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

2024-03-16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育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其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师德建设无疑是高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当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利用闲暇搞副业;为评职称而抄袭论文;只教书不育人;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索贿;等等。因此,应加强高校教师师德自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师德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春惠(1991—),女,海南万宁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德的涵义

师德,顾名思义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教书育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他们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能在黑板上演绎着科学的传奇,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高尚的师德。因为他们教育的对象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职业道德的高低应该成为评判高校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关于师德的表述古已有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学见长”,这些都是古人对师德的赞美。近现代,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最早论述是康有为提出的,他认为高校教师应做到“唯才德是视”,“德性仁明,文字广博,思悟妙通,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2]不可否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道德水平是高尚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师德素质下滑的迹象。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强调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忽视教师的道德发展,不重视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人才引进上更是只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而没有将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考核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对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

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师人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突破了百万。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免混入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教师,导致高校教师队伍频频出现种种师德问题。[3]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积极实施教改;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违反学术道德,抄袭论文;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没有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不闻不问,典型的只教书却不育人;有的教师不专心于教学、科研,利用闲暇搞副业;有的教师怕惹事,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教师以考试不及格威胁学生,向学生索贿;等等。尽管这种师德败坏的不正之风只在少数教师中存在,却给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整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培育,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

三、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师德外在的必然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形成师心自律;自觉地把师德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师德行为,形成师行自律;实现师心自律与师行自律和谐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境界。[4]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劳动者就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给所有人带来更为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教师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如何把师德规范的必然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自主要求,即让教师形成师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注重师德内化的养成:第一,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二,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师德的真正本质与内涵,才能把道德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师德表现出来。第三,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虽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学历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并不是与道德成正比的,崇高的道德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将师德内化为个人涵养,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是一种情操,一种品质,但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理论。高校教师是具有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成长,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他们本身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认知体系,因此,将对道德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律较之于他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道德滑坡问题。

总之,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建设中,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不容忽视。现今,高校内部和社会外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许多高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社会也提倡尊师重道,为师德建设提供他律的客观条件。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师德不仅是他律的,更是自律的。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师德培训学习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认真上课,用心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工作岗位和工作实践中不断践行对于师德的领悟和认知,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职业水平,将师德的内涵和本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自律精神,这样使得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滕金生,周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4):8-10.

[2]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

[3]岳文婷.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86-88.

[4]谢艳.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1(6):76-78.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教师是一份集知识性、理论性、精神性等为一体的职业,高尚并且高层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是一项伟大的工作。除了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学校本身也应该对教师有保护、激励的措施。物质奖励有必要,精神奖励也不能少。必要的激励措施,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其潜在的工作能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笔者认为,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是强化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的主旨。本文是从几方面谈谈如何强化高校教师激励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措施;教学

一、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现状

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 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课本中提炼知识,提炼要点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还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和正确看待世界、应对世界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是通过教师来认识世界的,或者对世界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其实也就是说“师德”。然而,现在很多高校教師并没有将这项工作做好,或者迫于某种原因而忽略了一些应该有的工作。敷衍了事,偷工减料,对学生不闻不问,教学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毫无讲解。现在还有很多高校教师是在迎合学生们的要求。比如,在很多学生的眼里,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好老师?上课不点名的,考试畫重点的,批卷扣分少的……所以,现在很多高校教师也是按照学生喜好这么教学的,这完全背离了教师引导学生的原则,不是教师在主导,而是变为被动。

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高校教学前景堪忧,我们的着重培养的下一代,将会是什么样?

二、高校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呢?

缺乏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注工作激励的目的是加分员工的创新欲望,使教师的工作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教师一种自我实现感。现在很多高校只注重教师的物质激励,而忽视了对教师工作价值的关注。而某种程度上,高校教师是非常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认可,不仅得到学校,也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高校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物质奖励体现的不够充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激励中的工资、将近、津贴以及职称晋升等不仅代表金钱本身,更是高校教师自身价值的直接体现。现存在高校教师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而且不同高校的薪资比例不同,互相比较之下,会打击部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所以,高校的内在报酬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留人办法做的不够理想。现在讲求“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很多高校只想待遇而忽略对教师的情感激励。学校应与教师建立 充分的信任关系,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否定教师的能力,要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与之前提到的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有一定的关系。

缺乏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前几点都是在说给予教师的精神、物质鼓励上缺乏,这一点要说的是高校的管理。高校在教师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就激发不了潜力。

三、高校教师的励措施

(一)重视高校教师的自主教学意识

让高校教师可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教学思路。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方法去教学。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是能够按照正确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学生的价值观,正确教授知识的,都给予支持,如在资金上有申请,可以考虑审批同意。

(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激发教学热情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也不例外。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育的先行者,教师更应该得到与时俱进的培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要随时更新。现代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而在高校里,更需要符合时代要求、能勾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而首先需要教师要先了解、学会这些方法。比如微格培训、情景教学法、教育戏剧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换位法等。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教学考评包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学风、知识基础、业务能力、实际贡献的全面评估与考察。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的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薪资和职称评定挂钩。

(四)建立竞聘上岗机制

可以根据一些工资的“能者上、劣者汰”的办法,让教师形成危机意识,不仅仅只做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专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建立整体薪酬制度

即建立每个员工不同的薪酬组合系统,并随着他们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每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协调,决定自己的薪酬组合以及组合中各种薪酬元素的比例。

(六)设置教师教学专项职级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层级。由于多种原因,晋升职称与科研成正向关系,科研越多,论文级别越高,升到副教授、教授的年限就会缩短,导致更多的教师只为了评职称而忽略教学。所以,教、把教师氛围教学型、科研型、教学一科研三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喜好,自己定位从属类型,高校根据这三个类型再细化内容,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晋升,薪资也根据此类挂钩,这样就避免了只搞科研而忽略教学,或者只教学而评不上职称的现象。

(七)在精神奖励上加大力度

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分子,很多时候精神的满足要大于物质的奖励。他们认为只要能为教学作出贡献,只要学生的认可那就是天大的奖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知识分子”,可见知识分子在我国占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所以,可以以学生答卷的形式来公开对教师的好感度,或以公开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如奖状,上光荣榜轮流展示、邀请业内期刊或报纸记者作报道等方式,从精神上激励高校教师。

四、结束语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不论何时,教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义务。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而作为高校管理者,更应该将教师的这种职责好好的管理,并且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涌金,白瑞,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工作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2]乔锦忠.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

[3]高允奔.浅谈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江苏高教,2001.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3篇

民办高校中的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发展也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通过对民办教师现状分析,进一步从师德教育、发展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进一步确定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初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体队伍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在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所以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并探索培养机制,对于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对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来说,年轻教师都占据着师资队伍的绝大多数,很多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即踏上教师岗位,据调查显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到了70%以上,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缺少认识,缺乏经验,心理上极不稳定,对职业发展容易产生动摇,存在诸多问题:

师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民办学校的爬坡发展阶段,引进的大批中青年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年轻队伍充满活力,激情澎湃,为民办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扛起了大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总体上,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绝大多数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支青年教师队伍普遍地存在着教学阅历短、经验欠缺,基础或专业知识面不够宽泛的缺陷。尤其是个别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诸如敬业精神缺乏、育人意识不强、身教作用较差、协作观念欠缺等现象,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人文道德滑坡,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从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师资队伍能力、结构、数量尚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历、职称和年龄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矛盾,教师队伍还存在非常严重的结构性缺陷,笔者了解多加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学历层次偏低,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占自有教师总数的近一半,显然不符合高校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标准。二是年龄结构失衡,多数学校教师队伍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年轻教师多,反聘离退休的老教师多,是典型的“老少”型师资队伍,中年的、年富力强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少,承上启下的中年骨干教师紧缺,师资队伍新老交替任务非常繁重;三是职称结构失衡,高级职称数量偏少,而年轻的主要是讲师及以下职称,几近断层是队伍建设的最大缺陷;四是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人才紧缺,个别学科高级人才奇缺。

青年教师的发展,受到各种环境的制约。一是一些民办高校通常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所以, 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并降低教学质量;二是青年教师想坚守民办高校教师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途径。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自我发展,是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紧迫的课题,应该引起所有民办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努力探求科学的解决办法。三是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学术研究氛围不浓,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措施不得力,同时民办高校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而青年教师又背负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这些都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无法得以提高,使得科研呈现有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影响到民办高校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所以民辦高校必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训和使用,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个人进步的机制,让青年教师看到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希望,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自身潜能,促进他们迅速健康成长,让他们从工作中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个人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同步,最终达到学校与个人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与模式

以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首先是先学做人,后学做师,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就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要逐步完善并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师德规范,将其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每个新学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并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分期轮流培训,不断探索增添师德典型和警示教育的培训内容,并将“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纳入对其年终考评的内容当中。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各项培训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或请进来,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学历补偿与素质提高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实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支持计划,根据各学科群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教师职业生涯支持体系,构建学位教育、技能培训、高层次研究等多位一体的培训制度。对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予以早规划、早指导、早培养,借助个人职业心理分析,结合个人科学素养、创新素质和学术交流能力等,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实现聘期内的过程跟踪、培养机制。

继续完善新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围绕提升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完善政策与考核体系。坚持开展岗前培训,学科带头人等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由各二级学院负责人选派导师,重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环节进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實施实践进修,能力提升计划。根据各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专业人才,鼓励各二级学院结合建设需要,在相关实习实训基地设立教师实践基地,每年利用寒暑假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派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顶岗实习或实践能力培训,使之在培训中获取新讯息、了解新需求、把握新方向,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采取多种途径,改善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作为校方还要关心在读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成回校,要及时兑现有关待遇和奖励。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继续完善并实施教师其他培养和选拔计划。

设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发展基金,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科研是提高青年教师素养的\"源头活水\"。要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潜心钻研,同时教师搞科研要做到学科分类,术业专攻,每学年至少写好一篇专业学术性科研论文,学校定期组织学术沙龙、交流评比;并设立\"优秀论文奖\",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完善评价体系,改进和细化教师师德和教学效果考核。将师德、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并作为师德评价、职称晋升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完善师德、教学能力量化考核办法,坚决地引入优胜劣汰机制,结合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和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对其相形见绌,师德和能力不符合要求标准的予以转岗或淘汰解聘,使教师队伍呈现良性互动和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中坚力量。

关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始终困扰着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培养和建设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必须深刻认识和分析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

(作者单位: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人事处;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人事处商学院)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行政管理人员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关键,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与学生进行密切接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解析了新时代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师德师风现状,论述了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师德建设措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机制建设相关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深化改革,力图通过改革来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以及办学质量,为国家打造高质量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建设;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

在高校建设改革中,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涉及高校内部的体制建设,另一方面也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密切挂钩。因此,本文认为要切实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首先应当针对本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想熏陶、制度建设等方式落实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现状

从广义上讲,师德师风建设的对象不仅包括教师,更包括高校内与学生有接触的教育服务工作者,这是指教育服务者在自身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精神。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教育服务者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更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育服务者的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对教育的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新时代高校的师德师风队伍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层次和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中依旧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首先,理念落后,认识欠缺。理念就是行动的准则和指导,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未能牢固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没有把学生的大小事当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部分高校虽然有师德建设的意识,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导致学校教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纷繁,岗位职责分明,一些行政管理者还存在着工作推脱、推卸岗位职责的现象,以至于行政管理的工作效能难以得到提高;最后,针对学生的服务欠缺,互动量小,交流也很少。虽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与学生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内容中,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对接学校领导层而非学生,因此与学生的交流并不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本质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然而行政管理大都采取“指令式”的工作管理方式 [1],认为领导就是权威,没有意识到“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因此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二、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师德建设措施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形象也将直接影响高校形象的树立。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一名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彰显出自己师德师风的凝聚力。

(一)加强培训,提高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上,要通过大量的专项培训,在行为举止、职业实践中充分体现出师德师风的力量。教育工作者是为社会服务的,要不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教育的义务和责任。高校要加强对师德的培养,就必须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培养和方法,在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和力量,以改善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使每一位行政管理工作者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广大师生解决问题,促进高等院校育人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

(二)将自身职责作为师德建设重点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要能够在工作中充分注重以自己的工作和职能为重点的学校师德师风队伍建设。首先,行政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自己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及思想影响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将学生的思想建设作为自身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进行规划以及落实;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在工作中深入思考自身能够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文化环境以及思想道德氛围,怎样通过自身的工作以及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校教育和管理标准建设中,切实解决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问题,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真诚地投入立德树人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充分熟悉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对日常管理工作流程要保持一定的知识系统性和整体认识,要注意做好日常的知识积累,对一些常规化的工作流程要时时进行理性思考、善于进行工作总结。另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方面要不断强化专业理论修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实践和依法办事的综合能力。将有关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切实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这些是作为高校行政管理者首先应该需要注意的一点。除此之外,教育服务者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应当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身份环境的转变,积极进行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的变革,力图通过自身的影响提高大学生行为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教育服务者的服务内容与大学生有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将关键点放在大学生培养当中,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大学生培养环节。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形成互相监督机制

首先,互相监督机制分为上下级监督以及平级监督两种。在上下级监督中,高校应当建立体系分明的上下级监督制度。与教师不同,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分明的层级制度,因此在构建上下级监督机制时可以原有级别制度为基础进行构建;其次,在平级监督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平级监督一方面能够约束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其他教育服务者的行为进行监督,是重要的机制建设环节之一。除此之外,能否真正地对待和接受正确的育人观念,也是衡量一名行政管理者的品格和修养的重要标准。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形成教师平级监督机制的核心要义。作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一员,行政管理者更多的应该是接受其他同事的提示、敲击、监督。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套相关的互相检查和监督机制,针对各级行政主体和管理者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发挥检查监督机制的效用。高校的检查和监督机制既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监督 [3],包括学生的举报监督,而对于学生的举报监督,高校应当为学生的举报监督做好隐私保护,保障学生的安全以及隐私不被泄露,避免被举报者产生报复心理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机制建设

在新时代高校改革中,行政管理人員的师德师风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正在逐步转变,调整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体理念,遵循现代化教育的根本规律,切实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培训活动做到定向化和精细化。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应当积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建设。

首先,高校应当为行政管理人员积极打造沟通、交流以及学习的平台,促进本校内以及不同学校内行政管理人员的学习交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以及建设积极性;其次,高校应当从行政管理人员的选聘到培训、日常交流学习、组织活动等各个方面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师风师德建设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培养体系能够保障行政管理人员切实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以及具体环节 [4],令师德师风建设融入高校日常工作当中。最后,规章制度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只有以明确的规章制度为准则,才能够真正令行政管理人员树立对自身行为的监督意识以及自省意识,令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分析,要切实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水平,为高校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才,学校首先应当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通过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建设、监督机制建设等内容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和专业素质,打造符合新时代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 [5]。

参考文献:

[1] 张巳如. 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升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0(19):47-48.

[2] 冯金钟,段文美.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育人素质提升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20(18):58-59.

[3] 黄海嫚. 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效能问题研究[D]. 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19.

[4] 马婧. 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行政管理研究[D]. 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5] 张蓓.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质提升策略分析[J]. 散文百家,2018(06):156.

(荐稿人:张美华,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5篇

高校教师师德总结一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

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也有人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尊重学生。 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总结。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高校教师师德总结二

为了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根据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需要和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xx中心学校的部署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学习,提高认识、对照检查、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师德主题学习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组建了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张xx为组长、以陈xx为副组长,以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各自职责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全面完成师德教育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学校专门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主题学习活动的通知》,xx中心学校关于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的工作安排,研究制订了《xx市xx小学“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对整个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三、积极动员,认真开好动员部署大会

为使我校“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迅速开展,学校专门召开了“‘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学习活动”动员大会,对本次师德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做了整体安排。其次,对我校部分教职工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个别教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事业心,不讲奉献、只求索取,缺乏进取心、满足现状,工作缺乏研究探索,教育管理学生方法简单,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组织纪律淡漠、法制意识淡漠,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和他人等九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指出,并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动员部署大会的召开,为整个师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在师德主题学习活动中,校领导坚持带头学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多学一点,能要真正坐下来、静下来,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保证了学习时间,保证了学习质量,能深入专业组,带头发言,带头评议,带头剖析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整改等,以校领导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了整个师德学习教育的顺利开展。

五、认真扎实,保质保量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学习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通知、黄庄中心学校关于师德主题学习的文件,在学习方法上,采取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全体教职工做到了工作学习相结合,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教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保证学习任务按期完成。

在对照检查、剖析评议阶段,学校专门召开会议,校领导深入教师一线,带头对照检查,分析评议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全体教职工认真撰写分析材料,全体教职工逐人评议,剖析材料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做到了对存在的问题不遮遮掩掩,取于揭丑亮短,重点剖析了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剖析原因深刻,努力方面和整改承诺书明确可行。

高校教师管理师德论文范文第6篇

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所要追求的最 高境界和所要达到的最高预期目标,是教师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价值的最理想化的期待。因此职业理想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就是教师事业航程的风帆,是抵 制平庸化状态的催醒剂。如果缺少了职业理想就失去了专业成长的动力。职业道德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现在的职业道德已 经被变成明文规定的显性的、具体的规则了,可实际上,职业道德大多还是属于隐性的,是无法明文规定的,只能靠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教师的工作大多被 通俗地说成是“良心活”,实际就是这个意思。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 业情感是教师对待教育职业,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教育对象—学生的主观情意,是一种职业情绪。当然,这里说的职业情绪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种临时波 动的心理状态或情绪状态。我们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否自爱,这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真正涵义。

教 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孩子的最大悲哀。教师也是社会工作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福社会的人 才,因此教师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立志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有用的人才。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教师的社会责 任感的事。许多像陶行知一样的人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和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此外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 要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帮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人才,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教育家。教师的师德和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 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由懵懂到彻悟,由肤浅到精深,由片面到全面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当一个教师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无怨无悔无惑 时,说明自己也就达到了教育家的境界了。

2.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新 课程改革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的历史潮流,谁也不可能逆水行舟。新课程改革要求高水平的教师,业务能力强,专业理论高,实践再实践、。学生的老师”和“老 师的学生”都将不复存在,老师不再仅仅是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在平等交流、相互探讨的对话中共同成长。每节课通过学生自学预习,将教材内容以 问题的形式列出来,小问题自行解决,大问题、疑难问题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师生对话解决,这种开放式教学,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智慧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在课 堂上的位置,从而产生自豪感,起到了“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必须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激情,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定位为 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 受者,而是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

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日趋深化,其成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要 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投身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为民族的振兴作一份自己的贡献。既然选择附中,就终生为之奋斗。 我想说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心得二: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高 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心得体会。

1、准确定位,认识自身特点

作为一名踏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1.优势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劣势

青 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 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 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劣势转化为优势,让优势保持为优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2、扎实基础,提高业务素质

高校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已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过岗前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素养,但是这对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仍需要下真功夫,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注重教育教学理论

众 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提高教学水平,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大量专业的书籍期刊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学习素材,而学 校和教研室也会开展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有利于我们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为直观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

2.2.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教 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 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高校教师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 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保 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3.认真备课 课 程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堂课能否上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好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我们青年教师应做到:①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尤其是集体备课,领会教学精神实质,抓住重点难点。②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力求吃透教材, 掌握知识要点。立足学科发展,重视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③设计可行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完整而系统,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注意知识的纵横向对比及前 后衔接。④由于目前多采取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时,力求多变,吸引学生注意力;针对专业特点,插入较多实物图片及录像资料,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 学的知识内容。⑤采用课前试讲,以便掌握教学节奏,检验备课效果。

2.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好的课程准#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备 还需要好的课堂发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即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以启发学生探索学习、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对比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自学、讨论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 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加强沟通,注重教学效果

教 学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便于沟 通,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做到与学 生及时沟通。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建立起友好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 从教学中受益,而教师也可以从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做到教学相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当前,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需要我们青年教师立足本专业,选择适合的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心得三: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刚博士毕业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武汉大学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中间因工作的原因旷了几次课,这是我难以抹平的遗憾。

博 士在一定程度上是“专士”,相对于整个人类知识这一浩瀚“海洋”,我所了解的极为有限。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我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古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自己谦逊却不失智慧的评价。当我面临全新知识之际,承认自己无知,谦卑俯伏在曾经的大学课桌面前,是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技能的唯一途 径。

开 学第一课,胥青山的《高等教育学》游龙走凤,大气磅礴。说实在的,每位学生都喜欢有气场的老师讲课,这样的老师首先就应该是一名知识广博而又精专的学者, 身上有一种不拘的风格,用孔子七十岁的境界来形容:“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武汉大学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大学,乃在于有大师。胥青山老师从高等教育的起源、 发展、功能讲起,进而论述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即将发生的变革,提到武汉大学校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刘道玉校长”,言语之间,充满尊敬而又扼腕叹息,我就知 道,将来的武汉大学不仅仅只有一位刘道玉校长。 讲 授《高等教育法》的汪习根教授,作为博士论文全国百优获得者,讲起课来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身躯虽不魁梧,却蕴藏着一股蓬勃的能量,精气神十足。开篇一句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GDP,而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教育”“教育的职责是赋能”“教育停留在道德、伦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将我从沉闷中拍醒。汪习根老师不仅从广阔的层面论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还硬是将枯燥严谨的法律赋予其艺术权能和人情味,“律 法乃是将人的最低需求/保障法制化”。人治与法制相辅相成,人治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盲目性,法制能够引导规范人治,在情理和法理之间寻求合情合法的最优方 案。中国历代和近现代的动荡很大程度上由于不重视法制地位而导致,因此,党和国家很重视法律。

讲授《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钟年教授,结合现实中的常见例子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解析出来,听起来远没有书本上的那般难以理解,让我们也能够更好的在现实和教学中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武 汉大学百年史略》本是一道特色小菜,却没想到,被毕业留校没多久的吴骁做成了一顿满汉全席。资料的收集详尽充分,考证的历史和年限也是极尽久远,对武汉大 学历史上所发生的几乎所有的人或事都有着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精细而不失深刻,百花齐放又不失条缕清晰,执着中严谨求证,又不失优雅风趣。对武大的爱就像 深深爱慕的恋人,令人拍案叫绝。不愧为武大图书情报系(档案馆)的明日之星。

„„

很多老师我无法一一列举,在极短时间内的猛烈轰炸,我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些应接不暇。虽然课堂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也有极少数的老师讲课虽口若悬河,但听起来却让人无精打采,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毕竟课程的内容也是有些枯燥的。

听 课是一种视觉上和听力上的享受,而看书看课本,又是另一层面的精神探险,在深邃的高等教育知识丛林里探索挖掘那些自己以前未曾见过的宝贝,对自己的知识和 精神财富是一种极大的扩充和提升。很多的概念以往自己一概不知,看起来又是似懂非懂,我不禁汗颜自己的匮乏。这样如何能够为人师表?如何传道授业解惑?这 让我深刻的认识到,高等教育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也是可以探索、可以研究、可以发现的。高等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主客体互换,几乎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 高等教育在于引导而不是灌输,在于赋能(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构建灵活的智慧而不是教条的知识。这一切都使我们新入职青年教师即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若 不重视这一挑战,谁就很可能在教学中打败战,谁就很可能在教学相长中落伍。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过去的好学生未必是今天的好老师,但好 老师也是从好学生中成长过来的,不然我们就无法在全国闻名的武汉大学就职,我们虽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也不能失去信心和斗志,挑战总会有的,而进步 就在战斗当中。只要我们积极投入“教学”战斗,积极备战,不打无准备之战,相信在若干年后,我们也会成为一代名师。

我 不想过分的论述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因为知识只是提升技能的一种手段,毕竟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我会用愚公移山的谨慎和步奏来学习高等教育知识,我更渴望 吸取书本中的思想,而且我不会仅仅满足于书本中的现有观念和格局,我会极力在未来的岁月中突破它、发展它、更新它。因为我们的课本的参考文献多是国内出版 的,或是国内编译的,在知识的视野和更新上还未能紧跟国际的步伐,很多的观念也是拾人牙慧,是陈旧的、教条的、固有的、束缚我们头脑、思想和灵魂的。试 想,若是我们的高等教育理念先进,为何至今不能培养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级大师来?虽然我不再年轻,但我依然保持一贯的作风,不会好高骛远,我会先吸取这 些营养,再走下一步路。

对 于目前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我们的书本和考题也是非常重视,反复提到了这一现象。我觉得,教学和科研看似矛盾,其实本质上是和 谐统一的。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分工,教学和研究就好像一条流水线上的两道不同的工序,都是先有生产再有输出,科研是教学的前奏,因为,没有研究,就没有新的 知识,新的思想,就不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视野、新的突破、新的格局。教学的目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是一味的灌输陈腐的知识,只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僵 化、更加懒惰。对于旧有的海量知识,教师除了引导,更多的交给学生自学,而新知识是学生消化旧有知识和思想的催化剂。但我也同样认为,旧有的知识在构建学 生知识体系,起到稳固根基作用,决然不可荒废,也不能搞跨越式的发展建造空中楼阁。尤其对于我们的医学,要更加重视旧有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终究来说,传统 教学和科研存在时间利用上的矛盾。我的想法是“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

这 次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对我而言,仍是不够的。因为我还有些意犹未尽,也是因为我们学医的人文知识太过欠缺。许多的人文课,我很想去听,但因为一些事务和 工作的安排,还是缺课了。幸亏老师们也不计较,体贴我们的苦处,在课堂上从来没有点过我们学院学员的名字。但我作为班长,也是用了一些苦口婆心,劝慰我的 同事多来参加,因为这次培训所安排的课程真的很好,老师的讲解也是很引人入胜的

时光飞逝,短短1月的教师培训结束了,感谢所有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感谢班级主任沈克斌、祖云鹏老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帮助、建议;同时也感谢辛苦培训,教育我们的教师。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应准确定位,认识自身特点。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们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 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 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再者,扎实基础,提高业务素质。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大量专业的书籍期刊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学习素材,通过观摩学习公开课,有利于我们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为直观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我们青年教师应做到:①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尤其是集体备课,领会教学精神实质,抓住重点难点。②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力求吃透教材, 掌握知识要点。立足学科发展,重视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③设计可行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完整而系统,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注意知识的纵横向对比及前 后衔接。④由于目前多采取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时,力求多变,吸引学生注意力;针对专业特点,插入较多实物图片及录像资料,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 学的知识内容。⑤采用课前试讲,以便掌握教学节奏,检验备课效果。最后,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