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

2023-09-16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1篇

将创新上升为发展理念, 并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是党在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理论发展。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论断, 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注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首创精神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突破陈旧观点, 创造性进行思想和实践的精神, 深刻地体现在社会、科学、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其核心要素是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注重发挥企业家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活力与动能, 对于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发展, 分散式的创新逐渐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从而使得创新主体更加广泛, 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及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

“十三五”规划期间,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 呈现出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置于首位, 突出强调了创新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 适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高水平要求。而要保障创新的健康有效发展, 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到创新依靠人民, 创新来自人民, 使人民成为创新活动的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坚持创新为了人民, 以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

二、协调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坚持协调发展, 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新生、复杂的多方互动关系。现如今, 我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战略性的调整, 一些发展关系上的不协调现象不断出现, 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中心任务。因此,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 作为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总抓手, 对于解决新时代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一) 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理念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的问题提出的方法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能够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能够将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与对外开放政策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使得国内沿线城市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能够发挥城市群的联动作用, 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及优化;依托黄金水道形成的长江经济带, 能够使经济增长空间不平衡的问题得到改善, 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战略紧扣“人”这一核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为基本标准, 推动各地区依靠主体优势实现准确的定位发展, 促进人口及资源相对均衡, 进而实现各区域协同发展。

(二) 推动城乡同步平衡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 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民对于高质量的就业, 良好的住房条件, 优质的医疗资源、公平的教育机会、优美的环境、以及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的需求问题都亟待解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采取更准确, 更完善的发展措施, 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结合国家发展实际, 抓住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 大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绿色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一) 绿色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我们党首次将“美丽”纳入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容, 对于提高我国生态文明水平,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重要论断, 也深刻地体现着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统一、协调、共生的关系。

(二) 绿色发展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期待享受更好的生态红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更高水平的生态需求。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质量的有效供给, 使绿色消费向具有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作用的商品和服务方向拓展。从供给侧的视角来看, 物质供给具备了更环保、更低碳、更循环、更绿色、更便利的特点, 同时, 也推动了更多科学、多层次的文化供给和精神供给。当前, 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样的生态观已经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 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四、开放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一) 坚持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放

国家要富强, 民族要复兴的重要理念和必由之路是开放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从此, 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国际合作交流逐步深入,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开放发展理念彰显中国智慧

经济全球化如今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成为国际共识。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 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当代全球治理相结合, 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力量。

在倡议中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能够让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走向世界;通过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共享各国资源优势, 打造出了更加丰富的合作平台;完善的合作机制, 能够推进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在多领域中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同向同行、务实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核心理念, 能够给沿线各国人民带去福祉。通过“一带一路”倡议, 能够实现沿线各国文化以及世界上的各种文明在比较中发展进步、交流中贯通融合, 从而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相辉映、各放异彩。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自觉;有助于我国人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文化历史的独立性、优秀性;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

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 建立积极稳定的民族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充分认识和增强国民社会感、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 对于实现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共享发展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新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 “共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方向, 把握了科学发展的规律, 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共享发展, 前提是顶层设计, 制定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真正使共享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增加人民在实现共享发展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满足感, 从而凝聚成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六、结语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方略,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增强人民群众信心、信任、信念、信仰, 进一步赢得人民更广泛的信赖与支持, 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强身、塑体、铸魂”, 把四个自信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磅礴伟力, 最终胜利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并将其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同列入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 体现了人民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对统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公平问题、效率问题、动力问题、平衡问题、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等现实问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报告,人民,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何毅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2篇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一种协商共治模式。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治理的目标是改善民生、检验治理成果的方法是人民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了保障, 人民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们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如何在“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构建新时代社区治理新体系,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2.1 配套资金投入有限

现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且来源渠道单一, 社区社会组织、居民自发捐款力度不足, 现阶段社区相关资金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的体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居委会日常运转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是主要依靠政府, 资金来源不稳定, 资金支出没有合理的预算和专项化的用途导致大多数居委会的资金链断裂, 而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化社区环境下,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功能完全丧失。

2.2 居民参与度不高

新时代背景下, 社区治理要求居民自发积极的参与进来, 协商共治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高水平社区治理的根本要求。但是从当下来看, 居民还是普遍以一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社区治理, 而居委会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又被当成政府机关的附属品, 居民对居委会的不信任也导致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 只象征性的参加一些和自己相关的活动、只在乎自己的相关利益, 造成社区居民间关系的日益紧张。

3. 社区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基层政府认知偏差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要求政府转变角色和职能, 做到简政放权, 真正的把权力运行空间还给社会和人民。由于建国后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 导致在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受到“全能政府”的影响, 基层政府把社区委员会看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把社区社会组织看做是政府的附属物, 导致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之间关系紧张, 四者之间很难建立起高水平的协商合作治理模式。

3.2 社区居民认知偏差

近年来, 随着社区治理的不断深入,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社区还有一大部分居民存在着认知偏差即“搭便车”和消极不参与。这部分人群他们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 在涉及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上, 他们更希望是由政府或者社会工作者解决, 自己则坐享其成, 在这种认知下, 居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与社区治理因为总会有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参与, 主人翁意识不够, 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

4.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破解社区治理困境的对策

4.1 激发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活力, 实现合作共治

“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 政府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将社区治理好, 而政府在社区工作中知识一个掌舵者的角色, 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 但是各个社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 有的放矢的制定具体政策则需要依靠各社会组织的力量, 经过充分的调研研究, 为本社区制定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同时, 要注重对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区, 要认同并尊重社会工作者, 提高其工作办事的效率和水平。

4.2 吸引社会资本,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清楚的认识到社区治理是一个大工程, 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的跟进与支持, 所以要积极引导社会第三方资本的投入, 出台相关政策激发其投入资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社区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也要鼓励居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源捐款, 支持社区建设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逐步形成一套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投入为辅、居民捐款为补充的良性可持续的资金循环发展链条, 只有这样, 才能为社区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4.3 建立高水平的居民自治体系

居民自治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主动性, 实行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鼓励居民参与其中, 倾听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意见, 将他们的意见建议真正的传达给地方政府, 争取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其次实现居民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法治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必要保障, 要大力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实现社区德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引领也是破解居民认知偏差的有效方法。最后, 根据“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的要求, 在社区治理中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需求, 利用网络的作用, 实现精细化的微观管理, 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整合到一起, 构建高质量的居民自治体系。

5. 结论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究其本质原因是居民自己的自治意识不够、基层政府调动能力低、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 要充分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和能力, 加大宣传, 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 让社区治理更多的整合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力量, 政府主要是催化剂作用, 保证整体良好的运行。

摘要: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的关键是能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真正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党的十九大提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是一种自下而上、多方合作的治理模式。本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切入点, 着重研究了如何实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 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分析了在“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视角下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社区治理,协商共治,以人民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伟东, 吴岚波.行动科学视域下社区治理的行动逻辑及生成路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39 (01) :41-48.

[2] 张雷.构建基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居民自治新体系[J].政治学研究, 2018 (01) :99-102.

[3] 彭惠青, 仝斌.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专业化中的角色与功能[J].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1) :46-50.

[4] 平台共建家园共治服务共享全力构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建设新格局[J].中国民政, 2018 (01) :14.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3篇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教育技术百年历程

3、破解全球化迷思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聚焦微时代的精神状况

5、南洋浮世绘:论黎紫书《流俗地》的“地方”书写

6、汉画像石上的龙、凤形象比较研究

7、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的剪发仪式探析

8、论死刑适用的价值取向

9、法律人工智能的接近正义面向

10、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11、中国农地转用的制度框架及其软约束问题

12、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

13、中外农业生产中的家庭经营与小农传统

14、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及其纠纷解决机制论析

15、中文动词及分类研究: 中文动词词汇语义网的构建及应用

16、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再批判与差异对话理论的建立

17、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四个基本维度

18、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

19、基因之辩:反思贺建奎事件

20、廉政建设需大力推进预算民主

21、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扶贫报道框架研究

22、树立德育工作新理念等

23、“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行动中文明互鉴的意涵、价值与路径

24、数字平台企业的组织特征与治理创新方向

25、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下的民族权力析论

26、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

27、以关心社会为主题的创新生活课程建构例谈

28、论政府作为的现代性缺失及其价值定位

29、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探研

30、区块链技术的算法规制

31、高中一年级(下)期末测试

32、近四十年稷下学宫研究评述

33、亚美学与现时代的精神状况

34、论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35、从《论语今读》看李泽厚《论语》哲学架构与现代人文情怀

36、《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

37、碳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设计及其应用探究

38、自我东方主义?丽江旅游形象的想象与建构

39、会计是什么:基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视角

40、新时代政治生态价值秩序研究

41、诗性精神视阈中的诗禅关系论

42、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探源与纠偏

43、沟口雄三对中日思想概念的比较

44、意象抒情与施蛰存“江南新感觉”

45、“互联网+”时代高校班级微博建设目标及对策探究

46、关于党性教育时代性和科学化的思考

47、地方治理创新活动的公共价值绩效解析

48、稷下道家生态哲学思想论纲

49、加强公共治理 建设服务型政府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英国分析哲学大师约翰·怀特在寻求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以学生利益为目的的教育面临诸多的道德困境。导致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分离的原因有三:一是知识与道德的分离;二是学生利益的狭隘性;三是道德规范与生活相孤立。如何摆脱学生利益的道德困境?首先,要把学生生活引向具体的道德生活,实现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其次,要从人存在的高度进行人的教育,从学生利益之思到人的幸福之在,这是摆脱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学生利益 道德困境 出路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正试图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少学多”,教学环节关注“自学、讨论、引导”,提倡三个还给:“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1]然而,无论我们在口号上怎么呼喊“转变‘学’就是学习知识的旧观念”,终究没有改变“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有人认为,提高成绩最终可以通过“获得一个好工作”来维护学生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但我们在教学的起点就背离了“育德是教育的灵魂”。杨启亮先生就质疑过,“所谓儿童中心论、个体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它是主张教育以个人为目的,还是主张教育用‘以个人为目的’的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可能还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2]教育目的一直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游摆,我们总是试图用知识作为中介,或试图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来达到两者的和谐,却遗忘了教育的本质,忘却了“教育‘成’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

一、学生利益的道德困境

以学生利益为目的的教育面临诸多的道德困境。英国分析哲学大师约翰·怀特在寻求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否认了四种建议:“(1)学生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等同;(2)在最低限度道德规范的约束之内,他的个人利益应该摆在中心地位;(3)他应该牺牲自我,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工作;(4)他应该为小团体的利益而工作。这些团体虽小,但能使他实现自己的幸福,并通过与大团体的关系使他与整个人类联系起来。”[3]为了揭示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形成原因,笔者对怀特的观点略加介绍。

1.学生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1)如果教师仅仅以每个孩子本身的利益为目的,以学生本人的幸福为导向,那么每个人的利益都得能到促进,但它不能保证避免形成一个由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2)以一个典型家庭的情形为例,一个人自己的利益可以扩展,把其他人的利益也包含在自己利益之中,但这种自我扩展只是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发生。(3)为了成为个体,一个人不得不在社会中生存成长。这句话推不出如下结论:一个人在已经成为个体之后便不可能成为极端自私自利的唯我主义者。(4)个体对社会普遍幸福的兴趣可能只不过是他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一种反映,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可能直接同他的道德责任发生冲突。

2.学生利益与最低限度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最低限度道德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对每个人来说,他自己的幸福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中心部分,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有助于最终实现这一中心目的。这一前提存在诸多矛盾:(1)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幸福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对别人价值的蔑视,由此违背道德的公平原则。(2)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智力超群,不好好地珍惜自己,世界将会遭受损失。这又恰恰证明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不能成为存在的终极理由,因为“世界”取代了“自我”。(3)有人可能认为,人都是倾向于自私自利,但这无法证明学生不能变成利他主义者,因为学生有利他主义的行为。(4)最低道德主义者可能认为,同情心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事实上,人的同情心可以无限地扩延。就具体的最低道德准则而言也存在矛盾。比如,信守诺言,当信守诺言有损个人的利益,也会信守诺言吗?如果坚守,就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如果不坚守,那他就是个不道德的人。

3.学生利益与普遍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普遍道德主义既反对纯粹的自我主义,也反对纯粹的利他主义,让每个人都受益,包括他自己。比如,一个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想继续上大学,找到一个轻松、高薪、令人羡慕的工作,而是因为他想成为一位工程师,帮助建造能给大家带来福利的桥梁。普遍道德主义同样具有局限性:(1)学生似乎必须致力于促进现在和将来的全人类的利益。如此抽象的东西如何才能表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呢?(2)如果整个人类的利益至高无上,那么一个人怎么会关心其亲戚朋友的或更大范围内人的命运呢?(3)它常常倾向于掩盖较为现实和较少空想的道德态度,被认为是伪君子道德。

4.学生利益与具体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具体道德主义扬弃了普遍道德主义的无限性,保留其无私精神,试图将学生的道德生活固定在较小的社区内,因为在每一个群体中,他的利益跟其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具体道德主义同样面临困境。(1)如果团体成员的道德目的限于他们自己的范围,他们就没有理由关心外人的利益。(2)如果小团体的要求得到满足,其他团体就会遭殃。从较大团体的优先问题着手,就又回到普遍道德主义。(3)个体象征性地属于大量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并不都存在隶属关系。将孩子作为从家庭到国家等各种不同群体中的一员来培养的做法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二、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原因

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分列为教育的两个目的,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

1.知识与道德的分离

在古代,知识与道德是不分的,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还是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都强调教育目的性即善的目的性。到了近代,随着知识的增加,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了,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空前突显,道德作为教育的本质,作为成“人”之道开始被掩盖、被遮蔽。为此,要将知识教学引向人的道德境界。知识教育并非教育的倒退而是历史的必然。当今社会,一个人没有知识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谈何学生利益?如果一个人仅有道德,而无一技之长,在当今社会是很难立足的。所以,知识教育与道德的联结,就是要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将情感态度作为促进知识学习的心理学依据。

2.学生利益的狭隘性

对学生来说,知识外在于学生生命之外,当知识目的取代道德目的之后,教育教学就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了,知识对学生的价值会异化为升学、好工作,学生利益也就异化为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过一种富足、快乐、舒适的生活。学生利益自然就与人的优秀品质发展的目的相冲突了。为此,要在理论上对学生利益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学生利益不能窄化为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要把人的精神利益包括进去,最终对人的幸福作出正确的理解。

3.道德规范与生活相孤立

共同利益派的观点与最低限度道德纲领相冲突。因为,最低限度道德并未试图将所有善行减少至最低限度,它真正减少的是慈善的道德义务。道德要求对人的时间和注意力侵犯得越多,人所拥有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就越少。所以,最低限度道德必然与要求履行道德责任的共同利益派相冲突。同样,普遍道德主义与具体道德主义也相互矛盾。普遍道德主义要求关注所有人的利益,而具体道德主义只是将道德生活固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为此,要强化道德规范的相互联系,改变对抽象的道德条文泛泛而谈,要将道德教育引向具体的道德生活,在具体的道德冲突中引导学生作出道德选择,强化学生的道德自律。

三、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出路

1.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

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笔者曾针对学生的经济生活进行道德扩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乐观预期赋予道德内涵,或从生活现象中揭示道德意义,以实现学生在理想价值中追求德性;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展示生活中的道德意义,或者对未来生活的决策中揭示和理解道德意义,以实现在学生自觉主体中达到德性;通过个人与社会的道德性互动,或者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的互动中形成新的道德需要,以实现学生在多维交互中成就德性。”[4]

2.从学生利益之思到人的幸福之在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算计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也不是为了获得苟活于世的生存技能,而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活着,自己的自由意志能超越利益,体验到人的高贵与幸福。

人的利益之思逃不出“思”,即自由意志或理性。但人的理性是有限性的,没有人能算计好未来,人无法穷尽影响未来的所有因素,无论事前算计得多么周到,在实际运行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即使如此,具有理性的人仍然可以谋划个人利益,因为未来虽然不是确定的,但发生的可能性是可以预测的,这里有个概率问题。比如,许多教师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将来才有可能有好工作,并想当然地得出拥有好家庭、好人生。这一点学生是信服的,尤其是农村学生,认为升学是进入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因为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概率要比一个初中毕业生高得多。这种学习价值观会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一个相互竞争、为了其私利相互陷入难以化解的冲突中。如,中小学生补课愈演愈烈,甚至幼儿园也要补课。因为不补课就落后于别人,机会就会被别人占去。提高考试成绩的教学成了最好的教学,知识记忆与运用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人的理性、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数学的逻辑推演能力成了升学竞争的个体先天或后天努力的重要筹码,人的自由意志或理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但这一切只是证明了人的自由意志,并没有证明人的价值或意义;只证明了人如何生存,而没有追问人为什么要生存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利益之思与动物的生存是一样的,尽管人的生存条件要比动物好得多,但在本质上其劳作都是围绕着自身转,是单纯的存活,或者说是自身重复的存活,而自身重复的存活并不能表现人的意义或价值。人的存在不是来自存活的个人利益之思,而是来自为事而在。无论教师对学生学习许下多少未来的空头支票,遥远的遐想只是存而不在,人的存在不是天生的,而是自我创造出来的,是可能生活的选择与创造,只有可能生活的创造,个体才与世界产生联系,个体才能作为主体对周遭世界产生影响,体现主体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人的自由意志只是保护自身的存在,即自由意志只是在谋求自身存在的个人利益,这并没有赋予自身存在任何超出“在事之在”的意义,或者说,没有给自身存在增加“在事之在”之外的创造性意义,即自由意志被慵懒的身体绑架了,无法创造出意志选择的对象。“只有当通过否定自身的存在去保护某种存在,无论是他人的存在还是其他存在,才能够使存在获得超出存在的重言式含义的意义。超出了存在的重言式含义的自由存在就是存在高贵化。”[5]

有学者认为,“存在高贵化的一个基本性质就是牺牲,就是在不同程度上牺牲个人存在的利益,其极端表现则是牺牲自己的生命。”[5]在逻辑上是想说明作为理性人的高贵化,就是意志对自身的超越,达到绝对的自由。这一观念在理论上是可以论证的,但现实中人的灵魂很难摆脱沉重的肉身。笔者以为,人的幸福之在就出于本心。凡是人们能拿出来说的事都是对心灵有所感动的道德的事,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人的存在高贵化唯有一途:把他人高贵化从而把自己高贵化。”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仁义行为是创造一种善在的可能生活的自由行为,是开拓善在的共在关系,是舍得给他人幸福,是试图使一个生活世界具有幸福品质的创造行为,也是人的幸福之在。按照孔子的方法,人的幸福之在,就是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教学中的仁义行为就在于教师能从人性的高度将教学内容贯通,没有任何牵强,一切都是应该如此的。这既是教师的幸福之在,也是学生的幸福之在。

参考文献

[1] 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2] 杨启亮.教学对话之“道”的特殊性[J].教育研究,2013(7).

[3]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于世华.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

[5] 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本文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实践

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学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主讲,学生主听,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学”的实际,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概述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定义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重视人、尊重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使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控制者、指挥者、管理者、促进者和知识信息的提供者,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促进学生学习;而学生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问题的发现者、解决问题的实现者,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参与实践,最终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自身各种素质。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3)形成性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有帮助;(4)培养学生核心就业技能;(5)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6)鼓励学生独立学习;(7)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使用活动或资料来激励、帮助、挑战学生;(9)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一)教学对象分析

当前大部分中职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底子较差,对理工科理论学习困难较大;但对动手实际操作较为感兴趣,实际操作能力也很强;属于视觉型和触觉型的学习者。

(二)课堂设计要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电子技术的动机是保持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1)教师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有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不同学生提不同问题,问题难易适中,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2)处理教材,从应用入手找原理。充分吃透教材,把实际应用和理论原理有机结合,通过组织观察实物、图片、视频资料等实际材料了解电子技术在生活的实际应用,从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东西素材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增强进一步探究的现象本质、原理的求知欲望。

2.正确控制好课堂上“教”与“学”的比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教师传授知识比例不能过多,时间控制在课堂时间的30%-50%之间,其余时间利用各种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

(三)课堂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思路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2.讨论法。一题多解的命题,多个应用方向,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以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3.自学法。一些数学推导,应用性、设计性例子及拓展内容交待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4.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通过确定目标任务、编制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展示或结果应用等步骤来实施,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学习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5.实训法。综合实训是学生完成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项技能训练后,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四)教学评价方式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是: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后任务+实操操作+期末考核。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考、查、問、看等形式,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丁笑烔.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2]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在母婴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观察组产妇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口头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护理婴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护理婴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母婴护理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喂养技巧和婴儿的护理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以家庭为中心,产后健康教育,母婴护理

健康教育、维持健康和自我护理是当代产科护理工作中强调的重点内容,它要求产科护理人员能够为产妇及家人提供可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专业保健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护理对象的自我就保健能力。为了全面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我院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部分产妇开展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布23-35岁,平均年龄(28.46±1.2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40例,大專20例,本科及以上30例。两组产妇的文化程度、年龄和经济情况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以口头告知的方式进行知识宣传和出院指导。观察组产妇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1)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培训,让护理人员意识到这种健康教育模式需要根据注重产妇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情况的不同开展更符合情况的健康教育,让产妇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重视,也可以满足产妇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设立单间病室,在室内配备电视、沙发、微波炉等设别,可以将墙壁装修成粉色或蓝色,张贴动画人物形象,允许家属24h陪护,让产妇有家庭的感觉,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能够保证充足的休息。(3)护理人员要多与产妇沟通交流,制定健康教育讲解的目标,为产妇发放教育宣传手册,指导产妇有序的开展自我能力训练和指导。(4)分娩当天指导产妇体位并协助其翻身,叮嘱产妇禁饮食,为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尽早吸允和按需哺乳的意义,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分娩后1d,叮嘱产妇同步休息,学会观察婴儿的大小便,为产妇介绍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吸收,让产妇的家人为其提供具有高热量、高蛋白及高营养的食物。术后2d评估产妇的乳房充盈情况和乳腺管是否通畅,为产妇介绍乳房胀痛、乳房疼痛和乳汁不足的原因,加强产妇的乳房及护理,循序渐进的为产妇介绍新生儿沐浴和接触的方法,同时做好生理性黄疸的知识宣传。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护理婴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表格,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使用分类数据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软件结果显示P<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护理婴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见表1。

3讨论

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产后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在产妇产前和产后通过讲解形式,示范和指导等方式进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为一种积极的宣教形式,通过通过参与,能给充分尊重产妇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患者的接受度好。此外,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让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了产妇的主观能动性,让产妇可以掌握更多的母乳喂养知识,同时能够认识到采用母乳喂养的优势,通过尽早吸吮来避免乳头皲裂、涨奶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接受健康教育,产妇还能掌握分娩后的自我护理技能和婴儿的护理技能,如常见的产褥期护理、饮食护理、给婴儿更换衣服、沐浴等。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分辨婴儿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简单处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也能让产妇亲自参与护理过程,体会到为人母的幸福感和喜悦感,促进产妇向母亲角色的转化。

综上所述,在母婴护理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喂养技巧和婴儿的护理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土木建筑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系统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