面的巨大差别在没有服务方面的相应差别的情况下发生。根据社会条件,服务的供应者可能受到一份对他们的投入的不公平的回报或一份过量的回报。充分的权力使个体能够垄断资源并继续向其他人提供某些利益”。因而,使其他人为这些“利益”而依赖于他们的权力,不能被看作因供应服务而应得的报酬,或一种为产生它们所必须的诱因。权力的这种自我永存的成分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中要比小群体的地位分化中更加明显,不考虑这种因素是严重地缺少社会分层的功能观念。 拥有权力者与被使用权力的人民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只有合法的权力才能获得心甘情愿的服从。合法的权力就是权威。

那么,如何使权力合法化呢?布劳认为有以下六种渠道:(1)依靠下级集体所承认与实行的共同规范,这些共同规范强制它的个体成员遵从上级的命令;(2)依靠下级的社会赞同;(3)依靠社会化;(4)走出领导的“两难困境”,获得权力的过程和获得社会赞同的过程是矛盾的,必须消除这中矛盾;(5)领导与追随者的期望;(6)提供补偿。布劳认为,温和地使用并对追随者的服从给予丰富的利益进行报答的权力,可以诱导出使权力合法化的社会赞同;权力的剥削性与压迫性使用,则会激起社会非难并在极端情况下引起强烈的敌视情绪和报复欲望。

3、宏观社会交换理论

布劳对宏观社会结构更感兴趣,因而建构的宏观社会交换理论也更为丰富。他发现群体之间交往与个人之间交往有一些相同点;首先,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其次,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一个过程。即群体在向可能的交往者表现出吸引力方面进行竞争,通过竞争,平衡的或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将会出现。如果群体间的交换是平衡的,就会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是不平衡的,就会出现地位和权力的分化。当某一群体取得权力地位并与其他群体建立依从关系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从属群体时,一个更大的整体也就形成了。第三,人际交换中的公平性原则同样适用于群体间的交换。

布劳同时也认为,宏观结构中的交换与微观结构中的交换也存在着差别。在微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直接的,而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大量的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是远距离的。所以,它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布劳认为共同价值提供了这一机制,因为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见解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能以同样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以社会规范为中介的间接交换替代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换是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机制。

布劳认为,社会结构可以用它的参数来描述。结构参数基本上分为两类:(l)类别参数,包括性别、种族、宗教、语言、职业、婚姻状况等;(2)等级参数,包括教育、收入、财富、权力等。人们的特征如果按照类别参数分类,他们就被定义为群体;如果按照等级参数分类,就被定义为地位。社会结构的分化一般有两种形式:异质性和不平等。异质性是水平分化,指人口在由类别参数所表示的各群体之间的分布。不平等是垂直分化,指由等级参数所表示的地位分布。布劳认为异质性和不平等都会给社会交往设置障碍,社会分化越大,这些障碍就会越广泛地阻碍社会交往。分化意味着它阻碍了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而整合则是增强了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面对面的交往。

4、简要评价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之间还是有重要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1)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的行为,布劳则更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效应。布劳认为,微观结构是由进行互动的个人组成的,宏观结构是有互相联系的群体构成的。宏观的复杂结构,需要正式的程序与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持秩序。(2)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则用对等性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性解释另外一些社会交换。布劳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题。

因此,布劳的理论虽然是以霍曼斯关于交换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霍曼斯把所有的社会过程都还原为心理学现象的观点。布劳关于社会结构的整体效应性质的看法避免了心理学的还原论,并赋予社会学以一种特殊的对象。毫无疑问,与霍曼斯的心理学还原论相比,布劳的观点更符合社会学的传统,更容易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接受。

布劳对人的看法与其他结构功能主义者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与霍曼斯对人的看法不一样,布劳比霍曼斯更强调社会交换的经济基础,但却忽视了霍曼斯所强调的行为心理学。与其说布劳关于人的看法接近霍曼斯的看法,不如说更接近帕森斯和默顿的看法。虽然布劳是按照传统的“利益”和“获得”概念看待经济动机的,但他相信,人们都是按照理性追求特定的目标的,这种目标的获得要受到社会结构中制约因素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目标,但必须在结构所允许的范围内。布劳把自己对社会结构的看法归纳为:“我关于社会结构的概念是从对它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进行简单的、具体的定义开始的。

后现代范文第4篇

2、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3、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4、电影《港囧》中的梦想与现实

5、建筑设计中后现代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6、西方绘画运动与设计变革

7、试论新川西民居与后现代设计对比

8、橱窗展示设计中的意境营造

9、定制设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10、从理科课程新范式的视角理解STS课程

11、后现代主义之文化艺术设计理念研究

12、建筑语言的起源与经济性

13、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方法的影响研究初探

14、以论驭史史论结合的电影文化批评力作

15、西方美学后现代反形式论的观念史意涵

16、后现代建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7、以后现代主义看建筑的特色和应用

18、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的建构与意义

19、浅谈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后现代主义

20、论余华小说《兄弟》的接受及其异质性

21、非理性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探究

22、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23、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24、关于ZAHA HADID的提问:访ZHA公司北京项目部建筑师温韬

25、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生及发展

26、现代与后现代:浅析二者之区别与联系

27、后现代主义设计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28、探究视觉文化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

29、设计艺术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30、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分析

31、欧茨文学创作探索之路浅析

32、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时装设计审美趋向探究

33、基于课程开发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探究

3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空间政治理论研究

35、论后现代主义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36、后现代设计中的“物”与“我”

37、新世纪欧美戏剧现状及中国戏剧前瞻

38、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表达及其启示

39、平面广告设计的历史风格与演变

40、后现代平面设计的一“面”之缘

41、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史学

42、西方艺术思潮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43、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对现代大型团体操设计的影响

44、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45、论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

46、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艺术特征比较

47、超越中西的对立——初看香港的艺术设计

48、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启示

49、后现代语境中设计艺术的困境及发展路向

后现代范文第5篇

(2)潘兴公园

潘兴公园是1991 年由 巴拉甘和里卡多列各瑞达完成,位于洛杉矶市中心15大街和16大街处。设计者在总平面设计中采用直角分块的手法,将大空间分解为彼此功能独立的小型叙事空间,多次重复的直角网格式平面划分手法是对原有城市网格状的历史机理的隐射。此外,設计者在粉红色混凝土地面矗立起10层楼高的紫色“钟楼”,并且与之相连的水渠的墙面也是紫色的。广场中央是一片桔树林,是对典型的洛杉矶特点的直接暗示。圆形水池和一个下沉式的圆形剧场为公园提供了两个规则的几何元素。水池以灰色的鹅卵石构成一个大的碗状的圆,水从水渠的墙面流入水池里,再通过一条锯齿形的类似地震后形成的裂纹向广场之外的空间延伸。整个广场的设衡。此外,钟楼和水渠的形式体现出对地中海传统符号的拷贝,场地中大量采用了高大的棕榈树,表现出浓浓的拉丁风情。所有这些都表现出设计者在创造这个多意性公共空间的热情,以及对这个汇集着多种族社区的城市的尊重。

后现代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以年代划分为基础,详述了三十年来全球外语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流派,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影响力和各自优势,并着重分析英语教学理论未来之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学法流派;外语教学理论;多元化;后现代

在外语教学过去百年的发展中,相关教学理论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的阶段。而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在专题研究的深度、学科建设的系统性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外语教学法也从“古典主义”进入到了“后现代主义”时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流派的发展推动的,外语教学理论史其实就是各教学流派的理论发展史。外语教学理论“可以包容不同的思想流派或各种‘(二级)理论’,每一种都有其假设、必要条件、原则、模式、概念。常常不严密地指语言教学‘方法’、‘路子’、‘哲学’、‘思想流派’。”此三十余年来,顺应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与外语教学相关的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大气候、及物质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外语教学和教学法思想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迁,尽管各国情况不尽相同。

本文首先概述常见的几种外语教学法及其分类,其后以年代划分为基础,侧重从理论的角度对70年代以来,每十年全球外语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研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理论依据,优缺点,和社会影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对21世纪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探求其发展规律、吸取各派之长、借鉴其合理因素,从而有助于研究中国本土的语言问题,丰富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流派。

一、常见外语教学方法及其分类

回顾外语教学史,国外涌现出无数的教学法流派,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也开始提出自己的外语教学理念,如立体化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词、句、文”教学法等,但都未能得到推动和发展。至今,全球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具体数目无法统计,本节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目前教学仍然有影响的西方教学法,并将其进行分类。Brown按时间发展顺序将百年教学法归类为:语法--翻译法、序列法、直接法、听说法,70年代一系列设计者法(designer methods of the spirited seventies)(包括暗示教学法、自然法、社团语言教学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超越方法--意念功能大纲。Keith对教学法的研究、归类和Brown的分类大体一致。Riehards在以上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整体法、多元智能法、神经语言理论、词汇法、能力法、协作法、内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指出外语教学法已经进入“后方法时代”(the post-method era),刘俊在本世纪初美国对多国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使用了十几种教学法,因此他以交际法为分界,将在这之前的教学法统称为“方法时代的教学法”,之后的教学法统称为“后方法时代的教学法”。

近年来,国际上有人依据教学法流派的教学过程特点,将教学法粗略地分为三条主线:一条是以翻译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派,自觉对比法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代形式是认知法。此类教学法立足点是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教学过程遵循“理解--记忆--运用”的模式。;另一条是以直接法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派,包括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视听法,它的现代形式是交际法。其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接触模仿,积累经验,教学过程采取“模仿--记忆--运用”的模式,但教学语法的方式有所改变,如直接法主张用归纳法教语法。第三条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消除学习心理障碍放在首位,更多地考虑人文方面因素的人本主义教学法,其中包括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等。同一个主线的教学法流派不但有较多的共同点,而且还有着密不可分的横向联系。如第三条主线。而不同主线之间,有些流派是完全对立的,如听说法与认知法。

从以上的教学法流派分类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包含了对语言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然而从其立论基础看来,只浅显的考虑目的语和学生,而忽视了外语教学的外部环境,如母语环境、外语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社区外语的价值观等。如果完全照搬这些教学法,不仅在实际教学中行不通,而且可能会事与愿违。例如,“自然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力求创造与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环境相仿的环境,并采用与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方法相一致的方法,因此这种教学法一般仅适用于在英语环境中的英语教学;而“全身反应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初学者(小孩子)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等游戏,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来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所以教学对象基本上仅为初学英语的儿童。

另外,从英语教学法的更迭和发展来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好的英语教学方法”,更没有哪种教学方法能治百病,而且新方法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消亡。例如,70年代之后出现的交际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外语教学理论的主流,交际思想几乎渗透到英语教学领域的各个角落,曾经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语法翻译法受到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教学界中的争议,部分学者甚至极端的认为翻译法已过时,交际法应该完全取代翻译法。然而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语法翻译法仍在广泛的应用。新世纪初的一项有关教学方法的国际调查结果表明,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环境中,在大班教学中,在初学者的教学中,语法翻译法还依然常见。③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法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生命力将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将长久地植根于外语教学之中。韩国25-34岁人口受教育率高达97%,但1-2年级英语课本仍采用“英语一朝语对照句子”编写课文。在日本,由于受到交际法的影响,近年来新编的英语教科书也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从日本现用中学英语教科书的参编者冲原先生的课题研究《中日英语教学比较研究》看出,日本研究英语语法的专家还不少,中学英语教学(至少到高中二年级)的特点基本上是教授英语语法结构。

二、20世纪70年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70年代初,西欧各国为了加强政治、经济和科技文明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了西欧共同体,随着欧共体国家问的交往扩大,语言成了最大障碍。培养具有交际能力的外交人才是这个时期外语教学的趋势。因此,之前兴起的听说法、直接法、翻译法,和认知法等方法,无法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外语教学处在一个迷惑和混乱的时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会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诞生,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在全球外语教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同时期的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在进行多年的美国对外国移民第二语言的

培训研究后,提出他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然后在西班牙一些学校进行试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创建的克拉什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s language acquisitiontheory)这无疑也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交际教学法就是在这些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该法吸取了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和认知法等的长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教学法流派。其优点很多,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使用外语交际的能力是其突出优点。交际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其缺点:难以兼顾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课堂过程交际化难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受到教师素质、语言环境、班级学生数、学生动机、学生语言基础和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测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李瑛和吴长镛用交际法和传统教学法作了对照实验,五年的实验结果证明:传统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语言基础扎实,读写能力强,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后者口语表达能力强,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写作能力和交际意识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弱点。实验还发现,后者培养的学生中,口语培养能力强的愈强,弱的愈弱,差距很大。

与此同时,60年代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外语教学法也受到了这些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人文主义-情感教学”(Affective-Humanistic Ap-proach)家族,其代表有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提示法、社区语言学习法等新型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无论在选取教材还是编写大纲的观点上,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想学好外语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组织教学活动。在培养外语技能方面,强调听、说、读、写并举,特别是听力,这是它们与其他教学法明显的不同之处。这系列教学法也得益于克拉什语言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其缺点是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另外它的教学特点决定了此法更适用于7-12岁儿童和部分初学者,不适合教授难度太大的语言项目。

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的出现,标志了传统教学方法时代的结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转到了学习者主体一学生身上,这些方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今还有些方法在使用,但人文主义方法只局限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缺少明确的语言理论原则,而无法长期成为教学的主流学派。

三、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后,外语教学法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外语教学理论进入了一个独立发展阶段,无论从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在语言学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看,都胜于以前。

教学法流派种类较之50、60年代有所减少,理论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从一元走向多元,理论更趋于成熟。处在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转折点上,多种方法和理论的融合和创新成为这个时代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各种外语教学法虽自有主张、各具特点,但都逐渐显现出互取所长的折中化倾向。也就是说,由起步阶段的标新立异,不断分化逐渐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过渡,使教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不断趋同的发展趋向。新的教学法往往是旧的教学法的延续和发展,如任务型教学法和基于内容之教学法就是交际法的发展模式。教学体系以“结构为主,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受此观点影响,语法教学一度被削弱。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把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升到教学大纲的研究。在外语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领,结合教材,教法和考试,使外语教学更加完善。

中国这个时期的外语教学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的推行,众多的国外教学论流派被介绍到国内,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之后产生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要求英语教学要从教知识逐渐朝着培养能力的方向转变,充分体现了交际法的思想。总体看来,尽管我国的教学论理论体系作了一些增补和其他一些超越尝试,但总体改观不大,也不尽如人意,教学法体系还不完善,未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论流派。

四、20世纪90年代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进入低温时期,令人激动的新观念或理论体系比以往大大减少。国内关于国外教学理论流派介绍、研究的文章也逐渐减少。但教学体系比以往更为完善,倡导“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法体系。教育者和学者们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于是西方学者在研究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历程后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与方法概念决裂”,开始“后方法时代”的观点。由此看来,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并没有到了尽头,而是进入了另一新阶段--后现代主义阶段。

“后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哲学思潮,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总体上是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后现代教学理念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张“教无定法”,教学者应该按照教学对象、目的、环境和条件来自由选择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并无先进落后之分;第二,后现代教学理念还认为世界是多元的,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强调多重声音和多元化原则;第三,传统教学遵循的是一种“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课堂运用模式,“后方法时代”,倡导教师自主性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由下至上”(down-top),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个时期还有个突出特点是,教育者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种教学法,不会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完美教学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教师自身的质量更受关注,90年代初涌现出一批像理查兹(J.c.Richards)和华莱士(M.J.Wallace)等“反思性外语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的先行者,使反思性教学逐渐成为“后方法时代”的学派之一。

这个阶段较有影响力的教学法是多元智能教学法,它的出现可以称之为外语教学理论的一座里程碑,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抛弃了传统的概念、准则,认为规律可以更改;反对中心,消解主体性,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可以通过最适合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该法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加坡得到教育界和家长的广泛认同,也赢得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欢迎,并被作为新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时代精神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契合了重视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精神。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我

国当前教育中较为忽视的一些重要层面,如通过强调人的感官开发与直觉学习而使人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通过强调身体动觉智能而开启了人的自主性,同时强调了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认知与智能的质量指标。”它的优点是发掘每个学生的语言天赋,正确、全面认识每个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最佳智能优势,提高英语学习效率3~5倍以上,从而大大减轻英语学习负担。

方法时代的发展和新动向给这个时期的外语教学法研究带来许多挑战和启示,应该说,后现代知识观的诸多观点包含了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针对过去及当前英语课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具有一定改革创新的意义,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哲学界曾轰动一时,但近几年来,由于后现代主义所暴露出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绝望主义、虚无主义、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而有冷落之势。总体看来,9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更为理性和多元化,更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支配上也更自主。

五、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全球外语教学理论经历了探索阶段,形成阶段,深入发展阶段和后现代主义阶段。纵观外语教学理论三十年发展的历史,我们见证了一些教学法流派从大行其道到日趋式微,也见证了新教学法的异军突起,然而却没有哪一种外语教学法是完美的。总体看来,教学法的变化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如单一语言知识技能的灌输逐步过渡到注重多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发展到多元化教学方式,从专注外语理论的深度研究广延到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标尺”模式深触到后现代主义的“教无定法”、倡导个性。(2)从对语言技能的关注逐渐扩大到对交际能力的关注,正确性和流利度成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并对语法错误有较高的容忍度,甚至允许学生借助母语翻译对比外语,如暗示法、社区语言学习法。(3)从对语言形式的关注逐渐过渡到对语言自身的关注,认为词汇是交际活动展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词汇教学法。(4)从以教师为主体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如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社区语言学习法等。(5)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互相结合,传统教学理念与新型教学理念互相借鉴,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互相融合。(6)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改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跟着转变,从教师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到机械执行教育政策和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再到类似于“顾问”的辅助角色,把不断变化的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历史不断前行,外语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随着新主义、新观念的出现处于动态发展中,外语教学方法理论的实践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外语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角色“也在不停地变换。新的教学法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教学法的消亡,相反,它会对旧有的教学法进行有选择地批判的吸收,而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存在和实践的价值。同时,在全球外语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看似“繁荣”的外语教育理论研究背后,新教学理论“泡沫化”和教师对教学法一无所知的“两极现象”也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谢青松]

上一篇:古代汉语范文下一篇:大四个人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