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

2023-09-28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1篇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含义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指的是将乡村作为载体而开展旅游业的形式,对乡村的空间和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居住体验、风俗民情等为主完成乡村经济的产业化。其将度假、休闲、观光等融为一体,不仅能够带给游客更加独特的旅游体验,而且还能够实现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是从乡村旅游视角出发,将生态环境引入到乡村旅游中,注重生态文明理念的发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性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的旅游形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1. 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旅游本身是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离开生态环保就无法发展生态旅游,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相关主体会对乡村居民进行教育,不断提升其环保意识,推动其为乡村生态旅游贡献更大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的环境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2. 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环境却遭到了十分大的破坏,我国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地区都以种植业为主,且庄稼的收成好坏完全是靠天,这对于农民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无法带动农村地区发展致富。而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则能够对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

(一)主题农庄模式

主题农庄指的是对当地的村庄特色进行有效保留,合理对其空间进行利用,构建形式各异、特点不同的村庄,为顾客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使游客能够在其中获得精神方面的释放,开展一些运动、观光、度假等活动。近年来,这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受到了多数人们的青睐,消费者会在假期带着家人到主题农庄中游玩,吃农家菜,并参与农村地区的农事活动等,缓解了城市工作的压力,精神得到了放松。

(二)特色村寨模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民情不同,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能够让游客对其他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进行了解,并参与其中,获得精神以及身体方面的放松,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的重要旅游资源,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生态旅游的主力军,多个特色村寨开始对本民族的特色进行展示,这不仅能够促进游客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体会各个民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而且还能够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区的收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乡村俱乐部模式

乡村俱乐部指的是在乡村中构建具体的旅游俱乐部,游客可以在乡村俱乐部中体会乡村的独特,感受乡村的风俗民情,并释放压力。当前虽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很多乡村生态旅游所开发的并不全面,对空间内部的原有状态进行了保存,这虽然可以带给游客一种更原始的体验,但是其基础建设却并不完善,甚至一些生态旅游地区连公厕都没有建好,如此会为消费者带来十分大的不便,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通过构建乡村俱乐部则能够对这些缺陷进行弥补,其属于乡村中的高级会所,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全,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

(一)做好城乡沟通与交流

乡村生态旅游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对自身内部进行科学化管理,对乡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升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要加强城乡交流,积极学习和引进城市的先进理念,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如此才能够为乡村生态旅游全面发展助力。同时,在城乡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农民了解城市的发展,推动乡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使农民认识到自身家乡的宝贵的旅游资源,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而且通过与城市的交流与沟通,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在建设村寨的过程中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融入进来,从而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更加人性化。

(二)对公共服务进行完善

乡村生态旅游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部分,其要想得到良好发展,还需要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要对信息流、物流等进行建设,如此才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认识到乡村生态旅游的便捷,从而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个级别政府应当重视公共服务,积极进行该方面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比如加强安全、环保、科教、卫生、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的建设。通过对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进行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而且还能够为乡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鼓励居民参与

乡村生态旅游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对象,一个是物,也就是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地质特征、风俗民情等,另一个是人,指的是乡村居民。因此为了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更好发展,不仅要注重旅游景区的建设,而且还要鼓励居民参与进来,只有如此才能够带给游客更大的感官体验,增强游客的认同感。这就要求政府应当构建对应的激励措施,提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做好利益分配机制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为居民分配收益等。

结束语:

乡村生态旅游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多数消费者青睐的旅游形式,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丰富旅游形式,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为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政府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兴起。积极有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对生态环保起到良好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其发展模式有哪些,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本文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秋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生态环境保护,2016(08).

[2] 郭涛.乡村生态旅游创新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2篇

一、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的构建

推——拉理论。英国学者唐曼 (Tolman) 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 (推动因素) , 外在动机包含认知 (拉的因素) 。旅游学者戴恩 (Dann) 认为, 推动因素是内在的, 是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 它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 与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 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知所产生, 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依据该理论, 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

通过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图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推 (旅游供给) 和拉 (旅游需求) 二者之间不是独立的, 更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进行交流, 彼此影响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 物质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 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线的供需双方的初级交流, 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时供需双方以文化为主线的精神层面的交流, 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认同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心灵上的交流, 使休闲农业旅游地成为“第二家园”, 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为此, 如何使旅游者形成这种根深蒂固感是对开发模式建设提出的第一个课题。

2. 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开发模式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 如政府的角色、融资问题、社区参与问题。

3. 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中也应对支持因素加以重视。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理念的指导下,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同时要构建生态文化制度,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文化付诸实际, 即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上与生态文化相对接。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生态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以生态文化发展思想指导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建设, 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理:

(1) 以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景观体系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 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 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在整个农业景观系统的规划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继承自然, 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迹, 多一些纯朴、少一些现代干扰。其次要注重对农业景观板块这一概念及有关理论的应用, 构建由农作物、花草树木、水体、路径和文化景观要素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 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5平方分米时农田中是递增的。最后通过对重要节点、景观轴线和生态背景的打造,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结构布局。

(2) 以文化的塑造来克服休闲农业旅游的季节性限制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观为基础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旅游季节性的干扰。虽然通过对绿地、树木、花草、水体等自然景观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旅游季节性的影响, 但是这些毕竟是辅助的景观系统, 当农作物收割后或刚种植时, 整个休闲农业旅游地会显得格外萧条, 游客量锐减。这样通过对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 尤其是健身、养身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挖掘, 构建特设休闲养身、文化体验项目来缓解旅游季节性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冲击。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得以实现。一是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主要包括建设节能型建筑、节约型旅游产品和对由旅游导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和建立节约制度, 不但旅游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节约意识。

2. 构建多元型融资方式

探讨旅游融资方式之前, 需要明确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构成。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 包括三个层次, 即旅游资源区土地资本、旅游自然资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资本 (即第一、二类资源) 和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可见, 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 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从资本的角度看, 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 同时构成为资本的投入, 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 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一般而言, 旅游开发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七种:银行信贷、私募资本融资、整体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性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信托投资、国内上市融资。针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具体特征和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现在比较可行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农户、村委会、企业的相互组合形式,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投资的比重会逐渐增大, 政府的比重相应的减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集中经营转变) , 企业 (包括银行) 的投资比重会逐步加大。

(1) “政府+开发商 (农民) +社区 (村委会) ”的中小型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从顺序上看, 我们会发现这种旅游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其次是农民或开发商, 最后是社区。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初期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他们也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

(2) “开发商+社区+农民 (村委会) ”的规模化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规模化休闲农业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农民和农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规模的投入, 同时, 政府为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化发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和有关政策支持, 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必然需要引进企业 (包括银行) 。

3.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走品牌化战略

(1) 主题上构建第二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旅游者对农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 传统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产品虽然盛极一时, 如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其只能算是高级农家乐, 主要的旅游活动仍然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娱乐上, 并不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是为游客营造第二家园的休闲农业类旅游发展模式, 其产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闲性、体验性, 经营者要提高品牌意识, 积极走品牌化战略。

第二家园是相对游客现在的居住地而言的, 第二家园是对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特征的概括, 其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的购回, 将自身置于纯朴的民风、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之中, 使游客身体上获得最大享受, 心灵上得到的最大抚慰。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 游客购回的空间主要是指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生活空间是指游客通过购回的方式, 获得在乡村暂时生活的权利, 与农民一起生活, 体验乡村感觉, 达到养身的目的。心灵空间是指游客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领略广阔无垠的农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 完全沉醉于浓郁的乡村气息中, 达到了内心与大自然、与原生态的完美交流, 进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2) 具体产品设计上突出低碳主题

餐饮上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菜品;交通上尽量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积极推动自行车、漫步等低碳运动, 同时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畜力车等;住宿材料选取具有节能低耗的低碳材料,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观的设计上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 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等等。

摘要: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 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 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本文具体研究、构建了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 2008 (6)

[2] 张宏梅, 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

[3] 王仰麟, 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制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单位”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城市社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社区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社区建设主要模式特征,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的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它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的内涵。从字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

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

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农民对于生产会做一个计划和预算。所有的成本会分摊到每一个“股东”(消费者)身上。每个股东可以投入现金,也可以投入劳力——参与农场的劳动。而产品,不管有多少,都会分给每一个股东。

二、CSA发展的成因

消费者中对于健康和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是CSA的一个支持因素。CSA能够运作起来的一些其它条件还包括:

(一) 在同一个社区的消费者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他们必然会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消费者的社区。

(二) 消费者需要了解由市场机制引起的农民的问题和社会问题。消费者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在一起彼此分享,很好的理解可持续农业或有机农业。

CSA使农民和消费者走到一起,他们相互之间可以交换意见并在一起构想不同于以往的解决之道,使环境、本地的食品经济和社区具有可持续性。当然,消费者同时也会得到健康干净的食物,它们让周遭的一切也都拥有了健康 。

三、CSA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从这一方面讲粮食的安全问题已不再严峻,但是各种农产品上残留的农药化肥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迫

1切需求安全的农产品。 近几年,CSA的概念被引进到国内,一些人热心从事CSA事业的人建立起有机农场,但是CSA要在国内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事有机事业的这些热心人士和农场,还需要有此共识的社区和促进发展有机生活理念的NGO(公益组织、志愿者)人士。CSA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阶段,要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有各方面不断的作出努力。

四、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业(Internet-based 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

中国近年来,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顽疾,各类有毒食品充斥着市场的各个角落,相关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尤如一颗颗重磅炸弹,轰击着消费者饱经伤害的心灵。就算是一掷千金的巨富商贾,也不能保证所吃食品没有受到毒害。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供从生产、批发、流通最后到终端一个完整链环的解决方案,涵盖生产标准、商业信誉、认证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新型的社区支持农业开始起步,借助于风靡全国的开心农场和QQ农场的表现形式,结合社交网络和现实土地,以新的形式出现。商业公司一方面从农民手中有偿取得土地,一方面和有食品安全需求的消费者建立合作,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消费者可以:

(一)在线购买土地

(二)在线挑选农民合作伙伴

(三)指定种植方式

(四)在线打理土地,远程安排农民翻地、施肥、播种、浇水、除虫、除草、治病、采摘等工作

(五)与其他消费者进行经验交流和食品交换

(六)在线配送下单

(七)查看土地及时照片和实时视频

(八)追溯配送食品的生产、流通历史记录要实现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业,要求经营公司具备绿色/有机农业、互联网、物流等方面的实力,而且规模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传统的农场要想进行这方面的经营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技术实力需要提高

目前,国内已有公司推出的此类服务的农场,提供了集电子商务、在线种地、物流、有机种植等一体的平台。由于要求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消费者的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

四,以山东青岛为例

“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创业计划书

(一) 合作社概况

“青岛山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社员从最初的6名,发展到现在的680名。其发起人从2003年就开始从事花生米收购加工业务。

到2009年,历经六年的时间,发起人通过不断的尝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验,最终选择了“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模式。由于我们国家传统的生产劳动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因此合作社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又用自己的方式给予 “社区支持农业”新的诠释。

合作社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农村最基层的干部,团队的智慧来自于全体社员。下一步随着消费者的加入,相信我们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大。

(二) 项目分析

“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且在日本得到初步的发展,这是一种城乡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合作方式。

由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公认的威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在积极寻求更加安全的、新鲜的食品。而另一方面,农民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以保证相对稳定的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社区支持农业”项目的实施,消费者在购买农民提供的产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成为合作社的会员,农民和消费者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彼此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

通过城乡间进一步的合作,不断开发其他农产品领域,并且逐渐以最低的成本向有机耕种迈进。在满足了城乡各自需求的同时,也支持了农民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的转变。

(三) 合作社优势

青岛山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足本地,结合自身优势,以花生油为主打产品。所选花生种植基地,地处山区丘陵地带,清洁的水源,优质的空气质量,优良的土壤环境,同时大部分地块历年来没有浇灌农药。通过合理引导,将初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种植体系。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营销策略

不求做大做强,只求稳健成长。合作社以“左手抓农场、右手抓市场、产品委托加工厂、超市设立专卖场”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在品牌建立上,将着力于商号的建设,重点宣传“青岛山娃合作社”。将携同所有合作者,充分发挥合作精神。

在产品及“社区支持农业”概念的宣传上,因为资金有限,我们将寻求通过媒体跟踪报道的形式,来记录我们成长的真实历程。用我们的真诚让消费者买到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还要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第一年,合作社以历年来一直没浇灌农药为标准,从7个村挑选出170户社员,签订了1200亩的花生合同,约200吨花生米,用来开拓市场。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限量供应高质量的产品,

(五) 市场前景

今天的市场是一个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社区支持农业”在满足了农民和消费者各自需求的同时,也更好的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围绕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展开的所有项目,其市场前景都是美好的、无限的。

我们相信,通过城乡间紧密的合作,我们的家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以更加绚丽的姿采展现在我们面前。

(六) 发展规划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4篇

1.1 选择基地

在种植有机蔬菜的过程中, 需要依照我国的相关规定进行种植基地的选择。其一, 必须要确保种植区域的完整性, 不能在有机蔬菜的种植区域种植其他蔬菜, 必须将有机蔬菜与其他蔬菜进行有效的区域分隔, 可以通过人工来设立一定的隔离区。其二, 要进行区域转换, 在实施转换的过程中应当在两年内将传统蔬菜转为有机蔬菜, 之后应当按照有机蔬菜的标准进行蔬菜的出产, 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 就可以进行市场销售。其三, 还应当进行缓冲带的设立, 从而有效的避免有机蔬菜受到其他田地的污染, 而且屏障的设立不能少于10m, 这样才能使有机蔬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1.2 有机培肥

1.2.1 强力培肥。

以绿肥为主进行培肥, 绿肥具有极强的固氮作用, 是土壤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能够使土壤富含营养物质。在通常情况下, 绿肥的产量不低于一千五百千克时, 所固定的氮肥能够达到六十千克左右。

1.2.2 科学培肥。

以动物粪便和生物肥等有机肥为主进行培肥, 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废料的配置, 在每亩土壤中施三到四千左右的有机肥, 再追加专用有机肥100kg。在施肥的过程中利用开窝的形式来增加施肥的深度, 并且进行杂草的清楚, 这样能够提升肥料的利用率。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轮换, 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种植同一种蔬菜, 每次种植完成之后都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处理, 清理害虫, 能够有效的保证有机蔬菜的质量。在大棚种植的过程中, 还应当进行种苗嫁接与覆盖地膜的工作。

1.2.3防病治虫。

应当轮换种植, 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病害, 并且及时的去除田地中的杂草, 及时的消灭田地间的害虫, 并且对防虫网技术进行有力的推广。合理的使用生物防护技术, 利用性诱剂来防控甜菜蛾与斜纹蛾等害虫, 利用生物导弹来防控菜青虫与瓜野螟等害虫, 运用BT乳剂来防控鳞翅目等。也可以采用物理防虫法进行害虫的防治, 例如太阳能诱杀、沾虫板等, 对害虫也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可以用热效应来杀虫。

2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

2.1 对种植环境进行不断地优化

只有在种植之初选择好种子的品种以及种植的环境, 才能为蔬菜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确定种植区的土壤符合国家的规定, 不能还有污染物质, 并且要有效的规划种植基地。进行蔬菜品种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病菌的出现, 必须选用抗病能力强的种子进行种植, 这样才有利于蔬菜的茁壮成长。

2.2 对传统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

传统的蔬菜种植过程中, 主要运用化学农药进行害虫的防控, 但是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提高, 化学农药就不能达到社会各界对于有机蔬菜的需求。所以我们应当优化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毒性过强或者具有一定的残留性质的农药不能进行使用;2.总结害虫产生的原因以及规律, 运用针对性技术进行害虫的防控;3.对于不同种类的害虫, 应当运用适合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杜绝盲目用药;4.严格管控农药的使用量。

2.3 对植保技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在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在进行植保技术的引入时, 必须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从而使植保技术的抗病防虫效果得到有效的运用。运用精细化管理, 需要在蔬菜种植的初期进行仔细的观察, 对其生产情况与规律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且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并对种植区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勘察。种植工作者应当下列几种技术进行正确有效的使用:1.无土栽培技术, 2.清洁田园技术, 3.节水灌溉技术, 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不利因素的侵害。此外, 工作人员应当对于害虫产生的原因与先进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索, 这样才能使植保技术得到有效的优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种植有机蔬菜的过程中, 种植工作者应当科学的选择种植基地, 并且有效的选择蔬菜种类, 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来进行种植。种植工作者不仅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害虫的防控, 还需要有效的管理种植基地, 必须优化种植环境, 这样才能够使生态农业技术得到推广与普及, 必须完善害虫防治技术, 并且要对有机蔬菜的种植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来进行,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有机蔬菜的产品质量, 使有机蔬菜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普及, 走入广大老百姓的餐桌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重点论述了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 并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5篇

摘要:自2004年伊始,中央在连续六年的一号文件中均对发展农业保险做出了明晰而又稳健的指示,在多项政策、经济手段的支持之下,我国的农业保险逐渐革除了以往有名无实、入不敷出、人资流失的旧况。经过了六年实践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探索性实践,我国农业保险成就了若干项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绩效。但我国的农业保险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继续摸索完善,以使其逐步趋近一个内外均衡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均衡制度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保险逐渐与农村储蓄、农业信贷融为一体,并称为“新农村”中金融体系“三驾马车”,为“新农村”升级、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民生活保驾护航。但是,自1982年我国农业保险重新开办以来,其在制度体系上、经营模式上仍旧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使得农业保险的功效善未发挥到实处。为此,2004年中央颁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提上了中央工作的重要议程,各地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开展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摸索,直至2009年,我国先后形成了四种主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一、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专营公司模式

我国现有三家农业保险专营公司,分别是: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2004年9月成立,以下简称安信),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有限公司(2004年12月成立,以下简称华安),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公司(2005年1月成立,以下简称阳光)。三家公司有着各自不同的经营特点:安信由上海市各区县财政及农委所属投资公司共同投资202亿元创办,将上海自1991年已有的农业补贴“正规化、公司化”,以“政府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作为经营模式,并全国首例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华安由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扶持,吉林省粮食集团等7家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以“龙头企业牵头的农产品产业链”为主要保险对象,涵盖了六种主要农产品的政策性保险及农民财产、健康、人身意外等商业性保险;阳光以“相互保险”为特色,自下而上建立“保险社——保险公司”组织链,实行“公司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保险社负责办理具体的农险业务,自留保费50%,其余向公司分保。

(二)地区自主的商业化模式

2005年新疆自治区成立了新疆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由国家保监会统一部署制定为期三年的农业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自治区选择阿克苏、喀什、和田、塔城、昌吉等五个地州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以粮食、棉花、大宗 特色作物和大宗家畜等为主要险种,施行“政府主导、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区域统保、风险基金为后盾”的发展模式。2006年农业保险试点初见成效:5个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保费收入达到2998.6万元,占全区保费收入的10.5%,同比增长9.19%。

(三)政府与保险公司共保模式

目前采用该模式的有淮安市与苏州市。2004年11月,江苏省淮安市政府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签订“联办共保协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稻、三麦(大麦、小麦、荞麦)、养鱼和农民意外伤害等保险试点。淮安市财政提供给农户50%的保费补贴,同时建立了“超赔共保”的风散机制,即出现超出保费规模损失时政府与企业按照3:7共同承担超额赔款。2006年7月,苏州市政府与人保、太保苏州市分公司合作开展水稻保险试点,试点覆盖了本市全部乡镇。具体做法是:政府提供60%的赔偿,大灾年份政府与保险公司按照9:1共同承担超额赔款部分,保险公司从保费中收取11.45%的管理费。这种模式因保费低、符合农户赔款期望,获得了广大农户的支持。

(四)共保经营与互助合作模式

自2006年3月开始,浙江省启动了“共保经营为主,互助合作为辅”的模式,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进行为期三年的试点工作。所谓“共保经营”是指由浙江省十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施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核算制度。所谓“互助合作”是指依托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对风险较小的单一农产品进行“农户自愿缴费、财政适当补助、合作共享、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的辅助模式。在试点品种“一揽子”里,囊括了规模大、投入大、产出效益高的11个农产品,产值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0%,之后各试点县(市、区)再从“一揽子”中选择不超过5个农产品进行试点,水稻是必选参保品种。基于两年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理想成果,浙江省下达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通知》(浙政发〔2008〕22号 )将该模式推广到全省。

二、我国现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绩效与缺陷

(一)我国现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有序运行的共性

我国现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三种关键因素:政策、政府、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首先政策对农业保险具有指引作用: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均是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部分地区、部分产品先进行试点”的提法后应运而生的,并且直至2009年的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了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为各地政府矢志不渝地坚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并且逐步推广到全国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其次,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的全局组织:农业保险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淡化,在四种模式中当地政府或根据国家政策对保费进行大比例地补贴,或对商业化农业保险公司进行投资,或引导农业保险组织结构形成。再次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管理功能:农业生产的风险系数大加之农民的低收入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非赢利性与政策性,这与纯商业模式的盈利目标相悖。现行模式中商业化农业保险公司均以代办或合作方式出现,专职于管理层面,转移了经营风险,一改原中国人保统筹各项保险的混业经营模式,扭转了多年来业务萎缩、赔付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二)我国农业保险探索中存在几项关键要素的欠缺

试点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政策供给、政府的支持,然而农业保险并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试点阶段,靠阶段性的政策“维生”,为了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至今为止农业保险制度中所出现的关键性要素的缺位还需要及时地填补。首先,专业性法律的空缺。各界对于《农业保险法》出台的呼声已久,但是基于我国农业生产地区分布不均、情况不一,制定统一的法律不符合我国国情,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又起步较晚,至今只能以各项政策作为农业保险工作依据,制定符合各地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法律体系还有待于实践的积累而进一步确立。其次,风险分担机制的空缺。为了避免巨灾发生时,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再度陷入巨额补偿的困境,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相当于给予农业保险又一层保障,显得尤为重要。相互保险、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是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风险分担机制,它们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也需要我国政府的政策倾斜与可行性的探索。再次,激励机制的欠缺。农业保险服务于广大农村,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一方面要从事艰苦的登记测量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具备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定损专业技能,然而待遇水平却又普遍偏低,导致高素质的农业保险工作人员匮乏。最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未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生产的事前事后保障机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绝大部分农业生产损失源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或者空缺,然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涵盖水利灌溉、通信、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依赖于政府财政的不断投入及政策扶植。

三、构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均衡模式

均衡的制度谋求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平衡,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不足,需求短缺”的所要改良的目标。

(一)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要素

第一,《农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这使得我国农业保险所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各方约束机制、各相关机构的职能法制化、长期化,排除了政策的随机性、短期性的不足。第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系数高、农民收入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保险将长期采用政策化而非商业化的模式,同时为了达到“政企分明、政府突出指导、企业突出管理”的各自归位,“政策支持+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工作实际情况。第三,农业保险运作机构的组成。首先,行政监管机关。继续由中国人民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各项保险进行监管。其次,经营主体。原先农业保险是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难以达到专业化经营的目的, 2004年开始,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很多省市自治区已经实现了由专业化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理想局面,随着上述经营模式的确定,专业化农业保险公司全面取代原人保的混合经营是农业保险改革的应有之意。再次,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这是分布于广大农村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组织,它的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难点。第四,农业保险从业及研究的激励机制。由于农业保险从业环境较为艰苦、专业性较强,使得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极度匮乏,为此政府应该考虑在待遇上对农业保险高素质人才提供补贴、提供编制等政策,在专业教育方面要在职业技术学校乃至高等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在专业培训上要对在职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另外对于农业保险研究人员及机构提供课题资金及研究经费补贴,多管齐下调动农业保险从业及研究的积极性。第五,农业生产经营的配套设施。提高农田灌溉、防洪堤坝、农村医疗、通信等防灾抗灾设施的覆盖率能够有效地降低自然风险对农业的损害,这一部分的财政支出比例及相关的优惠政策需要逐年提高。

(二) 农业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范围被极大地拓展,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种植、养殖的生产层面,还涉及到加工、存储、运输等非生产性层面,可以说农业经营者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很大甚至很迫切。然而由于农业保险旧有模式的消极经营并没有使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享受到农业保险的利益,再加上经营者对农业风险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大量的潜在需求没有被激发。其实农业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源自于充分供给的引致,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经营者享受到了整个农业保险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切实保障时候,当农业保险意识、农业保险的功效宣传、教育到位的时候,他们会自发地形成对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

我国农业保险经过了六年的改革探索,逐步摆脱了供给不足、需求萎靡的状态。保费补贴、政策支持、组织合作激发了供给力量,教育宣传、保费优惠也挖掘出了潜在的需求,农业保险制度正朝着均衡的目标迈进,既定步入到其应有的轨道上,起到了减轻农业风险威胁、缓解财政救灾资金的紧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02.08

[2] 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3] 李永芳,李德全.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及调控[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

[4]尚晓昭.农业保险试点五大模式突进[N].中国证券报.2007.03.23

[5]胡秋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4.05

[6]庹国柱,朱俊生.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 [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6)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模式范文第6篇

一、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荷兰国土面积41,863平方公里,为西欧一个小国,比丹麦略小,但大于比利时。现有人口1,55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和乌特勒支市及其卫星城镇和市郊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荷兰虽小,但从经济角度看,荷兰确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强国。可以概括为“小中见大,小中见强,小中见特”。荷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38亿荷盾,在西方发达国家列第八位,荷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荷盾。荷兰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之一,目前,欧共体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荷兰还是国际经合组织(OFCD)、北约(NA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近几年,荷兰经济年增长率为2.5%,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年均增长率。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可谓“小中见大”。荷兰国土虽少,但海外投资总额逾1600亿荷盾,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居世界第四位。境外投资涉及房地产、金融、石油化工、水利、交通、家电、农产品加工等多种领域,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足见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水平,可谓“小中见强”。荷兰农用土地只有249万公顷,且多数低于海平面,但就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荷兰农业却成为在世界上领先的产业,尤其在花卉、畜牧、蔬菜生产及食品加工等方面,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荷兰农业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型特点,1995年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达67.4亿荷盾,仅次于美国和法国,雄居世界第三位。荷兰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和消费国,世界花卉贸易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鲜花由荷兰提供,其国内人均年消费鲜花亦超过50美元。我们参观的阿斯梅尔鲜花拍卖市场,占地80万平方米,拍卖花卉品种近2000种,年交易量达250亿支(盆),年交易额达100亿荷盾,仅这一个拍卖市场,其贸易额即占全世界花卉贸易总

额的50%,可谓,“小中见特”。目前荷兰农业已经超越了自然农业的阶段,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设施水平先进,可以说,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荷兰农业不仅包括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园艺和林业,而且还包括农业生产工业、贸易和辅助工业,如提供种子、无机化肥、动物饲料、技术设备、房屋和玻璃温室建设等。荷兰的主要农产品基本是小麦、马铃薯、甜菜、蔬菜、花卉、牛奶及肉蛋类。全国牧场面积133万公顷,耕地102万公顷,园艺用地仅15万公顷。1996年粮食产量158万吨,商品马铃薯481.1万吨,甜菜644.9万吨,饲料玉米252.7万吨,由于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粮食消费水平的降低(由30年前的37%降至18%),导致了谷物生产大量过剩,奶制品也不例外。荷兰虽拥有百万公顷的优良牧场,并通过实行机械化、推广科学繁育技术和采用高效饲料定量配给法,大幅度提高了奶牛的产奶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欧共体国家内部牛奶过剩。此外,蔬菜生产和水果生产也不容乐观。由于蔬菜和水果的供应量过大,近年已出现了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引起了这一生产领域内的恐慌。为了帮助大田农场主和奶农摆脱效益下降,寻找新的出路,近年来,荷兰政府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和激励政策,比如政府补贴发展新兴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采取超额征税的办法,控制牛奶的总体生产水平;为花卉生产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等等。

荷兰农业的突出特点,一是注重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同时采取先进技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在同行之间认真组织协调,以使自己的产品不仅畅销欧共体各国,而且在潜在的外国市场上逐渐被接受。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信息咨询服务及推广机构,为农民和市场园林工人取得最佳成果提供所需的几乎一切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二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到95年,整个农业从业人员为55万人,只占总人口的30%,主要是机械化使得这一产业的劳动密度降低。这一趋势还会因进一步引进新技术而继续下去。三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益。荷兰有6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食品加工,实现增值,1994年,荷兰农产品加工,其附加值达到178亿荷盾,净附加值达到131亿荷盾。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荷兰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二、荷兰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状况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形式和运作方式,是由该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市场条件以及农民的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决定。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是由包括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农民组织等诸多子系统组成。在荷兰,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适用性研究,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荷兰的农业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由Wageningen农业大学承担。在荷兰农业部领导下,有25个农业研究院,主要从事各学科的应用研究,同时也从事某些必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另外,还有11个专业研究站从事其它不同方面的适用性研究。各种农民协会在这些研究站中都有代表,他们可以对科研方向及项目的制定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在其中主要起协调作用。大多数适用性研究是在53个地区实验场所进行。农业研究院及研究站的研究成

果将在这些地区实验场进行试验,以便适合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推广组织在国家和地区两极研究机构都有专家常驻,以促进、协调研究院(所)、实验农场以及推广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提供信息。

荷兰的推广组织虽然是在农业部领导下,但具有独立的地位。推广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农民。推广虽是一种专业工作,但推广的作用并不限于推广技术。推广员主要是向农民宣传,解释政府的政策,但不是强迫农民服从于政策。教育农民,使农民提高自身决策能力。荷兰农民80%以上毕业于农业中专,基层推广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农业学院,与农民很接近,乐于为农民服务。推广人员、科研人员、农民及政府间没有大的社会距离,易于交流。

荷兰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有效的农民组织。荷兰农民本身就是重要的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农民学习俱乐部是高度发展和完善的农民组织。这类组织是农民自己创办、自己管理的,可以帮助农民相互学习,同时也易于和有能力与科研、推广人员打交道,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组织不仅对科研、推广组织有影响,同时对政府也具有很大影响力。政府制订一项新的农业政策,都会征求农民组织的意见,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大多在制订政策过程中得到解决,而不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因此,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程度的用户控制,荷兰农民在整个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荷兰农业信息知识系统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是信息投入多元化。在荷兰农业部,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向农民发布经营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同时收取信息服务费用。在整个投入比例中,最初政府负担50%,另外50%由受益的农场或农民组织负担。目前,政府投资达到70%的比例,体现了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视与支持。由于有了这种支持,政府可以随时从1500个信息点上,获取代表9万个农场的各方面信息。

二是信息研究市场化。荷兰的信息研究部门,致力于同国际市场接轨,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侧重于农产品国际市场,即75%以上的信息采集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

三是信息管理规范化。荷兰的农业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反馈,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范,自上而下,信息收集项目、类别、数据准确程度以及信息传输,都有明确要求,指标体系设定科学合理,不同的信息采集渠道职责明确。

四是信息服务社会化。荷兰的农业信息不仅服务于国内,而且面向整个欧盟国家以至于全世界,是个开放的系统。在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可以随时浏览世界各地花卉市场行情。真正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成果共享。

五是信息网络现代化。荷兰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并且全部加入国际互联网。信息收集迅速,信息传递快捷,信息反馈及时。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在沟通了用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三、对加强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信息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如何学习借鉴荷兰等发达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工作,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信息工作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农业信息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1、信息工作方式要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信息工作,不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有本质的区别。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信息需求,要求从事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开拓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改变过去那种催收催种,上传下达,封闭僵化的工作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农业信息要围绕领导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咨询引导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明确指导思想,才能为农业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信息服务质量要提高。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是一项艰苦而扎实的工作。必须突出以下四个环节:一是要拓宽信息的收集范围。由过去单一的收集生产信息,转变为多层次、全方位收集信息,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要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农业信息工作要与产业接轨,尤其在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市场引导,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上发挥作用;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在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等技术环节上下功夫,提高信息质量;三是要提高信息工作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抓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理论建设,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此推动工作水平的提高;四是要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建设省级电子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硬件配置及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开发,提高工作的运行质量。

3、信息体系建设要突破。我国目前信息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机构编制和资金投入,这是多年来困扰农业信息事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与需求矛盾的焦点。1996年3月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九五”期间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建设原则、建设目标,特别是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投入比例。当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尤其要抓资金投入的落实工作,推进信息体系的发展。

上一篇:宿舍用电安全主题班会范文下一篇: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