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以海上人命救护作业为主的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占有很大比重。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救助作业船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船舶本身的使用性能、安全系数、海上人命救护效率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5S现场管理法作为现代优秀企业里的一项精细化管理工具,在减少损耗、提高效率方面成绩显著。本文探讨了在救助作业船舶管理中如何应用此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进一步发挥出救助作业船舶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固定资产;救助作业;船舶精细化管理;5S

一、救助作业船舶管理概述

救助作业船舶,是交通运输部属救捞事业单位根据其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本单位配备的专用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所属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所属单位在使用救助作业船舶时,应当首先保证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和事业发展需要,并遵循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和跟踪管理等原则,通过运用有效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保障船舶的安全完整,保证船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非正常损耗和浪费,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救助作业船舶的使用效益。

二、5S法应用于船舶管理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2014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加强专业救助打捞工作的意见》,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专业救助打捞体系。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下,救助作业船舶管理重点向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而随着管理重点的转变,对于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5S法,是现代优秀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打磨后总结出来的一套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已经在现代化企业里运行多年,运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符合目前船舶管理模式改革的需求。

2.环境可行性

救助作业船舶,作为一种主要用于海上人命救护的专用船舶,与一般的商业船舶不同。其日常的运作特点是大部分时间是值班待命状态,而一旦接到救助任务就全速赶扑救助现场,立即展开救助作业。而救助作业现场往往都是极端的作业环境,船舶及其机械设备的使用都处于一种临界机动操作状态。5S法所强调的工作现场,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如工厂、码头、仓库、超市、写字楼等。5S法,既适用于固定的行政办公区域,大型机械、人员交错的生产车间,变动性大、路况复杂的运输线路。因而,也适用于救助作业船舶。

3.经济可行性

5S法要求船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物品分类清晰、标识明确,摆放位置和数量固定、准确,任何人在进行救助作业时,能立即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为救助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及时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点检、维护和保养,发生异常现象时故障源就容易发现,一方面减少了聘请专门人员检修的费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故障率。而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率降低,也有利于减缓备件更换速度,减少备件库存消耗,有效节约维修成本。专业、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可以保证船员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明显地改善船员的精神面貌,使组织焕发出一种强大的活力。

4.技术可行性

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所有500总吨以上国际、国内航行船舶均建立并实施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简称:SMS)。5S法是一种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是针对现实中一些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地浪费现象,使企业改善总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为了减少这些浪费,企业需要发现在改善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借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5S法所倡导的细节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人员在执行运行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质量,与SMS强调管理人员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不谋而和,不仅能够满足SMS管理目标的要求,更是SMS运行的延伸和补充。

三、5S法在救助作业船舶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5S法,是指在从事救助作业活动的现场对人、机、物等作业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它通过对救助作业现场的环境进行全局的、综合的考虑,而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从而达到船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目标。5S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

1.整理(SEIRI)

整理,是指将救助作业现场需要的物品与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区分,去芜存精。

区分救助作业现场需要与不需要的基准,可以依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来决定。每小时、每天、每周都用到的,为必需品。每小时用到的,应该随身携带或在工作台上定位放置;每天用到的,应当存放在作业现场,并且是离工作台较近的区域;每周用到的,可以存放在作业现场离工作台稍远一些的区域。每月、每季、半年、一年、待定(有用、无用)以及不能用的,为非必需品。可以建立档案资料,存放在仓库,并且定期进行点检。其中,对于无用以及不能用的物品要立即作报废处理。通过清理非必需品,给作业现场腾出更大的空间,减少每天反复整理、整顿、清扫不必要物品而造成的无价值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的浪费,并且能让全体船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意识,即船舶的使用价值,而非原购买价值。

2.整顿(SEITON)

整顿,是指将必需品按照规定的位置、规定的方法、规定的容量摆放整齐,标识明确。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作业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摆放的位置、方法、容器和数量等要按照统一的思想进行布置和规范。例如,工具、零部件等,采用嵌入凹模的方法进行定位标识。如果没有可用的现成凹模,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海绵、泡沫或厚质的台垫,刻划出物品形状后,镂空处理即可;灭火器、烟灰缸、垃圾箱、茶杯、扫把等,可依其使用状况,按其投影的形状在地面、墙壁、桌面或者保管器具等地方描绘成图进行定点标识;文件、说明书、图书、办公用具、药品等,按照其不同的特性、使用方法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进行分类标识。通过对放置场所、放置方法、标识方法的整顿,作业现场一目了然,作业环境品类规范、整齐划一,所有物品易于取用和归位,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消除因为混放而造成的差错,提高作业效率。

3.清扫(SEISOU)

清扫,是指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防止污染的发生。

对于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要依赖他人,不要增加专门的清扫时间和人员;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清洁(SEIKETSU)

清洁,是指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实施后的成果,持之以恒。

前面所述的整理、整顿、清扫的3个S是行动,而清洁不是表面的行动,是表示了结果的状态。建立清扫的基本标准和责任区域、制定相关的考评方法与奖惩制度、深入调查、定期进行检查、上级领导经常带头巡查等,都能够很好的达到并保持这种状态。清洁也是根除不良和脏乱的源头,更是一种具有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因此,不仅作业环境要清洁,物品要清洁,职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职工不但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要使作业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浑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

5.素养(SHITSUKE)

素养,是指养成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的习惯,提升人的品质。

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作业程序,标准化的作业环境,统一的工作服装、作息时间等,规范船员的外在行为;通过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发展计划,让船员定期参加他们不熟悉的专业会议,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委派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组织各类读书学习会、技能竞技比赛等,进一步引导船员意识形态的提升。从而,使他们成为对于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成为对于完成工作的品质高低有判断、有追求的人。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1)理念共识不一致。管理者对于实施管理的意图以及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心中有蓝图,非常明确。而基层船员,由于其所处的职位或者本身的知识面的限制,认为5S只是搞卫生,搞形式主义,不了解管理给自身的作业、完成作业的质量等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容易导致船员不愿意配合或者抱着应付的心态,不按照规定摆放或未按标准来做,实施不够彻底,持续性不佳。

(2)管理层越俎代庖。5S管理重在全员参与,有些单位管理层喜欢当权威,越权指挥现场,总是插手与5S不相干的事情,造成5S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严重下降,引起基层反感,5S管理推行就会困难重重。

(3)管理标准不明确。管理者在制定执行标准时,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下发的标准部分内容生硬牵强,以致基层不便执行,船员很快产生抵触情绪,造成5S管理的作用不能真正体现。

(4)考核评价制度不客观。考核评价指标过于笼统,主观性太强,容易造成评审人员在进行评价过程中依个人喜恶办事,出现做好做坏一个样,多做少做一个样等不公平现象,从而失去竞赛和激励的意义。

(5)报废手续过于繁琐。处理无用以及不能用的物品(包括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牵扯到财务、规划、办公室等多个部门,通过层层申请、层层鉴定,层层审批,所需时间过长,导致不能及时处理,使得长期做到坚持、维持、保持很难。

2.应对策略

(1)组织全员的5S培训。从人员意识着手,充分说明管理的意图、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以及给执行人员带来的影响,让执行人员从思想上接纳这种新的管理方法;从管理内容着手,详细辅导每个项目的内含以及运行特点,结合现场指导和督察考核,从每一扇门、每一个工具箱、每一个抽屉开始指导,逐步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由难到易,从根本上杜绝随手、随心、随意的不良习惯。

(2)适当授权。遵守每一层级的职责,在适当时给予基层管理者一定的工作空间,授予他们适当的自主决策权,帮助他们提高公信力和号召力。

(3)明确管理标准。邀请执行者参与制定执行标准,开放沟通渠道,当下发的标准内容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应及时进行修正。

(4)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评比和奖惩标准,公开考核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船员工作的积极性。

(5)成立跨部门的专案小组。对现存的跨部门问题登录和专项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梳理矛盾关系,确定新的流程,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宏彪,赵辉.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专业救助打捞工作的意见.2014.

[3]交通运输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10.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管理优化

目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制度规章不能得到贯彻执行,施工操作计划无标准,员工纪律性差,生产资料浪费现象突出,效率低下,总结为三个字就是“乱、脏、差”,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进经济效益,必须要下功夫加强现场管理,改善施工环境,这样才有基础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缩影,体现了企业经营建设的质量,现场管理与市场管理的良性互动对于优质工程的交接完工是必要的构成因素。

一、施工现场起点建设是现场管理的首要基础

企业项目部门的现场管理以预防、具体和严格为管理方针,项目部门领导以及人员常常要在工程一线进行深入考察,着重注意工程现场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资金优化环环紧扣,密切相关[1]。

1、早做准备,合理规划,切实落实方案;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详细的组织设计方案必不可少,设计方案在报经技术主管部门批准后,报送项目监理工程师进行审定,对于较为关键或有重大关联性的部位施工,或是在新科技、新材料的投入部位施工的部分,具体的施工方案给出往往要提前一周或是更早的时间,对于工程技术保障以及材料试验验证,其鉴定证明也要交由主管工程师批准。

2、对于施工材料的现场准备和筛选;在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中,对于起点材料的筛选具有基础性作用,因为不恰当的材料选择往往会为日后的文明安全施工标准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重要性十分突出,以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的电缆以及配电箱为例,一定要优中选优,切实预防不合格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不要贪图蝇头小利,选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这样做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损害,同时也是违反建筑法的行为,一经查出,将会追究人员的刑事及民事责任。

二、施工方案的科学制定与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方案的设计和运营是以指导施工准备为目的的,是贯穿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资料,具体到每个施工项目,其指导性质、设计规模、结构构成、工期设定以及复杂度的关联都因项目的地理、人文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优秀的施工设计方案可以综合统筹项目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简投入,不同的方案编制往往也会造成不同的资金流动[2]。

优良的施工方案安排要统筹和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机械、人力、建材、加工以及组织管理部门的协同,科学协商制定方案设计,施工计划以项目实际情况发展进行修订,组织人员进行反复斟酌,已达到建设和投入的优化,施工过程的实施环节则严格按照优化后的方案材料进行点对点式的构架与建设。

三、工程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现场管理强化

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监督机制目前在我国的贯彻还不完善,相应的现场管理和约束机制有待加强,一方面,项目现场管理的内部部分存在着经理素质的低下问题,经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部分经理的现场监督责任心差,财务控制宽松,存在资金流失的潜在与现实因素,这些都推高了工程成本,企业利润降低;另一方面,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经济理念松懈,各为其政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施工管理部门的内部存在着技术人员和施工、材料人员的协同性低下问题[3]。

现场管理存在着技术人员只关注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施工部门人员只负责工程进度、材料部门则过分关注材料的选购和清点的问题,协商工作几乎为零,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工程现场管理的明确分工和各执其守,但实际上造成了成本管理的回避和效率低下,因为成本管理是在合同价款确定后唯一优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可见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责任制的落实对于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实行项目岗位责任制,有助于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在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同时,还要明确任务和施工人员编制,以施工任务定岗位,以具体岗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员,各尽其职的同时重视整体利益,每个局部建设主体都有人负责,现场管理权责分清,改变有人没事干,有事又没人干的短期未出局面,避免现场管理和项目建设目标达成之间互相冲突现象的发生[4]。

四、对于工程现场建材的严格管理和利用

一般而言,建材投入费用可以占据施工项目安装总造价的50%以上,部分甚至达到70%左右的水平,可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于建筑材料的投入控制,材料优化程度的好坏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直接的。

施工之前,项目承包方不仅要对货源进行详尽的调研,尽量广泛的收集信息,而且还要对货价比例进行严格评估结合,对于实际所需材料、设备总量以及需求计划进行基于组织设计的计算,做好施工的月度以及季度计划,施工进度与资金的合理投入、现场管理职能的发挥以及机械设备进退场的合理安排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材料的库管和进出取用工作的细致程度,避免不必要浪费[5]。

对于部分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例如水泥建材乱堆乱放、底层受潮结块以及钢筋锈蚀等传统问题,更要注意建材的科学有计划保存,落实建材采购、保管、监管以及价格评测机制,注意采购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提升,做到建材选购货比三家,以源头的成本控制达到减少工程成本以及提升项目方利润的目的。

五、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的资料保存及分析机制

项目管理的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就是对于建筑建设资料的管理,其不仅构成了现场管理的主要文书工作,同时也是对于工程后续交接的文字记录档案,是除了建筑材料、施工建设、技术运用、人力配置以及施工方案制定之外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管理部分,无论建筑项目有多不同,在其进行项目验收的时候,竣工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般而言,竣工资料涉及到诸如检验报告、施工建设图纸、合格证明、验收单据、变更说明、测量评估证明以及较为隐蔽的验收单据等,例如技术参数测定、工作关系联系函以及工程签证等文件。工程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都要注意在现场管理中保留和分类归集存档,这些必备文件的遗漏和错记都会对工程质量和效益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例如设计图纸和会计档案的错误则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害,需要引起格外的注意。

总体来说,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涵盖了现场管理部分,具体可以深入到质量管理、工期与进度控制、成本监控、职业安全健康认定等多个方面,其实现场管理的优化范畴还很博大,既可以连接项目的承接起始,也可以对下游的项目使用造成影响,因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体齐心协力、共同探讨,项目现场管理的综合水平提升才能有所斩获,也只有这样,工程方的绩效增值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控制[J].科学之友,2012.( 1): 31-33.

[2]李封坤.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浅析[J].门窗, 2011.(9): 45-46.

[3]张子龙.项目控制现场管理研究[J],科技建筑.2012.(2):14-15.

[4]王龙.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研究[J].现代管理,2011.(6): 133-136.

[5]张明明.建筑工程现场档案管理研究 [J].河北建材.2012(1):47-48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现场管理实务;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考核评价

企业基层管理的重要对象是现场,因为现场是企业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现场既包括基本的生产作业场所,也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辅助生产以及生产服务部门的工作现场,如生产车间、办公室、仓库、准备间、实验室等,它具有创造效益、提供信息、综合展示企业形象以及直接或间接反映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等功能。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经济效益的好坏。

企业现场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对应企业安全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资料管理员、车间班组长及部门主管等多个岗位工作需要,旨在培养学生开展企业现场管理的能力与素养。为了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组通过企业调研、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验证完善,最后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为“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特别关注企业现场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特别重视通过现场管理实践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形成和提升,即根据企业现场管理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通过现场管理实践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现场管理所需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和载体,科学设计教学组织与模式,灵活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环境条件,全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具体步骤为:在企业管理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及其各自的培养任务与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现场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再以企业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所获得的现场管理数据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载体的设计、教学组织与安排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式等。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据调查了解,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与目标是信息准确、环境整洁、物流有序、安全文明,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方式手段包括现场目视管理、现场定置管理和现场5S活动。为此,本课程选取的学习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現场目视管理,主要学习掌握现场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现场定置管理,主要学习掌握现场物料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现场5S活动,主要学习掌握如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等措施保持现场环境整洁、安全文明。三个部分全面涵盖了现场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较好地胜任企业现场管理工作。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选择适宜的项目载体

据调查了解,制造企业的现场主要包括生产现场、仓库现场和办公现场。就其管理的复杂程度而言,生产现场>仓库现场>办公现场。服务企业的现场主要包括服务提供现场和办公现场,有实物产品提供的服务企业,也有仓库现场。就其管理的复杂程度而言,服务提供现场>办公现场(仓库现场)。虽然不同企业不同现场的管理难度不同,但它们所应用的知识与方法技能是基本相同的。

为了让学生较全面熟悉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现场的管理内容、环境特点、任务要求,本课程结合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设计了9个学习子项目,它们分别是“本校××大楼目视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本校图书馆××阅览室目视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公司仓库定置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公司车间现场定置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办公室1S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办公室2S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办公室3S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办公室4S、5S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学生寝室5S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实施现场目视管理的能力,课程设计了一个6学时的学习项目“本校××大楼目视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该项目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掌握目视管理的特点、工具类型及其实践应用后,学生按每组4-5人自由分组,自主选择学校某大楼(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等均可)为实训场景(各组选择的楼栋不重复),开展所选大楼目视管理现状调查,找出该大楼当前目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论证该大楼目视管理改进方案,然后实施改进方案,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实践成果,并接受实践指导教师及其他小组成员代表的提问,最后开展活动效果检查与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与教师综合评价。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实践,可培养学生以下职业能力与素养:合理设置现场目视管理点,合理选用目视管理工具类型,合理设计并制作目视管理工具,科学制定并实施目视管理方案以及良好的汇报展示能力、较强的协作意识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二)对学习项目进行科学排序

鉴于目视管理、定置管理与5S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即5S活动包含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包含目视管理,课程按递进顺序安排三个部分的学习,即首先学习现场目视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然后学习现场定置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最后学习现场5S活动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同时,对各子项目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或递进的工作逻辑排列。如在现场目视管理的2个子项目中,“本校××大楼的目视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项目学习在前,“本校图书馆××阅览室目视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项目学习在后;现场定置管理的2个子项目中,“仓库定置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项目学习在前,“车间定置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项目学习在后;5S活动的5个子项目中,按照递进的活动顺序和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排列,即先进行1S至5S的单项学习实践,然后进行5S活动综合实践。

总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安排各学习项目。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掌握并积累现场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也得以不断提升。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体,项目载体,循环提升”。即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各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学习载体为系列现场管理项目任务。学生在完成系列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反复经历活动准备、接受任务、现场调研收集资讯、处理资讯、设计论证方案、实施方案、成果展示交流、检查与评价8个环节的实践锻炼,体验工作过程,掌握方法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遵循能力本位原则,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进行,即紧紧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与素质,将考核与评价贯穿于课程学习全过程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具体办法为:对项目各环节工作情况实施考核,考核从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维度进行,每个维度视其客观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三维考核的加权成绩为项目考核环节成绩,再以各环节考核成绩及其在项目任务中的权重加权计算项目成绩,最后以各项目成绩的加权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

七、课程特色

(一)职业体验

本课程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即以真实工作现场为对象设计学习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已发生身份的变化,即由学生转变为“准职业人”,用职业人的身份、职业的态度、职业的要求实施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实地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领悟管理思想的内涵,体验管理技巧的运用。总之,通过职业体验,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

(二)过程考核

新的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由原来的期末考试变为现在的过程性跟踪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将学生的考核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中。该方法将考核融入学习过程,大大增强了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其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性。

(三)交流分享

课程在每个项目完成后均设置有展示交流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项目实施过程及其经验体会等。通过展示交流,一方面可促进学生总结、表达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间的知识经验分享,让一个人、一个组的成功经验通过展示交流传递给全班同学,从而变成全班的经验。

(四)总结提升

我们不主张盲目的形式化的过程训练,而追求经历过程的效果,追求每完成一个新的任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进步。思考与总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课程不仅在每个項目完成后设置有检查与总结,还在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均设置检查与小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时发现不足与改进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潘艾华,朱宏捷,马健.生产运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1-104.

[2]郭慧,李涛.企业现场管理的实施原则及步骤[J].中国商论,2014(8Z):64-66.

[3]王举.9S管理在企业现场管理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6(19):119-121.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将甲方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分为了工程建设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与安全管理四个部分,深入探讨了各个环节实施现场管理的方法与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各工地甲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甲方单位;管理人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建设单位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工程承包给中标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出现债务纠纷,还会及时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益的施工合同作为维护双方权益的凭证。该份施工合同会明确注明甲方为工程建设单位,乙方为工程承建单位,即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维护工程施工秩序、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建设单位要委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充分掌握工地各方动向,为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工程施工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的现场管理工作

施工建设准备环节是确保后续施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在准备阶段,甲方管理人员要现场考察工地情况,调配工地人员、指认工地各级负责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严把建材设备质量关,进一步审核施工单位施工时使用的技术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求。除此之外,甲方管理人员还要将工地负责人集中起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深度,使其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用积极的行动影响下级员工,为全员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铺垫。除了安全问题,甲方管理人员还应该妥善处理好工地施工现场的各种矛盾,在小矛盾激化为大矛盾前进行协调缓解,加强各个环节的沟通与交流,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二、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内容

甲方人员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纵览全局、宏观调配的作用,他们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为确保工程质量、维护施工秩序做出巨大贡献。一般情况下,甲方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项。

(一)工程所需的建材设备质量管理

建材与设备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好坏,劣质建材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损害不能通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来弥补。由此可见,工程建材与设备质量的把控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关键。甲方管理人员在施工监管过程中,应该严把建材设备质量关,对工地上所有施工建材进行抽查检验,一旦发现残次品或质量不达标产品则就地销毁,决不能将其用于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二)工程建设工艺技术质量管理

一般情況下,建设工程都具有时间跨度大、涉及技术种类繁复、工艺要求高等特点。除了建材设备,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工艺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此,甲方管理人员要加大巡查力度,在每一个重要技术环节都设专人进行监督指导,不允许在关键技术工艺上出现一丝纰漏。完工后还要委派专业检测人员对该工序进行质量验收,确认合格后再开展下一环节,减少出现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不达标情况。

(三)工程竣工验收核算质量管理

工程正式竣工后,甲方人员应该针对工程整体进行质量验收,充分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与行业准则要求,测评该工程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在测评过程中,甲方管理人员要注意工程成品的完整、完好性不被破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召集人员解决,不让问题过夜,事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问题的轻重和对工程造成的影响为依据制定处罚标准。

三、工程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内容

(一)工程设计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也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工程图纸设计人员要参照工程的实际需求、工程额定成本、建材设备费用、人力资源费用、水电等能源消耗费用为设计依据,进一步开展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以达到节省工程预算成本的目的。

(二)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招标环节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阶段。甲方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方机构,委托专业的工程招标代理单位实施招投标工作。在此过程中,甲方管理人员要对应招单位进行考核,充分考虑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与客户预想的造价目标数额,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力度,对项目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

(三)正式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1、甲方人员在正式施工阶段,要以设计图纸与施工合同提及的预算成本为参考依据,对工程总造价进行宏观调控。甲方人员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凡是支出资金款项都要经过甲方管理人员过目核实,实时监控,落实资金的来源与走向,确保每一笔工程款项都用到实处。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各环节负责人要保留收据凭证,为竣工后账目的核对工作奠定基础。如若因特殊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工程变更,甲方人员应该及时审查变更后的工程预算,明确各笔款项的用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工程成本。

2、甲方人员可以通过摸清市场各个供货商\"底细\"、掌握建材设备价格波动变化规律的方法,有效降低建材设备成本,选择可靠的建材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应该建立高效的奖惩机制与考核机制,最大程度上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使工程提前完工,以此达到节省工程成本的目的。

(四)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待到工程项目全面竣工后,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方应及时向甲方人员提供工程结算报告,以便甲方对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进行核实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专业的造价工程师,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涉及到的费用清单、收据凭证等资金款项,与施工方提供的工程结算报告数据进行整理核对,看两者间是否有出入,以此评判施工单位的诚信度。

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管理是工程开展的基础与前提。甲方人员要想进一步突显施工现场管理成效,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以此约束施工人员与各级责任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其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与行业准则行事,将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不仅如此,甲方管理人员还要定期组织各级管理负责人就安全生产问题召开会议或讲座,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甲方管理人员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了纵览全局、宏观调配的作用,他们确保工程质量、维护施工秩序、节省工程造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甲方管理人员要甲方管理人员要现场考察工地情况,调配工地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应该不断加强对建材设备、工艺技术、验收核算的管控力度,定期组织各级管理负责人就安全生产问题召开会议或讲座,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威.甲方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8)

[2]金兴权.浅谈建筑工程甲方质量和进度管理[J].建设科技,2012(18)

[3]陈永新.浅谈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建筑装修专业管理人员的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

[4]陈志达.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刘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施工管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建筑施工本身就是一个存在安全风险的危险作业,并且现在建筑工地上很多建筑施工人员本身也并不重视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无论是从建筑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考虑,目视管理的引用都是非常必要的,对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及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结合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对目视管理在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目视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近年来,施工安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其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因此对定置技术的要求也非常严苛,尤其对在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一技术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要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目视管理的引用,将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显著的效果。

一、目视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俗称“看得见的管理”。通过在施工现场用所有视觉所能感知的信息,对施工现场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建立在视觉能迅速感知的这一基础上,目视管理更加直观、敏捷,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目视管理的原理是根据视觉所能感知的信息为基础,因此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视觉信号来进行传递,这样可以使得在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看到这些信号,并且迅速的理解信号所传递的内容、意图以及要求,从而及时的进行反馈,进而达到自主控制式的管理。

二、目视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目视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对于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目视管理的具体实施效果,不仅仅是一个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与施工现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能够到位的进行目视管理,则施工工地上的相关信息会迅速的进行传递,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决策,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引入目视管理的管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安全管理能够覆盖得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工作人员。此外,目视管理的管理方式简单意操作,这种方式的提醒作用更是可以有效的消除施工过程中因遗忘,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从执行效果等方面来看,目视管理起到的作用也是其他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及的。

三、目视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运用作用

目视管理能拓展管理交流能力,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在看到信号的时候,能及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传达与交流,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管理透明化,让相关的工作人员了解施工的进展,这样管理起来就更容易,更高效,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其次,目视管理从其本身是为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宗旨的特点出发,再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包括施工可能出现危险的机率大、危险的可预见性小等等,实施一整套完善的,适合在施工现场运用的安全管理模式,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做到减少施工工地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目视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

目视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生理学等等很多科学管理方式,将这些管理方式综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目视管理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管理办法,它的公开性能够为安全管理搜集到更多人的想法,从而进行及时的改进。

五、目视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体运用

(一)施工工地企业对应标志的建立

首先,施工工地要进行封闭施工,在工地外围建立围墙,同时在外墙贴出醒目的安全提醒标志,提醒周围行人注意安全。其次,施工工地应建立企业标志包括大门,旗帜等进行统一设计,标明集团,企业规范简称等等。

(二)施工工地相關视板的设置

可在施工工地的出入口设置目视管理视板,视板内容包括施工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工作内容,公司章程以及先进事迹表扬等等,并将视板制作成醒目的颜色,放置在出入口的位置,使安全管理的信息内容一目了然。

(三)施工工地危险施工区域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施工工地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警示标志要使用绝缘材料,并放置在施工现场施工的对应位置。设置位置包括:施工出入口、电力区域,井口,危险化学品等等。

(四)施工工地施工人员统一的管理

对施工工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识别,从而进行更有效的管理。要求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统一穿着工作制服,佩戴安全帽,同时需佩戴工作牌,附上照片,标注姓名,职务等相关信息,便于区分。

(五)施工工地相关物料的置放

在施工工地上物料的置放必须按照严格地摆放标准执行,进行合理地归置。这有利于迅速识别物料的摆放地,减少寻找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有效减少物料的丢失和浪费。将物料进行合理的归置更重要的是为消防安全做铺垫,严禁在消防通道及进出口堆放物料。

(六)施工工地消防的设置

在放置消防器材的位置,贴上醒目的识别标志,表明消防器材的所在位置,并提醒工作人员不要随意挪动、更换器材的摆放位置。指派保安人员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维护、检修,确定消防器材随时可以使用,防止丢失。在火灾易发的地区,进行明确的禁火划定及标志禁火提醒,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定期检查这些器材的摆放,消防通道的畅通,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施工安全的问题,俨然是需要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极高重视,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要更好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而目视管理的引入能够使得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都有更为周全的保障。目视管理这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也在更多施工现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我们要科学,客观的认识到只有切实的做到把目视管理执行到更多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才能够减少安全问题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作人员受益。因此目视管理势必会在以后被更广泛的运用,也会被运用到更多的领域。当它被运用到建筑领域时,会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红京.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02(11):398.

[2]李凯,孙志卓.目视管理在煤矿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 2014,12(28):197-200.

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结合我国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如何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俨然成为当下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近些年来,为大力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进程,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尚未达到预期高度。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家环境发展现状,对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完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不足问题;完善措施;研究

前言:保护环境基本上可以视为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软环境建设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战略部署规划地不断贯彻与落实,国民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再加上政府部门不断出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内容,促使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中,政府相关部门及主体人员应该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好可以立足于当前国家环境发展现状,明确当前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并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合理构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对细枝末节问题进行精准贯彻与落实,尽量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政府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问题予以了大力关注。并要求各行业领域生产工作应该持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践行力度,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千年大计规划体系当中,目的在于从多个层面贯彻落实境保护工作内容。虽然过去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主要集中表现在国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初步改善、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等方面,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全达成预期目标的工作任务[1]。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土领域面积较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涉及的层面内容较广。因各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地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举例而言,中国土地持续荒漠化、水环境不断恶化等始终是我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予以重点解决的问题,具体可参照图1。为全面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要求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理念要求,从各个工作层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内容,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2 环境工程管理概念及优势分析

所谓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以及方法措施,着力解决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重点针对当前恶劣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改善,有效推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环境综合治理手段。与其他工程管理工作不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在實践层面上更加侧重于如何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在具体进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立足于环境发展现状,对环境工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2]。

并主动从组织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确保环境工作项目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总的来看,开展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本质目的在于控制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结合以往到环境工程管理经验来看,通过科学构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以及落实管理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土地持续荒漠化、水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为我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内在驱动力。由此不难看出,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 环境工程管理不足问题研究

在可持续战略部署规划的引导作用下,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迈入了全新台阶。结合当前建设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国民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对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也投入了大量关注。虽然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全面开展,并在多数工作层面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部分阻碍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因素尚未得到完全消除,导致环境工程管理目标难以得到切实实现。

举例而言,过程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人才技术资源匮乏、环境工程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始终制约着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像过程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集中体现在部分地区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缺乏力度,难以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及标准。再加上多数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并未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考察,无法精准掌握施工现场污染情况以及成因。另外,部分企业自身缺乏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相关设备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缺乏合理性,导致污染源难以被及时清除[3]。

4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分析

4.1 贯彻落实过程管理工作内容

为确保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主体工作单位应该对过程管理工作内容予以高度重视。最好可以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对过程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精准贯彻与落实。在正式工作期间,从事于环境工程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

准确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污染情况以及成因之后,确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及时缓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污染现象。与此同时,相关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环境工程管理力度。最好可以通过投入合理的资金以及技术手段,重点针对施工中污染源问题进行彻底处理。在处理工作结束之后,企业方面应该加强事后管理,如对建设施工工程进行验收检查,判断排放物是否达标[4]。

4.2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因我国推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时间尚短,整体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导致在部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方面存在不健全问题。加上社会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关工作的践行力度不够强烈,导致部分工作仍旧处于滞后性开展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可结合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现状,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在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原有法律规定基础,对当前法律内容进行适当优化与改进,避免存在矛盾冲突问题。除此之外,在实施相关法律规定之前,专业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实地,对当前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确保法律条文得以满足环境工程管理实际需求,提高法律的可行性。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衡量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建议相关企业与高校之间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针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人才需求以及培养计划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尽量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符合环境管理需求的人才资源。与此同时,从事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最好可以立足于当前大环境发展趋势,对现阶段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解决,尽量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5]。

4.4 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于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现阶段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动态掌握,并主动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相关制度内容得以精准贯彻与落实。其中,在构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主动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通过与环保部门之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相关政策内容进行贯彻落实。

4.5 科学运用现代环境治理手段

传统环境治理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现代化环境工程管理需求。也就是说,在环境治理手段的选择上,我国应该始终坚持与社会发展、环境治理同步,对当前所使用的环境治理手段进行及时改进与优化,以确保可以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合理贯彻与落实[6]。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化监测已经成为当前环境工程治理手段的发展趋势。如工作人员可利用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检测手段,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绿色植被覆盖面积、水文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工作人员可根据分析反馈数据对当前污染情况进行综合治理。

4.6 强化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为强化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环保技术理念,对本地区环境保护管理知识进行更新优化。举例而言,环保部门方面可定期举办环保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方式,借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强执法宣传力度,可在人流密集地区张贴相关标语[7]。

结论:总而言之,科学建设环境工程基本上可以视为现阶段解决全国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及主体工作人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任务。坚持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贯彻落实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内容。其中,重点针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处理。最好可以从健全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与落实。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空间,对我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浩. 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足及完善措施[J]. 黑龙江科学,2020,11(14):134-135.

[2]陈雅洁. 环境工程管理现状与措施探析[J]. 农家参谋,2020(23):87.

[3]董雨晴,秦天一. 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 绿色环保建材,2018(12):50-51.

[4]张卫丽. 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方法分析[J]. 环境与发展,2018,30(11):233+244.

[5]宋成旭. 关于环境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 科技风,2019(16):143.

[6]吴萌霖. 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足及完善措施研究[J]. 山西农经,2019(10):96.

[7]姜力丹. 关于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J]. 中国高新区,2019(17):204+206.

苏州思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 215131

上一篇:财政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