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

2023-09-23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据了解,《规划》为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步伐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目标,具体到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将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7.3%、8.8%、5.2%和6.9%。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行业发展要素约束增强。国际上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201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70%、60%。

《规划》明确“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布局调整要统筹规划,提出了引导行业进一步优化布局的方向和任务。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

《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实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铜、铝、镍的自给率分别只有23%、54%和14%。

资源保障程度低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矿山基础薄弱,再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境外资源权益依然不多。我国企业境外铜矿资源实际权益仅占矿产原料进口量的不足4%;铝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3%;锌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2.8%。

为此,《规划》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快资源基地建设。要

优先在境外,其次在境内。在境外,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在国内,进一步加强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提高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的回收,冶炼渣综合利用,以及冶炼余热利用。建立完善铜、铝再生资源利用体系,规范回收、拆解,建设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纳入矿铅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

《规划》同时指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标准化建设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精深加工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前景,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各方面特点,综述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当下科技发展形势,给出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展。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根据导电高分子的特殊性能,可以把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分为导电材料、导电以及导磁材料、光合催化材料、微波用的吸收材料、生物吸附材料以及防腐材料等,这些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总结各种材料的共同特点,给出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

2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导电高分子材料有很多基本性能,其中比较重要的性能主要有导电性能、导电导磁性能、光学性能、生物吸附功能、微波吸收功能、防腐性能等,接下里详细介绍这些性能。

导电性能

导电性能是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当前,很多科学家把提高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单位导电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当前最热的研究领域就是利用纳米分子掺杂技术来提高高分子的导电能力,实际证明,通过纳米分子掺杂技术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高分子的导电性能,通过提高高分子的导电性能可以大大扩展导电高分子的应用领域,现在提的比较多的纳米掺杂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稀土氧化物納米复合材料、金属盐纳米复合材料等,这些复合材料由于掺杂了纳米复合材料,大大增强了性能。

导电导磁性能

导电导磁性能也是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双导”特点,大大增加了导电导磁材料的应用范围,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显示器件、分子电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传感器以及微波吸收等领域,其中导磁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分子电器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分子电器件领域,导磁高分子复合材料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光学性能

光学性能是某些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在上世纪90年代就研究了聚苯胺和聚吡咯两种复合材料,经过长时间尝试,终于发现聚苯胺和聚吡咯等复合材料具有光学性能,我国科学家何晓云等以电化方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聚吡咯薄膜。在导电高分子膜上涂布纳米MOS2晶体,荧光分析发现其荧光光谱相对于高分子膜有一定程度的红移,这说明有些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光学性能,如今,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已经被普遍应用,比如应用在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的生产中。

生物吸附功能

我国科学工作者郑国祥等用苯胺作还原剂还原氯金酸合成了金纳米结构。TEM实验表明,苯胺还原氯金酸能生成苯胺齐聚物或其聚合物包裹的金球形纳米粒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金纳米粒子包覆的聚合物层带正电荷。该纳米粒子能用于电极表面纳米结构组装及氧化还原性的生物大分子的电化学研究,实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这种带正电荷的金纳米粒子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这些研究工作表明导电高分子具有生物吸附功能,此外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还有微波吸收功能、防腐性能等,限于论文篇幅,在这里不再累述,具体可以参阅相关文献。

3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不断涌出,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高分子材料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用作电绝缘材料.随着不同应用领域的需要以及为进一步拓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一些高分子材料被赋予某种程度的导电性以致成为导电高分子材料。其之所以有导电能力主要是因为进行了掺杂处理,在其导电原理中已经发现了导电通路原理,在导电通路原理中有“渗滤阀值”现象。在分类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又有具有很多特殊效应,比如压敏﹑拉敏效应等。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到。

4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分析

目前导电高分的研究方向是朝着光导电方向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代替金属材料是今后材料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由此带来导电性聚合物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这就必然对导电性聚合物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将来必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大盘点高分子的阵营中。

5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本文认为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性能优良,研究充分,应用广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生瑜,陈建定,朱德钦.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17(1):13~15.

[2] 苏广均,李建华.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21~27.

[3] AmitabhaD,AjayD,SusantaL.SyntheticMetals,2004,144(3):303~307.

作者简介:李晖(199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漯河,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 材料物理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1.金属有机物的类型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1)金属有机物的类型分析

金属有机化学的进步与发展历程中,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合成金属有机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还对科技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通常情况下,金属有机物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过渡金属有机化学,还有一种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学。这两者不仅是当前我国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很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作为金属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催化科学密切相关。随着相关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的研究,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由于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合成水平是非常高的。除此以外,过渡金属有机化学因为它的特殊性质,使得结构化学的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丰富。在现实生活中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的合成物不仅在抗癌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在现如今公司市政单位的杀菌消毒方面,也是经常用到的,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合成物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很有可能会在医学领域有着重大的突破和进展。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进行制取,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有着独特的结构。除此以外,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学特性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相同的一点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也有着一定的催化性质,这就导致了它的应用相对来说也较为广泛。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制取,而且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多层面的知识内容,包括其结构类型键型和键角等。

(2)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分析

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中,其发展过程相对来说不是很漫长,但是较为曲折和复杂。在1960年到1990年之间,金属有机化学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突破,许多研究金属有机化学的科学家和优秀人才,对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这个时间段内金属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金属有机化学的理论方面在1950年到1970年这一个时间段内发展特别迅速,这也为其以后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时间段内,除了金属有机化学得到了进一步的的应用和理论上的快速发展以外,高分子科学方面也通过研究人员们夜以继日地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进步和非常优秀的成果。早在1960年就有国外的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的金属有机物,在物理和化学手段的共同研究下,相关人员合成了越来越多的新的结构类型的技术有机物。在金属有机物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开始较为复杂的理论研究再到简单的应用上的时间再到复杂的过程中金属有机化学逐渐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金属有机化学不仅在工业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渐在农业方面以及科研医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使得金属有机化学在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也丰富了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学科在工业、农业、医学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金属有机化学在我国的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针对金属化学展开了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金属化学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下文中笔者将针对金属有机化学未来的发展及应用方向展开探讨与分析,并对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2.我国金属有机化学未来发展及应用方向

我国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金属有机化学的理论体系已经被逐渐完善,而且金属有机化学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不仅包括环保和材料领域还包括新能源,以及医疗、健康、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并且随着相关技术人员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与突破,金属有机化学的应用涉及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也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我国的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人员在不断取得理论上的进展以外,在金属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中也在不断进行着尝试与突破。在下文中笔者将针对金属有机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方向展开分析,并对金属有机化学进行一定的展望,旨在能够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环保领域

现如今环保领域作为各个学科都在进行不断尝试与突破的领域,我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我国生态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推进,环保作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目前金属有机化学通过提高能源的经济性,并开发新的催化剂对环保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如今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人员不仅在预防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源的经济性上有着前景可观的研究,还在减少衍生物并研制更加高效环保的催化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此,可以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金属有机化学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学的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减少有毒副产物的产生。目前,环保领域是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相关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不断尝试与突破的领域。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金属有机化学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且随着其研究的深入进行,金属有机化学将为人类的发展贡献出一份不容忽视的力量,或将成为化学历史上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2)材料领域

金属有机化合物不仅可以合成电子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催化剂,还能够在光学材料和其他特殊材料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材料领域金属化合物有着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而且有着较多的优点。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而且在反应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和可控性。同时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的新型金属膜也能够避免传统的金属膜的缺点,随着对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得到认可。由此可见,金属有机化学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且金属有机化学随着在材料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的重视。

(3)能源领域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巨大,因此能源领域一直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金属有机化学在新能源的领域也取得了较为前瞻性的突破。现如今从21世纪初以来,能源研究的热点问题是模拟生物功能实现能源的利用,这一热点问题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这个问题是属于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能源问题是阻碍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如果能成功实现人工固氮及人工太阳能为主体的模拟生物功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那么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会让子孙后代获益,因此能源领域是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未来趋势。金属有机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金属化学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并且随着相关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的研究,金属有机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减少不清洁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对于地球的发展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4)健康医疗领域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金属有机化学在健康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不断发展,金属有机化合物在人们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现如今我国金属有机化学在抗癌这一领域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也增强了研究人员在健康领域中的研究信心,由此可见金属有机化学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并且在未来也将取得巨大的突破。金属有机化学在我国的医药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疫苗领域中。

(5)金属有机化学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应用

工业和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不仅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生存和生活。现如今金属有机化学在我国农业和工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体现在农业的应用中。金属有机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药和化肥中。我国在数年前用的农药和杀虫剂还有非常多的毒性物质,一旦人们长久食用这些喷洒农药和杀虫剂的农作物,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而随着我国技术有机化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副作用少的杀虫剂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我国研究人员借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将金属有机化学逐渐应用于华北和东北等区域,这不仅对我国农作物质量的提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与突破,不仅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金属有机化学在越来越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对金属有机化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信随着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的研究,金属有机化学一定能为人类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金属有机化学在我国的发展有了飞速的突破。作为我国近些年来才有的一门新兴学科,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其种类也非常多样化,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金属有机物类型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进而对其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思远.针对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进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3):54-56.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而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由此,本文提出了科技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策: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

【关键词】科技传播;传播媒介;媒介发展

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的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课题组选择了100个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的大学生,对广东省21个市10个阶层的公众进行了调查。

一、我国科技传播媒介的现状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针对2010年的广东登革热疫情,79%的人是通过媒体获知信息的;11.1%的人是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信息的;而选择医疗部门和政府机构的比例均较小,分别为4.4%和4.1%。2006年《中国科普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91%、报纸杂志为44.9%、广播为22.4%、图书为10.2%。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科技信息传播的途径已发生变化,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1]

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四类确定为提高科学素养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这些人群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课题组主要对其中三类人口进行了重点分析:

互联网、电视和报纸杂志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中互联网为33.5%,电视和报纸杂志均为29.5%。城镇劳动人口获取科技信息时最常利用的媒介是电视(45.4%),其次是互联网(26%),排在第三位的是报纸杂志(14.7%)。55.5%的农民选择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其次是报纸杂志(16.8%),和亲友同事的谈话占据10.9%,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为5.9%。因此,不可低估人际关系传播在农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据中国科协调查,现今许多媒体中,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或时段,一些重大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是造成科技宣传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报纸:科技类报纸发展困难,综合性报纸科技传播力度小。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鼓舞和感召下,许多省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科技报。1983年,国家级科技类报纸《科技日报》创刊。这一时期科技类报纸的发行量一度迅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科技类报纸大约有80多家,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报纸,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但是这些科技类报纸发展得如何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科技类报纸面向市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科技类报纸之外,大多数科技报都面临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市场难以拓展等问题。”[2]

再以综合性报纸为例,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有科普专版,《羊城晚报》等少数几家有“科学小品”之类专栏外,从中央到各省市区的绝大多数大报都只有科技新闻版,而无科普专版或专栏。

②电视:科技频道、科技节目所占比重小。中央电视台2001年设立CCTV-10为科技·教育频道,其《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多个科技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另外,CCTV-7的一些经济类节目如《致富经》等,也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中央电视台的科学节目播出时间仅为9%,且科学节目收视率不足1%,在很多地方还无法收看到。地方电视节目的科学节目更少。[3]在广东本土电视节目中,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解密大行动》是类似央视《走近科学》的一档科普类节目。它搜罗奇闻异事,结合广东地域特点,策划推出了有关广东省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的“广东怪病解密系列”,受到了群众欢迎。广东省各地市电视台中,目前在播的仅有7个科技节目,其中医药健康类有3个: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探索健康》、中山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四季养生堂》以及中山电视台综合频道《健康有约》。科普解密类有4个: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科普大篷车》、江门电视台的《秘境疑云》、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discovery 探索》、南方卫视的《华夏探秘》。与占据播出主角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相比而言,科技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播出的时段也是非黄金收视时段,并且多以医药健康类、讲离奇故事的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节目仅有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科普大篷车》。(根据2011年9至10月的电视播出情况进行的统计归纳)

③互联网:科技信息零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依赖的媒体。科技网站为数众多,我们仅从网易科技频道网站导航中就可看到74个科技咨讯网站。网络上,科技传播的公益团体也非常活跃,如科学松鼠会以“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为宗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科技传播机构。《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那么,在互联网众多网站中,受众是通过哪些类型的网站来获取科技知识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网站类型获取科技知识中,23.2%的受众通过专业科技网站获得科技信息,21%的受众通过门户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8.6%的受众通过政府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5.7%的受众通过科技局、科协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3.6%的受众通过微博获得科技信息。总体而言,在网络中没有哪一种方式占据明显的优势,网络中的科技信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

④新媒体: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尚未被充分重视。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新的衍生品,在近两年迅速崛起。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和年轻人更快地接触到这种新的传播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主体对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的重视还不够充分。以新浪微博为例,以“科技”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相关微博500多个,但多为企业的宣传主页,而纯粹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微博却为数不多,并且这些微博中存在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在利用手机获取科技信息的几种方式中,人们较为倾向于手机上网和短信获取,比重分别为30%和29.9%,通过订阅信息和邮件获取的所占比重不大,分别为18.7%和13.5%。总之,虽然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作为科技传播的一种渠道,还未发挥其真正的实力,科技传播的主体对这类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不够的,应该探讨如何实现这些新媒体为科技传播所用。

二、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对策

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传播产业化是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的电视广播产业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和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商业电视广播系统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适合市场需要的节目占据主要市场。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自1985年在美国开播后,向全球提供高品质的非戏剧性节目,内容涵盖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有线电视网络之一,覆盖面遍及美国99%的有线电视订户,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4400万个家庭订户。[4]

我国大众传播媒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国际潮流,把科技传播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要大力促进科技传播衍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把科普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健康的科技传播产业体系。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科技传播产业化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创新,在竞争中做强做大。

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目前,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少数栏目外,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丰富、权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各类科技传播主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注重传播的分众化,以占领准确的受众市场。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首先,要加大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在这个阶层的传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模范作用能够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来。其次,由于这个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技传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平面媒体文字传播的优势,增强相关科技信息的纵深度,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传播效力。针对农民阶层的具体情况,应该加强科技政策传播,多传播实用性的科技知识和技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还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等传统途径获得科技信息,而网络、成果展示等传播途径难以发挥作用,加之不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应多利用电视等视听结合的媒体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用形象生动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另外还应该就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知识加大传播力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因灾害产生的经济财产损失。针对城镇劳动人口,除了强化信息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之外,还应就其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如创业致富等相关信息,帮助城镇劳动人员创造财富、积累财富。针对未成年人应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杂志、画报,也可以将科技知识融合进漫画书、动画片中,让他们在娱乐中学到科技知识。

媒介融合时代,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新渠道日新月异。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传工作的新方式。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媒介融合时代已悄然到来,并对大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传播主体应跟随时代潮流的节奏,积极探索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使用。

[本文为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002)资助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岩.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N/OL].http://news.163.com/07/0518/12/3EP9RQB9000120GU.html.

[2]华中强.从我国报业产业化历程看科技类报纸发展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6-11-14.

[3]李继承.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结构的变迁与前景的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3130.htm.

[5]亢宽盈.培育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意义、现状、目标、措施之研究[DB/OL].http://www.crsp.org.cn/show.php?id=1921&p=1.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编校:赵 亮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在人口、资源、环境的重压之下,传统农业经营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

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一号文件利好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具备潜在投资价值及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其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正如格兰仕宣布将进军生态农业一样,业外资本的进入将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生态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同时需要2-3年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其投资回报周期长,地方政府、农户或农业合作组织往往缺乏必要的发展资金,而企业的进入则能够为其缓解这一难题。

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彰显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去年年底,礼品市场有所变化。在国家倡导勤俭节约、限制“三公消费”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烟酒等产品的销量有所下降。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不断深入,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也更加关注。在此氛围下,一些高档农产品、地方土特产成为消费者新的选择。而生产无污染、质量有保障的农产品也正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挑战:外来资本涌入生态农业,加大对其的投资,本是既利于生态农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增加新的、长期盈利点的“双赢”之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企业未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生态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为了尽快取得盈利或者增加盈利,企业并未踏踏实实的进行生态农业产前基础设施投入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是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放在终端产品的营销上,甚至希望通过炒作来提高土特农产品价格,谋取一时的丰厚利润,这显然不利于生态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我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我国港口物流经过多年的经营,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年吞吐量不断扩大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远景规划等问题和不足。本文对我国港口物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0 目录

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 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 2.1 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与远景规划 ..... 2 2.2 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 2 2.3 物流建设各自为政 ,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 2 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 ....... 2 3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3 3.1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 3 3.2 重视物流联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 4 3.3 加快培养港口物流专门人才 ..................................... 4 4 结论................................................................ 5

1 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一个主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是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和依托。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 ,设有1460多个港 ,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 贸货物运输。随着港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港 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 ,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途径。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服务需求多元化,为我国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促进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2003年完成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其中上海、深圳港完成 1128万标箱和1062万标箱,分别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三和第四。香港突破2000万标箱 ,雄踞全球龙头老大。 2)加入WTO后,我国加快了港口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 。200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成为我国港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港口法制建设上了新台阶,港口管理步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港的历史新阶段 ,推动了港 口经济市场化的良性发展,促进港口管理加速与国际接轨。

3)港口成为我 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目前,我国有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140个 ,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已有30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 我国的港口物流业虽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从其发展现状来看 ,还处在起步阶段 ,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

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与远景规划

自1999年世界银行与国家经贸委联合举办“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以来,现代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 ,规划脱离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在港口物流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物流园区功能模糊 ,不切实际的盲目圈地,物流规划缺乏依据,各地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营成本的低效率。

2.2 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正在起步 ,200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27974亿人民币 ,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反映出中国物流仍处于落后状态。港口物流也不例外,其规模普遍较小,业务单一,规模经济性较差。港口运输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均达不到国际港口的先进水平。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有些虽建造了功能较高的现代化仓库,购买了大量的物流处理设备,但这些设施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3 物流建设各自为政 ,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现阶段港口物流的活动范围有限,与相关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很难使物流服务快捷、准确及柔性连接。与工业企业、加工企业的联系也较少,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 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

现代化港口应是现代物流信息中心,而港口信息化是港口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是

2 港口开展物流服务的技术保障。随着港口航道的加深、船型的加大,每小时的运营成本逐步提高, 要求港口必须进出顺畅、装卸及时、服务全天候,各类商品物资的通关集疏、储运、配送等物流环节能紧密配合和相互协调。这就需要构筑强大的信息平台,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对港口物流全过程进行良好控制与管理,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信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沿海港口和内河大型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导致一些单位和部门建立的信息数据不能相互沟通,形成信息“孤岛”。物流作业各环节之间没有较好的衔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困难,物流活动难以顺畅进行,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此外,港口物流专门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从总体上说,未来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战略实质上具有同一性 ,所不同的只是在港口物流实现形式上的差异 。因此,针对我国港口物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从宏观的角度,提出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对策。 3.1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物流运营的质量取决于各个环节的柔性连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要。业务流程重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港口物 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港口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并发展成电子物流中心,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并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使得港口物流业务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分拨 、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都建立在公共服务平台上。

从港口物流管理来看,应根据港口物流不同时期发展的要求,完善港口功能,借助于信息处理平台的业务流程重新组合,尽量减少中间作业环节,加强连续作业的过程,实现作业流程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扩大增值服务,增强港口的辐射能力。

3 3.2 重视物流联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整个物流链之间的竞争,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国际班轮运输公司联盟趋势的加快,港El物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港口物流企业必须整合供应链管理中利益相关主体,通过物流系统各要素的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船公司、港口、货主等企业的共赢。在班轮公司、货运代理方面的合作,通过优惠的港口费率,承揽适箱货源,以随时订舱或承包班轮一定箱位等方式为班轮配箱,减少班轮公司亏舱的风险,从而增加班轮公司挂靠该港和开辟支线的信心。在码头泊位方面的合作,可以出让股份给班轮公司,与其共同经营,以此稳定原有航线,并开通更多的航线,不断提升港口竞争力。在堆场及仓储上的合作,港口可以采用投资参股,共同经营的方式,吸引班轮公司、直接经济腹地乃至间接经济腹地提供适箱货源的公司,做好第三方物流服务,在内陆设立自己的场站 ,或与班轮公司在内陆场站上合作,建立有利的物流通道。在流通加工方面,注意和货主企业及商业企业的联合,或出租仓房,或共同投资。在物流信息上的合作,为了能与集装箱班轮公司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就要联手在信息平台的开发上加强合作。 3.3 加快培养港口物流专门人才

现代港口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首先,现代港口物流是集商贸、金融、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手 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物流服务将成为物流业的主流方向。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仅仅靠掌握一些物流供应链中局部的知识是满足不了环境发展要求的。其次,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特点之一反映在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上,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经验。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另外一 个要求是反映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近几年,物流企业经营形象的提升与一些企业的物流改造大都体现在信息系统与客 户服务水准的提高。作为现代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物流服务的水平依赖于对货物装卸作业的跟踪能力和对堆存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这不仅仅包括静态跟踪和动态跟踪,也包括对供应商、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无缝连接,以提供增值服务,这一切都将通过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和完成 。因此对未来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处理与应

4 用的技术。

针对物流人才需求的不同,港口物流企业除了在国内外市场上招募有知识、有资质、有经验的物流专门人才外,公司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司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可针对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普通物流作业人员,将培训分为不同的档次,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注重物流及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及提高其应用能力和管理、调能力,对普通物流作业人员主要是灌输物流理念和某方面的具体操作技能。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国各个港口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供求关系与腹地以及港口自然条件等,并依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迅速发展港口物流。

上一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提议范文下一篇:卷烟零售客户经营指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