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

2023-10-10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1篇

5s管理的总结 “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 “5S”活动.“ 5S ” 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 “ 5S ” 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 “ 环境 ” ,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 "5S 管理 " 逐渐被国人所了解,并在国内部分企业中开花结果。

实施5S的目的

在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营造企业管理氛围以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提升企业形象 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使顾客有信心;由于口碑相传,会成为学习的对象 .提升员工归属感 人人变得有素养;员工从身边小事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易付出爱心与耐心 .提升效率 物品摆放有序,不用花时间寻找;好的工作情绪。 保障品质 员工上下形成做事讲究的风气,品质自然有保障;机器设备的故障减少。 减少浪费 场所的浪费减少,节约空间和时间。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汽车再制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从幕后走到前台。由于目前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认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就是汽车的以旧翻新产业,控制不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总结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一经验做法,加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汽车再制造;发展模式;对策

汽车再制造产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是实践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同时,汽车再制造产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汽车再制造还处在探索和示范推广阶段,汽车再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

一、汽车再制造的内涵及国外经验

(一)汽车再制造的内涵

汽车再制造是充分利用废旧汽车产品中蕴含的二次资源,运用先进的表面修复、改造技术,按照严格的产品标准,使之恢复原有性能甚至形成新性能的产业化制造过程。大力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也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汽车再制造的特点。汽车再制造与正常的产品制造相比具有自身特点,集中表现为多重不确定性:(1)废旧汽车产品回收的时间、地点及数量不确定,给生产组织带来困难。(2)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质量存在不确定性。(3)再制造产品的可拆性、可回收性、再制造率及再制造工艺不尽相同,生产调度复杂多变。(4)再制造产品的周期、成本呈现不规则分布。(5)再制造产品目标多样,市场需求难以准确预测。

2 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是汽车再制造实践活动所具有特征的概括与发展构想的具体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发展模式来源于客观实际,它是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具体实践活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2)复杂性。汽车再制造产业涉及的因素纷繁复杂,促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基于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发展模式也只是汽车再制造产业某方面属性的表述。(3)双重性。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既包括现存的实际运作,也包括未来的发展构想。

(二)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经验

在发达国家,汽车再制造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作模式和成熟的市场环境,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逐渐成为引领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 依法推进产业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德国相继出台了《限制废弃物处理法》、《包装条例》、《限制废车条例》及《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对德国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起到了最为关键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在美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要超过欧洲,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的管理政策。美国关于产品连带责任的法规,加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严格限制了废弃物的填埋,降低报废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 有效的政策机制。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汽车再制造产业,2002年7月,国会审议通过了《汽车回收利用法》,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该法的规定,汽车用户需要缴纳回收利用费。为促进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给予汽车再制造产业支持,其中相关政策就有: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给予补贴,其补贴率为1/3,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府贷款利率等。

3 全员参与。日本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广大国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企业和国民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标准。另外,日本消费者还要承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部分费用。双轨制回收系统是德国循环经济的特色和创新,德国政府对废弃、废旧汽车施行付费制度,安排专人回收,从而最终进入回收系统。

二、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现有的实践探索,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经验,本文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

(一)“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

“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是指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以关键技术为依托,以培育试点示范企业为中心,市场机制调节和公众参与双轮驱动等“五要素”共同组成的运行模式。“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强调各因素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通过政府的引导、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强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建设,确立试点企业在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公众广泛参与的绿色消费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技术支撑、试点示范、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体系。

1 政府引导。政府充分发挥战略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制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研究建立汽车再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基础标准等,逐步规范产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资金及相关配套的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稳步推进汽车再制造产业化进程。

2 技术支撑。加速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以恢复尺寸、提升性能的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以提高旧件利用率为核心,特别是要示范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再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试点示范。培育并继续深化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有步骤、分阶段地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再制造工程,积极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生产者责任环节的延长,要求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产品的可再制造性,主动设计出更有利于再制造的产品,形成从绿色设计一绿色制造一绿色包装一绿色运输一绿色销售一绿色服务一回收再制造全过程控制,避免资源化后再生产品与新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从根本上降低用于再制造回收的费用。

4 市场主导。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需要市

场机制调节价格关系,实现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自主地调节汽车再制造企业经营行为,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政府通过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多元化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用财税、行政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承担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职能,加强公共产品领域建设,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汽车再制造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的统一。

5 公众参与。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一个信息完备、渠道畅通、社会认知、全民参与的配套服务体系。应该鼓励绿色消费,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行为能力,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作好表率,通过政府采购影响公众消费行为。此外,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还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从而改变需求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促使企业生产汽车再制造产品,最终使产业结构向着有益于汽车再制造的方向发展。

(二)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追求的目标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将汽车生产的各环节,从设计到再制造,置于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内,按照汽车产业生态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布局要求,实施汽车再制造建设方案。在设计园区时,同时考虑企业周边的基础设施,设计出便于能量与物质在园区内流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园区内的企业相互依存,通过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分摊废物管理、培训、采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的支付成本,共享管理、公共政策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1 构建生态园区管理信息系统。汽车产品“从设计到再生”,即汽车使用到报废后通过回收、再制造得到再生或改进提高,使汽车寿命成倍地延长,并把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环节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如,输入端——绿色设计,综合考虑汽车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在汽车设计之初采用绿色设计。过程中——绿色制造,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整个汽车制造各个环节,做到与环境和谐发展。输出端——延伸产业链,重点抓好三个子系统:第一,废旧汽车交易系统。第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系统。第三,回收配件再生和利用系统。通过上述三个系统,达到节省资源消耗,降低维修和制造成本的目的。

2 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汽车再制造企业与回收拆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原生产企业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络回收废旧汽车,汽车生产企业、进口企业通过提供拆解指导手册或者在企业网站上公布拆解技术信息等方式,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促进回收拆解环节与再制造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以汽车再制造企业为主、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为辅的多层次、多节点的回收网络。为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废旧汽车资源化信息中心,建立信息网络和数据库,为汽车面向绿色产品设计、制订回收法规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三)技术推动发展模式

1 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汽车再制造企业增加产学研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学研联合,以解决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加大科技开发力度,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各种形式、各种体制兴建汽车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攻关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汽车再制造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2 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借鉴和推广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标准规范。整合区域现有的技术中心资源,开展技术战略联盟,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通过市场的利益机制、产权组织、战略联盟等方式,积极吸引优势力量参与资源整合与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区域网络,提高公共技术资源配置水平,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积极开发汽车再制造基础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加快完善数据共享系统,逐步实现科技资源的全社会互补共享,推进汽车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3 完善再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增加各级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贷款支持技术创新,加快形成汽车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汽车再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整合行业和地方各种资源,逐步形成涵盖汽车再制造产业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一批各具特色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发展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时间表,汽车再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三、促进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实施步骤

从目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看,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实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战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引导。由于目前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认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就是汽车的以旧翻新产业,控制不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就成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法律约束的强制力量来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汽车再制造产业的企业行为,扶持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第二阶段,政府指导与市场推动并重。当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基本形成后,为了维护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继续以约束和扶持的手段来支持产业发展,并不断修正政府的政策和完善法律内容,同时以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参与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竞争和发展,达到两者的相互协调。第三阶段,市场主导。当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形成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规律自身的力量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的行为。在这个阶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已经形成,政府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企业的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导致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在鼓励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制定产业推进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相关配套政策、管理服务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舆论引导政策等,以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专项资金,带动企业和民间资金投资汽车再制造领域,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2 试点企业示范带动。以试点企业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并发挥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攻关和示范推广,推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双向物流3级4S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及相对应的地区授权服务点,实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信息反馈“一站式”服务。

3 建立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汽车再制造产业逆向物流涉及到再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要实施逆向物流,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由于供应链存在“长鞭”效应,为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汽车再制造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信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规模化回收、科学化分类、专业化处理、无害化利用”的思路开展废旧汽车的回收与利用,对汽车再制造产品进行归类和分别处理,追踪闭环供应链的全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控制措施加强监管,进而实现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汽车再制造产业逆向物流体系。

4 提高社会认知度。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目前还处于雏形阶段的探索期。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展览、比赛等途径,向社会推广汽车再制造的制作工艺、理念、性能、特点、使用寿命等,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产品的认识,鼓励消费者和公共机构优先使用汽车再制造产品,鼓励以价格折扣、补贴、以旧换新等方式销售汽车再制造产品,逐步扩大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市场规模。同时,所有汽车再制造产品上均需标注“再制造产品”标志,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责任编辑:闫春英)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方案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方案的合理性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制定一个基本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专业规范,以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的需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科学的关键问题。地方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担负着为地方及周边省份输送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而既要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统一性,又要走竞争性差别化发展道路。从湖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领域的实际出发,我校提出了根据各高等院校优势传统行业,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

一、前言

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 号)两个文件精神,推动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在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研究并实践出适合于地方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专业规范是省属高校设置同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也是同类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并完成教学内容的最低要求。教育部也要求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吸收到专业规范当中去,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形成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自1998年教育部实行专业大调整以来,湖南省属高校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院校已经增加了湖南文理学院(1999)、邵阳学院(2002)、湖南工程学院(2000)、湖南工学院(2007)、长沙学院(2004)5所院校。从目前情况来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仍存在着不足,一是截至2013年底,全省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到16所,在校生达到3万余人,占机械工程学科四个专业学生总量的85%。然而,许多地方院校是在2000年左右由高等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的,这类院校办本科专业的历史较短,师资队伍较差,办学经验不足,教学基础条件较弱。二是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在加工制造产品、加工设备、企业管理、技术支撑与售后服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精密制造、产品销售等领域就业,在研究院所、企业设计单位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少。由于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产品、生产纲领、生产规模、用人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地方院校按照统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培养人才,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突出专业特色,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范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范是地方院校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根本保证。指导性专业培养方案基本规范应该在教育部机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规范的基础上,以及在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和确保该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做出相关规定,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学习和熟练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然后结合各个地方院校本身的具体情况,在满足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传统优势学科的一些课程,从中体现出各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制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業培养方案指导性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遵循规范与特色协调统一的原则,没有指导性规范就难以保证机械专业本科教学的整体质量,而整体统一又不利于各校办出特色和满足人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二)要遵循夯实机械专业基础的原则,对专业方向或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口径不合理的情况,要做足前期市场调研,再研制专业培养方案规范。

(三)要遵循规范具有较大弹性的原则,如课程门数设置、理论课时与实验课程设置,最好能够提出一个学时或学分的控制范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留出空间。

(四)要遵循核心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标准过低则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过高则不利于分类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规范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项目,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深入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制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工作基础之上,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同时邀请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并广泛征求工业界人士的意见,争取在2014年之前完成研制任务。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发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基本规范。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于湖南省装备制造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湖南省支撑产业——装备制造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根据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新能源机械、汽车制造与设计等行业人才是省内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努力追求的目标。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将湖南省装备制造业振兴实施规划(2011-2015年)贯彻落实,该规划立足于国家和湖南省重大工程建设的主战场,以国际国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新能源机械需求为导向,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努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以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湘电集团、江麓机械、南车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主体,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超级行业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新型的制造加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发展一批高、精、新的机械产品,努力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装备制造基地。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归纳起来有四点,具体如下:

(一)加快发展三大优势装备,即工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输变电成套装备。

(二)培育壮大六大新兴装备,即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装备、数控装备、电子信息装备。

(三)改造提升四大特色装备,即通用石化装备(如鼓风机、离心机、压缩机、大型水泵及阀门)、冶金矿山装备(凿岩设备、重型挖掘设备、宽/中厚板装备、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冶金设备成套控制系统、余热回收装备、特殊用途的成套输送设备和有色金属深加工设备)、农业机械装备(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装备、精制米加工成套设备、大中型拖拉机、节水型喷滴灌成套设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和轻型柴油机)、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机械装备(大型橡塑混炼成型成套装备、食品机械、造纸机械、包装设备、食品安全检测设备、高中档卷烟包装机械成套设备和新型纺织机械设备)。

(四)着力发展配套装备。湖南省早就明确地将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为了充分体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首先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坚持通用机械与专门机械课程设置相结合,坚持机械基础理论与特色专业知识相结合,坚持传统基础理论与现代信息制造加工技术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兼具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和促进湖南省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2.湖南省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加工制造基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服务湖南装备制造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直接面向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3.湖南省普通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各自行业的背景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炼和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这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协调、考虑的问题。

为此,湖南科技大学机械专业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如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机械维修、矿山机械、采掘机械、风力发电机构、流体力学等课程。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基本规范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生教育以培养机械工程宽口径人才为目标,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主题,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信息化制造技术,具有现代机械设计、先进制造加工技术的良好素质人才,培养出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管理、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试验与研究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机械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的运行及试验研究,力求以最佳的经济效益生产出合格的机械及相关产品。同时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人文社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主干课程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四)专业特色

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湖南高等院校,应该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跟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掌握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各高校应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根据湖南省社会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找准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与本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契合点,主动适应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本校机械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为此在机械专业培养方案中,可将特色课程放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发挥自己的已有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湖南农业大学原来的农业机械和食品机械、湖南科技大学矿业机械、长沙理工大学的筑路机械、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机械、南华大学的采矿机械、湖南工程学院的纺织机械等等。同时,各高校还可以通过企业走访、毕业生反馈、企业技術人员来学校座谈等方式,收集湖南省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的信息,并实时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能更准确地反映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五、结语

基于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我校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项目为基石,指明了适应湖南省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科学地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机械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对其他相近专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并为后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彦铎,王海晖.以专业规范为指导,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1(1):16-20.

[2]张钢.依据专业规范制定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实践与问题探讨[J].Computer Education,2008(1):106-109.

[3]易晓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建设的定位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4]谢宏全,周丽,高祥伟.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通报,2012(2):99-102.

[5]刘春荣.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2006(11):157-158.

[6]聂时君,岳舟.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4):3481-3482.

[7]王春海,陈明.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3):50-52.

[8]陆萍,宋可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49-51.

[9]周堃敏,苏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6):87-91.

[10] 徐敏.关于职业教育可持继续发展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2(7):28.

[责任编辑:覃侣冰]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 1985年,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尼尔·鲁斯带领自己的团队, 用了5年时间对丰田公司和丰田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后, 把丰田生产方式总结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从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正式诞生后, 便很快风靡全世界, 成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精益生产”所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 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是明显有别于传统批量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是传统推式生产方式的逆向思考结果, 体现的是一种彻底消除浪费、追求尽善尽美的思想。

一、精益思想的原则和精益生产的特征

(一) 精益思想的原则

(1) 精确定义特定产品的价值。精确定义价值是精益思想的第关键性的第一步。它可以有效地识别价值增值环节, 找出不增值环节。剩下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少不增值环节的工作。

(2) 识别出每种产品的价值流。确定每种产品的价值流是精益思想的第二步。通过有效的价值流分析, 将会找出大量的、错从复杂的浪费。

(3) 使价值不间断地流动。价值流动阶段是精益思想的精彩阶段, 要想方设法让流动直观显现。

(4) 让客户从生产者方面拉动价值。通过价值拉动, 可以有效降低库存, 加快物资周转,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支撑企业战略发展。

(5) 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是一种理想境界, 但也是精益思想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断的持续性改善, 企业在管理上将会获得巨大的效益, 而企业的管理水平将会大踏步前进。

(二) 精益生产的特征

(1) 以客户为“上帝”。现在流行一种说法, 员工包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工资都是由客户来发的。这其实也是体现了“精益生产”的思想。市场经济的出现, 让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 也使得用户越来越处于支配地位, 除非你的产品是垄断或是超凡脱俗, 否则都要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中参与竞争, 走上一条适者生存的道路, 而只有有订单, 企业才有饭吃, 企业生产的产品才有价值。有人讲过, 企业只有销售创造利润, 其他全是成本。这也很好地诠释了客户的“上帝”位置。

(2) 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的主体,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主题, 而只有人才可以把企业的主题贯彻下去, 坚持下去。所以, 人是企业里最宝贵的财富。但是, 如何把人的价值发挥出来, 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各级管理者永恒的话题。一些企业对于人的看法则是相反, 认为人到处都是, 随时可走, 随时可招, 导致员工流动性大, 结果是成了其他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实际上, 在现代社会, 尤其是在对于80后、90后员工的管理上, 必须要走以人为本的道路, 否则企业可能会吃大亏。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员工动起来, 群策群力。要知道, 产品的价值最终是由员工干出来的。

(3) 以“精简”为手段。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消除浪费, 消除企业生产中甚至是企业全业务流程中的一切不增值的活动。所以, 通过识别公司七大浪费并不断地消除, 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提高利润。

(4) 团队工作组和并行设计。精益生产强调团队工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并行设计。团队工作组是由企业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功能设计组, 通过各类专人员的专业互补, 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有很强的指导和集成能力。

(5) 准时制供货。准时制供货不仅仅保证产成品的库存最小, 也保证了作业现场在制品的最少。这将有助于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 腾出空间, 降低质量损失风险等。准时制供货不仅仅体现在供货准时上, 同时体现在合适的量上, 即在合适的时间提供需要的量。

二、推进精益生产方略

企业推行精益生产, 无外乎从战略与战术两个方面下手。战略层面是较为宏观务虚的, 但却是重要的。战术方面则更多的是工具、方法和手段。

(一) 战略层面

(1) 思想第一。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企业必须在思想上统一, 尤其是“一把手”与具体推行实施的相关人员。所以, 推行精益生产, 首先要统一思想。

(2) “一把手”的决心。企业“一把手”是企业的“首脑”, 他的决定也基本上就是企业的决定, 不过分地讲, 企业“一把手”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企业“一把手”的决心将决定推行精益生产的成效。而在国有制造企业, 由于传统管理和体制等问题, “一把手”决心的作用更为重要, 因为他的决心将会抵挡很多推动过程中的流言蜚语, 也将会为推行减少一定的阻力。而这种“决心”不是指标现在口头上, 更要表现在对精益生产知识的学习掌握、对推行过程的全程关注、关键时刻的助力等, 必须是坚定不移的。

(3)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抓好试点、快出成效。这其实是计划要解决的事,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一定要制定好实施规划。规划要求:一是要细, 按年、季度、月度、周度、日分解好任务, 要保证按时完成, 每天、每周都要有小结, 总结收获, 分析问题找原因, 按PDCA循环优化计划及执行。试点一定以优势兵力快速突破, 这样便可以夯实信心, 树立样板, 鼓舞士气, 总结经验。

(4) 具体推行负责人的能力。具体推行负责人必须要懂精益生产, 更要有把推动精益生产当成自己事业的精神。这只是具备了动力或意愿, 而人要想做成一件事,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意愿, 是内因, 主要方面, 另一个就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沟通协调能力、借领导之势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

(5) 标杆企业学习。标杆企业学习必不可少, 它将会在推行精益生产之初为企业找到标准、方向和信心。标杆企业一定要选择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关键在企业性质、推行前状态、产品结构、原有管理、人员结构上。

(6) 精益生产的“土壤”。企业推行精益生产必须要讲究时宜, 或者是度点。也就是说, 企业要有精益生产的“土壤”或是条件。“土壤”是指除了推行负责人外, 还要有一帮接受并能学习精益生产的人充实到相关部门, 形成“上下齐心, 其利断金”的局面, 加快精益生产的推行。

(7) 宣传汇报。宣传工作要走在前面, 要抓好正面宣传, 及时彰显成效, 通过各种方式把精益生产“轰炸”员工的眼里, 逐步潜移默化根植到心里, 真正做到不仅“外化于形”, 更要“内化于心”。汇报也要及时, 尤其是“一把手”, 要让他亲耳听到进程, 亲眼看到成效, 强化其决心。对其他高层, 也要及时汇报, 用好“耳濡目染”。

(二) 战术层面

在战略方面公司上下形成了统一, 战术便可以落地执行了。

(1) 做好现场5S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现场5S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是做好精益生产的基础, 它们管理侧重点虽然不同, 但基本上都有很紧密的关联性, 三者相互结合起来推进, 作用互补, 效果明显。一定要注意:5S不是打扫卫生, 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个循序渐渐, 不断提升的过程;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形成好的习惯, 是在巩固和固化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方可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也就是说每一个S的工作都包含前面所有S的工作。而定置管理要做好定量、定容、定时、定人、定机五定管理。目视管理则是在合适的位置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好信息传递, 加强人的潜移默化的记忆, 如同广告宣传一样。

(2) 做好TPM。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设备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 在生产系统就是“打仗的枪”, 推行精益生产必须要保证设备的完好, 否则整个生产线将会出现停顿, 打破生产平衡, 造成后道工序的无法进行。

(3) 推行TQM。工件的合格率越高, 装配线就能真正流动起来;工序间的合格率越高, 工件的直通率越高, 生产线也可以实现真正的流动。而学会运用统计技术, 用SPC方法做好数据分析、发现异常、解决问题。可以适时导入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当然除了做好厂内自制件质量管理外, 还要重视协作、采购件的质量管理。现在企业一般都抓住核心业务, 其余大量业务走社会化协作之路, 所以各类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如果定义工件或看得见的物资质量为实物质量, 把订单签订、产品设计、工艺编制、计划编排等其他看不见的质量为工作质量外, 工作质量将是企业最要关注的质量范畴, 是TQM的重点, 是质量管理的根本。

(4) 生产线设计。要根据企业内部不同产品的加工规律、装配规律设计生产线。首先要稳定业务, 不能随便改变工艺路线、业务分工;其次要根据加工工序布置设备, 最好是能一人多机, 而装配线则可以考虑U型设计。

(5) 快速换线。要严格区分内部工作和外部工作, 外部工作提前做或并行开始, 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内部工作时间, 提高换线速度。

(6) 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固化知识, 保证新员工快速学会和实践。标准化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提高企业利润。但标准化不可走极端, 产品设计上的个性化也许企业的生存之道, 所以要分清主次, 抓住关键, 做好评估, 能标准的标准, 不能标准的要保留。

(7) 看板拉动。看板拉动是精益生产的精髓, 它是保证适时适量生产的根本。看板不仅仅是一张纸, 更是通过看板在装配线、成品库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动, 实现了“超市补货”的想法。

(8) 打通公司价值流, 打造高效价值流程, 让企业价值流动起来。价值流是企业创造价值、价值增值的通道。有人讲过, 企业除了设计、生产创造价值外, 其余环节都不创造价值。所以, 只有把企业价值流打通, 才能让企业的价值快速流动起来, 实现价值的快速增值, 保证公司运营效率, 加快物资周转, 节约公司现金流。

结束语

推进精益生产方式表面上看是与传统批量生产方式决裂, 其实是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日益成熟的必然, 也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人们思维多元化的结果。这是规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企业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企业真正以“用户”为上帝、以人为本, 扎扎实实向管理要效益。

精益生产没有终点, 通过推行精益生产更重要的目的是给企业带去精益文化。文化的塑成将使企业的管理走向自我管理阶段, 将会使企业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高级阶段, 也会在彻底消除浪费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内涵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P.沃麦克[美], 丹尼尔T.琼斯[英]著.精益思想.沈希瑾, 张文杰, 李京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1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5篇

生产计划1

一、本月车间的安全工作:

1、__月__日利用车间到期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演习,使员工对灭火器材的使用和扑救初起火灾的知识有了学习和提高。

2、__月__日召开车间安全例会,传达公司安环委会议精神,同时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新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各班组针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

3、__月__日到__月__日利用7天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考试,通过考试使员工对岗位操作标准的相关技能、内容、危险辩识和风险评价及安全生产常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4、针对__月份大雾天气多,雪天作业场所较滑,气压普遍较低,点检和清理检修易发生事故的特点,车间及时合理按排检修计划,控制检修项目,并制定出台《大雪大雾天气及气压低时的点检、清理检修规定》下发到各岗位进行学习和执行,确保了恶劣天气各种作业的安全进行。

5、严格按“三同时”对9#机组进行验收,坚持安全条件不具备不试车,先后三次对9#机组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安全设施进行完善,确保人员在试车时不发生事故。

6、开展全员查找身边隐患活动,以班组为单位将生产现场的隐患整理统计后上交车间,并按“三定四不推”的原则逐级把关,最终有13项隐患由车间按排相关人员按计划进行整改,为员工操作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7、加强设备的维护,对其进行集中处理,保证效率。

8、对石灰乳泵送料管法兰盘防护罩进行统一检查和维护,对部分防护罩进行换新。

9、节日前进行了综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同时制定《节日期间确保安全生产措施》并下发到各岗位进行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1、员工对危险辩识、风险评价掌握的不熟练,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2、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3、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需进一步加大监控力度。

三、下月工作计划:

1、组织员工签定__季度安全承诺保证书。

2、合理按排春节前的设备维护工作及检修清理作业,保证节日期间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3、对考试不及格人员及因休假未参加考试人员进行补考。

生产计划2

一、加强安全培训,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分厂(厂)要结合实际,根据生产特点,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搞好安全生产的技术技能。要针对职工工作岗位特点进行培训,切实达到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会什么的目的。尤其要加大对工区(车间)主任、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力度,通过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业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使培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解决安全生产在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忙时不要的问题,同时要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依法办事。

二、加强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

实践证明,安全检查可加快隐患的查出和整改速度,是克服、防止一切麻痹松懈思想和自满侥幸心理,落实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对减少事故起着重要作用。冬季寒冷干燥,我厂大部分设备要进行冬季维修,加上岁末年首工作繁杂,安全工作尤为突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搞好冬季安全生产自查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落实整改方案,逐项整改,彻底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层层落实,各负其责,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

三、突出重点,切实搞好冬季安全生产

针对冬季生产特点,安全工作要以防火、防爆、防冻、防滑、防中毒、防交通事故、防触电为重点,各单位要积极制定冬季安全生产措施。一是要结合案例,加强对职工主要安全常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二是要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三是要认真做好冬季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为操作者提供性能完好、安全可靠的设施;四是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和存放管理;五是要加强有毒有害和特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加大对职工穿戴防护情况的督察力度;六是加强冬季机动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严禁非驾驶岗位人员驾驶车辆,除领导批准,杜绝车辆外借他人使用。对于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要严肃监督检查,严格措施落实,严明责任处理;七是要针对基层基础材料比较薄弱这一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要根据标准及时查漏补缺,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八是要加强新建滩施工安全管理,努力克服工作量大、施工队伍多杂、工期紧张等困难,统筹规划,落实措施,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各尽职责,严格管理,保证项目建设安全顺利进行;九是各处室要根据安全工作职责范围,认真抓好检查管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早落实明年安全目标措施

20__年即将过去,各分厂(厂)要认真总结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力度,针对不足和问题,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狠抓隐患整改,并适当增加安全投入,切实做到教育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使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大的提高,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共同把安全工作搞好。

生产计划3

各部门: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是我司安全工作宗旨,我们的工作计划也以此展开,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如下:

1. 每周召开一次部门安全会议(初定周一),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2. 第一季度主要抓春运安全,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全体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

3.第二季度计划于6月份组织消防应急演练,提高广大职工对消防器材使用的熟练度,强化职工的消防意识;并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公司的应急能力。

4. 第三季度广东进入盛夏,气温比较高,在消防防范上多做工作,检查各消防器材的状态,各消防箱配件是否齐全、完好。

5. 第四季度组织一次地毯式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大检查,确保我司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6. 每季度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各部门进行考核,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执行,将考核结果进行归总。

7. 召开季度安全、服务经营分析会,总结和表彰安全考核达标部门、个人等。

8. 财务部做好对安全生产投入经费的管理,以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9. 各部门有条不紊的做好本职工作记录,严格按照记录表格要求填写,并每月定期对台账等进行归档管理。

10.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各部门按计划严格执行。

11. 力争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港口危险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三级达标。

单位盖章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时间:

生产计划4

__年,我院将在市局和市安委会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总抓手,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合向市局递交的《__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保证书》的工作要求,健全和完善我院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生产专项活动,继续保持我院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严抓措施落实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厌倦情绪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要深入科室、班组第一线进行安全大检查,帮助他们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增强对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24小时严密监控,同时对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保卫巡查工作。

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和向市局递交的《__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保证书》的要求,各部门、各科室要围绕全年安全产生目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到科室、个人,严格履行责任追究制,奖惩分明。

3、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活动,打造“生命畅通工程”

我院将以深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打造“生命畅通工程”为契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断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严防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市卫生系统人员密集场所“生命畅通工程”消防安全活动方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方案布置的时间和要求,完成消防安全活动任务。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恶化了自然环境、过度透支了各种资源,损害了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本研究认为必须建立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约束企业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该评价机制,必须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交易伙伴、压力集团、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要素。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制造业 利益相关者

2008年8月,因产品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三鹿集团这个曾经中国最大的奶粉制造商之一,声誉急剧下降,品牌价值近150亿、总资产为16亿多元的大型企业就这样被自己在一夜之间摧毁; 2011年5月,国家发改委宣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因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做出对其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截止2015年11月,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申城立案处罚各类环境违法企业2573件,处罚金额达1.7亿元。透过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重要的根本性原因——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本文认为,各种后遗症的产生与企业社会责任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拟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进行解释,在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基础上,提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对策,并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一、社会责任评价概念及利益相关者理论

1.社会责任评价概念。1895年,美国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阿尔比恩·斯莫尔(Albion Small),在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AJS)的创刊号上呼吁,“不仅仅是公共办事处,私人企业也应该为公众所信任”,该文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萌芽。1924年,美国的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把企业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类人需要的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道德因素。社会希望企业实现经济使命的同时,能遵法律、讲伦理、行公益。美国卡罗尔(Archie B.Carroll)教授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某特定时期社会希望企业履行的义务,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总和。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对股东、员工、社会与环境所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而且还要尊重人权,维护劳工与消费者的权益,遵守法律,讲伦理道德,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2.利益相关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弗里曼的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出版,书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管理活动。相比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因此,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并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政府、社会等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一种共识。虽然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清晰,但是,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范围界定仍然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以企业为圆心,其利益相关者既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压力集团,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要素。这些要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密切,其中,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简言之,企业的生存、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股东,也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回应质量。因此,企业既需要承担经济责任,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明了方向,为其后的绩效评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发展进入大踏步大发展时期,然而这种发展是以重大的牺牲为代价的,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根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制造业产值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数据,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鋼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外,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汽车产量1826.47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的41.9%;工程机械产量占世界的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等等。由于土地、原材料、人工等各种资源要素供应有限,尤其是我国地下蕴藏的煤炭、石油等各种矿产资源几近枯竭,必将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并将最终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首先在学术界得到重视,其后经过各界努力,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这一理论诞生的背景看,这是对西方企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现如今,许多制造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我国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但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生产、销售劣质产品甚至有毒有害产品,坑害消费者。这类问题比较普遍,消费者深受其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以及最近发现的“毒胶囊”事件,就是此类恶性事件。第二,散布虚假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视、传单、信函等散发虚假信息,夸大产品作用和性能或颠倒是非黑自,误导消费者,牟取不义之财。第三,损害员工利益、忽视职工安全。无偿延长劳动时间,压低雇员工资,不按国家规定发放法定假日加班费,拖欠、克扣员工工资,随意裁减员工,劳资纠纷不断增加,不重视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忽视矿井安全,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第四,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生态破坏严重。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生态环境效益,乱开滥采、随意超标排放“三废”、能耗过高,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获取企业利润,浪费国家资源,牺牲社会和公众利益。第五,各种资源透支严重。由于属于欠发达国家,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主要为世界提供低端、低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原材料使用效率不高,客观上也造成大量浪费。

三、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

长期以来轻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种后果已经无法承受,亟需全社会立即行动起来,需要强化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单向的评价,而是复合的、多维度的评价,简言之,对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必须建立一套评价体系。

1.坚持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可以简单概括为目的性、可比性、可持续性、通用性、代表性等五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构建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衡量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提升、改善,最终提高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可比性是指不同空间、时间以及内涵、口径上的可比,而且尽量以定量评价为主,增强可比性。通用性和可持续性是指评价指标设置不仅必须涵盖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前瞻性,确保评价可持续。代表性的涵义是指这种评价既要反映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共同要求,又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及东部地区实际情况。在构建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时应大胆借鉴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地区、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企业必须适应国际标准,否则很难获得发展,有时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必须注意的是,在大胆借鉴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照我国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则。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相当多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环境和资源保护、员工权益、企业行为等多个方面,对企业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二是结合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实际。制定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目的是正确处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引导企业取得合理的效率和效益,其行为符合国际标准,推动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有效统一。

2.完善与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涵盖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建立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级指标。交易伙伴、压力集团以及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各种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在三个二级指标中,交易伙伴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这五个要素作为交易伙伴之下的三级指标;压力集团的三级指标则包括政府、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以及环保主义者;自然环境、人类后代则作为受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要素的三级指标。在各项三级指标之下,再根据各指标的内部涵义,确立了四级指标。各项指标的具体设置情况详见表1。

除此,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宏观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3.着力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约束。放眼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目前分散在我国多部法律法规之中,为企业提供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法律依据,但还不全面化、系统化,力度也不够,对制造业企业的量化约束指标更是难觅踪影,致使企业无法可依,不明其社会责任,能逃则逃。法律法规不完备,不但无法界定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监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只有法制体系健全,执法措施严格,才能促使企业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与完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逐步法制化,《公司法》应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特别是制造业需要承担细分责任,提高社会责任的约束力。可通过人大立法、地方立法等,完善和修改不符合国际惯例、规定不明确的现行劳动法等法规,加紧研究和制定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地方法规,以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市场经济秩序以及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制意识。与此同时,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惩罚机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有力的惩处逃避企业社会责任而酿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提高逃避社会责任的成本,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从而积极践履社会责任。

4.建立产业化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制度、机构等,是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托和工具,需社会、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建立。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依据,从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能力,为提升企业的品牌信誉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对企业承担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经济指标仅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先进经验,在参照SA8000、ISO26000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和文化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再以此为基础建立符合制造业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从对企业以经济指标评价为主,逐步转向对企业履行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社会责任的综合衡量评价,引导和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好与职工、社会及環境等方面的关系。政府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产业不同,标准不同,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工作进行评估,使制造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从自律开始逐步过渡到第三方认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四、结语

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了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生态破坏严重、各种资源透支严重。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是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对其严重性后果估计不足,加之各级地方政府出于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考虑,既没有及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评价机制,也没有建立严格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有效机制。本研究认为必须建立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约束企业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该评价机制,必须坚持目的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持续性和通用性等构建原则,建立涵盖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交易伙伴、压力集团、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要素。

参考文献:

[1]Sheldon,Oliver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 1924.

[2]Carroll,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 Business and Society, 1999, (3).

[3]耿合江.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推进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7).

[4]王阳.系统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J].学术论坛,2008,(3).

[5]王晓霞,邓启稳.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着力点[J].当代经济管理,2008,(5).

[6]王文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优良外部环境建设[J].现代企业,2008,(2).

[7]冯晓静,韩兴.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8,(6).

[8]作者不详:“中国制造”2011年喜忧参半不要为虚名所累,中国铝业网.

[9]余慧敏等:电子商务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营与管理 ,2015,(2).

[10]殷格非,陈锋:关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的思考,WTO经济导刊,2015, (3) .

[11]孙德厚:社会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探析——以烟台开发区为例,行政与法,2015,(10)

[12]陈静,上海今年立案处罚各类环境违法企业2573件罚金1.7亿,中国新闻网,12月25日.

上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指南范文下一篇:12345市长热线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