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

2023-09-23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三、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各类人员的职责,各项工作标准,使各班各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制度等,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都应遵守。严格按护士月考核标准及科室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考评每位护士的工作成绩,成绩高低与奖金挂钩,按得分评选优秀护士及先进者等。

四、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根据每位护士的特点、能力,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案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五、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护士长做好弹性排班,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新老结合,相互协作,适当考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六、监控重点环节。护士长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易发的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例如“重点护士”的管理: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加强带教、加强监督指导:“关键时刻”的管理:如对重病人多、治疗护理量大和(或)护理人员少的情况要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配备,必要时可报告护理部给予支援,加强急救物品检查,保证完好齐全,节假日时,加强查岗,排好急救护士,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注重细节,消除隐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率,避免医疗纠纷。

七、强化护士服务理念。随着医学模式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对护理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让病人对我们微笑”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处理医患关系中遵循“有错在我”的原则,把“对”让给病人,凡不利医院及科室形象的人和事,有理也不利,不与病人论高低。当病人出现不满情绪或有争议时,要求护士不与病人当面争执,由主任、护士长出面利于问题的解决。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反映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去掉“怕”字,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批评也要讲就艺术,众多护士中性格各一,思想认识水平也不同,对接受护士长批评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护士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但在生活上尽全力为护士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似至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每月找1-2位护士谈心,了解护士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征求护理工作改进措施。工作之余,组织科室活动,缓解工作压力,融洽同事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信任是提高我们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病区药品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影响医疗水平、管理质量及医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应成为各医院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新医改政策的需要。笔者认为, 通过PDCA循环强化病区药品管理十分有必要,其能有效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确保病区用药安全。

1.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现状

通过对各科室的急救药品、高危药品、自备药品、冷藏药品及麻精药品的调查可知,在达标药品中,急救药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68%,其次为冷藏药品,占55%、麻精药品,占43%、高危药品,占32%、自备药品,占30%。经深入调查发现以上药品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急救药品在品种、基数、标识及摆放顺序上不仅无统一模式,且在使用和补充流程方面同样无统一标准;高危药品甚至存在过期失效现象;自备药品存在使用和余弃无记录现象;冷藏药品存在混放现象,且多个科室的冰箱温度未达到标准;麻精药品存在品种基数与备案目录不一致现象。 1.1.2原因分析

⑴制度未健全:就我国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建立工作现状来看,其工作进展较快,且均已制定基本的药品摆放制度、库存清查制度等,但在部分环节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仍较为迟滞且较为薄弱,如检查监督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等,⑵工作流程不科学:部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流程较为简单,即仅由护理部监管各病区的药品,而药学部较少甚至不参与,且病区备用药品没有统一的补充流程,具有时间利用率较低、难控制及受特定个人工作表现

[1]影响较大等不足;⑶个人安排上:部分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不仅没有设置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且在岗的管理人员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专业药品管理知识等问题。 1.2执行阶段

1.2.1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根据《药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来确定药品质量检查标准,再参照《病区药品管理制度》来补充医院目前缺乏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同时,完善检查监督制度和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前者包括药品质量检查、处方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病区内各环节的药品交接及使用情况检查、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检查等制度,后者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反馈等。 1.2.2规范工作流程

首先,应明确规定病区药品的领用、使用及管理等环节必须依照医院的标准流程进行,这就要求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既定程序,使病区的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其次,应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自检及药学部检查力度,坚持把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当成核心,注重各项环节,并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予以完善,特别是针对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关键点,则应进行重点改进。此外,在进行药品管理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抓紧收集相关资料,逐级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按时按要求上报信息和资料。 1.2.3加强人员设置与培训

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设置,但要注意对病区药品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严格把关,明令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医院参加病区药品管工作。同时,在医院自身需要和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量挖掘病区药品管理部门中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果。此外,应鼓励病区药品管理部门的优秀干部和骨干人员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教育形象,通过模仿和暗示在队伍中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3检查阶段

[3][2]经过护理部和药学部对病区各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的质量检查可知,病区各药品管理达标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具体如:急救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68%提升为100%,冷藏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55%提升为93%,、麻精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43%提升为91%、高危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2%提升为98%、自备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0%提升为6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在有部分科室存在小部分问题,包括药品混放、药品过期及冰箱温度不达标等。 1.4处理阶段 首先,建议后期保障科对病区各科室的冰箱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第一时间解决。其次,适当简化自备药品的审批程序。再次,加强病区药品管理软件建设,通过电子化手段,对各类药品的供应链、使用连和监管链实施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建立病区药品回收制度,目的是减少病区备用药品。最后,应对科室上报的药品管理不良事件进行谈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范措施。 2.小结

总之,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能最大程度减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不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各个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冬梅,杨文华.应用PDCA循环促进病区备用药品管理[J].江西医药,2015(07):703-705. [2]王郁会.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04):798-799. [3]翟凤仪,刘冬兰,刘美玲,江美霞.细节管理在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1):57-59. [4]刘莉,高杰.5 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02):213-215.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1)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病区制管理使病床使用率明显增加, 护理工作量随之加大, 人员缺编的问题更加明显。

(2) 医护患之间沟通不顺畅:病区制管理使医生不再拥有固定床位, 可向其他病区空床安置, 造成医护之间交流机会减少;病人不能及时找到主管医生;病人之间由于患病不同造成相互交流沟通障碍等, 极易造成医护患之间矛盾及误解。

(3)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防范护理风险能力不强, 尤其是年轻护士和患者缺乏沟通, 或言语、行为不当发生护患纠纷: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观察病情不细致、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贻误抢救时机而引发医疗安全事故等等。

(4)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医院招聘了大批的护士及护理专业实习生, 这些护理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均难以满足工作基本要求, 如果平常不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 操作失败或护理缺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给患者安全构成威胁。

(5) 环境与卫生学因素:包括医疗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医院内感染、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对策

(1) 合理调配现有人力资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 护理部根据各病区住院病人数及工作量对全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动态调整, 制定应急调配方案;各病区护士长根据危重病人的数量、病情轻重及护理工作强度, 合理安排班次, 采用8h、12h工作制、备班等, 相对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矛盾, 保证了病区护理工作正常运转, 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保障。

(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新规范工作制度及医疗护理流程, 强化岗位职责, 强调医护配合, 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 各病区不得拒收住院病人;医院配备的现代办公设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生工作站和护理工作站的应用, 护理人员转抄医嘱完全在计算机上操作;进一步完善住院病人入院、出院、转科等护理工作流程, 保证收治住院病人渠道畅通。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定期分析护理工作环节质量, 制定改进措施和应急预案, 注重追求实效, 力求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3) 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 将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岗前教育和年度考核常规, 增强护士的自律行为和依法护理的意识, 使护理缺陷消失在萌芽状态, 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明确服务对象, 确立安全信念, 营造安全氛围, 树立“质量就是生命, 安全第一”的观念, 确保护理安全;鼓励护士们团队协作, 倡导人文关怀, 只有不断提高素质,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的共识;对存在涂改、剪贴、刀刮、病人回家虚填等情况的病历, 采取专项否决制及经济处罚措施;重要的告知和教育内容一定要在护理中体现, 从法律的角度高度重视护理记录的质量。

(4) 重视专业理论及技能操作培训: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 选送有前途的年轻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 不断拓展理论知识, 以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 做到每位护士都能掌握日常护理常规操作, 做好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工作;排班时做到新老护士及能力强弱的搭配, 以确保护理安全。

(5) 重视与病人的沟通, 实施人性化服务:根据不同专科特点制定不同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计划, 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入院评估和健康教育;病区责任护士实行区域负责分床管理、病种管理的原则, 贴近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适时做好健康教育;各病区编写出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并尽可能将同病种的病人安置于同一病室内;为解决住院病人与主管医生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问题, 健全制度, 建立医、护、患联系渠道, 确保流程畅通, 真正实现病人无论在哪个病区都能体验到安全感。

(6)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对重要的护理制度, 如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时更要做到一丝不苟;针对坠床、摔倒、烫伤、液体渗漏、停电停水、防火防盗、静脉置管, 特殊用药安全等20项事件, 指定了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各科成立了以护士长、责任护士、监控员组成的病区质控小组, 每周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差错隐患重点分析、重点讲评;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差错则一查到底, 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士们都受到教育, 从根本上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 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利意识的增强, 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工作也就更加重要;质量提高与患者安全管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具备超前意识, 加强监督管理, 严把护理质量关。力求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便捷、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关键词:病区,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 2007, 13 (4) :383~385.

[2] 李耀芬.病区制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天津护理, 2007, 15 (5) :288~289.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为了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及二甲要求,使护理人员能掌握护理不良事件核心制度,规范护理工作行为,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根据评审要求,2016年7月25日13:30对我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及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相关内容培训,主讲人:张宇,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

1、通过本次培训,组织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讨论。

2、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护士工作行为,加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从中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

3、通过本次培训,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本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及时并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4、加强了对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概念的认识。

5、更加熟练了在手术中无菌台面的摆放及铺无菌巾时与医生的配合。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1、麻醉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建立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及评价制度及组织,按照评价方法及程序对麻醉医师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记录,医院每半年进行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员工的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过程。

二、医疗规范

1、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2、有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有督察记录及处理措施。

3、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员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4、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案或制度、重点

措施及应急预案,有对感染控制缺陷进行整改与效果再评价的制度和程序,并落实到位,对员工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教育,有记录。

三、医疗安全

1、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2、有麻醉方案确定过程和实施流程,有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各级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麻醉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麻醉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进行,麻醉记录应在24h内完成。

3、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4、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5、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6、履行各项告知程序,充分尊重患者权益,知情同意书由麻醉者或上级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发,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麻醉、处置、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及利害得失等告知内容,并记录在同意书中,术中意外处理或改变麻醉方式时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向患者家属告知;对新开展的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

醉方法及其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由具备资质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告知谈话。

7、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四、医疗核心制度

1、重要制度健全:具有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麻醉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科内员工了解并得到落实。

2、术前麻醉查房:接到手术通知单后,麻醉医师应按要求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决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并记录于病历,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确认,确定麻醉方案时要考虑患者年龄、全身状态,对麻醉、处置的适宜性应进行讨论,选择最适宜的时机与麻醉方法,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同意后签订手术麻醉同意书,开出手术前用药,并准备麻醉器械,落实查对制度,每个患者外科手术时必须有麻醉方案(计划),重点是全麻、危重患者、新开展手术及特殊患者。

3、术中管理:术中应监测患者生理状态,进行麻醉效果评定,发生意外状况及改变麻醉方式要按规定流程进行,要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落实查对制度。

4、术后随访:麻醉师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阶段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对苏醒的判断有具体判断基本标准(意识状态、血压、呼

麻醉科病区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3、实行三人发放管理法:即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开出的处方经电脑计帐后到住院药房领回药品,当日早8:30,麻醉科医生到麻醉护士处领取当天所用药品,手术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处方交麻醉护士对查,实行三对照。

4、麻醉药品管理,麻醉医师开处方,经科主任签字后,由麻醉护士持处方到药房领取,并专人管理、保管。

5、急诊柜药品由麻醉护士负责补充,接交班。要求当天早8:30补充药品完毕后,交白班医师,白班医师交夜班医师,夜班医师第二日早8:30交麻醉护士,麻醉护士收回处方,补充药品交班。

6、药品发出均有计帐、交接手续、药品发放登记本。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小鱼、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线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心脏手术应增点阻断管,排气针头,灌注针头、血管钳等。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理干净,并拿出;手术开始,巡回护士即时将手术前的垃圾清理出手术室,清理彻底。

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如有疑点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包括切下来的脏器。

5、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6、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7、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8、带学生、进修生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并负责。进修生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9、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司械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

10、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司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11、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

⑴食管手术关膈肌,关胸时均应全部清点。

⑵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⑶直肠癌根治术中肛门部用的器械、敷料、缝针单独清点,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全部清点。

手术中发生物品清点误差时制度

1、手术前后必须认真清点所有物品的数量并认真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作为一个法律依据。

2、根据记录数字,严格核对,如出现误差时,应立即报告手术者,并再次仔细检查所有可能发现的地方,直到无误。

3、在确保患者病情不受影响时,如再三查找无效时,与手术者商讨,需要拍X线片检查和其它检查仍无效时,再次确认不在伤口时,关闭伤口。

5、即时上报护士长,并填写在登记本上,以便总结经验。,手术标本送检制度

1、手术中切取的标本由司械护士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2、手术结束核对标本无误后,将标本置于容器内或双层加厚黄色塑料袋内,粘贴病理号,然后用95%酒精固定标本(要没过标本),并封闭容器。

3、若为感染手术标本应贴标识注明。

4、将标本与病理检验申请单一同放在“手术标本柜内”。

、核查病理检验申请单上病理号是否与标本容器上病理号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标本送检登记本”。

6、每天下午由白班副班负责查对并将标本交于专职人员送至病理科(登记本、检查单与标本不相符时,白班副班负责核查)如在手术台上时需委托一人负责。

7、与病理科人员认真交接,并签名。

8、节假日期间,标本未能送至病理科的,要严格交接班制度。

输血查对登记制度

1、输血前必须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查对病人科别、手术间、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抽血日期、血袋号、献血人姓名、用血量,用血类别等各项目并登记于输血查对登记本上。

2、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出现输血反应(如发抖寒战、荨麻疹等)及时报告麻醉医生并协助处理。

4、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并由麻醉医师签字。

上一篇:公路资质等级标准范文下一篇:五星级酒店评定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