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5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新媒体背景对新闻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这一要求则主要体现在采访技巧和采访创新上,要让新闻采访工作者们能从不同维度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并对事件中的人物、事物、情节等进行深入挖掘,提升新闻采访价值。本文围绕新媒体下新闻采访的技巧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采访;技巧;创新;思路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

(一)善于发现并抓住新闻采访的新话题和方向

在新闻采访中,新闻的话题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一个好的话题采访,能挖掘出许多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更多新闻热点,以提升新闻采访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有着许多新型的新闻元素,对于这些新闻元素下的热点话题,需要随时转换新的思路。

因此,在新闻采访技巧中,首先就要抓好采访话题,也就是说,要让采访过程朝向一定的方向,有针对地进行采访,而这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能善于发现一些能引起社会关注的创新话题,并牢牢抓住这些话题进行采访。虽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但不一定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并报道出来,新闻采访也就很难进行。所以,为了能很好地抓住新闻采访话题和方向,就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洞察力,在对细节问题的思考中能有独到之处,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这样的话,就能从概率上更容易寻找到关注度较高的新闻采访话题,再加上新闻采访人员自身的采访实力,让整个采访过程顺利地朝着这一话题方向而进行。

(二)做好新媒体下的新闻采访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当发现并抓住了新闻采访的话题方向后,新闻采访人员需要进行小组成员讨论,然后进行分工工作。其中,首先由数据人员对该话题下新闻事件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生成结论;其次,将这些数据交给现场采访人员,采访人员在熟悉这些数据之后,融人一些语言技巧,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采访。这样的话,不仅能提升采访效果,让整个采访过程能在数据环境下更加真实、清晰、可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采访话题方向形成呼应,增强新闻采访的话题感染力,进一步提升采访价值。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创新思路

(一)丰富新闻采访语言表达形式

如今,人们进行表达与交流更加多样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新媒体正朝着多元化的形式而发展。比如,在网络上,许多的“热词”都是由人们想象并创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创新理解进行表达。而这就给新闻采访思路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有效地进行创新,首先就需要丰富新闻采访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很好地与社会大众的生活需求进行融合。具体来说,要以新闻采访的目的为思想导向,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并通过一些常用语言进行比较接地气的表达。这样的话,就能很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度,体现新闻采访的表达效果和内在价值。

(二)丰富新闻采访风格呈现形式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除了要丰富表达形式之外,还要丰富新闻采访的风格。具体来说,新闻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穿插小视频或设置背景音乐的方式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新鲜感受,帮助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可以以他们喜爱的方式来把握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激发大众对新闻报道的阅读兴趣。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时刻加强新闻采访的技巧,并提出一些创新思路,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访技巧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善于发现并抓好新闻采访的话题方向,再此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做足相应的新闻采访前期準备工作。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新闻采访的创新路线,还要丰富新闻采访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风格呈现方式。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一、模糊语言的效用

(一) 有助于表达事实真相

正确的编写新闻信息, 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出真实的新闻真实, 但是在客观的界定上很多事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都是模糊存在的事物, 再加上新闻工作人员, 针对新闻时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说在反映客观事实时使用模糊语言更加能够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例如说在新闻信息当中, 如果需要涉及到一些具体数值比如说产业的交易数额, 就可以这样描述:“该产业的年交易量属于相对保守数据, 具体的数值很难估计。”那么这句话代表的就是不能够真正精确的统计出所有的数据, 因为交易额的数据本身就是不能够完全准确的统计出来的, 因此很难统计这句话正好能够体现出了次年交易额的大约数值, 这个数值是很难能够应用精确地数字来表示出来的。

(二) 提升新闻可信度

由于新闻事件是出于随时变化的状态的, 因此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新闻工作人员并不能够针对事件的结果做出准确的评价和说明, 如果在新闻报道中一下子把话说得太死, 反而让社会群众觉得新闻信息不太可信。所以说在新闻播报过程中, 可以尽量的使用模糊语言进行新闻信息编辑, 很多使用精确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新闻内容, 可以通过使用模糊语言来让新闻信息提升可信度。例如说“今年由于受到了严重的旱灾影响, 我国的粮食产量明显下降, 导致某地区的食品成本大幅度上涨。”在这一句话中, 能够看出灾情并不是已经中断了, 而是还在持续发生的状态, 所以说其中粮食的产量和食品成本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客观事实就是无法说明出来, 因此使用模糊语言既没有说明了数量, 也没有说明了金额, 只是单纯的说明了时间内容, 提升新闻信息可信度。

(三) 符合群众阅读习惯

在观看新闻报道时, 很多人都喜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 而且人们在看新闻信息时, 多数都是采取浏览的观看模式, 并不会逐字逐句的进行详细分析, 所以说新闻报道当中的精确细节, 很多启示观众并没有太大的阅读兴趣。在新闻信息编辑过程中, 就可以使用模糊语言, 把不重要的信息一笔带过即可, 能够让人们阅读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说“截止到本月度为止, 卧室的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气达到了186天, 比去年增长了5天。”在这一段新闻当中, 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只是模糊的说是我市, 但是人们通过信息已经了解了今年的空气质量跟去年相比有了明显改善, 提升了群众的阅读质量, 符合了群众的阅读习惯。

二、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一) 正确的使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跟模棱两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模糊语言需要在正确的写作思想指导下恰当的进行试用, 主标题需要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 这样在文章当中应用模糊语言, 能够对文章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例如说在新闻信息当中经常会有跟法律有关的字样“犯罪嫌疑人”, 这个看上去属于模糊语言种类, 但是却并不是明确的模糊语言说法, 在犯罪案件没有彻底的调查清楚之前, 并不能够称为是犯罪人, 而是需要成为是犯罪嫌疑人。

(二) 模糊语言一定要注释

一部分新闻写作人员在使用模糊语言之后, 观众们通过模糊语言, 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楚新闻信息想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说使用模糊语言来表达典故和历史, 如果出现了让人看不懂的词语, 那么受众自然也就无法直接感受到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说在新闻信息当中涉及到了一些地名, 就可以给出一个大致上的地域注释, 让受众能够了解新闻信息的发生地点。一篇文章描写了群众义务植树的信息, 其中有一句话是:“楚王弹洞地, 今日笑声喧八公山上草木逢春。”这时候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注释“楚王弹洞地”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三) 恰当的选择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也是有不同的区别的, 要求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的了解各种模糊语言和应用方式, 这样才能够更加精准的表达新闻信息。

(四) 特殊名称不需要使用模糊词语

还有很多新闻信息内容是不能够使用模糊词语的, 例如说人名还有地名等, 李白、鲁迅, 学校和旅馆等, 这些词语都有专指的任务和地点, 使用不恰当的模糊语言反而会引起误解。另外在生活中还有一些没有明确出来的官方称呼, 人们已经习惯了俗称, 同样不需要使用模糊词语进行表达。

三、结语

模糊语言能够让新闻表达更加灵活, 因此在新闻信息写作过程中, 要加强模糊语言的使用研究, 把精确词语和模糊词语有效结合在一起, 提升新闻信息写作质量。

摘要: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信息。相较于精确语言, 模糊语言具有弹性, 在表意方面更加灵活和生动, 属于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十分广泛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跟新闻写作相结合, 依靠语义的模糊性, 获得思想表达的确定性, 能够让新闻报道内容变得更加准确, 本文分析了模糊语言的重要性, 重点研究了在新闻写作过程中, 如何能够应用模糊语言来提升新闻写作质量。

关键词:新闻写作,模糊语言,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雪松, 刘丹凤.试论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积极功能[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1 (02) :25-27.

[2] 赵遐.论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积极功能[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09) :57.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新闻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记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人曾这样说,某人的新闻作品,即使是捂上作者的名字,只要读一读文字,就可以知道是谁写的。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改革更加深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从边缘突破走向了中心突破。新闻写作风格的改革创新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当代的名记者而论,穆青的新闻作品因其浓郁的文学底蕴和散文色彩独树一帜。散文式新闻写作是新闻写作改革创新方法中的一种。新闻写作向散文学习,借鉴散文灵活的笔法,是使我国新闻写作风格走向个性化、风格化的一条路径。

穆青正是散文式新闻写作的主动实践者和积极倡导者。通过对其各个时期新闻作品的梳理、分析可知,穆青把这种写作风格自始至终贯彻下来并发扬光大,尽管在不同时期文风上展示出不同的特征:革命战争年代文风朴实无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文风趋向沉厚,改革开放年代文风老练奔放。但正是这些不同的特征,说明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的风格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趋于成熟的动态过程。在新闻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信息出现井喷现象和传媒竞争加剧的时代,在读者渴望新鲜阅读体验的时代,我们的新闻写作应该借鉴穆青新闻写作风格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新闻写作走向个性化、风格化。

穆青倡导散文式新闻写作,认为新闻写作不应该有过多的清规戒律。新闻写作在不违背事实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借鉴散文的一些表现形式,可以有灵活的结构、清新明快的描写,可以有主观的抒发和得当的议论。在新闻实践中穆青身体力行,以散文式的风格写下了许多值得后辈学习的新闻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媒介形式多样

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信息传递手段新颖化,但是,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风格依然有许多闪光点值得当下的新闻从业者学习和借鉴。

把握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

在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从业者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体,离不开特定的生活时代。优秀的新闻从业者,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追踪社会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人物、新经验,成为时代的风向标。穆青的新闻实践就是这样的。他坚持正面新闻报道为主,把握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受众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呼吸到时代的气息,倾听到时代的最强音。新闻报道只有依托时代的大背景,透视时代的本质,传达出时代的气息和旋律,才能有真正的大手笔。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涌现出的新事物纷繁复杂,容易使人民群众产生困惑和疑虑,这就更需要新闻从业者把握时代的主题去写作,从而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坚定不移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坚持新闻真实,始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穆青在新闻理论的论述中很少用“新闻真实”这个词组,但是深刻领会其新闻思想,认真研读其新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穆青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综观穆青一生的新闻实践,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浪奔突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论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他始终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穆青對新闻的不懈追求说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因此,新闻媒体要站在大局的高度、站在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虚假新闻问题,要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作为不可动摇的信念。

吸收群众语言的养料,增强可读性

新闻是受众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通道。新闻内容是要靠语言来表达的,新闻传播者若想实现有效的传播,就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广大受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在新闻写作中,要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行文轻松自如,营造美的氛围,使笔下的新闻有一种装饰美,富有吸引力,增强可读性。穆青充分吸收群众语言中的养料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这些语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清晰悦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随着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生活领域日益宽广,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风格的特点提示我们: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吸收群众语言丰富的养料,增强可读性,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在新闻改革不断向前的进程中,散文式的新闻写作风格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新闻写作领域里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

培养深厚的理论修养

穆青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的一员,从事新闻工作长达60多年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他贡献突出、经验丰富、影响广泛,这是与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分不开的。

综观穆青一生的新闻活动,他始终自觉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时刻牢记新闻记者的崇高使命,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在社会变革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突出的新闻作品展示他的理论修养。

抗日战争时期的《雁翎队》、解放战争时期的《空中飞来的哀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改革开放时期的《风帆起长江》等,穆青的这些新闻力作紧扣时代的主题,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成为穆青深厚新闻理论的注脚。

参考文献:

①刘淮:《穆青和他的报告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②穆青:《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③张严平:《穆青传汇》,新华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④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电力报社)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新闻冲入线上渠道,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等。借助全媒体势潮,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与真实性的冲突成为学界的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叙述视角、人称、引语、时素、选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叙述文本在凸显文学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复杂性、细节化、平民化的特性展现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真实性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争取民权和反战运动把非虚构带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并激发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在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看来,产生质疑的部分原因是文学传统在新闻界的深刻影响,如从文学角度看,新闻作品也要文采飞扬、感情充沛,简单来说就是记者应该撰写精彩的故事[1]。更早一点的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写作类似,它指将文学写作手法融入新闻报道中。近年来,新媒体崛起将新闻实践中的非虚构写作带入更多人的视野,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运用不同的视角、精心编排的情节、大量的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的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了后真相时代受众的喜爱。那么,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越来越凸显文学性的同时,它如何从叙述的各方面展现真实性?哪些元素使新闻作品可信且真实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实践中非虚构写作与真实性的关系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铺单、细节刻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它们的根本性不同是对于真实的解释。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要求的是拟事实,即允许合理的想象,让人看起来是真相即可,而新闻的非虚构写作必须完全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绝不允许一丁点不实。学者赵毅衡提到,当社会学变成讲故事的社会学时,真相有效性问题就被自我的有效性替代,真实性就变成了故事的可信度问题[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真实观是当代中国主导的新闻真实观,它主要的三个突出特征是事实真实观、过程真实观和统一真实观。长久以来,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是既要反映一个事件的整体真实,又要反映一个事件所处环境的整体真实情况,尤其是要把这个事件所在环境背景中主导真实、主流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3]。

基于对真实的解释不同,杜莉华指出两者冲突的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和文学中的真实不是同一个概念;二是非虚构写作无可避免会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导致真实性受损;三是非虚构写作中常出现的第一人称会影响读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四是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多地与资本市场接轨,不允许采访对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违背了新闻过程真实观[4]。因此,基于真实性的根本要求,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难以保证绝对真实。

三、叙述视角与真实性

(一)叙述视角、叙述者形态和叙述方位

观察点的选择是作者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这也是普利策奖得主基德尔在写作中最先思考的问题。观察点在叙述学中通常被叫作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5]。

叙述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思考的角度,读者可以从文本中感知到叙述者的叙述视角,借助文本和叙述者建立联系,当叙述者采用的叙事视角不同,故事的结果或读者的判断和看法也会有不同,如曾庆香曾举了一个关于夫妻日常生活不断累积矛盾,矛盾突然爆发导致分手的叙事案例,这个事件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叙述出来,其责任归属也就发生了变化[6]。因此,视角的选择影响读者的带入,新闻报道通过叙述视角可以透露出记者对事实的认知和立场态度,这一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表明新闻的叙述视角和新闻的写实程度密切关联[7]。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前者指叙述者掌握所有的背景、心理等,可以任意進入人物的内心,这样的视角能给人一种站在事件之外的冷静、客观的情绪,一般新闻作品与历史叙述通常都采用全知视角。后者指叙述者把自己所知道的局限在某一个主体上,只通过某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事物、了解情况,并且把了解到的部分当作整体。两者相比较,全知视角由于知道的整体信息更多,比有限视角更客观公正,而有限视角则更主观、有偏向。不过,叙述者选择有限视角有时是必需的,叙述者通过有限人物视角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更丰富,往往能够让受众更容易相信这是真实的。

叙述者形态是指采用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是指叙述者是故事情节的主角“我”,以“我”对自身经历的或观察到、想到的进行叙述,通常真实感和主观感并存。第三人称叙述指叙述者不经历故事情节,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地叙述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相比第一人称,它带给读者客观、冷静、全面的感受。叙述角度和叙述者的配合被称为叙述方位。叙述者提供叙述语言,叙述角度提供阅读情境范围,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想要恰到好处地叙述,即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对于大部分的新闻报道而言,最常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这种方式符合纪实类叙述全面、客观、公正、理性的标准和要求。此外,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位进行写作也是可行的,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中会大量出现。不过,有限视角的片面性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性似乎与新闻客观公正的标准不相符,那么它是如何将事实真实和文学手法巧妙相融,构建报道真实性的呢?

(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和讲述,很多时候它是以具体深刻的形式展示某一群体的现状或者某一事件的严重性,希望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得的不仅有信息,还有思考。新闻作品中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实则呈现了非虚构写作者的在场,以向读者叙述整个事件,尤其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本身就是事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我”的视角叙事是一种内视角,这样持续的内视角输出可以透视新闻的价值[7]。我们常常可以在非虚构写作中看到内视角的存在,在这种视角下,有条件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品质、行为、心理活动等进行丰富细腻的描写,使感染力和真实性并存。例如2020年5月9日,网易“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发布的《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该报道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有关研修生的前因后果,时间跨度从1986年到2016年。

“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为躲避罚款,家里让我和弟弟装成双胞胎,1987年才上的户口。从小,我就能感觉到家人更偏爱弟弟,好吃的紧着他,犯错受罚总是独我一份……然而,我并没熬到我当零头那天。我在2013年12月中旬就爆发了。……2016年,也是她告诉我,小风订婚没多久,因车祸去世了。”

全文从“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我”的出生、“我”的家庭以及在日本当研修生的两年里的酸甜苦辣,以垂直深入的方式串联了日本研修生真实现状的相关事件,以“我”的“在场”和“行动”以及文本持续的内视角叙述传达了细节非常丰富的新闻事实,把一个普遍的现状聚焦到微观角度去展现,增强了新闻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当一篇新闻报道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之后,新闻报道需要做到的是让报道更容易被相信。在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情绪的感知比对事实的感知来得更快更直接,聚焦于内视角叙述,以“我”这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体现了沉浸式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特点,可满足受众对社会现实的窥视欲。相比于我给你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和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无可置疑,我讲我自己的故事真实性更强。

第一人称叙述作品在叙述视角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称叙述作品的特点。因为第一人称“我”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这两个方面在作品中是交替存在的,即叙述者和叙述对象都是“我”,但两个“我”是不同时空的。一个是回顾并写下这件事的“我”,即回顾往事的叙述者(下文称“回顾自我”);一个是经历这件事的“我”,即当时被叙述的行动对象(下文称“经历自我”)[8]。同时,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回顾自我”与“经历自我”不仅有叙述者“我”与经历者“我”的区分,而且在叙述视角上都参与了对故事的观察。因此,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不仅要关注人物叙述视角,还要关注叙述者的视角。在网易“人间The Livings”2019年国庆节推出的十一特辑《我和我的新中国》系列报道中,“经历自我”是一名教师,其展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吃水往事:

“早上去健身房回来,满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爱人让我再换件衣裳,我说算了,刚穿了一天,洗衣裳很麻烦。爱人说没关系,现在都是全自动洗衣机,把衣服扔进去,放上洗衣粉就行,很方便,‘就是费点水,咱也不在乎那几个水钱’。”

而“回顾自我”是一名老教师,以现在的思考和语言讲述了当年的情形和场景:

“后来,像我们这样用自行车焊两个铁架驮水,竟普遍起来,成了人们上下班的一道风景。”

两个“我”在非虚构写作中交替,不仅有当事人当时的视角,还有当事人后来讲述这件事的视角和语言,在叙述中不仅有对当时“经历自我”的体验和感知到的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还有叙述者自身“回顾自我”对当时发生在自己身上事件的概述。两者相互补充,转换自然,将当时主观和现时客观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复合视角

单一的有限视角仅从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有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的偏向,造成一定程度的新闻失实,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相结合可以修正单一视角的不足,通过不同主体的声音和视角讲述同一背景下的故事,使宏观的新闻背景和微观的新闻事实融合一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我和我的新中国》采取的便是复合视角的写法,报道共有十篇短文,每一个部分由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自己或身边的家国往事。复合视角为报道增强了叙述背景底蕴,从宏观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有限视角聚焦在微观个体的平民生活中,让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在平等的地位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个小家,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在同一艘船上。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凸显叙事内容的真实性。

四、大量细节化元素

相比传统新闻写作,非虚构写作有更多的情节设置、大量的对话、丰富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等等。细节的呈现往往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真实,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可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一)时素

“纪年时素”是年月日等的时间标注法,实际上是指称物理时间,或称历史事件“明确时素”[9]。从时间上看,非虚构写作往往是对过去了一段时间的事件进行报道,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因为非虚构写作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采访、调查、核实信息等环节;从内容上看,非虚构写作通常有非常详实深刻的事件,事件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这一报道,从标题来看仅仅是讲述研修生那两年的事情,然而实际上述本的时间跨度从1986年跨越到了2016年。述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时素细节,如“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1987年才上的户口”“2006年高考时”“2008年春节”“2010年准备谈婚论嫁时”“后半夜两点”“转年2月”“3.11地震海啸就来了”“2011年10月,我们登机时间确定”“12月份左右”“我们弯着腰干到11点”“早上7点起床”……通过明确的“纪年时素”的呈现,不断提醒读者确切的物理时间,弥补讲述可能造成的真实性偏差,给读者强烈的时间感受,让文字与时间紧密联系,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二)直接引语和心理描写

直接引语在语句中保证了说话者主体控制。笔者认为,在非虚构写作中,直接引语作为说话者直接的表达凸显的强烈代入感能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增强述本的真实性。“谁说”“谁说道”等第三方视角转述的动词看起来比较客观,但对于准确表达原话的意义还略有欠缺,而且间接引语通常还可能将转述者的声音带入,引导读者对引语的理解[10],如“来日本的成本,我现在都已经赚回来了”“你没技能,身体又不好,在那边根本吃不消”“没有影响的,你在东京附近,远着呢。如果你现在想退出也行,只是那4万中介费可退不了”……这样的直接引语不仅形式上给人带来真实感,内容上还包含了不少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说出来的细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直接引语带来的真实感并非是因为它传递给读者的是消息來源完整的原话,而是直接引语这样的形式具备的表意功能。

(三)心理描写和修饰词

大量的心理描写也会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受,增强述本的真实性。在传统的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新闻作品中,若包含心理描写,很可能成为被否定的“合理想象”。然而把心理描写放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当中,这就不再是“合理想象”,而是叙述者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内心真实想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真实。

同理,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会尤其注意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避免合理的揣测或错误的解读,而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适当的修饰词是構建真实的良好秘方,如“父亲从弟弟哪儿听说我也要去日本,暴跳如雷……”,“暴跳如雷”一词不仅是“我”对父亲行为神态的描述,也是“我”当时切身的经历,携带真实性属性。

五、原型的功效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常常通过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或者一类人的故事,传达整个群体的现状,甚至描述时代的故事,如《“同妻”的最后一击》中的“同妻”、《“没病找病”的老太太》中的“老太太”、《普通女孩的一生会遭遇什么》中的“普通女孩”,以及《再没办法吃空饷的公务员们》中的“公务员”。

以上被叙述主体作为社会中某个容易被忽视的普通群体的典型,几乎每一个人对于他们都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被看作一种原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识别出原型的时候,并且识别原型通常是潜意识的,人们就能接收到这些原型长久以来积蓄在心里的情感能量,这样的作品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曾庆香指出,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是叙述作品中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稳定、典型、反复出现的特征,有着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11]。原型能够唤起人类心理的同理心或某种认同感,其功效可归结于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人物的整体认知方式和结果,在新闻作品中,它可以影响新闻意义的建构,隐性地为读者提供某种阅读视角和背景信息。

因此,叙述者借助原型的力量帮助每一位读者释放出深层的心理能量,激发出每一位读者的同理心,通过一个原始意象发出1000种声音[11],收获读者的“同情性理解”,以微见大地揭示这些群体反映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问题。

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的原型主要集中于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普通人群,采用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充分采用平民化叙事为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好的坏的都有,有益于强化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六、结语

本文从叙述学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是如何展示真实性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以复杂性接近真实、以细节化接近真实、以平民化接近真实三个方面。

所谓的复杂性,是指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采用非虚构写作有利于将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等详细地讲述出来,让读者感知的更多、更细微,即使无法作出绝对的判断,但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报道更接近真实。

所谓细节化,是指纳入时间、心理活动、表情神态、人物语言、数据等大量细节去描绘事件,将事件本身、人物心理等事无巨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导故事的发展和走向,让读者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

所谓平民化,是指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选题以边缘化人群、普通人为主,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叙述语言通俗易懂,选取偏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感觉亲切、流畅、自然,带入感强,选择的题材是大多数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

本文结合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无可避免会存在的文学性、主观性的可能,以及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众多可能性,分析了非虚构写作通过持续的内视角、复合视角等方式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从外到内移情,通过大量的细节化元素、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平凡普通的选题内容,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微地展示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叙述更能还原事件本质,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借助后真相时代情感事件优先传播的特征,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更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的理解”,让叙述文本更加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0.

[2]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8(9):30-41.

[3] 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1):27-34.

[4] 杜莉华.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J].传播力研究,2018,2(22):112.

[5]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2.

[6]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7] 岳文文.非虚构新闻叙事视角和修辞探析[J].青年记者,2020(14):17-18.

[8] 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6):110-112.

[9] 赵毅衡.广义叙述时间诸范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33-140.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11-16.

[11]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1):48-59,125-126.

作者简介 谢艾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媒体。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

(一) 信息海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资源层出不穷, 各种新闻阅读APP的出现, 已经在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下, 使得这些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 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 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网络共享时代。现代人们已经基本习惯在茶余饭后翻看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平台,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索信息, 了解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新闻。不同的群体对象对不同的信息有一定的需求差异性, 这些需求差异性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去追踪判断, 不断去满足读者的需求, 满足人们对信息新鲜感的需求。

(二) 互动性

网络时代我们的沟通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 微信、QQ、微博、电话、短信等, 人们借助互联网, 可以语音对话、视频聊天。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 并且人们可以随时交流身边的热点新闻事件。如, 2108年4月发生的于海明事件, 事件发生之后, 在3个小时内, 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形成了哗然一片的舆论压力。大部分人表示对于海明的遭遇很同情, 很支持于海明正当防卫无罪释放的最终结果。在这个事件中, 体现了网络信息的互动, 最终能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 甚至对事件走向和发展, 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 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时代的带来, 人们日常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更加迅速, 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基本能覆盖每一个用户, 不再受到地域或者空间的限制, 当下发生的事情, 在几分钟内便能传遍千里之外。人们的社交软件能产生“一传十, 十传百”的效果, 例如, 朋友圈的转发, 让信息快速传播, 微博等现代人们使用非常频繁的社交平台, 均成为现代新闻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且传播速度非常之快, 只要有移动互联网, 人们随时随地能了解最新资讯, 且不受地域限制, 没有时间和空间等限制。

二、网络新闻职业传播者的素质提升路径

新时期习近平主席对新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讲话,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职业传播者, 提出了新要求。下面针对职业新闻传播者自身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一) 提升政治素养,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媒介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载体, 而传播者的报道和传播则是重要的引导者, 所以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 直接决定着整个新闻传播和报道的价值观念, 影响到社会大众的观念和思想。例如,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 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 这个事件发生后的短短5个小时, 成为一件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 甚至直接成为热点话题, 社会道德的沦陷问题再次被人们拿出来作为舆论的话题, 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信息源不断获取信息进行比较, 最终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形成社会舆论压力。此时, 网络新闻传播者应该从舆论引导艺术上, 力求大众传播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不仅要利用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 还应该在受众文化素质日益提升的情况下, 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现, 切忌宣传上的“形式主义”, 应该深刻领会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性报道的精神和职业素养, 切实的进行新闻传播, 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政治传播效果。作为一名网络新闻传播者, 应该具有很强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 认真学习我国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认真做好人民的“喉舌”和“把关人”。

(二) 提高职业技能, 提升创新能力

新闻重点在于“新”, 但是必须是在保证真实性基础上, 新闻传播者一定要注重在网络时代下, 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即新闻工作者应该攻破功能性文盲、英语盲、网盲及数字代购等难题, 充分学习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首先, 应该学会网上学习、网上写作, 然后利用网上的信息和智力资源, 利用新媒体技术, 去思考、采集和和策划, 真正利用好网络资源, 从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中, 捕捉新闻资料。然后, 应该利用媒体一体化趋势, 学会下载和利用网络版的视听资料, 并且不断努力学习网络传播技能, 如页面制作、建设新网站等, 让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化和便捷化, 不断满足人们的切实需求。

例如, 《人民日报》的网络版下载, 打开中央电视台主页, 提供非常详细的新闻视频配合文字的新闻的资料, 人们有时候因为工作错过了电视直播, 但是可以通过网络版再次获取重要的信息。所以, 作为新环境下的新闻职业传播者, 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传播技能。

在网络环境下, 新闻职业传播者还要善于创新, 除了职业技能之外, 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是新闻传播者竞争的重大优势之一。作为新闻传播者不一定有知识, 但是一定要有智慧, 即一定要具有想象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 在网络时代就一定要有强大的智慧、清洗的思路和深刻的分析力、想象力。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的智慧与能力, 能具有很清晰的思维, 注重学习网络传播技术, 并且同时兼修新闻理论学习和传播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三)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升自身公信度

网络新闻环境下, 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内容十分繁杂,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过于盲目, 此时, 作为新闻职业传播者, 应该做好把关人, 为广大受众进行信息筛查, 确保信息的准确、真实。所以, 传播者的自身职业道德和公信度, 就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方面。网络媒体的运用模式和商业特点, 对网络传播的公正、客观等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新闻传播者如果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那么一旦在过程中参杂个人的主观思想或偏见, 就会导致舆论引导的一片混乱。所以, 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要, 所以新闻职业传播者必须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提升自我的自控能力,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给新闻传播者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闻职业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 既面临着挑战, 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 这就要求新闻职业传播者能认清当前形势, 学习网络新闻收集、分析、思考及策划等方面的技能, 能善于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进行信息采集和策划,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和思想道德、专业技能水平等, 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的新闻传播者、把关人。

摘要: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速传播、信息共享的时代, 网络媒介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全球覆盖的时代, 所以网络媒介具有全球性, 网络传播也意味着全球传播。这种强势的入侵, 给传统的媒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作为新时期的职业传播者, 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注重自我的终身学习和自我调节, 不断适应新环境。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新闻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 阐述当前网络环境下, 新闻职业传播者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促进新闻职业传播者的专业能力提升, 做一名更为合格的新闻传播者。

关键词:网络新闻,职业传播者,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 韩俊丽.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20) :144.

[2] 王志瑞, 焦若薇.网络假新闻泛滥下传播者媒介素养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8) :60-61.

[3] 黄洪珍, 颜开, 朱虹缙.职业传播者职业经理人全媒体记者--“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走向[J].新闻前哨, 2016 (7) :37-40.

[4] 王静芳.论新闻记者如何提升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新闻传播, 2017 (20) :142-143.

网络新闻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导语 写作

1、研究背景

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它具有引起观众注意、揭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但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传播者传播手段和接受者接受方式的不同,它们所要求的新闻导语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同一新闻媒介中的每一条不同的新闻,其导语也应有自身的特色。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作的报道。电视新闻中与观众首先见面的是导语,因此,讲究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展示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或特色,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

2.1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概括性

新闻导语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最新鲜或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把通篇新闻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不要让一般化的过程、措施和经验体会,把中心思想掩盖了,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把事物特点紧紧抓住,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善于运用生动形象而又朴实的语言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2.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个性

许多导语常常是突出“为什么”这个新闻要素,形成了概念化的语言。这一类新闻导语首先应明确主题思想,才能选择真正值得突出的“为什么”,防止千篇一律地套用政治性的术语和口号。还有一些新闻开头喜欢用响应什么,为了贯彻什么,为了进一步开展什么。这种“为了”加到新闻导语中去,缺少独特的个性,缺乏鲜明性,显得一般化。新闻的思想性主要在事实本身的分量上,而不在普遍性的、尽人皆知的口号上,应尽量避免那些空泛的套话。导语最好要先出一个场面,出一个情节,出一个镜头,或者出一个细节,然后主题事实再跟出来。这个场面、情节镜头必须是主体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泛泛地写景,是直接写主体事实一个场景,这不违背一落笔就写事实这个原则。

2.3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语言要形象化

新闻导语中要写出点形象,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截取新鲜的画面,也要讲究表现的角度。首先,要通过群众的嘴说出新闻,形象生动有力,使读者印象深刻。再就是抓住最能体现事实本质的形象,写这个导语抓取一系列形象,都是反映是非曲直事物本质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力量。同时还要抓住新闻事实中新鲜而有具体感觉的形象写。这种导语以具体描写开头,主要是把新闻事物经过提炼,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表达出来。这种写法或以具体描写开头,或从现场气氛写起,表现十分灵活;此外,也可以选用新闻事实中的某一个有意义的场面,通过描述点出报道主题思想或新闻的重要事实。描写式导语是通过事实引出观点和结论的,运用描写式写导语,这样的事实、现场、场景、人物等,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恰当地说明事实。

3、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

3.1 从“视”觉方面突出导语的个性

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的易受性主要就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之中。这表明,电视新闻传播和报纸、广播相比,具有图文、声音和画面直接作用于耳目两个通道[2]。这是电视新闻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构筑电视新闻导语特点最有效的手段。从“视”的优势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第一,以抠像、字幕的辅助手段强化导语。播音员在播报导语时,屏幕下方以字幕形式显示导语内容,较好地避免了电视观众在听觉上可能造成的障碍,起着提示和强化作用。以抠像交待了时间、地点要素,免去了繁琐的说明,起到了补充说明导语内容的作用。第二,以纪实性的文字撰写导语。电视新闻的优势,不仅能使信息传播的效果增强,而且还赋予了记者一个广阔的新闻创作空间。聪明的记者往往能够利用这种综合优势,在导语写作上兼顾、服从新闻主体画面、解说词的整体编辑,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在“拍摄到了这样一个镜头”纪实性导语的指引下,运用偶然抓拍到的镜头,不加多余的解说,使整个报道完全摆脱了“文字唱主角、画面当陪衬”的电视新闻窠臼。导语既是新闻内容的巧妙提示,又使画面内容得到充分展示。假如记者在撰写导语时,照搬广播、报纸新闻的手法,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入导语。此时的观众已有了一种“未看先知”的思想准备,那么收视效果绝对大打折扣。

3.2从“听”觉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电视是综合的视听艺术,画面、声音两类符号并重,声音主要是语音。导语的内容必须依靠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得到体现。从“听”觉方面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

第一,以响亮的用词确立导语。从电视的传播形式看,电视新闻属于线性传播,以时间为序进行,观众处于被动地位。观众接触每一条新闻首先从导语开始,然后才是画面、标题、解说词等内容。记者编辑如果想让观众能够全神贯注地接受信息,不要因为一时分神而不知所云,那么新闻导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语必须用词响亮先声夺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观众的注意力“常抓不懈”,给予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二,以简洁的语句构筑导语。电视以形象表达事物,观众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这种表达方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面对面传播。因此,这种传播就要求画面语言丰富真实,文字语言直白口语,尽量避免书面语,生僻词句和专业术语,多使用短句少用长句。

第三,以悬念的句式巧设导语。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因”在前,而“果”在后,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事物常常运用顺叙的办法,先讲“因”后谈“果”,但这样容易使新闻报道平淡化。记者编辑适时地、适当地采用一些悬念式和设问式导语,在新闻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能够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

4、结论

时代在前进,传播在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及其特色。认识和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广播电视新闻就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子、刘坚著.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1.

[2]黄匡宇著.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2004.

上一篇:战士心理压力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