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

2024-01-26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媒介学;媒介域;媒介变革

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认为在媒介发展的未来将会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截至目前,学界和业界所言的媒介融合,一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使其产生“质变”以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手机新闻客户端等;二是指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汇聚、结合,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甚至所有权等要素的融合。换而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媒体与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集中处理并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最广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受众。媒介融合似乎看上去很美。

一、媒介融合及其形态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新理念,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媒介功能一体化目标下的有机整合,其“融合”形态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显现。

第一,媒介组织的融合。媒介融合首先表现为媒介组织的融合,这种融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不同媒介组织之间相互结合成一个共同体。1996年,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报业集团成立之后,许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也纷纷成立,到20世纪末,中国境内先后成立了39家媒介集团。以行政命令推动所形成的媒介集团往往只是名义上的,是一种相对松散的媒介间的组合,常常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机分工、协同发展的态势,这可视为最初形态的媒介融合。

第二,媒介资本的融合。资本融合是利用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使有实力的媒介组织与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介进行收购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合并所形成的媒介间的融合。

第三,传播手段的融合。传播手段融合,一是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二是指不同媒介利用各自的传播手段在一个更大的传播平台上进行整合,实现这些媒介之间资源共享以及内容产品的相互推销。

媒介发展史表明,传播技术发展的伴随性产物之一是媒介形态及其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当前的媒介社会,媒介本身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早在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院发表了关于新闻媒体的形势研究报告,该报告将“融合”列为八大媒介发展趋势之一。与此同时,美国西北大学的李奇·高登教授归纳了当时美国存在的5种类型的媒介融合,分别为所有权融合(大型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以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资源共享和相互推销)、策略性融合(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结构性融合(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传播者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任务)、新闻表达的融合(新闻传播者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工具与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信息的表达)[1]。

在中国,媒介融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是中国媒介融合发展的元年,其主要标志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和媒体积极探索,深化媒体改革,不断推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如果对中国媒介融合进行综合考察,可以看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发展与变化。

媒介融合以阵地意识为先导,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以重大项目的推进为发展新契机。2014年,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的重大媒介发展战略。这种基于“阵地”意识而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得到了中央与地方媒体的积极响应。

中央新闻单位普遍成立了媒体融合领导小组,并由所在单位一把手兼任组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单位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统一筹划媒体融合的重大项目建设。如《人民日报》社建立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办公会制度,制定了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加速推进全媒体新闻平台、《人民日报》社数据中心、《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新华社也加快建设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均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通讯社,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开设新媒体专线,打造新华社发布客户端集群,推出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的新闻产品。《光明日报》社率先采用“融媒体”概念,并于2014年10月成立融媒体中心,着力从理念、流程、技术、产品、人才、渠道、市场、资本8个方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央电视台制定了《中央电视台新媒体顶层设计实施方案》,于2014年底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家4G视频传播中心,以抢占移动互联网新入口和移动传播的制高点。

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地方媒体立足当地区域性现实,推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主流媒体发展新媒体专项资金实施办法》,重庆市制定了《重庆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并对媒体融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预算资金、专项资金支持等均有具体的安排。

可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问题,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十分重视,并将其作为系统性工程来建设:从顶层设计、重大项目推进、保障性措施的落实等一系列具体环节,层层规划,有序推进,为媒介融合发展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媒介融合发展中,“内容”依旧“为王”,创新报道形式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拓展信息服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是,新媒体冲击的是传播的物质载体,而内容则永远为“王”,是“硬通货”,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人民日报》社为例,为了开发更加适应用户信息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人民日报》社发挥自身深度报道、评论和理论等新闻信息生产优势,实现话语体系和内容建设融合,并将其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直坚守“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的内容定位,在网民中成功树立了“清新、温暖、正能量”的形象,赢得6 500多万粉丝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提出“做有品质的新闻”,设置“时局”、“时评”、“点赞中国”等栏目内容,向用户提供“有温度、有观点、有能量”的新闻和信息服务。新华社全力打造媒体融合的新产品,突出新闻与创意,系列创新产品《上海自贸区》《中国经济“新常态”》《三北造林记》等在网络上传播广泛,有效实现了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除此之外,光明都市传媒针对楼宇用户所设计的独特内容传播,湖南广电集团实施的芒果台“独播战略”等,都显示出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内容为王”不单局限于新闻信息,媒体还将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满足用户对资讯、实用、社交和娱乐四大需求的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还表现在媒体调整组织结构、优化采编流程等方面。媒体深度融合不仅在理念和内容生产上体现出来,对媒体组织机构的调整,对采编流程的重塑也是推动媒体向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2015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正式亮相。“中央厨房”下设统筹推广组、内容定制组、可视化组,根据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报纸等不同种类媒介的传播特性,分3波进行报道,第一波“求快”,第二波“求全”,第三波“求深”。“中央厨房”的运作彻底改变了《人民日报》以往以“版面”为主导的采编方式,将其变成了全媒体形态,实现了记者一次采集信息、“厨房”生产多种成品、渠道多元传播给用户,使新闻的综合生产力提高,传播效果显著。作为地方党报的《广州日报》通过中央编辑部整合集团资源,促进了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中央编辑部由夜编中心、全媒体新闻中心、音视频部、大洋网、数字新闻实验室等部门组成,将报纸端的出版发布和各个新媒体端口发布统合在一起,有效整合了资源,优化了采编流程,打通了各个传播渠道,全面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技术力量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不断夯实。2014年以来,全媒体采编平台作为媒体融合的基础技术平台,得到了各新闻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媒体集团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着力弥补原有技术短板,强化自身技术能力,以重点项目的形式推动全媒体采编系统、数据库、云平台、数据传输发布系统等的建设,吸收并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改进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有效连接了全国广播电台从业人员和新闻采写资源,把四级办广播的资源分散劣势变成集聚优势,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终端上实现了报题、选题、素材编辑、文稿撰写和审核的多元统一管理。《人民日报》成立了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新闻平台”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运维,为《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驱动。新华社成立了“713实验室”,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云计算、大数据、内容聚合、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内容检索、数据可视化、数字版权管理、宽带短波传输等关键性、瓶颈性技术和标准进行研究论证、测试、仿真和示范运行。《光明日报》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将其作为报社媒体创新的技术平台、新媒体内容的加工基地,承担所有新媒体领域的技术支撑,并负责产品设计和市场对接。《光明日报》还与微软公司合作,面向Skype用户推送时光谱新闻服务,并推出了“媒体云”,将微软先进的Windows Azure计算技术和《光明日报》的新闻传播经验结合起来,向广大媒体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中国日报》社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新媒体联合实验室,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设《中国日报》的全球媒体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构建面向全球的“融媒体”传播研究平台。

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诸多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新闻报道实践中,如新华社发布的客户端利用LBS智能定位技术,并引进吸收“用户画像”技术,根据读者兴趣自动匹配新闻,实现了新闻的精准推荐。

媒介融合带来机制与体制创新,更激活、优化了媒体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也是媒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也倒逼着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从2014年起,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一方面吸引聚拢优秀外部人才,加大新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创新机制体制,激活优化内部人才结构,培养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全媒体管理者,有力地夯实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如中央电视台探索建立全媒体评价体系,为传统的收视率统计引入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机制。2014年起,中央电视台的每周工作例会除通报前一周全台节目收视外,还对节目在新媒体上的表现进行通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出台了《互联网技术人才管理办法》,参照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管理实践,对技术人员晋升设计了技术通道、管理通道双向畅通的职业通道。在上海市委的支持下,上海报业集团实施了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通过建立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资深记者等新闻采编业务序列,为好记者、好编辑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空间;在薪酬制度上,优秀记者和编辑的收入可以高于部门主任、副总编辑甚至总编辑。

全媒体人才培养、培训是各媒体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进行互联网思维、前沿传媒技术、产品思维等培训,许多媒体正在逐步解决现有采编人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认识转换、技能提升和信心重塑问题。《光明日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媒体管理高级研修班,邀请业界、学界专家围绕全媒体管理、社会化媒体运营、数据分析挖掘等开展讲学,有力促进了报社采编部门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了采编人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自觉与自信。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系统性、综合性、全新性的媒介发展新阶段。媒体融合所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媒体发展观念层面的变化,更是媒介形态、采编流程、管理机制、服务内容、技术推进、人才培养等多层次、复合型的媒介变革。

二、媒介融合的媒介变革逻辑以时下观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终端几乎是人们生活甚至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类传播生活得以展开所凭借的媒介及其种群臻至空前。媒介融合是否为媒介变革逻辑的必然结果?

媒介的发展历史证明,媒介家族谱系中不断增加新成员,使其借以适应新形势而不断调整其媒介结构。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在读报率达到巅峰之后,电影以及随后出现的广播开始为人们提供阅读之外更广阔的信息选择空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电视作为新的大众媒介兴起,在其点点光斑闪烁荧屏之际,也导致电影院观众锐减,听众和广播电波之间的关系有渐行渐远之势。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崛起,大有一“网”打尽天下之势,地球瞬间成“村”,无论是鸡鸣犬吠之声还是黄钟大吕之音,均可以在分秒间引起瓦釜轰鸣。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媒介家族新成员的增补时间周期越来越短。新成员的跃然而出难免让老面孔羞于示人。于是,有激进者断言,传统媒体,尤其是以纸质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死亡”时间为时不远,并言之凿凿为其定下“寿终正寝”的时间表。这些预见准确与否暂且不论,但明显的事实是,媒介领域正在进行新一轮洗牌,媒介结构面临新的调整:继报纸、电视这些龙头老大让出第一把交椅之后,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集群已然占据鳌头。

当然,对任何媒介种类也需慎言生死。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前电视’媒介被认为是过时的,尽管我们不断听到所谓革命的宣言,称这场革命将扫除传统媒介生态圈中的大量生物,以及我们所熟知的,与之相伴而生的受众”[2]。诚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我们仍在使用包括口头传播等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并且一往深情,至今保留不废。

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时间分布上的变迁轨迹告诉人们新的媒介时代的到来。媒介受众本身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19世纪30年代前后的西方世界都市化程度较高,面向大众而廉价的传播技术供给有限的媒介内容,垄断或集权所形成的社会集中化以及个人接受信息的高成本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才形成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但是,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媒介作为整个媒介结构中的重要结构性要素,虽然不可或缺,而实际作用并非一直处于衡定状态。从媒介发展史可以看出,新媒介的出现因其天时地利般造就,自然而然会吸引当时的大众受众。在17~19世纪,报纸执掌媒介的天下,读者即为当时的大众受众;英国广播也因“围炉夜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下收听神迹;电视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在家庭中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及至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又将人们紧紧地拴在一起。时下,人们惊呼“受众的终结”,这一说法既可以视为受众概念建构方式的一种改变,也可以看作是传播革命之产物。

在典型的媒介工业话语中,受众往往是基于某种共同阅、听兴趣和身份认同,人们可以自行组成。今天,“无论是作为市场还是作为公众,‘受众’这一概念已经不再由传统媒介工业或媒介源单方面进行界说”[2]。仅就受众在不同媒介上所分配的注意力而言,传统媒体在当下的处境的确可怜。其实更关键的问题是此受众已非彼受众。从传统传播者眼中才能见到或抽象地构建出所谓的受众,在今天传播者视角向接受者视角转变过程中也必然走向终结。如果在时下的社会环境、媒介技术与媒介结构互动背景下寻找变化的原因就可以看出,受众的取而代之者将是下列角色当中的任何一个: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

受众的形成与建构不仅和具体的媒介种类相关,更取决于不同媒介所采用的传播方式。20世纪中期之前,占居支配地位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中心—边缘”模式,即信息的流动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信息高地扩散至信息边缘的低地空间,并形成典型的所谓“训示型”模式,也可称之为从“一”到“多”模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训示型”模式被“咨询型”和“互动型”模式所补充或取代。信息传播的“咨询型”模式所概括的是,信息接受者决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信息接受的时间、契机与空间维度,还会从媒介所提供的范围广泛的信息产品中寻找选择自己最为中意的那一款信息产品。在“互动型”模式中,信息传播网络没有任何中心,信息通过广泛的延伸连接每一个进入网络系统中的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信息传送者与接受者彼此之间的互动、对话及交流变得稀松平常。

以上进行的媒介变革过程中的散点透视涉及到媒介种类的累积性增加与变化,受众在媒介种类与媒介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伴随性变化——产生分化与终结,以及传播方式由垂直到扁平及至“去中心化”的演进等。以此观之,能否得出媒介融合是媒介变革及其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

当然不是。媒介变革及其内在逻辑只是媒介融合表象背后的多样性力量之一。关于媒介融合的运行逻辑问题,有青年学者针对媒介融合的具体实践提出:在中国,媒介融合受到政治、市场与技术三重逻辑的影响。三者既有各自的运行规则,也会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相互影响,以形成不同的媒介融合过程和结果。其中技术逻辑对政治逻辑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而媒介融合的效果则取决于政治逻辑的和市场逻辑相互关系的调整[3]。

所言极是。从前文所述可以看出,媒介融合之于中国当下的媒介结构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冲击性回应。冲击是由媒介变革及其内在逻辑本身所带来的。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载体的变化、传播方式的优化、媒介结构的调整、媒介环境的重构等一系列的变化,迫使媒介管理以及经营层面做出重大的战略改变。对这一系列变化的“症候式”阅读可以发现,媒介系统在社会结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与传统社会大不相同。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图塞)有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揭示了社会结构的构成:每个社会结构实为一座大厦,它有一个基础,在它上面矗立着两层上层建筑,一是政治法律及其附属物,如政府、行政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这通常被认为是一定社会统治中的国家机器;二是整个观念性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一种国家机器,与前者的异质性在于,前者是镇压性、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后者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不单单是一种观念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以现实存在表现出来的非强制性国家机器[4]。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构成方面,包括各种教会体系的宗教,包括各种公私立学校体系的教育,包括文学、艺术、体育文化以及家庭、法律、政治等多种维度,其中由各种出版物、广播、电视等构成的传播体系被阿尔都塞视为传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强制性、镇压性国家机器不同,区别有4个:一为数量,二为领域,三为作用方式,四为功能作用。镇压性国家机器具有唯一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数量众多;镇压性国家机器针对的领域完全为公共领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多散布于私人领域;镇压性国家机器以暴力方式来产生作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来产生作用,即常常用微弱、隐蔽甚至是象征性的方式来行使其文化霸权,这也同时是一种功能上的异质性。阿尔都塞甚至断言:“任何一个阶级若不同意对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并在其中行使其文化霸权,就不能长期掌握国家权力。”[5]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挥作用的形式和机制是不同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占据前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特别是传播机器借助广播电视每天“按日常服量”向人们灌输某种观念的形式使人产生顺从。而且,“这种意识形态的发生就像是一台由资产阶级主办的音乐演奏会”,“这个音乐演奏就是当前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乐谱”[5]。

阿尔都塞理论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末。时过境迁,时下的媒介格局与当年的语境大为不同。但媒介系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意识形态高位却始终未变,并且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定位也未见丝毫衰减。正因为如此,就其所强调的社会整合功能而言,从社会管理层面赢得、掌握甚至长久占有文化领导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在新新媒介时代[6]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社会批评家、音乐人保罗·莱文森在其《新新媒介》一书中对新新媒介有如下分类:第一,按形态分为文字、音频、视听、图片;第二,按新闻属性分为掘客网、维基网、博客网、推特网;第三,按社交属性分为聚友网、优视网;第四,按软件功能可分为一般系统和专用系统;第五,按社会功能可分为政治媒介和娱乐媒介;第六,按自主性和控制程度划分,新新媒介之间略有不同。,媒介附权作用非比寻常,为了求得社会个体的高度整合,乃至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媒介整合乃至媒介融合就成为一种应对性策略并在媒介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形成。

还有,生产媒介内容的媒介组织,是一个社会在与其自身沟通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联结与中介系统。作为在各种压力环境下的角色——媒介组织,与一般社会组织一样,按照其组织目标而言,自然也可分为功利性的组织与规范性的组织。媒介组织的功利性目标旨在为经济目的而产生或提供实物商品或服务,而规范性的目标则是在提供某种价值观或取得有价值的状态。但是,单纯从分类的角度看媒介组织的位置是异常不确定的,理论上的划界往往难以廓清现实的复杂。从媒介组织的实践行为而观,它们往往混合了功利与规范的运行目标与形式。换而言之,经济目标与价值目的均在其追求之列,二者通吃是媒介组织运动的不二法门。多数媒介组织按照企业运作且又常常心怀理想的目标。所以,与社会管理层面对于媒介融合策略性回应有所不同,媒介组织与机构面对媒介融合的挑战与机遇,除了“听将令”之外,更多考虑的是媒介作为生产媒介内容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如何在当下及未来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媒介组织的功利性目标,将会引导媒介企业自觉地遵守媒介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自由交换,从而调整社会资源的配制方式。所以,以时下媒介融合之初级阶段以及所形成的初级形态的媒介融合来看,媒介企业在其发展目标的设计中,将媒介融合愿景概括为观念融合、资本融合、生产方式融合、产品融合、渠道融合等一系列融合。如此一来,全方位刺激现有媒介产品的生产机制、流通机制以及媒介企业的运行机制与社会资源的调动与配给机制,就势在必行。可以预见,媒介融合的进行与完成将会引发何等壮观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

至此可见,媒介融合至少是在3种不同的逻辑支配下运行并最终完成,无论其融合形态以何种何样的面目来呈现。媒介企业所遵循的市场逻辑,社会管理层面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管理与运行逻辑都将会融入媒介自身的变革逻辑当中。换言之,媒介融合最终会是媒介变革逻辑的结果,这种结果更是永不停歇的媒介变革历程中的重要标识,或里程碑。

三、媒介融合:新的媒介域?媒介融合仍在路上,有许多未知数依然在等待现实的媒介融合实践给出准确的答案。即便如此,有些问题仍显得极为迫切,比如媒介融合到一定的成熟状态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如果将此问题放置到媒介学的视域之下,也许在一定层面能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答案。对于媒介学,法国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指出:“媒介学的目的是通过一种思想运行的物流方式,来澄清这个挥之不去无法判定的决定性问题……这在作家、人种学家和伦理学家的思维格式当中往往被定义为:‘词语的权力’、‘象征权力’或‘思想在历史中的角色’……媒介学自认为是媒介化的学问,通过这些媒介化,一个观念成为物质力量,而我们的媒体只是这些媒介化当中一种特殊的、后来的和具有侵略性的延伸。”[7]雷吉斯·德布雷提出媒介学概念的知识意图相当明确,媒介学欲以探明的问题是思想的物流方式,以及观念如何成为一种物质力量。为此他将文字、印刷、视听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主导性的思想观念的物流方式概括为“逻各斯域”、“书写域”和“图像域”,并分别对应以“历史集团内在的和不变的组织功能和规范”、“相继出现的与之对应的机关和形式”等诸多维度[7]。雷吉斯·德布雷的媒介学思想既不同于媒介发展史,更有异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对于媒介的认识与理解,其明确而犀利的知识意图为当下媒介融合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界。

第一,从信息模具而言,媒介融合是否有别于所有的以往。如果仅就信息传播而言,作为思维的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都需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使主客体之间形成一个界面,从而使信息能够顺利传递。界面的差异不仅意味着媒介种类的不同或媒介的更替甚至是媒介变革,更意味着一个独立信息的再生产。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就是信息”强调的就是随着媒介变化而来的所有一切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信息。以时下的媒介融合形式之一“中央厨房”为例,信息搜集者将有用的信息收集并输送到“中央厨房”,“信息厨师”们将其按照接受主体的口味加工成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然后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输送之。这种统一原材料、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的方式是时下媒介融合阶段主要的信息流通方式。单看此种信息流通方式颇为高、大、上:一切都是统一的。继而检视就会发现,这种统一背后所隐藏的是话语体系和话语模式的深刻变化。与以往贯常形态下的媒介所不同的是,“独白”或“单口相声”般的媒介话语模式及其所形成的话语体系,将会形成“媒介合唱团”,共腔、共声、共韵的大合唱其声势自然威武雄壮,其威力或达无远弗界。

第二,从信息运动的时空维度而言,媒介融合是否有别于以往。信息运动的最终成果评介往往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为空间维度,二为时间维度。“一个媒介域组织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时间组合,也就是说,它的特点表现为技术上被决定但在社会上和知识上有决定作用的一个速度体制。”[7]媒介域的速度体制说明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运动的空间范围。以现有的媒介融合而言,信息运动的高度的统一,使其传播的目的,传播方式与欲达到的传播效力基本锚定在最广泛意义上的空间维度,并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限度内达到。此外,从真正意义上信息运动的时间维度而言,媒介融合讲求的不仅仅是传播,更有传递,即“其中不仅包含着基于技术平台的物质性流动过程,而且强调思维主体和物质客体的平衡关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界面差异意味着一个独立的信息再生产”[7]。媒介融合所代表的“媒介大合唱”话语模式和话语体系也将会在差异的时间流程中产生出累积性效果。

第三,媒介融合从媒介高社会功能角度而言,是否有别于以往。媒介功能一般是指媒介及其所有形式在一个长时间范围内的活动,以及人们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所带来的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与新闻学或传播学提及的媒介功能不同的是,媒介学之于媒介功能的考察在于信息传递中高社会功能,即思考媒介如何运载信息,特别是一定社会中的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态度等和技术结构的关系。就现有的媒介融合形态而言,其技术结构无论在信息的记录与呈现方式,信息解码的各种接受方式,用于信息扩散手段的设施与实物等技术配制方面,还是在信息运动的制度、语言以及仪式创建与运用等有机配制方面都可说是顶级配制。以此来考量媒介的高社会功能,媒介融合将会是象征性效力流布的强有力的物质性力量。

四、结语媒介融合以及媒介融合至何种形态仍然是且行且观察的问题,过早地下结论将会犯知识性错误。但是,通过对媒介融合阶段性过程与结果的观察,透视媒介融合的媒介变革逻辑与意识形态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缠绕本为题中之义。更有必要思考的是,从媒介学而言,媒介融合及其最后完成不仅仅是媒介形态变化这一简单的命题,而是这样的信息模具或者一个新的媒介域的形成将会给人类的未来带来何种意义。

参考文献:

[1]石长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0(6):251253.

[2]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郝建国.媒体融合的三重逻辑及其走向——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实践为例[J].理论探索,2014(6):9296.

[4]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阿图塞.列宁和哲学[M].杜章智,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

[6]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M].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Reform logics of media convergence and its relevant issuesBAO Haibo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 China)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ideological statement apparatuses; media studies; media domain; media reform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2篇

一、媒介融合的概述

(一) 媒介融合的内涵

媒介融合 (英文Convergence) ,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基础上, 最早由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 (Nicolas Negroponte) 在1978年通过一个图例向人们演示了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以及广播电影工业趋于融合的过程, 并在此之后人们开始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进行大量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 笔者认为对于媒介融合内涵表述最完整的是李奇·戈登 (RichGordon) , 他认为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概念界定媒介融合的定义, 但是将媒介融合分解成七个类别:媒体科技融合、媒体组织融合、媒体所有权融合、媒体战术融合、媒体结构融合、采访技能融合、叙事形式融合。尽管它不是一切确定的概念, 但是上述定义已经在学术界广泛引用。

(二)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要求

某种意义上, 人才决定了事物发展进步的程度。近年来, 信息化推动了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 新闻领域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增加, 在人才能力、综合素质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 在当前时代最缺少两种类型人才, 一种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 熟悉了解各种媒介运作以及能够管理媒介平台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另一种是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 熟悉各种传媒技术工具且能够熟练使用的全能型记者[1]。这也是对传媒类院校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 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扎实理论知识的全能型人才, 才能助推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同时,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传媒院校应该积极建设传媒实验室, 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为了实现培养全能型传媒人才的教育目标, 各大传媒类院校积极建设传媒实验室, 努力提升办学和实践教学水平。但是我国传媒类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下面笔者对传媒实验室建设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 传统教学思想阻碍传媒实验室建设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 对于文理学科有很大的偏见, 也正是这一思想使文科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分离, 甚至一些领导和教师会认为文科教学不需要实验室, 而理科需要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理论, 所以一般会重视理科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而传媒类是文科专业, 领导和教师往往对于传媒实验室建设持有不重视的态度, 在实验室建设上投入力度较少, 这是导致传媒实验教学条件落后的重要原因所在。目前, 很多传媒类院校以及其他文科类院校都开始重视建设传媒实验室, 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相对来说, 各方面条件还很落后, 在教学方面缺少前瞻性。而且, 无论是在传媒实验室建设场地、设备还是管理运营等方面, 大部分院校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实验室面积不足、经费缺少的问题, 设备方面软硬件设施落后[2]。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文理科偏见思想, 导致传媒实验室建设很和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二) 传媒实验室定位不准确, 缺少长远的眼光

从功能角度考虑可以将传媒实验室分三个层次, 即平台层实验室、专业功能实验室以及综合功能实验室[3]。首先是平台实验室, 是为学生提供基础功能的实验室, 比如计算机实验室, 主要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完成基本实验实习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其次是专业功能实验室, 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基地,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 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的教学环境,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物质条件。假设, 平台层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模拟工作的空间, 那么专业实验室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验证理论的平台,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需求。而这两种实验室也是很多院校都在着重建设的实验室。

除了上述两种实验室以外, 还有综合功能实验室。笔者认为随着传媒行业以及媒介融合的发展, 综合功能实验室是必然的趋势, 最终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4]。在综合功能实验室中, 不仅可以开始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课题, 培养学术型、创新型的人才, 而且还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校企研究甚至是媒体合作项目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保障。所以, 高校在决定建设传媒类实验室后, 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要求, 准确定位实验室类型及功能, 并配备好相关设备。如果缺少长远眼光, 不能准确定位传媒实验室定位, 很可能出现科研实验室基础设备不专业, 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三) 传媒实验室管理方式不科学, 缺少专业人才和科学考核体制

实际上, 传媒实验室在管理上比普通实验室要求更为严格, 比如普通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计算机和简单的维护技能, 而传媒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具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但往往是由教辅人员担任传媒实验室管理人员, 知识和技能欠缺。此外, 还存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实验教学指导队伍尚未形成完整合理的学术梯队、技术管理人员缺少以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与培训制度[5]。而且实验室管理人员除了管理实验室各项事宜以外还有其他教学任务, 很难同时兼顾两项工作。在考核方式上也存在不科学的情况, 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而且在待遇、职称评定方面还会存在很大差距, 很容易打消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因为缺少对实验教学的硬性要求, 往往会造成实验教学效果不乐观的问题, 比如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积极性不高、兴趣缺乏, 实验课堂纪律很难维持。

(四) 实验室运营经费效率低, 缺少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传媒实验室建设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且经费使用的效率低, 这是制约传媒实验室建设的又一因素, 但是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性发展阶段中, 经费不足显然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我国传媒院校中实验室建设的比较早, 当时缺少明确的发展思路指导, 或者实验室建设也主要是单纯的为了教学, 缺少独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而且实验课学时和教学内容开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重视程度不高。经费设置方面, 在实验室经费预算筹建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经费开销上也没有形成较为严格和监督机制。因为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属于全额预算单位, 主要通过上级拨付资金, 所以很少考虑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还会存在重复购置设备、盲目购买大型设备等问题。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满足某些指标, 盲目追求数量与财产价值, 比如精密仪器使用效率不高, 而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造成资金浪费。在这种运营管理模式下, 教学科研急需的设备缺少经费购买, 而且经常使用的设备维护经费不充足, 加上高校重视其他理科专业的实验室建设, 从而影响了传媒实验室建设。所以, 缺少合理的经费控制方案和必要的措施, 也是影响传媒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传媒实验室建设的方向和建议

上文主要分析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建设传媒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并研究了当前传媒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下面笔者提出了建设传媒实验室的方向和建议:

(一) 跨媒体和跨学科实验室建设是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 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传媒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面对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背景下, 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在教学管理和创新科研方面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 甚至在研究成果方面还会存在用各种方式拼凑的现象, 最终得出与整个媒介行业相关的结论。而且, 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 媒介融合显然已不再是简单的将不同媒体进行“物理绑定”, 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在融合以后形成的全新传媒机构除了需要承担的责任发生变化以外, 还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效果。当我们能真正认识媒介融合的重要意义, 才能在培养全能型人才中发挥传媒实验室的作用, 但是这也需要有效整合传媒实验室的各项资源, 要求学校领导对已经建设的专业实验室进行重新规划, 并加强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人员, 深刻认识到跨媒体与跨学科思想的重要意义, 并将这一新的思想渗透到传媒实验室建设中, 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壁垒, 推动我国传媒领域进一步发展。

(二) 创新传媒实验室人员培养与激励机制

在传媒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是运营管理工作的核心, 高校领导必须重视组建一支优秀的、具有职业责任感、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团队。首先, 保证实验室人员结构合理, 培养新一代实验技术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 并发挥其重要作用有效指导传媒实验室建设。其次, 加强对传媒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提升团队整体素质;最后, 高校各级领导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对于传媒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引进高水平、高技术的优秀人才到实验室中工作, 指导实验教学。在人才引进方面, 应该坚持重视学历却不完全以学历来评估人才的水平, 而是强调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实际上, 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更好的待遇来吸引行业的精英, 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与业界之间的联系, 还可以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在考核方式上, 应该强调以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效果, 而不是片面的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同时实验室教师, 应该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考核办法以及奖惩制度, 通过营造积极的竞争氛围, 提高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和积极性。

(三) 将高校实验室打造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大平台”

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应该是联系学界和业界之间的重要纽带, 所以对于传媒的研究除了人才需求与供给以外, 还应该强调传媒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管理模式。目前,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大多数高校会采取以下模式:首先, 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环境, 比如非编室、采访器材库等;然后, 推荐学生到媒体中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比如学校会要求学生在大三或大四学期到媒体中进行实践, 而且为了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 学校也会主动与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合作;再次, 在实习以后, 学校会让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再次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后会收到媒体的实习鉴定书, 并表明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教师会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交流并弥补, 为毕业就业奠定基础;最后, 通过以上三个流程实现了高校向社会输出人员的目标, 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为以后就业积累了实践经验。

但是, 笔者认为, 以上培养人员的培养实际上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 但需要高校对实验室进行重新定位, 让实验室成为传媒机构的外围实践点,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真实”的实习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传媒实验室承担起一些节目的运营, 学校可以联合电视台并以采访证或实习证等形式进行授权, 由高校传媒专业学生担任其布景、宣传、节目录制以及后期编辑等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配备几名专业的员工进行辅导就可以了。节目结束以后, 电视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证明以表示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在这种合作模式下, 电视台避免了搬运各种设备和寻找场地的难题, 而且促进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实现二者的共赢和同步发展。

综上, 面对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大趋势, 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势在必行, 也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传媒人才的重要需求。因此, 高校除了加强对传媒实验室重视和经费、人力等的投入以外, 还应该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切实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融合。

摘要:本文的研究以媒介融合为背景, 首先阐述了媒介融合的内涵及新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 并分析了当前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本文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媒实验室建设还存在传统思想限制、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不准确、管理方式不科学以及学校经费效率低等问题。面对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背景, 高校迫切需要探索传媒实验室建设方向, 解决当前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实验室,现状及问题,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 匡尔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现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 徐雅琴.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 14 (2) :189-191.

[3] 阳秀梅, 张顺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新闻学实验室建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 (8) :49-50.

[4] 杨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甘肃省高校新闻实验室建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9 (6) :34-37.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从满足多样化需求、丰富信息化内涵、提高先进化效率及实现人机互动4个方面研究了图书馆职业能力的要素构成,提出了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体系及完善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图书馆;职业能力;效能提升;措施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5.006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libraries; professional abilit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measures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已经应用于社会各界,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服务。作为网络传播的媒介,其为图书馆的发展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支持。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处在丰富和完善的发展阶段,为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增添了新时代的色彩与朝气。

1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图书馆职业能力的专业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在馆员和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上展现出的专业效果更加显著。一方面,馆员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体制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实现现代化改革。其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多媒体平台借助智能手段满足广大用户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用户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图书馆依靠媒介融合的发展理念,提高了服务大众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能满足用户的文化诉求。最后,媒介融合借助技术力量,使图书馆在服务用户及完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都体现了时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有助于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迎合大众文化需求,從而使得图书馆成熟发展与时代趋势同步[1]。

2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2.1  在图书馆服务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图书馆职业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新技术的开发及合理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资讯平台,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依靠技术的先进性,针对广大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将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中,随时随地地满足用户多样化诉求[2]。另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图书馆传统形式与新形式的融合发展,更新了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体系,为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和要素。

2.2  资源信息共享惠及广大用户群体

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方式和智能手段,以信息知识为核心内容进行资源的智能化、有效性的处理,更新馆内的传统资源,实现资源信息的智能整合,借助媒介融合平台实现共建共享,让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服务于广大用户,让用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媒介融合,优化馆内资源的配置,积极改善内部管理的不合理性,让传统资源、时效性资源等依托智能手段传递给广大用户,让资源真正地实现共建共享。

2.3  馆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实力提升加快

无论是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还是传统图书馆,都需要借助媒介融合的手段实现自身的变革。与此同时,借助媒介融合的作用,图书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馆员也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媒介融合一方面让馆员紧跟时代的步伐,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充实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有助于图书馆进一步实现人机协同的发展目标,让馆员技术性操作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3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1  用户:满足多样化需求

用户是图书馆实现服务功能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与为广大用户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媒介融合的应用,扩宽了用户获取资源、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仅是传统的纸质资源,而且也有线上的、实时的资源,开创了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模式。图书馆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需要针对用户的个性、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开展有效性、及时性的服务,加大对馆内资源的宣传力度,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

3.2  资源:丰富信息化内涵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提高,让馆内资源、信息、知识实现了“碎片化”发展。通过微信、QQ、微博、网络论坛等实现资源的传播,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地实现资源共享。另外,图书馆借助智能手段等方式,丰富馆内信息化内涵,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新的阅读服务平台[3]。一方面资源信息的传递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便捷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图书馆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与多样。

3.3  技术:提高先进化效率

图书馆职业能力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借助技术提高先进化的效率,进而满足用户需求的职业能力和资源信息的丰富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让图书馆搭建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智能服务平台,整合多种媒介融合的作用与效果,开展有益于广大用户的阅读平台、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实现服务社会的最佳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新时代追梦人的文明素养。

3.4  人员:实现人机互动

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去实现。首先,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馆员结构的合理性也不能轻视。馆员与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人机互动,才能让图书馆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展现。馆员通过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云端计算等方式让馆内资源的获取与传递更加方便。另外,信息技术不断地更新变革,促使馆员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4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4.1  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

媒介融合视域下,图书馆职业能力体系建设中,关键的一步在于借助网络智能平台丰富馆内资源信息。一方面,搭建网络平台,设立线上线下服务,线上开通网络智能服务,线下开通用户答疑解惑平台[4];另外,依靠技术创新能力,整合多方资源,如政府、企业、高校等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时效资源、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在接收多方资源后,整合、深化处理,成立信息资源库,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内部结构调整合理化,人员配备专职化,从而让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更加人性化,旨在进一步满足广大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用户体验的效果更加显著,让图书馆的作用发挥最佳的效果。

4.2  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

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水平需要不断地得到提升,借助媒介融合手段,实现图书馆职业能力的完善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需要利用社会力量宣传媒介融合活动。如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将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知识资源通过线上传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收集信息资源,让图书馆利用智能平台、虚拟云端计算系统等进行信息资源数据的分析和深化处理,让广大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5]。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馆内资源配置问题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馆员不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媒介融合活动与图书馆契合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同时也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理念,让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与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感受图书馆职业能力平台的魅力,进而提高新时代公民的素质教育,为新时代追梦人带来更多的精神榜样和力量。

4.3  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体系

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完善与发展,不仅在于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在于馆员的高素质和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作为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人员,一方面,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本身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6],例如,定期举办培训交流会、学术研究活动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考试,让馆员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最热情的服务,让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4  完善圖书馆职业能力建设

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构建图书馆职业能力平台,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进而让图书馆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职业能力由资源、技术、用户及馆员4个部分构成。资源要进行整合筛选、深化加工处理,形成精准化的资源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7];要利用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实现智能化发展,搭建智慧化平台,进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信息的合理化配置;由于用户个性、背景、专业的不同等,导致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借助图书馆的相关职能实现用户需求的满足;馆员的专业能力、自身素养的高低也决定着图书馆的发展。通过对资源、技术、用户和馆员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完善图书馆的职业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尧,刘喜球,王月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6):90-93.

[2] 曹继东.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S1):260-262.

[3] 王奕,卢章平,刘玉梅.“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特点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J].图书馆,2017(5):27-31.

[4] 王正兴.图书馆职业能力与人类信息、知识、智能背景框架构建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5):47-53.

[5] 李宏.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S1): 16-19.

[6] 杨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67-74.

[7] 蔡迎春.文化阅读推广:媒介融合背景下“深阅读”推广新思维——以“海尚悦读 寻梦上海——海派文化阅读推广”为中心[J].图书馆杂志,2019,38(4):34-40.

(收稿日期:2020-05-21)

(修回日期:2020-05-29;编辑:魏民)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互联网、手持终端等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完毕,新媒体的产生和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新闻传播的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新老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媒体融合基本情况

1. 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加入新媒体的阵营。在当前,几乎不再存在一个完全的传统媒体,即使是以古籍整理刊行为中华书局出版社也于近期开设了收费网络平台,在短时间内仅微信个人用户就达到近40000。而新闻媒体,由于其时效性,进入网络平台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的媒体是以纸质和广电传播为主的,但是能够在当前仍然运作的传统媒体主体,必然有了网络渠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脑门户站、手持终端门户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中国媒体,以上的媒介渠道缺一不可。

2. 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异军突起。除了以传统媒介为根本平台,将影响力扩散到新媒体领域的传统媒体机构,更有一些从新媒体行业开始发展,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在当前国内新闻行业中举足轻重的行业翘楚。也有“非典型”的新媒体的新闻主体,首先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软件,在这些平台上有上文提到新华社等传统媒体开设的帳号发布相关新闻,又有个体和机构帐号发表有意或无意中收集的新闻线索及评论。其次是较为传统的论坛、BBS网站,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虽然这些网站并不是以新闻发表为主,但是有相当多的个人和团体用户将其作为资讯的发布的平台。第三是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在首页推荐和关键字推荐、热搜榜中,对新闻资讯进行二次传播。

3. 新闻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纷纷改变。当媒介融合这一语境下,人们阅读习惯的最大改变是超文本带来的。超文本的两个特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其一是“超链接”,在一条消息中的关键字,可以随时点入相关的消息,其关键字也可以引入其它的相关信息,使读者得到相关新闻立体全面的消息,通过关键字的关联和检索读者可以了解到相关消息。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方式的新特征

1. 说话人与听话人身份的模糊。在当前的媒介融合的环境中,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已经不存在了,新闻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在网上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即使不是事件的亲历者,普通读者也可以通过开放评论功能的门户站、论坛和BBS、微信和微博上发表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并在公共平台和朋友圈中进行传播。

2. 超文本的表达方式带来的采编方式的改变。超文本是当前新媒体一个典型特征。于是对于采编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同的平台上,表现相同的事件,但是又将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合理的编排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如何将不同的媒体平台配合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超链接这一概念由网络上产生,但已经逐步通过网址、电邮、社交媒体号码等方式渗入到传统媒体,而二维码则将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无缝地对接起来。

3. 转发与“@”带来的二次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看一个媒体的受众或一条消息的传播情况,主要看纸媒的发行量和收视收视率。而在当前,则更多的是点击量,收获了多少赞以及转发量。转发与“@”使普通的读者成为资讯流转的参与者与评论者,参与感的增强与转发的方便性,使新闻资讯的流转渠道更多,范围更广。

三、几点思考

1. “全媒体”趋势的到来。当前是一个由“媒介融合”向“全媒介”过渡的时期,随着网络盲区的消失和个人终端的普及,各种媒体的融合向一种越来越深入的方向发展,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任何一个单一媒体将在这个时代难以生存下去。各种传统和新兴的媒体将进一步的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全平台共享、全民参与、全产业竞争的新常态。我们在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同时,要对于未来的“全媒体”时代作出必要的前瞻。

2.资讯的多元化与同质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发布的主体较传统媒体时期明显增多。这意味着读者的选择更多,但是在发布主体增多的情况下,为了吸引眼球,同时也是因为大多数新兴的发布主体并不具备自主的采编力量,片面求快求新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的同质化反而增强了,不同的媒体上具有相同的头条新闻,内容和表述也十分相似。

3. 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在各种主体都可以进入到新闻的发布和传播的“媒介融合”时代,也造成了新闻传播整体上的逐利倾向,从业者没有经过传统的新闻从业者教育,在丧失了话语权的同时,部分从业者也丧失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虚假消息、商业炒作、新闻的娱乐化等情况,严重地破坏了新闻的生态。

4. 新闻人与“媒介融合”。面对着以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新闻人也在不停地改进,寻找突破。笔者觉得最重要的是前瞻性,这种前瞻性尤其要存在于院校之中,我们培养的是四五年后的新闻从业者,而倘若是用四五年前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就将落后十年。只有与时俱进,深入体会新闻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参 考 文 献

[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张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的专业素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2)

[3]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本文针对媒介融合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 播音 主持人 专业多元化 应用型 人才培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其他相关媒介传播方面的人才。现阶段已经在高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培养模式,为电视广播行业输送了许许多多的专业型人才。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要积极地拓展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媒体传播行业贡献力量。

媒介融合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首先是对于媒介融合阶段播音与支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是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最后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从创新和和优化的层面促进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媒介融合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媒介形式也在不停地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媒体行业的发展上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专业分类越来越清晰,其他专业的人才也在尝试从事媒体工作。作为传统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看重学生的基本功和传统媒体需求的能力培养。在行业内之间,针对培养播音主持能力较强的人才和培养相关基础人才学习播音主持业务能力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高等院校的播音与支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带了很大影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策略

1.寻找科学定位,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国内大多数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高校,都在积极地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目标,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之下,不能把人才培养限制在传统媒体之中,要结合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制定更加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在2016年12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已经正式将电子竞技纳入到全日制本科高校的课程开设之中。国内的高校要依托自身的教学优势,积极地探索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整合专业资源,充分发挥院校优势

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整合专业资源,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进行转型发展,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在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了院校自身的优势。依托学生的意愿以及学生的特点细化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可能。高校运用网络服务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各种新闻的采访报道、网络直播推广等工作,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有的院校在加深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广大学员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实践平台。高校采用“双师化”教师培养技术,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聘请行业的专家教授为学生传授媒体工作经验。结合媒介融合环境,在人才培养中采用更加丰富的培养和训练模式。

3.添加口语课程,提升学员的口语传播能力

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口语传播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演讲、辩论以及公关能力,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添加口语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人际沟通以及思维逻辑。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采用“采编播”一体化培养模式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出现了“交互、实时、选择”的发展关系,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实现媒介的不断融合。移动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双向传递,高校也应该及时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比如,添加“直播”課堂练习,让学生在时间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在学科竞赛中添加新媒体内容环节,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意识。总之,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采编播”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洋:《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

[2]彭松,周建恒:《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定位探究》,《艺术教育》2015年第1期

媒介融合与民族音乐论文范文第6篇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当下时代的不断发展, 改变了媒体的形式, 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以前人们获取信息只能通过报纸、电视或者是广播频道, 但是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 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 给了传媒产业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类新闻软件应运而生, 真正的实现了新闻的快捷、高效和实时性。当时同样也是因为现代大数据技术发达, 导致了媒体的门槛变低, 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很多的消息未经证实肆意传播, 甚至有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赚取点击率故意制造嘘头, 不利于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背景下, 改变新闻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样化的市场环境, 造成了媒体竞争压力大, 用新型的手段创造新型的人才, 打破传统的报道方式, 有利于使节目受群众欢迎, 增大竞争实力。同时, 人才培养手段的改变顺应时代变化和观众需求。时代在高速发展, 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欣赏水平增高, 需求也增多。因此媒体产业也应打破旧思维, 创造新格局。千篇一律的新闻模式, 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惫, 应不断的改变人才培养的理念, 满足媒体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当前我国大力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媒体专业, 我国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不断转型,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新闻人的基本素养, 同时, 现代新闻传播学涉及的内容更多更全面, 如社会学、心理学等, 都是新闻学习的主要内容, 旨在培养复合型欣慰传播人才, 带动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但是, 当下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目前人才培养目标难以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 当前新闻院校没有转变自身的观念, 培养教育模式难以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现有教学资源难以适应新媒介要求, 部分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侧重于理论教学, 教学设备主要适用于传统主流媒体, 难以与最近兴起的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等问题。因此, 应当不断改善现阶段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 结合新理念新技术, 培养新型的新闻人才, 带动我国新闻水平的提高。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

(一) 加强求真精神的培养

新闻媒体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精神, 将事实的真相进行呈现, 向观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做群众的眼睛和耳朵, 是一个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下网络环境十分的自由, 甚至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的在网上发表言论, 成为自由媒体人, 因此, 提高一个媒体人的求真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个正确的新闻观念,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 秉着认真、求实的观念, 将正确的新闻呈现给观众, 使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 而不是为了点击率放弃一个新闻人基本的操守, 胡编滥造, 制造爆炸性的题目夺人眼球。同时, 相关的院校在进行传媒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现在新闻播报的方式大多是实时播报, 在进行播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因此应当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 保证新闻播报的正常进行。

(二) 加强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新闻应当是温暖的, 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关怀精神, 本质上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良知, 只有新闻工作者具有良知, 才能看到社会中真正存在的问题, 才能听到广大人民群众无处宣泄的诉求, 才能作出真正有水平有温度的新闻, 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这也是新闻的真正意义。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 要注重精神的传达, 潜移默化的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良好发展。首要要加强学生自身水平的培养力度, 使学生丰富理论基础。同时要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面对新闻素材的时候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要加强对新闻传播学艺术素养的培养力度, 使其形成良好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新闻呈现美感。

(三) 提升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达, 对新闻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对于新传媒设备的使用, 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的媒体环境。同时,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新闻传播工作不仅仅是会写稿子就可以的, 更要注重在现实中寻找素材。应对新型新闻传播技术进行及时了解和掌握, 使自身的水平适应时代的潮流。同时, 要对新媒介时代的经典新闻案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优秀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完善, 取长补短, 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 应当实时的关注新闻行业的变化, 积极的掌握时事热点, 提升自身水平。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一) 对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现代的媒体时代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差别, 无论是平台的规模和媒体的播报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结合新理念, 使学生运用新技术,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发展, 迎合时代的潮流。首先, 应当在教学中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互联网是现代媒体中的主要要素, 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教学。其次, 加强数据信息优化, 确保新闻题材符合大众需求。最后, 应当教导学生做好新闻整合工作, 善于捕捉新闻头绪, 对社会现象有辨识度, 将零碎的素材, 从鱼龙混杂的大数据世界里筛选出来, 选取向上的、有益的题材, 并经过对新闻素材的整合过程, 展现给大家, 提升新闻质量。

(二) 加强传媒专业教师的水平

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想要培养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 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 提升自身水平, 掌握现代传媒工作的新理念, 正确的对学生进行教导。要注重对于教师体系的优化, 教师自身应当掌握新兴的多媒体、网络技术, 能有效的将知识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 提升学生对于新媒体时代的认识。同时,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新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多, 可以说新闻无处不在, 因此教师对于其它知识也应当进行掌握。最后, 教师应当自身具有责任心, 有着正确的新闻理念, 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影响学生, 使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新闻精神。

(三)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下新闻专业的学习不应当局限于教室中, 更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闻主要强调了学生的行动力, 因此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增加实践活动。可以适当的调整学生的实践教学比例, 使学生提前适应现代的媒体环境, 并且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效率。同时加强学生对于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反应能力。新闻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受天气、地点、信号等各种因素的打扰, 需要媒体工作者强化自身工作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时具有足够的应急应变能力, 保证新闻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结语

当下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对于媒体工作者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媒体行业应当结合时代的要求, 改善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 培养具有新理念、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带动我国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摘要:如今是融媒体时代, 互联网技术空前发达,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类资讯、信息在网络上荧屏上盛行, 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便捷。同样也是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媒体的需求, 因此, 应当转变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 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出更适合当下社会、媒体发展新形势的高素质的传媒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观念,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道勇.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传播, 2018 (17) :105-106.

[2] 郝建荣.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 2018, 1 (12) :129.

上一篇:PLC自动控制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有效性提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