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

2024-03-16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在简单介绍城市建筑空间定义、设计要素的基础上,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有效的提升设计与管理水平的措施,旨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管理

随着城市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于环境空间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高,同时这也促进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需求和发展之间的实际问题,必须注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借助先进技术措施,大幅提升设计水平,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实施科学化建筑管理,从而创造出优良的空间环境。

1 城市建筑空间的定义

西方城市规划领域指出,赋予某种功能的城市范围构成独特属性的城市空间,其基本性质主要取决于人类社交的不同形式,以及具有差异性特点的人文特征。基于这种理论,城市空间不仅是物化的形态,也是富有一定社会色彩的。对于城市空间而言,其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从设计层面考虑,主要涉及到城市的基础形态和组件空间的所有要素,比如建筑物、街道、广场等。城市建筑空间实质上是一种物化的形体空间,其包含两大部分,分别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城市建筑空间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合理的空间艺术布局,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以科学管理为核心创建出的生活场所,为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构成。

2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基本要素分析

在对城市建筑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视城市空间的整体性。首先是满足视觉上的需求,将抽象的形体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引导人们关注空间,同时唤起人们的感情,提升人们生活趣味;其次,要借助空间结构实现视觉连续性目标,进而营造出独特的视觉秩序。由此可见,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基本要素。

2.1 天际线。天际线是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之一,其意义在于要妥善处理人造物体和自然物体间的实际联系,从而确保视觉和谐性,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2.2 地平线。地平线要素的意义同样是要妥善处理人造物体和自然物体间的实际联系,人造物体的呈现与地平线设计息息相关,要对视觉方面的舒适性以及使用方面的便利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2.3 空间要点。若将城市建筑空间设计比作一篇文章,则空间要点就是文章当中的标点符号。它存在的价值在于充分体现地方性文化及特征,使人们感受到抵达和离开的具体感觉,常见的空间要点有广场、台阶等。

2.4 后退。建筑物的后退是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如同舞台背后的幕布。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建筑与街道的相对距离以及入口大门等都是后退设计内容。

2.5 纵深。纵深设计要求设计者妥善处理建筑形式和空间之间的协调关系,确保二者保持良好的流畅性与连贯性。

2.6 升高与降低。此要素表示某一建筑高度的改变,具有强调性作用,设计过程中应切实强化美感与趣味性。比如设计中巧妙使用台阶,能将人的实现从低处指引到高处。

2.7 凸出与凹进。从直观效果上看,建筑凸出与凹进代表了积极与消极的流动,可对建筑连续性关联以及方向的改变进行说明。

2.8 人文尺度。人文尺度即为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代表建筑、人类、人类活动之间的尺度,而且这也是设计经常考虑的内容,比如门窗的具体高度等。

3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管理之间的联系

城市规划是一种干预空间安排与土地开发的手段,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是采用这种手段的根本目的。作为处理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城市规划还依赖于建筑空间设计,如果整体空间规划单一注重二维空间,仅对基本的容积率與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未对独有的空间特点进行考虑,则很难创建出良好的建筑环境。这样的规划往往失去了重要意义,仅仅停留在片面的建筑管理,使得城市的空间环境出现混乱,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空间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规划管理的真实效果。此外,只依靠技术措施合理解决各项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相关行政部门要给予大力的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确保规划得到顺利的实施,因此,科学化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4 提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4.1 转变分析角度,丰富空间内涵。城市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主要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所以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首先应注重人类活动的分析,除了必要的建筑环境,还需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实施研究,如果脱离了对人类活动的分析,则城市规划和管理将失去针对性与科学性。因此,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不仅局限于技术或环境,而是要更加注重人类行为的分析。除此之外,还要从建筑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入手对问题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丰富空间内涵的目的。

4.2 空间形态的转变,从二维平面过渡为三维立体。从本质上讲,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三维实体,采取二维平面的思想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如果不对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方法进行改变,则空间设计与管理是很难进行的。以街景规划为例,其必须从形式、高度以及层数等角度入手实施设计和管理,而运用二维平面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4.3 将内部管理转变成内部和外界环境间的协调管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内部管理是较为单一的,没有对外界环境等进行考虑,使得二者的协调性有待提升。对于建筑内部空间而言,其不仅要和建筑本身保持高度的协调性,还要使其与外景环境协调一致。以建筑出入口管理为例,其不仅是建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和外界交通系统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

4.4 将风格规划管理转变成空间环境艺术管理。城市建筑空间不仅具有独特的单体风格,还有一定的空间环境艺术。因此,以空间环境艺术为核心的管理也是不能忽视的,充分考虑不同建筑之间,以及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实际协调关系,才会创造出良好的空间形态。否则的话,空间环境则仅剩建筑间距要素,而原本丰富的城市空间也会变成生硬的“火柴盒”。

4.5 高度统一建筑、社区功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社区服务的要求逐渐增多,所以建筑功能也需要和社区功能良好协调,如果二者之间产生矛盾,而会对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阻碍社会的后续发展。因此,作为设计和管理人员,必须对建筑、社区功能的协调统一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居住小区为例,如果在住宅的一层设置娱乐功能,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功能冲突,所以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建筑空间设计较为片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设计与管理水平,进而在适应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为人们创建更好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绍红.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J].住宅产业,2010 (01):37-39.

[2] 张绍红.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J].国外建材科技,2005(04):130-132.

[3] 李艳丽.浅析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107.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不断出现。针对城中村的出现,各地基本上采取全部拆除重建的措施。大面积的拆除重建使得城中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小尺度、人性化的特点消失,这种小尺度的建筑空间对城中村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释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形成,对其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特点,提出城中村微建筑空间设计策略。采取微建筑空间介入的方式,能以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活动方式为视角切入城中村更新过程中建筑空间更新的问题。

关键词:城中村;微建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城中村微建筑

一、微建筑的形成

自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物资生产有了很大提高。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试图从功能角度考虑空间设计,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按照人类的生理需求和人体最小尺度所做的住宅,通过对最小尺度的研究为当代微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1966年起,建筑师荷顿在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担任教授,成立“慕尼黑微建筑小组”,依据他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成果,与德国赫克·何夫纳建设合作,发展“微巧住家”设计。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模度”系统,是根据人的使用需求来规划空间尺度。人类所有的活动都规定在一定的模度系统中,根据人的臂长和腿的尺寸来划分空间范围。模度是建立在人类身高及数学之上的度量工具。柯布西耶提出的模度系统为微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依据。马丁甲小屋是柯布西耶暮年之所,对当代建筑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荷兰设计师理查德·霍顿认为微建筑不仅仅是一件艺術品,它将产生一个新的视角,从而革新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建筑设计与产品设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2007年设计的“茶屋”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建筑使用一种叫特纳拉的双层膜材料。这样的材料并不是基于玻璃纤维制成,所以用于建筑材料时才会显示出柔和透光的效果。

二、微建筑的特征

(一)空间布局的合理高效

微建筑空间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组合形式,人体工程学是基于人体的尺度来优化空间布局。在空间中根据人的活动范围分析人的空间流线来划分,空间在划分后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比如折叠的床也可以作为沙发,空间具有灵活性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德国设计师康斯坦丁·格里克设计的“铝之屋”,这是一个只有10平米的小屋,在这10平米的小屋里格里克基于人体工程学,将10平米的空间发挥到极致[1]。微建筑空间是高效的利用空间特征,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所需要的功能。

(二)空间的可变性

微建筑空间不仅在空间利用上具有高效性,而且空间本身也具有可变性。微建筑空间的可变性包括空间功能利用的可变和空间界面的可变。首先,功能上的可变在于功能的不唯一,古赛尔设计了一个公交车候车亭,这个候车亭在白天是为了照顾乘客,夜晚可以为流浪者提供休息,功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看书、办公不仅仅局限于书房内。因此人所需求的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空间必须多样化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其次,关于微建筑空间界面的可变。建筑空间没有具体的实墙,一切都是变化的,根据人的不同需求而灵活变动。美国设计师卡尔金设计的“按钮货柜屋”。卡尔金说:“屋子如花朵展开,内部空间往外开启,对应收纳物品的货柜变成了一个场所之后又合拢关闭,就好像他对真正的本质是感到矛盾的。[2]”整个空间界面都是可变的,既可以是墙体也可以是地面。

(三)空间的移动性

除了空间布局的高效合理之外,微建筑空间符合“可移动”的概念。建筑的移动性为建筑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房车”受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其灵活高效的空间利用。可随时移动的小商贩也活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建筑的可移动性打破了传统建筑固定的局限性,使得空间更加灵活。RV露营车是现代旅行者的选择,它讲求功能,甚至是舒适度,最知名的例子是“气流拖车”,光滑的铝质车壳成为典型设计。微建筑由于体量小轻巧的特点,具有可移动性。比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威尼斯的活动设计工作室(OMD)没有固定地点。微建筑空间不仅打破了室内外的界限,也打破了空间利用上的界限。微建筑的可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能适应人需求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闲置空间

在城中村中有很多被忽视的空间,大多都集中在城中村的街头、街角处以及城中村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本应是村民聚集的空间,但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成了城中村中被忽视的地方甚至有些部分成了垃圾站,极大地影响了城中村内部空间环境。在空间形态上可以将闲置的街角空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点状的街角闲置空间,是原建筑的拆除形成的闲置空间。这类空间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旁边,因为没有任何的基础设施,所以村民不会在这里驻留。偶尔会有村民在此停放车辆和堆放杂物。第二种闲置空间是街角的L型闲置空间,这类空间大多数是集中分布在街角处,空间的大小受道路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道路较宽闲置空间较大。第三种空间是封闭空间,不合理的规划导致村民无法进入因而形成封闭空间。

(二)屋檐下的空间

屋檐下的空间一直被称为“灰空间”。城中村的建筑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活动的地方,承担着居民日常的行为活动,而屋檐下的空间也是居民日常重要的活动空间之一。一方面,在屋檐下的空间中记录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城中村居住室内空间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空间狭小,房间内的采光不足导致房间内幽暗,居民经常将屋檐下作为晒太阳的好去处。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在这个空间内完成,村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这个空间中聊天、喝茶。另一方面,屋檐下的空间对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的乐园,孩子们在屋檐下嬉戏打闹。城中村的改造不应该是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筑的重建,而是对建筑本身的保留与恢复。对这些记忆场景的保留,对生活方式的保留。

(三)建筑间的缝隙空间

城中村的建筑空间是村民自发建造而成的,在整个的空间规划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城中村传统的的建筑空间中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缝隙空间。与庞大的城中村剩余空间相比,基于人体工程学所需要的微建筑空间则显得微不足道[3]。在城中村中有很多可利用的缝隙空间,可以将微建筑空间基于城中村中居民的需要有序地嵌入城中村微建筑空间缝隙中。而且,微建筑空间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建筑与建筑的缝隙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微建筑空间可以灵活地改变组合形式适应城中村的建筑空间。

四、城中村微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一)场所营造与再现

街巷道路在城中村中处于“线”状,是城中村的绝对主导元素。城中村的街巷道路尺度是以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范围为标准的。城中村的街道空间尺寸往往选取较小的尺度,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场所感”。人们的居住和街道没有明显界限,街道是家的延伸,充满生活的气息。经常穿行的道路最具影响力,所以让主要交通线成为关键的意向特征。典型的空间特性能够强化特定道路的意向,地方中有特色的部分也会增加道路的重要性。街巷道路还具有边界的作用,如果主要道路缺乏个性或容易混淆,那么就很难形成整个城市意向[4]。街道与家庭可以连成一个整体,弱化街道的空间尺度使街道呈现出小尺度的空间特征,营造出家的归属感。

为了保留城中村的“场所感”,就要对城中村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保留。拒绝大面积拆除重建,保留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在街角巷道处的微小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息、聊天的空间,保留城中村最原始的“场所感”。

(二)微建筑空间环境结合

微建筑在空间环境结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和整个空间相结合,充分合理利用每个空间。各地都有许多小建筑,远藤秀平建筑研究所在神户利用一块面积极小的畸零地建造一座建筑。这片狭长的地皮位于铁道上方的陡坡,一般人的直觉会认为此处根本无法盖房子。这块方寸之地背倚着土墙,一头仅有1.5米宽,另一头最宽处为4米,长为20米。“铁皮屋顶建筑”这个名词恰好形容了这栋位于神户的建筑物的上半部,它是由一段可组合的平面所构成的契形外观。在这块人们无法想象能够建造房子的土地上,远藤秀平确实设计了一片户外空间,显然可以列入其不凡的成就。微建筑空间属于城中村的一部分,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与原有建筑相结合。

(三)微建筑空間与城市相结合

对现代人来说,人们的日常活动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已经将整个城市作为家的一部分。青山周平致力于对北京胡同的改造,北京胡同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胡同内的面积太小,不足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青山周平将居民的生活空间延伸到房间外部,居民的活动空间不仅仅是房间内部,也在院子和胡同中有所体现,打破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让空间更加灵活多样[5]。基于胡同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活模式,青山周平做了著名的设计项目——400个盒子的共享社区。个体的房间由单个盒子组成,盒子可自由组合、自由移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盒子重新组合,盒子内部是私密空间,盒子外是公共空间。青山周平的设计打破了空间室内外的空间界限,使得居民的家延伸到城市之中与整个城市相结合,既满足了居民的对空间的需求又创造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青山周平设计的作品边界比较模糊,内部与外部空间没有明显界限,她在很多老房的改造中,将城市的空室内空间引入住宅里,打破公和私的界限,藉此表达家和城市的关系。L型之家的设计就是从胡同的概念出发,改造后的家更像是对胡同的延伸,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人的活动不再封闭保守,而是与胡同里的人有了更多交流[6]。

(四)微建筑空间与人的需求相结合

设计始终是为人而服务的,在城中村中人是使用的主体,所以城中村的改造必须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生活。首先在现代城中村建筑空间的改造中,其空间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还应该满足人们日常的交往需要。现在绝大多数设计师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基于建筑风格建造一个崭新的广场,不管广场设计的多么精致,广场的尺度始终不适宜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人们更希望回到那个小巷子。因为巷子的空间尺度更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生活。

城中村建筑空间中有很多可利用的空间。由于不合理的空间利用,城中村建筑中出现很多剩余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微建筑空间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空间组合形式,人体工程学是基于人体的尺度来优化空间布局,对城中村中微小空间加以利用,做到最小空间最大化为人服务。基于人体工程学对微建筑空间中的小空间进行利用和规划,可以让小空间更好地为人服务,让人的生活空间更舒适。慕尼黑的微型紧凑住宅是在一个侧面长度只有2.65米的立方体空间里,所有的居住功能空间被分隔成许多明确区分的带状层。在这些建筑的周围是宝贵的开放空间,可以用于交流和绿化[7]。微建筑空间是可移动的,城中村中居民的活动是自由多样的,散布在城中村的各个地方。微建筑空间可以利用自身的可移动性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活动空间,不仅仅满足居民在室内的空间需求,也满足居民在室外的空间需求。

(五)创建和谐的邻里氛围

城中村有利于创造良好的邻里气氛。凯琳·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环境意象是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附有意义。”[8]在许多大城市中,邻里早已经被人们遗忘。邻里生活是城中村中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从村子一开始的的形成,邻里关系就贯穿其中,随着村子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来说,和谐的邻里关系可以使空间增加人情味。如果没有邻里和谐的氛围,整个城中村就会失去活力。当社会变得更加利己化,文化变得更加自我中心化,人们对于参与个人自身范围以外的渴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于一些人来说,归属于一个地方是他们精神需求的最高形式。另一方面来说,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邻里关系的交流与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邻里有利于可以形成集体观念和对个人性格的包容。

五、结语

城中村的微建筑空间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城中村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作为城中村活动的主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空间环境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针对城中村的改造各个地方基本采取全部拆除全部重建的方案。大部分传统空间被彻底改造,失去了区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居民对改造后的空间缺乏归属感。一些新建的空间并没有实际考虑居民的需求,机械化的布置导致空间闲置。针对城中村的空间改造,要充分利用微建筑空间的高效便捷与整个城市环境相结合,与居民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9]。而微建筑空间以自由、灵活、空间利用高效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模式,是如今生活一种新的居住文化。

参考文献:

[1]RichardHorden,杨怡,杨坤.微建筑: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J].建筑细部,2005(2):21-29.

[2]卢斯·斯拉维德.微建筑:全球53个精彩绝伦的小建筑大设计:verysmall buildings[M].金城出版社,2012.

[3]袁海贝贝.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4]薛颖,杨剑.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心理理论——以扬州市老城区为例[J].江苏建筑,2012(1):15-17.

[5]赵华,贾珊.消融的边界——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的社会实验[J].装饰,2019(8):54-61.

[6]钟山风.发现建筑——小型可移动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张伟.模块化组织的形成、演进及运行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青山周平.400盒子的共享社区[J].世界建筑导报,2017(1):39.

(责任编辑:张咏梅)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从蒙德里安的平面作品《红黄蓝相间》到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和乌德勒支住宅,这一系列的作品是将风格派绘画平面艺术转向三维空间的体现;是面与色彩的纯粹视觉效果到体块与色彩的围合空间感受的转变。在建筑空间中,家具与建筑界面设计可运用“风格派”特点,表现出简约空间的艺术精髓。

关键词:建筑内部空间;荷兰风格派;家具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简约设计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纯度色块的运用;简单的分割方式;整个建筑及室内的直线形体块的运用,又体现出几分荷兰风格派的味道。

2家具与建筑内部空间界面的关系

家具在日本被称为“可移动的建筑”,可见其在结构、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相通及相似之处。我们又把家具与建筑当作“小与大”之间的设计游戏,总是从建筑的角度看待家具设计。因此家具与建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除一些公共设施的室外家具,大多数的家具是供人们在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的。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界面,它与家具间就产生了微妙的图底与图面关系,体现着形式美。如:家具与界面的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

在当今纷繁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简洁中透出隐秘的纯粹设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在风格派的纯抽象概念中,其也是对某种内在的精神性追求。这种相似性使我们可以运用荷兰风格派中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方面去审视和发现在室内陈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具与各建筑内部界面的视觉艺术美。

3荷兰风格派简述

3.1起源与特点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利安、万·陶斯柏、雕刻家万顿吉罗、建筑师奥德、里特维德等。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蒙德里安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他说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他的不少画就只有垂直和水平线条,间或涂上一些红、黄、蓝的色块,题名则为“有黄色的构图”,“直线的韵律”,“构图第×号,正号负号”等等。网络派雕刻家的作品,则往往是一些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和板片的组合。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或“要素派”。总的看来,风格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艺术的分支和变种。

3.2影响

荷兰风格派虽因其抽象绘画而闻名,但其作品在室内设计和建筑领域注定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影响。“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由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设计而成的。其形式上是蒙德里安的二维平面作品《红黄蓝相间》的三维表现。

图2中的“红蓝椅”是由13根木条互相垂直,组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

在建筑领域,里特维德的作品乌德勒支.施罗德住宅(图3、4)也是以立体派的视觉语言和风格派的表现手法将风格派绘画平面艺术转向三维空间。

4家具与建筑内部界面的“风格派”二维表现

在平面作品《红黄蓝相间》到里特维德的“红蓝椅”是二维平面的绘画转变为三维空间的实体,是面与色彩的纯粹视觉效果到体块与色彩的围合空间感受的转变。在室内陈设中,家具与室内界面随着视角的改变表现出二维到三维的视觉效果美。

家具是建筑空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建筑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建筑空间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家具是体块的不同组合方式,建筑空间是由体块界面构成。家具的色彩与空间界面的关系,常常是物体与背景色的关系。大面积的空间界面的色彩,会对家具的美感产生影响。协调的图底关系,会起到烘托家具的作用。

4.1具有“风格派”单体家具色彩的视觉表现

家具是由各种不同的形体构成,而“体”是由点、线、面所围合构成的具有三维尺度的立体。鲜明的节奏、变幻的色彩虚实的对比、点、线、面的和谐,体现出一种纯粹的美。

4.2家具与色彩在室内界面的二维视觉美

我们生活在室内环境中,人的活动性决定了我们在不停的转换视角去欣赏家具色彩与各空间界面的关系。首先,我们可从立面的分割设计中去欣赏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均衡关系。把实物家具抽象化转换为色块的面积对比,正如孟德里安《红黄蓝相间》中运用的面积对比所体现的色彩与构图的均衡美。

家具与室内界面在此时表现出的纯粹的平面视觉美:和谐的色彩,图底关系的表现,抽象化的色块组合瞬间感到色彩的面积比较所演绎出的室内色彩特质。让我们犹如欣赏一幅画框中的绘画。借用蒙德里安的话“真正的现实”,就是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纯粹实在”。

使我们认识到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二维立面设计中注重形式美法则的重要性。

5家具与室内界面的三维表现

视角变了,从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空间,体验画框中的绘画意境。发现一切又不同了。各体块间的体量感对比和色彩面积的比较,各体块间虚与实的关系及各家具体块色彩与室内界面的所穿插出的变幻的空间关系。体现出几分风格派中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

此时我们不在象个旁观者,而是进入空间去感受家具体块与色彩和界面体块与色彩之间所烘托的意境和氛围。

当然家具与各界面的色彩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并不等于忽略了使用功能上的舒适。人是室内环境的主宰,室内空间的设计都必须以人为中心。要使使用者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因此这种视觉表情是建立在四维时空整体运行的空间概念基础之上。要求家具必须与室内环境取得完全的和谐,全方位地体现于功能与审美。

6结语

比例与分割的设计构成是“风格派”最擅长的方式,他们努力寻找设计中形状长短、面积大小的构成规律,运用黄金分割和等比数列将画面或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排列,创造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秩序与美感。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很多的建筑师纷纷借鉴,延续到建筑的内外空间中,在设计表达中有意识的注重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表达,使整个建筑艺术设计中赋予人们更多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叶红.家具与室内环境[M].科学出版社.2 000.

[2] 周建德.色彩的媒介与表现 [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 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 唐 军,李宪锋.家具与陈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朱 淳,周昕涛.现代室内设计教程[M].中国美术出版社.2003.

[6] 牟 跃. 现代居室环境设计[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7]人民美术出版社.蒙德里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8]李文彬,朱守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玻璃对于建筑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成为绝大部分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中玻璃与其他材料搭配组合,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

关键词:建筑;玻璃

由于玻璃的一些特性,使得玻璃广泛应用到了建筑之中。建筑对玻璃的要求是能够与人对环境的需求,建筑的外观,建筑的功能适应。但是在玻璃对于建筑的客观需要之外,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不同的生产水平,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对美的理解。

1140年左右起源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建筑周身和内部多垂直方向线条,整体风格高耸挺拔。以尖顶,拱券,飞扶壁,柳叶窗,花窗玻璃和透视门等为主要元素。哥特式建筑这种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神权高于一切。兴建教堂建筑往往集中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当时建筑的精华,就要看教堂;欧洲盛产石材,哥特式建筑出现之前欧洲一直使用笨重的墙承重体系。这种墙承重体系的弊端是窗不能开得很大,因为墙要承重,如果把窗子做大了墙就容易塌,但是这时候有人发明了飞扶壁和扶壁,类似现代框架结构,这样就把墙体承重体系中部分解放了出来,可以挖洞作别用途;另外中世界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的年代,窗子做大了也不利于安全,所以我们看城堡外墙一圈无一例外的都是小窗户,大户人家的府邸也是一样,底层的墙很厚,窗子很小。但是教堂不一样,人们的心目中神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教堂是可以开大窗户不用担心的。人们在教堂里活动,抬头看到花窗上五彩缤纷的圣经故事接受教化,光线透过长长的花窗照进来,仿佛是天堂照下来的光芒,配合着垂直的线条,哥特教堂中玻璃的应用表现了宗教对人们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当时的彩色玻璃工艺是从阿拉伯人哪里学来的,以红色和蓝色为主,在传播教义的同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玻璃给建筑带来了新的结构。1851伦敦世博会英国作为主办国,主场馆的建筑方案却迟迟不能敲定,之后主办方因为建造英国馆时间不够而伤透脑筋。一名叫的英国皇家园艺师提出了一个可以迅速被搭建起来的建筑方案,它主要由钢铁骨架承重,玻璃围合,就好像一个巨型的花房。这栋房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家很惊讶的发现,原来建筑也可以这么造,玻璃还可以造建筑。这种玻璃建筑的美感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从来没体验过的,人们出于对它的喜爱,把这个晶晶亮像水晶一样的建筑叫做“水晶宫”。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时人们思想得到巨大解放,社会变得民主开放。

空间层次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客观上空间的组合方式以及主观上的视觉感受。玻璃在作为建筑表皮材料时,对于空间层次感的增强主要可通过以下二种方式实现:其一,玻璃表皮与主体结构拉开一定距离,构建过渡空间;其二,利用层叠方式,形成双重或多重视觉界面。其三,利用明暗对比强化空间的结构关系。其四,利用光影变化在单一空间中形成虚空间。

现代建筑的雏形,彼得.贝伦斯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设计手法摒弃了古典建筑复杂的线脚,华丽的装饰,巨大的屋檐,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特征,承重结构与围护体系区分明确,大面积使用玻璃,建筑风格简洁,开始重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说明当时社会已经趋向崇尚简洁实用的现代建筑,向往新的美学。

大概是受了老师彼得.贝伦斯的影响,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就是多”,与传统东方文化“寂”有点神似,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密斯在1919年提出的希格拉姆大厦方案,是一个全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通体玻璃的大楼在当时尚不多见,通体玻璃幕墙更是闻所未闻,玻璃可以在任何时间拉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比如傍晚时分晚霞照到大楼上,远看红色的天加上反射着红色晚霞的摩天大楼,总会令人驻足观望。再比如范斯沃斯住宅,就好像是自然中的一件玻璃艺术品,人们可以隐约透过建筑看到环境,随着光线或者环境的变化,欣赏到不一样的建筑的机理反射,非常自然。

在玻璃作为表皮材料使用时,主要是通过提高玻璃表皮的透明度以隐匿其实存感,最大程度的消除室内外界限并使二者在视觉上高度连续,从而营造出极具外向性和开放感的空间。空间的开放性,使身处其中的体验者视线不受表皮的阻隔,拥有宽阔而自由的视野。自然界中四季的变迁,一天之中时光的流逝都可被敏锐观察,生动变化的光影也赋予空间以丰富的表情。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建筑造型干净,由直线、直角、长方体组成,加上大面积玻璃应用,使密斯设计的建筑给人感觉纯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结构部件暴露在外,少而精,每个部件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用最少的外墙面积,最少的部件,达到最大的使用与艺术效果。

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右岸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南立面表皮,成为这座建筑的符号。透过玻璃幕墙看到的是阿拉伯传统图案的拼贴组合,实际上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根据室外阳光强烈度而开闭的光控装置,他们夹嵌在双层玻璃中间,数据经过电脑分析后出送指令,统一控制这些金属装置开闭的大小。这一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赋予重要建筑符号功能,将二者很好地融合。

斯蒂文.霍尔曾经指出“光使得空间产生变化,形成不确定的状态。光在人的感觉与实存之间产生了一种暂时性的联系。”由于玻璃有透光性强、又能分割空间的特性,玻璃在作为表皮材料时,能够对于光线通过的形式进行控制,表达出建筑想要传达的精神。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在厚重的墙体上不规则的开洞,并镶嵌彩色玻璃,在建筑内部营造出如梦境般的空间效果,企图给信众或游人以心灵的感化。再如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运用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作为开窗形式,组织自然光投射到室内形成“光十字”,巧妙的利用了玻璃的特性诠释宗教的神圣。

当建筑身处城市历史保护区域,或建筑本身具备特殊文化意义时,如何对其所处人文环境进行回应就成为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特定的人文背景可能是深远的历史渊源、地方的文化传统、现存的古老建筑等。不同的方案设计中,实现玻璃表皮与人文环境契合的途径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方式为反衬,即为了达到新老建筑的对比差异的效果,利用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和钢等作为表皮材料,以新老建筑巨大的视觉效果差异博人眼球。以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例,让努维尔一层玻璃墙面来填齐沿道路的建筑界面,与新建建筑两侧的旧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再比如让努维尔的另外一个设计,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该博物馆位塞纳河左岸,埃尔尔铁塔的北侧,周围遍布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努维尔以透明玻璃墙,使得这座现代博物馆与周围老建筑隔而不断,在历史环境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建筑形态,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戏剧化场景。

第二种方式为创建视觉关联,即利用玻璃透视、反射等光学特性,呈现出周围建筑的虚像或赋予玻璃表皮系统以某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使之与人文背景相契合。如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的修复和重建。德国国会大厦穹顶于二战中被炸毁,诺曼福斯特用钢架和玻璃表皮作为材料,模仿被毁穹顶半球形的形式,既满足了功能的合理性,又创造了视觉的美感,又反映出此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三种方式为材料置换,即利用玻璃代替传统材料构成建筑表皮,但在形式、尺度等方面仍模拟传统样式。以同济大学校史馆的改扩建为例,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增建部分,建筑师采用玻璃幕墙代替了传统砖石材料构成了建筑的外墙及屋顶,从而实现对于传统表皮形式的延续与创新。

贝律铭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为例。卢浮宫原建于1546年,作为博物馆开放是在1793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原有建筑已不能满足博物馆的需求。在卢浮宫广场扩建时,贝律铭用钢结构玻璃幕墙勾勒出一座玻璃金字塔,在几何形态上形成与原建筑群的呼应关系。现代材料的应用使新建部分与原建筑区分明确,透明开放的界面让玻璃金字塔不再是权利的标志转而成为民主与开放的象征,玻璃金字塔形式对于室内自然采光和通风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由此,玻璃表皮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建筑形态与功能的更新,也使得历史建筑获得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2]常乐.玻璃作为建筑表皮材料的表现力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D]. 2011(11)

【图片来源】

[1]米兰主教堂花窗.作者拍摄

[2]德国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网络

[3]范斯沃斯住宅.网络

[4]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作者拍摄

[5]光之教堂.网络

[6]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作者拍摄

[7]同济大学校史馆.作者拍摄

[8]卢浮宫广场前的玻璃金字塔.作者拍摄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着现代商业建筑的迅速发展。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核心。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文章主要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交通、环境三个角度探讨了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设计策略,希望可以为促进现代商业建筑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设计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推动着商业的发展,同时商业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与现代商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是重要的过渡空间,可以满足顾客的休憩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现代商业建筑的竞争力。基于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设计水平。

1、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

对于现代商业建筑来说,其空间结构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在使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中介空间可以对不同功能区进行过渡,保持各功能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如,步行街、建筑前广场,是典型的中介空间。中介空间兼顾文化、交通等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商家的多种需求。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其是面向所有消费者,能够使消费者的活动的过程中随时休息。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可以使现代商业建筑整体风格发生改变,提高现代商业建筑的层次感。

2、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策略

2.1空间角度

从空间角度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首先,宏观空间格局的架构。通过重新组合视觉秩序,能够实现城市空间中空间品质、视觉品质的有效整合,提高城市建筑形象的美观度。在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的时候,为实现整合效果的提升,可以应用视觉秩序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视觉秩序法的步骤如下:第一,设定视觉标准。根据城市宏观空间发展要求,确定视觉分析质量标准;第二,选择典型视点/面。根据周边环境,选择一个最能反映现实感受的目标场地;第三,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最优方案。通过多个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方案,然后从已选择的视点/面,综合分析这一方案。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中,空间协调城市视觉秩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视觉秩序法的步骤,可以看出,在整合设计的过程中,应从整体层面上,来组织视觉秩序,灵活设计,从而实现现代商业建筑、城市空间之间的良好过渡。同时,借助视觉秩序,将城市空间中现代商业建筑的具体位置显示出来,吸引更多人前往商业建筑。其次,中观空间序列的统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中,整合空间分区、空间功能设计是关键的内容。通过分析现代商业建筑的实际情况发现,现代商业建筑表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对中介空间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基于此,现代商业建筑空间设计中,应对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充分利用,并合理整合,从而将不同功能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满足中介空间使用的多样化需求。

2.2交通角度

从交通角度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首先,交通设施融合。其指的是,依托中介空间,对商业建筑、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进行合理整合,对交通空间进行充分、高效利用,并科学设计,以实现空间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便利。这个过程中,最合理的措施是,借助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整合,实现交通设施与商业建筑公共空间之间的有机融合。采取这样的设计,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市交通、商业建筑间的壁垒,强化了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压力问题,还能吸引更多人前往商业建筑,有利于商业建筑效益的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打断空间界线。通过打断空间界线,实现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整合,能够使商业建筑与外界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最后,动线整合设计。现代商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人流的支持。为了使人们更加便利、快捷地前往商业建筑,必须改善、优化商业建筑的交通条件。但若是交通过于发达,也会给交通通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阻碍商业建筑的空间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过程中,应站在整体角度,对交通动线进行科学规划,从而使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能够快速整合,保持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协调,更好地推动商业建筑的发展。

2.3环境角度

从环境角度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首先,弱化建筑。采取弱化建筑的方法,可以促进建筑、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融合。为了实现建筑的弱化,需要对室外中介空间、商业建筑屋顶进行变动,对屋顶、地面开展互逆设计。目前来说,主要是采取建筑地下化的方式,来对屋顶、地面进行互逆处理。现代商业建筑的使用人群,若是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地面,便会获得独特的感觉。而采取互逆设计,便能在商业建筑的内部建立自然界环境,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感受。在对建筑进行弱化处理的时候,可以应用平底互逆等形式。其次,模拟自然。绿色植物目前已经涉及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接近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一个主要途径。绿色植物有着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可以给人的视觉带来冲击,有利于人体健康。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中,可以采取建立绿色屋顶的方法,来模拟自然。同时,在屋顶打造独特的景观,符合节约用地的要求,也有利于改善土地资源短缺的现象。此外,通过转变绿化方式,将屋顶当作主要的绿化场地,实现了绿色空间的有效延伸,使得现代商业建筑与绿色空间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最后,创造标志。创造标志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环境角度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可以使城市景观更具标志性。打造标志性建筑物、明确具体主题是创造标志的主要途径。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绿化设计、水景设计。但对于商業建筑中介空间景观设计来说,是否能够吸引人群的关注,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更好地吸引人群的关注,应对景观进行主题化设计,同时这也是创建城市标志性场所的一个有效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整合设计,是推动现代商业建筑进一步发展、促进商业建筑市场竞争力提高的有效措施与重要前提。从空间、交通、环境三个角度对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进行整合设计,可以赋予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更多功能,提高现代商业建筑的吸引力,使现代商业建筑拥有更多活力,进而为现代商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红军.商业建筑设计理念与控制措施探究[J].门窗,2019(23):144.

[2]毕波.现代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地产,2019(22):21.

[3]李耀宗.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与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9.

[4]吕晨阳.融合城市环境的现代商业建筑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19(03):11-12.

作者简介:

李培民(371327198404242215),1984.

04-,男,山东人,工程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主要谈当今旧建筑物改造的发展,旧建筑物改造相对新建建筑物的优势,当下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空间改造的八种方法;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旧建筑物改造;观念;空间设计

一、当今旧建筑物改造行业的发展

正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長;然而一些建筑物建成后,寿命多至百年以上,少则几十年,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学校会因规模问题而被扩建,厂房会因企业的倒闭被闲置,办公楼会因机构的迁移而被遗弃等。这些建筑或者仍坚固如初,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或者本身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将这些建筑合理改进,对于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使建筑物继续创造经济效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经济的到来及中国加入WTO的驱使,使得国内许多城市对原有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原来一直以生产为主要职能,工业用地比例大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城市用地畸形化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发展迅速,这些给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改造提供了契机,同时时间、利益的驱使也使更多的人在接受建筑改造。新发展产生新行业,新行业需要新空间与其适应,在文化观念之外,经济利益可谓商业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换言之,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发展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人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由于是对现有建筑的空间及装饰的变更,因此常常比设计一座新的建筑物更受到制约,创作自由度减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制约也为新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机会,创作时可利用的素材增加,原有的空间特色也可以成为改造设计过程中灵感的泉源。对此,像中国古典文化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一位著名建筑师指出:“有人争辩说设计的限制条件抑制了正在萌发的真正的创作性,而我要争辩的是,真正有创作性的建筑师是以排除约束为乐的。这些制约仅仅扰乱了那些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人,而这些人缺乏内在的应变能力。”

二、旧建筑物改造的环境分析及其相对新建建筑物的优势

旧建筑物的改造在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的房产开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关数据显示,在英、美等国,改建项目占到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0%~50%,甚至有人预言,建筑改造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1世纪将是建筑改造的世纪;然而在中国,旧楼改造像西方的“跳蚤市场”与中国的“二手市场”一样,还处在发展阶段,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并且目前也少有这方面的专注,因此,对从事建设和设计行业的人来说,将之作为一种行业现象,并逐步付诸行动,也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上述所提及建筑师说的设计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设计,对旧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对原有建筑与室内空间及改造后的用途有充分的了解,对其潜在价值有敏锐的洞察力,像一些专业人士所讲的那样,能充分发觉原有建筑在空间结构、结构体系、材料运用、光影变幻、功能组成、环境特点等诸多方面的潜在价值,总之,像一句古话“知史而明理”。而我们认为,在设计时,首先根据新建筑的需要对旧建筑物的空间、材料、结构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整体做一下把握,保证改进后建筑的安全与实用,进而再考虑经济和美观。

通过上述旧建筑改造的意义、环境及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对旧建筑物的改造有了一些了解。仔细想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设计师们可能会注重改造的创意、价值;但开发商等则会更注重时间和利益,无独有偶,旧建筑改造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这种经济优势体现有三:工期短,可以提早运营;投资少,开发成本低;改造花费少,据以往统计数据,对原有旧建筑的改造,比新建同规模建筑的标准楼可节省20%~50%的费用,除此之外,还省去了拆迁过程的花费。

三、空间改造的八种方法

目前,建筑改造在建筑物室内外装饰上应用很广泛,比如在商业类店面、文化旅游景点等。然而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物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空间构成了装饰的基本骨架,而在中国外部装饰的发展较内部空间的改造更有优势,因此,我们在此文中重点关注旧建筑空间的改造。

通过了解,我们对旧建筑空间改造总结了几点想法:

建筑扩建过程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关联。建筑物扩建过程注重运用姊妹建筑,对称空间,使得新建筑中有旧建筑的影子,旧建筑中能找到新建筑中的一些东西,这其实是建筑之间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形式的改造和再创作。像日本著名建筑师古谷章成设计的隔河流的小学新校区。

覆盖——给庭院加顶。中庭是一种在建筑内部贯穿上下各层的共享空间,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精神功能,中庭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旧楼改造中因地制宜地采用这种空间形式,容易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环境和空间氛围。

挖空——拆掉楼板,挖出中庭。将原本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建筑改为民用建筑时,必然要改善其内部的通风采光条件。常见做法是将腹地地空间部分楼面拆除,形成中庭,减少进深,同时也形成了空间的变化。

加层。许多旧建筑设计以工业生产为主,一般在4.2米~9米,当这些建筑被赋予第三产业新功能时,常常采用夹层的方法加以改建,一则将高度降至适当的位置,二则可以成倍的增加使用面积。许多利用夹层的改造方案,常采用局部夹层,使空间高度富有变化;也可以利用错层,使建筑中不同部分的标高相差不多,然后通过踏步连接,使建筑物不失层次性,化被动为主动。

升降——改变地面标高。旧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当地种种条件的限制,空间组成形式往往单一,地面高差变化不大,要想满足现代人丰富的视觉需求,建筑日益复杂的趋势,可以通过具有独立性的地面标高予以实现,结合新的功能需求提高或降低旧建筑中某些部分的标高,以形成几个相互贯穿,又有一定限制的新空间。通过对抬高和降低地面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对空间整体进行软分割的效果。

旧建筑中大层高的空间比较常见,利用上述原理加以改造,不仅可以划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间,而且有些旧楼在改造时可以把更新后所需要的设备隐藏在顶棚中,从而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使顶棚的装修设计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穿插——插入异质元素。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难免有单调乏味,缺乏变化的空间,因此,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建筑内部穿插一个形式完全不协调的实体空间,作为点睛之笔,打破原建筑物格局,给新建筑物注入新活力。被插入的空间可以分别作为楼电梯间、采光塔等,一举两得。

嵌套——嵌入独立实体。对于一些加层处理有困难、或需要保持原空间完整性的高大空间来说,最妥善而方便的办法是嵌入一个完整独立的新房子,形成“屋中屋”的嵌套格局,给人一种空中楼阁之感。新房子的顶层往往没有遮盖,而是利用原建筑的屋顶,这样空间的内外关系变得模糊不定,新房子像件巨大的的家具,占据着空间,又提供着空间。

分割——让空间流通起来。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空间观念的变革,现代建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划分形式,流动空间就是集中而典型的空间模式,这些空间营造方式被较多的用于公用建筑,以适应其功能和精神需求以及现代生活方式。而工业建筑及较早年代的建筑在空间处理上则没有或不必进行如此处理,他们往往有多个单一空间并列形成,空间之间由墙体完全分开,这种格局无法与现代公共生活及新的功能相匹配。因此,在旧建筑改造中引入现代空间概念及其分割方法,增加空间层次,丰富空间感受。诸如可以通过改变墙面形式以取得空间的变化,采用特殊形式的楼梯,运用各种形式的隔墙灵活划分空间等,从而一改单调气氛,使改造后的建筑物富有现代气息。同时还需要设计者匠心独运,考虑或恢复、或仿古、或完全更新、或新旧并置,把握其设计风格,赋予旧建筑物新的内涵。

四、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1世纪成为建筑改造的世纪或许在中国同样适用,但正如上文提到,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待旧建筑的思想、观念,对待历史的态度。像我们的教材中常提到“国外先进的理念”,但殊不知别人是从我们这学的,比如老子和孔子的一些思想就贯穿在许多“国外理念”中,正如在多次中日战争后,我们在“以一个被打败的老师身份向胜利的学生学习”。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旧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工作非常受重视,在那里,建筑如同生命,其存在权利也受到尊重,不可随意被剥夺。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建筑的认识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相反视建筑为草芥,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被毫不留情的拆除。不良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历史的曲解,对利益的追求及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许多建筑的生命结束在壮年。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像在国外一些数学家以为是第一个推算出π时,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已经推导出来了;而非亦步亦趋。

当然,随着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的驱使,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公众观念的变革等诸多因素的推动,旧建筑改造在中国强大的生命力也正逐渐体现出来,人们也对先前的建筑、城市发展方式作检讨。作为检讨的一部分,旧建筑的改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改造的对象在扩大,历史性建筑改造方法在变化、创新,不再局限于对建筑本身的改造,而是通过加进了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单一功能的旧建筑在被改建成混合功能的建筑,改建后的建筑对象由原来只重视体积巨大的公用建筑转向几乎所有人们日常用途的建筑。慢慢的,旧建筑改造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五、结束语

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让我们看到方向,也有助于我们走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我们自己应该有所为。而当今,尽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余热未尽,但可以预见,旧楼改造必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从事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它将带来一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袁培煌.高崎市立樱山小学[J].新建筑,2010,(1):86-87.

[2]薛彦波,赵继龙.楼房翻修与外形装饰图解[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上一篇:消防电子政务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