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

2023-09-17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本人防工程为某图书文化综合楼, 基地呈梯形, 南北约67m, 东西约71m~76m, 用地面积为5500m2。用地性质为公建用地, 规划建设一幢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文化、办公综合楼和图书馆。该综合楼地下室分为二个人防单元, 第一人防单元建筑面积880m2, 第二人防单元建筑面积980m2, 各为一防护单元的人员掩蔽所, 每个防护单元设两个抗爆单元。地下室人防为平战结合六级人防, 平时为汽车库及自行车库。

2 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2.1 人防地下室给水设计

人民防空地下室宜采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或防空地下室的区域水源供水。在有条件时, 可采用自备内水源或自备外水源供水。防空地下室的自备内水源或外水源的取水构筑物宜用管井或大口井;自备内水源取水构筑物应设于清洁区内。在自备内水源与外部水源 (如城市市政给水管网) 的连接处, 应设置有效的隔断措施;自备外水源取水构筑物的抗力应与其供水的防空地下室中抗力最高的相一致。如本人防地下室设置2个人防单元, 按6级设防, 地下室人防给水采用室外直供水, 口部及密闭通道设洗消污水集水井, 地下室战时安装人防给水饮用及生活用水箱, 如图1所示。

防空地下室平时用水量根据平时使用功能, 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用水定额计算。人员掩蔽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配套工程的生活用水量, 仅包括盥洗用水量, 不包括水冲厕所用水量。如工程所在地人防主管部门要求为该类工程设供战时使用的水冲厕所, 其水冲厕所用水量标准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确定。本人防地下室工程战时用水只考虑生活饮用、洗漱、简易洗消等用水, 战时用水量每个人防单元按800人, 储水量72m3。水箱战时安装。战时给水管道:在地下人防地下室单独设一条DN80进水管, 专供水防水箱进水用, 平时用阀门关闭, 战时接到人防生活水箱, 所有穿越人防墙的管道均在墙上加设防护套管, 并在防护区一侧加设防爆阀门。

饮用水的贮水池 (箱) 宜单独设置。若生活用水贮存在同一贮水池 (箱) 中, 应有饮用水不被挪用的措施。生活用水、饮用水、洗消用水的供给, 可采用气压给水装置、变频给水设备或高位水池 (箱) 。战时电源无保证的防空地下室, 应有保证战时供水的措施。

生活用水、饮用水、洗消用水以外的给水系统的选择, 应根据防空地下室的各项用水对于水质、水量、水压和水温的要求, 并根据水源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在技术经济条件合理的条件下, 设备用水宜采用循环或重复利用的给水系统, 并充分利用其余压。

防空地下室给水管道上防护阀门的设置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试验, 使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阀门, 能满足防空地下室给排水管道的防护要求。目前的防爆波阀门只有防冲击波的作用, 而该阀门无法防止核生化战剂由室外经管道渗入工程内。所以在进出防空地下室的管道上单独使用防爆波阀门时, 不能同时满足防冲击波和核生化战剂的防护要求。由于防空地下室战时内部贮水能保障7~15天用水, 可以在空袭报警时将给水引入管上的防护阀门关闭, 截断与外界的连通以防止冲击波和核生化战剂由管道进入工程内部。

2.2 人防地下室排水设计

人防地下室战时排水主要为排放战时掩蔽人员的生活废水、进出人防地下室人员的洗消废水、战后各出入口受污染的房间和通道的冲洗废水。防空地下室的污废水宜采用机械排出, 而对于战时电源无保证的防空地下室, 在战时需设电动排水泵时, 应有备用的人力机械排水设施。

一般防空地下室应设有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不向外部排水的措施。对于在隔绝防护时间内能连续均匀地向内部进水的防空地下室, 方可连续向外部排水, 但应设有使其排水量不得大于进水量的措施。

战时生活污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包括调节容积与贮备容积之和。如本人防地下室在每个防护区的防毒通道外设一个洗消污水集水坑, 有效容积为1.0m3。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简易洗消间、扩散室及滤毒室的洗消废水通过防瀑波地漏排至集水坑内;另在人防洁净区内设平战结合的集水池, 有效容积3.5m3, 人防洁净区内的干厕冲洗地面废水及洗间等废水通过地沟排到平战结合集水池内。

战时生活污水集水池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5min的出水量, 且污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宜超过6次;贮备容积必须大于隔绝防护时间内产生的全部污水量的1.25倍。集水池还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器等安装、检查的要求;设计的最低水位, 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贮备容积如需使用, 其空间应有在临战前排空的措施。

3 平战转换设计

为了降低人防地下室工程造价及便于临战转换, 在防空地下室清洁区内设置的供平时使用的消防水池, 如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水池, 在战时也允许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池使用;而且由于战时掩蔽人员只是在短时间内饮用混凝土水池内的水, 从混凝土生活饮用水水池在我国长期使用的历史分析, 战时短时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临战前需要对水池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 补充新鲜的城市自来水。该水池的用水可作为战时生活饮用水或洗消用水。

另外, 对于是否将消防水池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 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消防系统的复杂程度、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消防系统很复杂, 需穿越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多则宜将消防水池放在非防护区。

4 结语

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由于关系到战时人员的供水问题, 因此其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显得相当重要。本文结合某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实例对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 为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的设计要点及重点注意事项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为同类人防地下室工程的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摘要:结合某人防地下室给排水工程设计实例, 探讨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水、排水、消防设计的设计要点及重点注意事项, 而且提出人防地下室如何结合平战转换功能来进行其给排水设计, 以及提出了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管道选材的要求, 为同类人防地下室工程的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如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如何加大土地利用率、缓解用地紧张成为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筑的关键。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这就给地下室结构设计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地下室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表现,其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结构和稳定性上,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地下室本身的功能和水平,还会对地上结构造成恶劣影响,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研究和分析,以提出更加完善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措施分析

由于专业要求高、设计难度大,地下室的造价会相对较高。建筑单位应该适当增加该结构所使用的资金数量,完善其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抗渗性能、抗浮性能和抗水性能,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果的同时,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发挥地下室部分的真正作用。

一、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一)抗震结构设计

在地震多发地带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地下室的抗震性能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需要结合相应的技术进行合理的规划。①需要加长地下室的深埋结构,时期大于地下室外墙的高度,这样能够增加地下室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抗震效果。②地下室的顶板属于上端结构嵌固,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应该与地上部分保持一致,这样能够避免地震发生时产生结构分层或者断裂的情况,例如,若地上结构的抗震等级是3级,那么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也应该是3级。

(二)抗渗抗浮设计

雨季或者降雨天气内施工,地下室会存留一定量的雨水,因此必须结合抗浮设计,将地下部分和裙房部位作为主要部位,避免地下室雨水渗漏,影响其使用功能。抗浮抗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将基坑底的标高尽量抬高,在保证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抗浮效果。一些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基础底板应该采用质量更加稳定、防渗性能更好的平板筏板或者梁板筏板。②使用无梁楼盖或者宽扁梁,减少地下室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年限。③增大地下室的自重,增设梁板,或者按照分结构设计的原则,增加整体结构的承压能力。④设计抗拔桩,按照要求将其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发挥其抗浮能力。

(三)超长结构设计

在现在的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地下室结构设计超长的情况,40m~50m为常见结构。然而,地下室结构过长会对地下室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结构过长将扩大周围环境对于地下室造成的压力和约束程度,极易产生墙体或平板裂缝,影响地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出现安全隐患。

(四)管线布设

日常生活生产离不开市政管线,市政管线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中,或单独敷设,或以综合管廊的形式布置在地下室。管线布置的位置将对地下室的人防、车库等结构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考虑管线布设问题,合理布置管线,以达到地下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五)防水设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均降雨量较大,为了保证地下室部分的防水性能,应该在设计之初,对当地的气象环境进行详细调查,明确年平均降雨量,方便制定防水层层数。选择防水材料时,应做好市场调查,在能力范围之内,选择质量高、防水性能好的卷材,延长材料的实际使用年限,避免出现防水失效、地下室雨水入侵的现象。另外,除了選用防水混凝土,还应该适当增加混凝土壁的厚度和高度,完善相应的防水设计。当前,很多商场和住宅楼地下室均为停车场,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其应用功能,做好积水排放设计,提高称重台的质量等级,完善积水抗的节点设计。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应对

(一)规范地下室抗震设计

一方面,地下室的抗震等级要与建筑物地上部分抗震等级相一致,保证建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根据建筑结构的总体设计适当对于地下室的墙壁进行加固,以达到预期的抗震等级。另一方面,对于地下室顶板的抗震性能进行加强,需要在完成顶板施工时对地下室的抗震等级进行进一步的测验,防止顶板嵌固出现损害。一般顶板的抗震等级应设计在三层以上,以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二)加强地下室抗渗抗浮设计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抗浮设计对于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适当的提升基坑底部标高的方式来提升建筑结构的抗浮性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无梁楼盖、宽扁梁两种梁的形式,降低地下室高度,达到抗浮水位的下降,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抗浮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使用抗拔桩以及灌浆方式,加强地下室的稳定性。

(三)缓解超长结构压力

地下室结构过长时,容易因外部压力产生裂缝。在遇到地下室结构过长的情况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来缓解外界压力,保证结构的稳定安全。可以采用后浇带形式保护钢筋,依照钢筋性能及施工平台适当调正后浇带的宽度以达到最有效的保护;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添加uEA、HEA等膨胀剂,或设置膨胀带等方式,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及抗拉能力,达到防止裂缝产生的效果;另外,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选择钢筋型号,同时在施工最后阶段对混凝土进行过养护,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压抗拉性能的发挥。

(四)综合规划管线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市政管网进线方向(综合管廊走向)、布置要求,对于地下室的设备用房、景观大树等结构布置的影响,在地下室结构设计初期对管线布置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各管线布置能够优化地下空间结构,同时符合个管线的规范要求,如给水市政分区管道应布置在地下车库,保证景观施工不受影响,同时此类加压管道不应从车库穿出经过室外进人楼内;地下室管线出墙面高度应与景观标高相对应,保证覆土厚度;所有管线不允许从防火卷帘上方穿过,保证地下室防火系统的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地上空间资源的不足,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开始引起更大的关注,地下室作为可利用的地下空间的一部分,更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置车库、备用房间、地下浴室等结构,充分考虑通风、采光等要求,有效提升地下空间的使用率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孙迪.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2(11):98~99.

[2]曾钟亮.关于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7(08):84~85.

[3]赵敏,许鹏展.有关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13):54~56.

[4]王晓翠.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才智,2012,26(21):69~70.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一、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 各种资源越来越紧张,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匮乏, 以至于现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地下室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下室的设计和使用功能都很重要, 但是最应该注意的是地下室的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 为了工程完工后使用的安全和便利, 对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相对来说更高一些。需要更专业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 还应该采用质量好的材料设备等, 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水平以及工程的质量。在高程建筑中, 有些特殊的高层建筑工程, 其地下室工程是与人防工程组合起来设计出来的, 这种地下室的结构一般为三层。这就要求在工程中对设计和施工有更高的标准,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使用功能等。尽量避免由于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如地下室渗漏等。这不单对地下室结构造成影响, 还会对整体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下室本身的性质, 空间具有局限性, 位于标准地面以下不便施工。在实际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 难免出现设计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 这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讨论更好的方案来完善。

在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中, 要做好全面的设计准备和材料设计准备。不仅要考虑地下室本身的结构特点, 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包括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 首先是设计人员, 有某些设计人员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 考虑问题不全面, 有些明显的设计问题, 在设计时不与施工操作难度相结合, 导致工程质量不高或施工操作困难。这样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还会对地下室的使用产生影响,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做好较完善的设计工作, 要结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限制因素, 提高设计人员对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然后是施工人员, 有些施工人员在地下室施工时, 由于地下室的局限性, 施工难度加大, 在施工操作时工艺不够严谨, 还有一方面也是对地下室工程的不重视, 忽略给排水施工的重要性。

三、建筑地下室给水方面的设计

在生活方面, 人们的生活最离不开水, 所以给排水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 给水问题是比较重要并且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水泵和水管。所以水泵和水管的设计一定要合理。在一般的地下室给排水管道设计中, 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是管道横穿过地下室, 然后由下到上接到水点的位置。但是对于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 一般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人防设计标准》中规定, 由于在发生战争等混乱局面出现的时候, 地面标高以上的建筑物很容易被破坏, 这时, 对地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有人防工程的地下结构中, 不可使用此设计方案。而是将管道设置在防护范围以外的地方, 在人防范围内需要提供足够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四、建筑地下室排水方面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 排水与给水的重要程度是相同的。由于地下室的位置是低于地面标高的, 因为重力的作用, 污水不能自动排放。通常情况下, 要处理的污水有日常生活起居用过的水、消防设施中用过的废水、雨雪等流进地下室的水等。在排水设计中, 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有一定的标准。在两层的地下室中, 如果对一层地下室不做人防要求, 但是对二层地下室有人防要求时, 要设置集水坑收集废水再通过水泵排出。

五、建筑地下室消防水方面的设计

把用于室内的消防设施体系设置在人防地下室防设范围以外的位置, 需要把消防设施管道连接到地下室里, 然后把用于室内的消防栓放在安全消防位置。如果使用两个出口、两个阀门的消防设施消火栓可以增大消防栓的位置间隔。但是如果由于地下室空间的局限性, 不能使用此设备时, 要在地下室设置消防环网, 这时根据技术和设备的要求管道就必须穿过人防区域。因此, 要提高人防区域的工程质量, 防止结构易于被破坏。在核心筒体内部布设消防竖并。并且应用加装防爆阀门、防爆管等方法将消防管由核心筒的侧壁引进地下室再连接成环状。将消火栓设置在人防地下室范围内。如果在工程设计中, 消防管需要穿过地下室的顶板时, 应该使用直径小的竖管。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支撑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建筑的设计工作。而建筑物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又需要设计人员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许多方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尽量减少或者杜绝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 产生不必要的时间以及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 提高地下室给排水的设计质量,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 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甚至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提高给排水的质量也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高。

摘要:近年来,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 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在建筑工程中创新和设计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 内容日益丰富。但在创新设计等方面, 也会同时存在一些规范、标准和制度。这需要技术人员重视起来, 重点关注和讨论。由于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这就产生了对地下室的需求。在城市建筑中, 地下室应用越来越广泛, 有些城市修建了地下商业街、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 所以对地下室安全质量的要求应该逐渐提高, 其工作的性能也应该越来越丰富。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地下室的给排水工程进行简单的讨论, 包括工程设计、工作内容、工程质量等。主要是提高设计施工人员对地下室安全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关键点

参考文献

[1] 郑东.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的关键点[J].江西建材, 2014 (06) :20.

[2] 李昌坤.浅析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低碳世界, 2014 (15) :256-257.

[3] 卢清彪.基于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 2014 (13) :11.

[4] 陈焕.探讨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0) :256.

[5] 潘正棵.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 (01) :120-122.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铁成为全世界大力发展的行业,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地下空间设置人文艺术作品受到各国高度重视,通过在一定的区域留给艺术创作及展示可以给地下空间增加艺术感,从而感受到城市的地下魅力,形成快捷的艺术氛围,改善空间的单调。此外,内容形式多变,对视觉冲击感就越强,不同的表现手法均可充分利用在地下空间内,使其发挥出特定的效应。

关键词:地铁空间 人文艺术 空间艺术

1 人文艺术设计概述

城市发展到现在,地面公共空间已被严重挤压,可利用的比例越来越少,尤其是可用于公共交通的地面空间十分有限。而随着交通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交通开始逐步向地下发展,地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趋势。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延伸,地铁开始成为展示本国文化文艺的重要平台,相应的建筑艺术也在不断展现在地铁建筑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铁艺术文化。同时地铁又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是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甚至很多城市的地铁车站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城市独特风貌的象征。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艺术性在国外受到更多的关注,其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地铁车站建筑与地面建筑不同之处在于地铁车站建筑没有外部造型,因而其空间组合艺术尤为重要,可以说地铁车站建筑的艺术主要就是建筑的空间艺术。

在地下有限的空间内设置人文艺术,不仅可以延续地上的文化,还能感受城市地下的魅力,更好地诠释出古城的历史特色,文化的内涵。增加了地铁整体的艺术氛围,改善了地铁空间的单调,让人文艺术在公共环境中更加具有“场所感、亲和感、地方感、历史感”。

2 地下人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地铁是位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是由一条线(隧道)和多个点(车站)组成的线性建筑空间,由于地铁的特殊性,艺术创作和文化表现显得格外重要,其表现形式主要以壁画和壁画类的浅浮雕形式为主。

2.1 壁画

壁画是环境的艺术,营造出当前环境下的文化,研究壁画与环境存在的关系,可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一般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1979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地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壁画以技法区分,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有以下几种:干壁画、湿壁画、蛋彩画、蜡画、油画、丙烯画。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壁画艺术则被提升为环境艺术的高度,壁画家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具有壁画和当代建筑与环境的总体审美关系的思考的思维意识,到后来,艺术理论及艺术批评逐渐把壁画纳入了“公共艺术”范畴,壁画开始进一步关注以大众文化为目的公共建筑和环境艺术,无论在规模、文化内涵、题材、形式、材料工艺上都呈现出百花竞艳的态势。

随着城市地铁的不断发展,地铁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生活、休闲、购物、出行、旅游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甚至很大比例的时间是在地铁环境中度过的,地铁成为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现代化空间格局。地铁车站独特的公共空间品质和人文体验也必将随着地铁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要。对以迅捷为主要特征的地铁空间来说,进一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空间体验才是地铁换乘空间的设计之本;让人们在通行的过程中,能享受到美的环境。

2.2 壁画类浅浮雕

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壁刻、镶嵌壁画。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3 国内外地铁人文艺术设计的应用

各国地铁车站艺术装饰多种多样,题材也很丰富,车站所处地区若有独到的历史、文化元素,则车站一般反映这个地区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其他车站则大多会采用现代派艺术和抽象艺术作品,通过较大但的造型和色彩给乘客一个视觉冲击。无论手法如何,相同的目的都是要配合车站装修、渲染地铁文化气氛,强调地铁公共交通建筑的识别性,突出每个车站的特色,提升每个车站的环境品质。

3.1 国外地铁站艺术表现

日本是全亚洲最早开通地下铁路线的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连接了东京人的日常生活。东京人也把日本的艺术风情带到了地下世界,给原本冷漠的地下增加了一份生动活泼的气息,穿行于地铁中的乘客也在艺术的陶冶中缓和了紧张的神经(见图2、图4)。日本地铁站内形式各异、姿态纷呈的公共视觉艺术,现代新颖,形式考究、表现力强。以浅浮雕的形式来表现艺术抽象(见图1、图3)。

新加坡早期的地铁车站建筑强调实用而非美观,后来慢慢的在主要的地铁车站里增加了艺术设计元素,利用在地面、墙面、柱式等区域。并与车站的内部建筑装潢相结合,目的是为乘客在搭乘地铁时可以有鉴赏公共艺术的机会。每个车站的艺术作品都与车站的特点相配合(见图5)。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见图6),单纯简洁,易于感知,又能让人产生时间、空间、运动、变化等深刻哲理的反思和内省。地铁站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都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故而加拿大人都说,要想了解蒙特利尔的现代风格,搭乘地铁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蒙特利尔地铁站除了是一个涂鸦艺术场所外,同时存在着雕刻、彩色玻璃工艺品以及精美壁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蒙特利尔地铁内种植有各种花花草草,并用电灯光促其生长,站内一片生机勃勃。

3.2 国内地铁站艺术表现

现代的公共艺术不是孤立的一件艺术品,是需要组织专门的创作,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到材料、技法,都反复研究、推敲。南京这个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南京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而且,反映了公共艺术的特点,与过去公共艺术中的壁画的概念大相径庭,表现出了艺术的时代特点。显然,它不是填补一个公共空间,而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营造艺术的氛围。与公共艺术中的空间的概念相应的是时间的问题,与之相关的材料的永久性,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见图7、图8)。公共艺术除了文化和审美的意义之外,像地铁这样的公共设施,内部公共艺术品的导向作用就不同一般,它不仅可以形成某一个具体车站的标志性特点,而且对于进出方向也有引导的作用,让人们每到一个站就能留下深刻印象(见图9、图10)。

4 地铁人文艺术表现与创作的应用原则

4.1 应用原则

(1)地铁内所有艺术创作和文化表现的内容,都纳入整体建筑和室内的范畴,统筹规划。明确服务于地铁整体环境的创作方向,其他相关装饰装修预留配合。

(2)立足于体现城市的个性和体现每个地铁站的个性。

(3)确保技术、功能完备和足够经济性的前提下,可以全线全方位进行艺术性和人文内涵的尝试和探索,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不局限于公共视觉艺术和装饰装修两方面,艺术文化的元素应着眼并体现在与地铁相关生活的各方面。

(4)艺术性和人文内涵的表达,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和过于直白的手段,应当用现代理念、抽象手法巧妙的来表现,与现代装修风格工艺材料相结合。

(5)在全线风格统一手法标准化的条件下,艺术性和人文内涵的表达,更多应该宜采用在重点局部区域和空间,规划主题性现代视觉艺术性作品,留待专业艺术家来完成。如,不能一步到位,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室内设计可从风格、位置、大小等方面控制配合。

(6)从健康方面考虑,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可以与城市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相关联,可以从城市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中挖掘。

(7)注重视觉效果和功能技术的要求,不一定要强调高尚的内涵,可不必强调从艺术作品中受教,轻松愉悦大众认可即可。

(8)遵循经济、美观、耐用、安全、富有艺术性。

4.2 表现手法

(1)地铁空间密度大,人流聚散相对集中,乘客不必做过多停留,是一种通过性空间。

因此,地铁中的视觉艺术品以浮雕、壁画、平面构成为主,所需要的装置、圆雕类作品体量也不宜过大,尤其注意避免妨碍人流正常通过出入。

(2)对于观赏者来说,在地铁站与在展览馆中对艺术品的欣赏有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地铁站中欣赏壁画,往往给人不期而遇的感觉,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地铁站不是终点站,而是人们来往通过的场所,大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地,往往带着赶路的心情,匆忙的通过。而在展览馆欣赏是抱有期待的心理去慢慢的停下脚步欣赏的。所以两个截然不同。

(3)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鲜明的城市才会修建地铁,在艺术品的设计上应体现延续、传承、深入、前瞻、升华的城市设计主题。

(4)地铁是城市地下的轴线,各站台是链接在轴线上的节点。各站点空间设计是属于分离又统一的整体,其艺术设计可以依随站点风格而贯穿始终。

4.3 材料的选择

防火、防霉、防锈、环保无毒;减少尖角、硬棱、耐用、防碰撞和震动、不怕触摸;方便维修、可拆装、清洗、替换;也可考虑其他城市已采用过的材料。

4.4 色彩与灯光的把控

公共视觉艺术在地铁空间中,主要依靠人工照明。创作者与艺术家对室内灯光技术要求并不熟悉。一件好艺术作品的展现,必须有优秀的灯光设计辅助,所以,必须让设计者和施工方充分有效地结合。

地铁室内的装修一般是壁画上墙,所以壁画色彩首先考虑站内墙壁、地面及周边相邻的颜色。站厅层的墙体一般为浅色,所以在壁画色彩上可以相对饱和,且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明度关系、色彩关系、冷暖及灯光的配合关系,站台层的环境特点是墙体多为深色或黑色,并且可能没有直接的光源,所以壁画的色彩要有一定的明度。由于乘客会在此有较长的时间注意壁画。所以在用色上不要过于夸张、浓艳,会给人以焦躁、不安。

当一件艺术品镶着玻璃框或安装在玻璃后面时,尤其要注意眩光的问题,因为玻璃表面会将入射光反射到乘客的眼睛里,会掩蔽画面;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将整幅画均匀布光,确保整个区域没有照度变化。所以要准确的计算出照明的光源位置及作品本身的尺寸与悬挂位置等。

5 地下空间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下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现有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往往在功能上还有欠缺,在艺术方面更是缺少突破。人们长期使用这样的空间会对生理和心理都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对于现有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诸多不足,总结以下几方面。

(1)自然采光不足,需要增加灯光设计表现效果

绝大多数地铁车站和地下通道都完全处于地下,缺乏自然光照,而人们对于自然光的需求是生存的本能需要。自然光也能给人温暖的感受,并消除不安感。所以在艺术设计上采用灯光来弥补这一点,既可以表现效果又可以突出特色,给人以视觉上的吸引点。

(2)室内空气污染大,湿度大

地下空间空气交换比低,通风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空气中混合了人群散发的各种异味,建筑材料挥发的有害气体,以微量形式从岩石材料中释放出来。另外潮湿的环境可能促使霉菌的生长,产生令人不悦的味道。缺乏有效的通风,对乘客来说在这样污浊的空间中通过是一种痛苦经历,特别是在地铁里,工作人员长时间的逗留更需要良好的空气质量。

(3)缺少公共设施,没有生气。

(4)欠缺艺术的带动性。

地下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空间,更是一个传播文化、展示历史、融合艺术的空间。由于国内地下空间的利用海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师的设计往往更多的偏重于功能;再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艺术往往被当成奢侈品,人们对于艺术与地下通道环境的结合持一种漠然的态度。

6 结语

公共艺术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城市空间的意义是因人的活动而产生的,对公共艺术的规划一定要从环境整体的和谐型角度出发,艺术品位置的考虑是必须严谨的,否则不仅不能美化环境,反倒成了新的视觉垃圾。公共艺术不是完全独立的作品,也不是非要保持一定距离观赏的作品,而是要求公众对作品具有的可及性、参与性,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地铁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2003.

[2] 侯宁.地铁站内公共艺术及作品位置与形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 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胡雁.地铁车站环境设计浅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5):100-102.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在进行城市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地铁地下商业空间逐渐形成, 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的有效利用, 能够使得地上的空间变得畅通, 同时也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经济利益。以地铁站作为中心, 在半径为600米的范围内开发商业空间。所谓的步行合理区域, 也就是乘客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所到达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 这个时间少于15min。在对地铁站进行综合开发的过程中, 地下商业空间属于该项工程的一部分, 主要是借助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而形成的商业空间, 有的与展厅直接连接, 有的则与车站连接, 还有的通过地下步行通道, 这些部位除了具有空间物理特性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之外, 还具有便捷性、时效性以及交通可达性的特点, 这同样也是与其他商业空间的最本质的区别。

2、地下空间的特点

2.1、封闭性

在岩层以及土层的覆盖之下, 地下空间缺少自然风光, 并且与地表环境之间又相互隔绝, 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 使其具备了封闭空间的特点, 此时, 可以借助人工通风以及人工照明的方法, 有效弥补封闭性环境所带来的不足, 同时,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 也能够完成对地下空间的改造, 也能够将缺点转化成优点, 使得地下风环境以及光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打造最佳的室内空间。

2.2、热稳定性

岩土层以及土层具有隔热性良好的特点, 由此可见, 室外条件很难对其产生影响, 地下空间所处的位置越深, 就说明地下空间的热稳定性越好。所谓的地下空间是处于5m深位置处的空间, 该处的温度几乎全年不会发生变化。因此, 和地上的建筑物进行比较, 地下空间在进行采暖的过程中, 使用的能耗也比较低。在寒冷的冬季, 当地上的空间不能满足人们的活动舒适度的时候, 就需要借助地下的空间来给人们提供较为良好的环境。

2.3、防灾性能

由于地下建筑处于地表的下方, 因此, 具有较好的防灾性能, 能够有效的躲避台风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 同时也能够供人们进行避难。但是, 地下空间在抵抗洪水以及火灾等方面, 其能力相对于地上的建筑物而言比较弱, 由此可见, 在设计地下空间的时候, 应该做好消防以及防洪的设计工作。

2.4、空间可视性低

通常情况下, 地下空间的形成是由人工开挖而成的, 因此, 地下空间具有狭小且可视性差的特点, 与此同时, 空间中的视觉效果也不太好, 因此, 人们对于周围的情况, 没有办法提前进行预知, 这就会导致人流聚集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这种情况, 在开发设计地下空间时, 就应该加强高差部位的防护设计以及人流路线处的规划设计, 以免存在坠落以及摔倒的危险发生。

2.5、方向性差

在进行地下空间的建设时, 并没有自然元素来作为开展该项工作的参照物, 与此同时, 地下空间的周边环境也并不开阔, 从而, 容易使人们迷失方向。因此, 在设计地下空间的时候, 应该借助导向系统, 来找出能够辨别出方向的路径, 并且要借助标识物以及图形来对自己所处的方位加以确定, 以实现快速识别的目的, 便于人们的通行顺畅。

3、地铁车站地下商业开发模式分析

3.1、地铁站内布置

通常我们在地铁车站内看到的商业店铺有多种类型, 这些商铺的设置, 不仅给乘客提供了便利的购物条件, 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利益的收入, 这些商铺的设立并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 而是将其设置在地铁车站内比较空余的位置处。在地铁车站内, 这种商铺随处可见, 比如在过道、候车区以及出入口等处, 便于乘客购物方便。这些商业空间都是形成地铁空间的一部分, 车站内的商铺分为出租经营以及自营两种方式。如果地铁车站中, 通道之间的距离过远, 就可以将其不断的向两旁延生, 以此来给人们比较舒适的感觉。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增加通道的宽度来使店铺数量增加, 从而有效的增加活动的空间。与此同时, 也能够有效增加乘客的购物所需。

3.2、利用地铁站高度空间布置商业

因地铁车站具有较深的埋置深度, 因此, 可以将商业空间设置在地铁站以及道路的上方位置处。这种商业空间的出入口能够和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共用, 并且借助垂直交通的方式, 能够很好的和地铁车站的主体进行连接。由于商业空间处于地铁车站站厅层的上方位置处, 同地铁车站内部的商业相比较而言, 能够避免站厅层交流空间的限制, 然后与站厅层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同时相互之间又不会产生干扰。这种商业空间可以容纳很多的店铺, 并且商业面积也比较广, 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效益。地铁车站的内部以及商业空间在平面的规模上都基本一致, 主要是经营快餐以及书籍等, 然后给热门提供消费。但是车站中最为直接的功能还是给人们提供交通便利, 在进行地铁车站的设计时, 应该注重对商业空间的利用, 同时还应该注重地下埋深的控制。如果没有地铁的存在, 单独将这种类型的商业空间设置在地下, 就无法吸引到乘客, 因此, 就需要增加对车站内的设计, 吸引乘客, 并且增加地铁车站内部的商业价值。

结束语

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使得城市交通问题也逐渐严重起来, 甚至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时, 地铁交通的出现, 除了作为一种交通方式存在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地铁运输带来的大客流成为了潜在的商流。可以将商铺设置在地铁站厅内部, 同时也可以将地上商业和地铁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以此来带动商业圈的发展, 从而促使公众、政府以及开发商共赢。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的不断建设, 对于城市的建设来说, 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充分利用地铁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一行为也被人们广泛的推崇, 随之也出现了地铁商业圈的概念以及规模, 对于地铁工程的建设而言, 开发地下商业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有效的提升城市的活力以及改善城市的交通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本文就地铁车站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展开探讨, 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 孟庆阳.城市地铁车站相关联的地下商业空间建筑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 耿原子.城市地铁站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4.

地下室空间设计范文第6篇

一般地下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计算:“

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换气次数按6次/h;汽车出入频一般时,换气次数按5次/h;住宅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换气次数按4次/h。” 系统的布置

1、车库通风机一般风量较大,风压较小,故都采用离心风机。由于风机运行时间长,全年不停,从节能考虑应选择运行效率高的风机,在工程中常采用双速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2、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的机械排风装置,并尽量利用车库出入口车道及外窗自然进风;为保证此进风方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在设计排风、排烟系统时,应将排风口、排烟口布置在远离车库出入口处,以防止气流短路。

车库自然补风量可按车道出入口断面风速0.5~1.0m/s进风速度计算。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应设置机械进风系统。总进风量按不小于总排风量的50%(宜按80-85%)计算。车库排风量应大于进风量,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39条规定: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宜与机械排烟系统相结合,自车库外部至排风的气流流场应设计合理。排风系统风管宜在车库上部布置,排风风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设计大量排风支管;采用双速风机时,应视风机低速运行的噪声值,决定是否配置消声装置。” 系统的设计

民用建筑及住宅小区人防地下室汽车库通风系统

包括: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及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是专用系统,只有在战时或火灾发生的非常时期才投入运行,平时仅需实行定期检修、保养。为节约投资,节省建筑空间,便于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常情况下,宜采用部分系统兼用的设计方案。

由于各系统所要求的风量、风压不等,改变系统的风量、风压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 单风机双速驱动;② 增减风机运行台数;③ 转换不同型号风机运行。

地下车库(兼人防地下室)平时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设计

根据《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2条规定,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最大可达到2000m2。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因此,为了系统控制方便,一般送风机、排风机均不宜(也无需)负担2个以上防烟分区的通风。

汽车库平时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排除汽车废气,改善车库环境。由表1可以看出,地下车库最小排风量与最小排烟量取得了统一,机械排风系统可与排烟系统合用,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多的布置方式为:

排风、排烟干管合用,支管功能共用(排风口与排烟口兼用)的系统。这种系统只在车库上部设排风口(兼作排烟口),排风口采用普通百叶风口。采用一台双速高温排烟风机,排风机入口设置常开型280℃排烟防火阀。双速高温排烟风机在平时停车少时可手动低速运行;火灾时再自动切换至高速排烟状态。

这种系统优点是排风均匀,排烟到位、及时,并且系统控制简单,造价低廉。

另外,人防地下室战时无消防排烟系统,战时排风系统一般采取自动排气阀超压排风方式,因此无需与车库机械排风(烟)系统合用。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的兼用设计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按防护单元设置,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当防护单元与防火分区一致时,这些系统可共用一条风道。 人防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风量较小,要保证人防通风要求,风机必须可以采取手动兼电动驱动方式,因此用增减风机运行台数方式转换更易满足使用要求。 车库平时送风量比排烟补风量和人防通风量较大,因此,若按平时送风风量和规定的管道和风口风速来确定系统管径和风口尺寸,就能保证人防通风和消防排烟补风的要求。同时,平时送风机外形尺寸较大,风机台数多时占的建筑空间亦较大,当通风机房面积较小时,用单风机双速驱动更合适:平时高速运行,排烟补风时低速运行。

诱导通风

诱导通风系统的特点

1) 节省空间,减少工程投资

一般诱导风机箱体仅250mm高,可在梁间布置,直接吊挂于楼板下,有效降低设计层高约400mm以上,减少地下工程开挖和浇筑混凝土等施工费用,降低投资。

由于诱导系统的排烟风管不再兼作排风管,故排烟管内风速可加大至15~20m/s,每个排烟口的覆盖半径可达30米,最终使排烟管的尺寸和布管密度较常规做法大幅减少,可相应的把排烟管布置在室内四周沿墙或其它不占用通行的位置。

2) 施工简单,安装灵活

诱导风机体积小,重量轻,无需接管;安装形式灵活多样,纵吊、横吊、壁挂均可;单相220V电源,配线简单。

3) 管理方便,节省运行费用

由于无通风管路,送、排风风机所需风压降低,电机功率随之下降,有效解决运行费用高的问题,避免采用传统通风系统形式,业主或物业分时段运行、甚至不运行带来的车库内部空气质量差的矛盾。同时,诱导通风系统运行噪音低,维修量小。

当车库具备良好的自然进风条件时,如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疏散出口或设有百叶外窗,可以不设机械送风系统。使节能不仅仅表现在数量的节约,更加节省高品位能源。

诱导通风系统布置的原则

1) 合理设置主干线

为设置出稳定的活塞式空间,要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实际形状及进、排风口的部位,先设置主干线,再设置辅助喷嘴对空气进行搅拌,避免污染物在近地面处积聚、产生死角。综合考虑车位的分布和车尾(污染物排放处)的方向来布置喷嘴,尽可能使清洁空气主流场位于主车道上,而将辅流场布置在停车位上,与主流场风机形成一定夹角,及时稀释汽车入库过程中尾气排放的有害物。

2) 防止气流短路

由于地下车库中送、回风竖井的布置受地面建筑等许多因素制约,有时送、排风口相距很近,这时就需要利用喷嘴来虚拟分隔,设置好流程,防止短路。

3) 选择相应的喷射角度

在布置喷嘴时应考虑因层高不同而调整喷嘴的安装倾角(与水平面夹角),如层高h≤4m则取15°;4

4) 诱导风机的间距设置

“以允许的射流最小边界速度来确定作用宽度,以允许的最小核心速度(即末端控制风速不小于0.5m/s)来确定射流接力长度”来确定布置间距,这两个控制参数即可确定单个射流的作用面积。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应用场所有不同的布置参数,要避免以往纯粹按单个诱导风机的作用面积来布置的现象,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5) 与机械排烟系统的合用

上一篇:小师傅范文下一篇: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