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

2023-09-16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1篇

一、 调查方式

(一) 问卷

1、问卷设计

我们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城市特点的总结,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对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出了《河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了解,有5个小题;第二部分是课余生活状况调查,共4个小题,其中关于课余时间分配一题,我们以多选形式共设置10个选项,并要求以占用时间的多少进行排序,覆盖面广而且便于统计;第三部分是根据上一部分课余时间分配状况一题设置的选做题,旨在了解时间分配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主观感受的调查,共8个小题(其中两题是开放式问题)。

问卷的问题有选择式(单选、多选)和开放式两种形式组成。

2、问卷发放与回收

我们对河南省高校进行了一般分析,最后选择了2所专科学校和4所本科学校(包括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农大)中的大一(2009级)、大二(2008级)、大三(2007级)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电子邮件、邮寄和当面作答的形式进行发放,共发放270份,专科学校每所35份,本科学校每所50份,在每个 1

年级内随机抽取学院和专业进行发放,由于异地学校以电子邮件和邮寄形式发放,问卷回收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时间较长一些。

调查最后回收242份问卷,有效问卷134份,无效8份,有效回收率为87%,可以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二)访谈

为深入了解一些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和大学课余生活的感受,我们还进行了访谈调查,以便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并且有利于改善大学课余生活的建议和对策。

访谈形式有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网络访谈),进行的是个别访谈,关于访谈对象的选择,我们一部分是随机抽取的,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弥补问卷调查对象专业选择不均而确定的(主要是体育生和艺术生)。

二、 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

由于对SPSS工具不熟悉,加上问卷数目不多,对于回访问卷的处理我们用的是记“正”发和excel表格,对每一部分进行分工统计,为防止出错,共统计了三次,用时5天,总的统计为:大

一、大

二、大三各占比例24%,44%,32%,男女比例为46%和54%,得到考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统计各项选项的数目及所占百分比。

通过大学生课余活动安排的不同年级间的纵向差异和不同性别间的横向差异进行分析,从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与之期望的情况间进行比较分析。

三、 数据分析与论证

从统计的结果看,河南省的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欠合理,不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对待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表示不合理,一部分学生觉得很多课余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在大学虚度光阴。

四、 建议与对策

(一) 社会方面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桥梁,大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能说没有丝毫的联系。学生适应社会的前提是要了解社会,然而,对于一个在读大学生来说,他的大部分

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有充足时间去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而且,河南省地处中原,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优良文化传统,不同城市又有着不同的文化气息,如郑州兼具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开封、安阳、洛阳等地区有着浓厚的历史韵味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城市特色,很多学生都是异地就读,即使是当地人由于接触较少对自己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也不甚了解,因此,学校所在地区在发展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信阳毛尖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它的大力宣传使在信阳就读的大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下,有了深入了解茶叶、进行实地考察的机会,一方面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又为就读大学生提供了走出学校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达到“双赢”。再如,郑州作为省会,这个地区的高校遍地开花,这与其发达的经济和多样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多工厂和企业可以适当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兼职和实习岗位,实现校企有效联合,使大学生做好正式步入社会的准备。

(二) 学校方面

1、

2、 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根据统计,我们可知河南省大学生大多数都对课余生活稍作安排,但是60%的学生认为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认为学校方面有必要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指导。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自由的,所以对待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学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而不能强制,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咨询机构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安排课余生活,尤其是对大一新生,大一学生刚刚进入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宽松的大学,面对突然多出的课余时间会感到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咨询机构或者教师积极帮助他们,比如,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者职业生涯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是大学生活具有计划性,另外,号召教师通过课堂,学校通过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使大学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提高。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体现着高校的管理特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能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而且对学生健康心理发展、健全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第一,丰富社团形式。社团开展得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在校内,也 可以进行校外实践,尽量使学生多贴近社会生活。

第二,开设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应尽力使学校选修课多样化,体现校本特色,注重实用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三) 学生自身方面

1、 学会对大学课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大学是个自由宽松的国度,面对充足的课余时间,部分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于是有些学生选择把大量时间花在读书上,“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导致实践能力的缺乏;而有些则过度地放纵自己,单纯追求娱乐休闲,致使自己学业荒废,一事无成;还有一部分学生只顾做兼职挣一些零花钱,不能合理搞好学业与工作的关系,时间分配不合理。

那么,如何协调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矛盾,使大学生活既丰富又充实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首先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分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短期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即要确定短期内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参加什么活动,合理而具体地安排每项任务,长期计划包括学期计划与学年计划,即对自己要取得成果进行预测,等到期末或年终时,看一下自己达到的目标与预期目标是否一致,根据结果安排下一阶段的任务。

合理的规划应该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同学们在制定的计划时可以向同学或者学长学姐请教,也可以请老师进行指导,尽量使自己的计划合理完善,制定了计划,可以和同学进行互相监督,按计划执行,是自己的大学生活合理有序。

第二,要进行理智选择。大学校园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

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如何安排课余时间,大学新生常常心中没谱,碰到什么情况都想去试试,随意性很大,很难有效利用高校有利环境和资源。

2、尝试着在学校周边进行自主创业

高校的发展能够扩大消费,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校园的周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繁荣的餐饮、服饰等行业,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开辟袭击的一番小天地,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自主创业,但是创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多方面的咨询。例如,我校政法学院某学生曾以自己兴趣,创办了信阳市首家“立方格子铺”,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取得了非凡成就。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2篇

矿区共圈出2个金矿体, 编号I、II, 矿体赋存于层间蚀变带内, 属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呈豆状, 囊状, 伴生有少量银和铅。

矿体特征如下:I号矿体:赋存于I号层间蚀变带内。矿体长约170m, 倾角30°, 真厚度0.50-0.70m;金品位1.87-12.95×10-6。II号矿体:赋存于II号层间蚀变带。矿体长126m, 倾角30°, 真厚度0.35-0.48m, 金品位2.52-3.76×10-6。

2矿石质量特征

2.1矿石结构、构造

2.1.1 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至半自形晶粒状结构、它形晶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 各矿石结构特征如下: (1) 自形至半自形晶粒状结构:黄铁矿部分呈晶型比较完整的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及两者聚行的自形晶粒状, 部分呈半自形晶粒状; (2) 它形晶粒状结构:自然金、银金矿呈它形晶浑圆粒状、不规则粒状及乳滴状、角砾状、麦粒状、叶片状、树枝状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呈它形晶不规则粒矿及不规则状, 少部分黄铁矿呈它形晶不规则粒状。 (3) 交代残余结构:方铅矿交代闪锌矿、及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等交代黄铜矿;黄铜矿交代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等。

2.1.2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为主, 其次为破碎状构造。各种构造特征如下: (1) 浸染状构造:黄铁矿、方铅矿或闪锌矿呈浸染状分布在矿石中。 (2) 破碎状构造:早期形成的矿脉及岩石被后期构造破碎形成。

2.2矿石矿物成分及主要矿物含量

矿石矿物成分以原岩矿物成分为主, 其次为热液蚀变矿物成分和表生矿物。

金属硫化矿物以黄铁矿、闪锌矿, 方铅矿为主, 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等;氧化矿物主要为褐铁矿、赤铁矿;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 次为银金矿;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等。

2.3主要金属矿物特征

2.3.1 黄铁矿:黄铁矿为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硫化矿物, 普遍分布但不均匀, 粒度变化较大, 其粒径0.01~2mm。黄铁矿主要形成于主成矿期。成矿前期和成矿后期也有少量黄铁矿形成。

2.3.2闪锌矿、方铅矿:是矿石中较为常见的硫化矿物, 两者多以共生关系产出。铅灰色, 呈它形晶粒状结构, 以浸染状分布, 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3.3黄铜矿:含量较少, 见少量原生黄铜矿, 多于黄铁矿共生。呈他形晶不规则粒状, 以浸染状、星点状产出。与多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有共生现象。

2.3.4褐铁矿:主要见于地表, 是主要金属氧化物, 其中赤铁矿、孔雀石可见, 部分颗粒较为细小的黄铁矿呈残余结构分布于褐铁矿中。

2.4主要脉石矿物特征

与金矿化有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绿帘石、绿泥石。

2.4.1 石英:是主要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灰白色和烟灰色, 块状构造, 半自形至它形粒状结构。以细脉状和团块状产出, 为异体共生钼矿的主要载体。

2.4.2绿帘石、绿泥石:是矿石中常见的脉石矿物, 生成于矿化蚀变的各个阶段。

3矿石类型

3.1矿石的自然类型:矿石为硫化物—金建造, 根据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特征, 矿石类型为层间破碎带蚀变岩型, 常发育黄铁矿微细脉和黄铁矿团块。总体呈红褐、灰黄色, 金品位变化较大。

3.2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各类探矿工程原始编录资料以及采集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综合分析, 本区矿床氧化程度较深, 目前所见矿石均为氧化矿石, 尚未发现原生矿和混合矿石。所以未进行矿体“三带”的划分。

4矿体围岩

矿体赋存于安山岩与凝灰质安山岩夹层中, 顶板为凝灰质安山岩, 红褐色, 凝灰质结构, 块状构造, 底板为安山岩, 红褐色, 斑状结构, 杏仁状构造。围岩蚀变沿蚀变破碎带发育, 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为主, 蚀变作用以破碎带本身为最强, 向两侧蚀变明显变弱。其中以硅化、黄 (褐) 铁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

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矿床成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的中部。为一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 隆起核部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地层, 盖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地层, 二者接触带及其附近发育拆离断层, 对该区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 太华岩群是区域性金的一个重要成矿单元, 既是金的矿源层, 又是金矿床的赋存部位。后经燕山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 Au元素不断活化、聚集, 在太华岩群中或在其上覆地层与太华岩群贯通性构造的有利部位富集形成金矿床。

5.2找矿标志

在安山岩层间破碎带中, 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较发育地段, 一般应是金矿体赋存部位, 一般以凝灰质安山岩为顶板, 找矿工作围绕这些地段展开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6矿床内共 (伴) 生矿产综合评价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不断提高,这使得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对于生态与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针对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进行的调查,是实现准确获取地质信息,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导致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害问题的发生几率。本文探讨了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的相关要点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

1.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在技术层面有了显著的进步,空间遥感、地位技术以及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当前,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1传统调查评价方法+数字地质图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传统地质勘测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录入软件系统,借助软件制图成为数字化的地质图,便于相关地质调查人员的信息查阅和使用。在当前的地质调查工作中,这种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提升了地质图制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但这种模式在是对传统地质制图方法的改进,属于工具应用方法层次的改变。其使用的软件仅仅调用了图形编辑功能,没有全面发挥出当前信息化软件的整体技术优势,对于地质调查工作整体性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就整体趋势而言,这种模式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形成更具规模的空间数据库,在充分引入融合数字地形模型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1.2基于RS、GIS的地质灾害数据库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综合了RS、GIS勘测获得的相应区域的地质水文、及其他相关空间地理信息,以此为基础将相关信息录入软件系统,借助图形处理技术,形成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在改模式的应过程中,在上述数据库内信息的支持下,GIS系统能够对调查区域进行综合性的智能化分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专业人员通过预测结果的运用形成相应的地质灾害图或调查报告。这种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的水平,在数据规模和分析预测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是当前核心技术形式。

1.3 智能化的GIS、RS、GPS整合的调查评价模式

该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模式是将以GIS,RS和GPS三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整合,实现标准化统一性的空间数据和信息处理与使用系统,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该模式实现了地质数据的动态化监测与更新,有效保证了信息的实效性,智能化GIS系统的功能支持,在分析结果准确性方面达到了专家级识别处理水平。这种模式是当前科研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和实验的重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模式的覆盖性必将全面提升。

2.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2.1调查的类型与精度的确定

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工作中,相应调查类型的选择与精度的确定是基础性环节。地质环境调查相应数据和灾害预测结果的应用是以所在区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其目的在于降低地质灾害对于区域建筑物、功能性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调查人员可对区域建筑密集程度、功能性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人口规模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地质调查对象等级进行划分,从而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相应精度标准,具体的精度标准包括: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和详细比例尺等。在确定调查模式和精度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指导规范展开调查工作。

2.2地质灾害风险分级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工作是在调查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对所在区域可能形成的系列性影响所划分的,主要判断依据为生态环境损害和构筑物与经济损害的整体水平,执行标准为危害发生可能性与破坏损失两方面参数。在具体判定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衡量准则为相应灾害的发生几率和与受影响目标的空间距离,而破坏损失则可通过地质灾害所在区域经济价值和承灾脆弱性判别。对于地质灾害分级,当前行业主要执行依据为:按照《澳大利亚地质力学联合会规定》( AGS, 2007a)进行6个层级灾害划分,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调查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进行4个层级灾害划分,最终结果根据两者进行综合性判定。

2.3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的选择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完成类型精度设置与灾害分级后,可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调查项目二确定,除去传统的灾害成因、灾害规模以及发生变化趋势外,应包括一下部分数据内容:①达到一定体积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年频率;②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滑距和滑速;③承灾体及经济价值;④承灾体时空概率和⑤承灾体易损性。上述信息内容共同构成了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的整体目标,以此为基础结合调查精度与类型确定调查方法。当前,较为通行的调查方法分类如下:低精度的调查适用于中小比例尺(<12.5万),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性的收集资料、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等;中精度的调查适用于大比例尺(1:2.5万-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经验办法、走访知情者、简单模型、统计技术等;高精度的调查适用于详细比例尺(> 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详细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测试与试验、承灾体资产评估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现实需要的促进之下,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要点内容之一。多种新型地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方面水平的提高,有效保证了地区对于地质灾害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地质灾害发生对于经济生产和人员安全的损害,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像源,曾青石,陈辉.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05:98-101.

[2]陈亮,曹恺.信息量模型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12:170-172.

[3]钮亮.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2.

[4]李彪.探讨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06:65+63.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4篇

摘 要:生态环境是一种有价的资源,应该用经济手段督促矿产资源开发者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的义务。从经济学的角度及借鉴发达国家在矿山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经济手段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呼唤保证金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中国矿山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对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如何改善矿山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矿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统一协调,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矿山环境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运用科学的理论,采取先进的方法来开展这项工作。切实搞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问题,强化企业对矿山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应给予矿山企业优惠政策;建立一部统一完整的矿山环境法规,使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监管;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投入机制,多元化吸收资金,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以及国外资金投资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

中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对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还不够详细,缺乏可操作性。在管理体制上,矿产资源开发分散在十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交叉,互相推诿,使采矿引起的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几乎形成管理真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谁破坏,谁治理”原则,采矿权人、探矿权人应对其采矿、探矿活动造成的矿山环境破坏承担恢复治理责任,但这种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必要的措施和制度来保证。例如河北省199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补偿费等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地方性法规。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基本法对矿山地质环境方面的管理规定,行业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理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到位难度仍然较大[1]。

生态环境是一种有价的资源,应该用经济手段督促矿产资源开发者履行矿山环境恢复和治理的义务,而目前的矿山环境管理最薄弱的就是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约束采矿权人自觉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义务。特别是一些大型矿山企业开采历史长,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诱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这类矿山在开办时没有预留矿山环境恢复资金,在生产中也未提留用于矿山环境恢复费用,长期以来此类问题一般由政府来解决,不利于调动矿山企业保护矿山环境的积极性;而且,矿山关闭后,采矿权灭失,采矿权人更不会主动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义务,容易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全国建立和推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势在必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就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应缴纳的备用治理费或质保金。

二、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认为,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没有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无论是外在成本还是外在利益,都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来源。在存在外部性时,政府可以采用两种可能的行动来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其一是建立和实行私有产权制度,其二是对引起外在成本的活动征税,而对引起外在利益的活动给予补贴。

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前,要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同意后,矿山企业才能够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工作,国家收取各种税费,体现了所有者权益,这个过程是一种交易关系。矿山企业的经营对象也是交易的对象——矿产资源,而矿山环境是与矿产资源捆绑在一起的资源,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不可避免地破坏矿山环境。但是,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并没有将矿山环境资源纳入到企业运营成本中,矿山企业的经济行为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转嫁给了他人和社会,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事实上,矿山企业已经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使用了矿山环境资源,从而产生了外部性问题。所以要运用经济手段对矿山企业进行监督,促使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很好地解决了矿山环境影响的外部性问题[2]。

三、国内外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地区成效显著

保证金制度是确保被破坏的矿山环境得以按照环境保护及复垦要求进行恢复的基本保证。实施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近年来,云南、广东、黑龙江、浙江、宁夏、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相继发布实施了有关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推行了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了地方矿业的健康发展,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的滇西兰坪、鹤庆、下关、祥云等县采选矿山企业通过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矿山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变“谁破坏、谁治理”为“谁破坏、谁负经济责任”,向矿山企业收取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再组织专人治理等措施,矿山环境与企业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如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北衙分公司加大科技投入,一次性投入200万元,改建环保设施,解决了黄金生产排放尾液中氰化物污染的问题;同时在采矿方法上采取向式水平充填法,减少废矿石对环境的影响。兰坪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兰坪铅锌矿区的采矿秩序进行了大规模整顿,实现了“一矿、一证、一主体”,采矿秩序和矿山环境明显好转。大理下关的滇西水泥厂,投入1 500万元用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矿山、厂区的绿化,由于综合利用采矿和工业废渣达到30%以上,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减免了1 842万元税金。

国外对矿山环境的管理,无论从法律制度上还是监督管理体制上,都已经比较完善。许多国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了保证金制度,以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地恢复义务。许多国家的管理实践表明,矿业项目都有特定的寿命期,矿业活动结束后的环境恢复是矿山环境管理中一个突出问题,仅仅规定矿业经营者的矿地恢复义务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一定的保证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为了确保矿业履行其恢复义务,普遍实现了保证金制度。矿业经营者为履行矿地恢复义务,必须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提交保证金。如果企业按规定履行了矿地恢复义务,政府将退还保证金;否则,政府可以动用这笔资金进行矿地恢复工作。美国一些州规定,在采矿许可证得到批准但尚未正式颁发以前,申请人先缴纳复垦保证金,保证金数额根据许可证批准的复垦要求确定。可因各采矿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植被的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额由管理机关决定。保证金在采矿者不履行复垦计划时用来支付复垦作业的费用。

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模式探索

(一)关于保证金的收取依据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可以是矿山企业出,可以是金融机构为其担保,也可以是个人。依据《担保法》,债务人将一定数额的金钱交付债权人作保证金,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保证金抵偿,当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应将保证金如数退还。所以,一旦矿山企业没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没有恢复治理或者恢复治理不达标,就可以启动矿山企业缴纳的保证金来开展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如果矿山企业很好地履行了其应尽的义务,较好地完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那么该矿山企业缴纳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在规定的时限内(比如6个月到一年,因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果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本息全部返还给矿山企业。

土地复垦费的收取是依据《土地复垦规定》第二条规定的。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第三条规定适用于因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破坏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土地复垦规定》,由于矿产资源开采、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土地破坏,依据“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需要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出资进行土地复垦。

(二)关于保证金的收缴标准

矿山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与矿区面积、矿种、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矿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保证金收缴标准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目前国内外收缴标准的确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矿区面积来确定,另一种是根据矿种来确定。在实际运作中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操作比较简便,但对于不同的矿种对矿山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这一点考虑不够充分;第二种方式体现了不同矿种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程度不同,但是在矿种复杂而保证金制度又刚刚建立的情况下,具体操作难度很大。

鉴于以上情况和中国矿山现状,可以考虑根据以下方式确定保证金的收缴标准:保证金的收缴总额=采矿许可证登记面积×单位面积缴纳标准×影响系数。其中,影响系数根据矿种、矿产资源开采方式和矿山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情况来确定。

(三)关于保证金的收取方式

保证金的收取一般有一次性收取和分期收取两种。一次性收取通常是在矿山建设时,根据矿山企业的征地范围,开采区影响范围和未来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估算出未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费用,作为矿山投资的一部分,交给经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管理,在矿山企业进行恢复治理合格后,连本带利返还给矿山企业。一次性收取方式的优点是保障程度高,保证金的收取比较可靠,对(下转218页)(上接209页)政府管理而言比较简单。缺点是一次性收取的保证金在估算上难以确定一个准确合理的数据,对矿山企业来讲,扩大了基建投资,长时期有一大笔资金抵押在银行,影响资金周转,增加了生产成本。

分期收取的方式,是在矿山生产时期定期收取用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存入指定的金融机构,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达标后,连本带利返还给矿山企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矿山企业的压力小,不会因一次性拿出一大笔资金而造成投资过大、资金积压。缺点是保证金收取时间过长,如遇变故,矿山企业不能如期履行环境恢复治理的承诺,有可能导致保证金收取金额不足,不能满足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需求。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议对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短的小型矿山,采用一次性收取保证金的方式,因为这类矿山需缴纳的保证金数额不大,采矿权人负担起来难度不大,也可以促使采矿权人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同时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弃矿现象的发生。

对于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长的大型矿山来讲,需要缴纳的保证金数额巨大,矿山一次性缴纳比较困难,因此,可采用分期缴纳的方式。分期缴纳保证金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即将采矿许可证登记的矿山面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首采区、次采区等,首次缴纳的保证金数额根据首采区的面积来确定。当首采区开采完毕后,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行验收,如验收合格,矿山企业可进入次采区继续开采,首次缴纳的保证金可作为次采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备用金,不需要再缴纳其他的保证金。如验收不合格,矿山企业应继续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达不到验收标准前,不得进入次采区进行开采,如一定要进行开采的,需要缴纳次采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参考文献:

[1] 唐恒.中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12-16.

[2] 罗剑.浅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J].广东土地科学,2005,(2):27-28.

[责任编辑 安世友]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5篇

摘 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地勘单位和地质工作在绿色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充分努力,本文探讨地质档案在绿色发展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开发研究,充分发掘地质档案信息,积极做好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开发利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并深度开发利用,促进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力争最大化发挥地质档案的信息价值。

关键词:档案;地质档案;地质灾害;开发研究

地质档案是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资源,是地质工作的直接成果,也是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参考内容,是地勘单位的生命源泉,在地质工作中意义重大。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是地勘单位的重要成果和资产。

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地质灾害防治是指由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档案正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产生的档案,是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规律,收集、形成并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地质档案。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开发利用地质科技档案,对开展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对地勘单位转型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1 地质档案在绿色发展要求下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1.1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需要

新时代地质工作要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要求,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起,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行各业和社会进步都要转变思想,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角度探索发展之路,地质工作也要根据自身特色,维护生态文明,谋求长远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益增加。地质档案工作要紧随时代,不断创新,反映时代发展中的地质工作特性,为先进理念下的地质工作提供信息价值,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为地质灾害防治做好基础工作。

1.2 地勘单位社会定位与自我实现

地勘单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石油勘查、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下取水工程、灌注桩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勘查的综合性专业地质工作,具有丰硕的地质成果,成熟的地质技术。以地质工作为基础,地勘单位拥有类别多样、内容齐全的地质科技档案,在地理信息、地质条件、地勘工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信息优势。在新时代地勘单位应发挥地质信息价值,树立相应的社会定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

1.3 档案基础工作完善

1.3.1 地质档案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地质档案作为地勘单位的重要成果和无形资产,建立起固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整体领导,由专人负责地质档案管理,由地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由监督部门进行档案归档监管,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人员专业。建立并落实地质档案归档、管理、借阅、保密等制度,多方面指导落实地质档案工作,组织齐全,制度完善,为地质档案深度开发、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1.3.2 地质档案信息化进展顺利。对地勘单位来说,通过专业扫描设备和电子存储设备,地质档案基本实现电子化,基于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软件,对地质档案归档、管理、借阅、开发利用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地质档案电子化检索查阅,实现对地质档案的高效开发与利用。通过进一步对OA系统的建设和基于大数据、网络云对地质档案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建立地质档案数据库,进一步开发地质档案数据,有效整合抓取地质档案信息,发挥地质档案价值,为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和技术手段。

1.3.3 地质档案编研工作。地质档案信息深度开发利用,根据地质档案类别,能够分别建立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资料汇编;能够进行区域地理信息数据提取、整合、汇编、分析利用;能够进行区域地质工作要素提取、整合、汇编、分析利用;能够进行地质技术方法、手段的整合分析;能够进行地质工作趋势分析预测、展示行业变迁等,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能够为地质档案工作顺利展开、为地质工作顺利完成提供助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能够利用地质档案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信息保证。

1.4 灾害频发,防患未然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季节等因素,受高温、汛期、地理地形、以往地质工作等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身和财产安全。出于对地质工作特殊性的考虑,从环境保护、灾害防治、行业前景、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相关工作,提前预防,灾后治理,以消灭安全隐患,杜绝风险,是地勘单位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业务拓展的新方向,也是地勘单位充分发挥行业特长、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价值的体现,是地勘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

2 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内容

2.1 地质档案前期收集、整理工作

做好地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包括找煤、调查、储量核实、普查、详查、勘探等地质工作的不同阶段档案,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水源井、地热、测绘、其他矿产资源等不同类别档案,各世纪矿区、各地区矿区等不同区域类别的档案,根据钻孔资料、原始资料、区域地质地形、地理条件、工作量等建立不同内容的档案,按文字报告、附表、图件、文件等建立不同表现形式的报告。这些分类档案从多角度多方面整合抓取地质档案信息,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数据。

2.2 收集地质灾害工作信息需求

根据国家关于地质行业相关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要求,结合以往地质项目工作和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参考新的工作标准和技术手段,根据煤矿隐蔽致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汛前隐患排查项目、地质灾害核销等工作的各自特点,由地质档案部门向地质项目工作者收集地质灾害工作中有已经使用、需要使用及有可能使用到的档案资料,再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需求,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系统整合,分类整理,为建立地质灾害专题档案做准备。

2.3 建立专题档案

根据收集的档案资料,结合地质灾害工作的地质资料需求,充分发掘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 相关文件。地质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相关文件,以陕西省内地质工作相关文件为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面普查现状和需求情况的通知》(煤安监司函技装[2013]11号)、《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74号)等。

2.3.2 相关报告。地质灾害工作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报告材料,如《矿井设计安全专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

2.3.3 原始资料。地质工作从开始阶段累积的地质台账、报表等,包括项目相关工作起止日期、完成工作量、工作面准备情况,项目原始记录台账、工程图件。

2.3.4 成果报告。地质灾害项目工作完成得到的最终成果报告,包括项目相关的文字报告、文件、附表、附图等。

2.3.5 其他资料。包括人员配置、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说明文件等资料。

2.3.6 电子文件。地质灾害项目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以及地质档案工作中对地质灾害相关档案进行电子化的资料。

2.3.7 编研成果。包括对地质档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汇总,对地质灾害结论的收集整编,灾害预防宣传册等。

2.4 开发利用信息化资源

基于地质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软件,对地质灾害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地质灾害相关原始数据进行电子化扫描,录入数据信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系统整合,按需抓取,按照区域因素对地质档案内容进行整体架构,按时间因素对地质档案进行前后关联,化零为整,按地质条件对地质档案进行对比分析,按工作方法、技术手段进行分类关联,按资源量、项目成果、历史问题进行系统整合,按问题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时间、空间、前因后果的有效联系;对勘查区范围、资源量、钻孔等数据进行单独录入,方便对数据进行单独抓取和对比分析,从整体到局部,由面及点,满足多维度、多层次、多种类的地质档案数据需求。根据地质灾害档案的特色和开发利用需求,进一步研究开发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地质灾害档案数据库,研发地质档案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信息和分析预测。

2.5 加强涉密资料保密,保证专项档案安全

地质灾害档案涉及区域地质及地质构造、地质测绘等多方面问题,在地质档案开发利用中,必须加强地质灾害档案的保密。根据《档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按照地质工作内容和涉密测绘资料使用规定,地勘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涉密测绘资料保密制度,界定涉密地质档案的范围,规定涉密地质档案的保存、管理办法,以及借阅及开发利用的流程和使用守则,保证地质档案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基础上,能够在地质灾害工作中合理应用,充分发挥档案价值。

2.6 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档案宣传与推广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档案开发利用的宣传,利用网站、公众号、宣传页以及现场宣传等方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和地质灾害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在当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提高地质灾害安全意识,发挥地勘单位的工作优势,承担地勘单位的社会责任。

2.7 加强地质灾害档案人员素质建设

地质灾害档案是地质灾害项目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报表、总结和有关的依据、指示性文件,以及成果报告和有关的图件、附表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地质灾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地质档案管理知识和地质灾害工作知识,并且能够不断更新方法与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由地质工作者对档案人员进行大量业务指导,使档案工作者对地质灾害工作有充分了解,更好地胜任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开发利用工作。

3 效果及影响

3.1 能够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与开发利用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建立和开发利用的探究,能够对地质灾害防治档案进行整合管理,为后期大量地质灾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也为地质工作提供相关区域地质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的科学长效管理归档提供了模板。能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档案数据库,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利用地质档案资料提供技术保障,对地质档案开发利用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对地质档案数据应用与分析提供内容和技术保障,对地质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档案的建立,为其他地质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照,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推进。

3.2 促进结构转型,创造经济收益

地质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开发利用,能够大力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索和拓展,大力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项目,在地勘单位工作全面紧缩的情况下,开拓新的道路,促进结构转型,更改收益结构。并且打开思路,进一步促进相关工作理念、工作内容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3 促进生产安全科学化、常态化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的开发利用,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拓展也促使地质灾害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目前,高温、汛期等特殊时期引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防工作日益增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显,档案安全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地勘单位增加了安全隱患意识,能够建立生产安全科学化、常态化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

3.4 提升了企业形象

地质灾害防治档案开发成果的宣传利用,提高了个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和灾害防治的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档案的开发、宣传与利用,对当地人进行宣讲教育,科普地质灾害知识,进行灾害演练,都极大提升了地勘单位的企业形象,树立了地勘单位在新时代应有的社会定位,履行了地勘单位的社会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妍花.提高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J].兰台内外,2021(07):62—63.

[2]何惠云.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1(08):33—34.

[3]郭鹏,孙超,李晟洲.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53—55.

作者简介:杨爽(1989— ),大学学历,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湖南省地质环境公报范文第6篇

1 关于地质灾害的概述

地质灾害是人为及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 对环境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威胁。众所周知, 我国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 海岸线长,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地质形态, 才会频繁的出现地质灾害。可若是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就有可能会危及大众的人身安全, 且还会给受灾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带来不利影响, 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 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护, 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 当地政府都应当给予大力支持, 对出现重大灾害的地区, 应当加大关注力度, 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有效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

就目前地质灾害的情况而言, 其不光属于科学研究领域, 还属于社会公共学研究领域。从宏观角度出发, 地质灾害的防治不只需要及时消除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还应对利用地质环境引起重视, 目的是为尽快解决问题。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 就必须提高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基于此, 就应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研究, 降低地质灾害出现的几率, 同时还应及时处理地质减灾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为突显防治效果, 必须从以下方面开展, 分别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环境利用。

3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一旦出现, 其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 就连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无法预测。所以, 就需要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有效解决安全问题, 必要时, 还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治。

3.1 创建地质灾害调查区域

就目前情况而言, 要想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 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必须在地质灾害频繁出现的地区创建调查区, 而且还需要成立特别调查小组, 专门研究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 做到可以精确预测出地质灾害的发生, 并及时采用措施进行处理。除此之外, 还应依照地质灾害的特征合理划分等级。等调查研究结束以后, 调查小组还应对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特征展开探究, 并采用有效措施防治地质灾害, 进而为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2 设置警报装置

为对地质灾害地区的防治成效进行分析, 必须事先在该区域设置警报系统。如果警报装置应用符合要求的检测技术, 就可以检测地质灾害, 而且还能在灾害出现以前, 将收集到的地质信息及时反馈给所需部门, 并积极采用防治措施, 目的是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3.3 创建紧急处理制度

当前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也开始对地质灾害的处理提出严格要求。除了创建地质灾害调查区域以外, 还应构建灾害紧急处理系统, 尤其是那些频繁出现地质灾害的地区。此外, 还应采用先进技术, 并将其和相关资源结合在一起, 创建灾害响应制度, 并对其进行完善。一般来说, 上述机制主要是由网络信息平台、应急设备以及处理技术等组合而成。一旦出现地质灾害, 便能在短时间内到达灾区, 快速开展救灾工作,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受灾损失, 稳定社会。

4 地质环境利用

4.1 利用建设工程地质环境

在工程地质环境建设中, 利用地质环境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具体可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1) 对工程的地质信息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地质环境的风险种类, 才可以创建安全、稳定的工程地质环境。当然, 在建设地质环境的过程中, 还应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避免再次出现地质灾害; (2) 树立长远发展理念。众所周知, 长远发展理念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就地质环境的利用现状来说, 人为因素不容小觑。 (3) 当创建工程地质环境时, 不光需要对工程和地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还应当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有效的提高对地质环境的利用。

4.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在对区域地质环境进行利用时, 应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特征。总体而言, 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 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并依照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来了解区域的地质环境;二, 在了解地质资源之后, 还应合理利用其它地质环境。结合实际情况, 对地质环境进行细化,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期间, 更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当突发地质灾害时, 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处理, 同时还应利用地质环境, 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 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摘要:最近几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开始对生产建设环境提出严格要求, 尤其是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单就地质灾害来说, 其会直接破坏生产建设环境, 而且还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 就需要及时应对上述情况, 并提前制定好预防方案。此外, 还应对地质环境利用引起重视, 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生产建设, 当然, 还有必要对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是为更好的明确工程建设的范围和规模, 从而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利用,分析,阐述,研究

参考文献

[1] 汪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 2017 (24) :104.

[2] 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 2016, 35 (10) :207-209.

[3] 王亮, 刘长宪.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J].建材与装饰, 2016 (11) :205-206.

[4] 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25 (06) :129.

上一篇: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范文下一篇:海外参展要注意什么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