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2024-05-07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其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有效指导、学生不能主动学习、教学过程割裂、教学资源缺乏等因素,导致研究性教学的价值不能完全体现。针对此种状况,文章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 研究性教学 问题

[作者简介]邓丽群(1978- ),女,四川蒲江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四川自贡643000)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改革大学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①这就明确提出了在高校实行研究性教学的设想,研究性教学也由此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形成研究、创新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包括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大学教学的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具体来说,研究性教学就是指以“问题”为中心,以小课题研究或项目的设计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讓有限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究、质疑、思考、设计世界的开始,让“问题意识”去整合他们习得的间接知识经验,并使之内化为个体切身的人生经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直接面对生活并不断提升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让学生成为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使其从被动的知识受体和吸纳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客观世界的探究者,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之目的。②

二、当前高校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世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较差,主要体现在:一是受传统“继承性教学”观念影响,教师缺乏研究性教学的主动性,即使在观念上已接受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但教学中也会不自觉地回到传统“教”的指导行为上;二是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在现实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不健全,缺乏创新意识和相应的研究性教学实施指导技巧能力,知识结构不健全,不能有效指导学生;三是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很多教师因为科研任务较重和所教学生太多,没有较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2.学生缺乏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教学是建立在研究性学习基础上的,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可在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许多高校发现学生缺乏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受“继承性教学”的影响,学生认为只要我把教师所教知识掌握,考取高分,获得相应的一些证书(如英语四级)和文凭即可,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研究。第二,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及能力有限,导致他们缺乏相应科学研究的素养,不具备研究的能力,因此不愿意去研究。第三,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制约,有的学生因为畏难心理不愿意去研究。

3.研究性教学的过程被割裂。研究性教学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来认识世界,一般蕴涵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历程。在研究性教学中,师生作为“科学人”,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课题研究、项目设计、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研究、探索并解决学科或课程内容中理论前沿问题以及与学科或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可在一般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中,很多流于形式,割裂了“探索”过程,只从“怎么做”出发,忽视了“为什么”研究的过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割裂知识的联系性与系统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失去了研究性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4.教学资源缺乏。研究性教学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硬件设备,满足学生“求证”的需求。但是我国因为高校扩招以及教育财政投入有限,导致进行研究性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有限,制约了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比如:学校实验设备仪器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及时获取学习中所需的信息资料;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5.专业和课程结构不合理。受传统专业和课程设置影响,课程设置倾向于为专业服务,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不够密切,本专业、本学科前沿知识与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的多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渗透不足,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学习基础不够宽厚扎实,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而且,教学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空间内完成,通常是局限于校内,缺少与社会现实的广泛联系,实践程度弱。再者,从教学课程中看,又缺乏相应的研究性与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③这种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导致学生缺乏实践锻炼。

6.教学评价体制单一。在教学评价上,学校更多地关注可以量化的成绩和科研成果,不太关注那些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在评价内容上,指标单一,注重静态结果的相互比较,忽略动态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反映教师职业生活的全貌。对学生的评价,在实际上,常偏重于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预期指标,而把学习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易量化的指标只写在文件里。④此种做法导致一些教师把精力主要用在科研和知识的传承上,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有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第一,对于教师来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改变过去以灌输的方式讲授知识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理解研究性教学的内涵,重视学习、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理论的发展线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要增强师生双方的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第二,对学生来讲,要改变传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知识的学习观念,积极参与研究过程,独立解决问题,注重自己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关键,为此:第一,我们要加强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第二,要建立教学团队,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省、院各级教学名师,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传帮带”,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第三,要建立竞争、激励及合理约束制度,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3.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性学习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而自主性学习与浓厚的兴趣、求知欲直接相关。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有效情境,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另外,要通过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丰富教學内容、更新陈旧知识,把学生领入到学科的前沿地带和学科发展的最新领域,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优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研究性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和有效平台,学校要尽一切努力构建实践研究性教学的良好教学环境。第一,优化整合校内资源,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依托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以及实验中心,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第二,鼓励教师将学生纳入课题研究项目组,这样,在帮助教师完成部分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第三,通过学校反哺社会,服务地方、企业等形式,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第四,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使学生深入企业、社会开展实践。⑤

5.提倡“小班教学”。高校较多采用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形式,课题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这里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来的,还可以是师生共同提出来的;二是确立研究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确保课题的可行性;三是实施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学生根据研究结果写研究报告;四是交流和研讨。在上述一系列过程中,如果采取“大班教学”方式,教师很难有效地指导学生。因此,研究性教学应该进行“小班教学”,大约人数在20人以内较好。

6.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科学地构建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能够解决灌输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二元分离的状态,实现双基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能力空间。研究性课程体系包括课内的研讨课程、网络课程、体验课程以及课外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团队训练、各种学科竞赛等,体现课程生成性与生活密切结合性。⑥在构建研究性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弱化教师的课堂讲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7.建立多维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应从教师的绩效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两方面进行。对于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重要的是要反映研究性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授课形式、课程组织、师生互动、激发兴趣、课堂效果等常规性指标和展示学科发展前沿问题、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培养研究习惯和能力等。同时,要加大学生对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力度,实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的结合。在对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要多元化,要加大平时考查成绩的比例,注重学生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参与。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动机、方法与方法论、创新与研究能力。要改变传统考评方法,运用笔试、口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进行评判。⑦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Z].2005-01-05.

②彭先桃.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探析[J].教育导刊,2008(3):57.

③陈志霞,江艳.浅议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46.

④吴俊林,史粉莉.高校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5.

⑤刘薇,王平祥,徐跃进.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40.

⑥白日霞,陈兴文,付杰,等.项目制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1):89.

⑦李宏祥,姚利民,史曼莉,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75.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环境破坏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环境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环境犯罪的法益研究更是观点纷呈。通过对最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刑法法益观的逐一审视,从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的狭隘、生态中心主义论的尴尬以及折中说的矛盾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环境利益对人类是不可或缺的重大利益。

【关键词】生态环境 环境刑法 法益 环境利益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和资源开发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任何国家政府都会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美国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从对自然的疯狂攫取和破坏到意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进而进行环境立法保护的历史。日本战后高速发展经济,但在几次大型的公害事故后,日本传统刑法理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害刑法”转变到“环境刑法”。随后德国、澳大利亚等各国法律都表明环境刑法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和重视。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比国内外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发展,可以清楚看到生态环境的安全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基本问题之一。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也已经不是局限在原有的规则上,而是愈来愈依赖于刑法这一以自由乃至生命为代价的“最后保障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法制保护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了环境资源类的犯罪,总体上讲,都是在保护越来越脆弱的自然资源。不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保护日益脆弱的自然资源的层面上是无法响应实践需求的,刑法作为一部保护法益的基本法,它的目的就是保护人之生活利益。随着环境刑法立法的发展,关于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问题,即将何种生活利益纳入环境资源之刑事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环境犯罪法益保护的理论研究

法益,仅指刑法所保护的利益,而不是泛指法律所保护的一切利益。“法益”一词来至于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毕伦巴姆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毕伦巴姆在研究犯罪的规范概念时,针对费尔巴哈的“权利侵犯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命题。毕伦巴姆认为,犯罪并不单单是对权利进行侵害,而是对权利背后所保护的利益进行侵害,权利的侵害只是表象,而“法益”才是其实质内容。后来,在刑法领域,“法益侵害说”成为刑法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犯罪的规范概念。环境刑法法益,就是指环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和价值,当下关于环境资源类犯罪的法益观点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从环境问题产生开始,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就与环境刑法的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环境遭到破坏问题就愈严重,相应地对环境刑法法益的问题研究也愈迫切。近年来国内外法学界经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理论,下面就最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刑法法益观,逐一进行审视检讨。

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观点透出了它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传统刑法提出的观点,此观点认为生态环境本身不是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人类的生命、健康、身体才是环境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那些与生命、身体、健康无关的作为公共财产的环境不是所要保护的法益①。这个观点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环境利益本身不是刑法保护法益,保护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及财产,可以极端地讲,对环境的破坏只要没有达到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程度就不视为罪,这样的环境犯罪也就是典型的结果犯,德国刑法理论界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认知能力,人们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以较少的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如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提倡的“又快又好地大干社会主义”一样,也如“发展经济”“效用优先”一样,各国发展经济之初,都避免不了以这种指导思想来发展经济。其实,对环境资源要给予一定的刑法保护观念的形成,首先是因为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严重的侵害,然后对这个惨痛教训进行总结反思才形成这个理念。环境污染一般并不直接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以及财产造成侵害,甚至很多危害都是隐形的,只要不是直接地受到侵害,就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对环境要素的破坏,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其行为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由于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自净能力,亦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结果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②

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论观点又透出了它的尴尬。“生态中心利益观”的出现,是随着学者和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扩展发展而来的。人们从传统观点的束缚中想进行突破,所以进而就受到这个观点的影响。例如有些国家的刑法已经开始将水、土地和风景区等直接作为刑法的保护对象。据此,如果把环境犯罪的法益仅仅界定在对人的保护,显然是很狭隘,如果把以环境是否受到侵害作为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标准,这样就把环境刑法保护上升了一个层次,环境法益的界定就在对整个环境的保护上,通过这样的法律规制,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对环境的破坏,即使未达到造成人的生命、身体、健康或财产的严重损害的程度,也是为刑法所禁止的,但这样环境犯罪就不单单是结果犯,而且可以有危险犯的存在。

很显然,当“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显现其滞后被动的缺陷时,这个观点应运而生。不过,“生态中心利益观“这个观点也有其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生态中心利益观“,強调的是生态主宰一切,为了不让环境遭到破坏,进而把环境作为一个实体权利来进行保护,这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其次,人作为万物的主宰,从其诞生之初,就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区别于其他存在物,该学说为了主张对环境的保护,而去否定人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样会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最后,让人类背负沉重的道德责任,以人类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生命体去承担关爱世间万物、保卫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为了这个沉重的使命人类却畏惧不前,这确实太过偏颇。再说,道德毕竟是个自律的社会范畴,光靠道德教化是难以奏效的,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主张自己的生存是一切生物的最高法则,用道德去规制人们的活动,必然会面临许多尴尬,因为道德毕竟不是法律,道德是要靠法律这个最后的防线来防卫的,将生态中心主义的道德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只会导致其适得其反。

生态中心学和人类中心学折中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的狭隘和“生态中心法益论”的尴尬,曾经一度导致学者的迷茫,后来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向将“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均作为保护法益加以规定的折中论上。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这两种学说所显露的狭隘和遭遇的尴尬,让人们想到只有把两者关联起来,找出这两种观点的契合点,那么生态学的法益才最终可以成为环境刑法学上环境犯罪所界定的法益。其实这种观点的出现,是鉴于上述两种观点都存有一定的缺陷,才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学说,在现代的德国仍非常盛行。不过,在人们似乎找到了解决两者矛盾的同时,恰恰又忽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生态价值的独立性,折中说认为环境刑法的对法益的保护应该是将人类本位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所谓的本位又是唯一的立场、原点,这两种本位之间根本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当两者一致时,利益的保护一致,没有选择的痛苦,问题都好解决,当然立法也就没有问题;当两者出现矛盾,必须进行选择时,那就再一次地陷进“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两难境地,由于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环境的生态价值的独立性,因而在刑法理论上对其保护不够,当然在立法上也显得保守。③这种折中说把上述两种观点的缺陷一并继承,虽然它强调环境犯罪法益的保护必须和人类相关联,好像最终又回到了人类保护,不管怎样它始终逃脱不出“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

环境利益保护—环境刑法研究的新视角

通过上面的观点争论,人们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经过一段时间反思之后,人们集中认为不管怎么选择,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对人类的保护上,也就是说立法的立足点应该还在也只能在人类保护上。直至后来学界环境利益法益说的提出,人们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环境权”,环境利益法益说的提出,就是源于对“环境权”概念的研究,环境权这是指主体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按照传统宪法及民法理论,公民是无权对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表面上好像空气、水、阳光等是与公民无关,只有把空气、水、阳光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视为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才能当这些环境要素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至于严重威胁到人类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公民就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去追究侵害环境利益的当事者以达到对环境利益的保护。由于世界其他国家普遍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我国学者也不乏在此领域进行研究。④

首先,在立法思想上,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环境刑法法益的界定,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更不要陷进所谓折中学说的泥潭,而是要立足于环境的整体利益。所谓利益“其实就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当某种状态所反映的是人们所需求的一种秩序时,它便是利益。”⑤环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人们对环境所享有的一切利益,这种利益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环境保护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整体的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利益法益观的提出,并不是说环境利益可以脱离人这个主体,由于个人权利和整体环境利益的不对等,让人们开始反思环境利益的平衡与保护是否一定要借助于权利的界定?还必须要满足权利的构成要件,尤其是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性,正因为有些利益缺少主体的明确性,或者无法与意志自由相关联,所以即使权利本身正当,也不能被法律以权利的形式予以认可,法益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因为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利益不能以权利予以保护,比如环境利益。

我国刑法对环境法益的保护还没有跳出传统的观念,关于环境犯罪的界定仅限于部分法益的保护,1997年刑法典分则第六章第六节以及后来的刑法修正案规定了15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从刑法规定的这15种环境犯罪来看,从其保护的法益可以具体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制度;另一类是破坏资源类的犯罪,其不仅包括破坏动物资源的犯罪、破坏土地资源的犯罪、破坏矿产资源的犯罪和破坏植物资源方面的犯罪,而且侵害的客体也不外乎是国家关于这些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所以,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也引起立法的反思,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环境污染罪”,首先就是在立法的思想上改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把对环境的整体利益的保护在立法上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其次,环境利益法益观的提出,并不是说环境利益的概念可以脱离人这个主体。因为利益是法律保护的对象,当然也是法律产生的原因。由于个人权利和整体环境利益的不对等,让人们开始反思环境利益的平衡与保护是否一定要借助于权利的界定?因为环境利益与传统的法益如生命、健康、财产等权利不同,不过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诚如奥斯汀所言“权利之特质在于给予所有者以利益”。当年德国刑法学家毕伦巴姆认为,权利本身还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是一种形式的东西。某一种权利的背后还是利益,权利不能脱离利益而存在。⑥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利益都能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因为一种利益要上升为权利,除了需要具备法律予以认可的正当性外,还必须要满足权利的其它构成要件,尤其是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性。正因为有些利益缺少主体的明确性,或者无法与意志自由相关联,所以即使本身内容正当,也不能被法律以权利的形式予以认可,法益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因为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利益不能以权利予以保护,比如环境利益。环境利益源于环境权概念,在当今时代,权利话语遮蔽了法律天空,怎么解决这些虽然不具备权利条件但有保护必要的正当利益,就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最后,法益来自于利益与权利的差别,但法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环境利益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权,但它权利主体的公众性、权利客体的客观性,使环境利益也成为一种权利上升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生态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考虑定罪时就不能只注重对人类造成的实际损害,就像传统刑法上要求造成多少人伤亡、多少森林被毁、多少河流被污染等等,如果仅仅纠结在这些方面,不但不能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可能还会导致更大破坏。瑞士刑法很早就立法保护森林,谁破坏多少森林,就要栽种多少以补偿,这里不是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考虑由于森林的破坏所导致的生态利益的损失。所以,我们的刑法不仅要从立法思想上突破传统的人本主义观念,还要在司法上改变原来的以实际造成的损失来定罪量刑的理念,必须要考虑该危害环境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仅考虑直观利益,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

由于立法者发现了环境状态的巨大价值,一些国外的环境刑法已经规定了“环境犯罪危险犯”,不单单从犯罪结果上来定罪量刑,而是认定危害行为只要足以造成环境破坏的危险就为罪。如德国刑法典第二十九章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保护法益就是环境,不过,这一法益不是在一个宽泛的、非实体意义上,而是在其不同的介质及其他表现形式上来理解。⑦在发展中国家,目前强调的仍是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至于“过度”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本文提出的环境利益法益观,并非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理论路径,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一个学理性比较强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各自的观点,可以说是总说纷纭,其中不乏有很高的见解,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不过,纵然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应该说各种学术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其探讨的意义。

(作者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448)

【注释】

①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②杨通进:“寻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迭共识”,《伦理学》,2006年第6期。

③简基松:“论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④杜万平:“论环境刑法法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⑤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兼论西部开发中环境刑法思想”,《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⑥张明楷:《法益初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⑦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责编 / 丰家卫(实习)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设计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等院校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也伴随着高等院校扩招的前提下迅猛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增多,但是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学生毕业后很难进行实践,投入到工作中去。本文将从如何提高高校艺术设计学生的能力,如何从教学的角度使学生实践创新的发展,来展开。只有创新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就业中。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艺术实践;教学研究

引言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由于早期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缺失,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比较缓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只经历了四十年左右的发展,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很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难度,在工作上遇到挑战。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设计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以至于很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难度,在工作上遇到挑战。高校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缺乏给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问题分析

(一)缺乏团队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个团队来处理一个问题的能力。许多设计活动都是需要群体共同努力来完成的,需要毕业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发展现状仍然不是很令人满意。许多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不会使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要求的提高,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缺乏创新精神

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和他们在四年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实践中他们将实现他们的价值。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给他们展现自己的实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许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不管是服装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转达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很多是缺乏创新和原创的能力,往往在工作几个月后就很难再做出有创意的作品。这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三)缺乏实践工作经验

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来进行实践活动,设计艺术又是一个非常需要实践经验的一个专业。每一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毕业生可以面对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设计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艺术设计,设计中的设计也都已经成为文明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社会的各行各业对于设计人才的认可也在增加。

三、改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具体方法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提高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工作中才能更加符合团队的要求。所以必须以人为本才能做出来真正具有意义的作品。毕业生学生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体验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达到共赢,企业组织到高校进行实际的实践实习工作,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实践的能力。高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让实践课堂走进学生。使得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工作中来。

(三)高校教学结构实践课程改革

要改善高校办学理念滞后的问题就要高校和市场中的企业联合共同不单单是专业学术的学习,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与企业匹配能力的学生。不仅是单方面的能力培养,而是人才培养。更新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结构性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均衡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培养,从绘画基础到专业和实践相互结合。重新建构高校艺术设计体系,也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中与市场所需要人才的不匹配不适应的条件下。学校应该加强这种专业技能的教育,也要加强艺术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的能力。

四、結束语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设计的蓬勃发展也为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能提高业务能力,为设计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为职业生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本文可以对研究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欧阳巨波.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6. (9).

[2]裹麒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贺智朴.艺术教育学[C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杜,2001.

[4]田思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国家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同时在2009年9月出台《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必将极大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有必要对我国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轨迹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发掘其规律、问题,以利于未来环境审计研究。本文以发表于1999-2009年的689篇环境审计论文为样本,从发表时间、期刊类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动力量、学术影响力及研究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系统描述我国近十年环境审计研究的轨迹。结果发现,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的层面不够深入,研究方向存在偏颇性,研究视角显片面性。未来的环境审计研究应更加紧密围绕全球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会计的最新实践,整合生态学、环境科学、会计学及审计学界力量,倡导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更加注重民间环境审计、环境审计的鉴证职能、生态绩效的评价审核等研究。

关键词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综述;生态审计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实施,职业教育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自主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校园网络的普及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职业教育音乐的教学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在网络中可以查阅到大量的有音乐技术、音乐生活、音乐环境,音乐人文等方面的信息,网络成为职业教育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选工具。本文就职业教育音乐学科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谈谈设想。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

1.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问题,为将来诗情画意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弥补教材中部分陈旧的内容,增长学生的新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

1、充分利用校园网,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阅和下载与音乐相关的学习实践材料。

2、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教给学生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等。

三、师生角色的定位

1.教师的组织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特别对职业教育生来讲,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点。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鱼龙混杂,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取向加以引导,或对信息进行过滤,制作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知识信息网站(页),或提供相关网站链接,或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外购的软件(例如《动物世界》、《21世纪小百科》等),供学生使用。

2.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大胆探索,通过网络、课件、文字、语言等媒体,小组协作,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共享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四、研究性课题的确定

1、原则

根据职业教育生好奇性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弱、成人感强而心理不稳定、兴趣易激发而不易保持的特点,研究性课题的确定原则是:

(1)起点要低,难度要小,要容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2)在不同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可以不尽相同,循序渐进。

(3)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兴趣性,既紧扣教材又能联系社会实际,同时能够从网络上查阅到大量有关的信息。

(4)对考试要求不高。

2、来源

(1)适当选取教材中的内容。现行音乐学科教材中就有许多内容适宜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索性研究。例如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创造。

(2)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某些问题具有探根究底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例如音乐创造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等。充分挖掘利用这股源动力,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捷径。

(3)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本来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从社会和生活中挖掘发现问题,并能为社会分忧解难,服务于社会,乃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为题材,进行多方面探索。

五、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如表一)

六、研究性学习实例

课题:针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命运”等知识进行探讨。学习过程如表二。

七、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在自主探索。把那些既对音乐学科感兴趣,又对计算机充满热情的学生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设计制作自己的网站,并及时维护更新,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这对培养计算机和音乐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有益的。

2.网络是个新世界,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3.网上世界丰富多彩,易造成学生精力分散,对知识的消化不良和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整,教师要善于进行调节。

4.网络探究不能代替实践,学习音乐学科离不开实践,许多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决不能因网络的使用而削弱实践活动。

5.注意课题研究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使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既充满了成就感,又能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和持久性。

研究性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所熟知。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具有其先天的优势,但是网络环境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如何对相关的媒体进行设计、选择和应用。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网络教学中媒体的探究、分析,阐释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的选择和应用相关媒体。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媒体;选择;应用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教学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承载、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媒介。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应用的教学媒体意思支撑网络教学的平台就是网络教学媒体[1]。作为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因其具有的网络属性,使其在媒体的选择、应用方面都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媒体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这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属性或者说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教学环境下所应哟的媒体应该具备连接不同空间、时间的教师和学生的功能,相比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媒体而言,其灵活性、共享性要更好[2]。

1.1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媒体特点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媒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3]:

(1)受控性,主要是指媒体信息的接收方也就是使用者其获取信息与操纵的难易程度,如网络的带宽、并发数以及网络平台系统的操控难易程度等。

(2)实时性,一般主要指的是同步媒体的特性,主要就是能否及时的传递信息。

(3)交互性,主要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媒体具有的传递师生交互信息的能力。

(4)表现力,指的是网络教学下的媒体在教育、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将事物的运动状态,空间的关系,时间的联系进行呈现的能力。

(5)重现力,与表现力类似但是更侧重于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

1.2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媒体的分类

目前在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领域,对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媒体分类方式有很多种,而本文中根据媒体的时空特点将其分为了同步教学媒体和异步教学媒体两大类[4]。

(1)同步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同步教学媒体指的是,能够将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地点进行传递的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在线直播中的一些教学视频、文本、图像等。

(2)异步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异步媒体其相对于对同步媒体来说,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使教育、教学信息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内进行传递。在异步媒体支持下的网络教学与学习活动,真正的做到了学与教的时空分离。

2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2.1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媒体选择的依据

(1)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这是网络教学以及传统教学中,选择媒体的时候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不管多么具有表现力的媒体,只要在教学与学习中应用的必要不大,那么这样的媒体在实际实施网络教学中就没有太多的应用价值[5]。

(2)依据教学需要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几个方面的实际需要,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媒体。依据教学目标之根据教学目标、学习活动的需要来确定媒体的形式的,例:在网络教学中如果需要应用于听觉刺激相关的信息的时候,则需要应用音频类的媒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媒体主要是指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运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要求也不同。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分别对待。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媒体指的是,确认教学对象的特点后根据其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确定采用何种媒体形式表现信息、传递信息。依据学习环境来选择教学媒体,首先确认学习环境的特性后,考虑选择或排除某些媒体,从媒体的适用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学的环境。有些时候在某些环境下应用同步媒体更适合教学与学习,那么就有关侧重于在网络教学中多采用一些在线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资源;如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地点和教学者安排教学时间、地点有很大的差异的话,异步的教学媒体可能就是网络教学的首选[6]。

(3)依据媒体的特点选择媒体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使用的媒体一个很多的时候都是“人机界面”,这种界面实际上就类似于传统教学媒体中的学习者、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渠道。一般情况下同步媒体提供实时的交流,具有同步交互的作用那么在选择媒体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特点,在具体需要有实时交流、交互的时候多采用一些这样的媒体;而异步教学媒体是把信息“存储”起来,教师和学习者在准备好之后或方便的时候浏览和发送交流的信息,这就是异步交互,而有些时候如在网络教学中的作业布置、课后问题综合答疑、总结性评价等方面实际上都是需要这类媒体的。

(4)其他方面

主要包括采用某些媒体时需要涉及到经济、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如媒体应用的资金限制,相关的版权等。

2.2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媒体选择的应用

(1)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借助多种网络教学媒体(主要是异步教学媒体)进行和教学者时空分离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进度、内容、形式等都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利用相关的网络视频教程(事先由教学组织,上传在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学习某些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基础确定进度、学习时间。这种类型的网络教学,学习者对媒体信息的依赖性是很大的,媒体信息成为其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在遇到相关的疑难问题的时候也很难得到及时的解答,这也是这种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缺陷。而现今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重点是则是放在创设体验式的网络学习情境方面,通过网络媒体的表现力来强化学习者的自主感悟、调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信息如动画、网页、视频、音频等创设一种富有情趣的、生动活泼的、轻松愉悦的、蕴含哲理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实施网络教学,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除需要教学者为其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借助适宜的媒体),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教学者利用网络媒体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

(2)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协作学习中最基本的形式是合作学习与互动式的探究,主要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互动,学生集体间的合作与互动,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合作与互动以及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媒体呈现课程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究主题并分配任务。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者的要求或者自发的组成小组。进行组内协作以及小组间互动进而实施研究性的教学、学习活动来实现学习目的与教学目标。

应该说计算机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协作学习中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通道更多,表现信息的媒体形式更为丰富。因此网络环境下实施的教学与学习都是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独特优势来创建由学习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社区”,他们之间借助相应的媒体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并且借助一些网络媒体如BBS、EMAIL发送的文本、图片等来交流、协作共同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分离,利于网络学习、教学环境下的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影响,促进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3)在探索学习方面的应用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探究学习都是以某些特定的主题内容而有计划地展开学习、教学活动的,而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围绕这些主题而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的。和上面提到的自主学习一样对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任何一种学习模式,学习者在学习中无论是借助同步媒体还是借助异步媒体的学习,都必须经过自主学习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有很大的自觉性,而以前的网络的自主学习一般是没有了教师特定的解释、交流环节的,在学生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很难得到及时的答疑和帮助[7]。

而网络教学环境下就可以实施探索性的学习来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学习者记住网络媒体(网络视频、网络文本教程、网络录音等)进行独立学习的时候,教学者需要就可以在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设置答疑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或者教学者在进行网络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学习者容易遇到那些问题,学习过程中有那些常见的疑问,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问题及其答案罗列出来,放在答疑系统中再利用多种网络媒体形式将答疑信息传递给学习者。同样,当学习者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从答疑系统中获得迅速的解答,消除学习过程的许多障碍,也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答疑的工作量,缩短学生获得解答的时间,当然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媒体来进行支持的。

3 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媒体的有效选择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的媒体的优秀与否决定了是否能让学习者们更好地认识新知识进而形成新的观念。总的来说,网络教学媒体在时下的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发展与创新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而相关的研究还需要继续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曾佑伟.网络课程视域下高校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2.

[6]谭庆芳.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7]房大明.论新时代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155.

作者简介:沈静(1984-),女,黑龙江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处理;李晓东(1963-),男,黑龙江人,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上一篇:政策性保险监管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素养英语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