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主题范文

2024-04-29

人性主题范文第1篇

在哪里?

原本以为你还有人性,没想到你惨无人道!简直就是人中的人渣!社会的败类! 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恨一个人,虽然事情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感同身受,深深为那个女老师感到愤怒与不值。更感慨,教师这一职业社会认可度下降。 事情发生在5月18号(周五),某女老师为惩罚一女学生经常不写作业,用教鞭打了几下学生手背,出现了淤青。某女老师想和此学生家长交流此事,谁知电话一直打不通,于是交代学生周一让她父母过来。5月20号(周一)家长来学校找到某老师,说她打了她小孩,老师好言说明事情缘由。家长母亲对此愤怒于是动手对某女老师拳打脚踢(该老师无力还手),还要老师当着全班学生面道歉,女老师接受并道歉了,但是家长私下要求索赔2000元钱!事后5月22号校长知道此事,罚该女老师一月工资,并要求其他老师代表送水果去家长家赔礼道歉。该女老师不堪此辱于5月22号下午辞职。该老师只做了一个月,工资结否不清楚。

该女老师走得何其悲惨与冤屈。该女老师是学校的新老师,是一个可爱的小小的女孩。当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就职一个月以来每天尽心尽责。为此校长还特意夸奖该女老师。该老师也得到其他老师的认可和赞扬。没想到出现这种事,而且校长是以如此手段来掩盖,让老师蒙受此辱与寒心。

我想拷问:校长,你的人性在哪里!难道那位老师做错了?学生不写作业惩罚一下难道都不可以?那位老师尽力做到让家长知情配合,但是那位家长明显是来闹事敲诈,丝毫不讲理,而且对老师加以侮辱勒索。错在老师不该管她小孩作业学习了?你不站在老师这边客观的处理此事,反而不问缘由教训老师,逼迫老师,请问:你的品格在哪里?你的人性在哪里!一个学校有你这样的校长,让老师何以生存!

当今社会,指责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颇多。但是我想问:你们有没有去认真区分体罚和惩罚?教师教育学生用的都是体罚吗?对于不同的孩子用的是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某些顽固学生使用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古语有云:不打不成器。孔子曰:因材施教。难道你们家长每天用平和的语言、温柔的举止就教育好了你们的孩子?你们怎么可以用个别案例来否定社会全部的老师!再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就不能配合老师工作?相信老师能把你的孩子教育好?都说老师不容易,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辛勤的汗水,呕心沥血。有人评论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聚成灰泪始干”“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只有园丁的不断浇灌才有花朵的绚烂开放”。更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老师是伟大的”这么多的赞美赐予了教师,其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教师诸如曾文忠老师,每年都有西部支教的老师,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的就是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神。

人性主题范文第2篇

在哪里?

原本以为你还有人性,没想到你惨无人道!简直就是人中的人渣!社会的败类! 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恨一个人,虽然事情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感同身受,深深为那个女老师感到愤怒与不值。更感慨,教师这一职业社会认可度下降。 事情发生在5月18号(周五),某女老师为惩罚一女学生经常不写作业,用教鞭打了几下学生手背,出现了淤青。某女老师想和此学生家长交流此事,谁知电话一直打不通,于是交代学生周一让她父母过来。5月20号(周一)家长来学校找到某老师,说她打了她小孩,老师好言说明事情缘由。家长母亲对此愤怒于是动手对某女老师拳打脚踢(该老师无力还手),还要老师当着全班学生面道歉,女老师接受并道歉了,但是家长私下要求索赔2000元钱!事后5月22号校长知道此事,罚该女老师一月工资,并要求其他老师代表送水果去家长家赔礼道歉。该女老师不堪此辱于5月22号下午辞职。该老师只做了一个月,工资结否不清楚。

该女老师走得何其悲惨与冤屈。该女老师是学校的新老师,是一个可爱的小小的女孩。当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就职一个月以来每天尽心尽责。为此校长还特意夸奖该女老师。该老师也得到其他老师的认可和赞扬。没想到出现这种事,而且校长是以如此手段来掩盖,让老师蒙受此辱与寒心。

我想拷问:校长,你的人性在哪里!难道那位老师做错了?学生不写作业惩罚一下难道都不可以?那位老师尽力做到让家长知情配合,但是那位家长明显是来闹事敲诈,丝毫不讲理,而且对老师加以侮辱勒索。错在老师不该管她小孩作业学习了?你不站在老师这边客观的处理此事,反而不问缘由教训老师,逼迫老师,请问:你的品格在哪里?你的人性在哪里!一个学校有你这样的校长,让老师何以生存!

当今社会,指责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颇多。但是我想问:你们有没有去认真区分体罚和惩罚?教师教育学生用的都是体罚吗?对于不同的孩子用的是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某些顽固学生使用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古语有云:不打不成器。孔子曰:因材施教。难道你们家长每天用平和的语言、温柔的举止就教育好了你们的孩子?你们怎么可以用个别案例来否定社会全部的老师!再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就不能配合老师工作?相信老师能把你的孩子教育好?都说老师不容易,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辛勤的汗水,呕心沥血。有人评论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聚成灰泪始干”“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只有园丁的不断浇灌才有花朵的绚烂开放”。更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老师是伟大的”这么多的赞美赐予了教师,其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教师诸如曾文忠老师,每年都有西部支教的老师,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的就是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神。

人性主题范文第3篇

小倩的爸爸和妈妈早已离婚,妈妈没有改嫁,家中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外婆。小倩从小跟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对小倩倾注了无限的爱,母女之情像海一样深。可是,小倩跨进中学校门不久,在建筑站做工的妈妈不幸被楼板砸死了。真是晴天霹雳!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亲自到小倩家去看望。小倩对班主任说,她想退学。经老师的一番劝说,她终于又坚定了学习信心。可是,小倩没有了母亲,也失去了母爱,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一向爱说爱笑的小倩变得沉默寡言了。

我替小倩交!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抬眼望去,是班上有名的吝啬鬼翠翠。说起翠翠,她平时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舍不得买一根冰棍。翠翠将带着泪水的手举得很高。我交!我替她交!要替小倩交钱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立时成了手的海洋。班主任示意大家放下手,激动地说:这个钱用班费交,也包括我的一份,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小倩望着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说:谢谢大家!

人性主题范文第4篇

1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思想

总体说来,先秦儒家思想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有各自的人性论理论,也有各自理论上的漏洞,为两汉儒家人性论的发展和理论化、系统化提供了空间。

1.1 孔子人性论的优缺点分析

孔子巧妙地回避了人性论善恶这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他认为在出生之初人性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表现出人性的不同层次,那是因为后天学习造成的,在这里孔子只是强调道德教育是很重要的,论证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讲道德教育为何可行孔子就没讲,这也是后世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空间。

1.2 孟子人性论优缺点分析

孟子是人性善论的持有者,在他看来,人性本善,人们之所以会在后天表现出种种恶来,只是由于他们的善良的本性被掩盖住了,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让人们的善良本性重新表现出来,孟子的人性论思想指出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人性本善,但是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的后天行为就会是善的,偶尔出现恶的行为也不会影响主流的善性,既然如此,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不是很必要了。孟子的人性善虽然不能说明道德教育的必要,但是人性善却能为道德教育提供可行性——如果人性本恶,道德教育就行不通了。

1.3 荀子人性论优缺点分析

荀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人性恶,但是人性恶在他的理论中已经很明显了,他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2](《荀子·性恶》篇)“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3](出处同上)而且人还贪得无厌“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篇)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性恶,后天所作的善性属于“伪”,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在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里,人性论基础让道德教育不可行,这是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不严密处。

总之,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粗糙的:孔子只讲了道德教育是很重要的,至于说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如何根据道德教育的人性论进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没有论述;孟子的性善论虽然讲明了道德教育的可行性,但是人性本善,进行道德教育就没必要了;荀子是性恶论的持有者,他解决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问题,但是既然性本恶,那么无论如何进行道德教育都不会有效果的,性恶论没解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问题。两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们对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采取了扬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完善。

2 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对两汉时期儒家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自荀子之后,关于人性的争论就很少了,西汉的董仲舒重新把道德教育人性论提了出来,东汉集当时儒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白虎通义》又把道德教育人性论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无论是董仲舒还是《白虎通义》,他们的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无一例外的都是受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影响的。

2.1 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对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对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孟子的性善论成为董仲舒人性论思想反对的内容,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被董氏人性论思想吸收、继承和发展,先秦时期的“正名责实”思想也被董仲舒引入了他的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外加上董仲舒引入了阴阳概念,最终成就了董氏道德教育人性论的性三品说。

(1)董仲舒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的提出。

代表秦汉时期儒家道德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人性论问题上,董仲舒首先是从对“性”字的分析开始的,他认为“性”字右边的组成部分是“生”字,他认为“生之谓性”,即把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质作为本性。在人性的善恶上,董仲舒和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立,和荀子一样,主张区分本性和人为。在董仲舒看来,人后天所表现出来的善行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2)孟子人性论思想对董仲舒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董仲舒批评孟子把人和禽兽相比,他认为孟子把善于禽兽的那点表现就认为是人性本善是不对的。假如和禽兽相比,人是本性善;假如按照人道的要求,人性就不是善的。所谓人道的要求,就是圣人所说的善,其内容是“循三纲五常,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

而且,董仲舒认为孟子的人性本善和“性”这个名的意思不合。“性之名不得离质,离质如毛,则非性矣”。这里的不能离“质”是指不能离开人这个血肉之躯来谈论本性,在董仲舒看来,离开血肉之躯来谈本性,谈的乃是毛一类的东西,而不是人的本性。

(3)荀子“化性起伪”人性论思想对董仲舒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天生的,人所做的善行是后天的道德教育的结果,所以道德教育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道德教育是必要的。荀子认为人性是天质之朴思想成为董仲舒对人性论最大贡献——用“天质之朴”的质料构成去说明天质之朴的性质的基础,董氏引入了阴阳概念对这一理论进行阐释。董仲舒认为,阴阳二气性质不同。阳主德,阴主刑;阳行顺,阴行逆。聚合成人,正是人性中有了阳性,所以道德教育就有了可能;人性中有了阴性,道德教育就有了必要。

(4)董仲舒的“性三品”论。

董仲舒是“性三品”论者,他认为有三种人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在董仲舒的人性论中,圣人是道德教育的教育主体,中民是道德教育的教育对象。在董仲舒的道德教育理论里,他看到了道德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用刑罚去对付他们,这种理论的漏洞反映了董仲舒注重客观现实的一面。

2.2 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对《白虎通义》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或《白虎通》,是受东汉章帝召集,将、大夫、太常下属博士及博士弟子、议郎、郎官等官员和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聚集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汉章帝命令班固把最后的讨论结果整理成书。这本书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中从纵向上看包括两个方面。一面是对名词概念的阐释;另一方面是介绍有关的知识和规定。《白虎通义》是东汉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秩序而召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对《五经》进行注解的儒家经典。《白虎通义》中的人性论思想受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影响表现在把先秦儒家“仁”的思想注入了人性,使人们按照“仁”的要求去办事由外在规定变成了内在自觉。

(1)《白虎通义》中人性论的提出。

《白虎通义》和董仲舒一样,受荀子的“生之为性”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性的“性”字的意思就是“生”,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与“情”概念一同提出的,“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东汉许多儒家学者在《白虎通义》中认为,性生于阳,情生于阴,因而性善情恶。情中有利欲,所以有恶,但情不全是恶,情主要是用来辅佐性的。

(2)孟子的“四端”说对《白虎通义》人性论的影响。

孟子指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白虎通义》便把这四端与人的生理结构及机能联系起来,东汉儒者对人性作了更具体的解说。

在《白虎通义》的《性情》篇里就提出,五脏、六腑各自体现着人性的一个方面:肝仁、肺义、心礼、肾智、脾信。五脏的性质,各有自己的内在根据:“肝所以仁者何?肝,木之精也。仁者好生,东方者,阳也,万物始生,故肝象木色青而有枝叶。”“肺所以义者何?肺者,金之精,义者断决,西方亦金,杀成万物也。”“心所以为礼何?心,火之精也。南方尊阳在上,卑阴在下,礼有尊卑,故心象火,色赤而锐也。人有道尊,天本在上,故心下锐也。”

《白虎通义》的作者——东汉的儒家学者们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的本性、并且与五行之气一一对应是为了从人的内在寻找道德教育的根据,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成内在的道德自觉。

(3)“天命之谓性”思想对《白虎通义》中人性论思想的影响。

《孟子》把天意说成是人的本性,《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就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白虎通义》把这个问题就阐述得更加明确。

在《白虎通义》里,人性,即仁义礼智信的本性,也是天之所命。通过引入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天”或者说“上帝”的概念,人行事遵守仁义礼智信,就不仅仅是个社会道德问题了,还拔高到奉丰天命、顺天意的宗教问题。如果说董仲舒的言论还停留在外在的规定上的话,《白虎通义》把人按仁义礼智信行事说成是出于人本性就把人的符合五常的行为初步地内在化了。

把天意说成是人的本性,《白虎通义》还未能作出很多发挥,而且把主要精力从外在转向内在,《白虎通义》也仅仅是个开始。

总之,先秦儒家学者的人性论无一例外地为道德教育思想作了铺垫,是包括两汉在内的后世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的基础。西汉时期的董仲舒重提人性论,从他的“性三品”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董仲舒受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影响;《白虎通义》是东汉时期儒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部书里,人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五行说与孟子的“四端说”相结合把道德教育的外在规定性转为内在的自觉修养,先秦儒家的“天命之谓性”思想使《白虎通义》成为把天意说成是人的本性,把主要精力从外在转向内在的开端。

摘要: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据,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理清人性论问题。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不但对当时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包括两汉在内的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学者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了各自的人性论思想,他们的人性论影响着两汉时期董仲舒与《白虎通义》中的人性论思想。

关键词:人性论道德教育孔子,孟子和荀子董仲舒《白虎通义》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2] 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

人性主题范文第5篇

摘要:企业管理重在管心,心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前提;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和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是实施心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管理并非是万能的,必须与其他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心理管理 企业管理 体会

心理管理,自古有之。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强调了领导通过激发下属与其意愿的一致性来达到不惧生死,共同作战的目的。

心理管理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介,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良好心态,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心理管理,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认知管理、情绪管理、意志管理和个性管理。认知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发现自己外显和内隐态度中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以及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消极影响,通过认知矫正的方式帮助被管理者管理消极观念,并用积极观念对消极观念进行替代和强化。情绪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觉察自己情绪的性质与来源,尤其是觉察无意识的情绪冲突和情绪失控的来源,并提升日常情绪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其管理内心冲突,减少冲动行为的目标。意志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自觉确定积极合理的工作、生活目标,并能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从而提升自控能力和耐挫折能力,真正提高积极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个性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对自己的动力、人格进行觉察和认识,促使其对自己真正地接纳,帮助其学会扬长补短,全面发展,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成为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被管理者。

心理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管理不能只注重下达任务、一般号召、满足物欲等低水平的操作,还必须要关怀人的心理需求,把握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心理管理,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积极的组织行为,并全面提高其工作绩效。

实施心理管理,是现代管理人性化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的重要管理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人的某种心理需要是其行为的动力之源。对此,恩格斯也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启示我们,不了解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也就不能理解他的行为表现。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想引领被管理者达成管理目标,就必须要首先了解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心理活动。只有在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管理手段,调动被管理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由于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因而,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要从被管理者的心理与思想的实际出发,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和改善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的个性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本管理实际上也是心理管理。有一句古谚说得好,“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被管理者员工的个性差异,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活动,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也才能更好地调动每一个被管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还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是可以预见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而且各种压力,包括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压力也都在加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活、工作压力,企业的被管理者,较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烦躁、紧张、受挫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而日积月累的话,不仅会对被管理者的工作效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可能会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华为公司员工的不断自杀与自残,富士康员工的跳楼等都是这一问题的典型反映。因此,如何通过心理管理,解决被管理者心理问题、化解被管理者心理压力、调适被管理者心理情绪,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实施心理管理,化解被管理者的压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笔者在实施心理管理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1.认真研究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在这五个层面的需要中,既有物质层面的需要,也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就企业管理而言,其中,物质层面的需要是一种基础性的需要,不可或缺,但精神层面的需要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层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尊重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主要指他人、特别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的评价。这种需要是被管理者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也是最关键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工作环境和谐融洽,工作心情舒畅;信任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赏识,得到重用,能愉快地担当重任,发挥才干;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渴望在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就,事业的成功。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了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才能因势利导地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实施心理管理。

2.营造良好的心理管理外部环境是实施心理管理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然而并不是每一方面、每一层次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一般来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往往会对人产生鼓舞的作用,而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往往又会使人产生一种挫败的感觉。因此,实施心理管理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使被管理者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使之从中受到激励,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笔者的管理实践,对被管理者实施心理管理,营造良好的心理管理外部环境,关键要做到这样几点:(1)要尊重被管理者。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被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既包括尊重被管理者的劳动,也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优点、长处,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还包括对被管理者的知人善任。(2)要信任被管理者。信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安排一项工作时,一定要给予被管理者足够的信任,相信其能够干好工作。面对这种信任,被管理者往往会将这种信任转化为自己的责任。这是因为,被管理者在信任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往往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要关心被管理者。常言道,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都能够对被管理者在政治上多关心、爱护,在业务上多指导、帮助,在生活上多照顾、体贴,在发展上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学会做“施恩”之人,努力在“情”字上下足工夫,使企业管理充满人文关怀,那么,企业的被管理者,必定会视企业为己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4)要激励被管理者。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被管理者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善于运用激励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激励,首先需要在对每一位被管理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依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其工作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种激励方式,对被管理者的进步与成绩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和强化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良好工作状态。(5)处事要公正。处事公正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努力为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上进的良好环境,对待每一位被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做到制度、规定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在工作分配、成绩评价,以及各种激励方面也要坚持公正的原则。(6)管理要民主。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被管理者普遍具有强烈的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能够广泛征求被管理者的意见与建议,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7)要注重对被管理者的培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睿智,同时,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依靠,被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不仅仅只是使用,而且还要注重进一步培养。为此,有必要制定职工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以及梯级业务骨干培养制度;同时,还要为被管理者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速被管理者由经验型向智慧型的转变,提升他们的能力与素质。

3.实施心理管理,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重对被管理者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辅导与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应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工作与生活实际,要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收入等方面保障;三是要注意从生活上对被管理者给予经常性的关心和照顾;四是要经常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增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起團结、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被管理者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使工作的压力得到缓解。

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管理重在管心,心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并将心理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洪涛.企业呼唤心理管理[J].人力资源,2003,(9).

[3]吕萌.加强被管理者心理管理,促进现代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4]张艳丽.被管理者心理管理研究[J].企业活力,2004,(4).

[责任编辑 吴迪]

人性主题范文第6篇

《人性的优点与弱点》,是卡耐基最有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主要的内容是指导我们如何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包括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别人的心理,通过理解之后做出判断与决定,根据这些理解,运用技巧实现融洽的人际交流。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人与人之间最难做到相互理解了。卡耐基说:“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这也是使得我们难以理解对方的障碍。”是的,生活中很少有见到谁会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的,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了,也不一定能承认错误。美国一位恐怖杀人犯,杀过的人有十几个。在他逃避逮捕的过程中,有一次在车上与情人发生关系,一位警察过去循例检查,他拿起手枪,对那位警察连开数枪,一瞬间,这位警察就倒在血泊之中。在被捕之后,这位杀人犯仍说:“其实我不愿意伤害别人。”这位犯人连自我意识里面确实是不愿意伤害别人,可他做出的事情,谁又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呢?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往往源于自己的主观意愿,据此,就容易出现“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这样的思想。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懂得自我检讨,自我批评,是理解别人的最大障碍。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的思维就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只有多点怀疑自己是否正确,才能试着去理解对方。能理解对方,矛盾就不容易产生,即使有矛盾也容易化解。争吵就是一种互不理解的情形,各自都会说:“你怎么就不会理解我呢?”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没有一方妥协,一直争吵,甚至打架是很常有的事情。但是当其中一方开始试着去理解对方:“其实是我不对,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那个时候,和谐的画面出现了,两个人都互相道歉,矛盾何解了,只因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卡耐基除了摆这些道理之外,教会我很多理解对方的方式。读了这本书几遍之后,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这本书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教会了我热忱。人生的路途漫长,总有跌跌碰碰的时候,每当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的时候,我们偶尔难免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之所以消极,是因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努力,怀疑自己的将来。因为怀疑,所以不确定,不确定以后自己能否成功,渐渐的对自己失去信心。人生存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缺乏了自信几乎等于失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不能自己克服这种困难。

卡耐基告诉我,努力是成功的必然历程,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成功。努力有一种现象,即我们的努力并不一定即时生效,进步往往就像波浪一样,此起彼伏,有时候前进,有时候貌似不进反而倒退,但是不断地努力终将迎来飞跃性的进步,有时候能力就想一夜暴富一样,连自己都难以相信。是的,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很确定的对自己说:“我成功了!”我们的人生有很多风波,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冒险,尤其是夸专业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常常因为起点低而不自信,生怕失败而浪费了努力,于是乎犹豫不决,迟迟未能行动起来。我们的人生也容易因此而缺乏活力。但如果,把我们比喻成汽车的发动机的话,当我们都开到60公里时速的时候,每个人都不相上下,看不出优势。不管是法拉利,宝马还是奇瑞QQ,速度都没有差别。而只有在我们开足马力的情形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才能显现出来,是法拉利,是宝马,或者是奇瑞QQ,就一目了然。我们没有尽全力去做的话,永远不要对自己say no。

有一句话这么说,“当你对生活抱着消极的态度,你的生活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当你对生活抱积极地态度的时候,你的生活如同一股清澈流淌的清水,充满活力;当你对生

上一篇:深化党建范文下一篇:师德初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