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

2023-09-24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1篇

理念体现了我们对于发展的认识, 新发展理念下, 我们意识到了不断地促进国企改革, 促进国企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 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对于国企自身发展均是十分有利的。

在传统制度模式下, 国企自身层面的制度模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发展[1]。因此, 从薪酬制度改革的层面分析, 通过问题与对策探究, 促进国企薪酬模式的发展, 是理念发展层面的要求。

二、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 薪酬标准制定不科学

结合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实际,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薪酬标准制定不科学。首先, 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 职工在工作中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是计算薪酬的主要标准。但是在国企中, 由于生产经营领域的差别,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的价值分配和贡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偏离, 一个主要的原因, 就是难以有效地评估国企职工的贡献, 导致薪酬确定的合理性比较欠缺。其次, 部分国企由于受到传统行政模式的影响[2], 沿用传统模式, 薪酬标准与职位挂钩, 这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规律, 也是薪酬标准不科学的重要体现。此外, 国企内存在诸多的隐性福利待遇, 职工实际获取的收入要远远超过其名义工资。

总的来说, 在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薪酬标准制定不科学, 是首要的问题体现,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 高管薪酬过高

当前, 国企高管的薪酬往往是企业内部自行制定的, 这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首先, 高管薪酬企业内部自行制定, 会出现薪酬过高的问题, 尤其是高管的薪酬与国企的经营状况不符, 这同样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是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难点。

其次, 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与一线员工的薪酬差距约为20倍, 并且基层职工的涨薪幅度较小, 这种收入层面的差距, 不符合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理念, 对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也是不利。因此, 合理进行高管薪酬标准制定, 是今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 薪酬机制监管不足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化方向, 加强对国企薪酬制度的监管, 积极意义十分突出。首先, 国企薪酬标准制定的过程, 缺乏相应的监管, 使得薪酬制度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并且当前的监管机制对于国企薪酬制度的监管缺乏专业性与实效性, 难以全面地对于薪酬发放进行监督管理。其次, 国有企业薪酬发放的过程, 缺乏相应的依据, 并且对于薪酬发放没有做到公开透明, 影响了对于薪酬发放的监管。此外, 部分国企在正常薪酬发放之外, 隐性福利较多, 加大了对于国企薪酬制度的监管的难度。

三、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对策分析

上文中对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可见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国企薪酬制度的改革发展, 对于国企参与市场竞争, 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也是不利的。因此结合实际, 主要在以下层面, 进行针对性地策略分析。

(一) 制定科学薪酬标准

结合上文中的分析, 当前国企薪酬标准不科学, 限制了国企的发展, 因此在薪酬制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制定科学薪酬标准, 是重要的思路。首先, 在薪酬标准制定的过程中, 要分析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 尤其是不断地参考当前民营企业的薪酬标准, 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薪酬标准。其次, 科学制定薪酬标准, 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路, 就是要基于国企经营实际, 合理地对于职工所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估。例如, 在薪酬标准制定过程中, 考虑岗位分析、岗位定编、岗位等级设置等因素[3], 综合地对于职工的贡献程度进行分析, 十分关键。此外, 在国企薪酬标准制定的过程中, 薪酬标准的制定还要考虑员工的自身能力, 要激发职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最大程度发挥薪酬标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尤为关键。总的来说, 在今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 综合地制定科学的薪酬标准, 意义深远。

(二) 规范高管薪酬制度

在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高管薪酬过高等不合理的现象, 需要有效地进行优化, 因此规范高管薪酬制度, 是重要的改革趋势。首先, 规范高管的薪酬制度, 就应当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薪酬分配制度, 明确高管与基层职工薪酬分配是实现规范高管薪酬的核心。例如, 完善分配制度, 就能够使得国企根据实际情况经营, 合理地对于高管进行薪酬发放。

其次, 高管薪酬制度的完善, 还应当直接与国企经营绩效挂钩,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国企的经营领域, 经营实际等要素, 规定不同类型国企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形成一种奖罚机制, 建立浮动薪酬模式, 不仅仅促进了高管薪酬的合理化发展, 而且还能够提升高管管理工作开展的积极性[4]。此外, 规范高管的薪酬制度, 还要参考行业标准, 参考民营企业的标准, 不断地促进高管薪酬的规范合理化发展。总的来说, 基于国企薪酬体系构建实际, 规范高管薪酬, 需要不断地结合实际进行探索, 也是国企薪酬制度重要的改革方向。

(三) 强化薪酬发放监管国企薪酬制度发展的过程中, 强化薪酬发放监管, 尤为关键首先, 国企薪酬发放长期以来就存在不透明、难监管的特点, 这对于国企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强化监管, 保证国企薪酬制度有效地运行, 对于提升国企生产力, 创造力的作用也是显著的。

强化薪酬发放监管, 主要有以下思路。

其一, 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 对于监管部门的人员, 进行职权划分, 使其全面地对于国企薪酬发放流程以及体系进行监督管理, 保证薪酬发放的规范合理性。同时, 还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 优化部门设置, 既要做到精简机构, 又要保证必要部门的相分离。

其二, 由于国企薪酬发放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与复杂性, 因此要保证监管的内容能够涉及整个国有企业的全部, 尤其是对于薪酬发放体系之外的酬劳发放进行有效地监管。其三, 对于国企薪酬制度进行监管, 对于国企经济模式的发展, 也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语

本文探究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对于今后国企薪酬制度的改革发展, 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十分关键, 不断地提升改革的有效性, 促进改革对于国企发展的作用, 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需要我们广泛地结合实践, 进行探索。

摘要:国企对国家产业结构模式的改革, 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因此不断地结合新发展理念, 促进国企发展, 积极意义十分深远。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国企重要的工作组成, 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作用明显, 可见促进国企薪酬制度改革, 发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探究应对策略是重要的路径。本文结合实际, 首先, 对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其次, 从制定科学薪酬标准, 规范高管薪酬制度, 强化薪酬发放监管的层面进行对策分析, 为今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 做出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肖李波.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难点与解决思路[J].今日财富, 2017 (12) :108.

[2] 刘玉荣.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 2017 (23) :215.

[3] 杜宗保.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优化建议——以A公司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 2017 (30) :31-32.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2篇

一、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关系国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不仅使国有企业资产被不法侵吞,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动摇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而且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秩序,阻碍了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实表明,腐败行为对国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直接的和严重的破坏作用。国有企业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严惩腐败,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才能减少腐败行为对国有经济造成的损失,从而巩固国有经济并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关系民心向背和企业稳定。对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职工群众深恶痛绝。尤其是在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一

1方面是许多职工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却是一些企业领导干部腐败行为仍在不断产生并滋长蔓延,“穷庙富方丈”现象严重挫伤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起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并影响企业的稳定。只有顺应民心,抓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并取得明显成效,才能取信于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确保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

(三)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参与。但是企业腐败行为的滋生蔓延,严重干扰了企业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使一些改革措施变形走样,偏离了轨道。如在目前深化企业改革重要内容的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一些企业领导人巧取豪夺,损公肥私,利用各种手段隐瞒、转移、侵吞国家资产,把大量原属于国家的企业财产变成他们的个人财产。诸如此类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改革的声誉,动摇了职工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葬送企业的改革。因此,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直接关系企业改革的成败。

二、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做到教育到位,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教育是基础。腐败问题的产生和蔓延,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固本,实行廉洁从业教育长期化,做到教育到位,消除腐败滋生的思想根源,构筑“不想贪”的思想防线。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化,少数党员干部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法纪观念淡薄、心理产生失衡等问题。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法制教育、纪律作风和企业理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明廉耻、克私欲、勤奉公。

(二)注重常抓不懈,强化员工廉洁从业教育。要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廉政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和重点化。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重点,采取主题教育式、宣传激励式、警示提醒式、寓教于乐式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弄清权力本质,认清权力风险,看清腐败危害,自觉做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远离风险,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三)创新教育载体,突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精神熏陶、文化育廉的功能。要勇于创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廉政教育的渗透力,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文化心理。加强日常廉政宣传,利用宣传栏、廉政挂画、内部网等形式,扩大廉政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的感观性、灵活性、全面性。

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做到制度到位,构筑权力运行的制约防线

制度是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也着重强调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做到规范到位,实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筑“不能贪”的制约防线。

(一)机制为先,建立企业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权力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前瞻性的工作,我们要抓住核心,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把国有企业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离”、相互制衡,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交叉监督的权力制约机制。一是对权力主体进行分解制约。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党委、纪委的监督保障作用;二是对权力客体进行分解制约。明确审批流程,严格审批程序规定,将过于集中的权力分解成为由几个人或几个层级共同行使,改变“个人说了算”或独断专行的权力结构,增强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三是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规范管理,加强以“防”为主的规章制度建设。规范行为抓制度。企业要从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入手,发挥制度约束的根本性作用,将制度转化为干部员工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一是在制度中落实人权、财权、物权的制约问题。在用人方面,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实行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在财务预算、工程基建、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建立公开招标管理制度,明确招标流程;建立采购管理制度,推行货比三家、竞价采购、限价采购等;二是在考虑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权力运行问题时,要考虑程序和流程之间各岗位的相互制约,设定不相容岗位如决策与执行、会计与出纳、申购与审批、采购与保管等,实行岗位“两分离”、业务“联签制”,最大限度消除一

人操办和“暗箱操作”的外部条件,限制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要确保规章制度公开透明,加强宣贯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的实效性。

(三)严格规定,加强以“控”为主的廉政制度建设。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在根据国家有关党纪、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廉政制度,促使和约束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知道“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设置“警戒线”、“高压线”,打造一支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一是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层层落实廉政责任,强化领导干部“一岗两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收受礼品登记、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使组织及时了解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三是建立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把监督寓于党组织日常管理之中。

三、创新监督工作模式,做到监督到位,构筑权力运行的监控防线

(一)完善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决策、经营、监督等规章制度,强化权力运行的相互监督制衡,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明确集体决定事项的范围和程序,履行签字程序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二)加强对人事权行使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领导人员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制度,强化对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通过实行公开选聘、定期轮岗等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人员选拔任用的监督管理;

(三)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职工代表大会等方面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四)完善领导人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领导人员廉洁档案制度,逐步扩大领导人员个人有关事项申报范围,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五)严格执行国企领导人员薪酬管理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国企领导人员基本年薪,使其收入与本企业职工收入保持合理比例,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国企领导人员收入及职务消费公开制度,保证个人收入及职务消费的公开透明;

(六)推进效能监察制度化。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权交易、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效能监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化效

能监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效能监察长效机制,强化过程监督,促进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在企业的落实。逐步建立各项效能监察制度,提高效能监察工作质量,抓好效能监察建议和决定的落实,保证效能监察成果的转化。

四、要高度重视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国企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在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作为国有企业的专门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部门要全面履行职责,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三)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国企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国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国企纪检监察干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极少数人甚至蜕化为腐败分子,影响了国企纪检监察部门的声誉,损害了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要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使其成为风险防范的有力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干事氛围,为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3篇

最近,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新区国资委党建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辖区开展了集中走访调研活动。走访范围包括市属驻区国企、区属国企和塘沽、汉沽、大港组织部门和开发区、保税区企业处和高新区企工部等单位。对全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现状作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共召开座谈会次,走访各类企业家,发放调查表份。通过走访进一步摸清了新区国企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问题存在的症结,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这次企业党建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新区国资委党委成立于XX年5月,在新区区委的领导下,负责所监管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指导所监管企业统一战线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协助做好驻区企业党的工作及关部管理工作。目前,在新区230个国有企业、1674个中央及外省市国有驻区企业以及13000多个新经济组织中,共有企业党组织1159个,其中,国有企业党组织共221个,新经济组织938个,共有党员20583名。

经初步调查摸底,市属国企家,区属国企家,塘汉大所属国企(塘沽17家)家。其中局级企业家,处级企业家。专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兼职党务工作者名,占企业总数%。从党员构成上看,党员年龄比较年轻,35岁以下的占接近比例;党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在企业各种管理技术岗位中,党员占%以上。

从企业党组织的特点看,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在新区发展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在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主力军重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比较重视,党建工作比较扎实、规范。

近年来,新区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的重要保证。企业各级党组织自觉把“十大战役”作为新区开发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把服务“十大战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并依托创先争优载体,评价干部、培养人才、锤炼队伍,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新形式、新途径,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开发建设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党委对在“十大战役”中涌现出的555个先进党组织、4848名优秀共产党员、7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评选表彰。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在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健全党的组织,深入推进项目党建工作,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建立党组织36个,发展党员1200多名。各级参战单位党组织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义务奉献活动近XX次,为企业和基层办实事、解难题6000多个,筹措和捐助各类帮扶救助资金近50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党员近10000名,收到感谢信、表扬信180多封。为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国资委党委深入“十大战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现场慰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开展“调增上”活动为载体,深入各功能区,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企业现场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服务,落实工作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个。大力开展干部队伍培训,突出抓好招商、规建、重大项目管理类一线干部的实用型培训,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持和保障。开展了“国资讲堂”等实际操作性强的培训专题,参训人员达160人次,构建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相结合、业务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用型培训工作机制。经过努力,自上而下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业已建成。各级党组织,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工作。

二、新区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找准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一保三促”国企党建工作思路,“一保”即: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三促”即: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促进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共同实现。“一保三促”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工作优势,形成了党政共担责任的合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使企业的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国有企业各党委始终坚持“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大对党建工作质量的量化管理和考核。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党委班子理论学习制度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涉及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的多个专项制度,规范了党委和纪委的工作职责、权力运行和责任追究。同时,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按照制度规范审议“三重一大”事项,按照制度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制度规范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如不少企业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廉洁从业教育、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意识教育、党政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主题教育等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集团公司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了xx届五中全会、xx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及xx“七一”讲话重要精神,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第一书记》、《女检察官》、《巨贪:终极大审判》、《建党伟业》等经典影视,使领导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地位观。

(三)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机制,使党政工作形成合力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自觉做到从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把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依法进入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具体做法是:一是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公司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在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上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聘任公司管理的干部和公司重大决策都通过党委会讨论或采取党政联席会的形式。二是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党委在研究、布置、开展工作的同时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布置、同推动、同落实,形成了同频互振,联动互补的效应。三是从考核评价上融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也讲效率,讲效益,并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企业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把企业目标管理与创建"四好班子"结合起来,把企业党的工作的考核评价重点放在促进公司搞好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上来,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形成党政共担决策责任、共担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共担科技进步责任、共担企业文化建设责任、共担廉政建设责任的工作合力

中心商务区投资集团公司党政工作形成合力,党建活动齐抓共管,行政口积极配合,根据企业实际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建党周年,开展了“红色纪念月”活动,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七一”现场慰问、红色经典影视教育、评选表彰先进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党员群众的业余生活,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得到了教育,加强了集团系统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以基层党组织能力工程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为重点,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适应新区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抓好党组织能力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重点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构建企业文化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深入开展了“党员先锋模范工程”,制定了“党员十二在先”,即:科学理论学在先、业务知识钻在先、投身改革冲在先、实践创新闯在先、遵纪守法严在先、诚信互助行在先、精于本职干在先、力创一流争在先、勤奋简朴行在先、危难时刻冲在先、群众工作做在先、利益面前让在先。采取党员履行党章、履行承诺的“双履行”,激励党员在新区重点工程和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坚持突出党委重点在管全局、议大事、把方向上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好关系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具体体现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的保证监督作用;二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公司生产建设经营完成任务方面的支持协助作用;三是在公司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的沟通参与作用;四是在理顺内部关系、建立和谐企业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五是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群众工作方面的领导、组织作用。还在干部管理上,形成了后备干部选拔、干部年度培训、年度考核等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人才的培养、使用、监督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以完善和执行制度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为基础,以严格流程为重点,以内审监督为保证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有效的党建工作促进公司各项工作规范健康地开展。

——存在问题

新区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新区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坚持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与企业文化的提升,促进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共同实现的“一保三促”党建工作思路,探索总结出适合新区特点的国企党建工作有效途径,为新区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当前,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建设取得迅猛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自身承担的重要任务、与加快“十大战役”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些党组织不能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适应市场经济和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不强,等等。为此,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新区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调查表明,虽然部分企业在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基层领导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较小。部分企业由于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意识大大减弱了,缺乏思想推动和领导推动,这些企业党建工作基本处于“不管”状态。另外,部分党员放松了政治学习,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手段单一,缺乏实效,致使企业党组织缺乏应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部分企业党支部,特别是一些党员较少的党支部,活动制度没有建立,工作没有跟上。有组织无活动,有形式无实质。学习资料缺乏,活动形式单一。对于党组织的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部分党支部未能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党员未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缺乏应有的学习教育。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日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则很少落实甚至不落实。组织活动不够正常,致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程度弱化,党员的先进性不够凸显。

3、一些党组织不能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适应市场经济和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不强。特别是部分党务干部工作水平有限,没能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党务干部的党务工作经验缺乏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的党支部党员较少,企业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因而造成企业党组织工作不规范,党务工作人才缺乏。同时,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联系不紧密,特别是在如何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方面参与不足,以致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党建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党建工作。由于目前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是很好,经济收入不稳定,失去了一项较大的经济收入,企业自身不能完全解决本单位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经费问题,导致开展党建工作出现“投入难”的现象。东移西凑、捉襟见肘,党建工作十分被动。

问题存在的主要症结有两大点:

认识上有问题。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中央早有明确规定。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没有完全解决。从认识上看,主要存在三种比较典型的倾向。一是“淡化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资本负责。企业党组织只需抓好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必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强化论”,认为应该恢复到过去一元化领导。三是“可有可无”论。从认为党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认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关键是遵循市场法则,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自然削弱,也应该削弱,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没有必要打上“政治色彩”,党组织在企业的领导可要可不要。

2、措施上有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许多企业党组织仍然只会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的说教方式对党员和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简单以罚代管、以罚代教。二是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在“结合”和“服务”上难到位。不少企业在“结合”的关键环节上处理不当,未能有效地将行政工作的难题作为党建工作的课题来抓。“服务”缺乏载体。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还没有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新路子。

三、加强新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全力以赴做好新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众所周知,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必须教育广大党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结合新区辖情,充分发挥新区优势,创新新区党建思路,不断开拓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各级领导头脑里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高度的觉醒和高度的关注。越是在困难面前,企业党组织主要领导越是要充分认识企业生产与加强党建的关系,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做好工作、战胜困难的信心,永远将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和落实在行动上。并且,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围绕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围绕企业改革、脱困和稳定,重点关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思路、常过问、解难题,大力推动,通过抓好本企业党组织的党建各项工作,着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着力凸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学习教育,使党员们的思想认识跟上改革开放时代的步伐。让党员认识到:每个党员都负有为搞好企业党建做贡献的责任,搞好企业党建工作不只是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为搞好企业党建作贡献,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2、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卓越的党建工作,依靠一支卓越的党建工作队伍。熟悉党建业务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是企业党务工作者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功,同时也是做好党建工作的人力资源基础。因此,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的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训。让党务工作者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既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又要认识到党组织独立的地位。同时,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特别是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合在创新企业制度,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全力大造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和能征善战的党务工作队伍。

3、精心策划活动,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活动激励干劲,活动聚集正气,活动壮大声势,如果一个基层党组织,一直不组织开展任何活动,那么,这个党组织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企业党支部要因地因时制宜,以结合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活动形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把活动开展定位在能够围绕中心、围绕企业所需,围绕党员喜爱的范围内。要根据本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支部生活和学习制度,保证党的活动正常进行。并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在形式上要坚持相对集中和分散活动相结合;活动内容上,做到灵活多样,增强吸引力。比如根据“三个围绕”“三个有利于”,有意识策划一些演讲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红色之旅活动、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假如让我当一天车间主任活动、身边优秀党员巡回报告活动等等。

4、保持先锋形象,下大力气加强广大党员思想意识教育

强化党员教育,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采取各种灵活方式,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建立党的教育知识读本,确保学习覆盖面。为党员都能受到一次系统党的先进性教育,根据本企业情况编印可以随身携带的“口袋书”、“工具书”和“党史书”,做到学习资料人手一册。二是组织党的教育报告会,邀请老红军、老干部和共和国老功臣讲述我党我们国家的创业历程,讲述战争年代先辈党员的献身精神,教育现在的党员珍惜大好时光,发挥各自特点,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三是建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网站,指导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学习文件、交流学习计划和心得体会、重温入党誓词,使企业党员能够不受倒班、地域和时间限制,最大范围地受到一次先进性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授先进管理知识和经验,支持国家建设,热心公益事业,救助扶贫,奉献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四是遵守党章党纪,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时缴纳党费,自觉置于党的监督管理之下。

5、搭建成长平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特别对于青年党员,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从以人为本、培养和爱护本企业人才的角度,积极为他们创设走向成功的桥梁,搭建成长的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立足于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紧密围绕职工素质工程的开展,深入实施了“青年党员技能振兴计划”。结合“青年党员技能月”活动,广泛开展了青工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比武活动。围绕创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文明工程和绿色环保工程,广泛开展“我为企业做贡献”活动。经过努力,做到创新创效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活动扎实,效果凸显,使一批又一批青年党员在企业大熔炉,在党组织培养帮助下,健康成长。

6、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要正确认识让职工实现当家作主与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的关系,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按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营造重民主、讲民主和有民主的氛围。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谋划意识、效益意识和表率意识,维护班子团结,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以及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党委会、董事会、职代会三位一体的决策监督机制。完善厂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7、构筑牢固防线,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上,一是紧贴企业实际,着力构建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是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三是围绕经营管理,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四是发挥治本功能,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四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加强对改制重组、资本运营、产权交易、投资担保、营销采购、项目招标、收入分配和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和部位的监督。五是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监督,建立完善企业领导人员述廉评廉、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以及回避制度和廉政档案制度,严格重大决策失误、重大资产损失、重大监督失职等重大事项个人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监事会、财务审计等监督主体信息共享和协调运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针对新区重点项目较多、资金使用较大的实际,建立完善重大资金网上实时监督体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8、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着力培育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总结提炼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价值理念等,着力培养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认真制定和落实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组织机构,严格落实维护企业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依法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探索和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帮困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困难职工群众帮扶基金,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生活,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协调好出资人、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9、改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党建经费投入。

党建经费,可以说是开展党建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员管理工作、组织生活和慰问活动,这些党建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为了解决企业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确保党建工作不掉队、不脱节,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经费。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的拨款。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要求上级党组织要多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拨给企业党组织适当的党建工作经费,解决部分党建工作经费。二是想方设法自筹经费。企业要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本单位党组织的党建经费。三是结对帮扶。上级党组织要安排一些资金较宽裕的党组织,与困难企业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助缓解困难企业的党建经费不足问题。

10、党建工作建议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4篇

一、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困境

(一)薪酬评价标准制定缺乏科学合理性

确定企业薪酬水平的基本依据应当以“价值”为导向,职工在职期间为公司创造的利益价值是计算薪酬的主要标准,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之间的薪酬评定标准还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对薪酬结果存有很多疑问。例如企业价值分配水平与价值贡献水平不匹配或者以“职务”定薪的思维仍然普遍存在等。除此之外,收入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不是极其复杂就是极其简单,引导性和合理性都有所欠缺,在收入结构不规范的情况下,无论从确保员工最低工资还是激励员工创造价值等方面,都无法发挥其作用。另外,国企薪资激励手段比较匮乏,在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上,激励手段的出现和落实都面临各种问题。

(二)高管薪酬不合理以及监管不足

近年来的新闻中不乏听到有关国企高管薪酬过高的消息,而国企高管薪酬水平过高的行业主要是金融、电信、电力、石油石化等一些国有垄断行业。根据某项统计结果,截至2016年10月末,我国国有企业高级管理者和普通职工薪酬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至18倍,有接近五分之三的员工认为国有企业内部最不公平的地方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过低。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立相关的监管机构针对国有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这个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准则,导致国有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薪酬的监管问题的解决难以推进,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解决国企薪酬制度改革难点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薪酬确定依据

薪酬的确定要从几个方面多加考虑。其一,岗位创造的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岗位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职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岗位标准有不同的侧重点,抓住重点来进行薪酬的决定判断。其二,国企薪酬标准的制定还要考虑员工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在职岗位上所拥有的潜在能力。员工个人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员工执行具体的工作,如果能力不够导致效率低下,则影响了企业的利益。根据员工岗位确定薪酬的上限和下限,以员工个体能力水平来确定最终的薪酬,这既反映了企业对于员工的所创造价值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员工个体之间由于能力或者奉献高低所产生的薪酬差异。其三,分层分类系统。分层分类的主要作用是使薪酬的评定更加的科学、规范合理,不同的区间工作的职业不同,产生的利益效益也不一,科学合理的规范分类使之能够长久稳定的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有效解决薪酬定制标准不科学的问题。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国企在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健全作为主要关注点,采用多种多样的考核方案,制订一定的绩效指标,鼓励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自主发挥创造价值的才能,从而将这个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制度有效的实行下去。绩效考核管理重点应该是在于将绩效结果作为反映员工工作中的价值创造能力的评判依据,并且与员工的薪酬调整制度挂钩,具有一定的弹性。如实行高层绩效年薪与基本年薪限高等一些具体标准,绩效管理应当通过合理的标准使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企业绩效管理责任不应该归结于单一的个人或者组织。在绩效考核一个周期或者几个周期结束之后,公司整理考核结果和各部门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形成从上至下的有序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

(三)社会机构、国企本身等主体加强监管

加大对国企高层职员的薪酬监督管理,推动企业优化升级,增加企业透明度和社会良好形象。一方面企业自身,首先,应明确公司各个部门监管主体人员和具体的职责,发挥其监督监管、考核审查的职能作用,并保证全部职工都在监管范围内。再次,国企应当全面公开高层人员的薪酬面对外界结构的监管,做到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样能增强企业在社会的良好声誉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十分必要,这有利于国企内部自主权利的控制,预防权力的滥用,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自身管理,加快优化升级。

(四)政府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新一轮国企改革,要以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有针对性的去推进劳动、科技、知识及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更好地激发现代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力,使创造财富的各类要素都能发挥出贡献价值和创造价值活力,使国企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制定法律法规规定等手段,依法进行再分配调节、要求国企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和加强社会保障水平等宏观管理职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支持与配合国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

结束语

据此,国企应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行业特点,在薪酬制度改革问题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分配观念,对业务能力强、业绩优异的员工优先升值提拔培养,多关注这些员工其他方面的需要,比如精神需求,其次确定以价值创造水平为评判的依据,形成薪酬动态的调整机制和优化机制,优胜劣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企业整体良好的薪酬改革管理氛围,让员工都信服企业的管理,进而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摘要: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国企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公平,还关乎效率和发展质量等方面。一个完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以及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如今,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面临困境和难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 周怀全.破解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八大难题[J].企业文明,2015,(12):032-034.

[2] 林昱.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难点及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74.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5篇

二是开展“岗位奉献实践活动。围绕扎实推进***企业建设、改革、发展和实现“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的目标,认真做好高峰度夏的监督检查及汛期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结合安全月活动,扎实推进公司“创无违章企业”及“反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的开展。号召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争作为、比奉献,主动创新、创造、创业。

三是开展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活动。以“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为主要内容,将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融入工作中,让党员们立足岗位当先锋、走前头,增强党员与职工群众互动性,相互帮带、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开展党员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教育、制度、监督、

惩治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监督网络和监督运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深化检企共建,组织党员到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图片展,接受警示教育,培育“干事、创业、干净”廉政文化。

五是开展亲情服务活动。以“亲情、诚信、***”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压滤机滤布平安工程”,积极营造“有亲情、讲诚信、促***”的服务环境。积极为联网发电企业及用电大户提供安全生产指导、技术管理咨询、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简便办理小水电联网、上网手续,诚信联网电站的电量电费结算与付款;严格实施“三公”调度,努力实现电量上网的机会均等、责任同担、滤布利益共享,以获“双赢”。

六是开展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常识进企业、厂矿、村镇、社区、校园等活动。树立“以己所能,助人为乐,成人达己”的理念,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促发展,为塑造国网电力品牌打好基矗

七是开展“送温暖、解忧难、办实事”慰问活动。着眼于加强党内***建设,切实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公司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困难职工、慰问老弱病残、生

国企党建工作制度汇编范文第6篇

一、国企改制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解决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来源问题,就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标准问题。根据改制主体的性质不同,其员工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国企员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标准

对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二)破产企业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国有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不再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但是《破产法》并没有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列入破产企业法定清偿范围内。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在试点城市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不足部分从处置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并可列入第一顺序清偿,安置费用的标准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

(三)事业单位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

由于中央和各地尚未出台有关事业单位改制员工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有关员工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将参照国有企业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和国资分配[2003]21号文件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相同。

上一篇:工会第一季度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货车检车员技师练习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