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案范文

2023-09-20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1篇

活动目标

1、在快乐的方位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能积极参与,快速反应。

2、能运用多种感官辨别方位,并能在游戏中运用。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

1、 资源包材料:操作卡《快乐的游戏》;

2、小猫、小狗、小猴、小羊、小熊、小兔小动物毛绒玩具6只;背景。 活动过程

1、情境游戏,复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幼儿两两手拉手从室外走进活动室,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男孩子伸出左手,女孩子伸出右手,分别与教师和配教的左右手对拍,手拍对了,可以进入活动室,错了要重新尝试。

——请幼儿分批排队,报告自己左边站的是谁,右边站的是谁。

——幼儿听指令做动作。教师发指令,如“举右手、摸左耳、抬左腿”等,幼儿根据指令做动作。

2、观察讨论,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出示小动物毛绒玩具(背对着幼儿),请幼儿判断其左右是谁:有几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得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小猫(或其他任一动物)的右脚在哪里?...... 小结:小动物是背对着我们小朋友的,和我们小朋友坐的朝向是一样的,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和小朋友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将部分小动物正对着幼儿,请幼儿判断其左右事物:小猫、小猴很调皮,它们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慢慢讲小猫、小猴转过身),现在小猫的右脚在哪里?小猫、小猴的左右边是谁?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和其他小动物作对比,帮助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小结:当事物和我们面对面时,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观察活动室中的物品,判断物品的位置,如:琴的左边放了什么?黑板的右边放了什么?......

3、再次游戏:巩固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请幼儿三个一组轮流上台,面向大家站立,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

——请幼儿和旁边的好朋友一起面对面玩左右游戏:右手拉右手,左手拉左手,一起跺左脚,一起跺右脚......熟悉后,自找朋友玩镜面游戏。玩法:游戏者两两面对面站立,一个扮演镜子,另一个表演动作,扮演镜子者必须和表演者动作保持一致。

——集体游戏:请幼儿分成两队站立,一队为红队、一队为黄队。先和对面的朋友握一下手,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握手时应该右手握右手。正式开始比赛时,听好老师的指令:请红队队员把黄队队员左手举起来。请黄队队员把红队队员的右手举起来。举对几个就加几分,最后统计得分情况。

4、延伸活动:自主完成操作卡《快乐游戏》中的提示内容。

数数小本领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数数活动,在游戏中感知准确数数的多种策略,养成讲究方法、认真检查、仔细倾听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2、在观察、比较、推理中尝试借助材料提示自主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3、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仔细观察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数数经验。

2、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数数小本领》;操作卡《数数小本领》

3、操作板(正反两面分别贴好记录表1和2)、水彩笔、照片(饼干、带鱼、鸡蛋);幼儿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游戏:接着往下数,感知听清楚要求很重要。 ——教师:经常听小朋友数数,你最多可以数到几? ——教师任意出一个起数字,请幼儿接着往下数N个数。(请从97开始数5个数,请从97开始往下数5个数)

——小结:请从97开始数5个数是包含97的,请从97开始往下数5个数是不包含97的,以后上小学也要仔细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因为,只有听清楚要求,才能数得正确。

2、数数游戏1,初步发现准确数数的合适方法,巩固自测数、有序数、群数。

——教师:小朋友数数的本领都很棒,如果有比这个更加难得数数,你们能数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自主操作:数有遮挡关系的房子、树、兔子、花。 ——集中交流、讨论,巩固测数、有序数、群数

3、数数游戏2,再次感知准确数数的合适方法,学习巧数、推理数、按类数。

——自主操作:数带鱼、鸡蛋和饼干。

教师演示课件,幼儿数数并记录结果,教师观察幼儿数的方法。 ——集中交流、讨论,学习巧数、推理数、按类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原来,数数的方法有很多。数数看起来很容易,但是有时候也容易因为粗心和不细心出错,所以我们在数之前一定要听清楚提问,看懂要求,再数就不会出错了。你们进入小学后,做其他练习也是一样。

回家的路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学习识别简易地图,能从中准确找到目的地的位置。

2、能合作绘制并介绍简易地图,体验自制地图、寻找方向的乐趣。

3、通过区别左右、前后,明确路的方向,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对从幼儿园到自己家的路线比较熟悉,了解路途中的主要建筑物。

2、资源包材料:操作卡《回家的路》

3、教师自制简易地图—张;大图画纸干张;水彩笔;萨克斯音乐《回家》。 活动过程

1、观看地图,理解其意思?

——教师出示自制简易地图,请幼儿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疑惑:这儿有一张地图,你们看看,看了之后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结合地图所示,向幼儿介绍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大致路线,周围的主要景点。

——游戏:说哪指哪。请幼儿从简易地图中准确找到所说的目的地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2、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提问:你的家在哪里?从幼儿园到你的家要经过些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按回家的不同方向分成几个小组。

3、小组合作,绘制简易地图“回家的路”。 ——同组的幼儿共同回忆、补充回家的准确方向、途中的主要建筑物、公园、超市等。

——各取大图画纸,一起绘制回家的地图。其间教师播放《回家》的音乐磁带,巡回指导幼儿绘制地图。

4、展示自制地图,相互介绍到自己家去的路线。 ——各组展示地图,相互介绍到自己家去的路线,邀请好朋友到自己家做客。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不要随便将自己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陌生入。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不同的邮票,感知邮票的基本特征。

2、了解邮票的作用和用途,能给邮票分类并表述分类的理由。

3、尝试设计邮票,体验当邮票设计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邮票的功能、种类有一定的认识。

2、资源包材料、:操作卡《设计邮票》。

3、师幼共同收集多种旧的邮票集邮册;彩色记号笔、油画棒;集邮册。 活动过程

1、观察信封,初步感知邮票的作用。

——教师出示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昨天我去邮局寄信,但邮局叔叔说我的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看看到底少了什么?

——小结:原来寄信忘记贴邮票了,没有贴邮票,信就不能寄出去。

2、欣赏师幼共同收集的邮票,了解邮票的基本特点。

——提问:邮票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相同?(有图案、颜色、分值、四边有齿轮等)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邮票的图案各不相同,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邮票的形状也不一样。寄信所用邮票的面值,与路程的距离及信件的重量有关。

——了解邮票的用途。教师提问:邮票有什么用?引导幼儿了解邮票是我们邮寄信件、物品的邮资,许多邮票由于其发行量、纪念意义等原因而记录了一段历史,具有收藏价值。

——再次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邮票,激发幼儿自己设计邮票的兴趣。

3、讨论交流,了解邮票用途并进行分类。 ——了解邮票的用途,提问:邮票有什么用?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处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分组,将收集的邮票进行分类,并讲述自己的分类理由,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分法。

4、设计邮票。

——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讲解设计的要点:可以设计单张的邮票,也可以设计套票。套票的内容要有联系,表现的手法要一致;图案要比平时的画画得小些;主题可以多样化,如自己了解的喜欢的动植物、自己感兴趣的卡通动画、对自己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等。

——自取操作卡《设计邮票》,动手设计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邮票设计展。

——教师将幼儿设计的邮票张贴在展览区内,供大家欣赏。

——提问:你设计的邮票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张邮票? ——引导幼儿学习赞美和欣赏同伴的设计。

千变万化的车牌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制造车牌的活动中感受数字组合变化的有趣。

2、关注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车牌符号的不同含义。

3、、初步了解数字的排列组合带来的变化,尝试设计个性车牌。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和家长一起关注过车牌号码。

2、数字卡车牌若干、数字卡片、美工笔、记录纸等。

3、资源包材料:操作卡《干变万化的车牌》;1-4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在停车场,你们一般是怎样找到自己家里车的呢?(或:要请你到停车场里帮忙找一辆车,你会用什么办法?) ——引导幼儿发现车牌。

2、观察车牌的组成。

——教师出示几张仿制的车牌号码牌,请幼儿仔细观察其中的规律:车牌号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师幼一起讨论:车牌上的地名、英语字母、阿拉伯数字,这些符号都有不同的含义,分别表示城市、顺序等。

3、探寻数字变化的规律,尝试排列1~3的车牌号码。

——教师提示语:今天,熊猫汽车^口工厂生产出了一批汽车,要送给森林里的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希望小朋友帮忙给每—辆车贴上车牌号。老师这里准备了

1、

2、3三个数字,请大家看看可以排出几个车牌号。

——每组发三个数字卡片,一张记录纸,一支笔,请幼儿一起合作排列出车牌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并将各组排列的车牌号进行核对,用彩色笔把结果写在空白牌照卡上,请幼儿将车牌号贴到汽车上。

4、尝试排列1-4的车牌号码 ——教师提示语:黑猫警长对你们制作的车牌号非常满意,他说他还希望大家给他们生产一批牌照,不过这次需要增加一个数字,用数字1-4来排号码,请每个小朋友自己取一套数字卡片进行排列,并填写在操作材料1《千变万化的车牌》中。

——幼儿使用躁作材料1《千变万化的车牌》,完成提示内容。教师指导。 ——请黑猫警长检查牌照是否排列正确,给全部正确的孩子发聪明贴。

停车库里 活动目标

1、乐于6~7以内的加减法,尝试口编应用题,巩固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较迅速地进行7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

3、积极思考,体验在游戏中学习加减法运算的乐趣。

活动准备

资源包材料:教学挂图《停车库里》;操作卡《停车库里》;数字及加减号小卡。

活动过程

1、玩开碰碰车的游戏,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2、游戏:停车,寻找车辆与影子的对应关系。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寻找车辆与影子的对应关系:晚上,爸爸妈妈回家了,要将自己的车辆停在车库规定的车位上,可是,他们看不清楚,自己的车停在哪个位子上才是正确的? ——幼儿观察车辆,寻找与其影子相同的车位。教师提示幼儿找车位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车辆的外形、大小、前后方位等。

3、学习6~7的加减法,尝试口编应用题。

——教师编加法题:停车库里先停了2辆车,接着又来了4辆车,现在停车库里一共有几辆车? ——教师引导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用同样的方法编减法题。

——请幼儿尝试编题并进行计算b‘

4、自主操作,复习6~7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幼儿完成操作卡《停车库里》中的提示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检查。

——引导幼儿交流感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你有什么方法让自己做题的速度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务?

有趣的点子图

活动目标

1、对于数图结合的加减运算感兴趣,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

2、根据点子图意列出算式,学习9以内的加减,尝试用图形取代数字的方法复习8以内的加减法。

3、能用算式记录并完整地讲述点子图意。 活动准备

教师用点子图2张(图

1、图2);笔;幼儿用点子图人手一张(见附)。 活动过程

1、学习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出示图1,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箭头是什么意思,并用一道算式记录图意。

+

=

9 4个点子添上5个点子一共有9个点子

——出示图2,启发幼儿说出剪刀画在点子图中表示什么意思,观察并讨论说出“从几个点子里剪去了几个点子”,然后用算式记录。

=

6 9个点子剪去了3个点子还剩6个点子

2、做《有趣的点子图》上的练习。

——指导幼儿按图中的提示完成算式的填写。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看是否都填写正确。 ——请2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公布图上的加法算式,另一名幼儿公布自己填写的减法算式,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检查核对。

3、教师引导幼儿玩拍手游戏。

——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2加几等于9?幼儿答:x老师,我告诉你,2+7=9;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9减3等于几?幼儿照老师的问话回答。每一遍都改变,数字和加减法,要求幼儿专心听清楚,并快速作答。

4、给图形编号。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设置障碍。如:的编号是1~10里面最小的一个数。女的编号是比4大、比6小的数。

——幼儿说出代表数字几,古代表数字几。教师将幼儿答对的数字放在图形下面。

——请幼儿看半分钟,记住图形所代表的数,然后收掉图形卡片和数字。 ——教师拿出图形卡片,幼儿根据记忆说出相应的数字。如:教师出示,幼儿说出数字1;教师出示女,幼儿说出数字5。

5、看图形,列算式。

——教师出示图形算式卡,请幼儿将其转化为数字算式。 ——教师出示数字算式,请幼儿将其转化为图形算式。

6、幼儿合作游戏:我来摆,你来编。 ——教师提出合作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排图形,—人编算式写下来。游戏规则是:两人先共同确定每个图形分别代表数字几,然后再进行游戏。可交换任务。

——幼儿合作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美丽的花边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及其产生的美感。

2、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排列规律和设计的排列规律。

3、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自主设计观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有色彩排列规律和花纹排列规律的衣服各一件;三条色彩和花纹有规律排列的装饰皮带;会场布置的照片(主席台前有规律摆放的鲜花);笔每人一盒,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积塑片每人一套;操作材料《美丽的花边》。 活动过程

1、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

——出示两件衣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是怎么排列的?启发幼儿讲出衣服色彩和花纹排列的规律。

——出示会场布置的照片,请幼儿看看这些花,说说它们是怎么排的? ——出示三条不同的装饰皮带,请幼儿找一找它们各自的花纹或色彩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寻找有规律的序列。

——请幼儿找找自己和同伴衣服上的颜色或图案的排列规律。 ——请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规律排列的。

3、设计有规律的序列。

——引导幼儿给积塑片排排队:请你将自己的积塑片排排队,排好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排的(启发幼儿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请几个幼儿说一说自己设计的规律,启发幼儿互相学习。

4、迁移经验,设计花边。

——引导幼儿根据给积塑片排队的经验,选择操作单上提供的图案,按规律进行排列,设计一条美丽的花边。如:

——继续提出问题:下边是用上面的图形排列出的花边,但是没有完成,你能将它设计完成吗?你还能将这些形状进行另外的排列组合,设计出不同形状的花边吗?

帮助小明

活动目标

1、帮助小明,懂得时间的珍贵和守时的重要性。

2、理解并能运用时间的不同表示方法。

3、巩固认识整点和半点,认识刻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时间,会写汉字的数字。

2、每个幼儿一个钟面;选择一个半点或整点开始该活动。

3、资源包:操作卡《帮助小明》。 活动过程

1、巩固认识整点和半点。

——每人一个钟面,教师提出任务:现在是xx点,我们要开始上课了,请你们在钟面上拨出上课的时间。

——幼儿拨完后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请幼儿自己提出想要拨出的钟点,集体操作

2、认识刻点。 ——教师拨出一个刻点,请幼儿观出时间。 ——幼儿在钟面上练习拨刻点。

3、帮助“小明”。

幼儿拿出操作卡《帮助小明》,教师解读:小明就快要成为小学生了,可是,他不知道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请你帮助他,将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写在空格中,他可以按照这个作息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请幼儿说说时间可以怎么写,并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中一项作息时间。 ——教师引导幼儿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如:早上7:15起床或早上七点十五分起床。

——教师说出每项活动安排的时间,请幼儿在操作材料1上用两种方法表示。

——集体验证,教师对错误率较高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为什么12以内和超过12的数字都可以表示?

4、引导幼儿珍惜时间。

——请幼儿说说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到现在已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教师引导幼儿懂得时间的珍贵。

——幼儿讨论:我们怎么做才能不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呢?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归纳: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应该做的事情、不拖拖拉拉、跟别人相约要守时等。

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

2、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一分钟有多长”的感受和想法。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时钟。

2、时钟一面;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花生、弹珠和筷子等);画好标记的记录纸。 活动过程

1、说一说一分钟有多长。

——提问: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幼一起摆出一个造型定格,静静地看时钟走一分钟,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请幼儿说说自己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自己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2、体验与实践: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教师交代操作要求:教师发出口令,秒钟开始走时,大家一起动手操作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

——幼儿操作,操作结束后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剥了几颗花生等。

——幼儿分组把记录纸展示到黑板上交流汇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

3、师幼讨论。

——这次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得出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做的事情相同,结果是不是都一样?为什么?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引导幼儿明白:做事情要抓紧时间,不要拖拖拉拉,否则就会影响下一件事。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2篇

滚动的小猪(小班科学)

活动目标:

1、

练习借助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

大胆地并有创造性的玩易拉罐。

3、

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 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运动。

教师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大胆地、自由地做动作。

二、

与小猪共同游戏 (1)、介绍小猪及赶小猪的工具,使幼儿了解游戏的对象。 (2)、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戏。 (3)、讨论:A:你是怎样与小猪玩游戏的?

B:你是怎样让你的小猪滚动起来的?

三、

游戏《赶小猪喂食》 (1)、引出游戏,简单说说游戏的玩法

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过树林(绕梅花桩),走过独木桥。现在它很累,需要有人来赶着它走,谁来帮助我们小猪? (2)、请个别幼儿尝试 幼儿尝试时,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 (3)、幼儿练习

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在练习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赛

请幼儿自由组合成两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四、

结束活动

请幼儿利用工具把小猪送回家——滚进拱门内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 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3篇

科学教案 皮球真有趣

探索活动:皮球真有趣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征,并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2、乐意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皮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有气、气不足的)人手一个,打气筒一个。

三、活动过程:

1、玩一玩

提供各种不同的皮球,让幼儿运用感官发现皮球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许多漂亮的皮球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请你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的皮球宝宝长的怎么样?

2、探索皮球的弹性,师生共同解决皮球滚、拍的原因。

师:皮球宝宝还有许多本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它究竟有什么本领。

幼儿自由探索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皮球会滚。

师:我们一起滚一滚(引导幼儿朝不同方向滚)皮球宝宝为什么会朝不同方向滚。

幼儿:因为皮球是圆圆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玩法?

幼儿:我是拍的皮球跳的很高。

师:因为皮球有弹性,所以我们拍的时候会跳起来。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幼儿一起拍皮球,看一看皮球跳得高不高。

师:你还喜欢什么样的皮球宝宝?

幼儿:喜欢花皮球、足球、篮球、乒乓球。。。。。。。。。。。

延伸活动:幼儿到操场自由进行拍球比赛。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 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4篇

小班科学活动 《颜色精灵》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颜 色 精 灵

巫 翔 曾玉梅

目标:1.巩固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准备:1.课件、故事《颜色精灵》、红旗一面

2.每组房子4间、胶水、擦手布、红、黄、蓝、绿4张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过程:

1. 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到颜色王国去玩玩

1) 看课件,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颜色王国里有红、黄、蓝、绿4个颜色小精灵,他们都住在一栋漂亮的小楼房,他们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开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颜色小精灵玩以后,将颜色小精灵送错了房间,到了晚上4个小精灵在房子里吵了起来。“红色你为什么住在我的房间里?” “绿色你为什么住在我的房间里?” ……4个颜色小精灵越吵越凶,最后谁都不理谁了,颜色国王知道了这件事情马上来到了颜色小精灵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帮助颜色小精灵回到了自己的房间,4个颜色小精灵这才安静的睡觉了。

2) 利用课件让幼儿练习为颜色精灵匹配对应的颜色,并进一步认识4种不同的颜色。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第二天,小朋友又来找颜色小精灵玩,但是没有找到颜色小精灵,他们想请小朋友帮助他们一下。

红色的小精灵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红色小精灵住在红色房子里)那么他们的窗户和门应该是什么颜色呢?(门和窗户是红色的)那么我们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红色小房子里,(喊:红色小精灵快出来吧)现在我们再看看他的门和窗是不是红色(黄、蓝、绿)的。

2. 游戏《找朋友》

小精灵很感谢小朋友帮助他们装饰了漂亮的门和窗,可是只有他们没有朋友很孤单,我们帮他们找一些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1) 介绍游戏规则和安全要求。

红色小精灵喜欢红色的伙伴,蓝色小精灵喜欢什么颜色的伙伴呢?……我们的屋子比较小,小朋友在帮小精灵找朋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要慢慢走,不要挤,要学会等待、互相谦让,注意安全)

2) 幼儿为颜色精灵找朋友

3) 评价活动

小朋友你们都帮小精灵找到了朋友,让我们一起像小猫一样,走到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白色)小精灵的家,看看我们为他找到了那些朋友。

3. 幼儿操作活动《颜色匹配》

现在颜色小精灵都找到自己的家,小精灵说:“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帮我们找到家,谢谢你们。” 现在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我们还想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要请小朋友帮帮忙,小房子的门和窗没有颜色,想请小朋友帮忙贴上和房子相同颜色的门和窗。他们的窗户和门的颜色要与他们的衣服颜色一样。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白色)小精灵的门和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1) 幼儿以组为单位为小房子的门和窗匹配颜色,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 幼儿作品展示

3) 幼儿活动评讲。

小朋友我们先看看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帮小精灵贴对了门和窗,一组一组检查,小朋友真不错,都帮红色小精灵找到了红色的门和红色的窗……

4. 延伸活动为教室外面的小精灵找家。

小精灵很感谢小朋友帮他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伙伴,还为他们装饰了这么美的房子,教室外面有一些小精灵他们迷路了,我 们一起去把他们送回家吧。

5. 教师语言引导结束活动。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 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1 / 6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想想议议]

[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2 / 6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 [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生答]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 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超声波清洗污垢。

(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

(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

[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3 / 6

[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

[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生甲]“1”的响度大。 [生乙]“5”的响度小。

4 / 6

[生丙]“1”的音调低。 [生丁]“5”的音调高。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探究]声音的第三个因素:音色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响度。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 [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

[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 [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 [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

5 / 6

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 [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演示]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实验结果:

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 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 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 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 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儿科学教案范文第6篇

1、乐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关系。

2、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围兜、袖筒。

2、足够的面粉。

3、各种颜料水。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加工面条、制作饺子皮、扁食皮……)

今天我们要用面粉来制作五颜六色的彩泥。

(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议论:这能做吗?怎么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师:要把面粉变成象老师手里的橡皮泥一样软,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说出应给面粉加水。)

3、师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样合理地给面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进很多水,会发生什么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演示给幼儿看,从而得出结论:一下子加太多水,会使彩泥太湿,如果没有备用的面粉添加,那么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点点水,不够时再加。)

(2)彩泥太湿了会怎样?太干了会怎样?

(本来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让幼儿继续讨论,之后再验证给幼儿看,但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我提的问题上,而是急着想动手和面,于是我及时进行调整,让幼儿带着问题,先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4、幼儿动手和面。

(孩子们很喜欢和面这个环节,他们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干得热火朝天的。由于脸盆不够,一桌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分工合作,如:有的负责加水,有的负责和面等,共同来完成自己小组的一团彩泥,但显然孩子的合作意识较差,有的孩子说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说不能再加水,在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吵起来,结果只好由老师负责加水,才缓和了局面。)

5、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有的说我做的太湿了,会沾手;有的说我做的太干了,容易碎,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水分加的刚刚好,这样彩泥才容易塑造。)

上一篇:关于梅花的诗句范文下一篇:行业经理竞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