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

2023-10-08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1篇

1 从西方高职教育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1]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间, 受到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 高等职业教育在西方国家高速发展, 当时同期综合大学和四年制的学院的学生通常有2.3倍的增长, 而高职类2~3年制的技术专科大学都有9.5倍以上的增长。这类大学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源于1980年在苏南地区创立的“市办职业大学”, 并在短短几年就发展到100多所高等职业大学, 但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从1999年才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1998年底,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一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2002年3月5日,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

由此可见, 党和国家经过深思熟虑, 适时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针,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与人才结构、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以及提高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使我国尽早由“精英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减缓升学压力、推进经济和拉动内需的需要。

2 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2]及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 但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是处于更高的等级和层次的职业教育, 高职毕业生可以适应高新技术和科技含量更高的岗位, 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即能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 又懂仪器的设计原理及性能, 具有生产和开发的潜力, 更能适应操作性岗位的需求, 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至今, 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和发展思路已经深入人心, 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 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发展不平衡, 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比较差, 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都应当下大力气进行改革[3]。

3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4]

作为教育主体,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4]。具体表现在:生源类型层次复杂, 文化知识基础差, 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 迫切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方法;自卑心理较严重, 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思想比较活跃, 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 而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知识缺乏系统性, 技能型、经验型隐性知识有待显化。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应从高职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教育主体出发, 以学生为本, 积极探求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 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较好发展。必须确立全体学生都有可塑性、都能得到相应发展、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高职教育理念, 使每个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都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一技之长。

(2)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 及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3) 使学生在专业平台上掌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广基础、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 要在学生学习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 尽力给学生构建宽阔的专业基础平台,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

(4) 使学生得到自觉主动的发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 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做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特长特点, 努力做到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 使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 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6)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 也是基础教育。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和就业, 更要关注将来的适应、发展和创业。因此, 要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教会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突出以能力为本位, 切实做好课程改革, 积极创建精品课程

(1) 打破原有教育模式, 实施创新型教育模式。即改变原有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强化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

(2) 突出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以岗位为主导, 打破原有知识性课程体系, 教学过程中实行理实一体, 用实际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 以工作过程的整体思路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 工学交替。课程内容中充分体现本专业最基本的核心原则, 使受教育者获得较为宽泛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巧, 能自如地应对未来就业时的频繁变化。

(3) 积极创建精品课程, 将创新型教育模式贯穿高职教育始终。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高职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显著, 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3.3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5]

(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 建立有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同落实培养细则, 完善培养方案, 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教学、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2) 按照社会需求改革学制, 采取更加灵活的办学模式, 实行分层次教学。继续推广“订单”培养,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 开展半工半读试点。

(3) 加强实习实训,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使学生在最后一年进入就业单位顶岗实习, 准就业。从教学计划上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 提高培训的技术层次, 把学习技能变成培训技能。“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 教育过程上“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实践过程”, 考评标准上“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推行“双证书”制度, 把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教学计划, 并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点) ,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4 建设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周济部长指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适应需要和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必须迅速改变, 提升学历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真正落实“四种人”, 即专家、学者、技师、能工巧匠, 不以文凭论英雄, 而以技能见高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三管齐下:一是制定新任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的制度, 二是从企事业单位选调专家充实高职教师队伍制度, 三是从企事业单位选聘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的制度, 努力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教师群体。

4 努力实现高职教育成果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的高地, 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 生产技术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 努力使其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高职教育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在专业设置。专业是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选择模式, 应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 体现毕业生就业的服务方向, 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 提高专业对劳动技术结构日益升级的适应性, 培养对路人才, 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支持。企业选对急需人才, 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也就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二要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兴办紧缺专业、新专业, 围绕新专业、紧缺专业建立师资培训基地。要定期研究地方发展规划, 尤其是产业集群规划, 要加强与人才市场、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 紧紧围绕市场办专业, 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三要建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信息收集、公布机制, 减弱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四要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 开展“订单式”教育, 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刚性制度, 聘请高级工程师、技师等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从事讲座或教学。五要加大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科技研发与推广指标;鼓励高职院校参与地方课题研究, 建立适合于高职院校的科技推广研究基金和课题;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机构, 组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科技产业园或教学公司。

总之,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 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真正形成高职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才能使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 切实做好课程改革, 积极创建精品课程, 并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建设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切实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合格高职人才。

关键词:以人为本,精品课程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嵩, 郭扬.我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2] 叶春生.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1999 (3) .

[3] 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DB/OL].职业教育网, 2007-06-25.

[4] 李丽.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再认识[Z].2008 (3) .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2篇

摘要: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是一门课证融通的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网店知识,同时自主参加1+X网店运营与推广(初级)认证,1+X认证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课程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和谐健全的人格,才能协调和统筹各方面的工作。本文从网店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出发,寻求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人格教育;策略;网店经营;课程;管理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格教育现状与问题

1.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属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属于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前期选择两个电子商务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前期的调查问卷显示很多学生不懂什么是人格,甚至是从未听过人格教育,因为可能不是特别擅长学习,所以整个群体表现的不是特别自信,其次整个群体的习惯和自律方面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最后社会、家庭、学校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缺失,目前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人格教育,加之自我的认可度不是很高,所以造成了他们存在的人格问题比普通大学生多一些。

1.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一个实验班级,共发出调查问卷41份,收回34份,对比上次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级学生在很多问题的选项上较前次有些许改观,比如面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在前次的调查问卷中完全不能很快适应的占26%,但在本次调查中占比为0;还有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看专业书、或积极主动学习的问题,在第一次的调查问卷中有64%的学生是选择的确实需要需要别人的督促,在此次的问卷中对于此问题的调查,比例下降到54%......1诸如此类的有很多问题都相比前次有些变化,并且是总体往好的方向去转变,但是有些方面仍然没有比较显著的变化,比如在自律和集体荣誉感方面没有明显的提升,协调的自我以及有效的活动方面没有的到比较明显的变化,只有些许变化;笔者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学生人格教育,从方方面面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

2.1人格与健全人格及其特征

1、人格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vons”,原意为戏剧演员所用的面具,之后人们对于“人格”不断引申,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解释,从而出现了很多关于“人格”的定义。

笔者认为比较赞同陈荣华教授的观点,人格,是指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各种人格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价值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2、健全人格及其特征

原南京师范大学陈荣华教授关于健全人格的特征是这样描述的,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是人格特征的高健康水平。表现为1、协调的自我。他们的理智与情感、智慧与才能协调一致,内心和谐,言行统一;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自律2、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热情、开朗、为人坦诚,再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与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3、有效的活动。他们具有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有强烈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能力于实践中,使自己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革新、有所建树,获得成功。这些又使他们内心获得满足与快乐,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在工作和事业上充满生机和活力。4、艺术化的生存。他们能用审美的态度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善待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超尘脱俗。他们“能以敬畏的、惊奇的、愉快的心情体验他们一生中遇到的各种事件。”他们能从自然和艺术中获得“高峰体验”。健全人格的概念引用陈荣华教授的观点,本文也以此为依据,来进行人格教育策略的研究,笔者基于陈荣华教授的观点来进行人格教育的策略研究。

2.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观念、创新创业素质,掌握网店运营、美工设计、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现代商贸服务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初次就业岗位为客服专员、美工专员、跨境平台操作员、运营助理;3-5年后,能够胜任客服主管、中级美工专员 、跨境业务员、运营专员等岗位;8-10年后能胜任公司中高层管理。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从事的是现代商贸服务领域,也就是从事的是属于服务行业,并且初次就业的岗位有客服、运营助理、美工专员等,对于学生的健全人格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网店经营与管理渗透人格教育策略

3.1以整个教学计划为例

《网店经营与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基于网店运营的工作过程设计,从店铺策划、店铺开设、店铺管理、店铺推广的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具体细分为,网店开设、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综合实训、运营拓展。该课程的学习强调实战化,所有教学项目基于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因此,该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网店运营能力等实际工作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开店的必备理论知识和基本流程,同时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营销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增强创业意识、交流沟通能力,能做到完成课程的同时便初步成为了一名拥有自己网上店铺的网商。整个过程中,有自行准备资料的部分、有与人交流沟通部分、有具体策划营销,也有相应的提升和拓展,整个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有对基本操作的要求,又有对交流沟通的要求,故整個教学计划从设置和细分等方面,前期是店铺开设的基本理论操作和要求,后期运营拓展就是个性的部分,网店创业规划,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想法和各自优势进行规划,遵循共性和个性的人格发展要求安排整个教学内容。

3.2网店经营与管理渗透人格教育的策略

网店经营与管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网店开设、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综合实训、运营拓展。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商流的运作过程,培养学生全盘运作企业商业流程的能力,具备大局观和管理能力,同样的也就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健全的人格才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并且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下面以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挖掘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格教育的方法。

1、练习法则培养正面积极的人格

在网店开设中网店筹备与开设教学模块中,回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背景资料资料进行账号的分配,分别设置从事运营、美工、客服、管理等岗位,以提升网店运营效率。需要设置店铺的基本信息并在店铺后台设置新招聘员工的信息。在这个环节的实训操作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这个账号分配和岗位设置都得不到满分,其实这题并不复杂,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不严谨不细致的态度。其实这条题目并不复杂,而大多数同学错在如岗位是客服,隶属部门为客服部,大多数同学在做这个实训时,就会一字之差,反复练习,而作为教师我们的会要求一定要一百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练学生的心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格。以及在给商品定价中,也会要求学生运用店侦探等工具,不断的练习,做到精益求精,一定要给特定的商品找到最合适的定价以及最精准的关键词,并且以word的形式提交完整的制作定价的过程,且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注意排版,注意字体字号,添加标题等,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习惯,也是不断健全人格的过程。

2、角色扮演法运用

在客户服务模块的学习中,教学过程中,会先在实训系统中就某个或者多个产品的顾客提问进行实训,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客服回复的黄金六秒,并且需要同时回复多个人的咨询等。在实训系统中训练好了之后,我们会运用角色扮演法,采用一对四的角色扮演方法,设定情景:某种程度上是有些难缠的客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磨练心性,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同时也使得客服的专业术语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曾有学者说过,在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数据、公式和其他一些事实材料,很快就会被遗忘的,并且完全有可能在参考书中查到这些东西。真正的教育则是看在所有那些事实和公式都被忘掉以后,还能留下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期望能够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准备。

3、教师的正面影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没有教育。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渗透。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需要尽可能的去关怀每一位学生。不光是关心学生学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意给予学生关怀和爱,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到六个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拥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喜爱的人。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然作为专业教师我们扮演的角色往往更多的是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我们绝不仅仅是教书,比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如何在传道受业解惑的是同时更好的育人,健全学生的人格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学生,自律是健全人格中尤为薄弱的环节,以教师的高度自律来影响学生,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写行为举止,方方面面的自律小到带水杯而不是饮料或者瓶装水,大到对于专业的不懈努力和自我要求,都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作用。当然如果能够做到方方面面都给学生好的引导,不管是教师,校园的工作者等,应该会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比如《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等。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每节课都有特定的学习任务和需要提交的作业。以商品定价练习为例,会先讲原理,后讲方法,最后学生进行定价练习,课后运用到自己的淘宝店铺里面去。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学生做完练习后,带着学生对所做练习进行一个复盘,带领学生对完成的任务作一个优点和缺点的分析,以期将这种复盘,三省吾身的思想不断融入学生思想,有利健全人格的培育。

5、读书思想的融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很多学生不会主动积极的去看教科书,在课上会用要求的方式去从教科书的阅读开始,慢慢渗透,有前期的引导看教科书,带有一点要求性的看书,到后期自觉养成看书习惯。从教师自己做起,利用课间一点时间上课导入课程的时间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自己的收获,以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积极的欣慰的面对生活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未来的学校要看到教育对象的角色转换。让教育的对象不再是一味地接受外在的教育,而是应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教育主题。受教育的对象能够自己教育自己,他人的教育也要成为受教育对象自己的教育。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每次课都会安排课前任务,由学生自主去完成学习,课上测试的方法来检测,期望能够使学生自觉,自律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都会要求学生先自己去学习,学习课本内容也好,中国大学慕课也好,总之一切以学生为主,老师再从旁辅导,提供一些解决问题下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解决问题,这些措施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人格教育的策略,笔者从具体课程出发出发,发掘课程中可以用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方法,笔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可以渗透在课程中的人格教育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健全人格有很大帮助,但是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化于平时的专业课程中,渗透到人格教育的方方面面笔者还没有深入的研究,研究还比较浅显。人格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积极的响应起来,才能形成人格教育的闭环,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全方位的渗透,全方位的创造积极的因素,哪里有教育哪里就有人格教育的渗透,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和学习。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综上所述,是笔者的浅显的见解,希望对于健全人格教育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年版,p270

[2]《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p344

[3]《“慎獨”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杨莹莹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p44、42、61

本文为江苏省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渗透人格教育的研究 编号:2019SJB624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3篇

【摘 要】通过从教学策划力、教学监控力、教学影响力、教学决断力四个维度对山西阳泉地区的225名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总体水平一般。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不足、课堂进程管理欠缺、课堂气氛活力不足、教学应变能力不强。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三者必须加强沟通与联系,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提升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关键词】农村 初中教师 教学领导力

教学领导力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学者对“有效学校”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农村教师教学领导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农村学生的成长发展,还关系到农村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甚至成为影响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背景下,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显得尤为迫切。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研究对象的选择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本研究选取了山西省阳泉地区的部分农村初中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问卷的有效率回收率达91.11%。

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引导语、被试的基本资料和主体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主要借鉴了中科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在2006年提出的“领导力的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共20个题目,即:教学策划力、教学监控力、教学影响力、教学决断力。

2.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第一,问卷的信度。所谓信度,指的是测量数据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程度。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信度分析方法是克隆巴赫系数,正常情况下,如果信度系数大于0.8,则表示问卷的效度可以接受.本问卷通过借助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843,说明本问卷信度较高,可以接受。

第二,问卷的效度。问卷的效度,即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问卷的效度越高说明测量结果越能达到施测者的预期目的。因子分析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检验问卷结构效度的方法,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又是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当 KMO值>0.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0.05时,问卷才有结构效度,才能进行因子分析。通过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本问卷的KMO值为0.814,大于0.5,显著性概率P=0.000,小于0.05,满足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因此本问卷的效度水平较高。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1.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总体概况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总均值为3.3059,介于2.5到3.5分之间,说明该地区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这些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在教学策划力、教学监控力、教学影响力和教学决断力四个维度的均值分别是3.2332、3.2517、3.3512、3.3873。由此可见,该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在这四个方面的总体表现较好,而且比较均衡,在教学影响力和教学决断力两个方面的表现又略优于其教学策划力和教学监控力。

2.不同特征的教师群体在教学领导力方面的现状调查及差异性分析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不同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在本研究中,笔者分别从性别、年龄、教龄等十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

第一,不同年龄、教龄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四个维度方面的显著性分别为0.001、0.039、0.006、0.002,而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四个维度方面的Sig值分别为0.001、0.040、0.006、0.000。二者均在教学监控力方面存在相对较小的差异性,而在其他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龄、教龄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进行均值分析,可以发现以35岁为分界点,35岁以下的教师群体在教学领导力四个维度上的表现要略逊色于35岁以上的教师。于此相对应,以20年教龄为一个分界点,具有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四個维度的表现要普遍优于2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含20年)。年龄、教龄较低的教师由于入职时间短,阅历尚浅,对于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还处于探索中,所以教学领导力的各个方面表现相对差些。随着教师年龄和教龄的逐年增长,其教学经验和阅历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教学进程的计划以及教学中各方面情况的把控都能做到收放自如,所以,年龄、教龄较高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的四个维度的表现会更为突出。

第二,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职称对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法分析,发现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的综合表现方面的Sig值为0.013,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有已统计出的数据可得,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决策力方面的显著值为0.009,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教学监控力和教学影响力方面的显著值分别为0.041、0.028,表现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职称对于教师教学影响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决断力方面的显著值为0.110,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均值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职称越高,其教学领导力各维度的表现就越好。职称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能力的象征,也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源泉,因为高职称不仅可以给教师带来荣誉,而且工资也相应地越高,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相较其他低职称的教师来说,高职称教师有更多外出考察,以及交流观摩其他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公开课、讲座的机会,而且他们自身也会作为本地区的模范代表来承担一些教学培训实践活动。通过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高职称的教师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因此,高职称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各个方面明显优于低职称的教师。

第三,其他特征变量在教师教学领导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针对初中教师的学历、职务、所在学校位置、所教年级以及所教科目这几个特征变量对其教学领导力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进行了测评,得到不同学历、职务、所在学校位置、所教年级以及所教科目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的综合表现方面的显著值分别为0.554、0.097、0.162、0.055、0.531,均大于0.05,所以,这几个特征变量在教师教学领导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针对性别和是否为班主任这两个特征变量对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的表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得到性别不同的教师在教学领导力的总体表现方面的显著值为0.258,而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其在教学领导力的总体表现方面的显著值为0.102,这两个显著值都大于0.05,所以都表现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合上文中的测评结果,笔者发现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领导力的表现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策划力方面: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学监控力方面:课堂进程管理欠缺;教学影响力方面:课堂气氛活力不足;教学决断力方面:教学应变能力不强。

三、关于提升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几点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农村初中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几点策略。

1.教育行政部门:引领与监督

第一,政策倾斜:增加农村教师进修名额。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的进修名额,并且制定进修教师的选拔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参加进修的新老教师比例合理,从而进一步从整体上提升了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第二,专家下乡:指派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培下乡”“送教下乡”活动,委派有名望的教学专家到农村的初中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指导形式可以是理论经验传授的讲座式,也可以是“上下联动”的主题研修式,聚焦真实的课堂实践环节,教师观摩学习。通过教学专家的引领与示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提升农村教师驾驭课堂、领导课堂的能力。第三,加强监督:定期考察农村学校教学。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进行考察,积极组织专家组成考察组进行听、评课,针对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给予专业的评价与指导。此外,还要经常组织农村初中学校开展一些教学技能大赛,最终选出最优秀的教学领导能手,并予以一定的嘉奖。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教学领导力的理解与把握。

2.学校管理层面:促进与保障

第一,加强合作:促进城乡教师进行轮岗教学。现阶段,城乡教育在教学资源、师资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所以农村学校有必要积极寻求与城市学校的合作,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间的轮岗交流。当然也要对被轮岗教师进行严格筛选,最好配合以老扶新的“结对子”政策一同施行。第二,拓展平台:建立城乡教师网络互动平台。农村学校可以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来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网络平台的内容是多样的,可设理论学习专栏,专家经验分享专栏,教师交流互动专栏等,通过多个内容模块的设置,确保农村教师在包括教学领导力在内的多项综合能力能得到提升。第三,建设团队:构建专业教师教学合作团队。刘宝存教授认为:“教学团队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同时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由能够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教师组成的团队。”首先,农村学校要给教师开展教学合作提供积极的环境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合作氛围。其次,教学团队要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此外,还要定期開展各项教学活动,如研讨交流会,互相观课、评课等。通过教学合作,不仅凝聚了农村教师的向心力,促进了知识共享,从而使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教师自身层面:内化与提升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农村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在此基础上明确重、难点,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任务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此外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保留自身的独特风格,同时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逐渐探索并形成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并能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风格。第二,构建教学愿景,发展领追型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构建共同的教学愿景。教师通过向学生描绘愿景,激活愿景并授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协调,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从而获得更多学生的追随,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挥。[4]第三,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发展尤为重要,农村教师要想提升教学领导力,必须首先树立教学领导的意识,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通过教学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此外,农村教师必须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同时要善于发现并结合农村特色,拓宽发展空间,还要重视校本教研等,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领导力。

参考文献

[1]吴晓英,朱德全.教师教学领导力生成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5(5):71-85.

[2]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J].领导科学,2006,(9):23.

[3]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4]陈姗姗.教师教学领导力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3-57.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4篇

[摘要]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实用性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学内容上,可适当增加文化教育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模式上,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可进行接轨,使英语教学趋于统一,达到学以致用。另外,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好地朝着实用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文化教育 专业英语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改革开放后,中外交流的日益深入使英语成为毕业生进入外企的敲门砖。然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弊端日渐突出,改革迫在眉睫。

一、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矛盾

高职生源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薄弱,两极分化严重。很多学生本来就对英语兴趣不大,再加之高考之后放松自我,且认为英语从高中的主科转为大学的副科,因此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本该拔高素质的英语教学无法继续,陷入空中楼阁的尴尬境地。

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不适用高职应用能力的考核要求。高职高专的英语AB级考试就是现行的高等学校应用能力的考试,本应是全面检测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考试,但有些学校为了盲目追求过关率,给老师教学造成压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结果应提倡素质教育的课堂摆脱不掉应试的阴影。

二、改革的原则与方向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其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一定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本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并重,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改革与创新的一些建议措施

1.提升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一味强调语言语法的应用,英语课变成了教师讲解语法的理论课,而忽视了教材中丰富的文化元素。但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们学会了各种语言技能并非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单纯的讲解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挫伤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还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残缺,从而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违背了实用性的原则。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4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着重强调教材中的文化部分,导引学生。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或收听教材之外的原版英语电视节目,并要求他们留意其中的文化因素。随后进行自由讨论,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同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播放英语原版电影剪辑、歌曲等,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假如有外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外教交流,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应用于真人实景演练中,即学即用,灵活掌握。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老师们应注意要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注重实用性与适度性,不能为了教文化而教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在语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不能把文化教学作为中心,本末倒置。

2.公共英语可与专业英语接轨

高职学院的课程设置既要要有高等教育的特征,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又要符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因此英语教学要兼顾基础语言教学和职业需求两方面。专业英语教学是将学生即将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通过使用英语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而且目前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的“高等学校应用英语能力考试”也体现了公共英语对实用性的改革导向。近几年出版较多种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内容,多是围绕AB级考试导向选取,不仅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而且增加了相关的涉外实践素材力图丰富内容,体现实用性。

与此同时,教学活动也急待改革。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既要注重语言基础的培养,又要适当延伸,使课堂活动目的性和实践性得以增强。课程内容分类及比重可做适当调整。技能性课程主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有侧重的单项技能训练。运用性课程则加强对学生包括商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合同、个人资料、业务表单、通知、便条、说明书等读、写、译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当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后,可以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交流的模式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巩固基础并且接触专业相关知识,提高涉外业务能力。

3.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英语素质

公共英语教师要把从事专业英语内容的教学看成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能看做是额外增加的负担,应该有从“语言专家”转变到“专业杂家”的思想心理准备。刚开始可以适当的偏重于学习某一学科,特别是自己所带的专业英语知识。注意了解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关注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问题,并多向该学科的专业教师请教。以此既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寻求共鸣,又能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相关专业英语知识。另外,专业英语教师要逐渐了解和掌握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规律,使自己的专业英语教学更加灵活、实用,使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也让他们感受语言为专业服务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领域,教学改革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基本原则,从各个方面同时并举。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既注重语言语法基础,又适当扩展,介绍西方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转应试为素质教育。授课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专业转变接轨。同时,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为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辛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新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3]杨小扬.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点教学与语篇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学,2002,(6).

[4]朱乐奇,李养龙.外语教学面面观[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1).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5篇

高职教育的教育目的是毕业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后获得一种工作技能,成为今后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熟练掌握英语,特别是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高职生在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高职英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生英语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高职生生源问题导致英语水平基础差

笔者通过高职生的生源信息表了解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来自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育水平比较落后,这些客观因素直接导致了高职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加上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并未打好英语基础,造成他们英语语言基础薄弱,知识断层,进入高中后有学生希望提高英语成绩,但因基础偏差的原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阶段。

2.2. 高职生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现状

笔者通过日常教学和对学生的走访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高职生因为英语水平基础较差而无法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非常浅显的语句,并且发音错误、语法混乱、词汇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更是缺乏。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套用适当的句型进行交际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的培养目标适合高职学生,但高职生因为在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过多注重英语语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他们心理转换的困难,学习英语仍然停留在背语法的阶段,认为诸如听力、对话、写作等部分的组成模块可有可无。因此,大部分高职生很难接受这样的培养目标,他们认为应该学习更深层次的语言知识,而不是实用英语。他们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而忽视了这两者的统一性,加之英语水平的普遍偏低,导致其自身在心理上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失去积极性。

3.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3.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

学习英语首先应该明白英语这门语言的实质。英语同样是一门语言,尽管英汉本身存在着很多差异,但高职生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对两种语言求同存异,反思汉语的学习方法,从

而应用于英语学习。很多高职生意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大学英语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仅是为了考级考证需要,有许多高职生的英语成绩在入学时比较优秀,但在后来的学习中往往忽略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自己良好的英语基础不再存在,变得泯然众人矣。因此高职生首先需要在英语学习中转变思想,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院将英语列为学生的必考科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重视英语学习的程度。

3.2. 合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水平确定英语学习目标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学习英语上亦是如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自身的英语水平,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从而确定自身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是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的依据,同时也是教与学的方法论。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进行着自身的一套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及自身地不断学习,参考其它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逐步形成一套新的学习方法来逐步代替原有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3.3.以课堂授课作为载体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是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而课堂授课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职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课堂授课作为英语学习的载体,弥补自身基础薄弱、知识断层的现象,提升自身英语口语表达和应用的能力。高职生可以利用课堂一方面锻炼口语,另一方面提高交际能力。主动地参与和表达,不仅锻炼了口头的表达能力,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3.4.教师应注重高职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高职生的英语学习较多属于被动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的高职生在英语学习中仅限于课堂授课,课后很少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然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时有很大的差别,有的高职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却不知该如何入手,甚至只是一时热情,热度一过便将书籍束之高阁。因此高职生应该慢慢学会在老师的指引下,结合自身英语基础和学习条件,培养自学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循序渐进的实施。

3.5.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积累

英语学习渗透于平时的点点滴滴,因此平时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高职生可以通过听广播或课文磁带的方法,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模仿磁带中的发音,模仿能熟悉每个单词的发音,端正语音,在模仿中感觉自己的语音语调与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差距,及时纠正。注意培养晨读的习惯。另外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词汇和语法就好像一座建筑物需

要的砖石,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3.6.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高职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相对较薄弱。学生的三步问好法(即-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比比皆是。高职生在以前并没有学会运用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在大学课堂上仍然像中学时代那样忙于听讲、记笔记,下课后忙于记单词、完成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笔者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课堂大致分为课前表演、课堂讲授和习语归纳三大版块。课前表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可以描述自己近期的所闻所见,同样可以跟自己的同学扮演对话。通过课前表演的版块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的转移到课堂上来,也为下面的课堂讲授版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课堂讲授版块主要是讲解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习语归纳版块则是将笔者收集的习语、常用语等的英语表达方法归纳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表达能力。 4.结语

教育部教学大纲高职范文第6篇

摘要: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文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内涵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继续按照“巩固、提高、内涵发展”的思路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和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埋头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立足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与企业对接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开展好国培、省培项目,推进好“迎新培训—进阶培训—骨干培训”的院内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鼓励教师努力在高水平科研课题立项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做好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及“墨子杯”职教名家的推荐工作。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积极吸引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到院兼职任教,培养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争创优异成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育“德能兼备”的教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二是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牵头做好省文化素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年度计划制定、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并以此推动全省文化素质类专业和课程的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主动面向市场,完善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优、强、精、特的专业布局。开展院本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积极参加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下大力气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积极申报省级品牌专业群。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继续推进“基于慕课理念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各类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升级数字化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开展虚拟仿真软件项目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紧盯上级政策要求,继续做好“3+2”对口贯通分段联合培养项目、高职院校与技师学院合作培养项目、现代学徒制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做好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现有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工作。

三是大力提升科研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

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优势和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努力在高水平科研课题立项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坚持为区域中小微型企业服务的科研定位,出台学院《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主动与企业联合,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

四是持续加强实习实训条件的改善。

积极争取德国促进贷款项目和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大力推进校内实训设施、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统筹全院创新创业教育,筹备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做好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的挂牌和建设工作,推动校企共建实训中心。

五是继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加强对职教集团的理论研究,健全完善集团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适时召开集团年会,扩大集团力量,加强集团内部院校、行业、企业等的合作力度。依托集团,加强与国企、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年新增重点合作企业不少于15家。进一步健全院内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制定《“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管理办法》,直接对接淄博经济开发区,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学院开展“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的校企一体化合作。积极申报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校。主动联系、推动企业与学院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六是大力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

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动引进国际标准和课程体系,试点境外专本衔接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出国留学。加大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招生力度,进一步开拓哈萨克斯坦招生渠道,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在新加坡境外就业项目的基础上,开拓国际豪华邮轮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走出去”战略的能力。

七实施科学管理,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及山东省《职业院校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麦可思报告的数据分析和学院实际,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学院内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建立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落实院校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营造具有我院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持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绩效考核。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导向,监督、督促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健全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各类保障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研发绩效考核软件和系统设计,全面实现绩效考核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匡志盈, 杨庆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林萱.试论如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3]秦蔚蔚.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高职高教研究,2013(40).

[4]李琦.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0(6).

[5]毕小龙.加强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指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

上一篇:教研共同体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理财规划师考试大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