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01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现代社会的人们,即使不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广告。翻开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小到一块香皂、一袋洗衣粉,大到一栋楼房、一辆豪华轿车,我们的感官神经都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着。

如果说,人们的生活本来风平浪静,无所奢求,可看了广告以后,却似乎感觉自己缺少了那么多:自己的身材不够曼妙,自己的头发不够柔顺,自己的手机不够高档,自己的房屋不够宽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广告推销给人们的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种“梦想”,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美好”和“幸福”的界定与追求,正是通过广告中塑造的广告形象表现出来的。广告形象是文化产物,广告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把我们生活中原本普通的物品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已经脱离了物品原有的含义。譬如大家熟知的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很久以前,钻石原本只是一种稀有矿石,由于十分坚硬被用于切割玻璃。但自从钻石成为财富的象征,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男士送给女士的典型礼物,如同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在影片《绅士只爱金发女郎》中歌颂“钻石是女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后,这种晶莹璀璨、价格昂贵的小石头就和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钻石一样纯粹坚固,永久流传。所以,钻戒成了男士求婚时最好的礼物,得到钻戒的女人在广告中也被描绘为最幸福的女人。广告正是通过这种塑造广告形象的行为,把人们梦想中的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呈现出来,鼓励人们向往它、追求它。

广义广告是指广告主通过一定媒介和方式向选定的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以赢利为目的商业广告和不以赢利为目的非商业广告。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它基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运行,其本质为一种大众文化。广告学者伯曼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广告不同于产品说明书,不是直白的硬推销,而是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比喻、隐喻、转喻等手法,创造品牌,营造气氛,强化表达的艺术性的“软”推销。现代广告的诉求点从产品诉求转向了情感诉求,立足点从硬推销转为了软推销。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广告界的一位泰斗不加掩饰地说:“我们的生活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构成的。”①丹尼尔?贝尔面对狂轰乱炸的广告,也大声疾呼:“汽车、电影和无线电本是技术上的发明。而广告术、一次性丢弃商品和信用赊买才是社会学上的创新。戴维?M?波特评论说,不懂广告术就别指望理解现代通俗作家,这就好比不懂骑士崇拜就无法理解中世纪吟游诗人,或者像不懂基督教就无法理解19世纪的宗教复兴一样。”“广告在我们的文明的门面上打上‘烙印’。”②

广告一般通过塑造“成功”和“时尚”两类形象,把大众的“梦想”和产品联系起来。广告向人们推销的,往往已不是什么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欲望”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构造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形象几乎无处不在,但女性“本身”却似乎总是不在。报刊杂志上引人入目的封面女郎,电视屏幕上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持,还有广告画面中充满诱惑的霓裳艳影。大众传媒似乎只利用了女性身体的自然属性,却忽视了女性作为社会角色应有的社会位置和社会价值。女性形象在广告形象中也占绝大多数。在广告的女性形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依然存在,女性形象在成功和时尚这两类形象的叙述、表达与塑造上,依然显现出男权社会文化遗留的痕迹和性别歧视的阴影。

一、成功的形象:温柔贤淑的家庭妇女 现代广告的创意有时候能让观众拍案叫绝,但稍微留意一下将不难发现,大多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和家用品、化妆品、食物这类消费品联系在一起的。雕牌洗衣皂的广告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一个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抬起头来满意地说:“雕派透明皂洗得真干净”,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看报的老头儿转过脸来说:“雕派透明皂洗得干净,用得放心”。话音未落,一个年轻妇女抱着一大盆衣服过来了:“我也喜欢用雕派透明皂!”。老太太用雕派透明皂是干家务活的能手,而年轻一代妇女用奥妙洗衣粉一次能洗干净上千只的白袜子,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不仅如此,在一个极富人情味,甚至让一些善良的母亲看后感动得掉泪的洗衣粉广告中,年轻妈妈下班后发现女儿睡在沙发上,衣服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女儿留的条是:“妈妈,我能帮你干活啦!”,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这表明这种“家务活应当由女人干”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已经深深地烙在尚未成年的孩子心上。 按哈贝马斯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述,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预。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就是公共领域。③公共领域是政治、经济领域,是男人的领域。而与之相对的女人的领域则是私人领域,是家庭。这种公私领域的分界实质是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基础所在。多数社会传统和法律赋予公共领域比私人领域更重要的价值,使女性得到较少资源的事实合理化。而公私分界有理由将妇女排挤在公共领域之外,妇女因而被排除在政治参与和权力之外,更多的是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因此,家庭和满、温柔贤惠的妻子或者母亲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然是女性和男性心目中理想的成功形象。

1963年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出版,激起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表现为妇女甘当家庭妇这一僵化刻板形象的广告受到斥责。为了适应这一运动潮流,西方的广告商纷纷改变广告上的女性形象,描绘出新的妇女。例如当时的香烟广告,上面的妇女大多是“意气风发的骑手、跑道报告员,她们品尝香烟,犹如品尝自己追求事业的胜利。”④现在,为了避免惹上“性别歧视”的法律纠纷和社会上的不良反应,西方的有些广告公司专门聘请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问题专家担任广告的审查顾问,只有她们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把广告推出,以免冒犯女性。⑤在现代社会,中国女性早已走出家庭,走进各行各业,在许多领域女人比男人都更出色、更成功,女性的身份在今天正被重新定义和提高,但在广告中,中国女性还是维持着家庭妇女这一刻板形象。

有一些研究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表明,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中,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教科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广告中女性出现的地点,有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仅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里,也多为娱乐(31%),做家务的只有5.3%。⑥

近年来火爆的如手机、打印机、电脑、数码相机这类科技产品的广告中,虽然出现了女性角色,但几乎都是男性角色的陪称品,充当着可有可无的“花瓶”的作用。女性只作为礼物的接受者出现,或者只是画面上,没有话语,只有形体的符号而已(如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上的倩影,或数码相机拍摄下的照片)。例如近期的某名牌保暖内衣广告,商品代言人齐秦和关之琳身着产品,闲适地偎依在沙发上,所不同的是,齐秦的手中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浏览咨讯,而关之琳则幸福地靠在齐秦旁边观看他浏览咨讯。这则广告所表现的女性只是科技的旁观者,被观赏者。

二、时尚的形象:切割女人的身体 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它还体现为一种时尚文化。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以传播时尚为表征。时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形式,它反应、表现并构建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与其精神世界,因而与其所属的社会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⑦在时尚的扩散中,广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广告中女性的时尚形象大多是与“性”挂钩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已经不再耻于谈“性”,“性感”也似乎成为女性是否美丽时髦的标志之一。性感是指一个人,主要是指女性的性别特征突出。它本来是一个女人富于生育能力的标志,如丰乳宽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性感已经由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女性的性感形象已经被符号化、定型化,成为广告重要的诉求点。在广告中,凡一张软绵绵的睡床,必有一个穿着性感的女郎作妩媚娇纵状;凡一辆豪华气派轿车或一个成功的男士旁,必有一位貌美娇艳女郎做百般依赖状。这种“以美好女性比喻商品性能,借用女性身体美形象突出产品优势”的广告修辞术使女性成为男性欲望中的“性对象”。

如“婷美”内衣广告,女主角倪虹洁穿着'婷美'内衣,露出半个丰满胸脯弯着腰,风情万种地朝观众笑着,摄影师的特写镜头一次次对准女主角的胸部、腰部、臀部,强烈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清嘴”口香糖广告中清纯女孩高圆圆“羞涩”地说着“你知道‘清嘴’(亲嘴)的滋味吗?”。香港女明星刘嘉玲在某美乳产品的广告中挺胸收腹,骄傲地告诉天下女性:“做女人‘挺’好!”„„广告通过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切割,语言的性暗示,实现了把有血有肉、有精神、有灵魂的女性转化为男性的单纯“性对象”的过程。还有一些广告,以女性身体魅力比喻商品性能,甚至直接把女性物化。在波导“F1女人星”手机广告中,一个身穿性感红裙的女子在充满诱惑的音乐中扭动着身躯,镜头随着迷幻的灯光一次次掠过她的胸部、大腿、腰身、眼睛,同时穿插着该型号手机细部的外形。在这里,这个美丽的女人没有名字,没有容貌,甚至都没有一个正面的特写,她身体的各个局部的“美好”,就等同于这一款为女人设计的手机一样。

除了女性被切割的身体,人们在广告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被男性礼物控制的女人。在一则拍摄钻戒的唯美广告中,女主角在泳池边徘徊,望着天上的圆月仿佛心事重重。这时候男主角出现了,纵身一跃跳入泳池中,从圆月的倒影中托起一枚璀璨的钻戒。音乐响起的同时,女主角拿着钻戒扑入男主角的怀中,绽放出令人心动的幸福笑容。在这则广告中,“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接受男人礼物的时刻。如此类型的广告,在许多产品上都有体现,大到钻戒、首饰、手机,小到保健品、口服液、除螨香皂。广告中的女性,没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她们的“幸福”,就是获得男性的疼爱,收到男性的礼物,她的喜怒哀乐与男性的态度息息相关,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

在广告中,女性大多是俯身扭曲的身体,摆出各种诱人的姿势,或趴,或跪,或匍匐在地。试想,若这种扭曲的造型由一个男性摆出,观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官体验?可若是女性的话,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会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差别,就是人们对两性角色的不同认知造成的。在人们的观念中,男性应该是坚强、勇敢、强壮、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而女性应该是温柔、美丽、贤惠、多愁善感、心灵手巧的。如果不是这样,则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适。《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德?波伏娃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说的就是男女除了天生生理上的一些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社会分工的不同,其他大部分的差异都是社会化的结果。大众传媒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上呈现的“媒介事实”,了解周围生活的世界,知道“什么是怎样的”,并通过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人们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版印象”;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中介者。在男权社会里,男性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比女性“尊贵”的性别,女性扭曲的身体是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若要一个男人“背躬屈膝”,不仅会引起人们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刺激人们去寻找该广告“深层次”的原因,正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

广告是一种商业的促销手段,为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同时,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应该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最近二十多年来,国际社会对男女平等的目标和指标达成了共识。在体现男女平等程度的社会性别发展指数(GDI)的世界排行榜上,中国由1995年的第71位滑落到现在的83位,人类发展指数和性别发展指数之差由7变成1,这表明我国男女发展不平衡在加剧,而不是像一些媒体津津乐道的我国的妇女解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的妇女已经得到了“半边天”,甚至“大半边天”。随着世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里流通、融合,并发生冲突。中国身处其中就必然会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人们对女性性别地位的意识不断觉醒,“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也是全球化传播给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意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是这种性别意识的改变,或者说是进步,在作为社会瞭望者和感应器的媒体上却很少体现,这是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的。

第一,中国女性对“社会性别”平等的集体无意识。父系氏族替代母系氏族伊始,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就初步确立。周秦以来,父权制逐步以礼法的形式得以进一步确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行为规则确立后,中国女性就被封锁在封建的家门。中国女性不像西方女性,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女权运动,中国女性长期是男性的附属物,在阶级社会,妻子甚至是丈夫的“财富”象征,她们只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被“赐予”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而实际上,中国女性并不珍视这些平等权利,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不平等的侵犯甚至剥夺的时候,也不会奋起抗争。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刻版印象:女性是弱势群体,家庭是女人最好的事业。更令人悲哀的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中国女性形成了对女性权利的集体无意识。

同时,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的传统思想造就了当代中国社会依旧“重视权力,轻视权利”的群众意识。“男尊女卑”的传统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已不是被提倡的主流意识,但它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藏在人们的血液里很难根除。

第二,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相对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是比较滞后的。很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侵权行为和新闻传播活动失范行为, 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约束,也没有严格执行的事后惩罚制度。19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目前管理广告的最主要、最权威的专门法律规定,任何从事广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广告法》中除了第二章“广告准则”中第七条关于广告中不得出现的九条情形中提到的第

(六)条和第

(七)条,分别为“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和“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并没有关于“性别歧视”具体表现的相关阐述和惩罚原则。同时,广告业的行业自律也是广告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的《中国广告协会自律规则》中,除了第一条提到“一切广告活动均应建立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基础上,力求广告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以此原则检验广告效果”之外,也没有对广告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的约束条款和惩罚机制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广告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控制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广告活动的规范日益走向正轨,并在广告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出发,试图探究我国广告法律环境的变化及其在规范广告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广告法律环境;《广告法》;广告监管

一、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

论及中国的广告管理,最早应追溯至清代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自近代至今,我国的广告管理经历了一个发展历程。最早的广告行业法规文件是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由国家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全國的广告。随后,国家工商局依据《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暂行条例》规定的内容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暂行条例》和《细则》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广告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成为各行各业从事广告活动的行为规范,并为新的广告管理法规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广告管理暂行条例》中的某些规定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国务院于1987年10月26日正式颁布《广告管理条例》,从12月1日起实行。《广告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广告管理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它不仅为广告管理提供了更为全面、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且用法规的形式把广告宣传和广告经营的行为规范确立下来,为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关的法规条例中,最重要的当属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于1995年2月1日实施)。回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历史,法律作为具有效力的行业规范手段,在促进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广告行业的进步,而随着凸现出来的对于广告活动规范的滞后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并被提上议事日程。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的《广告法》,是《广告法》立法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修订。这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对于广告活动合法运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体现了控制环境的发展和维护对于提供良好广告环境的支持及为健康广告运作提供的保障。由于有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再加上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性的监督管理,中国的广告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我国的广告法律环境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涉及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以《广告法》为核心,以《广告管理条例》为补充,以其他行政规章、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司法解释为实际操作依据的多层次法律体系。然而,自第一部《广告法》颁布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随着当下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作为经济附属物的广告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变化,然而,广告的两面性也日渐凸现出来,除了在促进销售和帮助企业品牌树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效外,虚假广告、低质广告等喷涌而出,外加互联网技术带动下的新媒体广告的发展也开辟了新的篇章,此时旧有广告法律法规的规定已不能满足对当下广告活动的规范与要求。大体而言,旧有的《广告法》存在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广告准则内容不够完备,针对性不强;其次,对于广告活动参与者各方的规定不够完善;再次,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亟待明确;最后,整体操作性不强,惩处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广告法》呼之欲出。

控制环境是广告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环境包含三个方面:国家法律、行业自律与受众监督。国家法律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法律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从政策层面给予广告业发展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鼓励与科学的规范与约束,以促进其健康稳步发展。

三、广告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

从营销学视角看,广告是经济活动的附属产物,因此广告活动与其所存在于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互动与关联。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环境决定着广告的内涵及呈现方式,而广告对于社会环境又有着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广告与环境间存在着促进、调整、制约的作用。如,在近代广告画中塑造的新式女性的形象,极大地促进了妇女解放的步伐,并促进了时尚的普及与推广。而新《广告法》的颁布,即是广告环境中法律层面的规定对广告活动作出调整与制约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良好典范。如,对公益广告的相关规定与对媒介投放公益广告作出的要求有利于唤醒媒介的责任意识,加强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和谐氛围的构建。因此,修订《广告法》亦是适应法律环境重大变化、维护法律制度的统一性、权威性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促进广告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亦是加强广告市场监管,规范广告市场秩序的迫切需要。

四、新《广告法》颁布的意义

我国《广告法》施行已20年,国家经济政策、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广告法》以及部分配套规章,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亟待修改完善,这是时代背景催生下的《广告法》修订的必然性,对广告活动相关各方行为的条款的修改与补充,有利于解决广告活动行为规范滞后及不够完善的问题。

从微观层面上看,首先,《广告法》的修订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的规范与发展;其次,有利于广告活动参与者对自我的约束与提升。广告主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营销计划与广告计划,并对广告公司做出相关的要求,在媒介投放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广告活动的把关,社会大众也因之受益,可以接受更多的正面信息、减少面对不科学、不道德广告时的抵触情绪。最后,对于《广告法》监管的空白领域新增的规定,对于发展时间短、速度快、法律相对欠缺的互联网广告领域是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从长远角度考虑,法律层面的完善才可以保证广告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无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法律法律的完善,都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法律法规这样的上层建筑领域的东西必须得到及时的完善,以对经济活动作出及时的调整与制约。虽然我国广告法律法规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内容还不尽完善,但我们对于这方面的努力必定会在更广泛的层面发挥着作用,也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逐步规范化、全面化,具有更强的执行性与约束力。(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夏亚灵.我国城市经营型户外广告管理法规研究[J].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05:59-72.

[2] 崔江宁.入世之后的中国广告管理文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7.

[3] 钟时.中国广告市场的综合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 王萍.广告法首修:在博弈中完善[J].中国人大,2014,19:29-31.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识分析

3、试论《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

4、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5、《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6、论金庸小说的反派人物塑造艺术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昌盛探究

8、“儿童”作为一种文学方法

9、她们自己的“百纳被”

10、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转变

11、东方主义视角下的韩国女性形象建构

12、论赵树理小说的女性美

13、当代六十七位新锐女作家的女性写作观调查

14、中国“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中的韩国形象

15、《檀香刑》中孙眉娘形象解读

16、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

17、女性主义视域下西方经典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18、《小团圆》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19、从祥林嫂与阿长看鲁迅文学创作的视角选择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20、索尔·贝娄的中国想象

21、试论新感觉派三位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22、浅谈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3、《面纱》和《情人》中的“中国形象” 对比分析

24、堂吉诃德式的反抗—《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形象剖析

25、《夏洛蒂·勃朗特传》的主题思想新探

26、政治话语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变奏

27、对端木蕻良小说人物形象的地域文化解读

28、女性主义视野下“平原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29、新世纪(2000—2013)韩国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30、从隋含章和索尼娅看张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性声音表达

31、论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32、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权意识觉醒

33、梅娘小说的创作心理探析

34、浅析男性作家笔下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

35、D.H.劳伦斯眼中的现代女性

36、关于陈忠实作品《四妹子》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分析

37、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38、论福克纳小说对经典印第安形象的突破

39、试论“五四”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衍变

40、解读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浅析葛水平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42、沈从文与孙犁笔下女性之比较

43、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

44、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笔下的女性形象

45、浅谈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性

46、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形象阐释

47、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48、索尼娅与隋含章的长女形象比较

49、王安忆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中国民族动漫的发展路径探索

3、人生就是“暂坐”,神仙也一样

4、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及其启示

5、八仙传说故事的文化底蕴探析

6、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7、从《青丘狐传说》看狐狸如何成精

8、浅论《哪吒之天降魔童》的互文性

9、主旋律电影人物审美比较论

10、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荟萃

11、《哪吒之魔童降世》色彩表现的符号与情感

12、中国古代猿猴题材绘画述论

13、《聊斋志异》中男性离魂现象的文化观照

14、《三国演义》与古代将相文化

15、营建“金学”巴比塔——域外《金瓶梅》研究的学术理路与发展走向

16、中国戏曲脸谱对民族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

17、鬼妖文化与中国魔幻电影

18、农民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与社会作用

19、看目光流盼多妩媚入红尘俗世尽风流

20、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对少儿认知的影响

21、《双凤奇缘》的战争描写艺术

22、科学传播中的数字媒体艺术

23、《名作欣赏》(上旬)2020年总目录

24、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

25、新世纪聊斋题材电影改编新生征候考辨

26、陕西西府皮影造型与动画设计实践及应用

27、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28、澳大利亚中国通俗文学研究述评

29、《封神演义》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

30、重述满天星斗式的中国古神话

31、《封神演义》亚洲传播研究

32、电影传播效果与常识、真实性之间的关联研究

33、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的中国元素运用分析

34、论《聊斋志异》中狐典型的文学审美化

35、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心理

36、一个“历史女人”的四种出身

37、中国“狐狸”形象变化背后的性别歧视

38、《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合

39、2019剧集市场年中调查

40、以文学发展的视角论狐狸文化符号的认知变迁

41、《西游记》悟语三百则

42、明清小说中的狐女原型探究

43、中国动画电影改编方向

44、所有的故事像波浪涌来

45、《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重构的启示

46、真实的武王如何伐纣?

47、乌尔善:商业电影能出“公共神话”

48、高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49、明代神魔小说女性空间叙事解读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以平面公益广告作为教育载体,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从认知、意识、信念、情感四个方面把握和挖掘以平面公益广告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平面公益广告;儿童心理;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笔者格外注重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笔者带领五年段300多名学生展开了以平面公益广告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研究平面公益广告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心理品质。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公益广告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种广告类型。而平面公益广告中精良的图片、恰到好处的语言文字及其内在的情感吸引力和鲜明正面的教育思想,对儿童成长起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学生对平面公益广告也十分感兴趣,能独立地读懂大部分平面公益广告的主题,同时展开一定的思考。由此可见,学生是喜欢和需要公益广告的,以平面公益广告作为教育载体和活动主题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一、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儿童认知的构建作用

平面公益广告的研究性学习首先要促成的是儿童正向认知的发展,在对儿童进行正确认知引导的基础上,发挥综合实践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1.儿童认知对平面公益广告的独特心理需求

公益广告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承担着倡导公众自省、规范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功能。而公益广告的宣传思想诉求于艺术美,也更符合儿童心理的认知规律,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从认知的发展角度来看,五年级学生想象力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由此可见,儿童的认知、情感发展在小学五年级时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间通过适合的媒介(如平面公益广告)加以引导,效果将十分显著。

2.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优势

平面公益广告发布媒体简单多样(车身、灯箱、网络等),是一个静态的媒介,其宣传效果具有持续性,更能形成长期的功能效应。笔者认为正因为平面公益广告宣传教育持续性较强,将其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能使儿童多次接触,起到反复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建构儿童的知识结构。另外,大部分平面公益广告贴近生活,形象视觉良好,通俗易懂,便于反复阅读,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儿童认知发展起到教育效果,最大地发挥其功能,促进儿童价值体认的发展。

3.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中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引导

学生在进行平面公益广告素材的查阅收集过程中,面对繁多的资料,常会缺乏耐心,无法找到真正需要的资料。此时笔者结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在平面公益广告的研究性学习中,及时跟进指导,引导学生在欣赏公益广告时,选择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或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等表现技巧的公益广告,这样的指导使學生更充分地体会了公益广告艺术性和感染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认知引导能够唤起儿童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使儿童在观赏、创作平面公益广告时能够产生比视听广告更丰富的领悟与感触,在理解作品内涵的过程中,使良好的平面公益广告表现形式对儿童认知形成积极的构建作用。

二、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儿童意识的维护作用

在引导学生进行公益广告创意的过程中,笔者也十分注重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分析、创作公益广告的同时,教师要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责任担当的意识。

1.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中儿童的意识形态

让我们从学生创作的两幅平面公益广告作品中来看看他们从中表现出的意识形态。

图1《灭绝钟》作品中的主体是一个画着小动物的钟面,钟面上的小动物并不十分稀有,然而“灭绝时间到”这句话却将画面的的气氛渲染得十分紧迫,由此我们体会到学生对小动物强烈的关注与保护意识。作品中学生运用了常见的动物形象,主体突出。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学生以熟悉的事物作为认知的出发点,更容易接受主体明确、主题清晰的事物。

图2作品《五指山》中,学生运用了《西游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的故事为创意思路,设想500年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使孙悟空再次被压于垃圾形成的五指山下的情形,法力高强的孙悟空也只能无奈地叹息:“又得被压500年了。”《五指山》里孙悟空的卡通形象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夸张中包含着现实因素,以事实为依据,情感朴实不浮夸。

从两幅作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有独立的见解,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同时认识和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观念,但他们的见解容易受外界影响变化。五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提示我们,学生此时的心理发展尚不稳定,因此教师在选择平面公益广告题材进行研究时,应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判断广告作品的优劣,辩证地看待研究主题,注重良好道德意识的维护。在开展平面公益广告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问题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在面临各种他们困惑的社会问题时,能够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形成对问题解释的意识。

2.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儿童意识发展的意义

在研究性学习中,平面公益广告也显示出其独特的德育引导功能,辅助学生在意识层面得到提升。学生在阅读、赏析、创作平面公益广告的作品时,会根据精神需要去选择、接受,优秀的平面公益广告就为儿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体认,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信息渠道。我们发现多数公益广告给儿童以深刻的教育意义,培养着儿童的道德情感,激励着儿童的道德意志,引导着儿童的道德行为,进而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对儿童意识的维护也在此过程中完成。

三、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儿童信念的稳固作用

郝大微在《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中提出:“公益广告的内容要贴近当前社会生活,提炼普遍性的社会现象,针对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1]这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倡导的“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有着巧妙的契合点。

借助以下两幅作品可以了解儿童信念特征。

从图3作品《对联:破坏环境》(局部)和图4《少用一次性木筷二保护树木》中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五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提示我们,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质疑,在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判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实践活动的交互中树立信念。在平面公益广告的创作过程中,笔者也努力从儿童视角出发,鼓励学生不流于形式,大胆创新,力求将平面公益广告的设计做到求实尚礼、新颖生动,以实现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小学生信念的稳固作用。

四、平面公益广告研究性学习对儿童情感的升华作用

笔者认为在儿童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公益广告创作的本质特征是以形象营造的情感来传播社会公益思想观念[2]。以情动人,是一则公益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也鼓励学生在创作公益广告的同时融入真情实感。

道德意识的萌芽及道德情感的影响促使小学生产生行为结果。对平面公益广告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其表现形式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和渲染气氛的手段,其中对于真情实感的诉说往往更能打动读者,特别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生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能让思想观念与情感进行巧妙的嫁接,引发受众所共有的审美心理,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成功的公益广告往往直指心灵,使受众内心产生触动。我们对平面公益广告的研究性学习也重在向学生渗透健康的情感,进而内化为学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这样的研究活动才能促使儿童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升华。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发挥教育载体和活动主题的价值导向作用,重视从认知、意识、信念、情感四个方面对儿童心理的引导,将对儿童心理发展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大微.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J].东方艺术,2005(06):76-77.

[2]凤静.论公益广告创作的本质特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01):40-44.

广告女性形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服饰端庄,不太薄、不太透、不太露。

2、化淡妆:眼亮、粉薄、眉轻、唇浅红。

3、头发保持干净整洁,有自然光泽,不要太多使用发胶;发型大方、高雅、得体,干练,前发不要遮住眼睛为好。

4、指甲精心修理过,不太长,不太怪,不太艳。

5、衣服上没有脱落的头发和头皮屑,无灰尘污渍。

6、裙子不太短,不太长,不太紧,不太宽,不太松。拉链拉好,裙缝位正。衣服的表面无明显的内衣轮廓痕迹。

7、领口干净,衬衣款式色彩不太复杂、不太花俏。

8、鞋洁净,款式大方简洁,没有过多装饰与色彩,鞋跟不太高不太尖,走动时不发出大声音。

9、饰品不太夸张、不太突出,款式精致材质优良,耳环点状、项链细,走、动时饰品安静无声。

10、丝袜无钩丝、无破洞、无修补痕迹,手提包里有一双备用丝袜。

11、衣袋中只放小、薄物品,衣装轮廓不走样。

12、公司标志佩戴在要求的位置,私人饰品不与之争夺他人注意力。篇二:女子形象礼仪 塑造职场气质美女

女子形象礼仪 塑造职场气质美女

子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远播四海。据相传,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周公便制礼作乐,提出了礼治的纲领。由此可知,中国礼仪文化传承久远,底蕴深厚。而无论是在古时封建时代还是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现代,优雅、懂礼仪的女子一直都充满着魅力。中国自古就重视礼仪,女子形象礼仪可以展现一个女子的气质。也许她并没有天生丽质,但是优雅的举止、出众的气质会让她脱颖而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时常要与他人交流接触,良好的外在形象和社交中表现出的对他人尊重友好的礼仪态度,都能给人留下亲切美好的印象,促进彼此的沟通交流,有益于事业的发展。良好的女子形象礼仪是女性内在修养和品质的体现,同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女性对于自我的认知与定位。优雅得体的女子形象礼仪能够潜移默化地丰满个人的人格,因为在这个修习培养的过程中,对于道德标准和各种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整体的素质,使眼界开阔,营造和谐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个人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流中表现出的形象仪容和礼数,反映出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也在沟通过程中传达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质,不同的形象和礼仪能够在无形中促成或破坏一次会面、一次合作或一段友谊。因此女子礼仪课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白领女性、公务人员和从商人士的重要课程之一。在社会发展中女性形象礼仪逐渐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优雅的女子也成为商业会谈中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在平时的社交礼仪中,女子发型和面部的修饰也是必不可少的,染烫尽量以深色为主,头发保持干净整齐、否则会显得不够庄重。与他人交谈时,尽量保持自然,柔和的微笑,打造谦虚温柔的亲和力。

女子形象礼仪课程每期都会给大家详细展示不同场景的礼仪过程,亲身示范,并在课堂组织学员进行模拟练习。在交谈时该如何礼貌地回应别人,如何训练优雅的站姿、坐姿、走姿,凸显自己的气质。在家中可以训练背靠墙,挺直腰背,双腿并拢,中间夹着书本或者一张纸,训练难度逐渐增加,培养自然大方的仪态,家中有立镜的话就更为方便了,对着镜子随时修正自己,头顶书本,以保持书本的平衡来训练端正的走姿。在商务社交场合中,着装一定要端庄严肃,女性切不可穿低胸装、露背群,否则很容易破坏和谐的氛围。不穿拉坏的丝袜,可以随身准备两双在包里,以便随时换上。衣服的搭配可以采取同色搭配的原则,如同色深浅搭配;或对比搭配,着冷暖色系;现在的时尚搭配元素中流行呼应搭配,例如衬衫与鞋子颜色呼应,裤子与背包颜色相近,耳环与项链材质一致,同时身上不要佩戴过多的首饰,以免显得过于厚重,缺乏职场的干练气质,且全身的搭配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对于职场的人们来说,每天面对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我们可以接触不同的合作伙伴和同事,我们在生活中结交朋友,往往因为一个得体的笑容和肢体动作,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奠定了之后的友好合作的基础和加大了成为朋友的机会。工作上的摩擦和不快,生活中的傲慢与误会,许多都可以通过得体的礼仪方式得到化解,因此上海女子礼仪课程受到大量职场女性的欢迎,得体优雅有气度的女性已成为众多人的审美标准。

女子形象礼仪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每个职场女性都需要多了解一些,在平日的生活中多注意应用,渐渐变得得体大方。重视女子形象礼仪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儒鸿书院将助您了解学习女子形象礼仪,让您收获一个好心情的同时,对生活、工作上的改善也有益处。篇三:礼仪之美 玫瑰之风 ——商务礼仪对职场女性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礼仪之美 玫瑰之风

——谈商务礼仪对职业女性职场幸福感的影响

【文章摘要】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商务礼仪,作为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核心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女性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对于其职场幸福感的关住也愈显重要。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职场幸福感,就职场人个体而言,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定位,不断提升自我境界,塑造并完善自身人格。就组织而言,要关注员工发展,建设和谐人文环境,使得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礼仪对于提升职业女性的职场幸福感有重要作用及影响。这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第一,职业女性自身的礼仪和素养,是展示其自我魅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和方式;第二,礼仪是企业充分尊重女性员工、体现人性关怀的基本要求。而这两方面最终都服务于提升职业女性对自我职业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知度。文章从对商务礼仪职业女性和职场幸福感的理解、职业女性自身礼仪素质的重要性、礼仪通过作用于企业对职业女性的影响、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旨在使人们更加重视职业女性在企业中的幸福感受及自我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关键字】 商务礼仪 职场女性职场幸福感

2010年,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影片着力描述了职场女性杜拉拉在世界500强企业db里的成长故事。从礼仪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商务礼仪对于女性职员的职场幸福感以及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女性职员的仪容、仪态、气质、待人接物等等礼仪方面的修养对其在企业中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企业,需要的都是具有良好礼仪素质及礼仪魅力的员工。影片中的杜拉拉不仅知道在正确的场所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而且在和上级及同事接触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良好的礼仪素质修养。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女性职员的成长及幸福感也有重大影响和责任。只有当一个企业秉承礼仪的核心——尊重,给与员工足够的尊重和关怀,员工才能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一个懂得礼仪、体现礼仪、重视礼仪的企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员工满足感幸福感,帮助员工成长。db严密的组织结构,优秀的企业文化等都为杜拉拉这样一个职场女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帮助她最终实现了自我。

因此,礼仪对于女性职员的工作幸福感及自我实现有重要作用及影响。这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第一,是职场女性自身的礼仪和素养;第二,是企业对女性职员的尊重与关怀。而这两方面都服务于提升职业女性对自我职业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知度。 第一部分商务礼仪、职业女性、职场幸福感

商务礼仪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中国人重视礼仪,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职场往来中,礼仪都是规范个人行为、体现个人修养、达成和谐交往的必要手段。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

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将礼仪运用到商务活动中,即商务礼仪。商务礼仪的核心是一种行为的准则,用来约束我们日常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礼仪的核心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职业女性 曾几何时,中国女性终生躲在深闺内宅,惟一的“职业”就是养儿育女;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出了炕台灶台的中国女性,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着套裙化淡妆,她们有能力有理想,她们是职场中的铿锵玫瑰。她们有个时尚的称谓———职业女性。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少即使是很能干的男性也感到棘手的事,派一位女性前去办理,便能收到出奇满意的效果。专家指出,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女性自身形成了共有的特点。例如:环境适应性强,善于与陌生人接触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好,说话声音流利清晰,乐于跟人交谈;感受细腻深入,性情温柔亲切,为人谦和善良,更能使人容易接受。而这些些特点在企业和谐人文环境建设、企业间合作谈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女性在职场中有其区别于男性的独有的优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职场幸福感 职场幸福感,也可称为职业幸福感。幸福感是什么?是否高薪就意味着幸福?很明显不是!在现实中,有很多被支付高报酬的人仍然选择离职。所谓职场幸福感,是员工对其所从事职业及目前工作状态在满意程度上的主观感受,是构成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职业幸福感可具体解释为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从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便可以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显然,“职业幸福感作为人类职业活动中的幸福体验,绝非凭空生成,而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职场人个体的身心健康,是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提升职场幸福感,就职场人个体而言,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定位,不断提升自我境界,塑造并完善自身人格。就组织而言,要对员工业绩进行客观公允评价。使之获得心理平衡,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现教育,倡导为社会奉献的职业精神。因此,作为职业女性,其幸福感来源于在工作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以及满足。而这感受又依赖于在工作过程中的被认同感、被尊重的程度以及被公平对待的程度及自我发展。

商务礼仪,集中体现着尊重。从职场女性的角度看,只有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和得体的礼仪行为,通过自我展示和自我实现,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敬,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支持。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需要依赖礼仪,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定人性化的福利制度保障女性职员和谐安稳的工作环境,帮助职业女性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职业女性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对于女性而言,礼仪是展示自我魅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对于企业而言,礼仪是充分尊重员工体现人性关怀的基本要求。而这两点最终服务于职业女性幸福感的提升。 第二部分:职业女性篇

为什么说礼仪对于提升女性职场幸福感是重要的呢?

在中国社会多年的男权思想的压抑下,新时代的女性更多的追求被认同被尊重感。特别是职业女性,希望自身能力能够被认可和充分发挥,在职场中获得公平的对待。职场并非男人的天下,女人的心理特性甚至更适合未来职场发展的主流。因此,职业女性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展现女性区别于男性的魅力,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满足。

礼仪是女性展示其魅力的最好武器。魅力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带给女性美丽心情。有魅力

的女人信心百倍,笑容灿烂,所有烦恼都会迎刃而解,走到哪里都闪亮焦点,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活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更多幸福的感受。魅力是永不变色的钻石。钻石有很多不同的面,可以在不同的状态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如同今天的职业女性。职业女性需要在各种角色间进行转换:下属、上司、某次会议的主讲人、某个活动的策划人等等。如何在这些角色间转换自如,做到得心应手并且展示自身魅力呢?职业女性需要从礼仪出发。

形象 从礼仪的角度看,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个人形象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职业女性的打扮艺术,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涂脂抹粉,也不等同于挥洒高级品牌香水,而是对自我形象的整体塑造和协调统一,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雅致,是自己人格的充分外化。得体贴切,精致淑雅的打扮,是对自己的确信与牢牢把握,也是对社交场合的自如驾驭。可以体现出现代职业女性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职业女性的装扮仪表必须符合她本人的个性,体态特征、职位、企业文化、办公环境,志趣等等。良好的仪容仪表既是自尊自爱,又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能够烘托出女 i性的熠熠神采和风姿。着装方面,职业女性应遵守tpo原则、pas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交往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谦和、温柔、细腻几乎是每一个女性的天性,在与男性交往时,这些性格会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无形中消除许多与同性交往时产生的戒备和争斗欲望,营造了和谐轻松的理想气氛;而在同性之间,谦虚善意地待人,凡事肯让人三分,满足她的自尊,会使人感到可亲可近。待人谦和的女性,体现的是自尊、自重。在各种人际交往中,充分展现女性特有的优势,一般总会获得明显的良好效果。职业女性得体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友好的交往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快感,创造和谐、高雅的气氛,调节人际关系,增进合作和友谊。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职业女性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也会在心灵上找到依托点和归属感。对于提升幸福感极其重要。

工作 礼仪如何体现在工作当中呢?一方面,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女性职员与公司上司、同事间的沟通交往,方便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善于配合上级有利于工作展开。尊重同事、支持同事、善解人意、团结协作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加同事间的信任感,实现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具有良好商务礼仪素养,有利于企业间的愉快合作和谈判的成功。从合适的装扮、到得体的谈吐、到散发的个人魅力,礼仪有助于企业合作的达成。因此,具有良好礼仪修养,有助于职业女性在和谐的工作环境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工作,体验更多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通过满足自我追求,达成自我意识上的积极愉快。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我实现机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

总言之,职业女性只有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通过优雅的形象提升自身自信、展示自我魅力,体现良好自我素养;才能通过真诚友善得体有效地沟通交往,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为自身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才能更有效的完成工作,达到成功,实现自我追求,获得成就感。礼仪,是职业女性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第三部分企业篇

幸福既不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职业幸福感实现的重要条件。在肯定物质生活条件是幸福的

基础时,也要充分看到精神生活在幸福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职业女性的职业生活不仅包括谋生手段的物质回报,还包括职业幸福的精神享受。作为女性,在工作中,不仅仅需要获得物质满足,同时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其职业理想的实现所带给主体的幸福体验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对于企业而言,关注职业女性职场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职业幸福感是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进而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拥有幸福感的人倾向于寻找生活和工作中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凭借其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职业幸福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在职业生活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能够坦诚、开放、平等地沟通与交流,人际关系和谐,成员身心愉快,参与愿望强烈,工作中则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并且,从情感上对组织信任,进而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队精神;职业幸福感有助于职场人的身心健康。职业幸福感会带来持续满意的情感体验。积极健康的情绪,如愉快、欢乐、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精神振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身心愉悦。

那么,礼仪如何通过作用于企业提升职业女性的职场幸福感呢?

诚如开篇所说,礼仪,核心体现的是尊重。一个企业,只有具有良好的礼仪,才会充分尊重它的员工,关注员工发展,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礼仪是企业建设和谐人文环境的需要和基础,而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摇篮。

从组织层面讲,要使员工拥有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员工因为和谐而幸福,因为幸福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首先,在文章第二部分职业女性篇中已有论述,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营造企业中和谐的工作氛围;其次,商务礼仪讲求公平公正,企业实现公允评价,使员工获得心理平衡。当员工自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同事、他人公正公平的评价时,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最后,从礼仪的核心出发,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观教育,提升职业理想【ii】。

对于职业女性,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助于自我的更好发挥。坦诚、开发、平等的协作,员工之间的互相宽容与理解,“小我”与“大我”的同步发展有益于职业女性增加团队归属感。由于职业女性在团队中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幸福感,也保证了组织的高效运转。而更重要的是,公允的评价有利于女性在工作过程中与男性的竞争。只有当职业女性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平等的对待和认可,女性员工才会有更大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后,不同于男性,职业女性的多次角色冲突使得其职业发展面对更多挑战和阻碍。企业应给予职业女性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提升职业女性职业理想,减少来自企业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帮助职业女性实现更好事业发展。

人们说,做谷歌公司的员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从它对女性职员的关怀便可见一斑。谷歌规定,请育婴假的员工可照领75%的薪水,婴儿出生后两周内,公司每天补贴50美元当作员工的“坐月子”津贴。不得不说谷歌的制度极其人性化。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说过:“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与外人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日本经理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与员工之间的健全关系,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人员亲如一家的感情,一种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由此可见,一个有着宏远发展目标的企业,只有重视人的发展,与员工建立亲密的情感,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取得好的发展。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将不再是为了获取物质的拥有、职位的提升以及他人的尊敬等外在奖励,而是升华为职场人追求自我实现,追求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职场幸福感对于每一个职场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职业女性好比职场中的铿锵玫瑰,她们追求职业幸福感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十分迫切。礼仪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一种美好的体现及诉求。它通过形象、交往、工作三方面,将礼仪的特质贯穿于女性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女性展现自身魅力,体现新时代女性的自信、大方、优雅、能干。同时,礼仪通过其核心价值——尊重,促使企业注重员工、特别是女性员工的幸福感,通过企业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职业女性在一个和谐安稳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提升职业理想,实现自我追求。总言之,女性应提高自身礼仪修养,企业应尊重女性员工,通过双方的作用,共同实现职业女性的幸福感及自我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 葛喜平.职业幸福感的属性、价值与提升. [学术交流] serial no.191 no.2 2. 赵立军,刘永芳. 从心理学角度看工作幸福指数. [学术论坛] no.12,2009 3. 薜雅文. 女性魅力.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8-1 4. 肖卫.女人的资本.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5. 肖卫. 女人的资本ii:职业女性的十一种生存智慧. 6. 葛红明. 女性魅力何来全集.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 7. 李玉海. 企业文化建设实务与案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1 i 【注释1】(1)tpo原则:time—时间:着装与季节、时令相符;place—地点:着装

与所处位置、场所、环境相符; occasin --场合:着装与特定场合和气氛

相和谐;(正式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喜庆场合、悲伤场合)

(2)pas原则: profession--职业 age--年龄 status---地位

(3)整体性原则 :与自己的体型、容貌、肤色等因素和谐;

ii 【注释2】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助想象而确

上一篇:高原现象成因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汉代雕刻造型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