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

2024-02-07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1篇

1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 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使命。具体来说,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2个方面的职能作用。

1.1 思想导向作用

医患关系是医院面临的最基本的关系, 它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群体之间的关系, 而且是整个医疗界乃至所有社会关系的缩影,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代表性关系。全体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 站在“一切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 竭尽所能为病人治好病”这个战略高度来审视和把握医患关系。始终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 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思想上高度重视改善医患关系, 行动上积极参与改善医患关系。

1.2 道德约束作用

在医患关系中, 医方始终是矛盾的主导方面, 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医患关系中, 医者以为患者谋利益为己任, 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为患者解除痛苦, 捍卫生命, 被施救的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治疗自己的医生。

2 医患关系的现状

据上海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对全国七所医院582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医患关系紧张的占29.72%;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 1996年医疗投诉月均发生数为2.64件, 1997年为10.17件, 1998年为11.75件, 1999年为22.25件, 在3年多的时间里, 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中华医学会2000年对全国32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 发生医疗纠纷的占98%;上海市卫生局一项调查显示, 近年医疗纠纷以11%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 相关医疗纠纷事件也屡见报端。另外, 据统计, 1998年至2001年, 仅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 就发生患者影响医院诊疗秩序的事件1567起, 医务人员被打事件502起, 其中被打伤致残者90人[3]。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于2001年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0%。发生了医疗纠纷后, 73.50%的病人及其家属曾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过激行为, 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这些过激行为对医院设施直接造成破坏的有35.58%, 导致医务人员受伤的有34.46%。另外, 在326所医院中有86%~96%的医院发生过因医疗纠纷导致病人滞留医院、不住院或不缴纳医疗费用的现象, 这些情况也已成为医院面临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问题[4]。

而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 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 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 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3 医患矛盾的解决

知道了矛盾的是怎么产生的, 要想解决矛盾就的针对问题采取措施。把对立的医患统一起来, 统一到医患的共同目的上来, 就是治病, 治好病。

3.1 让医患信息对等

沟通是最好的办法, 人与人最开始都是陌生的, 只有进行了沟通才能了解才能对等。当医生详细认真地交代病情, 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的时候, 医生和患者就会从同一个角度看问题, 行动就一致了, 信任理解也就产生了, 矛盾就消除了。这样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有利的, 也就是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利的。沟通有很多途径, 最基本的是, 就诊时医生与患者的交谈, 这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第一认识。还有就是借助新闻媒体, 加强宣传, 使人们更多地认识疾病, 了解医生。有的医院有医务社工采用倾听、安慰、鼓励、帮助、沟通等方法, 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 倾听病人的心声讲解有关疾病的科普知识, 或以自身的经验和体会鼓励病人战胜病魔[5]。还有的医院定期进行社区宣传, 普及常识。这些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 了解医疗的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也就更能理解医生的治疗, 从而配合治疗, 达到治好病的目的。

3.2 服务要讲究诚信

既然把医疗行业归到服务业, 那么服务就要讲究诚信。医生出售自己的劳动是要对患者诚信, 疾病现状是什么, 发展情况, 预后怎么样要诚恳交待, 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但是医疗又不是纯粹的消费行为, 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 不是你花多少钱, 我就治多少病, 例如, 以不同的价格可以购买不同档次的服装, 而医生诊疗病人则是另外一回事:一个昏迷的病人被送进医院, 不管他有没有钱或家人给多少钱, 医生不会以钱的多少来制定救治方案, 而是以医学规律本身来救治患者。从患者这一方说, 不管付出多少钱都不能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 因为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是科学规律决定的。

3.3 行有行规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 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 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 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 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 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 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 只是为了治病, 不为所欲为, 不接受贿赂, 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 我决不泄露。”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说的是医学生从业过程中要诚实守信, 也就是医生的行规。

患者目前面临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使低收入者, 农民, 弱势群体看病在经济上得到保障, 有病看得起, 大病治得起。调整患者流向, 使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小病、常见病在社区医院解决, 大病、疑难病在大医院解决, 不同病情都能得到相应的治疗。患者在经济上得到保障, 因为经济引起的纠纷也就消散了, 医患关系缓和了, 就能进行平等的沟通, 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医疗行为。医生要理解患者患病的痛苦, 求医的渴望, 既要医治躯体的疾患又要解决心灵的痛苦, 既是服务关系, 又是朋友关系。这样医患关系也就走向了和谐。

总之只有了解医患关系才能处理好医患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事情是有两面性的, 医和患这对矛盾的统一体, 相生相克, 我们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上看问题就不会偏颇,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相信我们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摘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着思想导向、道德约束、沟通协调、人文培育、舆论支持5个重要作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其他构建手段相结合, 才能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医患关系,医院,和谐

参考文献

[1] 郑大喜.医患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重构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19 (6) :37.

[2] 钱丽荣, 方振宇.论医患关系由紧张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J].Chinese Medical Ethics, 2006, 2:70.

[3] 宋华, 宋兰堂.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9) :517.

[4] 王锦帆.论中国市场经济下医患关系的重建[J].中国医院管理, 2006, 26 (8) .

[5] 于德华, 张一奇.现代医学人文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 2007, 11 (3) :59.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2篇

1 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政府对医院的补助越来越低,医院的收入完全进入自收自支状态,医院要购买仪器设备,改造就医环境,提高职工福利,维持医院运营,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创造。老百姓期望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尽管实行了一系列让百姓受惠的措施,如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基药零差价、“两癌”免费普查、孕龄妇女叶酸免费发放、农村产妇生产补助400元、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建档等,但一些辅助检查的收费如CT、核磁共振等仍让广大百姓感到难以承受,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增高,稍有不满意就投诉、大闹,这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的社会原因[1]。

1.2 体制原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许多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他们注重以服务取胜,投入大量资金提供温馨就医环境,以高价聘请医生,采用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出租车张贴等各类宣传手段,吸引了部分病人,但个别医院一味的追逐利益,用虚假广告夸大事实,高昂的投入必定提高了医疗成本,最终让群众误解到医院看病太贵。

1.3 医学原因

科学在不断前进,医疗服务水平进步了许多,许多过去的不治之间症现在也克服了,但医疗领域中仍存在着许多变化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即便医学再发达,医生再努力,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促进医院和医生不断探索医学科学的动力。最近让大家紧张不安的“H7N9”因病毒变异使之从开始到发现经历了20多天时间,很多病人家属认为医生是万能的,当亲人医治无效时便对医院采取过激行为,辱骂医务人员等,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医闹”的职业,利用医方没有太多精力时间来应付无休止的吵闹,而达到补偿的目的[2]。

1.4 医方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由敬重慢慢转变了观念,而医生也觉得这个职业吃苦受累,风险大,收入低,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医生追求利益收受病人的红包,拿取回扣,而一些医疗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强调仪器检测,忽略了与病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1.5 患方原因

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步,维权意识也在加强,一些病人进院时对医生言听计从,但病情一旦有个反复或加重时,便对医生辱骂相加,怀疑业务能力,对医院无理取闹,让人心生失望。

1.6 外界原因

现在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新闻媒体更是乐于报道,但新闻媒体在报道时片面的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并投大家所好,来换取群众共鸣。医疗领域内确实存在着许多负面现象,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片面的夸大使医患之间的矛盾更加加深。

2 如何构建和谐关系

2.1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以实际工作来支持卫生事业的提高

(1)要求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重视,在投入中加大成本,来保障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顺利运转,让医保体制得以健全,建立完善的城市、农村社会卫生服务体系。(2)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用人唯贤,对有突出成绩的人才加以重用,设立专项资金来用以钻研学习,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一个梯队,让医疗业务水平不断呈现一个上升的发展空间。(3)对医药从生产厂家到医院这个流通过程做好监管,不让人从中钻空子,有利可图,不再依靠药品作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收入,而是利用诊断、服务等环节来维持医疗单位运转。医疗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老百姓真正能受惠。

2.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重视对医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1)以病人至上,给病人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不仅在业务水平、医疗器械上重视,也不能低估服务水平等软实力,要尊重、理解病人,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这就要求所有的医务人员发扬白求恩精神,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座右铭。(2)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为患者全面服务的能力,鼓励广大职工自学、进修、观摩等,提升医生的业务水平。(3)双方都要本着信任和尊重的原则。医疗工作者要本着严谨的工作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前来就医的患者,用精密的仪器检查,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而病患既然选择了就医,也本着信任和尊重的原则,相信医者仁心。即使最终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而出现情况,患者应接受现实。

2.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途径是多了解,多相互沟通

要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就要掌握沟通的技巧,首先是初次交谈,当医生表现出亲切、关怀和认真时,就很容易取得病人的信赖而取得良好的关系。对熟悉的病人,医生可与其打招呼,直呼其名,对年长者可称呼老伯伯、老妈妈等,使患者觉得得到了尊重,对年少者可用“小黄、小李”来称呼,让人感到亲切,不要急着聊病情,可以先聊些家常避免病人的抵触情绪。其次是语言沟通,当病人陈述他的病情和痛苦时,医生可以认真倾听,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认同,并详细的进行询问,诱导病人多阐述,来更好的了解病情,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并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这种病因的起因、治疗方案,用药方法等[3]。再次表情配合,作为一个医生,应配合病人的感情,当病人讲述痛苦时,医生应表情庄重、专注,当病人讲述原委时,医生应以点头表示理解,当病人诉说隐私时,医生应稍前倾,将与病人距离缩小,表示出为其保密。综上,多一个微笑,多一句问候,真正理解病人的需要,能感同身受病人的痛苦,相信医患关系一定会得到改善。

2.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真实面对新闻媒体

每一个国家的咽喉是新闻媒体,对待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当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该是院方负责的就负责,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或理由来减轻自己的责任,不真实面对反而会引起大家的互相猜疑。而作为新闻部门,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了迎合老百姓的喜好去侧重于某一方面,更不能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左右民众的判断,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矛盾,避免引起更大的纠纷和反响。

2.5 尽快建立医疗纠纷的处置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对医患问题的调研

医患关系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只有建立了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才能及时化解医患双方的矛盾,才能减少医患矛盾的激化,这就要求政府出面,由卫生局与公安局、法院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商,共同组成,才能让医患双方都有安全与踏实感,不希望再看到医生被杀、被砍事件,医生可以安心地为病人看病治疗,而病人也得到最完善的服务。而对于之前出现过的医患问题,也要进行研究讨论,从中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经过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这几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面对老百姓提出的“药品贵、求医难”等问题,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老百姓尽量享受免费医疗,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更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通过自身的努力换取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构造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力量。

摘要:医者和患者一直是一对矛盾,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医疗工作又密不可分,要想建造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刻不容缓。该文主要分析了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希望从源头上找出之间的矛盾,能尽量使矛盾最小化,相互间本着尊重、信任、沟通的原则,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患关系,现状,原因,素质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1(7):129-131.

[2] 阎英,杨槐松,王首圣.试论信任、沟通与责任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1):46-48.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3篇

医患关系不和谐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包括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个方面,技术性关系是以患者的诊治利益为准则,对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医患双方之间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关系,其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作用枣弱化或增强。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对于医患双方来讲,对两种关系的关注一定会有差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医方在技术性关系中具有较多的单向支配性,患者缺乏评判的能力,更多是表现在对非技术性关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医患关系的性质应当是平等和互相尊重。医患关系现状总体上讲是不够和谐。有媒体形容是“医患关系危机四伏”。多家媒体报告,在各种投诉中有关医疗的投诉快速增长或居高不下。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就执业环境曾对医生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认为良好的为7.1%,一般的43.5%,较差的37.3%,极差的11.1%。这些报道和数字说明,医患双方对这种现状均不满意。

经济是祸首 机制是缺陷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从外部原因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比较尖锐。卫生服务在中国很多老百姓心目中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底线,一旦这个底线被触及以后,人们蓄积的很多负面情绪就会暴发出来。

首先,国家对卫生事业的定位是公益事业,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虽然政府总投入一直有所增加,但是在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公众个人承担的比重在增加;卫生费用的增长超过了经济的增长。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医院成为社会矛盾引发点。

其次,整个社会需求和过去传统时代的情况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保健的需求增长的速度非常快,目前医疗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与快速增长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卫生保健体系实际覆盖能力不足,绝大多数老百姓实际支付能力不足,这种不足和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从人们需求考虑,人们希望获得技术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人文关怀。过去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尺度是你给我看好病,现在除了看好病,还要心情愉快,能感受到最起码的尊重,不感到很大的挫折,这就要求医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能够有同情心、同理心,给患者及家属足够的精神支持,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需

求。但是我们多年的训练体制,包括现在正在运行的评价机制,更多的是数量上的、事务性的、以工作内容为主的技术内容,而在人文关怀方面一直是一个一级模块,再往下分解指标就没有了,所以其在实践当中的缺失也是可以想像的。社会舆论也是造成医患关系原因,目前许多对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报道、处理分式采用以暴露问题为主、以谴责为主的消极做法。医生和患者原本是站在同一阵线,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在媒体过度炒作中,医生和患者被人为划成对立的两面。这种做法对解决由于复杂原因纠缠在一起的医患关系、医疗纠纷于事无补。将主要压力集中在一线医护人员身上也不够恰当。

从医疗机构内部分析,医院内部机制有比较重要的缺陷。

现代医院的机制都采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流水线,面对这个技术导向的、庞大的复杂系统,患者和医务人员均有无能为力感。就医过程中这种挫折感、无奈不断蓄积,产生的愤怒情绪超过一定阈限就会酿成医患纠纷甚至爆发攻击性行为。医患纠纷表面看起来是个体对医院、患者对医生个人的问题,但实际上造成的影响力和杀伤力非常大,小则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大则影响医院的声誉,攻击行为常常是患者最易采用、成本最低的反应模式,但是医疗机构可能就会付出昂贵代价。

从医护人员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我们的应对方式有关系,很重要的就是存在着误解,有效沟通缺失。不良沟通成为患者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扳机”,有的时候是对系统内一连串的不满,最后因为沟通不到位,把他的所有愤怒都激发了。这种有效沟通缺失造成攻击行为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不可否认,社会服务系统工作人员“高发病”——职业倦怠也在困扰为数众多的医护人员。高压力、高风险、不高的收入和低社会评价使部分医生心情压抑,工作抱打工心态,对待病人只是机械性地照章办事,缺乏关爱之心,较少发扬“医者父母心”的精神。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结果是工作中失去关爱。应该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和谐医患关系重在医方

近年来医疗纠纷(包含医疗事故和病人不满)虽大幅度上升,但医疗事故并未同步增加,这说明目前的医疗纠纷并不只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往往是人文关怀和服务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秒钟就被医生打断了。不良沟通造成双方潜在的对抗性,医患双方互相防范,一旦患者蓄积的负性情绪超过心理忍受阈限,就有可能产生纠纷或爆发过激行为。医患交流是医德的外化表现;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做与技术不

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之间的沟通带有专业性,因此,医生应该起主导作用。医患沟通是关键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能够关注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医生必须诚恳、平易近人,有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并且要善于表达。不可否认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训练,医护人员也应该注意工作中的积累和养成,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有关方面的专家总结与患者沟通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倾听:倾听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

接受:指的是无条件地接受病人,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肯定:这里指的是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

澄清: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件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

善于提问:“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

重构: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说话的意图和目的。

代述:善解病人的难言之隐。

鼓励:交流沟通,解除压抑在心里的情绪。

对焦:选择焦点问题。

医护人员的情绪管理

医护人员情绪管理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情绪调节既是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又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机制。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均需要进行调节。情绪调节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医护人员情绪管理的有两种结果,其一,良好调节指通过调节使情绪、认知、行为达到协调。在情绪唤醒情景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使情感表达处在可忍耐,且可灵活变动的范围内。反之,不良调节即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导致工作效率(成绩)下降时。负性情绪是减弱调节。

情绪管理的策略,一是认知重评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认知,用积极的方式“理解”负性情绪事件。此外,表达抑制指启动自我控制过程抑制可能的情绪性行为。

变革医院管理系统

医患纠纷小则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大则影响医院的声誉,应该注重预防。消费行为学研究表明:只有4%的不满意客户会投诉;96%的不满意客户不会投诉,但会将他的不满意告诉16~20个人。投诉只是意见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在投诉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潜在抱怨,即服务存在某种缺陷。潜在抱怨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变成显在抱怨,最后进一步转化为投诉。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医疗工作要从改变不方便群众就医的工作程序、修订不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危机管理的过程是消除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缩减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以反应危机局面并从中尽快恢复。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4篇

患者对医方的信任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跟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资源配置有关,跟病患对医院的高期待有关,也跟少部分医护人员没有坚守职业道德有关、医德医风欠缺有关。医护人员直接面对病患,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题,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既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诊疗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减少医患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积极作为,通过和病患的沟通,增强互信,达到相互理解。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保证良好的服务水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良好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医方与患者方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作为医方尤其要有换位思考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医护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凡事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考虑,就会赢得病人的爱戴。病人在遭受身体的病痛的同时,往往也承受着心灵的重压。生病让患者及其家人心力憔悴,这个时候,一个温馨的关怀、一个耐心的解释,也许就可以可以赢得患者的好感。

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患关系就是医生与患者合作战胜疾病,这是医患双方进行心灵和感情的沟通的基础,病人来到医院,总是希望能战胜疾病并承担较少的医疗费用,这就要求我们一切病人为中心,以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感受到了的来自医院的关怀。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5篇

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医患关系可狭义地理解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医务工作者或医疗卫生单位与患者及家属群体的关系。医患关系问题是所有医疗卫生单位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也是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性要求, 还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存在服务内容重大, 往往涉及生死大事;服务对象广泛, 涉及全社会所有领域人群;服务专业性, 与医疗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等特点。

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 工作原则一致。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 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医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同样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二, 具有目的上的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和谐医患关系都是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保障, 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第三, 服务对象一致。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职工和患者及家属, 两者正好也是工和患关系的双方。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医疗卫生单位和患者三方的共同愿望, 这也决定了其已成为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在:第一,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单位发展进步的基础。第三,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维护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根本利益的要求。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采取相对应的举措, 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对于改进医患关系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一) 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着思想保障和引导作用。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要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矛盾, 要求在全社会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患之间相互的理解信任, 彻底破除信任危机。这就要求一方面对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需要教育广大患者和家属树立尊重知识, 相信科学, 遵守法纪的思想, 尊重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 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从医环境。为和谐医患关系的确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了沟通协调作用。沟通协调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接受医务治疗的同时, 医患之间相互沟通也是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时地沟通协调能够更好地交流病情,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且能够从心理上取得双方的信任和支持, 建立互信。并且,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运用到治疗工作中去, 对建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采取恰当的沟通协调方法, 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适时的沟通协调, 一方面取得理解支持, 另一方面增进相互信任, 减少误解, 在促进治疗的同时, 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势必起到积极作用。

(三) 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着道德和法律约束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树立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 提高其职业自尊, 改变现存的一些医疗行业的不正当行为, 改善医务人员的形象, 从道德范畴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制宣传工作相结合, 一方面加强对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依法行医的宣传教育, 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可以从法律的范畴规范医疗行为, 减少医疗纠纷, 缓和医患关系。另一方面, 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宣传, 让广大患者和家属了解医疗行业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树立全社会相信科学的意识, 增进相互信任, 并且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减少在医疗纠纷中的违法行为,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舆论支持作用。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的途径和平台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 让信息更是做到了无时限无界限的传播机会。社会舆论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学会正确利用信息平台, 宣传正能量, 营造积极的社会认知, 树立全社会的相互信任, 会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 教育广大医务人员, 学习和了解传媒的相关知识, 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发挥好社会舆论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积极作用, 学会把握新闻报道的规律,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避免不正当的言行, 避免激化各方矛盾, 使问题扩大化, 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摘要: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开展正常工作的保证,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紧密结合, 才能更好地推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和谐医患关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与医疗事故并不成正比,这反映了医疗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尽管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对医患关系定位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探讨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并分析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患关系;法律属性;法律关系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根据云南省昆明市卫生局昆统批X2003(19)号文统计结果,2005-2007年3年云南省各类医院发生医疗事故争议件数分别为:2005年医疗事故争议件数比2006年增加20%;2007年比2006年下降23.5%,比2005年下降8.2%。而与此同时,发生的医疗事故数量并不与医疗事故争议成正比:2005年共发生医疗事故3件,2006件1件,2007年7件。

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与医疗事故并不成正比,这反映了医疗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尽管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对医患关系定位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探讨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并分析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医患法律关系属性学术之争

所谓医患法律关系,是指为医疗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医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医患法律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其法律关系属性一直是医学界和法学界争论的热点。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1民事法律关系说

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为代表的民法学家从医患双方的地位、权利、义务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医患关系应该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1.2行政法律关系说

该理论认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性质上是公益性事业,同时我国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业务中,其职权、职责均发生于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1]。

1.3消费法律关系说

“医疗消费说”认为患者到医院就诊是一种接受服务的行为,医院从事的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行为,因而医患关系是一种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医患法律关系的性质分析

以上三种观点对医患法律关系的定位均有偏颇。

2.1医患关系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主体平等,二是双方自愿,三是等价有偿。在医患关系之间,并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 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医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病人只能处于配合的地位。其次,在医患之间不存在自愿的特征。这种自愿,必须是双方自愿,现在虽然提倡病人可以选择医生,病人根据个人的愿望可以选择医院和医生,但医院是无法选择病人更不能拒绝为其治疗。同时还存在强制医疗所产生的医患关系。第三,医患之间也不存在等价有偿的特征。目前,我国医疗收费仍按成本核算,仍是要由国家投入的社会福利性事业。

2.2医患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

在我国,医院不是行政机关,医务人员也不是行政人员或国家的公务员,如果把所有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都纳入行政授权的范围,未免过于牵强。

2.3医患法律关系有很多与一般消费关系显著不同的特点,医患之间不是简单地买与卖的关系,二者是以生命健康为代价建立起来的高度协作信任关系,医患之间不能简单地用一般消费合同来衡量。

2.4医患关系是独立的卫生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的复杂性使以现有的任何一种法律关系来做一刀切式的概括都不恰当,同时由于专门调整医患关系的医疗卫生立法的缺失,我国目前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存在适用法律混乱的情况。致使医疗纠纷数量逐年攀升,医生和患者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鉴于发生医疗纠纷的多种客观原因仍然存在,医疗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又比较复杂,应将医患关系定位为专门的卫生法律关系,并相应制订一部具有其自身特点、级别更高、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对双方权利和义务做出更为全面的法律规定,并明确保障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和法定程序,使医患双方的行为都能够有法可依[2] 。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也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根本所在。只有建立在对医患关系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到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1加强医患沟通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需要医务人员的关爱与疏导;加之患者与医务人员对医疗信息的了解缺乏对称性,所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3.2推进体制改革,维护医患双方利益

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着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随着落实这些原则出台和即将出台的配套原则的逐步跟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有较大扭转。

3.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医事立法

为规范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执行,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的医疗纠纷处理中,仍然碰到了许多棘手问题,尤其是在医患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经济赔偿问题上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因此,根据我国目前医疗纠纷处理的现状,为了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必须尽快立法,制定一部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特殊法,在诸多疑难医疗纠纷中,依法解决医疗纠纷才是最有效解决的途径[3]。

总之,医患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健康,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医事法律体系的建设。对医患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解决紧张医患关系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金晶,唐宏川.浅析我国医患法律关系的性质.西南国防医药,2007,17(5):654-655。

[2] 孙峰.医患关系的法律定位研究.法律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5.

[3] 黄少平,陈晓红.解剖医疗纠纷原因,探讨处理对策.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9,20(3):228-229.

(收稿日期2009-06-04)

上一篇:关于成语议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电工电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