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

2024-02-02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1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课改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1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提高,且有逐年退化倾向。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和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学长期处于简单机械的重复状态。2专业意识不强,专业精神匮乏。部分教师满足于做“教书匠”,缺乏专业归属感和成就感,缺乏专业发展动 力3个别教师心态浮躁,学风教风不扎实。4专业发展不平衡。多数农村学校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和外语教师,教师年龄老化,很多教师不会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更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

2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引 领学习 ,丰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

朱永新认为:“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学校在激励教师主动树立专业发展意识的基础上,首先要引领教师学习将传统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其次要引领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系统学习教育专著,使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再次要引领有兴趣的教师多阅读文学名著,并充分运用网络知识,不断拓宽教师的组织和驾驭能力, 增强对课程的专业知识背景理解和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体现“用教材教”、丰富发展课程并能自主研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2.2 引 领反思 ,实现农村小学教师角色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 行深入的 反思 ,那么,他将永远只能是一个经验型的教书匠,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作为学校要引领教师进行反思,首先,要在课前引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行为。其次,要引领教师课中反思,不断修正角色意识、适时调控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再次,要引领教师开展课后反思,包括每天记录的经验心得、体会,并与专家、骨干教师或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从而达到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的目的。

2.3 引 领成长 ,让每位农村小学教师都能准确定位自己 ,进而使每位农村小学教师得到全员、差异化的专业化发展

要引领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特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是关键。学校要根据目前教师的年龄、学科、学历和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情况统一制定适合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特别是着力在教师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反思训练过程的落实方面下功夫。尽学校最大的努力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件,积极推行发展性、过程性评价,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氛围。

其次,学校要为每一个教师量身定做专业化发展的规划、目标、措施。可以采用“需要”和“菜单”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教师主动进行专业化发展的强烈愿望, 从而达到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员、差异化的目标。

2.4 搭建自我实现平台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是否真正形成了专业能力和品质。大多数教师已敏锐的感觉到,新课改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涯, 真正合格的教师将伴随新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专业自觉”,也就是说,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对原有经验和现实的问题解决策略不断整合、扬弃和创新,最终建构一种集教学、学习、研究和创新于一体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便能够从枯燥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和职业倦怠中解脱出来, 以建设性的心态去化解压力和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真正感受到生存质量的持续提升。

2.5 搭建科研交流平台 ,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现代教师要强化教研科研意识,学会研究,参与研究,研究出成果,做到以研究促提高。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研究,才能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方向、新特征、新细节,找到内在规律。要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开放式教研走近教师,这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独特见解的发表;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实现有效教学为旨向,把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作为课题,大力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现代理论的指导作用、参研人员的示范作用、科研管理的规范作用和科研成果的助推作用。

教师的专业化与课程改革的成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须树立以学校为载体,到实践中学习的观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途径,以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手段,在团结、互助、合作的良好气氛 中 , 努力实现 专业发展 及教育创 新的目标 。

摘要:当今社会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其特点和规律采取相应对策,是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思想、技能、水平发展的关键。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1.1 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分析

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兼职教师是各个学校的主要力量, 专职教师较少, 不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 代课教师的非正式因素容易导致上课质量的下降, 加上体育课程被其他科教师占用, 体育课程开展率较低。且男女比例相对悬殊, 女体育教师的数量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0%, 教师大多较为年轻, 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间接地影响到体育课程的开展。

1.2 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课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开展体育课程, 传播体育基础教育, 促进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 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经过走访调查发现, 平顶山市中小学目前开课多为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项目较少, 受制于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原因。

1.3 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分析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缺乏, 这些农村学校中很少有完整的体育教学场地, 大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较为缺乏, 体育器材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 不能满足正常体育课的要求。

1.4 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由资料得知平顶山市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程递增趋势。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 但是对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的投入较少。这些经费大多都投入到农村学校补助基金、免费教科书、农村义务教育校舍改造等方面, 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经费投入较少。

2 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分析

2.1 全面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教育的扶植力度,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 切实保障农村教师权益, 提高教师地位, 增加对从事体育方面教育者的收入。组织农村地区教师外出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更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发展,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更好的服务于学校, 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学校应更加关注教师, 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2.2 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应完善教师工作计划, 合理安排教学实践。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研究教学方法, 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教学研究。填补自身知识空洞, 不断学习优秀学校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让体育课堂成为更有效力的课堂, 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为农村体育教育改革贡献自身的力量。积极投身于城乡一体化的浪潮中, 促进城乡教育体系的完善, 进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3 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设施

农村中学大多数都有相应的教学场地, 器材也不全面。但是, 部分小学根本没有相应的场地, 这严重的影响了体育教学, 因此, 应尽快改善农村地区教学环境, 缩小城乡教学差距。改善现有体育教学场地, 增配体育器材, 完善相应体育配套设施。让器材有更高的使用率,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 学校在放假期间体育场地可以对外开放, 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与运动锻炼中。

2.4 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农村中小学地区, 是重点关注对象。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状况, 场地建设、器材增加投入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政府的帮助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和体育学习当中, 这样才能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 不断缩小城乡发展距离, 促进教育公平。

结束语

平顶山市农村地区体育教师资源缺乏, 体育教师较少分布不均匀, 男女老师比例不平衡, 体育课程开展不合理, 安排体育课时较少, 部分学校体育课出现被占用的现象, 不利于课程的开展。由于部分地区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 体育课程的开展状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农村地区教育经费远远少与城市地区。导致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匮乏, 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开展。

摘要:研究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寻找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促进平顶山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工业旅游是新型旅游业态,有利于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和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乐山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设施完善,工业资源丰富,据此,以乐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乐山工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和条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业旅游开发策略,希望政府、部门和企业合力推进工业旅游开发,快速实现 “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目标。

关键词:工业旅游;开发策略;乐山

1 引言

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但近年来随着游客观念的转变、企业对利益的追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工业旅游得到了较快发展。在2015年乐山峨眉山农夫山泉率先拉开乐山工业旅游的大幕,尽管乐山工业旅游起步时间晚,但是也面临着传统工业转型和全域旅游纵深发展等难得的机遇,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呢?不仅要借鉴国内外的工业旅游研究成果,更要结合乐山的实际来探索工业旅游的开发策略。本文分析了乐山工业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条件,并结合地域实际提出具体的乐山工业旅游开发策略,希望尽快实现乐山的“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战略。

2 乐山发展工业旅游的必要性

2.1 推动全域旅游,提升乐山旅游竞争力

旅游是乐山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改革创新热点,为了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乐山不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而乐山工业企业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在各个区县,游客观念的转变使得具有教育性、科技型、文化性和参与性等特点的工业旅游备受青睐。乐山工业资源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要素,成为旅游新亮点,工业旅游也成为乐山全域旅游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抓手,推动乐山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工业旅游使乐山区域内的景点分布更为科学,景城联袂更加紧密,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旅游厚度有效增加,另外,也可通过工业旅游景点与传统景点相结合,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需求,从而提升了乐山旅游竞争力。

2.2 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2016年乐山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8.5%,目前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其关键在于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工业+旅游”有助于工业强市战略的实现。首先,工业旅游在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社会稳定,2016年乐山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小企业166户,工业旅游对于有效消化其面临的问题;其次,使现有甚至废弃的企业资源发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增加工业企业的利润来源;再次,通过工业旅游为企业节省大笔的营销推广费用;再次,通过工业企业的知名度提高,来不断扩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最后,工业旅游促进企业经营意识转变,不断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加速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实现企业效益质的飞跃。

2.3 促进产业融合,带动乐山经济发展

旅游具有开放性和关联性,可以带动当地多个产业的发展,当工业旅游融入乐山全域旅游中来,会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乐山经济发展后劲。一方面是依托工业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内的融合,使更多吃、住、行、游、购、娱企业参与进来,可有效优化要素配置,延长产业链条。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充分融合,使旅游与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产业(商业、金融、体育、运动、影视娱乐、文化等)融合互动,实现多产联动,交叉融合,有利于培育更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有利于旅游产业由发挥经济功能向提高综合效能的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 乐山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

3.1 优质的工业资源是工业旅游开发的基础

乐山工业企业数量多、类型和业态多样,品位高,为乐山工业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乐山工业旅游资源布局科学,主要分布在乐山各个区、市、县,且以游客感兴趣的行业居多,如食品、药材、饮料、特色工艺品和陶瓷企业与游客生活密切相关,游客对这些行业兴趣浓厚,参与工业旅游意愿高。此外乐山工业企业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有些企业有几千年的历史,如盐文化、造纸文化、根书文化等。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诞生,进一步丰富了乐山工业旅游的重要资源,详见表1和表2。

3.2 完善的旅游设施是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

乐山地处南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港口的相继建设,使得交通更加便捷、游客出行更加方便。此外,乐山旅游发展多年,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工业旅游开发提供难得的条件。乐山投入資金大力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住宿、餐饮、卫生、购物、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旅游配套持续改善。另外依托旅游产业体系的升级,新建和改造了乐山旅游信息咨询、游览索引、旅游解说、旅游网络销售渠道系统,使得乐山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

3.3 充足的客源充足乐山工业旅游开发的前提

客源数量、结构及其特点决定了工业旅游前景广阔。学生是工业旅游的光顾群体之一,目前乐山市适龄儿童、小学生、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初中、高中和大学生分别为23.3万、17.6万、0.22万、7.5万、4.4万和2.68万人;乐山市的本地居民约有352.43万(2017),乐山中心城区目前人口58.4万人,到2020年将有望超过100万;外来游客成为工业旅游的重要组成,从2011年以来,乐山旅游接待人数每年呈两位数增长,2017年旅游人数达到4380.75人次。随着旅游意识的转变,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工业旅游意愿更加强烈,工业旅游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4 乐山工业旅游开发对策

4.1 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支持

4.1.1 對工业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

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对工业旅游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政府的统一规划有利于乐山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工业旅游产品的整体定位,前期的统一规划也可避免长久开发中的“狗尾貂现象”。 首先,政府要认识到工业旅游对于城市经济的作用,明确工业旅游在乐山经济中的地位,并理顺工业旅游与大众旅游、专项旅游之间的关系,其次,制定工业旅游规划,使规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保证工业旅游开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再次,要调查工业资源特色,从而确定优先开发方向与顺序,并有效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最后,加大工业旅游基金和旅游用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土地有偿转让制度和企业资金、技术等入股政策,为工业旅游开发提供保证。

4.1.2 制定工业旅游标准体系,规范工业旅游发展

在《国家级工业旅游区(点)规范与评定》和《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纲要》基础上研究制定乐山本地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和工业旅游服务规范,保证乐山工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和高质量。工业旅游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工业旅游企业的资质、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保证工业旅游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建设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咨询点。工业旅游服务标准主要是规定必须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相关的具体的要求。除了工业旅游书面评价标准,还可通过政策引领或资金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各类工业旅游示范点,发挥对工业旅游企业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实现乐山企业由工业生产向旅游服务的转变。

4.1.3 合理选择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工业旅游内容和项目设计上要强调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政府需要对乐山工业资源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工业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特点,并根据工业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开发价值和资源吸引力科学分类,科学选择开发模式,优化配置工业旅游产品,吸引潜在游客,具体的开发模式见表3。

4.2 多方通力合作,协同推进乐山工业旅游开发

工业旅游开发系统复杂,要避免单打独斗,多个部门合作才是快速推进工业旅游开发的关键。一是乐山各区、市、县的旅游、经济、信息化、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和文物等部门共同参与到工业旅游的开发中来,在申请程序、资金、土地和税费等政策方面为工业旅游开发提供便利,保证在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上取得突破。二是工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开发过程中要有“一盘棋”和“差异化”的观念,从游客利益出发,整体优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功能布局,使得乐山区域内的各类功能产品体系化、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元化。三是现有的工业旅游企业与原有的销售渠道成员联手运营,尽量将工业旅游产品纳入到常规旅游和国内外旅游的网络体系。

4.3 主体企业积极参与,顺势而为

4.3.1 观念上重视

企业在工业旅游开发中扮演着产品开发、品牌形象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多重角色,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工业旅游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工业旅游开发中政府一头热的现象比较突出。要让企业重视工业旅游,踊跃参与到工业旅游的开发中来,工业企业应该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应充分认识到工业旅游对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度挖掘工业资源的文化旅游价值,对企业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开发,将工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切实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此外,工业企业需要理解工业旅游的综合效益内涵,科学评价工业旅游效益,增加工业旅游开发信心。

4.3.2 自上而下的推进

在工业旅游开发初期,缺乏必要的知识能力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员工工业旅游抵触情绪浓厚,工业旅游开发启动难,企业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实现开发工作的全面铺开。如何自从而下的推进工业旅游,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企业高层必须重视工业旅游,有工业旅游开发的坚定决心,并将这种坚定的决心传达给每位员工;其次,通过宣传引导、利益调整和政策调控等措施为工业旅游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员工参与工业旅游的积极性;再次,要成立由企业领导人员牵头的工业旅游小组,将本企业的工业旅游开发工作层层铺开,逐级推进;最后,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部门、市场营销等各部门进行逐级培训,加速培养一支能适应工业旅游的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营销、策划和管理人才队伍,保证工业旅游开发之需。

4.3.3 强化工业旅游产品设计,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工业旅游重在满足游客的求知、娱乐、体验和怀旧等需求,因此工业企业的创意、设计与景观改造都需要以游客为中心。在设计上要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出各类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及项目,如观光、休闲、科普、节庆游、遗产游和购物等。在创意上要通过现场实物、特色图片、有趣视频、生动讲解和互动体验等多种创意来提高工业旅游的亲和度,增加游客对企业生产材料、制作流程工艺和企业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旅游配套方面要为游客提供咨询、预订、讲解、特殊人群服务和餐饮医疗等服务,只有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和细微化的服务才能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游”味。

4.3.4 扩大工业旅游宣传,拓展客源

工业旅游不能等客上门,应针对不同客源要积极主动出击,获得更多客源,保证工业旅游的可持续性。针对外地游客,乐山政府可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和承办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平台外,增加乐山工业旅游在百度的搜索广告,和马蜂窝、大众点评的游客评价,工业企业则与原有的旅行社合作,吸引外地游客在光顾乐山大佛和峨眉山等景区后进行工业旅游。外地投资客和本地企事业单位主要通过乐山经贸委、乐山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举行以促进交流观摩为主题的商务接待主题旅游。针对本地学生,企业利用抖音、QQ空间等新媒体发布有趣的小视频,激发学生们对外界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参加工业旅游,也可以与学校合作,为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提供亲子游、修学游和专题游。针对本地的老年人市场,企业采用工业旅游进社区,以降价形式激发他们的旅游欲望,也可与超市合作,采用购物送工业旅游门票的形式,还可与当地的老年协会和老年大学合作,提高老年人参与度。

参考文献

[1]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符江红,唐玲萍.对红塔山集团工业旅游开发的思考[J].社会发展研究,2007,(19):43-46.

[3]乐山工业:创新驱动竞风流[EB/OL].https://leshan.scol.com.cn/ttxw/201801/56069710.html.2018-01-26.

[4]工业旅游|六大模式+六大功能[EB/OL].http://www.sohu.com/a/195250956_99957503.

[5]魏清清.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产业发展保持持续稳定,而保持电力产业稳定的发展的基础在于电力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保障电力产业可以长期的、稳定的以及深入的发展的关键一环。在当前的电力管理工作过程中,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而在当下的线损精益化的管理体系中,缺乏非常有效的管理对策以及管理经验。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力产业;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电力营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得人民群众对用电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对电力系统来说,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所以相关的电力供应企业应该积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开展相应的电力改革工作,不断对电力供应系统进行创新。虽说近几年以来电力系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在电力供应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以及麻烦,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问题出现也是非常频繁的。所以做好电力营销的线损精益化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相关的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也可以进一步的得到提高以及进步。

一、加强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

开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步是对台账进行高效管理以及整个项目流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台账的管理工作,一些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提升相关的管理制度,低效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电力信息的对接工作。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的管理水平,电力公司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首先强化对台账的相关管理策略,并且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有效管理措施来实现对电力项目流程的进一步管理以及监督,这样就可以降低电力线路的一些损耗。除此之外,还应制定更加精益化的管理模式对项目进行深入的管理,所以这不仅就要求运用电子版开展电力信息的快速传递工作,而且还应该增加一些纸质版的信息传递,这样就可以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沟通,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线路检查和计量工作

对电力营销中出现线损的问题,电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去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地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非常高效的解决,相关人员在进行平时的常规工作以及后期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应该定时的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检查以及维修工作。对其中发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相关的漏洞问题应该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后续不良的发展趋势进行及时的遏制,从而避免影响其他地方的正常使用。而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切实加强电力线路的质检能力以及质检技术,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建设以及其自身的思想意识的建设工作,从而保证质检工作的定时实施,最终保证质检工作计划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对电力抄表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线损管理控制意识

如果想要实现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重要目标,首先应该加强对相关的电力抄表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其线损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从而可以降低线损对电力企业所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电力公司应该定期的对电力工作人员开展线损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使得全体电力工作人员都可以学会并掌握造成线损异常的原因以及电力线损的产生原理,同时应该积极的开展电力线损专题讨论会,不断加强电力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交流,进而提高抄表工作人员抄表的准确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出现人为的窃电或者破坏电路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联系当地公安并且与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加大对窃电行为与破坏电力供应系统的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关人员应该日常性的进行专项整治工作以及检查工作,为不法窃电分子作出提醒,最终避免窃电现象的发生以及人为破坏电力线路现象的发生。

四、及时完善以及更新客户信息系统

对于用电量非常大的一些区域来说,这些区域将会给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带来非常巨大的压力。因为这部分地区客户信息量是非常的巨大,因此电力公司在遇到一些客户变更自己的用电信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在电力控制系统中不能及时的得到有效登记以及反馈,所以这也就非常难对用户的实时动态情况做出非常正确的判断以及分析,进而不能及时的制定一定的有效措施,所以这种情况也就给电力营销线损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因此,在电力线损精益化管理流程中,电力公司应该做好客户信息动态的更新工作,及时对客户变更的信息进行有效反馈。一旦有客户做出信息变更时,那么电力公司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里面的相关信息做出正确改进,并且应该及时地将客户已经变更的信息传输回到数据库的终端,此外,相关的操作工作人员也应该实时对最新信息进行跟踪,一定要保障数据可以高效的传输,工作人员等到明确数据已经传送至相关数据终端以后,这样才能够对新办理的客户开展相关的电力配送作业,此外,相关的一些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好电力的配送记录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为后续相应的电力查验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種方式可以有效低避免因为输送电力过多但是没有电力输送记录情况的出现的情况的发生,而且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电力线损问题出现的情况,从而避免客户实际已经使用到电力公司的供电,但是因为电力企业没有及时供电记录的情况的发生,从而为电力营销线损问题精益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相关铺垫。

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电力使用的需求的增加,所以这也将推动电力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电力企业应该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断对电力线损精益化管理过程中提出更好的创新策略,这也是开展合理地把握电力线损精益化管理,以及科学的解决其中的问题的关键。而加强电力营销线损精细化管理应该在思想以及行动上真正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鹏飞研究电力营销中线损异常的成因和精益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5):229-230.

[2]吴晓凡关于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7(36):163-162.

[3]庄开智.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研讨[J].工程技术,2018.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和城乡发展政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有效改善了传统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的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局面。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更高更快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其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的模式。对此,本文就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村部落处于空壳状态;只有少部分农户成功致富,大部分农户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医疗、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1 全面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生产,扩大农民收入的渠道,并加大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第二,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增加相关的农业生产补贴,包括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多种综合补贴。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粮食低价收购政策,加大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也要将国家基础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增加财政支农的扶持力度,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土地问题,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作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销售渠道多样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粮食生产的效益也在不断增大。但是,这也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过于重视或偏袒某一个农产品,也会使得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失去原有的平衡,不利于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农业发展信息共享的政策,加强农业市场的经济调控,在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的同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3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非常有必要,因为政府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政府有机调控和市场自我调控结合的作用下,有利于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当地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非常大,所采取的的综合性补贴、农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都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但是,也有部分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财政情况太好,难以有效落实农业补贴的政策。所以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偏远地区的农村,要加大农业的补贴力度,实现农民共同致富,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加大了科技型和技术性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在这转变的过程中,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鼓励农民可以外出就业,加大农业培训基地的建设,使更多地农民能够真正地掌握一门手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

4 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应当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把一些较为分散化的农户集中起来,实行合作化经营,转变农业生产的方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资源進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还能够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和发展。

5 更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应当围绕着这一目标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就是消费。对此,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刺激农民的消费,同时也要更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当地政府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引进更多企业的投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民的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有效推动农业农村的经济的发展。

6 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

目前,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上。因此,对于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还需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落实完善的农村基础建设保障体系,比如加强农村公路的修建、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农村医疗机构的完善等。以此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的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7 采取多样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加强村子与村子之间的互通,村子之间优势互补,实现村子之间的经济往来。其次,加大现代科技的应用力度,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实现更高质量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农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鼓励农业生产品牌化的发展,加快高科技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可以加强农业高校和农村的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创新能力,并建立起农民创业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把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中国环境管理现状

在环境管理中突出的“先污染后治理”落后的管理观念使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

资源环境问题日渐严重,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环境管理的措施, 如“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总量控制制度等。近年来, 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开始逐年减缓, 工业污染明显减少, 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地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二、中国现行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类型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 (行政手段) 和市场激励型 (经济手段) 两种形式[3], 即收钱和发钱制度, 收钱包括惩罚或限制, 发钱包括奖励或激励政策。前者主要是利用各种环境标准、法律法规和不可交易的污染物排放配额收钱, 其优点是目标明确、见效快, 缺点是执行成本高、不易长期实施。而后者是互利双赢的经济手段, 目前一些国家比较倾向于此类环境管理对策。我国采用的环境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类型:征收排污费、污染赔款和罚款、保证金、税收、信贷、利润、价格、补贴、市场交易、责任保险、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等[1,4]。

三、我国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客观必要性

经济手段可以制约资源开发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力度、加强环境治理力度, 从开发、应用、治理上保护环境。

首先, 利用经济手段可改善经济效益。运用经济手段推动生产方式有粗放向集约型转变, 消除环境保护中的片面性。

另外, 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符合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市场规律来调节经济的发展和进行环境保护。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在解决繁琐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政府干预形式是政府制定市场价格, 利用市场机制模拟市场, 运用税收和价格等杠杆提供社会主体环境经济行为社会成本的正确信号。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优势的政策措施。

四、促进我国环境管理经济手段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 增强环保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模式主要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为特点的传统发展战略, 粗放经营造成大量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在单方面追求GDP的忽略对资源的保护。

(二) 促进经济手段多样化和深度化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形式比较单一, 广泛运用的经济手段是税费的征收, 而鲜少运用其他经济手段。根据调查, 目前我国排污单位治理设施运行经费高于国家收费标准, 部分排污收费标准仅仅占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20%, 有些甚至不到10%。可以从这些数据得出, 经济手段的软化是造成我国城市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三) 在环境管理中增加价格机制

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价格, 对环境资源的定价不合理, 甚至没有发挥到有效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 资源的稀有程度决定了资源价格的高低, 资源环境的这种经济资产本应纳入国家的经济核算, 但许多国家没有充分利用却将其排除在外, 这使得资源环境价格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四) 提高向社会征收环境税的使用率

在我国环境管理中, 普遍存在环境费被挪用的现象, 部分地区甚至挪用环保费到城市市政建设中, 导致环境保护费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 在环保建设中由于一些企业没有主次之分, 资金投资严重缺口并疏于管理, 而造成环保资金大量浪费、环保建设周期漫长, 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 在环境管理中, 提高税收的使用效率对环境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五、小结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 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从经济角度嵌入, 运用经济手段来制约和管理。根据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具体的成因,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效采取激励措施,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制, 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构建合理的环境管理经济激励机制, 即经济对策, 成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需对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政策进行反思, 构建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环境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环境管理中目前普遍运用的经济手段以及存在的不足, 提出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我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环境管理,经济对策

参考文献

[1] 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56-57.

[2] 米素萍.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3] 葛睿成, 朱丽芳.试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10 (4) .

上一篇:大学新生创新入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与政治伦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