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杂志论文范文

2023-09-17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从数字出版物多维、动态、非线的媒介特点入手,对视觉元素和交互内容在数字界面中的动态设计原则进行全面解析,分别从版面元素、界面布局、信息层级、导航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动态设计的具体形式,探讨在数字出版物中动态设计的应用原则与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全面、辩证地理解动态变化的依据及所呈现的效果,归纳总结了数字出版物中各类动态设计的交互功能与价值所在。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媒介特点;动态设计

基金项目:鲁迅美术学院院级课题“图形动画在公益科普类数字出版物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1 数字出版物的媒介特点

数字技术问世以来,为出版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的发展,终端和平台的不断改进,使电子出版物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兴业态。阅读媒介的转变让出版物呈现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纸质媒介的精致版式设计、海量内容编辑转为界面交互方式及动态媒体技术的尝试和拓展。网络屏读出版物高度简约概括的视觉效果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用最良好的体验来服务,用最有效的动态来引导。技术浸入内容传播不仅仅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更是为设计艺术服务,让设计美学与交互功能实现完美的融合。数字设计是一种多维设计,因此也是一种动态化的设计。这是数字设计与传统设计最为根本的区别[ 1 ]。终端显示媒介的数字化,同时也改变了内容读取的方式,在原本的文本与图片基础上叠加交互元素可以使内容的呈现更为生动形象直观,阅读体验也更为丰富,还增加了参与感。多媒体技术辅助实现了传统纸质内容到数字形式的转化,通过交互元素的动态设计整合丰富的视听内容,提供了各种媒体互动体验,从而体现出数字出版物多维、动态、非线的特点。

2 数字内容的动态设计

2.1 版面元素的动态设计

版面元素是指文本、图片、音视频、超链接这些呈现在数字出版物页面中的信息内容,动态设计是指元素通过再设计实现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图形结果。动态的变化让原本静止的界面出现新的视觉引导,提高用户大脑的兴奋度,更为清晰流畅地展示信息,形成内容之间的动静关系,完成和谐统一的生动画面。

数字媒介可以直接将剪辑好的动态影像内容通过置入安插在界面中,也可以加入基于flash AS3.0或HTML5技术衍生出的很多文字和矢量图形的动效设计,这一点在很多启动页面上应用较多。而对于静态图片则可以依据特征进行有条理的排序组合之后通过幻灯片切换来活跃版式效果,类似编排设计中组别的划分。流畅且连续的成组序列帧式图片可以通过图片序列展示的功能实现类似动画的效果,甚至可以完成物像360°旋转的浏览。一些软件的交互功能还可以用六张全景图片创造三维空间的展示,不再受到二维平面空间的局限。而当图片内容比较大需要较长时间加载的时候可以使用渐显或动画的方式;图片太过密集需要着重展示时,具体信息内容可以使用移动缩放功能局部放大来展现特定信息,例如一些高清图片的细节和地图位置信息等等。

動态设计可以强调和突出版面视觉元素,丰富视觉效果,但也要注意整体的统一,根据内容划分整体与部分,结构并列的部分在设计上应该具有一致性。随着数字技术和发行渠道的不断变化,版面动态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很多主流出版物对于单纯动效的加入并不很热衷,但是面向青年或小众群体的时尚类杂志还是会使用比较酷炫的动态设计效果来吸引用户注意。

2.2 界面布局的动态设计

界面布局是数字媒介体系化视觉设计的起点,数字界面的布局空间要基于动态思维展开,在保持页面秩序美的原则基础上,构筑动态空间秩序的布局方式。动态设计解决的是界面与元素的空间关系,界面框架结构的调节方式,版面功能的突出显示等问题。常见的界面布局方式有宫格式、左舵式、卡片式、标签式、分屏平铺式、菜单式、瀑布流式等,如图1所示。

数字出版物可以利用设备优势,通过多任务多手势来实现不同方向的滑动、缩放、点击、切换、翻页等动态设计,也可设定自动完成图片和文本信息内容的展示和切换。对于信息内容较多,在界面结构框架中无法完整显示,需要扩展隐藏的空间时,可以采用可滚动框架、上滑、下拉、点击展开等动态设计方式实现,如图2所示。分组信息则可使用手风琴模式或卡片模式折叠在界面中。与内容无关的动态元素在界面中的存在比例不宜太多,会对视觉感知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增加认知负荷,不利于信息的传达和内容的学习。动态设计不能够随意添加,要具有引导的作用且能够让用户接受,恰当的动态设计才能够实现简洁而有效的用户体验。

2.3 信息层级的动态设计

信息层次指系统中的信息组织方式,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分组和排序,信息层级有着优化结构、形成焦点、强化逻辑的作用。动态设计可以帮助用户建立图形界面的层级关系,避免视觉认知变化太过而突然出现的缺口,完成界面顺畅地转场。

数字出版物信息内容缺乏组织性,呈现出碎片化、扁平化、开放式的特点,在非线性的层级系统中,很多是平等的。这就需要良好的信息组织,拉开主次层级,形成合理、清晰、有区域划分有视觉焦点的界面。数字出版物在结构内容的组织上又不同于App的纵向展开方式,多采用层级结构较浅的横向方式。针对标题及内容提要的预览之下,一般可用单击、弹出、标签展开、列表展开、卡片展开等动态设计方式,来达到信息内容索引的目的,如图3所示。当下的很多数字出版物会通过轮播式多屏滑动浏览模式来实现横向预览,并可对并置页面采用透叠模式显示,优点是不需要在层级切换时,来回进出页面,通过滑屏过程中,点击切换直接地实现跳转,如图3所示。移动端的设计中也经常会在考虑版面设计的前提下,加入隐藏式按钮和菜单来完成一些辅助功能的索引。

2.4 导航方式的动态设计

导航方式的动态设计是指数字出版物导航界面和按钮的人机交互、创作逻辑等体现出版物动态变化的视觉流程。用户触发了某种导航方式,界面会进行相应的反馈,导航的动态设计是出版物交互逻辑和创意体现的重要部分。

不同于纸质出版物的线性方式,数字出版物信息内容采用基于超文本的非线性编辑方式,栏目、菜单、分类等布局结构对用户的阅读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导航的主要功能是辅助用户阅读,而动态设计可以重新定义数字出版物界面的体验感,减少导航的操作步骤,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基于手势的界面交互也会随着操作手势的不断增加而调整导航方式,可以根据手势动作的发展来研发新的交互功能。

數字出版物中信息内容较多,容易产生迷航现象,所以导航方式的设计非常重要。好的导航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灵活地切换页面,以及提供切换过程中较为明显的提示信息,常见的方式比如在iPad电子杂志中设置底部的快速导航栏,或者简洁明了的页面地图式导航,如图4所示。很多时候有必要设置导航按钮的动态变化来强化用户的操作体验,比如触发按钮会有即时的反馈如释放、变色等。通过层级的深度交互来创建更为流畅的体验过程,提供过渡视图之间的视觉引导和反馈,并对按钮点击和界面转场进行动态设计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适应数字化阅读方式。

3 动态设计的应用原则

3.1 动态设计的整体性

数字出版信息内容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多维结构,其复杂多样对视觉设计的整体性提出了考验,动态元素的大量使用会影响识别度,也易产生阅读障碍。因此,动静关系的整体性是数字出版物设计需要平衡好的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的物像容易引起关注,但无序的过度运动则会造成不适。因此,数字出版物的动态设计对于内容的传播既有利也有弊,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注意围绕主题内容,按照层级秩序有机地叠加动态效果,在数量上和变化上也要整体考虑。不加选择地滥用动态元素会造成界面视觉上的混乱,导致整体设计的失败。

3.2 动态设计的一致性

数字出版物视觉界面之间必须保持一致性的视觉元素,风格必须整体统一[2],具有相似和一致性的动态设计可以降低阅读过程中的负担,让用户可以用同一种方式思考和操作,有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一致的动态设计还可以建立学习型的认知体验,将已经理解的操作方式延续到后面的页面。所以,频繁地更换动态效果并不是好的选择,会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困惑,不利于用户快速准确地操作。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弗说:“好的设计无需认知门槛”,好的动态设计对于操作的引导应该简单有效易用,通过动态效果连接同级的页面和状态,那么其基本动态设计也应该是相同或一致的。

3.3 动态设计的功能性

无论出版物的版面设计还是动态设计,都不能单纯为美观而设计,会造成形式大于内容,丧失了内容的功能性。信息组织要有逻辑性、连贯性、流畅性,根据使用的需求来设计,要注重对阅读层次的深化,阅读内容的完善,确保动态设计元素的融入能够最大程度地激起读者共鸣。仅仅拥有动态设计效果的出版物,除了视觉的新颖之外,并不能给读者带来继续阅读的动力,内容更是走马观花毫无印象,不便于记忆。过于绚丽的动态设计让人眼花缭乱,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如果不够丰满,仅仅是页面堆叠了很多交互元素,也很难获得持续的关注和阅读,这一点在早期流行的网页端电子杂志用户中已经得到印证。所以,设计师应对界面效果的“动”与“静”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在确保流畅的阅读基础上,适当的采用具有创意的动画形式才能获得读者持续的关注[ 3 ]。

3.4 动态设计的趣味性

杂志类数字出版物的优势,在于内容的深度和优质的阅读体验,其有效的可感知的动态信息交流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操控性、愉悦感和趣味性。数字环境下屏幕媒介成为载体,增加了从静态到动态的时间维度,使静态页面在电子屏幕上,由原来的单一静止画面演变为运动变化形态,扩充了信息容量的同时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表达,实现了立体多维全方位的展示特点,突出了基于媒介变化而产生的互动乐趣。充分利用动态设计的趣味性,可以给读者营造气氛和体验,能充分感受到科技优势和感官刺激,但动态设计应当适度,才能够很好体现人性化、实用性和趣味性。

4 结语

数字出版物因其动态特点,成为多种媒介相互融合的有机体,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交互等内容优势,突出了动态设计的丰富表现力,提升了感官综合体验,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时代产物。对数字出版物的设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方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纸媒的线性方式,它的传播更注重交互性,并且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愈趋人性化。

数字出版物所呈现出的高度动态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元素“动起来”,而是融合了先进的交互模式与设计理念,在信息管理逻辑结构框架内,实现的具有高度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创新发展。因此,动态设计及操作方式一定要保证以用户为根本,注重读者的阅读感受,实现简单易用、符合感知的良好交互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灵毅.解构传统:数字出版物设计理念及方法研究[J].出版广角,2014(14):58-59.

[2]荆世鹏.数字出版物视觉界面信息设计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4):152.

[3]崔晓敏.电子杂志形式与交互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9(20):207-208.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2篇

本刊服务于医学创新研究,以医疗事业改革和广大医疗工作者探究学习,增强医德,提升医术为主旨,努力体现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贴近实际,追求实用。本刊长期面向全国征集医学学术论文,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学分。

主要栏目:

院长论坛、创新视点、临床研究、病例(案)探析、名医名院、医疗新秀、治院方略、医患情真、管理之窗、后勤服务、医药互动、法规在线、医院文化、护理天地、影像特析、综合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特室特科、综述、论著。

来稿要求:

1、来稿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000 60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直接发至电子信箱或打印在A4纸上邮寄至杂志社,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单位、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E-mail。

2、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

3、凡投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

《中外医疗》诚邀学术编委

为不断提高刊物学术水平,我社面向全国诚邀学术编委。凡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学科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在医疗机构、医学卫生院校及科研院所、医药学会(协会)、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及医院担任负责人者均可应邀加入我们的编辑委员会。

学术编委负责部分稿件的初审,优秀稿件的推荐,重点稿件的编审等工作。可以以本刊编委名义参与社会活动,享有推荐稿件优先发表权,优惠参加本刊举办的学术会议及活动,详情资料备索。

电话:010-63385386传真:010-6338568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邮编:100054

E-MAIL:zwylbjb@263.net网址:www.chinazwyl.com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3篇

201311330522

郭凤梅

一、背景浅析

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信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电视新闻所具有的传播优势更使它“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和愿望;能够及时的传播国内外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在21世纪中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现在,新一代青年人正逐步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力军,在不久的未来甚至是现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青年人的良知与觉悟至关重要,而一档真正为青年主体为受众定位的新闻节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二、策划动机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信息大量过剩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迅速崛起和持续繁荣,也使得电视机构以及从事电视创作的人越来越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和加工。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并实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效果。

以青年人作为最主要的受众目标,配合青年人生活作息习惯,从节目的立意、内容、关注的核心、节目播出时间、时长都经过仔细考虑,从而得到青年人的关注,达到节目预期效果,让节目存在有实际的意义。

三、节目设定 节目名称:新闻焦距 节目类型:新闻、资讯

目标受众:85后、90后社会年轻群体 播出时间:每周日21:40 节目时长:26分钟

节目宗旨:作为新闻性质节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面的价值观,选取最重要、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新闻、话题等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帮助广大年轻社会群体及时了解社会,提高年轻人的实事敏感度、唤起对时政的热情。 节目目标:阐明对新闻事件的见解和态度,从而发挥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该档节目将会深入青年人群体,以青年人的视角观察新闻、了解新闻、切合实际。使青年人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民情、关注国计民生

四、本期专题

名称 微信朋友圈,已变“坑友圈”

主持人导语: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新闻焦距》,我们都知道微信朋友圈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和大多数的自媒体一样,原本只是用来分享信息的平台,随着微信“红包”这一功能的加入,发展到今天,有人说朋友圈已变“坑友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1、 嘉宾上场:主持人邀请嘉宾上场,嘉宾上场要营造出气氛

2、 主持人串场:主持人的风格应该做到与嘉宾的配合,给人一种舒服亲切的感觉,谈谈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3、 观看影像资料:由主持人提及观看影像资料,这部分影像资料是由我们采编人员收集到的,它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采编人员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视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插入背景声音。具体如下,

“想练字,求众筹一支派克笔,是真爱的支持一下,1块不嫌少,100块钱不嫌多”、“想去东南亚,红包换明信片哦,包多少钱大家看着办”、“众筹看场演唱会,现场视频发给大家看”、“要过生日了,想给自己买个生日礼物,希望得到大家支持”。朋友圈里,你收到过这样由朋友发起的“众筹帖”吗?有人认为不差那几块钱,还能收到对方回馈的小礼物,“还蛮有意思”。也有人表示很反感,“救急不救穷,不愿意为那些无厘头的爱好买单”、“不好意思不给,但给了觉得是感情被消费”。

4、 深入报道:寻找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大学生朋友圈"心愿众筹"买手机 一晚获1700元。

周娟(化名)是北京某大学四年级在校生,近日她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称“6s发布快一个月了,还没攒够手机钱,求朋友们红包打赏,不然就去卖肾了”。与文字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张表情委屈的配图和一些哭泣的表情。第二天,用周娟的话来说“感到太意外了”,一晚上就收到将近1700元的微信红包,“虽然大多数朋友给的是10块以下,最多也就是50块,但没想到有那么多人给。”于是,周娟打趣地在自己的“众筹帖”下面说:“感谢大家帮我保护了肾。” 朋友圈里的“周娟”并不是个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人都看到过自己朋友圈有人众筹资金去旅行、看演唱会、买礼物。这些帖子多写得滑稽俏皮,有意无意,但外加一句“考验是不是真爱”、“真情求助”、“多少是点心意”的话,让不少好友都打开微信红包慷慨解囊。

当然,这些众筹发起者多数也不会让朋友白白掏口袋,会以旅行明信片、异国小物件、一封信、甚至是演唱会视频作为“回报”。在朋友圈发起“尤克里里”众筹的小武说,如果众筹成功会连续发布一个星期演奏视频感谢大家。他私底下表示,众筹并非真的“差钱儿”,而是增加朋友间互动的一种形式,觉得“有意思”,“就像抢红包似的,哪怕有时候就一两毛钱,大家也耍得不可开交,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真心支持还是碍于面子,对于朋友圈儿里的个人众筹,多数发起人都表示“效果不错”,收到的红包数很出乎意料,“哪怕有的只有一分钱,但觉得很好玩儿”。 在一些个人发起的众筹帖下面,不少朋友留言称“有意思,必须支持”,“挺逗啊,我是真爱我给红包”。王女士遇到自己的朋友众筹想骑行青海湖,毫不犹豫包了20块钱红包,“无所谓,都是好朋友,给二十块钱支持一下”。 但也有人对此举表示很反感,和周娟同是大学生的刘希认为,“这是在消费大家的友情,几块钱确实没什么,给就给了。”另外他还表示,发红包多是看到别的共同好友留言支持,不好意思冷眼旁观,“碍于面子”总得意思一下。 另外也有人表示,看到有朋友发类似的“心愿众筹”,就当没看见,“哪怕是群发的,我收到了也不理会。挺没劲的,怎么会有人想让别人为他的兴趣爱好买单呢?又不是真的遇到困难。”为需求买单偏离众筹意义。 有社会学专家认为,朋友圈属于私人社交平台,朋友之间开玩笑无可厚非。但变相的心愿众筹如果是“唤起大家的同情,一起出钱为自己的需求买单”,就偏离了众筹本身的意义,有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乞讨无异。而且这种行为发生在“熟人”中,有些人碍于人情、面子而不得不给予支持,这种熟人间的“道德绑架”会降低信任资本、削弱社会的横向纽带。

5、

6、

7、 转会现场:主持人与嘉宾对谈,深入的分析实践案例,提出看法 主持人串场:

最后的结束语及下期节目预告

五、节目要求

片头以蒙太奇手法,通过各种灯光的变换,吸引观众眼球。整个节目在歌曲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变化,以防止观众听觉疲劳。主持人要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严谨、大气、机智,具备现场鼓动性。采访人员要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来采访嘉宾。在内容的安排及选材上尽量做到能吸引观众,采访问题要多样,问题新颖。

六、人员设置

1、主持人:一人负责演播厅内的主持

2、编导:一人

3、摄影:两人负责视频拍摄

4、撰稿:两人分别负责主持人稿件、采访问题。部分解说词,策划稿件等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4篇

(2)关于稿件的审阅情况,作者可随时登录在线查稿,以了解审稿动态。>>>网上投稿流程

2.邮箱投稿:将稿件用Word格式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杂志社邮箱,发送时主题写明“新投稿”、作者名字和论文题目的前3个字。为了方便您及时了解稿件审核情况,建议您使用网上投稿系统。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5篇

★※◆杂志网站:http:///prtal.aspx?id=101&kid=1&kk= ≌≌≌≌≌≌≌≌≌≌≌≌≌≌≌≌≌≌≌≌≌≌≌≌≌≌≌≌≌≌≌≌≌≌≌≌≌≌

★※▲◆㊣&&刊物简介&&㊣◆▲※★

主管单位 :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 : 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9324 国内统一刊号: CN 13-1399/G4 邮发代号 : 18-219 ★※▲◆㊣&&栏目设置&&㊣◆▲※★

前沿视界、特别关注、课题研究、话说教材、教海探新、民主教学、快乐教学、教法研究、学法指导、测试评价、精品课例、课例点评、实验平台、专题研讨、信息技术、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

★※▲◆㊣&&来稿须知★※▲◆㊣&&

1.论文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来稿一律采用电子版本word文档);

2.文章的格式要求为:在题目下边写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省份、城市、邮编,然后是摘要、关键词、正文;很多作来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到录用通知后不再改动(附个人联系方式);

3.文中如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来稿中的数理、计量和统计内容务请作者仔细验证,慎重推导,反复核实;

4.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尾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处及出版日期;

5.所投文稿必须附写该文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 6.来稿两周内未接到回复者请速来函来电查询;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文章本刊不退稿件,作者自行处理;

7.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8、刊发按来稿先后顺序。切勿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注:投稿须明确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E-mail,以便及时投寄录用通知。

★※▲◆㊣&&2011年11期目录(知网收录)★※▲◆㊣&&

1 幸福生活 王蒙; 258 2 知足知不足 257 3 美国基金会捐赠高等教育运作与监管机制——美国印第安部落学院天使基金项目的经验和启示 师丽娜; 7-8

4 论高校情商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袁平; 9-10 5 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学会做事》课程实践 郑静;戴立黎; 11-12 6 巧解“心理活结”——谈初中生自卑心理对健康交往的危害、成因及消解措施 王建成; 13-14 7 关注留守学生 改进德育机制 王超; 15-16 8 浅析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杨杰洪; 16-17 9 教师期盼有余 学生实践不足——农村小学语文课外实践作业的不足与有效对策 吴志德; 18 10 校外教育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彭细莲; 19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邮箱:qikantougao4@126.com ★※◆投稿咨询电话:0531-55508589 ★※◆咨询QQ:2671303204 ★※◆联系人:朱编辑

营销杂志论文范文第6篇

丁 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根本要求和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对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方兴未艾、后来居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在注重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中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领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注重原则性,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舆论阵地在哪里,党管媒体原则就必须落实到哪里。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落到实处。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舆论阵地的占领上,都要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在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每一步中,我们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媒体融合发展应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应充分尊重、善于利用媒体的公共性,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方面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努力打造各种思想观点交汇、讨论、升华的全方位平台,为构建健康丰富的社会思想体系、道德体系提供有深度、有营养的理性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健全社会公德体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人民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当前,我国已有7亿网民,手机网民也已超过6.2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正是正视这一现实、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将互联网这一“最大的变量”变成“最大的正能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应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更深入地反映群众心声,更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更顺畅地实现海量信息共享,更科学地关注和引导社会热点问题。总之,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重系统性,在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内容为王。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而是作为核心的内容和作为基础的平台互相融合,通过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首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过去单向、被动接受内容的“受众”变成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对内容的选择性阅读、转发、评论等来发声。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媒体的内容(包括观点)成了媒体黏性的关键,没有优质内容就没有竞争力。新型主流媒体要拿好手中的“麦克风”,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把传统媒体的“稳”与“准”和新媒体的“快”与“活”结合起来,主动亮剑、自信表达,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在多元中立主导,做好“定音锤”,让公众在主流渠道中获得自己的信息来源,在主流声音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

平台再造。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再造,拓宽传播渠道,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在这方面,许多媒体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如人民日报社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有益尝试。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可以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能力备足备好内容原材料,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话题策划、报道统筹,实现集约化和多层次的内容生产、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新的设备工具和移动终端来重构内容分发、传播和反馈机制,实现多渠道传播和受众覆盖最大化。此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平台再造,对用户特征进行精准把握,从而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注重创造性,以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倡导创造性思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其开创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体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受众面不断缩小,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影响力日趋式微。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增强不甘人后的使命感,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提升主动融合的自觉性,以创造性思维积极推动融合发展,做到求真务实有创新、与时俱进有革新,使融合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应始终以“主动、移动、互动”为抓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观点表达为重点、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求变,变中求新。

推动创新性实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畏首畏尾,而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以创新性实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媒体融合发展不应仅仅停留于技术升级、形态创新方面,还要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进行传播流程、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塑与再造。我们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培养创意型人才。媒体融合发展需要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当前,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和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人才缺乏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瓶颈,培养勇于突破常规的创意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打造勇于打破常态的“全媒型”团队已是刻不容缓。“全媒型”团队应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深刻把握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屏等的发展脉动,积极吸纳先进传播理念、舆论引领理念,善于提供有思想深度、有独到见地的内容,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

注重预见性,在把握趋势中更好应对挑战

迎接技术变革。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很难用过去的延长线来预测未来,今天的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下一个颠覆性技术的风口会出现在何时何处。但人们总是会追求越来越人性化的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将是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其重要价值之所在。可以肯定,未来的媒体技术将越来越体现人文关怀,传播手段将越来越符合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应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技术变革的到来,不断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研究受众需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受众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接受信息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还将持续下去。媒体融合发展要不断研究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搭建起更加平等开放的平台,构建起更加迅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模式,使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用户。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不仅仅是传播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媒体迭代变更的社会文化潮流,更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只有坚持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走稳走好,使主旋律和正能量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得到充分传播、充分激荡,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彩乐章。

上一篇:组织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增值税转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