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

2024-03-27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1.1 土地改革阶段 (1949~1952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 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农村人口占到了绝大部分, 农业的发展状况, 直接关系到我国初建政权的稳固。加上连年的战乱和土地破坏, 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稳定的环境恢复生产, 面对庞大的粮食需求压力, 优先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是关键, 因此, 这一时期恢复农业生产成为重中之重。最终历史证明, 土改的成效是空前的。从1949年到1952年, 全国粮食年平均递增13.14%, 棉花递增43.15%, 而这一发展速度是空前的, 取得的成果是伟大的。这三年农业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 而土地改革的实施以及农业的恢复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2 摸着石头过河经验积累阶段 (1953~1977年)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我们对于农业是比较注重的。发展了农业, 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 这基本上就为土改后的中国农业发展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特定的历史时期, 从国家的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 工业化是此时国家发展的核心, 所以农业的定位只能是为工业化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业合作化的探索和实践高潮, 使农民不再是单干的私有制农民。国家迫切想要解决农业问题, 为了赶超过分追求了速度, 在农业政策上开始走偏, “大跃进”等运动的开展对农业的打击是巨大而深远的, 惨痛的教训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历史经验。

在1961至1965这几年里, 吸取了教训之后农业上开始进入调整阶段。面对国情的变化积极的调整农业政策, 很快收到成效, 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其后又有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个阶段的农业政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手段, 而是将农业生产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了一起, 政策失去了它的功能和效益, 一定程度上沦为了一些人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

回首这一时期, 是混乱和曲折相伴, 探索和前进并行。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坎坷的历史, 才丰富了我们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和实践的探索分不开, 实践的每一次探索也和理论的指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二十多年来整体上强调平均主义, 贯彻“以粮为纲”, 反对利用物资刺激提高生产效率。部分农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 但受到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多, 最终偏离了经济发展的轨道。

2 从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看我国农业政策

研究我国的农业政策演变历程, 最重要的主线就是土地问题, 土地制度也始终贯穿于我国的农业政策改革中。我国的土地制度发展至今, 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建国初期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 其后发展到土地的公有公营, 最后变成公有私营。对应的法律《土地管理法》也经历了三次修改, 基本确立了以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权力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的好, 不仅能兼顾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利益, 实现共享改革“红利”, 而且土地制度改革本身就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最好的样本。

经过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 过去强调自给自足和丰衣足食的理念也已然过时, 在满足基本温饱需求以后广大民众开始对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新时期的我们需要符合时代潮流的粮食安全观。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就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从国家层面上已经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以及“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保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建国后从土地改革入手, 经历了公社化集体化时代, 才有了农民自创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我国农业政策探索之路的分析, 结合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政策变迁, 提出农业政策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业政策,农民,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最后,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明确了当时国家计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各自功能,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加快转向间接调控。

亚洲金融风波期间:整顿与应对冲击

泰国在1997年上半年就开始出现问题,到下半年金融危机迹象就比较明显了。亚洲金融风波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持续了4~5年的时间。亚洲金融风波期间,中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金融整顿。当时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期,金融领域有很多混乱的情况。特别是,由于会计标准没有建立,商业银行贷款分类方法不科学,财务纪律不规范,资本金也不充足,使得在亚洲金融风波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经营不下去,甚至关闭破产,广国投事件是最重要的案例。

另外,为应对亚洲金融风波冲击,我国调整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就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需要在适当分权的基础上,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合理关系,但是在金融调控方面,还是需要进行垂直管理。因此,199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做了调整。 再有,金融业配合国家对亚洲金融风波造成的重大冲击进行恢复。为应对危机冲击,当时推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财政和金融部门都要配合这方面工作。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国有企业脱困。受亚洲金融风波影响,国有企业困难比较明显,因此国家推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计划。其实,当时银行业也相当困难,不良资产大概在25%~45%,损失也很大。但国有企业涉及更多人就业,问题更加紧迫。因此,国家通过债转股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大型银行不良资产,帮助国有企业休养生息,走出亚洲金融风波带来的大量下岗和效益下滑的困境。这些措施实际上是由金融系统先承担更大的损失,等国有企业状况好转后,金融业还得回头再来收拾遗留下来的财务问题。

2002~2008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从2002年下半年左右、走出亚洲金融风波影响开始,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人认为,这个阶段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关于健康化和规范化。很多改革既是健康化,同时也是规范化。在亚洲金融风波影响下,银行体系积累了很多问题,不良资产很多,资本金严重不足。证券市场起伏不定,总体来看上市公司质量比较差,发行和交易秩序也比较混乱。保险公司主要是寿险公司处于大面积利差损,即当通货膨胀高、利率高的时候,保险产品参考银行利率承诺的固化收益率很高,而当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际收益率较低,就会出现巨大的利差损。因此,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也非常不健康。

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就需要对金融机构特别是有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财务重组,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要进行财务重组,就需要弄清资产质量,其中首要的是改革会计准则。银行财务状况对会计制度非常敏感,资产负债表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会计制度。之前虽然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会计制度有所改动,但是不够彻底。当时资产损失不能减计和计提,比如库存损失了或者某个投资项目损失了,都不能计提。这样,银行对企业贷款质量衡量和对不良资产的计算就是不真实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上市公司会公告盈利状况,但因为损失没有充分计提,数据是不真实的,对资本市场也会造成不良影响。2001年、2002年前后,我国对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这是非常实质性、基础性的工作。

对银行来说,过去贷款分类很不合理,大量不良资产被掩盖,通过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就可以弄清楚银行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做到摸清家底。在弄清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就可以明确哪些不良资产需要剥离,银行需要补充多少新的资本。然后,国家就要想办法注资。当年的做法是财政和金融体系拿出一部分资源进行注资,包括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来改进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本状况,随后也改进了一部分证券公司的资本状况,使这些金融机构基本合格。

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基本合格后,要想跟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不断增强资本。因此,大多数效益比较好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逐步发行上市,变成上市公司。上市除了可以筹集资本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提升透明度,金融机构要受到来自广大投资者特别是股票市场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压力和监督约束,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加强财务和风险管理。

在此期间,另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资产大概占到了金融系统总量的10%左右,当时不良资产占比在50%左右,也非常高。农村信用社改革采用了与前述大型国有银行类似的办法。同时,农村信用社比较分散,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当时改革设计了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做得好的,约束做得差的。

在抓好大型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运用同样的思路,但以财务损失自担为原则推进中等金融机构,包括中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改革之后,相当一部分好的金融机构也都成为上市公司。

这个阶段,股票市场也大力推进了规范化。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股权分置,上市国企的股票分国有股和流通股,国有股有一部分叫法人股,法人股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形成了双轨制。股权分置是改革转轨期间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很不规范,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国家下决心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这一不规范问题。 由此可见,这个过程覆盖了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以及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不同层次。同样的改革逻辑关系和原则,使得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金融机构的改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些改革为我国金融体系成功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打下了基础。 关于专业化。专业化主要是指金融业更深入地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作,同时金融监管也进一步走向专业化。2003年中国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设,明确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专业性监管机构的目标责任,理清了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责任关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集中了人才,监管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跟上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步伐

上述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阶段还没有完全走完,随着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金融领域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特别是配合2008年11月份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在宏观政策和一些结构性的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均有体现。

这段时期国际金融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给宏观调控和金融体系提出的重大挑战,在金融领域作出大量纠正和显著改进。主要包括:对于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问题,比如资本不充足、杠杆率过高、衍生产品市场混乱(危机前,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过于复杂庞大,很多情况美国监管当局都搞不清楚)等加以纠正,对相关市场进行改造,特别是加强了对金融体系中交易部门杠杆率的监管,增加金融稳定措施,对清算系统采取交易对手方集中清算。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体系存在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即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好,评级评得好,股票价格高,借贷杠杆率也高;一旦出现危机,上述各环节就都会出现收紧,“落井下石”。顺周期因素加大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和危机程度。为此,需要在金融系统中引进一些逆周期的因素,经济好的时候让它冷一冷,差的时候能够扶一扶。这些措施在大的概念上被命名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该提法在国际上被写入了G20文件,在国内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也连续几年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总之,国际金融领域推出了很多改革,这些改革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对于国际上出现的经验教训,有些我们也是深有体会的。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经济金融领域存在很多问题,2008年底、2009年初经济同样出现急剧下滑,只是我们的问题没有美国、欧洲那么大,所以下滑得没那么狠。二是有些属于发达金融市场的问题我们还没有遇到,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未雨绸缪,可以把国际上反思经验教训所建立的新规则、秩序、标准、监管学过来。这对我们防止今后犯同样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当前阶段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期,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

市场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学术语中的资源是指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此外,有时也可以扩大到能源品等。总之,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生产要素的配置。显然,资金包括外汇资金如何配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资金价格即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这是市场化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

关于利率市场化。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之前已经完成了一些步骤。2004年开始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当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有一个总体思路,即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后来,沿此思路迈出了若干步改革,随后就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工作的主要精力暂不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了。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开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这几年的改革,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利率,如债券、拆借和票据的利率,以前都已完全放开,目前只对存款利率保持50%的浮动上限管理。很多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其实,这最后一步我们是分若干小步迈出来的,在过去的两年中,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先从10%提高到20%,然后再提高到30%和现在的50%,已经走了四步。我估计50%之后,步伐可以加大,加快实现市场化。

关于汇率市场化。我国汇率市场化也走过了较长阶段。早在1993年底,我们就进行了双轨合一的外汇体制改革,1996年中国宣布经常项目可兑换,并开始酝酿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随后就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波,汇率体制改革一度放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按照这一要求,2005年推进了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2007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每天浮动幅度由3‰逐步扩大至2%,同时人民银行逐步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干预。新的汇率体制要求人民币汇率更充分地反映经济基本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反映国际经常项目收支的平衡情况,即汇率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经常项目收支共有四项构成,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大项,以及投资收入和转移款项两个小项。

国际化 在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基础上,金融改革和发展就可以加大国际化的步伐,以前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最近几年,国际化进展较快。一个重要工作是在2014年推出了沪港通,实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的互联互通。国际化的另一重要领域是人民币国际化势头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得到加强以及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包括当前已经运行的丝路基金和正在筹备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包括正在热议中的人民币能否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从而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等热点议题。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说,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比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包括外汇局设想得要早,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欢迎程度也超过我们当时的预期。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比较顺利,主要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一度非常疲弱,加之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不稳定,市场上缺乏美元,且对美元信心不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振荡也较大,日本经济也不太好,也影响了日元。总之,全球金融危机对主要国际货币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人民币就受到了欢迎。首先是韩国出于稳定需要,主动要求和中国开展货币互换,随后陆续有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出货币互换,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加入进来,从2014年开始,中国分别与欧央行及英国、瑞士等国央行做了货币互换安排。因此,可以说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多少有点儿意外地把人民币推向国际社会了。

我们对待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首先是顺水推舟,顺应市场需求。既然国际社会欢迎人民币,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中国也是有巨大好处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顺应实体经济需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次,要真想做强人民币,使其符合市场预期站到那个位置的话,我们就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继续推进经济金融改革、改变相关规则,不断采取措施,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目前,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协议,在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往来可以使用人民币,也可以使用卢布。

二是双边央行之间开展本币互换。比如说,如果俄罗斯缺少人民币,或者中国缺少卢布,两国央行可以居中进行货币互换,由此人民币就出去了。

三是指定人民币清算行。双边都使用人民币的时候,境外市场上人民币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多的时候应该可以回流到境内,少的时候可以调剂出去,这个机制就需要由清算行来完成。理论上,也可以在中国设立卢布的清算行,但由于人民币更受欢迎,所以很多国家希望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同时,不仅是邻国或发展中国家,近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英国开始一些西方国家也要求设立人民币清算行。

四是有些国家开始主动宣布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一部分。

五是双边本币直接挂牌交易。人民币最早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开展直接交易。在此之前,人民币与林吉特之间的交易一般是通过美元套算,人民币先换成美元,美元再换林吉特。这种套算方式有时受美元不稳定影响较大,同时差价也大,成本较高。通过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直接交易,双边货币就可以形成汇率,不经过其他货币套算,便利化程度更高。 关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国内金融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人民币可以加快走向资本项目可兑换。早在1996年,我国就宣布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在资本项目方面,过去只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可兑换,很多其他项目尚不可兑换,比如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项下的可兑换程度还不高。另外一个特点是,事前审批多。其实,很多资本项下也不是完全不可兑换,只是需要事前管理和审批,市场主体多数都能绕道而行。现在,很多事前管理的项目逐步放开了。但资本管制逐步放开不意味着放手不管,事中事后还是要管的,特别是有几项的管理还要加强,包括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过度利用“避税天堂”偷逃税等。此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可以采取一些防止短期资本过度投机的措施。如果是中长期投资,我们是欢迎的,但对于短期炒作资金,国际上允许设置一些管制措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这些基础性工作,对于在国际金融方面给予国内企业“走出去”更多支持,使其在海外更好发展,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简单来说,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个篮子,目前这个篮子里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四种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基金每五年审议一次特别提款权。2015年是审查年,大家希望人民币可以加入这个货币篮子。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关心的一个议题。人民币国际化近年的势头很好,国际货币基金正在认真考虑此事。

多元化

在转轨的早期,由于没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组织架构,没有有效的宏观调控框架,金融体系必然是不健康的,没有实现规范化,也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完成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改造以后,转轨经济的金融体系才有条件更大程度地实现市场化、国际化,也才有胆量、有魄力、有底气实现多元化。设想一下,当金融体系很不健康的情况下,是不敢发展一些复杂衍生产品的。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亦是如此。发展互联网金融必然会带来一些风险,如果金融体系基础不好,就难以承受这些风险,但如果基础打好了,就可以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从国务院到中央都在研究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与此相关的议题都反映了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所处阶段的多元化特点。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以上回顾不难看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有着很强逻辑性:在转轨的早期,需要通过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一系列深刻有力的调整,才能逐步迈向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的阶段。

转轨经济必然面临类似的改革困难

我们不妨比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转轨国家,即从过去集中型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其基本特点都是在转轨的过程中必然有巨大的财务窟窿。首先,转轨开始后,过去由中央计划集中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失误必然要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财政上有巨大的债务负担,或者表现为银行体系有巨额的不良资产。其次,在转轨的早期,由于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监管人才缺乏,因此也必然有大量的损失,必然有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不开,导致金融体系损失增加。中国在改革早期,有的企业发不出工资了,就连过年包饺子的钱也要银行先垫付,叫包饺子贷款。可以想象,饺子吃完了,什么都没剩下,拿什么去还呢?因此,金融体系的质量必然非常糟糕。

中国当年的窟窿很大。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爆发时,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率最少的估计是25%,多的估计是45%,具体数值取决于采用何种会计标准和贷款分类标准。如果是45%,银行业不良资产则将近当时GDP的一半,其中有相当部分体现为金融系统的损失。不光是中国,前苏联、东欧和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财务困难,有的体现在财政,有的体现在金融体系。1998年,俄罗斯的大银行基本上都挺不住了,连国债都违约了,导致本来发生在亚洲的金融风波,在1998年8月底就传到了俄罗斯和巴西,随后就引起LTCM的倒闭。

在国际比较时会发现,转轨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都必然面临几大难关。如果没有强有力措施,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市场经济规律,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其结果是,大多数前苏联、东欧国家、巴尔干国家的银行体系都挺不过去了,或几乎全部业务让给西方国家的银行进来做。可以看到,不少东欧国家的外资银行份额占到90%以上。中国目前外资银行在银行业总资产中占2%左右。由此可见,如果中国不经过一系列的财务重组,推进市场化、健康化、规范化,很可能本国银行体系也站不住。

金融改革和发展要及时补课

今天我们虽然有条件推动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改革,但在此过程中,也有个别需要补课的内容。因为有些改革过去曾经打算做,但由于遇到危机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耽搁了下来。

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框架。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既然允许大家办银行,现在又提出允许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改善对社区、农村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就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置银行倒闭问题。按道理,存款保险制度早就应该建立,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成,现在补上。

二是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接当时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从而使大型银行可以转变为商业银行。但到了今天,政策性银行应该怎么往下改呢?对此,国际上的认识也是有反复的。在里根、撒切尔时代,国际上主张公营机构私有化,也确实有很多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得不好,造成了损失,1998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倒闭,造成很大的风波,因此普遍建议改掉这些机构。后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国际社会发现,很多事情商业性金融机构还真做不了或不愿意做,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做补充。同时,政策性机构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一定就亏损、向国家要补贴。有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同时,实现了财务上可持续,也注重提升效益。此外,全球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通过改革变成可收费项目,比如说公路,这样政策性银行可以做成开发性金融。当然,这要做很多探索并及时总结、评估。

总之,在当前阶段,我们需要补充做好一些改革工作。与此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按照“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工作安排,迎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继续做好以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 刘老师先后讲授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并不断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 提高教学效果, 先后获得多项奖励。

本书可以说是刘老师多年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经验总结、知识积累和理论升华。它视角新颖, 体系完整, 内容全面, 资料祥实, 论述深刻, 见解精辟, 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多得的力作, 适合做高校专业教材、教师教辅资料、政工干部培训和大学生自学之用。

本著作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主要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下篇主要阐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上篇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依据丰富而祥实的文献资料, 以八个不同历史时期为抓手, 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系统论述了我国这八个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等问题, 以及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与经验、失误与教训给与了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下篇针对我国进入新时代所具有的新特点, 以五年来极不平凡的发展和变革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创造的新机遇为切入点, 以宣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 重点探索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提出了很多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这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这些新路径包括:加强和改进教学路径;严格完善管理路径;不断深化服务路径;拓宽创新实践活动路径;充分利用网络路径。

我认为, 本著作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如前所述, 上篇从八个不同历史时期, 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内容涉及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等问题。

二是对新时期新举措新途径的论述深刻、见解全面而精辟。比如在加强和改进教学路径问题中, 在总结各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提炼出了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视频观摩式教学等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同时指出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两重性-----挑战和机遇并存, 应充分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 使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辨式的知识理论体系, 变得新颖生动、趣味盎然, 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拓宽创新实践活动路径中, 阐述了创新课堂活动, 包括用艺术形式表达思政内涵、用微电影展示深入思考、让同龄人的讲解引发思想共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发挥活动育人功能;拓宽社会实践途径如扩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社会实践要紧密联系思政理论。在利用网络路径中, 阐述了“慕课”模式、提出了利用网络整合教学、管理、服务、实践, 实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等, 内容较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大家有兴趣, 可以亲自阅读。

本书上下两篇紧密相连, 各有特色, 相得益彰。如果说上篇是“基础”, 那么下篇就是“深化”;如果说上篇是“体系完整、内容丰富”, 那么下篇就是“视角新颖、重点突出”;如果说上篇“资料祥实”, 那么下篇就是“事例生动”;如果上篇重点是“论”与“述”, 那么下篇的亮点就在于“创”与“新”。

作为刘艳琴老师的同事和好友, 我有幸比大家更早拜读本书。这部著作对我来说用“爱不释手”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也多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 但却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知之甚少, 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探索也很不够, 因此读后受益匪浅, 有耳目一新、相见恨晚之感, 不仅从中获得了许多专业知识, 而且启发了思维, 拓宽了思路, 甚至在不少地方大有醍醐灌顶之效。因此我向大家郑重推荐此书, 若你想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成果, 那么请早日拜读此书, 因为“风景这边独好”。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正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 (刘艳琴著) 所言:“一个国家的明天, 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 寄望于后辈。……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 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延续传承、伟大复兴。”因此,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大学生, 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永恒的主题, 也是教育战线一以贯之的基本政治工作之一。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公平

一、全纳教育概述

(一)全纳教育的概念

1 全纳教育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我国香港译为和谐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而言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纳”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特殊教育领域,是针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传统的特殊教育形式是将被鉴定为残疾的学生安置在专门为他们所建立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内,多数学生都是与同样有残疾的学生在一起住校,与家庭、社会接触较少。这种隔离封闭的特殊学校教育对残疾学生回归社会非常不利。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受国际有关人权议题的公约、宪章等的影响,开始发展新型的教育,普通学校开始接收所有学生,包括残疾学生。这种新型教育的出现是对全纳教育的初期探索。

美国1975年颁发的《残疾儿童教育法》提出,残疾学生应该与正常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随后,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颁布了法律法规,支持把残疾儿童安置于普通学校的做法。这些做法为全纳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发布的国际性文件也为全纳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直接推动了全纳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如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指出:“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应受到特别的关注。必须采取步骤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且使这种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

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中正式对全纳教育的思想和概念进行了阐释,并指出“学校应该接受所有儿童,特别是特殊需要学生”。 2 全纳教育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

从上述定义看出,全纳教育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即不管其文化或社会背景有什么不同,能力存在多大差异,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纳教育并不排斥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和作用,也不是要取消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应首选在普通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但当普通教育学校的教育无法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时,或者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更有利于其发展时,再选择特殊教育学校。此外,特殊教育学校也可以对全纳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和对象

1、主要议题

第48届教科文国际教育大会亚太地区预备会议指出,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 1 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排斥;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2、对象

早期的全纳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对象逐渐扩大为所有易于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力求创造和谐融合的环境,努力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易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真正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普通教育,学习课程。根据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易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至少应该包括:(1)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2)艾滋

病儿童;(3)少数民族儿童(种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5)贫困/饥饿儿童;(6)冲突/灾难儿童。

(三)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转变观念与态度,以最有效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全纳)的社会,实现全民教育。在早期的全民教育中,更多的是强调“特殊需要”,后来逐渐被全纳教育所替代。全民教育意味着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注重质量的基础教育,而全纳教育强调在普通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一些易被边缘化或排斥的儿童也应获得相应的教育权利。所以,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全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全纳教育是一个消除各种学习障碍而不断前进的过程,要求社会融合作保证,为社会边缘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条件。

(四)全纳教育的社会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排斥和歧视弱势儿童和青少年的现象。改变这种排斥和歧视态度的最有效办法是让普通学校逐步融合化,接纳所有儿童,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氛围,创建一个融合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对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社会人权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 促进了人权理念的发展

人权,即作为人而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权理念是支撑全纳教育兴起和发展的不懈动力。2007年联合国通过的一项新法令申明,残疾人和其他人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呼吁要把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提高到人权的高度来认识。1979年“国际儿童年”特别强调:对残疾儿童不仅要给予教育,同时对他的人格应予以尊重,保护他们的隐私,不仅不要歧视,还应该让他们有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歧视和过分保护都是不尊重残疾人人格的表现。 2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向全民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从而建立和谐、融合的社会。和谐、融合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 而社会的民主首先要求教育的民主。全纳教育主张“参与”,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社会发展中。

要想实现社会的全民参与,首先要保证教育的全民参与,即全纳教育。所以全纳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育的民主化,民主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民主,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 3 促进公共设施的调整

全纳教育要求残疾人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无障碍环境是残疾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只有环境无障碍了,残疾儿童才能方便地走出家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社会的实现,不仅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等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方便残疾儿童使用和通行,如铺设盲道与坡道、设置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物质环境无障碍,而且也要人文环境无障碍。 4 改变社会大众对特殊人群的消极态度

全纳教育不仅要求残疾人本身要自强不息,克服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参与到融合教育中,普通人也要为残疾人的融入创造积极条件。所谓的积极条件不只是修建无障碍设施等物质方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出发,真正去接纳残疾人。全纳教育的实施为特殊人群和普通人进行交流提供了途径,通过接触,有利于改变普通人对特殊人群传统的歧视、排斥等态度,不仅特殊人群融入到普通人中,普通人也能融入到特殊人群中。

二、全纳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意义

(一)实施全纳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全纳教育的实施包括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存在基础,制度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行动保障,意识层面为全纳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其中,意识层面是开展全纳教育的前提,要推进全纳教育,首先就必须要转变观念,形成与全纳教育相一致的新理念。 1 特殊教育需要从个别到普遍

作为社会成员,每个教育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有着同样的生理基础,遵循着基本相同的发展规律,这是他们的共性,是平等对待每个教育对象的基础。其次,应该认识到个体差异性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性。

传统的思想认为,只有一定程度身心缺陷的个体才具有特殊教育需要,其他个体都只需要进入普通班,按照统一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即使有些孩子学不好,也被完全归结为自身的不努力。其实,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教育对象都具有特殊教育需要,都应该制定相应的个别教育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 教育对象从部分到全体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发展的多样性, 个体间不但有身高、体重等差异,还存在智商、个性、兴趣上的不同。因此,每个教育对象都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都是全纳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平等看待这些教育对象,树立“没有特殊儿童,只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思想,避免出现歧视部分儿童,或者忽略其他需要特别关注的儿童的现象。

3 受教育权从绝对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

受教育权绝对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相同的教育,以求达到一样的发展水平。而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侧重于接受教育的机会而非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前者虽然关注到了平等接受教育这一点,但过于强调各方面的平等,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后者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提出的教育平等。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绝对平等而过高要求或限制一些儿童的发展,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实施全纳教育,应该为每个教育对象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尽可能地使每个对象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4 教育环境从隔离到最少受限制环境

全纳教育强调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融合,反对之前普遍的隔离教育和思想。《萨拉曼卡宣言》曾明确提出,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人人受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但并不是让所有特殊儿童完全进入普通教育学校,全纳教育并不意味着“安置于普通教育”这一唯一选择,普通教育对于部分教育对象来说,反而是受限制的环境。

最少受限制环境理念的核心是将限制特殊儿童接触普通儿童和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是让特殊儿童去适应外界环境和教育,而是用最优化设置的教育环境和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去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因此,要想让每个个体充分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育,应该坚持最少受限制环境的观点,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不同的阶段和方面,安排他们到最少受限制,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 5 教育目的从“学会生存”到“积极参与”

国际教育委员会在197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学会生存,其基点是个体怎样适应主流社会,立足点是适应。而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则倡导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意识。这是一个从消极适应到积极参与的转变过程。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担负起创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对于教学而言,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去,反对消极被动的接受,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

(二)实施全纳教育需要转变观念的角色 1 教育研究工作者

教育研究工作者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现象及规律,是教育的中间工作者,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咨询,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理论可以指导正确的实践,对教育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落后的、腐朽的、违背时代要求的理论会阻碍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树立科学的全纳教育理念,站在理论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用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推动全纳教育的开展。 2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决定着教育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监督。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是否具有全纳教育的理念,直接决定着全纳教育的实施与否。因此,发展全纳教育,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从意识层面认同推进全纳教育的必要性,切实把握全纳教育的教育目的,为全纳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从而促进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全纳教育的开展。 3 教育实践者和服务者

教育实践者和服务者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直接与特殊儿童接触,他们的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和全纳教育的实施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更应该理解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要的普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安排他们到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学习,引

导每个特殊儿童都参与其中。此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言行是多数特殊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行对特殊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他们树立正确的全纳观念,才能引导特殊儿童形成全纳教育的理念,更有利于全纳教育的实施。 4 家长

家长特殊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观念影响对孩子教育方法,也决定着家长和教师的配合程度。家长首先要具有个体差异和教育平等的理念,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孩子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师一起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弥补缺陷。同时,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平等对待差异程度不同的社会成员,尊重、关心有身心缺陷的儿童。 5 社会成员

全纳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和相互支持。要切实开展全纳教育,就应该充分寻求社会和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支持和配合。社会成员应该改变以往歧视、排斥特殊人群的行为,树立平等的全纳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为特殊人群的发展提供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推进全纳教育的顺利实施,最终形成全纳的社会。

(三)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

1 实施全纳教育需要教师形成全纳的态度、价值和期望 (1)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要想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学生能否在所属的班级中得到真正符合他们实际发展的教育,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对特殊儿童的存在漠然视之,教师很少让这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很少与他们交流沟通,更不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而没有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接纳和平等对待,教师是否具备接纳这些学生的真诚态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学生能否得到特殊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从事全纳教育的教师要特别具备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 (2)教师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

教师对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高期望,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而面对学习成绩差,各方面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往往抱有较低的期望值,

很少用赞赏、友好的眼光去注视他们,对他们的发展也明显缺乏信心,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冷漠。由于特殊儿童自身有残疾,在与人交往和获取信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障碍,相比之下,他们在班级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些教师对他们不存任何期望,也不对这些孩子提出任何高的要求,相当多的儿童在班上实际上是旁观者,这对特殊儿童的发展而言,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特殊儿童发展的需要,发现他们可进步的方面,对他们提出一定的发展要求。

(3)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候,往往表彰和奖励那些教出了出类拔萃学生的教师,而不是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师。因此,多数教师把自己的心思用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很少有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学习成绩差和有人特殊需要的学生。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因此,教师是否有一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决定着他们能否用平等的、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2 全纳教育需要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观 (1)教师需要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即教育机会均等。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全纳思想体现在教育领域里,就是一种推行真正的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多次强调过教育民主的重要性,称它是使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是使每个人的潜在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需要教师教育民主观的树立。 (2)教师需要树立民主的教育过程观

全纳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共同生活”,使所有学生在其团体中有归属感,并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提倡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氛围,并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在获取信息、学习方法上给以援助,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3)教师应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评价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宜性。在评价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从学生发展的大处着眼,利用其长处、优势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和信念,并将这样的信息传达给其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其他同学(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长处、优势。

3 现阶段全纳教育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国外在实行全纳教育过程中,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对普通学校的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形成对待特殊需要儿童的正确态度,有效地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全纳教育环境中,进而将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普通儿童的教育,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促进全纳教育的顺利实施。 (1)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

在全纳教育机构中,教师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如:有关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心理及教育。作为特定班级的教师,应该具备与自己班上的特殊需要儿童有关的基础知识。如班上有视力障碍儿童,那么教师对于有关视障儿童教育的基础知识应该了解得更充分一些。 (2)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基本技能

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要具备基本的音乐、舞蹈、器乐演奏能力、技巧。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口语表达、游戏技能以及运用身体语言,与特殊需要儿童交流,沟通的技巧等。如果全纳课堂中有聋童或盲童,就需要教师具备特殊沟通技能如手语或盲文等。

(3)教师需要具备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的良好情感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心理方面往往会存在一定问题。受环境的影响,他们一般会很敏感,自尊心很强,不甘落后,所以对他们的管理,也要区别对待。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更多注重情感投入,在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教育管理观念和方法,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他们逐步地适应环境,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三、 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

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全纳教育主张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全体儿童应在一起学习,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和差异,提出教育应是适应所有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全纳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和教育评价上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对当前的教育理念提出更高的适应要求。

(二)教育政策法规

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立法制度呈现起步晚,不健全,落实困难的特点。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条文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明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其中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够详细,执法依据模糊,落实起来有较大的困难,缺乏权威性。因此,全纳教育的实施必须用新的立法来保证。

(三)师资建设

全纳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面对普通学生的教学能力,还需掌握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之间要密切合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对特殊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最佳教学途径。师资培训机构也要结合心理学、残疾人康复理论以及特殊教育理论等知识形成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才能满足全纳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

(四)意识观念

在我国,特殊儿童长期被排斥,人们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包袱,特殊儿童同样采取排斥的态度来回避社会的伤害。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而全纳教育提出的人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消除教育中的排斥现象,加强交流。

(五)班级教学系统

首先,全纳班级接纳残疾人学生,要求班级的规模和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规模的适宜程度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其次,班级中学生的多样性

使传统的教材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合所有学生。第三,传统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将被打破或更改。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当学生的咨询者与监护人。生生之间需要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第四,对教学设备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要求教学设备可听、可感、可控。

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一)政府

政府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特殊教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发展方针,说明国家很重视这一工作,而各方面也对此反映很好。但除了政策上的重视外,其他实质性的资助却未得到保障。如经费的资助,用于发展特殊教育的经费远远不如其他各类学校的经费。一所成功的全纳学校必须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专门化设施、教师培训设施和配有适当人员和设备的资源中心,以便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二)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特殊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精力也逐渐增加。但特殊教育要真正得到发展,单靠物质上的投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进步。目前,我国社会上对特殊教育并未提供足够的发展条件。多数人仍抱着怜悯甚至排斥的想法对待特殊儿童,认为他们只要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并没有值得教育的发展空间。社会的隔离使特殊儿童不愿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即使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条件,也少有人参与,难以达到目标。因此,只有从思想上接受特殊儿童,才能真正让特殊儿童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学校

学校主要指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如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主要还是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的。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发展,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源,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但总结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有几个共同的不足之处。首先是特殊教育教师资源缺乏,师生比例未达到标准。即使有些学校不缺教师,但拥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并不多,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

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差,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现代设备的支持,而多数学校这方面较缺乏。除此之外,特殊教育学校多远离社会,学生也很少走出学校,接触外界信息少,发展较封闭,不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全纳教育注重融合,应该积极引导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

(四)家庭

目前我们国家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发达,大量家庭缺乏专业的支持和救助,在有关信息获取、相关技能培训、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许多家庭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迫切盼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援助,而专业的服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特殊儿童的照料和教育十分重要。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充满信心,相信特殊儿童有发展空间,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及时获取外界信息,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培训等,为特殊儿童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家庭支持。

五、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我国全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实践证明,随班就读这一办学模式既适应我国国情,又顺应了国际融合教育的主流,符合国际特殊教育大趋势。 1 随班就读的思想基础

我国随班就读的思想基础可以从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从人的角度说,随班就读彰显“以人为本”特色,不仅把受教育看作特殊儿童的权利,而且把教育看作促进他们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普通班级的特殊儿童,发展他们的潜能,并把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发展,作为随班就读的根本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随班就读在我国普通学校的实施,一方面能促进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形成尊重特殊儿童、帮助特殊儿童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基础。

2 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关系

目前我国对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情况是认为随班就读是我国一种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而忽视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联系,只关注国内随班就读的研究;另一种情况是从狭义上

理解全纳教育,将全纳教育仅仅看作是特殊教育研究的领域,是要解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问题,把随班就读等同于全纳教育。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班就读的发展,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必然会受到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而我国随班就读的实践也会丰富全纳教育的内涵。

3 我国随班就读的特点

随班就读是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一个中国公民有权利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利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把特殊儿童分散编排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既节省开支,又能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不少地方还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轨道,并且在政策上做了硬性规定。因此随班就读已经越过特殊教育的界限,成为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由于在我国随班就读缺乏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全国多数地区为完成义务教育指标和入学率,依靠强制的行政命令,造成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多数未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把随班就读学生当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而是把它作为普通班级增添

一、两个成员而已。无视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保持着普通教育的模式。因此,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对于随读的残疾学生来说,基本上与班上的正常学生没有两样。

(二)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加强政府意识,促进政府参与。

政府的干预行为是保证全纳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政策保障。政府的干预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两个方面。我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的法规的可操作欠缺,执法依据不清晰,不具权威性。因此,在制定全纳教育法规时应注重提高法规的权威性和可行性,用政府行为来推动全纳教育的开展。财政支持是全纳教育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全纳教育各系统的投入建设不仅是特殊教育的提升,同时也是普通教育的延伸,有必要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从校园建设、师资培训、器材设施投入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教育更新。 2 发展多元化支持模式,共同扶持。

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是全纳教育开展的关键,人们只有从思想上有所转变突破,

才能从内心接纳和尊重特殊需要学生,这是社会融入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动员多渠道的支持模式,共同关注全纳教育的发展。在全纳的过程中,提倡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就近入学,此时,社区或周边学校将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远离家庭带来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教学,共同管理。所以,我国特殊教育向全纳发展,需要发展多元支持模式,集社会一切有利资源共同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3 加快全纳型教师培训步伐,适应教育需求。

全纳型教育对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师范学校可以作为承载教师培养任务的重要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体系。师范生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能胜任一般的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实现知识上的迁移与融合,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嫁接,进而实现全纳教育教师的培养。 4 注重课程建设,体现适应性。

全纳教育要求特殊教育开展全纳型课程。全纳课程是一种“共同课程”,以儿童生理心理一般发展阶段的特点为基础,为儿童将来顺利过渡到成人生活奠定基础。它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也关心学生的行为、情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建设全纳型课程要考虑到特殊需要学生的特殊目标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包括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让所有学生对课程的可接受性具有认同感。 5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教育潮流,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全纳教育理论。我国相关的全纳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而西方国家对全纳教育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用全纳教育思想指导特殊教育开展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加强国际交流可以互相借鉴成功的教育发展模式和经验,共同解决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六、结语

8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受全纳教育的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无法取得像美国3000m以下自由飞行的理想状况, 对于低空空域的管理我国正在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逐步改革。2008年, 我国在珠三角和东北地区成立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 低空空域高度为1000m。2010年, 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根据这一意见, 我国将逐步开放1000m以下的低空空域, 并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三类, 提出了未来5到10年低空管理领域的改革目标:2011年前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

2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的航空运输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东部航路网密集, 飞行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和机场密集地区, 导致通用航空飞行与民航航班飞行以及军事飞行交织在一起, 增加了飞行管制的复杂性。

近几年我国用航空在传统的农林作业和工业作业增长较快, 需要在旅游观光、公务飞行、私人飞行、医疗救护应等方面大力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为飞播造林、种草, 绿化荒山, 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也为直升机、载人飞艇、动力滑翔机等各种小型通用飞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许多中外瞩目的旅游胜地, 航空旅游爱好者希望利用小型飞机、直升机、载人飞艇、动力滑翔机等进行航空观光旅游, 体验俯瞰大地、山川、河流带来的飞行的乐趣。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人们对通用航空的迫切需求, 我国通用航空应整合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航空旅游品牌, 使我国航空旅游成为“优势产业”。

3 我国通用航空改革发展建议

2010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是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重要一步, 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改革发展应结合珠三角和东北地区试点经验, 在地方政府、军民航、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积极推动下, 进一步推广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 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奠定基础。建议1000m以下我国通用航空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革发展。

3.1 建立低空空域暂行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必要保障, 目前民航局已初步建立了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但现有法律法规对通用航空管理仍沿用航空运输标准, 存在针对性不强, 具体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层面建立过渡性的法律法规:第一, 规定通用航空使用低空空域空域的办法和程序, 针对低空飞行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制定飞行和管制试运行规则, 并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二, 制定低空运营管理规则, 包括从事通用航空活动运营人经营许可和非经营登记管理, 通用航空适航管理, 空管设施, 专业资质人员, 航空安全等, 比如新增《通用航空产品合格审定暂行规定》等。第三, 制定服务保障管理规则, 包括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飞行服务站, 航油保证等方面, 比如新增《通用航空机场管理暂行规定》、《通用航空油料管理规定》等。

3.2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ADS-B系统是一个集通信与监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 通过ADS-B数据链广播, 向运行中的航空器实时发送动态信息 (经度、纬度、高度和时间等) , 在较大的区域内实现飞行动态监视, 还可以在没有部署航管雷达的地区为通用航空提供管制服务。飞行中, 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够清晰自如地在电子地图上看到训练飞机的飞行动态, 提高了航路以及终端区的飞行容量。建议我国通用航空大力推广ADS-B技术应用, 充分利用现有机场管制中心, 增加设备、扩展功能, 升级更换相关配套设施, 应用ADS-B技术提供的实时空中交通状况、气象信息、避碰策略, 地形图等飞行信息, 提高通用航空安全间隔控制、避撞和空中告警能力。

3.3 规划我国通用航空机场网络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机场较少, 没有足够提供给通航飞机起降的机场, 主要是由于我国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长期沿用航空运输机场标准, 审批层次过高, 周期过长。合理规划通用航空机场布局是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问题, 建议我国大力整合区域机场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机场、通用机场以及军用机场, 并对部分机场进行扩建或迁建, 与已有的机场形成通用航空机场网络体系。

3.4 加强通用航空飞行员培养

目前国内民用飞行培训机构主要培训运输航空飞行员, 通用航空飞行员数量严重短缺。针对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成本高、训练场所有限和通用航空活动少等问题, 建议建立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基地, 拓展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渠道, 完善培训考核内容和方法, 加快发展资格认证和执照考核。通过实践教育训练, 飞行员可以熟练掌握通用航空飞行特点和特殊情况处置方法, 从而提高通航飞行员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输送高素质的飞行人员。

3.5 建立我国跨区域动态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地形复杂, 地域跨度大, 且自然灾害频发, 地震、洪涝、泥石流、大面积干旱等特大自然灾害暴露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 救援响应慢、利用率低等严重问题。建议我国逐步建立跨区域动态应急救援体系, 当局部区域发生灾害时, 通过跨区域调集救援力量, 相互协作, 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援时间、降低人员伤亡。我国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扩大通用航空机队规模, 提升我国通用航空跨区域动态应急救援能力, 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全面发展。

4 展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前景

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即将开放, 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迎来巨大的机遇, 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年均增长将达到15%以上, 达到发展中国家的最先进水平。目前我国通用航空飞机仅有1000架左右, 据民航部门预测, 到2020年我国需要通用飞机将超过10000架, 不仅私人飞机数量将会增加, 医用、警用、救灾直升机也将较快发展。分析美国通用航空发展经验发现, 通用航空业投入产出比1∶8、就业带动比1∶10,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即将开放,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将随之加大, 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制造、人员培训、运营和后续的飞机维护等相关产业链都将受益。未来10年将逐渐创造出一个万亿规模、千万人就业的大市场, 给我国通用航空带来广阔的前景。

摘要:我国通用航空飞机与运输航空飞机的比例仅为0.7∶1, 远远低于国际水平33∶1, 而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低空空域的开放。面临1000m以下的低空空域开放“破冰”,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将迎来全面爆发, 如何从我国部分区域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航空发展新路, 是中国民航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经验, 提出我国通用航空改革发展的建议, 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积累经验。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范文第6篇

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国家经济振兴,是中国几代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和梦想。早在1917年,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著名社会贤达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今天,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更多社会人士投入到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来。国泰安金融教育集团董事长陈工孟博士,便是一位以“教育梦”践行“中国梦”的追梦者。

1995年,陈工孟博士从美国获得金融学博士,放弃了美国高薪聘请来到香港理工大学任教,一干就是15年,他从助理教授、副教授一直做到博士生导师,并于2001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及校长教学成就奖。2002-2011年期间,在成思危副委员长的直接领导下,陈博士创办了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并担任创始院长,为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我国急需的风险创业投资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1年初,陈博士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职务。“我是在成思危副委员长的十年熏陶与鼓励下,决定全身心投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陈博士说:”我希望将我过去15年来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研成果与成功经验应用到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

在陈博士的带领下,国泰安从原来以金融数据起家,快速扩展覆盖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及幼儿教育、网络教育等领域,针对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种种问题,陈博士把风险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创新经济的理念与机制引入职业教育,从而改变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过程轻结果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国泰安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制造技术及德国等先进的国际职业教育经验与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加快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并把握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训提供“理念先进,贴近教学,适应企业,产品质量高,服务到位”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另外,国泰安还不断联合政府部门、职校与企业,共同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并大力投入资金与人力建立起一流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及职业教育实训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对职业学校的售后服务与增值服务。

上一篇: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文化传播公司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