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

2023-09-2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1篇

1 高新农业展会的新发展方式

在我国, 农业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贸易量较小, 计划经济时期又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调拨, 缺乏产生农业会展的条件, 因此农业会展发展较晚。目前, 我国农业展会模式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主导, 组织筹备并开办展会;二是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展对地区经济进行推动;三是利用展会推广农产品与农业文化传播这3大方面。而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 现代农业展会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方向, 分别在科技助力农业科学化种植养殖、电子商务拓展产销结合和物联网推进标准化农业3方面体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1.1 科技支持与“创新”展会

杨凌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杨凌农高会) 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及农业部等17个部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农业科技展会, 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之一, 已跻身全国四大科技会展业行业, 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贡献。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持后盾, 杨凌农高会经过多届的展会服务已经建立了一套“西农模式”, 在陕西省建立了19个试验推广站, 实现高校高层次农技专家直接服务农户的一站式农技服务模式。其中特色模式集中于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强化科技特派员工作;派驻首席农艺师联合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建设[2]。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展览外, 还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百名专家教授咨询、农业科技示范站及现代农民创业论坛等活动, 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农民传递技术。

随着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 杨凌农高会已跻身全国四大科技展会。通过举办农业科技会展业, 使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 杨凌也已成为我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为陕西省乃至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农业科技所带动的“智慧”展会是现代农业科技展会的一大亮点, 也是农业展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1.2 电子商务促进展会对接市场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论述, 进一步推进了涉农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农业部的统计显示, 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

以陕西省武功县为例, 作为杨凌农高会上大规模布展的县级参展商, 目前该县正全力打造西北电商第一村的品牌, 基于农业信息云服务、农产品产销物联网、农业品牌化三大战略方向, 目的是打造农产品销售西北第一品牌以及农业文化推广龙头。武功县打破县域狭小的概念, 提出了“立足武功, 联动陕西, 辐射西北, 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由于毗邻西安和地处丝绸之路交通线的区位优势结合较好的基础设施优势, 建成了关中地区最大的冷库集群和, 引入了众多物流企业;同时, 依靠紧邻的杨凌农科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逐步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3]。由此可见, 展会经济对接了市场经济, 不但能够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地方知名度, 打造品牌效应, 对于当地农户来讲, 相比在媒体上投入广告, 更愿意在家门口做生意。

同时, 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常住人口中的普及速度始小幅超越城镇, 结束了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 反映出农村互联网普及工作的成效。因此,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基础不断牢固, 通过建设电商强市、展会对接, 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

1.3 物联网推进标准化农业发展

农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 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促进了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的转变。农业标准化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

在2015年第22届杨凌农高会中, 陕西展位以“标准化为现代农业插上金翅膀”为主题, 组织了1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23种农产品参展, 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陕西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果。目前, 我国在农业物联网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 分别有以下5个环节应用成效明显:一是农业资源的精细监测, 农业资源科学调度系统;二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传感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三是农业生产精细管理,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四是在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五是在农产品物流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 提高农产品仓储和货运的效率, 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4]。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展会现代化的发展重心, 其中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是推进标准化农业的主力。但目前, 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体处于试验阶段, 规模分散, 关键技术产品难于实现批量生产, 导致产品价格过高。因此, 农业部门、政府部门还需要迫切需要转变观念, 在加大政府扶持、建立补贴制度的同时, 应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商业模式, 由市场引导向市场要钱, 是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有效方法。

2 不同职能主体对展会的推动

2.1 政府:优化统筹推动展会现代化发展

我国农业展会由于具有更强的公共服务属性, 其对政府支持的依赖程度也更高。因此, 政府应主动作为, 积极调整和转换角色, 将农业展会纳入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强化管理, 优化展会市场秩序;加大政策支持, 促进办展和参展主体发展, 进一步推进展会改革、强化展会管理、突出展会实效, 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服务现代农业生产和流通。同时, 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办好国内展会, 积极参加境外知名展会, 赴境外组织举办农业展会,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5]。未来, 农业展会应该沿着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路径发展, 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来华参加农业展的重要选择。

2.2 企业:建立农业展会示范化效应

企业通过农业展会, 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最为直观的表达与展示, 借此快速有效地开展营销、打造品牌, 特别是创新型企业, 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效果尤为显著。其中, 会展行业在政府的指导下, 协助政府从事行业管理, 既当“协调员”又当“运动员”。因此, 企业更应当把握农业展会示范化作用, 与各类农业协会合作,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 结合政府组织参展商、邀请专业采购商, 协调展览计划的制定, 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企业展出内容重复的现象, 提高展出质量, 也有利于展览会长期发展、取得高效益和维持展览会品牌的效果。

2.3 院校:利用展会提升农民科学意识

罗杰斯 (E.M.Rogers, 1983) 认为, 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 通过某种渠道, 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因此, 技术扩散过程实际上是关于新技术信息的传播过程。克莱曼 (J.E.Colemen, 1956) 也表明, 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是信息流通的过程, 要经过中间的桥梁, 是信息通过桥梁的两步或多步流动过程。

由此可见, 农业的信息化最终要靠农民自己转变观念, 仅靠专家学者是不够的。农民应当主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调整农业结构, 打开农产品的销路, 同时够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杨凌农高会正是满足了农民的这种强烈需求, 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同时, 一年一度的农高会, 从展示、交流、培训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地影响着陕西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让他们亲身感受农业现代化对发家致富的重要作用。

近几届杨凌农高会, 主办方组织过多次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农业实用技术讲座, 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围绕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物联网发展与农产品销售推广、科技下乡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对国家农业政策的权威解读, 对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景的进行多维度展望, 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新技术的专业剖析。在此过程中, 农民群体能够获得最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并在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下, 增收创收、科学种地, 将科学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践中。

3 总结与政策建议

3.1 增强展会传播普及性

农业博览会这种科技知识传播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是更适合地域性的科技知识传播渠道。因此, 现代农业展会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同时, 也应该更多涵盖符合本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信息博览会, 使更多农民能够通过博览会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了解农业科技、应用农业技术发展生产。同时, 由于参展观众和企业的专业性、目的性不同, 现代农业展会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知识沟”现象, 避免不同文化程度受众在学习、应用农业技术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 选择除网络之外有效的传播媒介, 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能够有一定的传播渠道展会内容和农业技术。

3.2 提高展会成果转化效率

以往农业展会中, 农业科技成果往往在投产环节出现“流产”。因此, 农业展会应当提高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平台建设, 实现设备、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的整合。具体分为三个重点进行整合:一是突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以及成果转化;二是设置专业展区, 按地区、种植业、农产品及精细加工、畜牧养殖等类别划分。另增设农村专业协会交流展, 邀请各地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基层协会, 交流产品、信息、技术与经验, 集中设置产品展销区;三是交流方面, 高新科技主题论坛“少而精”, 邀请权威专家围绕主题演讲, 扩大演讲效果和论坛知名度, 视情况增加专题论坛。

3.3 重视科研院所参与度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在“农业科技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 农业展会组办方应当着重提高展会科技内涵, 积极邀请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展会。为了促进科研院所在农业展会中的角色参与,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积极与市场接轨, 撑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信息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农业展会, 选择性地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农业科学研究,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真正让科技惠农做到实处。二是依托科研院校重点实验室等资源,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的建设, 在农业种植、养殖等技术方面开展技术创新, 因地制宜地展开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三是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在农业科研成果专家验收评审外, 增加市场和效益评审, 力求形成的成果符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

摘要:农业展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农业展会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 面临展会规模不足导致质量层次不齐;信息化滞后导致农产品产销脱节;科技应用度不高影响农业成果真正投产等诸多问题。依照杨凌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的发展模式, 从信息化和科技化角度, 尝试给出农业展会现代化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展会,互联网,信息化,高新农业

参考文献

[1] 李桦, 郑少锋.杨凌农业科技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研究, 2007 (3) .

[2] 刘娟, 叶敬忠.农村互联网的拥有和使用:有关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 刘笑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08.

[4] 刘启正.我国农业会展绩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以及内部动态分布特征对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 1997-2013 年中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 链估计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②Markov 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其次,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空间非均衡;Dagum基尼系数;Markov 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 Dagum 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 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 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 j∈N,∑j∈Npij=1,i 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 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 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 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 0,2013年则上升到0.254 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 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 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 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 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 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 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 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 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 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 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 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西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 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 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西藏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 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 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 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 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 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 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 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 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西藏、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 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 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 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 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 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西藏、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编辑:尹建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 [ZENG Fusheng, GAO Ming. A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 factor, with a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3(1): 24-39.]

[2]辛岭,蒋和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XIN Ling,JIANG Heping. Setting up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6):646-650.]

[3]GIBBONS D S, KONINCK R, HASAN I.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regions of malaysia and indonesia[R]. Westmead, Farnborough: Teakfield LTD,1980.

[4]BAHIIGWA G, RIGBY D, WOODHOUSE P. Right target, wrong mechanis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3): 481-496.

[5]周迪,程慧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5-35. [ZHOU Di, CHENG Huiping. Evolvement of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1): 25-35.]

[6]李丽纯. 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 7-14. [LI Lichun. Th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ostmodern agricultur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3(12): 7-14.]

[7]夏春萍,刘文清.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 [XIA Chunping, LIU Wenqing. A empirical research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based on VAR model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2(5): 79-85.]

[8]周战强,乔志敏.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 [ZHOU Zhanqiang, QIAO Zhim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10): 12-15.]

[9]陈锡文.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 经济研究,2013(2):4-6. [CHEN Xiwen. Build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 [XU Dawei, DUAN Shanshan, LIU Chunyan.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llaboration and mechanism design theory[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2(2):8-13.]

[11]尹成杰. 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 [YIN Chengjie. A few questions about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rural economy an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 中州学刊,2011(3):73-76. [WANG Yongsu. Try to talk about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1(3):73-76.]

[13]吴振明.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 [WU Zhenming.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s an example[J].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2(7): 101-105.]

[14]王贝.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 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 Be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 [J]. Urban problems, 2011(9): 21-25.]

[15]苏静.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 Jing. China’s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D]. Changsha:Hunan University, 2015:107-108.]

[16]DAGUM C.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4):515- 531.

[17]刘华军,赵浩.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5):44-53. [LIU Huajun,ZHAO Hao. Spatial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J]. R&D management, 2013(5):44-53.]

[18]QUAH, D. Twin peaks growth and convergence in models of distribution dynamics[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1045-1055.

[19]沈丽,鲍建慧. 中国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1978-2008年——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5):33-47. [SHEN Li, BAO Jianhui. Distribution dynamic evolu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13(5):33-47.]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中国当前环境下的社会必然需求,更是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需求。而当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了许多挑战,在农业现代化实践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更为科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理论思想来做技术指导。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总结其历史经验,更好地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历史经验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础。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及农业现代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立足国情农情,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就。[1]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总体上看我国2015年至2019年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74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各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达到98%以上,这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也基本实现了谷物自给的目标。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发展理念,不单描绘出我国农村发展的理想蓝图,同时表明了农村发展的潜在前景。在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矛盾从原来的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发生转变。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创新力度,成为当下中国农业发展首要目标。[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品质结构和布局结构。

1.经济作物产量提升

从近年来我国经济作物的产量可以看出,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保持较高的走势,其中,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增加。2019年我国油料总产量达到3495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05万吨。2015年到2019年,全国蔬菜产量由66425万吨增长至72102万吨。我国经济作物产量稳步提升。

2.畜牧业产量总体呈现稳定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畜牧业产量呈现总体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年至2019年,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为667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50万吨,2019年我国羊肉产量为488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47万吨。而猪肉产量在2015年至2018年均保持在5400万吨以上,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同比下降,猪肉产量为4255万吨,但产量依旧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3.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受水产品生产方式和人工养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十分迅速。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为6211万吨,2016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为6379万吨,2016年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68万吨,年增长2.7%。2016年到2019年全国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三)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全国已完成确权面积10.5亿亩,占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76%。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同时,农民承包耕地有偿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正稳步推进,农民在发展过程中将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2.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构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加快培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截至目前,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290万个,新型职业农民总数超过1400万人。

3.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积极迈进

农业补贴、金融保险、价格调控等政策加快转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建立了以绿色生态位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生态保护等绿色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重点支持适度规模化经营和耕地地力提升。改革完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加快构建有利于现代渔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七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从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站在自力更生解决好人民吃饭问题、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發展的高度,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3]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才能不断改进,农业产业格局才能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资料,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是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基本生产资料来源。在我国这样地少人多的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使农民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联动配合、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并且在多次粮食价格波动中有效发挥其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问题,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正是由于我们始终重视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业发展才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三)坚持党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推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党对农业现代化事业的领导。

要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开辟多种渠道吸引各类人才到基层从事涉农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就业和生活,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自身努力和政府支持,基本上实现了市民化,推进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培育一支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意识的基层干部队伍。随着中央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培育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法治、政策观念及其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和办实事的能力是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在具体培训方式上,主要是应用开展先进教育活动和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其与农民群眾的感情并提高其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自觉性和本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涉农本领,而且要有深厚的爱农情怀。

注释:

[1].文丰安.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5):33.

[2].蔡志鹏,陈星伊.对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其对策的思考[J].现代农机,2020(05):11-12.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作者简介:

杨光(199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4篇

一、科学发展观和“三农”工作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是明确提出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战略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三农”工作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是初步形成新时期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出台了以“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

1 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实施了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建立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这些政策,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强化,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

三是开始建立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立足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农产品流通机制,形成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这些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着手构筑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根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为标志开始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以取消“农业四税”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税赋体制过渡,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同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转变,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平等的医疗服务制度方向迈进,以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方向发展。这些制度的着手建设,标志着我们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从现在来看它确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可见,科学发展观对“三农”的指导作用,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更好的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曾提出过;80年代初,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90年代,林毅夫就新农村建设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

2 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思路”。然而,新世纪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此,所谓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再理解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怎样理解这项战略部署: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它不是一场改造农村的运动,而是一项战略选择,它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国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所以现代农业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那么要想把新农村建设好,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农村公共事业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地提出了建设社

3 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的发展,就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在“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创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要做到乡风文明不仅要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更要创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村容整洁”,是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要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优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新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改善农民生存状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是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意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农业发展和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关系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4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事业进步的关系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要政府包揽一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业,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新型农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政府应该尊重农民、依靠农民,如果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很难建设好。

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既应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又应有具体的现实目标。我国农村基础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60余万个行政村,300多余万个自然村,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很快,有的地方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的目标、速度和标准,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作好科学的规划,不能急于求成。

三、现代农业发展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重大。

1、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5 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现代农业的概念及涵义

(概念)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关于现代农业,人们对它的理解各有侧重,它是一个时代的概念,是当今时代的带有方向性和主导的主流农业,新的时代特征不断赋予现代农业以新的内涵。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涵义)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倡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组织生产,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摆脱了前30年超稳定的局面。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发生了变化。

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到2006年主要农作物覆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由“六五”时期的36.8%上升到“十五”48%。

农业物质装备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加强

6 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5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6.8亿千瓦,比1978年增长了5.82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25亿亩,比1978年增长22.4%。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转变。200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有产业化经营组织13.57万个,带动农户8726万户。 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

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使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558.3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

4、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外部因素

农业与工业增长比例关系不协调。 2000-2005年我国年均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为2.8:1。 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仍在扩大。(我国农业与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来看) 工农产品比价关系不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偏离。(2002年13.5、44.

8、41.7、50.0、21.

4、28.6、73.0)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依赖于土地的人较多,农业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不断拉大。

1978-2005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总体趋势上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城乡的差距就变得敏感起来。(恩格尔系数是指人们的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总支出金额中占的比例,而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如何切实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更好的发展农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压问题。)

2、内部因素

农业资源短缺,生态脆弱。

我国农业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资源还将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在加剧。

7 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

人多地少,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目前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户均不足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尽管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农业效益低的重要原因,是制约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科研与技术推广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

在我们国家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足20%,而发达国家已经占到了50%以上。农民文化素质较低,造成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高素质的农民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整个国家小康建设的进程。 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机装备和水利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全国一年的灾害损失就达千亿斤。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

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还比较低,大宗农副产品大多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加工成品少。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关系松散,带动覆盖面不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组织化水平低,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进程。另外,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一直困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个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国居民的食品

8 消费需求增速已经明显降了下来,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已经稳定了下来。从供求两方面的变化看,我国农产品生产总体过剩的情况在加剧。相应地,农业的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却较弱。 粮食大县财政收入少,发展粮食生产后劲不足

农业税取消后,县级财政可支配资金减少,国家转移支付不足。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提出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5、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

面临这些问题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怎么办,先来看一下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按照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现代农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装备、高效率及土地的规模经营。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节约了劳动,因此也有学者把这种模式称为“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2.日本模式。日本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刚好相反,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日本农业最终选择的是一条通过大量增加使用化肥,采用优良品种以及使用精耕细作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出的生物技术进步路线,重点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率,也称“土地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3.西欧模式。(中间型)西欧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农业资源条件界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既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均耕地又不多,农户经营规模中等,因此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选择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的模式,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6、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

到底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我国由于地形复杂,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等,造成我

9 国农业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详见课件)

7、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完善支持现代农业的补贴政策体系

政府继续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图、视频) 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

比如:增加财政投入、科研人力资源投入等等。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党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国家显著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了新时期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3%以上。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投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龙头企业的科技素质,创建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继续实施农业科技进户工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和监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和地方农业研发队伍;建立一套充满省活力的农业科学研发机制,实行农业科研资源的高度市场化配置,鼓励农业研发与推广并举,使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渭北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盛产优质红富士苹果。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是一家以苹果产业为主业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企业。这家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先后在20多个苹果生产县建立了基地,带动果农10万多户。他们推广使用苹果套袋技术,解决苹果表皮粗糙、果色老化和易于污染的问题。企业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气调保鲜库,有一半产品出口国外。如今,华圣苹果已远销到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据说在英国、加拿大等市

10 场,华圣苹果卖到了当地同类苹果的最高价。

刚起步时,华圣的出口占了全部销售的90%。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进步,华圣的眼光也转了过来。曹继华分析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水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食品。特别是苹果消费的高端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开拓空间。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华圣果业果断调整思路,在确保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市场的同时,去年底组建了庞大的国内市场营销公司,把市场终端由过去的批发,一下延伸到超市,构建起全国营销网络。到目前,华圣已在全国建立起了7大区域营销网络,华圣苹果已闯入全国10大城市的45个主流超市,销售门店超过400家。

今年7月16日温家宝总理考察华圣果业,在分选车间,看到一箱箱去年采摘的苹果刚刚出库,准备在今年苹果收获季节前的空档期上市销售。虽然在保鲜库里储藏了一年,但苹果色泽鲜艳如新。经过清洗、烘干、自动分选的红富士苹果,按照规格和质量分门别类地装箱,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温家宝对大家说,我一边在车间看苹果,一边思索国内外的经济走势。小苹果可以看出大问题。苹果的销售离不开消费市场,而消费市场稳定又离不开经济稳定。从苹果外销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变化。现在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进程非常缓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既要扩大内需,又必须稳定外需,两者不可偏废。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企业要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多元化的品种结构,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这样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温家宝接着说,一个小苹果,可以读出中国的经济学。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苹果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并且不断追随科技和市场需求。一只小小的苹果告诉我们: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并且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基本抓手。

最新的统计表明,华圣果业全年销量预计能够达到5万多吨,其中国内销量占到四成以上,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已经形成。用曹继华的话讲,就是“抗击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华圣果业公司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行业发展模式和运行体系,最终走向成功。它的成功是现代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最终提高抗击风险能力的有力证明。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坚决执行中央l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围绕主

11 要农作物、规模养殖和特色农业发展,有重点地增加投入,加快农机推广步伐,不断提高优势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 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要着力“引进来”努力“走出去”,引进优良品种、努力利用农业知识,技术信息资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连着农户,一头面临着市场,是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生产的组织者。龙头企业需要借助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同样,现代农业需要依靠龙头企业的推动来发展。 培育新型农民,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全面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要继续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强化创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用土地逐步通过市场机制流转到真正的农民手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使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在加快农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不断减少农村人口的前提下,改革农用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使目前凝滞农用土地流动起来。同时进一步改革城市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综合协调和管理机制

12 协调处理各种农业资源管理利用方面的重大问题,确保农业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对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合力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的意识,为现代农业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和有力机制。

8、农业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提出,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战略重点,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继续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四大支撑”,努力构筑优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健康养殖、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生物质和生态、农业服务“六大产业”体系。

围绕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从2006年起,启动并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行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十大行动”。要把“十大行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抓手,作为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历史任务,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需要我们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各个方面去努力,但至关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集中显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和多功能性。毫无疑问,现代农业就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根基所在,核心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那么响应中央文件的号召,我县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霍山县农村经济同样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30年不变,从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模式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繁重的农业赋税到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一项项改革成果,推动霍山县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我县农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多项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从汪精全承包荒山到林权改革萌芽;从桂绍松8户农民办厂到农产品走出国门;从张发源小型养殖到国家级龙图企业源牌集团的崛起;从杜应流的农民车队进城到现在的世界铸造大王,无不显示出霍山农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霍山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再次发生新的转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霍山实际,我县农业委员会于今年六月份制定了《霍山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列入建设用地置换并将原宅基复垦成水田的,按2万元/亩补偿给农户。属于新增耕地的,其新增耕地指标挂钩后,给予0.25万元/亩的补助。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优先实施土地规模整治。

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我县建立了“霍山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凡符合我县农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目录,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下: 2008年3月,大沙埂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与儿街镇大沙埂村,面积8.7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2.46平方公里。示范园内设计了生态养殖小区、高效种植业小区、花卉苗木及林果业小区、农产品加工小区四大功能区,同时县委县政府为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小区有好又快的发展,还专项为入园投资兴业的项目制定优惠政策。

单龙寺乡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按照“工业的理念,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专业市场建设三大亮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14 进程。该乡白沙岭500亩水保改梯是由10户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土壤深厚、肥沃,自从2007年改梯后,土地一直闲置,无任何效益,通过“转包”的形式流转给霍山绿力公司种植良种茶树,建标准化茶园使土地达到了有效利用,同时又壮强该乡茶叶基地规模,推动了该乡茶叶产业的发展。此外还有大化坪的小金山现代茶业示范园、黑石渡的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片等等。

目前全县已形成主导产业基地近百万亩,包括毛竹、茶叶、蚕桑、板栗、油茶、中药材、百合、葛芋、鳗鱼。已培育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8家,带动农户4.5万户,连接基地22万亩,实现产业化经营收入10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60%以上。土地的成功流转、现代农业示范小区的设立,表明我县已经开始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的征程。 总结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5篇

中央明确指出, “发展现代农业, 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 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 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发展现代农业, 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中明确指出, 到二〇二〇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〇〇八年翻一番, 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决定要求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标志的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 既是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发展的对象, 又承担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任, 必需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

2006年3月22日, 在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原则上通过了“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天津市发展定位。2006年7月27日, 国务院在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2020年) 》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发展建设, 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 不断增强城市功能,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应“坚持区域统筹与城乡统筹发展。天津市的规划建设要注意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的协调, 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特别要注意加强与滨海新区的协调, 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提高为首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服务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以及武清、津南、宁河、静海、蓟县等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优化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发展布局,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7年8月6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天津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产业传统、人文资源等优势, 着力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充分利用天津的沿海开放城市和依托天津港等地理优势, 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特别是都市农业和出口加工农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断挖掘大城市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的潜力, 不断扩大农业发展空间, 深入拓展农业功能, 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走集约、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 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地区之一。根据天津市总体规划, 到20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 建成天津市的国家级安全食品基地, 现代都市型工业生产和商贸物流基地, 天津现代化生态城区。在《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 天津市农业应按照“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基地生产、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以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把天津市农业基本建设成为以生态型、外向型、效益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

2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目前, 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 这些国家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无土栽培将成为设施园艺的主要栽培方式。

(2) 覆盖材料多样化, 设施大型化。

(3) 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4) 高新技术化, 工厂化生产设施和技术。

(5) 降低设施生产能耗。

(6) 封闭式内循环生产方式。

3 天津市现代设施农业的现状

与国外设施农业发达国家或兄弟城市相比, 天津在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生产上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 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 从设施设备到生产技术管理不配套、不规范, 设施农业的布局分散, 不尽合理, 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

4 天津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

设施农业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化转变, 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型转变。高效节能、无公害清洁生产将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这就要求建立高效低能耗的设施设备成套技术体系、高效设施栽培管理体系和设施生产产业化体系, 采用先进的设施生产工艺和环境控制技术, 从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着手, 提高设施结构与设备技术水平, 进一步发展成为由多学科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设施农业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 新型设施企业必须要集成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 以市场为导向, 科技为先导,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走出一条适合天津地区特色的设施农业新模式。天津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小结如下。

(1) 新型设施结构。

研究开发出适宜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新型系列种植和养殖建筑设施、相关设备及配套材料。开发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和骨架材料, 要设计出大跨度、高空间、透光保温好和便于机械化操作的新型设施结构。从动物福利角度考虑畜舍的建筑空间和饲养设备。

(2) 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

以节能为核心, 以经济最优为目标, 根据被控对象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进行光、温、水、气、肥环境因子协调控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 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 设施配套装备与设施生产作业机械。

主要是开发包括温室用小型农机具、建筑设施传动机构等关键配套产品,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研究开发产后加工处理技术,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4) 配套栽培技术高效化。

要加快培育、引进和应用具有耐低温、弱光和抗病、高产、优质特征的优良品种, 尤其是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种选育研究, 改变设施园艺主栽品种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建立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技术体系。

(5) 清洁生产和安全质量控制技术。

综上所述, 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天津设施农业的加快发展, 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效益, 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能够保障蔬菜和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均衡供应、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天津发展设施农业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摘要:从2004年至2008年, 中央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 主题分别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 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须, 下面就从天津市发展设施农业的背景和必要进行几点论述。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范文第6篇

1.1 基本概况

吕梁市地处山西中部西侧, 北与忻州市为邻, 东与省会太原市、晋中市接壤, 南与临汾市相连, 西与陕西榆林市隔黄河相望, 因吕梁山脉贯穿全市而得名。吕梁组建于2004年, 国土面积2.1万km2, 现有1区2市10县, 北有兴县、岚县、方山、临县四县、中有孝义、汾阳、交口、文水平川四县、南有中阳、石楼、交城、柳林四县, 共161个乡镇, 3 108个建制村, 现有人口总数383万人, 农业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6.51%[2]。

全市以山地为主, 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 (21 440km2) 的91.8%, 耕地面积有5.6万hm2, 全年平均无霜期有150d,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2mm, 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 差异显著。同时, 吕梁市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约有70多万人, 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8.82%, 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单位:亿m3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 下同。

(单位:万亩)

1.2 水资源概况

吕梁水资源总量较少, 仅占有13.25亿m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2.47%,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和其他省内其它地区相比也相对较少, 分别占山西省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的13.88%, 11.77% (见表1) 。同时吕梁水资源稀缺, 吕梁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0%;耕地水资源的667m2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吕梁市年降水量116.70亿m3, 占全省降水量的14.64%, 且降水分布不均匀, 就平均而言, 吕梁北部和南部山区的降水多于山川, 南部山区的降水又多于北部山区, 降水量差异较大。此外, 从整体来看, 吕梁平川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大于山区, 在平川地带, 每km2的水资源可达到约9万m3, 而山丘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有6万m3左右, 约占平川地区降水总量的66.67%[3]。

1.3 土地资源概况

吕梁除平川四县 (孝义、汾阳、交口、文水) 之外, 都以山地、半山地为主, 地势起伏较大, 沟壑纵横, 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2%, 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全市农业用地153万hm2, 其中农业用地面积53万hm2, 林地面积79万hm2, 牧草用地6.4万hm2, 园地面积1.4万hm2, 其他农业用地191.33, 分别占农业用地的比例为34.81%、51.69%、4.24%、0.98%、8.29% (见表2) 。农业用地基本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约占农业用地86.5%, 呈现出林地山地面积广阔, 耕地面积大, 牧草地集中的特点, 适合发展山地林木经济, 特色小杂粮等。同时, 吕梁坡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较大, 坡度在15度以上耕地面积依然比较广阔, 土地质量较差, 粮食产量较低, 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单位;万hm2)

注:数据来源2015年山西省、吕梁市经济统计公报

2 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1 农业物质装备条件

2.1.1 农业机械化水平

随着国家政策红利的加大, 吕梁市委对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 都大大提升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持续稳定提升, 大中小型拖拉机总数量持续增加 (见表3) 。2010年, 吕梁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2 515 781kw, 2014年达到了2 962 489kw, 增长幅度约为17.76%, 机械总动力得到了加强;2010年, 吕梁市共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13 071台, 2014年, 吕梁市大中小型拖拉机数量达到18 554台, 累计加了5 484台, 农用设备不断增加。另外, 吕梁农用运输车,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数量也不断增长, 机械化能力不断加强。

尽管吕梁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发展, 但与全省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吕梁农业现代化程度仍然较低 (见表4) 。2015年吕梁机械耕地面积23.1万hm2, 机械播种面积23万hm2, 收获面积12.8万hm2, 均低于山西省内平均值, 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较为落后[4]。

2.2.2 农田水利建设

由表5可知, 吕梁市农业机井数量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 吕梁灌溉机电井5 892眼, 远低于省内8 304眼的平均水平, 水利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在吕梁市大力发展农业的背景下, 农业水利生产条件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 仅能维持现有的生产水平, 受吕梁立地条件的制约, 沟壑纵横不利于大面积的灌溉, 再加上近年来引黄, 引汾工程的建设, 使水利生产条件发展缓慢[4]。

2.3 农业产业情况

2.3.1 农业合作组织

吕梁地区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区而言, 农民合作社数量相对较多 (见表6) , 截止2014年, 各类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了4 245个。受吕梁市传统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 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 共有3 487个, 占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的82.1%, 其他类型的农业合作社数量相对较少[5]。

2.3.2 农产品加工业

吕梁地势沟壑纵横, 动植物种类丰富, 尤其盛产沙棘, 玉米, 核桃, 红枣, 牛, 羊, 中药材等产品, 种类多样。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长期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到2014年底, 全市拥有大型龙头企业490户, 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75户, 全年农产品加工总量约为130万t, 累计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9.8亿元, 发展较为迅速, 带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见表7、表8) 。

2.3.3 农业科技条件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

单位:个

从2012年以来, 吕梁市政府就把推广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逐步加大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 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截止2014年, 据相关部门统计, 吕梁共引进先进农业生产科学技术90余项, 农业新品种472个, 各类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约6百多万hm2, 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达到98个,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 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 吕梁市贯彻落实了“科技到户, 良法到田, 技术到人”的方针, 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推广, 并分批次, 分阶段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据统计, 现有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8%, 从源头上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县乡政府分批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入户率达到了65%,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 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 发展较快。但由于农业推广机制不健全, 推广体系落后, 农业科技人员学历程度低, 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也制约着吕梁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小结

综上所述, 吕梁农业生产条件整体较差, 山地多平地少, 坡耕地面积广阔, 且“气候十年九旱”, 水资源短缺, 耕地水资源的亩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农业生产结构保守落后, 仍以种植业为主, 畜牧养殖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和省内其它地区相比, 吕梁机耕、机播、机收面积数量较少, 机械水平较低;同时水利设施陈旧, 灌溉机电井水量也远低于省内水平等等。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3 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对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条件的分析, 得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分析如下:

3.1 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吕梁气候灾害频繁, 尤其是以干旱最为严重, 几乎每年吕梁都会因为气候干旱造成粮食亏损, 春天由于干旱影响冬小麦返青, 造成农作物播种时节延迟, 生长周期缩短;夏季雷雨天气较多, 容易引发泥石流, 洪涝灾害,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据统计表明, 自1949年来以来, 吕梁严重干旱的年份有17年, 严重影响了吕梁当地农业的发展。由于吕梁雨水分配不平衡, 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 同一年降雨量相差较大,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还会加重吕梁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质量变差, 耕地肥力下降。同时吕梁地势起伏大, 山地面积较多, 尤其是坡耕面积广泛, 既不适合种植大宗农作物, 也不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配套相应的水利设施, 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吕梁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使吕梁地区交通闭塞, 出入困难。截止当前, 吕梁农产品向外地输送依然是以大车运输为主, 由于路程较长而且山路较多, 造成吕梁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在运送到目的地时无法保鲜, 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6]。

3.2 经济实力薄弱, 贫困依然严峻

过去几年里, 吕梁以煤炭资源发展为主, 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一度跃居山西省财政收入第二名, 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 资源日益紧缺, 环境破坏加剧, 城镇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经济开始陷入困境。随着国内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 吕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因煤而兴必将因煤而困。尽管这几年来吕梁农业发展后来居上, 后发优势明显。如2011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48.24亿元, 同比增长了10.38%, 占地区总产值的4.26%;2012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54.97亿元, 同比增长了13.95%, 占地区总产值的4.46%;2013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64.73亿元, 同比增长了17.76%, 占地区总产值的5.26%;2014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68.71亿元同比增长了6.15%, 占地区总产值的6.24%。

但即使这样, 仍然改变不了吕梁地区贫困落后的困境。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全市13个县 (市、区) 中, 共有10个贫困县, 其中国家贫困县有6个, 分别为中阳, 石楼, 岚县, 方山, 兴县, 临县;山西省重点贫困县有三个, 分别为交口, 柳林, 离石;还有一个插花贫困县, 是山西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方, 呈现出贫困面积大, 贫困程度深, 贫困人口较多的特点。据统计, 2015年吕梁市人均GDP为25 066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193元, 农民可支配收入远落后与其他地区, 使农民没有充裕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品种, 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全省, 经济发展较为滞后[7]。

3.3 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

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 充足的劳动力是农业有序, 高效发展的保障。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严重不足, 这也成为阻碍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条件艰苦落后, 生活基础设施不齐全, 而城市无论在基础设施, 医疗保障, 子女教学等方面都有着农村无法可比的优势, 因此, 和在家务农相比, 人们更愿意去县城里打工, 获取更高的收入[8]。据统计, 农民务农获取的经营性收入只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25%左右, 农村开始留不住年轻人, 使得包括妇女在内的年轻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 “离乡不离土”的现象不复存在, “空心村”“空壳村”现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 当前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 农民年龄大多集中在45岁以后, 50-60岁的老年人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年龄普遍偏大。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大多都是小学学历, 初中文化程度的都很少, 对于当前发展的新技术, 新思想, 新品种带有排斥抵制思想, 接受程度较低。

3.4 农业结构不合理, 市场竞争压力大

吕梁农林牧渔业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合理的农业结构中, 应该充分利用发挥好各种自然资源, 使农林牧渔都可以协调发展。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经济产值基本是持平的, 有些国家的畜牧业比重甚至可以达到60%左右。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结构并不能充分发挥吕梁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不利于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自2013年来以来, 吕梁市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改变以单一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大力推动“8+2”产业的发展,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龙头企业的实力不断加强,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水平低的现状, 仍存在很多问题, 如土地流转缓慢, 经营化规模较小, 远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 仅有11%, 农户大多仍是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 收益较小;吕梁市山地面积广阔, 坡耕地面积较多, 但土地质量较差, 产量较低, 年均产量勉强能维持农民的生活;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仍然较大, 制约了吕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此外就吕梁地区而言, 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受国内市场环境的制约, 还受到本地实际销售市场的限制。例如;吕梁山区曾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红枣生产区域,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种植面积近13hm2, 年产量约30万t, 和红枣相关的人员至少有80万人, 成为当地脱贫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 以山西骏枣、壶瓶枣等为主的优良品种被大量引种到新疆西北地区, 随之出现的“新疆骏枣”迅速占据国内红枣市场, 而原先市场上的红枣因个头较小, 品种较差, 逐渐失去市场, 陷入困境, 对吕梁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造成巨大的挑战。

4 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 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的建设, 逐步淘汰过去落后陈旧的设备, 引进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 改变之前的耕作模式, 扩大机械作业的范围, 努力实现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其次, 吕梁气候条件恶劣, 十年九旱, 降水量较少,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尤其是贫困山区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显的尤为重要。例如吕梁省定贫困县石楼县, 就一直将水利设施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优先位置, 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 还要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由于山地多平川少, 区位闭塞, 交通不便使吕梁资源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特色农产品无法向周边城市及时运输,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今后吕梁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区位优势, 因地制宜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如沿黄公路, 孝石线等, 健全交通运输网络, 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铺平道路[9]。

4.2 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规模经营

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大范围的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当前吕梁农村土地流转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是, 流转手续不规范, 承包土地后期隐患较多。尽管当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流转政策, 但并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流转机制。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都是口头协商, 口头协议, 即使有小部分农户签订了书面合同, 内容也比较简单, 缺少相关管理部门的签证。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土地流转也取得一些成绩, 出现了小范围的连片集中流转, 但与最初制定的计划相比, 土地流转范围依然较小, 规划化经营程度不高[10]。

因此, 我们首先应该从政策, 法律法规等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保证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 积极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要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加大股份合作制的土地流转机制宣传力度, 将农村中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 由公司或企业统一管理, 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同时还能为当地农民构建多重收入机制, 一方面农民可以在拥有土地出租收益的情况下, 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 另一方面农民也可以在将土地流转之后, 进入公司或在企业, 从事工资性收入的农业工作, 从而获得土地承包收益和农民务工收入双重收入机制, 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3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目前,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农民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接受意愿不高, 对农业生产成果的应用能力不强等特点。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而大多数农民只关注国家在农业补贴方面的一些政策, 优惠福利, 对农业种植新技术, 粮油储存加工技术知之甚少, 甚至带有一些排斥思想, 不愿意接受新技术, 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强。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转强, 是当前吕梁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首先, 要从提高乡镇村干部的素质做起, 乡镇干部是与农民接触最多的人, 也是农民最信任的人, 只有让他们真正从心里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才能保证对农民的技术推广不会流于形式, 加大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另外要不断进行农民转强, 把农民培育成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对吕梁种植业发展条件的实地分析, 有重点的为农民开展培训, 努力建设成为专业技术能力强, 管理能力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借鉴美国“赠地学院”的经验, 由政府出钱资助, 在相关农业院校和农科院开设相关服务中心, 向农民宣传新的技术和信息;可以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 病虫预防等;还可以根据农民的特长, 鼓励行业协会和会所的建设, 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实现素质的提升。

4.4 发展“农旅”融合等特色产业

要想快速实现吕梁农业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建设, 逐步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4.4.1 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对吕梁市农业资源的分布, 农业发展规模, 交通区位特征, 客源市场以及当地农村乡土文化, 田园风光等资源的分析, 制定相应模式的观光农业, 努力达到农民增收, 脱贫的效果。如以农村田园景观, 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吸引点, 发展务农体验, 果园采摘, 农家乐, 垂钓等多种类型的农业游;以孝义市曹溪河流域、杏花村汾酒作坊、文水县苍儿会、孝义皮影、岚县面塑、临县道情戏、中阳剪纸园等为依托, 以本地特色风土人情, 民俗文化为休闲物, 大力发展农耕体验, 民间技艺展示, 乡村手工艺等休闲活动, 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以“九曲黄河第一镇”临县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村、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为依托, 以古老朴素的宅院建筑为重点, 大力发展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建筑游以及特色小吃游等, 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贫困户脱贫;以交城县庞泉沟、方山县北武当山、方山南阳沟、交口云梦山、交城卦山、岚县白龙山等为重点, 发展观山、登山、赏景都旅游活动, 让旅游亲身感受大自然, 回归大自然;以各地特色农业为依托, 如兴县杂粮旅游示范园、方山中药材旅游示范园、岚县马铃薯示范园、交城骏枣示范园、汾阳光伏示范园等, 通过门票、采摘活动、销售农产品等形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带动农民增收等等[8]。

4.4.2 发展红色旅游。

作为革命老区的吕梁, 红色景点随处可见。近年来, 吕梁市大力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 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主要有吕梁英雄广场、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兴县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临县中央后委旧址等等一批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 推动着吕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5 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并不是单纯简单的将农业与互联网合并起来, 而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 对农业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等环节优化改造, 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 提高生产效率, 努力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销售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 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12]。

首先,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改变先前种地单靠经验感觉的耕种方式, 转而依靠新型的农业信息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并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利用互联网技术, 可以搭建一个标准, 快捷, 透明的农业产品供应平台, 尽量避免传统营销模式中由于信息不畅, 市场不稳定等出现的“买贵卖难”现象,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转变农户经营理念, 逐步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销售体系, 降低流通成本, 实现生产销售无缝对接, 提高流通效率;最后,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使农户的生产经营得到后续保障,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 生产与销售脱节, 产品销售得不到保障, 农企合作协议不完善, 利益纠纷, 合同违约常有发生, 导致农户经营效率低下, 生产积极性不高。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 重塑农业产业链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农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最新的生产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 还可以通过电商系统提供法律, 融资的保障, 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提供新动力[13]。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地区传统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土地产出率才能促进农业平稳快速发展, 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村繁荣注入源源动力, 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有效保障[1]。本文以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吕梁为研究对象, 在了解吕梁水资源, 土地等自然资源概况的基础上, 尝试对当前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压力大是制约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旅融合特色产业, 以及推动“互联网+农业”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吕梁市,互联网+农业

参考文献

[1] 杨万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以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1:1-9.

[2] 刘志勇.吕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15.

[3] 问星星.李利平.吕梁市城市雨水利用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年12期

[4] 潘仲尼, 王广斌, 张航瑞, 曹江菲, 靳丽伟.吕梁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6, 09:97-100.

[5] 邹汉清.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 2013

[6] 武美香, 况明生, 马义娟.吕梁市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2:11915-11917+11925.

[7] 张晓婧.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8] 邢子英.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西大学, 2008.

[9] 张红丽.吕梁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农机, 2013, 05:163+166.

[10] 刘媛林.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 06:24-25+28.

[11] 崔广哲.吕梁方志考述[J].吕梁学院学报, 2015, 02:54-61.

[12] 伊恩桥.“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J].农技服务, 2016, 15:183.

[13]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5, 16:143-147.

[14] 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0:16-20+110

[15] 郭晓鸣, 廖祖君, 张鸣鸣.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2:10-14.

[16] 钟勉.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08:4-6.

[17] 任高龙.关于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 2015

[18] 惠文静.电商模式下“互联网+现代农业”前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19]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0] 徐贻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上一篇: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范文下一篇:英语四级作文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