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

2024-03-05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1篇

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为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提供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什么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为什么要构建这一体系?如何解决技术支撑方面存在的难题……9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部有关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等对此进行解读。

意义重大

满足自然资源管理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等问题,成果难以满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调查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不是对现有各类调查监测的简单延续和物理拼接,而是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需要,按照科学、简明、可操作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和系统重构。”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这一思路,自然资源部在广泛调研、专家研讨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新形势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据介绍,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是对原有各项调查的系统重构,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坚持目标导向。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为目标,遵循自然资源演替规律和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对自然资源科学组织、分层分类管理。在地表覆蓋基础上,叠加各类管理信息,形成真实反映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准确数据,满足自然资源管理需要。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首先是针对“数出多门”问题,对各项调查监测进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其次是解决统一调查和专业管理的关系,如海岸带、滨海湿地,在不同部门管理中采用不同名称,实际范围上存在交叉,就需要统一调查;再次是解决自然资源在同一区位重叠问题,设置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进行描述和表达;最后是解决统一的顶层标准问题,确保调查在顶层掌控、不重不漏。

三是突出结果导向。集成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成果的信息化表达和综合展示,确保真实准确可靠。在工作组织上,按照“总—分—总”方式实施,对各级、各专业的调查监测工作分工实施,最后成果要总归口,进行统一汇交和集成,形成完整的调查监测结果。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地表基质调查是最具创新特色的内容。“地表基质范围覆盖固体地球表面,包括陆域和海域全部国土空间。其本身既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还是多门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纽带,对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及综合治理至关重要。”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地表基质数据主要通过地质、海洋、土壤等综合调查获取,待条件成熟时,组织开展全国地表基质调查。”该负责人说。

技术融合

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

技术体系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陈军介绍,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交叉融合,为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条件。

首先,在数据获取方面,一是航天卫星遥感可实现大范围、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定期覆盖,目前,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在轨运行的国产公益性遥感卫星有18颗,形成大规模、高频次、业务化卫星影像获取能力和数据保障体系,能支持周期性调查监测;二是各种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可支撑局域精细调查与动态监测;三是基于互联网和手持终端巡查工具,能实现地面场景的快速取证、样点监测。利用这些先进观测与量测技术,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技术体系,可以大幅度提升调查的效率,解决足不出户的实时变化发现与监测问题。

其次,在信息提取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应用,使基于影像的地表覆盖及变化信息高精度自动化提取成为可能;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遥感反演技术,为提取自然资源参数提供了先进手段。

再次,在存储管理与分析应用方面,地理空间分析、区块链等技术的交叉融合,不仅可解决资源—资产—资本信息的时空建模和一体化管理等难题,克服信息汇聚与协同处理等困难,还可用于支撑自然资源生命共同体的分析评价,揭示自然资源“格局—过程—服务”地域分异、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实现从成果数据到知识服务的跨越。

目前,各项技术虽得到应用并发挥作用,但“核心要素信息的自动化提取”仍是主要技术瓶颈。陈军表示,“今后,仍急需通过各项先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解决制约调查监测的‘卡脖子’技术,设计面向‘两统一’管理的技术体系”。

为此,陈军团队将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组织跨学科科技攻关,突破核心要素信息的自动化提取与验证、重要自然资源参数的遥感反演等关键技术,形成实用技术方法、技术解决方案及工具软件或系统。

二是按照构建统一调查监测体系的任务要求,从技术架构、数据构成等方面开展研究,确定统一时空信息模型、分层调查监测技术等,满足调查监测业务急需。

三是通过专题性或综合性应用试点试验,完善技术流程和方法,形成功能齐全的技术体系,为实现自然资源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的动态感知、精准认知、科学管控提供高效技术支撑。

信息化保障

支撑调查成果共享服务

信息化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共享与应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政府部门应用、社会公众需求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目标。

部网信办负责人介绍,将从四方面加强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建设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自然资源“一张网”,实现包括涉密内网、业务网、互联网和应急通信网在内的网络联通,保障自然资源部门内部各单位横向、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纵向,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间数据持续稳定汇聚、分发、交换与传输,为成果共享与应用提供分类的网络通路。

二是建立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真实反映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资源现实状况。在调查监测成果基础上,按照分层分类模型,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底,融合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各种监测信息,集成叠加自然地理格局、自然条件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数据,形成包括地下资源层、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业务管理层在内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并通过各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建立起“一张图”动态更新机制,保障系统内部、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成果的需求。

三是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对自然资源“一张图”的分布式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和共享服务机制。在部内应用方面,通过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统一数据服务,支撑日常管理;在部门间共享应用方面,通过接口服务、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业务协同;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将建立成果发布机制。利用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为公众提供成果数据服务。鼓励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调查监测成果开发研制多形式多品种数据产品,满足公众需求。

四是利用包括调查监测成果在内的“一张图”,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政务服务、监管决策三大应用体系。在调查评价应用体系中,建立充分应用现代对地观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调查监测系统,推进二维调查走向三维调查,提升调查监测准确性、时效性;在政务服务应用体系中,建立基于调查监测成果底图的政务事项在线一体化智能审批(审查)系统,提升审查科学性、准确性,提高审查效率;在监管决策应用体系中,以调查监测成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形成“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管理模式。

部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最大的作用和效益,我们将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一张图’进行统一管理、提供统一服务,形成‘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9月15日1版)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2篇

社会实践论文

院:

体育学院

业:

体育教育

名:

陈阳辉

号:

20101151237

关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阳辉

摘要: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尝试阐述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实践、思考

一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意义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2013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中国的现状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等。地球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都存在,有的更为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

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学校当然可以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校园,但从更重要层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培养现代人的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着手,追求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和谐,不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课程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涉及到培养什么素质的人的问题,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意义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二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

生态文明是和生态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重塑的新的价值取向,它以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核心观念,从过去人们试图统治、征服和掠夺自然,转向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是对生态危机之所以会发生的最深刻的剖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积极和优秀的成果,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教育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观念、文明意识的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二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为孙子后代负责、为民族的未来发展负责,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意识和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三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人与人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环境。公平公正是校园和谐的基石和核心,没有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尊重、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形成一种正气和干事业的氛围。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实际阳光操作,让大家心齐、气顺、干劲足。

贯彻人本思想,促进校园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

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心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关心、尊重教师和学生,促进校园和谐。

坚持班子团结,求得和谐发展。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因素,没有班子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凝聚力、亲和力,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良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

(二) 人与制度的和谐——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法制、文明、规范、和谐的校园。

要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让师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发展。

要以抓好完全工作保障和谐学校建设。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存在安全隐患是谈不上和谐的,安全工作要两手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教育,突出生命教育,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身心健康。二是从细节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做好安全防范。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

要倡导绿色文化,践行绿色行为,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绿色办公,实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行动。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绿化美化工作。要对学校的污水、废气、实验室废物排放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校园卫生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学校,增强节约意识。要建立全校性的资源节约管理目标,从加强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废物回收利用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节约问题,更是一种文明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培养。

(四)人与课程的和谐——培养具有文明意识的现代人

开展生态文明的学科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专题讲座、学科渗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行成率。

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生态文明的本质含义是文明观念和文明意识的养成,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文明礼仪教育如文明行为规范、团结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集体荣誉观念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文明意识。

(五) 教育思想的和谐——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为许多学校提供一个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抓手。

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共识,共同践行,成为一所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生态文明学校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不仅是领导班子的事,而且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事。

四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施策略

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 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专人负责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有相应的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

(二) 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学科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和学校教育中,提高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率和行为行成率。二是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固定宣传阵地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三是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

(三) 环境整治。一是加强校园生态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二是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气、纸、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效果。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实施雨污分流排放,有效控制油烟、废气的排放,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知晓率和环境状况满意率。

(四) 长效机制。一是对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和

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管理责任化、规范化,使校内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三是开展风尚教育活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干群、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融洽,精神面貌良好,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3篇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4篇

构建绿色生态永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老少边穷民族贫困县,永顺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思想观念转变、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四大重点,全力打造生态永顺、绿色永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一是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生活、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贡献。二是要引导群众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DP年均增长达10%左右,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18%的GDP增长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由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全面审视人类过去特别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理性思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全面升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新的重大突破,为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南。三是要引导群众切实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要使各行各业增强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节能减排、珍惜能源和资源,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二、坚持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永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后劲、最大的财富是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自2000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开发面积103.5万亩,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封山育护林面积达2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护好森林资源,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实现人为生态向自然生态转变。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严格木材计划限额控制,严禁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严肃查处乱砍滥伐行为,科学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控体系,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流域及水库周围及交通主干道两侧的封山育林工程,以猛洞河、澧水、酉水河流域为重点,建立一批森林自然保护区,在小溪自然保护区、猛洞河、杉木河、朗溪等地和张罗公路沿线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二是科学推进退耕还林,实现土地生态向林地生态转变。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护,搞好苗木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突出抓好生态移民、调整退耕还林规划、荒山造林等工作,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三是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实现自发生态向自觉生态的转变。加大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实施力度,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鼓励兴建小水电,加快实现“以电代柴”生态建设目标,从更广、更现代的层次上自觉保护绿色生态。四是加快实施水保及除险保安工程,实现由恶劣生态向宜人生态转变。坚持水土保持同国土整治、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治理,抓好上型水库除险保安,搞好水库周围植被保护和生态绿化,确保生活居住环境葱茏宜人,为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优良的绿色生态屏障。

三、坚持以强化环境保护为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贫困地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在发掘“金山银山”的同时,实现“绿水蓝天”。一是要强化全民环保意识。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保、投身环保、支持环保。各级党委、政府要率先垂范,将环保法律和知识纳入中心学习组和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要常年开设以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和专栏,加强舆论引导,为环保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奠定思想基础。环保部门要把环境保护法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途径地进行学习、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机制。要落实源头防范机制,严格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凡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投入使用。要完善执法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切实解决执法成本过高、执法手段不硬、排污者“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要建立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制度,完善污染源动态监控体系,建立企业环境档案,实行企业环境管理信用等级制度和环境违法公示制度,推动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责任。要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到位,对典型案例要公开处理,予以曝光,增强教育和警示效果。三是要突出抓好重点环保项目建设。抓住国家对西部生态建设投资倾斜的契机,全力做好生态示范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建设项目争取工作,着力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城市排水改扩建、垃圾回收、污水处理等工程,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提升环境保护的能力,力争到2010年,全县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全县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四、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县实际,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一是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按照“生态环保、市场优先”取向,突出抓好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传统工业提升四类环保生态型工业项目。依托黄姜、油茶、葛根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薯芋皂素、茶皂素、葛根素等科技环保型素类生物药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肉制品、果汁果酒、“放心菜”、松柏米等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规模;依托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土特产品、山野食品等旅游商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大幅提升汽车配件、超硬材料、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产业。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建成5-8户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规模工业产值再翻一番,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快发展物特色生态产业群,突出抓好以椪柑、猕猴桃、时鲜水果为主的林果业、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以反季菜、黄姜、烤烟、油茶为主的经作业、以优质稻为主的粮作业四个规模型绿色产业建设,加快建立20万亩优质水果、20万头湘西黄牛、20万亩蔬菜、2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油茶、10万亩药材、5万亩烤烟等绿色农业精品基地。要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积极争取绿色基地认证,全力打造以“猛洞河”系列农产品为龙头的名牌绿色农产品。要加快发展绿色观光农业,坚持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抓紧青—王线、永—小线等旅游交通沿线规划,加快创建经济林果区、传统农作区、动植物观赏园、农耕民俗园等园区,着力培植旅游观光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现有5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及人文品牌优势,进一步挖掘绿色和人文内涵,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坚持高规格定位,把永顺旅游定位为“神秘湘西,秀美湘西,梦幻湘西”的龙头景区,加快培植芙蓉镇、老司城、不二门、猛洞河、小溪、塔卧六大特色景区和土家文化、土司文化、森林文化、宗教文化、温泉疗养文化等神秘文化,力争把强势品牌推出湖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要坚持高品位运作,依托国宝溪州铜柱、古石板街、古民居,把芙蓉古镇建成中国土家族民俗文化、器具文化展示中心;依托国家级“绿色基因库”的优势,把小溪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休闲、科考及森林文化旅游胜地;依托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把老司城建成中国土家族寻古祭祖和土司文化考古圣地;依托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品牌效应,深化“与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古老文化对话”的人文氛围;依托天然温泉、天然佛像及国家级公园优势,把不二门建成国内知名的休闲康体和特色温泉疗养文化胜地;依托老苏区根据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把塔卧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区。要坚持大手笔宣传营销,积极加强与主要客源城市和国内外大旅行社的横向联合,促进区域旅游与国际国内大旅游的大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浓浓的“野山野水猛洞河,土风土韵古溪州”的生态人文氛围,以强势节会、强势宣传扩大永顺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外乡异客了解永顺,感悟永顺,旅游永顺,不断扩大永顺旅游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大县的跨越,争取2010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亿元以上。

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经济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但并不排斥发展,相反,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生态文明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石台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富民强县,建设皖南最美山乡的长期任务。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的要求,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谋求山区经济在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的突破,努力把皖南生态文明山乡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13435发展为2010年的224236,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组织实施工业突破。坚持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工业发展和项目引进上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体现产业的绿色品质。“十五”期间,我县依托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绿色食品、非金属矿、水资源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建立起仪器仪表、农副产品加工、制药和中药材、小水电等优势产业,涌现出鸿凌集团、天方集团、山园公司、圣嘉实业、九华药业、东生鞋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企业达7家,规模工业发展到14户,“鸿凌牌”燃气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天方”商标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十一五”期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每年争取2至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我县,再组建1至2个企业集团,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左右,到十一五末期使工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组织实施旅游业突破。围绕建设紧邻长三角的休闲旅游基地,突出石台生态、原始、自然、绿色等特点,以安徽省加快“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为契机,形成以牯牛降为龙头,各类景点景区开发竞展其长,融探原始森林、游溶洞奇观、览秋浦胜境、观天然瀑布、住生态园林、吃绿色食品、购地产商品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期,旅游年接待人数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培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30个,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农户2000家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基本确立皖南旅游的中心县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步入“全国旅游经济强县”行列。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大力发展餐饮业、商贸物流业、为农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进入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县为契机,围绕建设东部地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化、农家乐、生态家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按照“一年试点、二年起步、三年逐步推开、五年取得成效”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称号,仙寓镇大山村入选“安徽省100个特色农业示范村”。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安徽石台茶叶节,石台高档绿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到2008年,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到1万口,入户率达40%,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猪—沼—茶(果、菜)”生态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到2010年,全县100%的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80%的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实现农村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学校教室楼房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有新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5篇

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概述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下,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在制度层面进行设计的动态过程, 构建出基本的制度只是一个基本前提, 对制度进行持续的优化才是重中之重。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本身较为抽象, 在这一动态进程中更是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与制约。由于基础性制度往往会对实际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性活动开展产生很强的指导与规范性影响, 相应制度构建与优化也成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较为敏感的一项事宜, 更有学者将相关制度比喻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的“根基”。

二、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难点

(一)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较差

虽然国家层面较为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事宜,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并不良好,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较差也成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中的难点性因素之一。例如, 很多企业在持续经营发展中对经济利益的获取十分关注,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发展理念也占据着主导性地位。在很多高等院校内, 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中并未对生态文明建设事宜予以重点提及, 这也导致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与认识。这一状态下, 生态文明建设性活动在实际开展上便缺乏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与之相对应制度构建与优化自然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而制度建设层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时, 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开展上的状况自然较差, 一个十分不合理的“恶性循环”也会最终形成。

(二)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方向缺失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方向缺失问题较为显著, 这也成了现阶段相应制度在构建与优化上的一个难点性因素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 其虽然可以看作是社会发展上的一个大方向, 但由于不同地区, 不同领域存在的差异十分明显, 生态文明以及相应制度在建设上的需求自然不尽相同。不仅如此, 虽然时间的不断推移, 生态文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会被放大, 机械式对相应制度进行优化尝试很有可能引发一些新问题的产生。这些具体问题的产生实际上都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优化上的方向缺失有关, 而缺少具体的方向予以指引时,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机械性特征也会越发显著。

(三) 生态文明制度内容细分困难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包含着较多个层面的内容, 与之相对应的制度也应当对各种内容予以兼顾, 但制度本身需要具有更多的指导性功能, 这使得制度上的内容细分成了制度构建与优化中的一项重要事宜。当前, 有的生态文明制度虽然对各个层面的内容予以了较好提及, 但往往没有突出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虽然政府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制度内容调整上的重要性, 但由于规划性方案的缺失,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全面等因素影响, 制度内容的细分依然十分困难, 这一层面的制度优化进程也十分缓慢。在这一状态下, 生态文明制度往往会带有一定形式大于内容的色彩, 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开展中, 制度也很容易处于被架空的状态之中。

三、更好进行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建议

(一) 给予生态文明建设更多重视与支持

为了更好进行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需要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需要跟多重视与支持, 这些重视与支持也能够传导至相关制度的构建与优化层面。除了政府要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与优化外, 企事业单位组织, 高等院校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 就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与需求进行一些制度构建与优化上的尝试。例如, 高等院校可以基于教学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视角, 进行一个微观的生态文明制度框架确立, 使得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活动开展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也能够为微观上的制度构建与优化提供很大帮助, 微观上的制度构建与优化也能够为整体上的制度构建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二) 科学确立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方向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方向应当明确出来, 这也是更为精准的对相应制度进行构建与完善的不二选择。具体来说, 国家层面在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 并确立出了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后, 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首先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在较好的分析与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实际需求后, 通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等做法, 将制度优化上的重点和方向予以明确。通过科学的确立出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方向, 制度层面进行的调整与优化可以确保方向上的正确, 即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与状况发生了变化, 制度上的滞后性特征也能够被较好掩盖, 制度本身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提供更多指导和规范。

(三) 合理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内容细分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层面较多, 生态文明制度中势必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 基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视角来看,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进行制度内容的细分较为必要。例如, 在高污染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生态文明制度中产业机构调整, 高污染产能的淘汰需要成为主要内容。而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成为相应制度中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同时需要对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总量等进行分析, 并根据制度层面的具体侧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上的规划, 建设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伴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上的细分能力不断增强, 相应主体在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以及优化上的能力也能够不断提升, 相关制度也能够更好的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相关制度在构建与优化上虽然有很大难度, 但对相应制度进行优化的现实紧迫感相对极为明显, 政府等主体也需要就制度构建与优化事宜进行更多思考。只有将已存在的一些制度构建与运转问题进行解决, 相关的难点性因素也能够较好破解, 相关主体也需要对系列问题和难点性因素进行有效分析, 从而更为具有针对性, 更为具有效率的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尝试, 避免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 其更是成了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程中, 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优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生态文明制度进行较好构建, 并在构建了生态文明制度后进行持续性优化的紧迫感十分明显。通过对现阶段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与运转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生态文明制度优化的难点相对较多, 压力也相对较大。本文将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与优化的难点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更好进行相应制度的构建与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优化

参考文献

[1] 詹玉华.生态文明制度四个维度的创新与优化路径研究[J].江淮论坛, 2017 (4) :68-71+110.

[2] 常纪文.十九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党政研究, 2017 (6) :29-32.

[3] 刘登娟, 黄勤, 邓玲.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J].贵州社会科学, 2014 (2) :226-228.

[4] 雷玉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美丽新疆和布克赛尔[J].实事求是, 2014 (6) :189.

[5] 钟林生, 肖练练.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选择与研究议题[J].资源科学, 2017 (1) :186-189.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范文第6篇

摘 要:改革开放后单向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让人们面临着生态资源趋紧的严峻挑战,需要对此种“发展”非正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进行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是极为重要的生态正义路径。

關键词:生态正义;城乡绿色发展;地方政府竞争;体制改革

一、问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战略促动下的工业化进程中,因部分群体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延与外涵的理解过于片面,未立足于整体角度深层考虑资源的综合发展潜力,将综合性、渐进性和内生性的“发展”简化为其中某一方面的人为性膨胀,偏执性地等同于单向度的经济主义[1],在自然资本化的经济逻辑下,预收了眼前待培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此种非中立的超价值发展审视观,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氛围,更漠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传统文明成果的传承。

二、生态非正义的解构及其批判

第一,个体对生态伦理感知的钝化。在生存社会中,农民在通过务农或畜牧的方式将自然资源经辛劳加工、获得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的同时,又维护着生态的环境伦理;而现代大多数人在经历科学革命的冲击后,生态伦理层面的价值判断逐渐趋弱或为沦丧,肆意开发高风险工商业项目,严重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安全。部分群体的目标与生产手段比例再也不像原始农民般那样的协调,而是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维度之中:趋利资本的肆虐横行让他们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来对公共自然资源大范围动手。此种抛弃道德文明、唯经济至上的生产观念,让人们对自然资源非正义资本化的程度,远远超过对大自然馈赠的守护程度。

第二,社会组织对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公共自然资源的排他性与竞争性,让投标者对基层乡村稀缺资源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他们通过抢占乡村自然资源而获取其独特性、有限性、优越性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后期加工培育,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名列前茅的优势地位。此种资本逻辑让大量社会组织逐渐“公司化”,盲目设项目搞权钱交易,发挥着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成本、就地取材的地域邻近优势,进行无边界的经济扩张,与牟利性经济组织大有趋同之势。在其创造资本成功灵活运作的经济活动空间之时,更扩大了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宜居发展模式,在这场无序且过度的竞争中,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成为生态灾难的被转嫁者。

第三,地方政府对政绩考核的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特点为:党的领导与地方政府体系的行为特征。GDP的竞争,让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地投身于地方经济活动中,某些地区将“发展优先”的经济维度作为政策取向、制度偏好,欲采用不恰当手段对GDP进行疯狂的纵向直线“拉动”,漠视自身区域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先天特殊性或局限性,逾越发展边界,长期处于经济所谓高速增长的发展幻象中。殊不知,由此引发的诸多漏洞已成为燃眉之急——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成为中国生态经济的“癌细胞”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中不易被量化的隐性代价。

部分干部针对生态资本化的现象未有充分认识、对中央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及时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路线方针,不但未减少对公共自然资源的市场化侵占,甚至更愿于自己任期之内创造出良好政绩,用直观的年终数据讲话,忽略了基层群众赖以生存的维持隐性的美好生态自然环境,对一些僵尸组织的破产进行阻挠,对咄咄逼人企业过度纵容,其中牺牲最大的仍是不可逆的生态毁灭性结果。

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形塑路径探索

(一)促进个体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

1.健全生态正义的生态文化体系。非正义的生态掠夺趋势,严重导致了社会不同层次群体的实际生活质量、经济收益等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均匀与不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经济主义的发展驱动下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远走高飞继续“恶性”开发,却将其视为“良性”经济循环;失去制度屏障的弱势长期栖居者虽未参加开发破坏性活动,却成为了“经济扩张”的牺牲者,需承担他人带来的不可逆自然毁灭性后果与社会治理责任。对于灾难分配的不均衡现状,资源开发者应立即认识到自己有关生态非正义的种种不妥行为,去除经济恶性发展的邪念,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正义理念,做到精神文明、道德伦理上的真正“脱贫”。

2.树立“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的社会理念。“发展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是“经济之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失去了“社会之善”(社会理性)、“生态之善”(生态理性)的前提性规约,并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为狭隘性经济生产活动的“效率”或“竞争力”,因而难以避免地产生“生态之恶”“社会之恶”的后果[2]。反之,若以发展生态作为主要向心力,而将经济作为附加发展产物的“过善”,也会导致如“经济与环境置换”模式般的发展失衡现象,唯有将“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结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制度背景下,为无边界发展确立经济、生态、文化边界,方能真正达到现代化意义下的“社会之善”。

(二)加快组织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1.构建城乡绿色环境治理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乡间于各方面的发展藩篱渐成痼疾,统筹城乡共同绿色发展、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观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在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筹工作时,各组织需把握好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而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的升级;在其努力带动新型“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也应以“绿色政绩”的环保指标反向地制约考核各级政府,倡导二者形成相互依存促进的良性协同治理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项目,创建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形成生态正义的良性循环。

2.加大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少数组织忽视社会规范,漠视中央社会环境法规政策,甚至通过诡辩而顽强抵抗,违背伦理道德而又挣脱制度约束,无序地在无边界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让乡村经历着物理意义上的剧变及社会意义上的衰败。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加大迫在眉睫,应尽快健全乡村环保专项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处罚标准高于治污的成本;建立乡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污染企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落实治污方案来帮助相关企业减排降污。其中,针对乡村中部分处于实施阶段的新建项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提高此类项目的环保准入标准,也要对该组织的可持续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综合严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针对已处于严重反排污标准、处于治污无望阶段的组织一律坚决取缔,杜绝为了贡献经济指标而滥竽充数的僵尸企业,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再度泛滥。

(三)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1.完善政绩考核评价的相关内容。传统追求GDP政绩的考核方法着实需要改革,需将过去一味强调经济速度与规模转变的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基于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倡“绿色GDP”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生产法或核算法的两种计算方式,适当增加生态功能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方面的考核,因地制宜,让政绩越来越“绿”。相关部门在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工作期间,可适当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起来,作为干部奖惩和职位提升的重要依据。定期安排干部的文明素质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的政治站位,增强环保法律法规的绿色发展意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责任链条,进而在不同方面协助区域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真正落实环保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正义铁军”,也可避免生态保护工作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传导中,形成越基层的部门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任务越是不断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的差序状态,让高素质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对顶层绿色设计愈加深入贯彻落实、层层推进,名副其实地成为所在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2.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损害人民群众与守法组织的合法环境权益、扰乱社会组织公平竞争秩序的“黑色组织”,严惩其将处于工业链尾部的废弃物清运未果而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行为。某些组织因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便在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处撑起了“保护伞”,即使面对连续曝光、环保督察亦岿然不动,甚至肆无忌惮地继续进行污染恶循环。各级党委、干部应及时认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杜绝对此类组织进行明里暗里的纵容与庇护行为,应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主动将綠色政绩作为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佳回应。当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是事后追究责任,相关的前期预防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巡视、舆论监督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将经济非正义的苗头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纠偏除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生态损失。

四、结语

面对已然显现的生态毁灭性后果,我国人民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民族的政治共识与执政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元素,共同承担起这项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责任。需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维护经济及生态伦理良性互动关系、加快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等路径逐步向生态正义的目标大步迈进,和谐共生、绿色共赢必是全国乃至全球追求的生态友好型美丽局面。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发展主义”的伦理维度及其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2]  郇庆治.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

上一篇:食堂年度经营计划范文下一篇:室外工程施工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