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

2023-10-12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1篇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 A.香港已回归祖国 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34.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的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个伟人的不同要求,也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邓小平把教育的视野引出了国门,引向了世界,引向了未来。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理解。(6分) 35.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6.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 (1)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A.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D.“铁人”。

E.“两弹元勋”。

F.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H.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I.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J.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2)他们仅仅是历史的天空中闪烁过的几颗星,请你谈谈你答这道题的感受。(4分) 37.活动与探究(12分)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C 22.A 23.C 31.(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 (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32.(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 (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33.(1)称大秦。

(2)中国的丝织品。

(3)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到洛阳进谒汉桓帝,送给汉桓帝象牙等珍贵物品。 3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必须靠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35.(1)错误:1949年9月10日。 改正:1949年10月1日。 (2)错误: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3)错误:十一届五中全会。改正:十一届三中全会。 (4)错误:温饱。改正:小康。 (5)错误:28 。改正:29。

36(1)A毛泽东,B黄继光,C周恩来,D王进喜,E邓稼先,F焦裕禄,G.雷锋,H邓小平,I袁隆平, J容国团。 (2)略。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2篇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喻新旧事物更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意境相似。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___ ______,_______ ___。

(5)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缄默(xiān) 恣睢(zì) 宫阙(què) 锲而不舍(qiè)

B.妖娆(ráo) 拮据(jū) 炽烈(zhì) 惟妙惟肖(xiào)

C.惬意(qiè) 踌躇(chóu) 巷道(hàng) 恃才放旷(shì)

D.尴尬(gāng) 亵渎(xiè) 禅让 (shàn) 参差不齐(chā)

3、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2分)(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 B.巧妙绝伦

C.妙手偶得 D.异想天开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2分)( )

万里长江横巨坝,_______ ___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B.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

C.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D.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银牌。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文段前后连贯、呼应。(2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 ;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

7、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分)

8、期末语文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准备,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2分)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一)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9、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10、“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未穷青之技( )②乃谢求反( )③响遏行云( )

1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2分)

译文: 。

1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答:

1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8分)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15.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16.回忆姐姐的两件事,以记叙为主,同时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前一件事侧重

描写,后一件事侧重 描写。(2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2分)

① ②

18.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19.分析结尾划线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

终身难忘?(2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了16―21题(12分)

高科技解决“衣食住行”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那么,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呢?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3篇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喻新旧事物更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意境相似。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___ ______,_______ ___。

(5)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缄默(xiān) 恣睢(zì) 宫阙(què) 锲而不舍(qiè)

B.妖娆(ráo) 拮据(jū) 炽烈(zhì) 惟妙惟肖(xiào)

C.惬意(qiè) 踌躇(chóu) 巷道(hàng) 恃才放旷(shì)

D.尴尬(gāng) 亵渎(xiè) 禅让 (shàn) 参差不齐(chā)

3、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2分)(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 B.巧妙绝伦

C.妙手偶得 D.异想天开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2分)( )

万里长江横巨坝,_______ ___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B.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

C.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D.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银牌。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文段前后连贯、呼应。(2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 ;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

7、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分)

8、期末语文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准备,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2分)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一)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9、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10、“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未穷青之技( )②乃谢求反( )③响遏行云( )

1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2分)

译文: 。

1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答:

1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8分)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15.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16.回忆姐姐的两件事,以记叙为主,同时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前一件事侧重

描写,后一件事侧重 描写。(2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2分)

① ②

18.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19.分析结尾划线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

终身难忘?(2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了16―21题(12分)

高科技解决“衣食住行”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那么,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呢?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4篇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喻新旧事物更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意境相似。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___ ______,_______ ___。

(5)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缄默(xiān) 恣睢(zì) 宫阙(què) 锲而不舍(qiè)

B.妖娆(ráo) 拮据(jū) 炽烈(zhì) 惟妙惟肖(xiào)

C.惬意(qiè) 踌躇(chóu) 巷道(hàng) 恃才放旷(shì)

D.尴尬(gāng) 亵渎(xiè) 禅让 (shàn) 参差不齐(chā)

3、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2分)(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 B.巧妙绝伦

C.妙手偶得 D.异想天开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2分)( )

万里长江横巨坝,_______ ___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B.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

C.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D.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银牌。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文段前后连贯、呼应。(2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 ;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

7、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分)

8、期末语文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准备,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2分)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一)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9、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10、“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未穷青之技( )②乃谢求反( )③响遏行云( )

1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2分)

译文: 。

1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答:

1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8分)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

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15.请找出作者概括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16.回忆姐姐的两件事,以记叙为主,同时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前一件事侧重

描写,后一件事侧重 描写。(2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2分)

① ②

18.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19.分析结尾划线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

终身难忘?(2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了16―21题(12分)

高科技解决“衣食住行”

在“神舟”五号飞船上,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那么,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呢?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5篇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如果发现一个完好的恐龙细胞,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培育

出恐龙( )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发酵技术D.酶工程 2.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烟草,能够抗虫的根本原因是A.细胞中含有抗虫的基因B.能够使害虫不能靠近C.能产生苏云金杆菌D.能够产生杀虫毒素

3、原始生命出现后,下列哪项顺序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4、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了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大气、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陆地 C.原始大气、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5、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的晚的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最多B.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6、人体内残存了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一生物进化中的证据属于()

A.古生物学的证据B.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C.胚胎学的证据D.遗传学的证据

7、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C.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8、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

长的办法是: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后吃鸡

9、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都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

A.进化方向相同B.有共同的祖先 C.自然界的偶然巧合D.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10、下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八年级生物第1页,共6页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1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12、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蛇和猫头鹰捕食田鼠,如果鹰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就要成为另一种捕食动物。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A.猫头鹰群体的增大B.猫头鹰的灭绝C.蛇群体的增大D.鼠群体减少

1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

A.遗传的多样性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D.细胞的多样性

14、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假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传递率20%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是()A.20%和2%B.0.8%和0.32%C.4%和0.8% D.0.8%和0.032%

15、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少分解者

16、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温度D.空气

17、下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常常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B.农田系统的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8、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C.科学研究价值 D.潜在使用价值

19、生物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以上都不正确

20、造成当今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变异现象的存在B.大多数植物生长缓慢 C.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D.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

八年级生物第2页,共6页

21、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个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牛奶添加了蔗糖B.牛奶经过了煮沸 C.牛奶进行了冷却D.玻璃瓶没有密封

22、在日常生活中,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夫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23、各大超市销售的袋装“上好佳”鲜虾片采用的贮存方法是()

A.真空包装 B.添加防腐剂C.干燥处理 D.气调包装

24、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25、动物克隆技术不可能应用到哪个过程()

A.快速培育优质家畜B.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C.保持物种多样性D.杂交育种

26、科学家将雌黑鼠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殖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雌B.褐、雌C.白、雄D.黑、雄

27、下列新个体的获得与“多利”羊出生原理不同的是()

A.插柳B.压条获得的石榴树 C.种子萌发后长成的菜豆 D.单细胞培养的胡萝卜

28、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

A、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大分子物质 C、单细胞生物D、原始生命

29.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状态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A.恒温培养箱里B.窗台上C.药品橱柜D.冰箱冷藏室里 30.下列的哪一过程与发酵无关()

A.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B.水果放久了有酒味C.酒酿的酿制D.青菜的盐渍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0分)

31.下图是维尔穆特培育克隆羊“多利"的过程图解,请据图

分析:(7分

)

八年级生物第3页,共6页

(1)该实验中共选用了只母绵羊。

(2)在进行实验时,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原因是。 (3)“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因此“多利”几乎是的复制品。 (4)你知道试管婴儿吗?目前,全世界试管婴儿已过百万。“试管婴儿”与“多利”相

比,在本质上有何区别(5)你认为“克隆技术"会促进生物的进化吗?,理由。

32.根据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一山容不下二虎”的俗语不仅说明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个体间存在________,同时也揭示了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_基本规律。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了影响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谚语中,隐含的食物链是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描述的现象中,对此过程做出巨大贡献的生物是________,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属于________。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树木的这种自然更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从自然选择角度看是一种________现象。 33.实验探究(6分)

下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

八年级生物第4页,共6页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

(1)左图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生成的场所依次是和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你推测甲、乙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

放在30

℃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条件下。

34、(4分)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图解,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太阳能、二氧化碳、水、氮气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2)图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来。。

(3)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等的消费者是。 (4)在该生态系统中,若为了保护黄雀而消灭蛇,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35、(6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最终来源于[]过程。 (2)完成④过程的是,A经过⑤过程吸收的物质是。 (3)B、C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4)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中的。

36、

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其中左图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右图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试验装置)(8分)

八年级生物第5页,共6页

(2)右图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B装置模拟的是,它是诞生的摇篮。

(3)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左图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左图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

37、盛夏的傍晚,一阵凉风吹过,稻苗和杂草你推我搡地争着最后一缕阳光;蝗虫和蝼蛄在贪婪地享受着美味,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田园卫士——小青蛙的到来;只有田鼠边吃边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蛇出现了,田鼠飞快地跑向自己的洞穴;蛇只好不情愿地追起了小青蛙。

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假设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2)从进化的角度看,此稻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中最高等的是。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DDT污染,最终体内DDT富集量最大。

(4)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

38、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它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l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6分)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到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

(3)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人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范文第6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理解并掌握以下历史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等,培养学生联系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复习提纲,结合提问方式进行复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通过复习再次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及我们心中的伟人——邓小平。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改革开放、中国外交成就。

难点:复习内容多且杂,要学生能融会贯通比较困难。

三、复习方法:

利用复习提纲进行分析

四、学法指导:

归纳法、练习法

五、复习过程:

教师根据复习提纲,师生互动,进行复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见课本P2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P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战。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9)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6、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影响: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 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 (1)内容:P27 (2)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他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29~P31。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点:

①土地改革是1950年开始,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农业合作化是1952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人民公社是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8、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10月)

(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P39(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 (3)影响:P39

2、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4、国有企业改革:

(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5、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①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2、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的交往:

(1)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②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③20多年来,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3)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见课本P77《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4、在亚非国际会议(又称“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③使中国赢得参会各国的理解和尊重。

5、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见课本P81《中美建交公报》)。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9、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0、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11、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和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核技术领域: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2)航天技术领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送上了太空,并进行了太空漫步(翟志刚)。

(3)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邓稼先、袁隆平(学习他们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2、籼型杂交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

1、“863计划”(见课本P94):确定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应用: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E-mail)、通话、购物、上课、看病等。

(2)影响:①正面: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②负面:网络的不健康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如: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超时无节制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第七单元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1)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

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旅游坐飞机也不稀罕。

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旧四大件)。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教案下册范文下一篇:成长作文高中生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