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国家审计人员需要履行审计职能,并通过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方式,将经济犯罪治理相关的审计工作落实到位。本文着重研究国家审计功能在经济犯罪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可行性,把握影响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因素,并探索出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国家审计 经济犯罪 治理路径

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审计监督的行业领域范围较广。目前,国家审计功能在经济犯罪治理中具有威慑作用、警示作用和防护作用。基于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可行性分析,产生的影响因素诸多,本文探索相关治理路径,对期对国家审计人员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提供帮助。

一、国家审计功能在经济犯罪治理中的作用

(一)通过审计立法起到威慑作用

国家审计功能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在实际的法治实践中,已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审计法》等与审计相关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使得国家审计功能在审计监督方面拥有了更加强有力的约束效力,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且通过审计立法的方式,使得审计职能的履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强制性,当出现经济犯罪行为时,即可依据审计法的相关管理条例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强力打击,能够大大提升国家审计在经济犯罪治理中的威慑作用。

(二)借助审计监督发挥警示作用

国家审计功能在治理经济犯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根据审计机关以往的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发现自审计机关建立以来,已经查处大量的经济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并对大量经济犯罪案件直接进行处理和处罚,审计监督职能不仅为司法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证据和线索,而且为司法机关的经济犯罪打击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为司法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帮助。综合来说,国家审计在打击经济犯罪过程中的表现力,体现了其在经济犯罪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发挥极其重要的警示作用。

(三)通过审计测评实现防护作用

国家审计功能在经济犯罪治理过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防护作用。国家审计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审计监督的实际作用对相关部门的经济情况进行把控,及时对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经济问题进行测评和监督,对企业内部经济控制情况的优劣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相关企业内部存在的经济经营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帮助企业查找自身内部问题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弥补经济漏洞,从源头上遏制经济犯罪问题的发生,对企业经济安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可行性

(一)法律基础

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具有极其明确的法律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针,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有关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如《审计法》相关条文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在自身职责履行过程中,可以申请公安等相关行政机关的配合,《刑事诉讼法》相关条例同样规定对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经济犯罪行为可以移交检察院进行审理。以上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在一定基础上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较为切实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实践经验

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下,我国地方已开始进行审计功能协助经济犯罪治理的有效探索,并取得较为丰厚的实践经验。如海南省所建立的“三位一体”审计模式有效协调了政府、社会和内部审计三大部门,不仅有效提升了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审计部门督促整改的整体能力,该模式执行以来已帮助海南省政府发现和解决多项经济问题,取得诸多实战成果,也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协作机制建设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三、影响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因素

(一)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管理体制是影响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关键因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审计机关是我国政府重要的组成部门,不仅接受政府行政部门领导,而且还接受审计直属部门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部门的自主独立性,使得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无法就涉及政府行政部门的经济问题发挥较为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双重领导的审计管理体制限制了审计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审计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监督的实际作用。

(二)审计操作分工

审计操作分工是影响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又一因素所在。现阶段,我国仍然执行审计操作分工制度,国税系统的审计工作由审计署直接负责,地方的各级审计机构不具有直接审计国税的权限,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审计署的人力精力有限,对于国税审计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这导致实际的审计工作无法保证整体审计内容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国税系统的审计工作执行不到位,也意味着在审计系统中存在一定漏洞,使得部分经济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审计技术手段

审计技术手段是影响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重要因素。审计技术手段的落后使得审计监督的实际作用被大大削减,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所面对的对象极其复杂,涉及的财务内容及会计资料比较繁多,手工查账为主的审计方式,不仅使得审计工作人员的任务极其繁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测评和核对的准确性。审计技术手段未能及时更新严重影响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进而无法实现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

四、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路径

(一)战略层面

1.协同战略目标并实现目标审计协同。要想顺利实现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就必须保证协同战略目标并实现目标审计协同。国家审计单位通过进行经济监察的方式协助政府进行廉政建设,而国家廉政监察部门则是通过对公职人员职权监管推进廉政工作,虽然两者在具体执行内容上略有区别,但在战略目标上趋于一致,因此必须要实现国家审计部门和国家监察部门两者战略目标的协同,通过两者的有机协作发挥行政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治理腐败的关键能力,最终提升经济犯罪治理的实际效用。

2.交叉职能并构成审计职能互补系统。其是利用国家审计功能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关键举措之一。国家审计机构和国家监察机构均是我国监督系统的关键部门,两者拥有明确的自主职能,但也同样存在职责交叉之处。因此,为了避免两者职能交叉所带来的职责不清问题,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着手建立相应的审计职能互补系统,切实凸显审计单位在经济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实现权能互补,有效保证审计单位和国家监察系统的高效对接,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对于经济犯罪治理工作成效的提升。

3.评估外部环境并实现审计子系统协同。其是推进国家审计功能服务经济犯罪治理路径探索的关键所在。国家监督机构在进行经济犯罪治理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评估制订与其相匹配的监管策略,因此在进行外部环境评估过程中,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高效性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要保证我国监管系统子系统的高效协同,通过有效协作全面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犯罪治理的外部环境,并根据审计子系统不同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制定较为高效的经济犯罪治理方针政策。

(二)管理层面

1.经济犯罪风险识别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要想实现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就必须要推进经济犯罪风险识别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审计单位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关经济犯罪的相关问题,应积极和国家的监察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和风险识别协作,利用我国监察机构的特殊性,加强对公职角度进行风险识别,通过两者之间的高效配合,严查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经济犯罪风险,提升审计子系统的协同管理能力,及时搭建遏制犯罪的应对措施,更加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经济犯罪风险评估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经济犯罪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国家审计机构在发现相关的经济犯罪风险之后,对该类经济风险犯罪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特殊的经济犯罪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定性将会影响整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因此,国家审计机构可通过联合监察机关的方式进行协同评估,利用国家监察系统内部所具有的专业技术以及制度优势,帮助国家审计机构进行犯罪风险评估,提升经济犯罪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经济犯罪打击行动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和治理标准。

3.经济犯罪风险跟踪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经济犯罪后果,审计机构在发现相关经济犯罪风险之后,将会对经济犯罪风险人员进行跟踪监控,因此要想切实利用国家审计功能实现经济犯罪治理,就必须要保证经济犯罪风险跟踪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国家审计机构发现经济犯罪风险之后,必须联合国家监察机构对相关违纪人员进行经济活动和人员活动的双重监察,一方面能夠提升对于该类经济犯罪的风险把控;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于该类违纪人员和违纪单位的有效监管,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更严重的经济犯罪情况。

4.经济犯罪风险控制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经济犯罪风险控制阶段的审计协同管理,对于构建国家审计功能服务经济犯罪治理机制同样至关重要。在经济犯罪风险控制阶段,审计机构有权对该经济犯罪活动中所涉及的资金资产进行处置,通常情况下审计机构不再对该经济犯罪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理,但为了保证对于经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审计威慑力,必须要联合国家监察机构,利用国家监察机构的行政权力对违纪人员和单位进行相关处置,切实提升经济犯罪的处罚和打击力度,同时提升国家监督系统的有效性和协调性。

五、结语

结合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现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审计管理体制、审计操作分工、审计技术手段等。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经济犯罪治理的路径探索包含战略层面和管理层面。战略层面包括协同战略目标、交叉职能并实现审计子系统协同等。管理层面则是从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评估阶段、风险跟踪阶段、风险控制阶段的分阶段及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学中国化;中国教育学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4001

教育学对于中国来说,是“降临”而不是“诞生”,是“舶来品”而不是“土生土长”。针对中国大地上教育学的“降临”和“舶来品”性质,国人曾发出“以彼邦之教法移诸吾国,支离牵合,有其不足”[1]的声音。20世纪20年代末,国人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学中国化”的理念[2]。20世纪50年代后,国人就教育学如何中国化、教育学中国化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学中国化的反思等进行了系统关照。在探讨教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的命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口号,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的命题。当然也有研究者就以上几个命题、口号提出了反面的观点,如有研究者直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一个伪问题[3]。纵观已有关于“教育学中国化”种种命题和口号的研究,“创建中国教育学”在众命题和口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学者的应然追求[4]。然而,学界对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的教育学”的过渡以及“中国的教育学”的研究尚不系统。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就“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不足以及“中国的教育学”的现状以及建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和生成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育学中国化”之不足

针对国外教育学传入中国水土不服现象以及“进口教育学”现象[5],国内研究者提出“教育学中国化”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一定意义上抑制了国内研究者照搬照抄国外教育学的做法,有助于国内研究者改造或者建构适合我国的教育学理论。但是这一命题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忽视了教育学的形成路径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以及存在于其中的教育规律[6]。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研究的结果是产生关于教育的知识。实际上,教育学即是教育认识者(研究者)认识教育成果(教育知识)系统化的结果。人类知识的创造进入以学科为领域的专业化阶段,提到教育知识就能想到教育学。自赫尔巴特开始,教育学便成为教育知识的正式符号了,教育知识学科化的结果就是教育学[7]。这样,教育学的形成路径问题便转化为了教育知识的生成路径了。教育知识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

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知识形成的基本路径有六条:对客观化的教育现象的能动性反思、对身在其中的教育活动的体验与反思、对超越经验的教育本体的思辨、对教育知识文本的理解和批判、从问题出发的教育研究、教育实证研究[8]。从这六条路径来看,我们看不到教育学可以由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进而本土化的可能性。正如有的研究者认为的20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就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至今仍无法解決,教育学中国化实际上是中国学者难以实现的梦想[9]。教育知识必须基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教育文本等而生成。当然,我们毫不否认教育学需要国别之间的交流。

(二)忽视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是指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10]。反观历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创造出的教育学各有特点:以康德、赫尔巴特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学,以涂尔干、梅伊曼、拉伊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教育学,以鲍勒诺夫、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精神科学——解释学教育学,以彼得斯、索尔蒂斯等为代表的分析哲学教育学,以穆尔、布雷岑卡为代表的元教育学[11],每一种教育学的主张无不是根据当时、当地的文化和哲学背景等而提出的。

反观教育学的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多向度展开的局面[12],是将一种甚至多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教育学移植到中国文化之中的过程。虽然研究者一再强调教育学的中国化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正确的认识[13],要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国的教育智慧[14],但是教育学的中国化一直未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究其原因,一是忽视了中国的文化性格,二是即便考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仅仅是考虑了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

(三)忽视了教育学的中国范畴

教育学的发展是由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发展、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而然生成的。中国虽然没有教育学,但是中国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由于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教育学在中国是由西方的教育学“嫁接”到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之上而成的。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等内存着教育学的范畴。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有学者试图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知识之中寻找教育学的范畴。有研究者指出对某一学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首要的不在于批判和改造传统,而是要寻找和进入传统……只有被传统滋润过的研究者,才能找到前行的方向[15]。

反观教育学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路径等,研究者皆提出教育学中国化要重视中国古代的传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不能从根本上脱离传统文化而任意规定其发展轨迹[16],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之一就是“古今中外法”[17]。然而,一直以来,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的内涵不足现象已成为事实[18]。教育史研究基本上属于历史研究,而少有教育学的味道,再加上教育学学科元研究的不足,教育学人很难从教育史中吸收到教育学的发生范畴。试图改变教育学在中国“移植”、“引进”事实的教育学中国化研究者没有很好地研究中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学范畴,也就不能实现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的教育学。当然,试图将别国的教育学用汉语表达、或者仅仅是加入一些中国教育史和中国当前教育实践元素的教育学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教育学。

二、解析“中国的教育学”

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研究者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的命题。如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在中国特殊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有其正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其前提假设、研究路径、研究方式等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瓶颈,中国教育学要想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学接轨和对话,必须走“中国教育学”的原创发展之路[19]。然而,纵观已有相关的研究,研究者们尚停留在对“教育学中国化”(“教育学本土化”)等命题的反思与批判阶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中国的教育学”的命题,但是对“中国的教育学”这一命题的认识还不系统、全面,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教育学”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一)中国的教育学是具有中国文化性格的教育学

所谓的文化性格,有研究者认为即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20]。由于生存环境、生存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为人处世方式等的不同,不同地域的人创造的文化性格也不同[21]。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表征。然而作为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古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其文化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22]。

教育学具有文化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文化性格,便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教育学。欲创建中国教育学,必须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国文化的性格,并将此性格作为中国教育学之魂魄。教育学的中国文化性格是中国教育学的表征和轮廓。中国的文化性格是中国教育学的源头活水。

(二)中国的教育学是具有中国教育元素的教育学

教育学是由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的认识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的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尚未达到专门化和专业化的水准之时,国外的教育学便中断了国人对教育的认识。中国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元素没有转化成为教育学的遗传密码。在今天,欲创建属于中国的教育学,就必须寻找教育学在中国的遗传密码。这些遗传密码就是中国教育学大厦的砖瓦。

有研究者这样理解中国教育的传统:以“德”为本,“智”“德”合一的教育观;以“悟”为先,注重向里用力的教育内在观;以“道”为魂,彰显对教育本真的追求[23]。笔者以为这只是中国教育元素的冰山一角。中国的教育元素包括国人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对教师、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场所等等的观点和思想。中国教育学的大厦理应由这些砖瓦构筑而成。中国的教育元素是中国教育学的材料。有了中国的教育元素,教育学学者才能成为有米之巧妇。

(三)中国的教育学是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的教育学

有研究者认为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24]。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都需要话语体系来承载,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5]。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一度国势衰微,不得不靠学习国外以图自强。在这种情况下,西学东渐,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与之而来的是中国话语体系的破坏甚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国外的话语体系。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的文字和语言传统的民族,这个民族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基因密码,这些文化基因密码需要话语体系来表征[26]。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就构建中国当代的话语体系进行了研究,也有一些研究者就各个学科的话语体系进行了研究。

对于教育学这个学科而言,近年来也有研究者提出了要建立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并认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的要素包括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四个模块[27]。研究者还提出了建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策略,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教育理论的对话与融合[28]。也有研究者对教育学的语言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也可构成我们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教育学的依据[29]。构建中国教育学,其实就是一个构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国的教育学人急需在这些策略和元素的指导下构建具有话语体系的中国教育学。

中国文化性格是中国教育学的灵魂所在,没有了这个灵魂,那国人所建構的教育学注定不是属中国的。中国教育元素是中国教育学的材料,研究者不能很好的挖掘中国教育史中存在的教育学材料,那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教育学的筋脉,国人要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串联、表述中国的教育学。穿插在中国文化性格、中国教育元素、中国话语体系之中的是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教育学是具有中国思维方式的教育学。一旦构建的中国教育学具有了中国的文化性格、使用了中国的教育元素、运用了中国的话语体系,那么构建的教育学就是具有中国思维方式的教育学。

三、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然要走上建构中国教育学之路,下面谈一下如何建构具有中国思维方式的教育学。

(一)由中国教育史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教育学是教育知识学科化的结果[30],也就是说教育学的构成要素即是教育知识。教育作为一种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它的知识无外乎两种:关于教育的知识、为了教育的知识。关于教育的知识即是对教育是什么、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做、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教育内容是什么、教育内容应该怎么组织、教育内容应该怎么被传授等等问题的回答。为了教育的知识即是要做好教育,我们需要哪些条件,对这些条件的追问和回答即是为了教育的知识。纵观中国教育史,不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前者如“天地君亲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等。后者如“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等。对这些问题回答正是构建中国教育学的材料。有研究者从主体论、宗旨论、材料论、方法论、体制论、师道论、效果论、本质论、观点论九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31],一方面是为构建中国教育学寻找材料,另一方面是使教育史研究具有教育学的立场,进而具有教育学的内涵[32]。

(二)由中国教育实践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由中国教育史而中国教育学是从历史上挖掘中国教育学构建的材料。然而,教育是以整体的样式存在,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的,研究者需要在动态变化中去把握教育,进而探寻关于教育的知识、为了教育的知识。或许“关于教育”的知识可以从历史中获得,然而“为了教育”的知识却需要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基于当下。所谓的基于当下即是由中国教育实践而中国教育学的建构路径。正如有研究者认为“实践是人的实践……实践是一种不断生成着的活动……无论社会性还是历史性,又都意味着具体性,从而使一切脱离特定社会历史境况的关于人和世界的理解不再具有合理性” [33],而且,在教育学学科立场之下的理论和实践,其实是一种交互生成的关系[34]。这意味着中国教育学的构建必须基于中国的教育实践。基于中国实践的教育学才是属中国的、为中国的、在中国的教育学。

(三)由外国教育学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构建中国教育学不意味着要闭门造车,而恰恰是要开怀拥抱、兼容并蓄。教育学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300余年,在17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中,教育学的中国角色是缺席的。教育学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不同的态势表演着。20世纪,教育学的中国角色虽然诞生了,教育学在中国不是以教育学的中国式贡献的面貌呈现的,而是以“舶来品”的身份“降临”的。而今,欲构建中国教育学,就不能不借鉴人类历史上已有的关于教育学的构建和发展历程。纵观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教育学的学科化、教育学的独立性等问题,也是德国、美国等国家曾经出现的问题。这启示我们在构建中国教育学时,一定要借鉴、吸收老牌的教育学国家的有益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以扬长避短。构建中国教育学,不是为了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学的区别和摒弃,而是意在构建教育学的中国立场、中国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教育学的中国力量。而这一切是旨在构建能够反映中国教育历史,能够指导中国教育实践,能够预测中国教育发展趋势的中国教育学。以这样的观念構建起来的中国教育学必然能够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学进行对话、交流、融通,从而促进世界层面的教育学的发展和交流。

(四)由教育学临近学科而中国的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叶澜说过:“我一直在为寻找和建立教育学的特殊性而努力,为使教育学获得与相关学科平等对话的资格进而实现有效的对话而努力,为建立一种广阔宏大的教育学远景,使之真正变成面向人类生活和人类幸福的教育学而努力,为使教育不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学,而且成为与哲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驾齐驱的教育科学,或者成为李凯尔特所言的文化科学、自然科学之外的第三种科学,即教育科学而努力,用一生的光阴守候教育科学时代的来临——这是继哲学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后的人类第四个科学时代。”[35]

冷静思考,将教育学建成为人类的第四个科学,不是我们空想构建的,而需要教育学与相关学科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自己。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教育存在[36],其复杂性似乎是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都难以企及的。然而,似乎任何学科都可以与教育学进行交叉形成教育学的学科群。仔细思考这些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或者是用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如教育人类学等,或者是研究教育中的某门学科自己的问题,如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等。这样,使得教育学的园地不断地被其他学科侵蚀、霸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是要关照成熟学科的建制路径,为中国教育学的建构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我们要划清教育学的界线。中国的学术思想并没有以学科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的哲学、社会学等都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被引进的,然而中国的哲学、社会学等教育学的临近学科并不像教育学这样的弱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还需要注意的即是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作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需要为中国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中国的文化性格、中国的教育元素、中国的思维方式等。

参考文献:

[1]雷尧珠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9)

[2][4][9][12][14]侯怀银,王喜旺教育学中国化: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探索和梦想[J].教育研究,2008(6)

[3]丛立新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口号的争议[J].中国教育学刊,1993(2)

[5]陈桂生略论教育学“中国化”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4)

[6]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7][8][30]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33,120-152,233.

[10][1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188,22-77

[13]高德建教育学体系之我见[J].天津师大学报,1984(5)[15]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

[16]鲁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管窥[J].教育研究,1988(1)

[17]董远骞试谈教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J].教育研究,1983(11)

[18][32]刘庆昌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内涵[J].教育科学,2012(2)

[19]袁德润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08(3)

[20][21]陈淼欲中国文化性格[J].全国新书目,2006(16)[22]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5)

[23]杨茜回溯中国教育传统及其对现代教育之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6(1)

[24][27][28]冯建军构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5(8)

[25][26]杨鲜兰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2)

[29][35]李政涛教育科学的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3

[31]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33]徐长福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2(6)

[34]李政涛交互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之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6]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06

Key words: pedagogy; chinization of pedagogy; chinese pedagogy

(責任编辑:刘爽)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低碳经济是全世界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而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适应新形式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进程。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满足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的需要。本文将从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出发,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使用量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以上。到21世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有效使用能源和环境保护将是我国在环境和资源方面将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和全球各个非官方团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的日益关注,全球气候治理的方案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议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要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是世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气候与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提出要把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和利用可循环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21世纪以来,在低碳环保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此方面的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也相当重视。国内的一些重工业、高污染的内陆城市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的认识上和对低碳经济实施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上也各有侧重。本文将在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的综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控制最低限度对环境的污染,在以此前提下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各个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技术的创新、结构的转型和人类对环保观念的重大转变。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多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手工作坊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世界各国重工业规模的无节制的不断扩张,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后续带来的多方面的问题不断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随着大气污染、光污染、化学污染、水污染等的工业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将直接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理念”、“低碳制度”、“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技术等应运而生。经济与社会、能源、气候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可能将为全球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与创新技术,通过发展低碳型工业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与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前期的发展一样,我国的能源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相伴而行的。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大刀阔斧的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年加剧。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大跨步的发展和外资企业在华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问题由沿海发达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内陆偏远的乡镇、农村急剧蔓延。现在,气候环境问题与能源发展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生产和物资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对现有能源的需求和使用量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建国初期经济落后条件下的粗放型经济的大范围扩张,造成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整个社会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国家内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状况还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资源滥用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还相对滞后,科技、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的现状仍是我国现阶段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国情。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起维护全球气候环境的义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表率。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在2008年的两会上,有与会代表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议题。他指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跻身于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开发利用低碳理念和科学技术发展自身经济的水平,我国政府必须尽快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未来在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面临的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在国家范围内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针对此议题立项,国家下拨专属财政资金以支持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立刻开始着手开展与此相关的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2008年6月,清华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围绕国家低碳经济的开发、规划、政策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有力的一步,成为国内低碳经济研发的领军团队。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低碳经济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新的清洁技术、替代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型城市设计和建筑;建设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鼓励民众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倡导绿色消费等。我国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惟有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研发低碳技术的发展,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在长期规划上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种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转型的过程发掘和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合理进行国家产业规划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将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要从关注产业结构以及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开发应该从我国现有的条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按照一定的发展阶段、有秩序的,有目标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尽快制定适应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使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朝着低碳方向转型,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国家产业规划审批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快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控制资源低利用率高污染企业的排放量,严格控制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各个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条件,以保证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满足国家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要把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要严格做好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加快制定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形成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操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不同地区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推进。把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范围中,通过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增强我国在低碳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2.减少碳能源的排放量,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碳能源的排放量可以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研究碳能源吸收技术,让环境空气中的碳通过特殊技术、工艺以各种吸收、掩埋的方式进行回收或再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都比我国早,比我国发展更快,他们其中的一些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在建设经验上也比较丰富。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刚刚阶段,还处于投入较低、人员有限、技术经验不足的阶段。针对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发展阶段,我们应该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出发,促进低碳产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大力培养相关科学技术人才,组成科技研发团队,从科技、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快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发展速度,加快调整我国现有的不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3.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地理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多煤,少油,少气,是一个以煤炭能源消耗为主体的国家。目前煤炭在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还多。虽然近年来通过从别国进口,石油在工业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利用率已经有所上升,但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按照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工业上以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就需要我国在工业技术上得到改进,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在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前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我国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节能减排上,大力推进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推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能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气候、能源、环境合作的要求。因此,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发展规划等方面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取长补短,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同时在国内,也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低碳经济,从各个领域和行业着手推广,在普通民众中达成广泛共识,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以形成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普遍认可度。以便国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和制度提供基础和保障。发展低碳经济其基础是结合产业规划、制度支持、科研技术,调整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结构,要求国家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生产方式和民众生活模式,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今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在综合国力上有所提高,能否在经济上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制度革新、产业调整和技术开发水平。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能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发展相协调,相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建设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为改进全球的气候变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顿楠.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内蒙古能源消费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13(16).

[2]刘元.浅析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碳博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陆小成.区域低碳创新的文化制约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赵培华.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5]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作者简介:曲娜(1993-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经济学专业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4篇

2、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

3、中国新外交:国内变迁、外部环境与国际秩序

4、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5、以科学和发展的视角理性看待中国印染业的发展现状(三)

6、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与都市化抉择

7、试论中国外交新政的国际战略环境

8、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浅析

9、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10、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

11、中美环境正义问题及实践差异的比较研究

12、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13、输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

14、社会主义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生态安全的建构逻辑与实现路径

15、包容性发展视角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治理与完善

16、社会矛盾视角下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7、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周边外交

18、农业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治理

19、《极地规则》对当代国际法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20、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风险感知与保护策略

21、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

22、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分析

23、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24、我国湖泊环境司法之检视与完善

25、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6、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战略选择

27、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28、当前基层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9、国际水资源开发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构建

30、中国的深海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

31、关于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相关问题探讨

32、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经济关系:内容、特征和启示

33、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的基本制度与实践发展

34、基于DSR模型的中国海洋战略资源安全评估和预测

35、环境可持续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主流化

36、“水边的城市:未来视域下的环境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37、中国FTA战略中的国际环境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38、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在湄公河国家的海外利益保护

39、浅析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

40、中国经济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意义

41、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制度设计

42、南海问题与中国南部地缘安全

43、从高校校园安全现状调查谈大学生保险问题

44、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

45、从供给侧观察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46、陕甘宁蒙晋交界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治理探索

4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培养战略的思考

48、中国领土主权安全的战略再审视

49、浅议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产生的新生事物而备受世人瞩目,它已经逐步成为 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种主流的资源配置模式,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 新的经济形态。文章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 ,分析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针对厦门市的 实际情况,提出厦门市打造成海峡西岸区域性研发中心总部,并重点发展几个富有特色的总 部聚集区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总部经济 发展战略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性研发中心

总部经济是近两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城市政府和理论界以及新闻媒体 对总部经济问题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热情。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 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 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赵弘 ,2006)。总部经济优化了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是提升城市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 和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对一个地区(城市)而言,总部经 济可能是一个地区(城市)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对一个企业而言, 总部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模 式。它已经逐步成为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种主流的资源配置模式,并成为许多 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新的经济形态。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中心城市总部 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 同时对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了“迁移总部”的热潮,纷纷将企业总部向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批国内中心城市迁移。与此同时,针对上述现象的总部经济概念和理 论自提出和创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经济界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可和共鸣,也得到了政府部门 的积极响应、推动和落实。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中国总部经济的发展进程 。首都北京最早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并将总部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继北京 之后,许多城市陆续提出总部经济概念,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青岛、厦门、南京、大 连、沈阳、重庆、郑州等国内大城市都纷纷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性总部聚集区的战略思路,并 出台了一些吸引企业总部向本区域聚集的政策,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随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总部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使总部经济进入到政府与市场相 互借力,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的快速、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北京已然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国内 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之地。2005年底,北京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5家,有爱普生、佳能、 欧姆龙、松下、索尼爱立信和西门子7家跨国公司已通过商务部的最新认定。拥有跨国公司 的 投资性公司140家,占全国的60%以上,高居全国首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设立的办事 处3016家,外国企业在北京设立的常住代表机构9677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189个 。从国内企业集团情况来看,2005年,北京市共有286家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型企业地区总 部达137家,有1000多家外省、市及外埠企业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海尔、大唐、中兴、T CL等87家外埠企业在京设立120家研发机构(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5年)。此 外,北京还聚集了大量非经济总部,北京总部的内涵也从跨国公司延伸到国内大企业集团, 从外资企业延伸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到了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领域 。将这些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无疑将大大提升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和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地位 。

目前北京已形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定功能的总部聚集区域:一是中关村形成以IT产业为主 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总部聚集地。二是朝阳CBD成为跨国公司、外埠大企业集团总 部聚集地。三是西城金融街成为国内外金融企业的聚集地,聚集了以“一行三会”(即中国 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监管部门及国有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530家国内外金融企业总部 ,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此外,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后起之秀,且是 全国第一个有目的、有规划地发展总部经济的实践者——总部基地,2003年4月在北京丰台 正式诞生。以上三大地区是目前北京发展比较成熟的总部聚集区,它们构成了已具规模,功 能分离的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格局,各自拥有比较明显的资源优势,在北京总部经济发展中具 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2.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在经济、 社会、政府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造就了最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目前 上海已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之地。位于上海的企业总部不仅在数 量上位于全国各大城市前列,而且在空间上已经初步形 成了两大总部聚集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总部集群现象。一是陆家嘴CBD聚集了大量的金融 企业、贸易性企业总部。二是上海高科技园区聚集了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制造型企業的总 部和研发中心。目前上海拥有漕河径、金桥和张江等高科技园区,这些高科技园区吸引了大 量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研发中心,它们已经成为上海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新 生产空间。此外,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发达的服务业,使得上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总部经 济产业体系,为上海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了吸引更多的总部经济项目 落户上海,上海也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服 务支撑。

3.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区域经济、贸 易、教育文化中心,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增强,广州对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许多企业总部也随着生产、技术与信息获取、贸易发展需要的增加而进驻广州市区。

广州有着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企业众多,构成了企业总部的基本类型。近年来已有 不少企业迁入广州,如乐百氏、健力宝等知名企业将总部迁到广州,还有跨国公司总部和相 关机构进入广州。据统计,至2006年上半年,世界500强中已有142家进入广州,投资总额累 计96.12亿美元,一大批跨国公司已在穗设立行使总部或地区总部全部或部分职能的企 业或机构。

二、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误区

虽然总部经济在提升区域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发 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就当前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来看,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严重阻碍 了 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指出并澄清这些误区,对于加快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部分城市和地区对总部经济相关理论认识不足,将总部经济片面理解为总部地产经 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总部经济。继北京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之后,国内众多城 市也一拥而上,提出了自己的总部经济概念。但各地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对什么是总 部经济,怎样发展总部经济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2.部分城市和地区对发展总部经济条件分析不够,在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的情况 下盲目跟进,一哄而上提出所谓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导致总部经济遍地开花而结果甚少。目 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把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拉拢企业总部、吸引投资 的有效手段。在国内某些中心城市,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政府和开发商们用来招商引资的口号 ,开发商一边借这一口号卖楼,一边以打造总部经济的名义向地方政府为入驻企业寻求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得地方政府不顾自身条件的约束,一哄而上盲目发 展总部经济,这也使得总部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泡沫”而难以评估其对地方经济高速增长 的引擎作用。

3.部分城市和地区对发展总部经济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定位,区域之间围绕总部 资源的盲目争夺、恶性竞争现象突出,政策“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国总部经济回顾与展 望》调查报告认为,总部经济导致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有使城市经济发展空洞化、虚拟化之嫌,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并导致城市经济结构脆弱。 报告认为,这种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重复性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过度 投资(典型的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5个机场),过度的税收优惠和极低的土地价格,影响了公 平竞争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

另一方面,透过目前各地区出台的众多总部经济战略,笔者发现价格策略已经成为地方 政府实施总部经济战略的重头戏,地区间正在上演硝烟浓烈的政策“价格战”。例如,以低 于市场价的价格为总部提供场所用地,并在企业总部上缴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或特批其 在开业后数年内免税,或给予将总部介绍进来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以高额奖励等等。其实 ,盲目搞政策“价格战”发展总部经济,是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获取短期效益的短视行为 ,其结果是形成本地企业与入驻企业之间巨大的歧视成本。

4.部分城市和地区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地区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 上拉大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总部经济的发展,尽管有利于区域性的产 业经济布局,但是如果对各地区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善,这种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发达地 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首先,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高端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 节向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集中,也就意味着利润和税收向该城市集中;低端向制造基地所在 地区集中,也就意味着把污染、劳资纠纷等“包袱”甩给了不发达地区。其次,企业将总部 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所在地区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总部迁出后,必将使原 有产值、利税分流到新的企业总部所在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所在地的经济实力。此外, 企业总部迁移增加了原所在地的就业压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风迁往武汉使十堰沦为废 都”。一般情况下,企业总部迁移路径都是从不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因此,总部经济 发展有可能成为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利益协调的一大难题。

三、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避免上述问题,促进我国总部经济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应 注意战略先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完善制度、务实发展。具体而言,有如下建议:

1. 深化对总部经济的理论认识,冷静应对总部经济热潮。总部经济作为信息网络背景 下企业总部聚集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的理论揭示,是在区域经济范畴中对城市特定空间上 的特定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描述。这种经济形态虽然在现实中表现为在某特定区域上总部大楼 在空间上的聚集,但总部经济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在于这些总部和它的生产制造环节在空间上 分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它所强调的是总部以及由总部需求所衍生出 来的金融、保险、会计、法律、教育、培训、物流等构成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业体系,是各经 济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尽管总部经济对房地产的推动作用无比巨大,但是总部经 济不等同于房地产。

此外,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完善而繁荣的市场经济以及高度发达的相关产 业。三是宽松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四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五是能满足特定 的总部经济布局的要求。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理解总部经济的 实质和内涵,并考虑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做出合理的部署和规划。总之,应冷静应对总部经 济热潮,防止总部经济误入歧途。

2.科学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定位,协调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产业趋同现 象。总部并非专指跨国集团的总部,总部经济也可分为多个层次:全球总部、跨区域总部、 国家总部、地区总部等。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选择吸引总部的层次和类 型,并由此确定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要正确判断和估计其 在全球、全国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充分考虑本地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使自身的 总部经济具备产业特征,从而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总部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强调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合作分工,进行企 业价值链的空间分解,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共赢。 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应通盘考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区域 经济合作模式,促进区域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对总部资 源的恶性争夺。发展总部经济,城市之間应当是一种在相对公平环境下促进效率的竞争,而 不是受到政府干预,市场信号扭曲的竞争。这种竞争限制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益的,但是如果 对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空间规划,将导致过分的竞争,不利于形成城市合力,甚至容易 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总部经济模式 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发展,是满足企业发展的一种组织模式。它的出现是企业和区域经济 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机制的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即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市场机制 ,而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政府必须扮演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创造条件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包括改善地方 宏观经济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地方交通、通讯等基础建设;加强地方教育 、医疗等社会服务行业建设;建立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改善地方人文社会环境,增 强地方居民精神文明素质等。而不是直接干预、操纵经济活动,或者完全以牺牲地方其他方 面利益来刻意吸引总部、发展总部经济。总之,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 转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

4.处理好软、硬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尤其要重视发展总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商业文化、开放的市场体 系、发达的现代化服务业等。在这些要素中,政府一般对硬环境建设都很重视,却容易忽视 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环境建设,结果还是很难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因此,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 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软、硬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尤其要重视发展总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和 完善。

城市必须重视对自身软环境的建设,主要应包括如下方面:(1)自然生态环境。清新的 空气、优美的城市环境无异于吸引总部入驻的一张王牌。美国西雅图郊区的雷特蒙德市由于 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吸引了微软、任天堂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国际性大公司的总部入驻,高 效益的现代经济和洁净的自然环境,在这儿找到了和谐的统一。(2)人文环境。一个城市的 居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也决定了城市的形象,这是总部选址的重要考 虑因素。(3)科技、教育环境。这些都是出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好的科研、教育环境 ,如有很多的科研机构、有科研水平一流的大学等,能让企业就近获得人才,降低研发成本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未来的人才争夺中占尽先机而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来说,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关键是在把握市场经济的内涵,按市场经济规 则办事的前提下,认真权衡发展总部经济给所在地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正确定位、搞好自身 条件建设,不可不切实际、盲目发展。总之,发展总部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总部经济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成本效益观和系统观。

四、关于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1.厦门总部经济发展概况 。自2004年厦门市政府发布《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境外 企业在厦门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以来,已有150多家企业的总部落户厦门,其中不乏 戴尔、柯达、ABB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总部,呈现出了企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产业集群 化、营销网络化等特点。作为中国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厦门的经济一 直高速增长,其人均GDP和综合竞争实力均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厦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此外,厦门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 文 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对台区域合作优势不容置疑,加之一年一度“9.8”投洽 会、“4.8”台交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平台,可以预期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总部入驻厦门 。

2.关于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目前,厦门聚集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 理工学院等理工院校,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分校、华侨大学分校、哈工大分校以及中科院 和省部属科研院所,廈门拥有十多位两院院士和上千名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专家学 者,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已初步具有了中国区域性研发中 心总部核心区的雏形,有条件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研发中心,辐射福建全省及外围地区,对 于与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对接具有重大意义。

厦门应依据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以制造业企业迁往岛外,岛内外空间置换为契机,以 研发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动力,以推动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为目标,努力建设海西生态 环保型区域研发中心总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将厦门打造成为省内外乃至 境内外大企业投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选择建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总部的首选之地。

另外,厦门应依托自身优势,着重规划思明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滨北金融商务区和五 缘湾至会展中心一线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定位是根据思明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重点,全力打 造区域性总部和业务总部的聚集地,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心商务区。重点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国 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组织、国际金融企业地区性总部;国内主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 等金融企业总部、结算中心;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资咨询等服务业企 业总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总部等。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3.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J].东南学术,2006(5)

4.赵弘.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5

5.王凤洲,李海燕.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J].科技资讯,2 006(18)

6.王凤洲,崔杰.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分析[J].2005—2006年:中国总 部经济发展报告,128-132

7.钱凯.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6(7)

8.王力丁.中国总部经济回顾与展望[J].总部经济战略发展(北京)峰会,2005

9.王飞,王凤洲.总部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南方经济论丛,2007(12)

10.总部经济遭遇冷水,导致城市间恶性竞争差距加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5.8.22

11.胡洪曙.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

12.李川.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R].2005

13.张先文,黄向阳.加快发展厦门总部经济[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2)

14.王凤洲,王飞.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协调发展[J].福建论坛(社会 科学版),2008(1)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厦门集美 361021)

(责编:贾伟)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已成共识,而各地区经济发不平衡,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区域为主体,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提出并论证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荆州 区域经济 定位 产业 对策

Key words: Jingzhou regional economies localizatio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一、荆州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上分析,经初步核算,2006年~2008年度,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438.06、519.63、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1.45%、12.4%、12.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6.73、154.20、18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7.8%、8.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41.78、174.15、211.1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69.56、191.28、224.9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9%、10.1%、12.0%。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经济总量上虽然增量较大,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多、比重大,“三农”问题集中突出,作为江汉平原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着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负债过大的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面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偏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低,受制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甚至失衡。

二、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可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地形优势。荆州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河流交错,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湖泊密布,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

2、气候优势。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3、交通节点地位优势。荆州从地理上讲是两湖平原中心,从地缘上讲是两湖平原的结合部。从古到今,荆州一直是中国东部向西南过渡的重要节点,随着“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高速干线铁路即将贯通荆州,联合汉宜、汉光等高速公路,荆州成为鄂西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荆州市处于湖北省乃至中部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1+8 城市经济圈”(指武汉以及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个城市)对荆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2、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弱势长期存在,信息不通畅,人员流动受阻,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成长,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

3、远离行政中心,区域行政壁垒长期存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根本上改善,对荆州享受政策优惠和发挥区位优势产生不利影响。

三、促进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

1、充分利用地处江汉平原的优势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大农业和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以江汉平原为经济腹地,促进江汉平原水稻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保持其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地位;培植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依靠国家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补贴等惠民政策,节约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落到实处。

2、将工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增长,减少因污染等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将开发第三产业放在战略性地位,推进旅游、餐饮、休闲、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荆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农业优势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内外人员的流动,促进外来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1、明确城市性质和方向,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荆州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方向性。因此充分了解荆州市的发展状况,明确城市的发展能力,确定荆州市的城市性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设计总体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导向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2、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对外交通、仓库、生活居住区、各级院校、科研单位绿化等用地,改善市容市貌,消除低矮房、防止用地分散、重复建设、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促进标准化,打造生态型、环保型城市。

3、合理布置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位置,构建以公路、河运、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促进信息流、人员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

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如供水、排水、防洪、抗旱、电力、通讯、煤气、公共交通等,优化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吸引投资和消费,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保留和吸引人才

1、保留本地人才。荆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才不仅要培养得出来,也要留得住。这就要求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大学生下基层、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区域就业优惠等政策,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效益。

2、吸引外部人才。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荆州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条件,提高城市开放程度,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降低外部人才准入门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提高地方政府的博弈能力

1、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市场、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在“职依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原则下,对经济放宽、放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提高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博弈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与其他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保持理性,使博弈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选择最优的策略组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总之,荆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促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生产力,引导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和整合矿产、能源、人才、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集约化生产,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合理规划,扬长补短,争取资金、信息、人才支持和跨区域合作,改变“经济孤独”的困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长远发展,确保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4

[3]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2

[4] 左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7

[5] 荆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加快荆州经济发展. 决策与信息,2005.03

[6] 荆州市统计局http://www.stats-hbjz.gov.cn/

上一篇:规划管理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