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范文

2023-09-19

保护环境范文第1篇

当今世界,禽流感,非典等流行性急病不断发生,台风、海啸、水灾、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水污染、空气污染、生活环境污染等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追溯其根源无不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有关联。为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旁贷。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适时渗透保护环境教育

要想在不影响语文教学目标又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只有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保护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保护教育适当结合。我的作法是:一方面,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趵突泉》、《海底世界》、《鸟的天堂》、《春》、《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咏柳》、《望庐山瀑布》等之类的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对自然、对人文景观、对非人生命体产生接受或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或人文环境并乐于善待其他生命体的情感和意识。另一方面,说明文教学直接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说明文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如《黄河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食物从何处来》、《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如教学《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明白自然界存在着一个食物链,破坏了这个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使整个生物界遭到灭顶之灾。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第四自然段提到:“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使他们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教师应该借机启发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告戒同学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同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环境科学知识,掌握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二、利用作文教学契机,有机渗透保护环境教育

作文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保护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首先,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写“环保日记”,让学生记下自己每天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捡自己周围地上的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保护一只小动物等日常生活小事。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又渐渐培养成一种更为可貴的环保习惯。其次,教师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作文。每次作文前要安排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作文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你心中的真情实感。这样一来,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有对所见景致环境问题深深忧虑的,更有对改善环境提出自己见解的。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同时也是保护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学的一个成功作法。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保护环境教育渠道

虽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蕴含了相当数据的保护环境教育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达不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保护环境教育,有必要在课本之外为学生补充一些以保护环境问题为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一是开展视听活动,在培养学生听和阅读能力中渗透保护环境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环保视听材料,组织学生课外看和听,如广播录音、影视录像、书籍、图表、新闻报道等,还有儿童非常喜爱的文学体载,如故事、连环画等,故事或连环画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虚构的情节向学生揭示环境的变化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平面图像向学生展示各种非人生命体或非生命体由于人类活动而受到的冲击,激发学生对遭受破坏的事物的同情情感,使他们能理解和关注人类以外的环境事物,感受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二是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学生说写能力培养中渗透环境教育。学生根据自己从书本中了解到的环境知识,编写故事、公益广告词、给家长或社区成员写建议书,作环境调查或环境保护活动的报告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深他们对文体知识的理解应用,而且有助对家庭和社区环境的改善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三是开展“我让环境更美好”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活动,在学生收集信息和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环境教育。作文前组织学生参加种树种花甚至种庄稼,收集废纸,铲除城市“牛皮癣”,打扫街道,打扫公共厕所,清理河边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垃圾等。通过亲自体验、现实参与来激发他们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日益严重、近在咫尺的环境污染的深恶痛绝,增强环保的自觉性,同时培养了接触社会、获取信息、与人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也积累了大量素材。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保护环境教育,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课改,勇于创新,探求保护环境教育渗透的更多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

保护环境范文第2篇

环境管理目标:

文明施工、美化环境、预防与减少噪音、废污水排放,满足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要求,各方投诉率为零,无新闻暴光。

1、 组织环境保护学习,建立环境监控体系

1.1 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执行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充分发挥经理部中环保组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环境状态,督促全体职工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1.2 时常开展文明教育,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提高美化环境意识,督促施工人员遵守市民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均佩带胸卡,按人员类别、工种统一编号管理。

1.3 建立环保工作自我监控体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音、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污水、烟尘、噪音污染、夜间光照,同时协调外部关系,同有关环保部门加强联系,解决扰民问题。

2、 对施工现场噪声的管理措施

2.1 工程使用机动车的噪声控制

2.1.1 工程使用的机动车辆,必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无刹车尖叫声;必须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音器。行车噪声要符合国家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

2.1.2 工程使用的各种机动车辆,喇叭正前方2米处声级不准超过100分贝,禁止使用气喇叭。在任何时间内,不准用喇叭叫人、叫门。 2.2 施工生产中噪声的控制

2.2.1 开工前必须报送环境保护部门按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审批,防治噪声污染的设施,必须按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进行设计。

2.2.2 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在夜间施工时间,不影响其他施工单位人员的正常休息。

2.2.3 工艺上要求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进行噪声大的作业时,须持有环境保护部门发放的《夜间作业许可证》。

2.2.4 严格控制人为噪音,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并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与工艺。

3、 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管理措施

3.1 建筑工地开工前,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与工地所在地的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明确工地环境卫生责任。

3.2 建筑垃圾、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的车厢应确保牢固、密闭化,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工地出入口5米内应用砼硬化,出入口设置通畅的排水设施,并派专人冲洗运输车辆轮胎,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整洁。

3.3 结构外墙脚手架外侧满包细目绿网,防止杂物、灰尘外散,形成环境污染,密目网拆除前应先清洗后拆除。

3.4 不得随意抛掷旧料、废土和其他杂物。禁止野蛮装卸建筑废土、建筑垃圾和建筑材料,必须采取随拆随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3.5 工地渣土、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置,及时清运,空地应尽量绿化。 3.6 建立健全工地保洁制度,设置清扫、洒水设备和各种防护设施;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覆盖剂,防止和减少工地内尘土飞扬,物料、渣土外逸,及废弃物、杂物飘散,并做到工地围挡外100米内无建筑污水外溢和建筑垃圾。有拌和机的地方要采取防尘措施。

3.7 职工食堂应使用煤气、柴油等清洁燃料,禁止燃用原煤、木料、竹片等。建筑工地禁止焚烧建筑垃圾、油毡、油漆、塑料等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和烟尘的物品。

3.8 每天专人清扫场内地坪及长外道路,时刻保持场内外清洁,防止灰尘飞扬。 3.9 对进出场道路,不乱挖乱弃,旱季注重道路铺渣洒水养护,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雨季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因雨水剥离道路造成污染。

4、 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4.1 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需排放时,必须经过处理,并经有关部门同意运到指定地点掩埋或销毁。

4.2 在建筑物的四周设下水道,由专人疏通,确保建筑物外四周无积水,四周道路畅通、平整,各种物资整齐堆放。

4.3 施工现场临时男女厕所设专用化粪池,室内隔断贴白瓷砖,墙面贴白瓷砖至1.5M高,地面贴防滑地砖,并吊平顶。定时启动水箱冲洗,进入化粪池。

4.4 对进出场的车辆机械,采用高压水龙头冲洗车轮,确保离开工地的车辆上不能有泥土、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保护环境范文第3篇

(七)班姓名:蔡舒娜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会使河流遭到污染。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6. 人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筷,需要砍伐大量树木,森林面积逐渐减少。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塑料袋、一次性筷、垃圾等。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1、我们在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2、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工商所。工商所的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3、我们去询问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告诉我们,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

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市民随意乱扔垃圾。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城市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 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这种方法需要人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

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市民环境意识强不强,也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较强的环境意识,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在环境保护,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不够。或许维也纳的垃圾处理宣传工作对我们有较好的借鉴作用:(1)开设垃圾电话专线,专门解答居民对政府推行的垃圾政策提出的所有疑问;(2)开展上门,咨询业务,并设立流动咨询站;(3)印发垃圾小指南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4)小学校提供宣传材料,从小孩的思想工作开始做起;(5)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动员居民们参与到垃圾的治理中。

保护环境范文第4篇

摘要: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荟萃,境内风景优美、植被葱郁、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这为湘西自治州保护环境,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大机遇。分析了湘西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概况,探讨了湘西州产业融合下旅游品牌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湘西州旅游品牌建设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 湘西 旅游品牌 建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地处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贵州、重庆接壤,是湖南的西北门户。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荟萃,境内有汉、土家、苗、回、瑶、侗等多个民族,多民族长期聚居创造了璀璨的湘西文化,是我国文化王国中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该地区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族,历史上曾爆发了多次当地居民联合起来反抗中原政权压迫的各种起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为湘西自治州保护美好环境,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大机遇。

1 湘西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1.1 文化产业

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质朴勇敢的湘西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明,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民族手工艺品、剪纸等众多元素构成了湘西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传承。湘西州历史上名人辈出,以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的沈从文、当代画坛大师黄永玉等为代表的湘西人为中国政治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以及湘西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旅行者游玩时探新、探奇的文化需求,湘西州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不断增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样。2013年,先后举办了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首届凤凰边城音乐节、中国凤凰第六届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矮寨大桥巅峰绝技平衡术挑战活动、中国凤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2014年又强势推出了“烟雨凤凰”大型实景剧演出、凤凰古城“偶遇节”、苗族奇人矮寨大桥高空上刀山等活动,有效丰富了湘西州文化产业内涵。

1.2 旅游产业

目前学界对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划分尚无统一定论,本文认为,湘西州旅游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期、飞速发展期和稳定升级期三个阶段。从1957年自治州成立到1999年底是起步发展期,该阶段湘西州经历了全力打造张家界景区、景区成名后脱离行政管辖区域、湘西旅游开发跌入低谷、湘西旅游业在迷惘中徘徊的几年等时期。从1999年底到2008年是湘西州旅游的飞速发展期,1999年底,香港振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8亿元,与永顺县政府签订《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合同》,取得猛洞河风景区50年经营权,再次拉开了湘西旅游开发序幕;2001年,张家界黄龙洞旅游公司以8.33亿元取得凤凰古城50年经营权,实力强劲的旅游开发公司入驻,为湘西旅游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湘西州积极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战略发展旅游产业,使湘西旅游品牌得到迅猛发展。2008年以后是湘西旅游业的稳定升级期,根据前期已有基础,湘西州旅游行业夯基础、重宣传、创品牌、扩影响,常吉、张花、吉怀等高速相继建成通车,与贵州铜仁共建鳳凰-铜仁机场,积极推动景区景点行业规范建设,旅游产业不断创新升级。

湘西州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风景优美、植被葱郁、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凤凰古城、德夯苗寨、龙山秦简、土司王城、矮寨大桥等一批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代表着湘西州旅游的整体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湘西州旅游业发展迅猛,201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2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9亿元,分别增长23.2%和37.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7.3万人次,增长8.9%。旅游收入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4.59%。旅游业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对2013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9.1%[1]。

2 旅游品牌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2.1 旅游品牌建设能促进旅游产品清晰定位

品牌建设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对品牌的定位,建设旅游品牌根本目的是增强旅游者对旅游地景区建设、行业管理、当地文化的认同以及增强在游玩过程中区别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旅游感受和体验。基于这种思路,创建旅游品牌时,需清晰定位当地旅游功能分区,大力挖掘本地区优势资源,根据客源市场及游客层次,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满足游客旅行需要。

2.2 旅游品牌对区域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作用

旅游品牌的创建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当前旅游需求层次提高和转型阶段,体验式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追捧,创建和维护文化旅游品牌,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和从业人员积极配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助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2.3 旅游品牌能较大程度开拓旅游市场资源

旅游品牌是对旅游地形象的展示,也是旅游地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方面良好的旅游品牌对旅游者心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吸引旅游者前往目的地开展旅游相关活动,不断开拓新的游客资源市场;另一方面,游客的到来也对旅游地品牌建设升级具有反作用力,鞭策其改善经营环境,加强景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推进旅游品牌和客源市场建设。

3 湘西州产业融合下旅游品牌建设现状

3.1 湘西旅游发展态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湘西州旅游行业在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的政策指引和旅游企业注资开发的双重作用下,湘西州旅游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01年,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者1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的3.03%。全年接待来州旅游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同胞2249人次,旅游创汇101.21万美元,全州旅行社总数达8家,星级涉外旅游饭店10家。而仅仅十年过后的2011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8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88亿元[2],分别是2001年的8.79倍和35.27倍。到2011年,前往湘西州旅游的国内游客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旅游品牌打造和创建工作都成效显著。

3.2 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湘西州越来越注重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统一规划范畴。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传统旅游景区景点融入了湘西民族文化元素建设后,景区形象、游客满意度等方面均得到较好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动力。一是产业间融合度在逐步增强。相较于传统式的旅游建设,古城凤凰上演的大型山水实景剧《烟雨凤凰》、在猛洞河取景拍摄MV由湘西州籍演艺名人宋祖英演唱的歌曲《家乡有条猛洞河》、德夯苗寨每天进行的苗族婚嫁礼仪、民族服饰、祭祖拜神等表演、极好地发挥了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增强了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度。二是景点景区建设有目共睹。在景区景点建设中,融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演艺等元素,以此吸引游客注意。如德夯盘古峰因为盘古开天辟的传说及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而得名;问天台则来自屈原的《天问》,相传屈原被流放到沅澧一带,后登问天台作出了著名的《天问》。三是通过文化名人效应来扩大旅游宣传。如将被誉为“画坛鬼才”的黄永玉的画室夺翠楼建在凤凰城沱江边,既增加了凤凰城市文化品味又满足了游客探寻大师作画环境的好奇心,是文化和旅游双重效应完美的结合。

4 湘西州产业融合下创建旅游品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湘西旅游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型的旅游模式,即历史遗迹、民族传说、自然山水环境等景区景点来吸引游客。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消费层次的提高,旅游产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湘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美秀丽的自然环境,而在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二者融合发展,促进湘西旅游品牌建设方面,湘西州还略显不足。

4.1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受传统文化观念束缚,很少有人将文化也看成是生产力,并且是当前促进湘西旅游提质升级的重要生产力,认为文化产品仅仅体现在影视作品、文艺演出、广告宣传上,而忽视了其做为商品所固有的文化价值属性。从当前情况来看,湘西州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仅有《烟雨凤凰》实景剧演出、龙山秦简博物馆和依托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成名的永顺王村镇等少数几个景区景点。思想意识的滞后,较大程度阻碍了湘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湘西民风淳朴,民族习俗保存相对较为原汁原味,如位于深山绝壁上的苗家村落——保靖县吕洞村,若非2014年农历春节期间经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直播吕洞村》,世人很难知道在大山深处尚保存有这么一块未经雕琢而发展潜力巨大的璞玉。

4.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

受地理位置、自身经济条件及发展基础、国家相关规划等内外因素影响,与省内的长沙、湘潭、张家界等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相比,湘西旅游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主要表现为交通路网建设迟缓,旅游地停车场规划滞后,景區建设超前规划不够等。同时,还存在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以至于对民间民俗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如著名的湘西猴儿鼓,随着年长一辈逐渐逝去,年轻一代多外出谋生或疏于学习,这一曾在湘西民间广为流传的敲鼓技艺目前能按照节拍熟练敲打的人已经不多,急需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和精力整理抢救,保护传统技艺。十分具有苗族特色的“四月歌会”、“七月八赶秋”等节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宣传上,没有形成旅游爱好者定期向往的重大旅游品牌。

4.3 品牌宣传着力点尚未找准

湘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形成统一品牌,组合旅游推销拳头产品力度还有待加强。目前为世人熟知的宣传口号是“神秘湘西”,但游客来旅游之后,湘西究竟神秘在哪里,神秘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打出神秘湘西的宣传口号依然是盘旋在旅行者脑中的未解之题。山东、青海两省份旅游宣传分别推出了“好客山东”、“大美青海”口号[3],统一推介本地区旅游产品,恰到好处地概况了本省旅游形象,极大地提升了两省份旅游知名度。尤其是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于其与湘西在经济发展程度、少数民族属性、区域地理位置均具有一定相似性,更值得湘西旅游发展借鉴。

5 加强湘西州旅游品牌建设对策建议

5.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

一是要摒弃狭隘地域观念,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格局,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建设,打破相关部门利益壁垒,组建由州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旅游、发改、交通、质监、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以及相关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联合参与的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二要对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做好注脚。要科学合理统筹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使二者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在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地方适当植入民族文化产品,满足旅游者旅游探新探奇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降低旅游开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打造出一批精品旅游目的地,起到提高湘西旅游知名度和缓解部分景区游客过于集中的压力的作用。

5.2 强化文化旅游品牌意识,推动湘西旅游品质建设

首先推动形成全民支持旅游建设意识。加强民众思想教育,形成“我为旅游,旅游为我”的良好氛围,要动员民间艺人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对流传在民间的土家剪纸、婚丧哭嫁、打溜子、摆手舞等技艺要认真发掘整理,引导民众将技艺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形成湘西民间技艺文化品牌。其次,深入挖掘湘西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湘西民族文化所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因子,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让游客在湘西旅游真真切切能体验到与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的旅游感受。湘西是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如神秘的巫傩文化、先民图腾说、湘西赶尸、落花洞女等。充分挖掘整理好“湘西文化”这座富矿,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形成魅力十足的湘西文化品牌,让旅游者对这里的民族文化倾情向往。

5.3 大力挖掘各方旅游资源,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要搭建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平台。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载体,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发展文化旅游,要积极构建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平台,从政策引导、税收优惠、企业开发用地等方面支持民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速推动经营民族特色产品和民族文化的公司企业成长。同时,要加强湘西文化特色品牌宣传,准确定位湘西旅游中高端客源市场,选准选好符合旅游人群旅行偏好的宣传口号及传播载体,尽可能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推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二是要理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全面树立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等重要思想,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民族文化研究,积极为高校、院所与相关文化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多方联动,建立湘西旅游品牌可持续发展机制。针对凤凰、猛洞河等湘西知名景区将50年承包经营权出让给相关企业特点,要认真核实旅游企业对景区开发及维护的资金落实情况,确保景区景点日常管理、修缮维护、后续开发在合理合法合规范围内得到有效执行,不断推进湘西文化旅游品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11年湖南省湘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高静.山东青海两省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实践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1).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BA282)。

作者简介:蒋才芳(1969-),男,湖南洪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

保护环境范文第5篇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公共环境教育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高校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目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导致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气候紊乱导致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珍稀物种不断消失,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的朋友越来越少;在周围的环境中,大量有毒化学物质随意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使许多重金属元素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威胁公众健康。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危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如何解决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现代大学生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的形成也将决定我国环保事业的成败[1]。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了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的通识课,《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2]。

经过两年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其他高等院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经验,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希望能对此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内容的实时性

(一)课程内容合理化

为了紧跟学科前沿,该课程选择清华大学钱易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作为教材。该教材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学科的覆盖面广,本课程涉及生态学、资源学、环境学、伦理学、经济学、治理学等诸多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内容丰富[3]。但教材的更新毕竟与当今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不能同步,且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具有量大,面广,及时的特点,因此,如果完全以该教材作为教案,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教材的局限性,该课程教案以本教材中的基本学科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基础,以全球最新的环境案例及环境保护形势和政策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介绍实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缩短课程内容与环境科技前沿的距离。实践证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又不使授课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由于该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因此将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形成小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来教授,会更易于被学生掌握,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物种多样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考虑到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数来自非环境专业,因此,此类专题大多比较熟悉,而且是热门话题,例如,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PM2.5的制定及危害等,学生很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学生就能接受,从而使课程内容深浅得当,难易适中。

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模式的多样性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高,但知识面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足以完成教学目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多媒体技术,内容极其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从视听两个角度来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与传统的教师传授模式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例如讲解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文字板书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全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难以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在讲授该专题内容时,可以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手段,介绍历史上以及当前出现的环境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2010年墨西哥湾油田漏油事故、2011年铅酸蓄电池厂污染导致的血铅超标事件等。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给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并貌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全球环境形势的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面对环境危机事件时的处理对策[4,5]。同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环保类影片及环保专题的影像资料,如《可可西里》、《美丽的西双版纳》、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园等,既贴合课程的要求,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当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中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几近100%。因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变得可行,而且会促使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庞杂,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领入环境保护事业的大门。而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还要依靠网络教学的补充。

目前,很多高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精品课程网站,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平台可由任课老师进行管理,放入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自主复习,重新学习课堂上没有接受和消化的内容。同时,平台应该增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关于各个专题的实时资讯,新颁布的环保政策等。由于环境科学发展的迅速,这就要求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和资源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BBS、聊天室或者Email。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一些环境问题的看法,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老师们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为同学解疑。这样,就形成了课外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网站应当设置一些题库和试卷库,方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主检查,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素材,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因此要引用丰富的案例素材,结合理论知识来讲解知识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以及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例如在讲授“水污染状况及其治理”专题时,可以选择我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主要案例,利用图片和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苏州河的变迁以及治理的各项措施。由于整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水污染及其整治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播放影像资料之前,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邀请一些本领域的著名专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种形式,既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环境案例和理论,也颇受同学好评。例如,本学期,有幸邀请到了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James R.Bolton教授为本课程的学生介绍了加拿大Edmonton城将其中的一个机场改建为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案例。该案例体现了人类居住社区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与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理念,提供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类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图1为James教授与学生讨论的场景。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案例更容易为同学所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双向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教学形式上过于呆板,学生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克服以上的缺憾,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甚至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6]。因此,案例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本课程的讲授中,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可以采用大家喜爱的形式展示本组感兴趣的环保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计入一定的课堂成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加强了老师与同学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实施过程中,该形式效果良好,大家积极思考,采用的形式有电视采访,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情景剧模拟,小品等,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图2为以电视采访形式进行活动展示的场景。

(四)实践调查与专题讨论相互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环境保护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中。但是,大多数课程都缺少实践的环节,为此,结合实际情况,给同学提供一些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实践。例如在讲授“水资源与水污染”专题时,结合我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案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案例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正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处理工艺,如我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学校生活污水以及校内水体的生态处理技术等。这种现场教学不仅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另外,可以在课后布置少量环境调查项目。选择一些典型性调查项目进行课堂讨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有同学看到垃圾围城的图片,就提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一位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学生说,在台湾,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常习惯性的行为,但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想分类都很难,因为在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分类或者只有很粗略的分类,也缺乏监督管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见与措施,学生们都希望,我们能早一天也实行垃圾分类管理,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此问题,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在学校周围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自主学习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环境保护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当然,《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公选课,也难免有的同学是单纯为修学分而来上课的,通过了解,有的同学也直言不讳的说就是这样的目的,因此,如何结合目前全球环境和生态危机,为非环境专业的同学展现一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课程,让更多为了“挣学分”而来的学生,能为了“知识”而走进我们的公选课堂。前面的实践证明,通过以教材为理论指导,多媒体结合时事,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实地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起到了积极调动同学参与到课程中来的效果,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选修课程同学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苟帅,徐吉侠,蓝增全.普通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的重要性[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Z):43-45,54.

[2]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3]朱光耀,袁飞,等.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35-138.

[4]曹云萍.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多种教学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80-81.

[5]阮俊华,张志剑.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34-36.

[6]王建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42-143.

保护环境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教育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面临较为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到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已深入人心,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是所有公民的觉醒和一致行动,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目前,环境通识课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开展,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特别在理工科院校,各专业领域和环境保护相关性较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生为对象,对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强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一、安徽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通识课教育开展情况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医、管、文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采矿、能源、安全、地质及相关专业是其特色专业,同时和环境保护关联性较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5年均设置成全校公选课,主要针对非环境科学及未设置相关基础课的相关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选修课人数800人,占在校本科生生人数的1/30。

二、问卷调查方法

本问卷于2016年3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6份。问卷共设置4个部分,分别为:(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职业背景等方面;(2)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包括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公众环保意识、主要环境热点及了解途径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3)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判别认知,涉及政府、公众及企业三个主要层面;(4)解决问题途径的认知及相关预期。

调查学生中理学、工学及其他学科(经管人文等)学科学生人数所占总人数比率分别为14.84%、75.27%和9.89%,男女生比率分别为84.07%和15.93%,体现了工科学校的主要学科特点,四个年级的学生百分比率分别为15.38%、32.97%、23.08%和28.57%,分布比较均衡。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认知情况。

(一)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在对环境问题的一般认知部分,大部分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其中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率为65.38%,关心的占35.16%,而不关心的只为1.10%,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及自身生活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认为我国环境质量很好或逐渐改善的比率为24.18%,而认为一般或较为稳定的占53.85%,不好或恶化的占到30%以上,表明我国环境质量离较理想状态还有不少差距。

在对不同环境问题感知中,大气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及固体废物(垃圾等)被认为存在主要问题,认为大气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51.10%,而认为水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占24.47%,其次分别为土壤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生态环境问题,各占10%左右,即学生对日常生活、个人健康的相关的环境问题关注度最高。

在了解环境信息和认知途径方面,新闻媒体所占比率最高,为78.57%,其次是政府宣传,占11.54%,其他途径如相互交流、实际调研等方式所占比率极少。尽管我国政府机构在环保宣传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关注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使人感同身受且表现方式单一,这两个原因得到了71.43%的调查学生的认同。

问卷还考察了学生对我国一般环境政策及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对世界环境日的判断中,只有36.81%的学生能够作出正确选择。而对热点环境词汇“生态文明建设”、“新型能源”等,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听说过但了解较少,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6.59%和73.63%。相对比较专业的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了58.24%和65.38%,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学生比率分别为26.92%和25.82%。而认为和环境问题最相关的专业中,65.93%的学生选择了“化工”,23.08%的学生选择了农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为17.03%。由此可见,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及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缺乏了解。

(二)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关于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知方面,主要设置了人们环保意识、政府责任及法律制度、企业利益、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模式、环保技术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选项,79.67%学生将环境问题原因归结于“人们环保意识差“,其次认为“企业主要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环保”的学生占63.19%,而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及“法律制度不完善或执法不严”两项的选择比率分别为48.21%、48.90%,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的相关原因只占到20%左右。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认为政府对当前污染的监管力度一般或不够的占42.86%和52.20%,有趣的是,在最主要责任认定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意识分别占12.09%、12.64%和73.63%,即大部分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保护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责任问题。关于经济发展济和环境的关系认知中,选择“环保优先”、“经济优先”、“二者并行”和“二者矛盾、不可调和”的人数分别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0.88%、10.44%、64.29%和7.14%,可见大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可协调发展或实现环境友好是认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认知与预期

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均被认为同等重要。在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措施方面(多选),81.32%选项是政府加大宣传和监管、治理力度,78.57%是工厂排污治理,其他的措施分别为环保意识提高、媒体宣传,这两个选项的选择比率为64.84%和60.99%。在投资机制方面,77.47%的认为应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问卷同时设计了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问题,42.86%的人选择了“经常”,42.86%选择了“偶尔”。对于“如果生活必需品因为提高环保要求而价格上涨您是否愿意,如果愿意,您能接受价格上涨的范围是多少”的问题,愿意接受5%上涨幅度的人占40.11%,5%~10%的占34.62%,在超过了10%的幅度后,90%以上的人不愿意接受。同时,如果学校组织开展有关环保活动和参加的兴趣活动发生时间冲突,37.36%的学生选择参加环保活动,其他的人则选择参加兴趣活动或下次有兴趣再参加。

在日常生活环保意愿中,63.74%的人愿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87.91%愿意使用节能灯,82.97%愿意节约用水,做到循环使用,76.37%的愿意将带到教室的早餐或用完的废纸随时带走,但只有44.51%的人能拒绝一次性的生活用品,76.37%的可以做到约束自身行为,注意保护环境。

在实际行动方面,当受到周边生活环境困扰时,45.05%的人选择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其他则选择适应和离开环境。而对于“如果所有其他条件允许,您是否会考虑移民到环境更好的国家”这样的问题,33.52%选择“会”,其余则不确定。关于环境预期,设置了“您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还需多少年能达到一个您期待的状态”这样一个问题,选择5年的学生仅仅占1.65%,10年、20年内的分别占17.58%和35.16%,50年及以上占26.92%和18.68%,表明一般院校的工科学生中,尽管大部分学生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信心充分,但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

四、结论

针对一般工科院校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问题认知情况,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结论: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环境问题十分关心,最为关心的是和实际生活环境及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中对大气环境问题最为关注。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相关环境知识,但总体上对国家的重要环保政策、环境热点问题了解较少,部分仅限于听说。

(二)在对我国环境环境问题原因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企业、公众意识等方面同等重要,但对涉及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产业结构与环保技术方面认知较为缺乏。即大部分学生将能将问题归结于管理和意识层面,而对我国实际情况认识不够深入。

(三)对问题解决办法与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配合、社会的监督、公民的参与、完善的管理同等重要,认同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在个人行为方面,大部分人愿意选择较为环保的生活方式,但在环保活动和个人兴趣活动、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仅有1/3左右的人会选择以环保利益为重,即大部分人以生活的便利为优先考虑。在环境质量预期方面,大部分学生学生有信心,但认为需要时间较长,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一般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关心我国的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原因认识也较为深刻,但总体上相关环保知识缺乏,对国家重要的环保政策及相关战略认知不足。因此,工科高校结合专业或行业特点,积极开展环保意识和素质教育有良好的基础,但在促使教育切实转化为学生理念并付诸实践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对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向、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方面应予以重点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赵旭,闫怡新,李金荣.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兼议强化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5(12).

[2]王洁.高校环境教育公选课建设研究——以三峡大学《环境保护》公选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2015(S2).

[3]赵本良,章家恩,秦钟.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上一篇:培训学员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医疗纠纷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