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理念范文

2024-04-19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第1篇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概述分析

生态设计也叫做绿色设计, 要设计出符合生态目标、且功能齐全等产品器物等。生态设计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 顺应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生态设计过程中, 要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深入分析产品设计、制造以及回收利用等全过程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 将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控制在合理限度内, 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避免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 进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童鞋设计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儿童是祖国的强大生命力, 儿童鞋市场的市场发展潜力比较巨大, 童鞋产品消费群体的庞大可想而知。现阶段, 童鞋消费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 儿童对童鞋的审美过程与成人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性比较明显。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儿童在童鞋的选择中有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其发展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 在童鞋市场的设计过程中, 存在着较多问题, 过于注重色彩、造型等方面的打配, 并没有从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 缺少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调查分析, 而且过于注重童鞋市场经济效益的提升, 没有结合生态设计理念。童鞋设计市场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提高销售的基础上, 控制好童鞋的生产成本。

1) 缺少较强的品牌观念。现阶段, 在国内童鞋市场中, 无品牌童鞋产品居多, 国内童鞋品牌所占比重不足20%, 而且在二三线市场居多, 大中城市童鞋销售额排行榜上, 国际品牌占据着较大分量。国内童鞋品牌大都来自于生产加工型企业, 缺少较强的品牌竞争观念, 一些童鞋老板生产商的意识比较根深蒂固, 过于产品的使用功能, 并没有融入进生态设计理念。

与此同时, 童鞋行业管理生机与企业规模发展之间差距比较悬殊, 对于规模较小的童鞋企业而言, 老板下达指令以后, 员工直接执行, 执行效果可以直接进行反馈, 比较及时。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过程中, 内部部门也在逐渐增多, 大大增加了企业决策者管理工作的难度性, 以往规章制度很难适用于规模扩大的企业, 对企业生产、采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童鞋企业对自身管理较不重视, 管理与企业规模发展不相适应, 严重阻碍着童鞋企业的稳定发展。

2) 一些童鞋设计人员, 比较侧重于童鞋的外观造型、色彩等设计, 过于迎合儿童的审美新心理, 并没有对儿童每个年龄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比如:kid、nike、converse kid等一些鞋款, 大都运用了分割帮面形式来进行构造, 在一定程度上照搬照抄了成人鞋的款式, 设计师没有从儿童的实际审美需求出发, 也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对于色彩、造型等设计元素的正确认识, 很难体现出良好的趣味性。

三、生态设计理念下童鞋设计的优化措施

1、树立正确的设计师环保理念, 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

生态童鞋设计符合绿色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 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下所积极提倡的设计理念。对于童鞋设计者来说, 要积极转变设计观念, 营造具有生态理念的设计氛围, 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设计出具有生态元素的产品。设计作品在保证高度设计能力的基础上, 对设计师灵敏的市场触觉度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要具备能够充分掌握产品形态、产品组合等把控能力, 了解消费者对于童鞋设计市场的需求, 要善于积累, 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制定出配套可行的设计规划方案。

2、选用天然材料和环保材料

儿童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特征, 在频繁运动中会出现大量的汗液, 很难及时排出鞋腔内的汗水, 大大破坏着鞋子的卫生性能。因此, 要选择吸湿、透气良好的天然材质, 主要是因为天然材料在生产加工和废物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回收处理。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创新变化之中, 新型环保材料的更新速度比较迅猛, 比如:免洗纳米材料、人造环保纤维材料等, 具有着良好的卫生和环保性能。

与此同时, 在鞋底的选择上, 可以选择天然橡胶、新型PU等耐磨性良好的材料[2], 充分结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能。我国是童鞋生产的重要基地, 童鞋消费人群规模比较庞大, 要向生态童鞋设计的方向迈进。

此外, 良好的童鞋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比如竹纤维的抗菌性比较强, 作为鞋帮的内里或者鞋垫资料, 其保健功能非常强大。然而由于受到一些运动项目特征的影响, 童鞋需要使用一定的真皮材料, 除了特殊情况以外, 设计师要尽量避免使用真皮材料。

3、装饰图案的可拆卸、可更换性设计

儿童由于受到年龄上的限制, 审美情趣、接受能力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儿童的性格特点出发, 设计师要设计出能够保持儿童对某一事物的爱好,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部门小装饰物的设计, 比如各种类型的卡通人物、花朵等, 替换帮面原有的装饰图案, 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程度来进行自主选择和打配, 能够有效延长童鞋的使用年限, 顺应儿童的兴趣出发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童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是绿色生态设计的重大变革, 保持舒适感与资源消耗的平衡、协调, 推动童鞋设计市场的长远发展。因此, 设计师要深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融入一定的生态设计理念, 生产出适用于儿童生长发育、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童鞋, 进而实现童鞋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摘要: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强化, 为童鞋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思想,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设计理念在童鞋设计中的应用, 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基于生态设计视角, 进行童鞋设计,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本文主要针对生态设计理念下的童鞋设计展开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设计理念,童鞋设计,优化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贞.基于市场调研的童鞋创新性外观设计研究策略[J].中国商贸, 2014, (29) :17-18.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第2篇

[摘要]城市的园林绿化,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城市的景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国内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还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急需进一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为此,笔者在分析城市园林绿化的概念、作用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生态设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作用;存在问题;建议

1、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1.1美化环境

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如植物千姿百态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树木的存在,在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添加了一抹绿色,树木草丛的高低错落,柳绿花红,各式各样,打破了单调的城市环境,如枫树在秋日变红,金银忍冬等树种果穗冬季宿存枝头,成为冬日里一道非常美丽的景观;色彩缤纷的花卉,使城市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赏心悦目。

1.2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花草树木,其枝干绿叶,对于空气中的灰尘,飘尘具有吸附,过滤的作用,还可以吸收汽车,工厂排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可以使空气得到净化。如在一家水泥厂四周栽植两行大杨树,能使空气中的降尘量减少33-52%。

1.3调节居民居住区的小气候

花草树木可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在夏季,树木的枝叶,可以遮挡太阳光,也可以吸收和反射阳光,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在冬季,高大的树木,可以减低风速,可以降低冷空气的强度,如在树木背风侧,温度可提高1~2℃。花草树木也可以起到调节空气流动的作用,绿地附近的温度相对于建筑物的温度,一般要低上很多,由于冷空气具有向热空气流动的特性,所以可以形成微风,有时候风速可以达到1m/s,可以使居民感到凉爽。此外,园林绿化可调节环境的湿度,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水分,使土地中大量水分被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在绿化区的空气湿度,一般可以比非绿化测的空气湿度高11~22%。

1.4减少噪音污染

现代城市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小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城市园林绿化可利用乔木的庞大树冠和枝干吸收和隔离噪声,减少噪音污染。据测定,没有树木保护的街道,其噪音强度,一般要比有树木保护的街道大5倍左右。

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园林绿化结构单一,“重草轻树”现象严重

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城市绿化系统生态动能的基础,也是园林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目前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还存在“铺草皮即等于绿化”的观念,“重草轻树”现象严重,这样的绿化小但没有意义,反而产生了浪费资源、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反效果。

2.2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观念落后

园林绿化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前期布局和规划设计是否合理,而目前,很多城市的规划,都只是重视建筑物的规划,对于绿色植物的规划,缺乏长远的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对城市绿地在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2.3园林绿化养护配套设施不健全

养护管理是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我国许多城市园林绿化只注重栽培,忽视了养护。如部分绿化刚完工时绿化效果好,但因缺乏后期管理,草坪逐渐杂草丛生、树权显得杂乱无章、病虫侵入现象严重,观赏效果大大降低。

2.4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弊病,如侵占城市园林绿化、伐木毁绿事件时有发生。同时,既缺乏对绿化专业人才队伍的规范管理,又缺乏既懂栽植管理又具丰富实践经验的园艺师。

2.5忽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

目前,很多人对绿化的认识仅停留在观赏阶段,而忽视了绿化的生态功能。

3、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生态设计的对策建议

3.1革新观念,不仅发挥绿化的观赏功能,更应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

要革新观念,不仅发挥绿化的观赏功能,更应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如部分绿化修剪整齐、低矮而开阔,供人们休憩活动之用,不需要过多养护:另一部分绿化用围栏围住,不让人进入,且完全小用修剪,供鸟儿和小动物们栖憩,人与动物互不干扰,使生态回归城市。

3.2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坚持“以法制绿,依法制林”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小仅要完善管理法规,还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因此,要大力宣传贯彻《森林法》《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各种法规,并制定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标准、法律法规和采伐制度,以加强绿化管理,避免绿化成果毁于一旦。同时,管理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努力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健全配套设施。

3.3科学规划,提高绿化水平

要明确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绿化纳入城市的长期规划中,加大资金的投入,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有短期的实施步骤,从而将“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规划方法上,应改变过去靠手工记录、量算与绘图的落后手段,应用航空遥感、GPS等先进技术进行绿化规划建设。

3.4拓宽绿化树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城市景观的营造,和城市的多样性也有重要的关系。因此,要拓宽绿化树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城市中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本土树种,因本土树种是构成地方性自然景观的主角;另一方面,要引进易于栽植的新树种,丰富植物种类,但引种时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有节制地引种其他植物。

3.5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茌现有条件下,为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应积极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尽可能多地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垂直绿化和层面绿化可作为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的手段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积极推广。同时,在进行城市绿化的规划布置时,应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地,使各类绿化植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稳定的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最大功效。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美化环境、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合理规划配置、加强绿化管理,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理念是坚持建筑与自然相结合,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开始要做到的就是施工前建筑师要坚持生态这个概念,这可以更好的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因为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建筑的一些部分是属于自然环境的,所以在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状况。

(二)实现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在建设方面可以使用的成分越来越少。为了有效地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可避免地就是在建筑的空间上进行扩展增加,合理的施工能够使自然环境和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用完美的建筑生态技术来构建城市的框架,实现有限的土地资源空间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把握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密切的结合,实现平衡的生态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材料的不必要的损失。

(三)生态建设需要体现地方色彩

任何地区的建设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做为依据的,因此需要显示当地生态建筑设计的特性和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来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文化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要在当地的可持续性能源分布上进行考虑,考虑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其他各种限制性因素。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未来的发展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要顺应未来的发展于此进行结合应用,以便他们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和发展,同时需要建筑设计的灵活的。

二、 生态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生态建筑中的“生态” 绝一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绿化,它是一种不仅对周围环境无害,而且还有利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标志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建筑所涉及到的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 热环境系统、废弃物管理处置系统、绿化系统以及色建材系统等。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策略的使用,尤其是住宅区的物理环境 (包括声、光以及热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上,比如建筑规划、单体设计以及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建筑设计与绿化、建材选择弥补可分,但它也是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最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作为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应当加以重视。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理念

(一)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

根据生理和心理需求,要以不降低生活质量为前提进行高效的节约,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舒适。生态建设应该优先考虑住户的需求,努力创造美丽与和谐的外部空间环境,完善建筑的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要求,要有干净的空气、水和土壤,不能进行任何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样也不会出错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

(二)与环境相协调

以人为本,创建一个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满足住户的需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能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建筑材料和其他资源,也就是说,使能源和能源消耗降到最少,比如在设计生态建筑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太阳的季节性特点,根据太阳能能源来使用它来温度,在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取暖需求。让阳光可以照射进房间,冬天的太阳照射在地板和墙壁的时候可以被转化为热能,在室内温度下降时进行释放,这种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就做到了建筑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节约建筑材料能源

设计生态建筑住房的时候,在材料选择方面应该考虑使用当地的材料,不是选择从很远的地方运送过来的材料。因为材料也包含了额外的能量,在生产、成型、加工和装运的同时都会产生能源的消耗。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追溯到材料来源,材料的供应、制造、加工、运输的增加也会照成能源的浪费。对材料的使用周期进行衡量,可以确保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并积极利用其他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建筑工程设计

对建筑进行定位,材料的形状和室内空间布局进行衡量,减少了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的建筑,就可以减少能源的能耗。使建筑走向合理化的发展,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和大小的适当安排,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的舒适度,又能达到节能的作用。在设计窗口的位置可以考增加自然光的使用,也可以让房子有一个很好的采光。也可以在屋顶天窗设置采光窗,从内部收集太阳光。

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

(一)建筑原材料节约

一般而言,建筑用材主要包括结构型用材、通讯设备器材、水暖电以及装修装饰用材,以结构型用材上的节约为例进行阐述。随着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砖石结构建筑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效轻质的墙体、拉索结构、轻钢结构以及薄壳屋盖等,这样就大大的减轻了建筑结构自重, 并扩大了建筑结构的室内使用空间。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大空间膜结构可谓是节约结构用材一大典范,其是预应力空门整体结构,并将结构和建筑围栏的部分融为一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材料承载力,并创造出自然形態之美的外观效果,飘逸中带有刚劲之力。节约建筑原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节能、轻质和灵动之美,只有这样才符合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本质要求。

(二)节约能源

建筑施工中的能源节约,应当始终贯穿于该建筑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因此,选择能耗比较少的建材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而且建筑节能过程中的能耗潜力非常的大,它主要是依靠再生能源予以弥补。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建筑设计与构造处理,可实现采光、自然通风、隔热遮阳和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关设备配置及能耗,同时这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节能方式。

(三)建筑的再利用

据调查显示,人类的浪费是巨大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其余非但没有被有效的利用,反而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通过这一分析可知,实际上我们在建筑资源的再利用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从实践来看,目前尚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式来解决建筑中的耗能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到该建筑结构的全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中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多考虑建筑材料的二次重复利用。

五、结束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新型是设计观念,它可以顺应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第4篇

施工单位:杭州坤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4月8日

一、编制原则

1、 编制原则

依据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要求,我们以建设要求和现场勘查为基础,按照“提高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降低成本,如期高效”的项目管理思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建设方案对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实行网络控制;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工期要求。

(2)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建设方案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的人力资源、机械装备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科学的施工组织、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可靠地技术保障措施,来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完成本项目。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坚持科学原则、合理安排、均衡生产,采用项目法管理,通关与建设领导小组、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实现人力、机械、物资等资源的最佳优化。 (4)科学配置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实力、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项目管理优势。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5)方案优化的原则。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施工方案是工程管理

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比优,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择优用最佳方案。

(6)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积极推广应用。

二、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半山山体滑坡修复工程。整治方案:以减少岩石裸露面,客土覆绿,增加山体植被覆盖率为原则,对断壁部分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利用碎石渣土填修山体原采石坑,上层覆盖种植土结合挡土墙,恢复山体原始形态,栽植绿化植物,防止水土流失,使破损的山体得到最好的修复治理和绿化。

主要工程内容: 土石方工程:破凿山体表面松动及风化岩石,清理石渣及断壁松动石,现浇砼挡土墙,做排水沟,覆盖种植土分层碾压夯实。

三、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量和现场勘查资料,施工重点应放在挡墙基础和土石方工程上。 3.1总体施工思路

我公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集施工人员做好上场准备,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组、安全质量组、物资设备组及综合办公室等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3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驻现场。同时我公司陆续组织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各项设备进场,联系各种材料厂家准备供料计划。并做好

开工前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向监理提交开工报告。 3.2施工方案安排原则

在施工安排上,做到“保证质量,兼顾一般”,进度安排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主要工作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在各施工期内连续作业,尽量使劳动力、施工机械、物资消耗量大道平衡、提高效率。以利于劳动力调配、材料利用和充分利用临时设施。 3 .3施工总平面布置

依据建设工程对现场布置、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科学的进行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在规划用地内合理布置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减少临时用地。平面布置本着充分利用既有交通,使施工道路通常便利、施工人员生活方便舒适,生产设施方便施工的原则,按照有利于施工人员生产过程中劳动保护及生活卫生进行规划布置。

3.4临时设施项目数量及平面布置 3.4.1布置依据

(1)有关文件的规定。

(2)关于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3)我单位在实施本工程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目标。 3.4.2 布置原则

以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建设工地为前提,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工程规模、施工方案、工期、造价等因素,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规划生产生活区、堆料场等。

3.5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 3.5.1工期

根据建设方案和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要求,制定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合理的组织穿插流水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3.5.2施工进度安排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通一平,既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各类临时生产、生活房屋修建。我单位计划立即组织设备、人员进场,设备调试、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和图纸、熟悉场地,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图纸与现场相结合,配合半山风景区管理处的领导小组和监理,确定分部施工范围和施工方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出周密的材料使用计划和机械使用计划,避免因材料供应或机械配备上的问题延误工期。具体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区段划分进场后根据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理安排做适当调整。 3.6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资料,做好现场的技术准备、劳动力准备、物资准备、设备准备等工作。 3.6.1技术准备

(1)在接到图纸后,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特出过程、重点部位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待方案审批后,组织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性的制定保护和预防措施。

(3)配备齐全有效的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制定技术资料管

理目标,建立健全资料管理体系。

(4)及时编制各材料计划,提供给材料管理部门。

3.6.2劳动力准备

(1)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为了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我单位现场设立项目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2)为全面落实施工安排的组织保障,更好的组织施工,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我单位选派技术、质量、安全、材料、经营等有较强能力的人员组成本项目部的管理机构。

(3)进场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对重点工序、新工艺工法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召开动员会议,做好特出工种的准备工作。 3.6.3 物质准备

(1)根据平面布置,在开工前做好物资材料堆放的临时搭建工作。 (2)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双方供货材料范围和及责任。 (3)开工前落实各项材料用料计划,签订供货合同,并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3.6.4设备准备

(1)前期施工的部分机械设备与开工前五日内组织进场,进场前做好维修、保养、调试等工作。

(2)后续施工机械随施工进度陆续组织进场。

四、主要施工方法 4.1地形整理工程

风化松动的岩石,整体的地形因地制宜,4.1.1清运山体表面有机物、通过切实可行的实施手段,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岩石裸露面,客土覆绿,

同时营造植物生长必须的生态环境。 4.1.2整理方法

(1)对破损山体的破损度进行实地测量勘查,确定修复位置点,从实际出发整治山体。

(2)对已破损的山体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进行修复,具体措施如下; A能做小平台的地方,在不影响山体的情况下,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4.2山体排险

大山坡现有的岩石边坡破碎松动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动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处理好光滑岩面,拆除障碍物,用石块补砌空洞,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在边坡松散空洞处和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预留的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3石砌挡土墙施工

由于山体修复覆土较厚,山上绿化树木较大及植被较多,考虑水土流失及雨水极易造成山体滑坡,因此设置现浇砼挡土墙。 4.3.1 施工准备

1.1 审核图纸,计算放样资料。 1.2 制作坡度架,准备施工机械设备。 1.3 现场施工放样,测放控制桩和护桩。 4.3.2 块石砌体施工 4.3.3 碎石基础施工

对土质基槽应保持干燥。雨天基槽内积水应随时排除,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淤泥)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好土回填[或以碎

石石夯填]至设计标高。挖基时如发现与设计不符的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通过变更设计程序,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对山坡挡土墙,基趾部埋入深度和襟边距离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在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宜择分段集中施工。 4.4排水沟

确定好流水坡向,做好沟排水坡度,施工时挖好明沟并夯实基础,同时根据设计采用什么材料进行,掌握好明沟的尺寸,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注意、主要明沟的流水坡向,用水平仪测好标高后进行施工。

4.5山体覆土

待山体表面的树木、灌木丛、风化的岩石、不稳定的悬崖石、边坡松动石清理清运完毕后。利用山体四周河道开挖的土方进行山体客土覆土,覆土前要有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覆土,覆土要分层铺土压实,碾压直至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五、 质量保证措施

5.1,以施工方案图为依据,以技术规范为标准,制定项目创优规划,确定各分项目的管理目标和各工序的管理标准,以工序质量标准的实现来保证分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分项质量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5.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构成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都得到有效地控制。

5.3,实行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和技术质量双向负责制,逐层签订

技术质量责任状,以激发全体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创优积极性, 5.4,加强教育,贯彻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创优。在整个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图未复核,测量未复核,材料未实验或无合格证,技术未交底,隐蔽工程未签字不施工);“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无施工记录,无专职质检人员签字不接受);“三教育”(工前培训,工中指导,工后讲评)。

六、 安全保证措施:

6.1、成立环境保护领导机构: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指挥部,指定一名副经理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各工程队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队主管领导任小组组长,各施工工长及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日常性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和落实。

6.2、积极认真听取地方环保部门的意见,虚心接受其监督和落实。

6.3、根据本工程项目的作业特点,制订保护措施:

6.

4、进出场便道,经常洒水养护,避免造成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

6.5、施工设备停置有序,材料堆放井井有条,环境卫生专人打扫,施工营区、生活区干净整齐。

6.6、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均挂牌上岗。 七 、文明施工,加强环保

7.1、文明施工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采取各种措施,按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组

织施工,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主要措施有:

7. 1.1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保卫、材料、行政卫生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检查制度、奖惩制度、会议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健全管理资料: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7.1.2现场管理措施

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的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并培养员工的素质及技术,实现文明施工。

合理定置。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在空间上合理布置,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结合,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现文明施工水平。

目视管理。目视管理就是用眼睛看的管理,亦可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它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施工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目视管理是一种简便适用,透明度高,便于员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科学组织生产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其主要内容与形式如下:

①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等布告等应用墙报、挂板等形式,展示清楚。

②在定置过程中,以清晰的、标准化的视觉显示信息落实定置设计,实现合理定置。

③施工现场的管理岗位责任人采用标牌显示,以更好地落实岗位责任制,激发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并有利于群众监督。

④在施工现场合理利用各种色彩、安全色、安全标志等,并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⑤将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检查结果张榜公布。 7.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按照国家、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同时要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外部干扰,保证顺利进行。

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具体做法: 7.2.1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 7.2.2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7.2.3对要保护和改善的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7.2.4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统筹安排,合理布置,综合治理。

7.2.5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水

源污染和噪声污染。

7.2.6施工废弃物采取措施集中外运到指定地点,避免阻塞河沟、污染水源。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必须设法防止散失。

7.2.8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7.2.9在运输和贮存施工材料时,采取覆盖、仓贮等措施防止漏失。

7.2.10当路线经过农田灌溉区时,采取必要临时措施。如接边沟,安设水管等以保证不影响或中断农田的排灌作业。

7.2.11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未经工程师批准,不得随意堆置废方和挖掘。

7.3、绿化工作措施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第5篇

1、生态学向城市生态学的演变

生态学的定义:其英文缩写是Ecology, 即地球上一切生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19世纪60年代, 德国提出了关于生态学的初步概念, 指的是周围环境怎样维护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生物在不断的生存发展中引起的环境改变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生态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使之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远古时代的中国关于居住环境的风水理论、欧洲城市建设的思想等是早期城市生态学理论发展的萌芽。1920年, 美国提出了关于城市生态学的最初概念, 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经过不断的发展, 城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上世纪70年代, 一些科学家从生物学方向研究城市, 通过分析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动植物及一切生命的影响, 总结出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方式与方法。1971年, 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发展规划, 旨在探究出人类实践作用于生态圈所产生的影响, 并且寻找出适当的手段对生态圈进行管理。

2、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麦肯齐对城市生态学进行总结, 将其定义为:城市中的周边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所处的空间关系和实践关系。伴随不断的深入研究, 城市生态学的定义也不断完善, 即:将生态学和工程学作为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构建、功能、行为和内部组成各要素间、整体与周边生态元素间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科学。

3、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从城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经济、信息能够高效利用并且能够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的人民的生存聚集地。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已经有很多国家重视生态的建设,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建设生态国家的进程中。

二、构建生态城市的依据

在构建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共生, 不仅是人类依靠自然, 所有的生命都要依靠自然。人类本就是自然这个整体系统中的要素, 当自然系统遭到毁灭时, 人类也将会不复存在。所以, 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 要以自然界为根本, 发展一个和谐的自然系统, 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构建生态城市的设计要点

1、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区构建战略、指导理论和举措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形式之一, 它不是简单的城市的构建, 还指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生态化。在进行整体规划时, 保证城市空间的均衡性与生态性, 做到不顾此失彼, 建设生态型的新型城市。

2、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灵魂,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绿色和生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并与绿色生态理念相融合。

3、以科技手段为依托

在满足城市规划与生态发展相均衡的前提下, 做到城市中的经济、文化、自然互融共生, 就要以发达的科技手段作为依托。要将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与设施作为科技研究的重点, 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绿色科技研究水平,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

四、我国建设生态城市显露的问题

1、无产业支撑生态城变空城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将绿色建筑进行堆砌, 把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相混淆, 造成生态城市无基础支撑。目前很多地区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 对江河湖海等进行大面积回填, 兴建大量发地产项目, 而忽略了与建筑相匹配的周边环境。过度的开发房地产项目, 导致很多的新城变成所谓的鬼城, 不断的建设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 导致变为空城。

2、开发商参与度不高

开发商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 但是很少能够做到将绿色技术与项目开发进行融合, 不能够找到恰当的组合模式。并且在生态城建设过程中开发商考虑应用生态指标和绿色技术会增加成本, 认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是政府的事情, 所以开发商对此的积极性不高。

3、绿色生态城市商业运行尚无最优模式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在目前所建设的基础设施中融入生态理念, 逐步实现向生态城市的国度。制定出可持续利用的商业模式, 是未来生态城市发展的目标。雨水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利用、园林景观的维护等问题, 应当怎样去实施和发展。对于如何深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国家还一步步的摸索中

五、结束语

国家倡导建设生态城市, 将生态文明写入基本国策中, 不但是顺应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结果, 还是推动生态化城市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首先运用通过科技对生态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将我国生产力转变为绿色生产力。通过科技的进步, 发展城市的建设以及整体素质, 进而增强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其次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列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已经将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与生态的共生, 将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最后,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口压力的增大, 导致城市的快速扩张。过分追求城市化进程, 从而忽略了对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引起一系列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 如内涝灾害的发生、污水的排放、交通的拥堵等。诸如以上提到的种种问题都是城市与环境发展的失衡, 人与自然对抗的结果。创建一个生态和谐城市, 能够有效的缓解现在所面临的各个问题。所以, 构建生态城市对国家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全体居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对整体的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满足各项物质文化的要求之后, 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21世纪,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日益关注, 并将生态城市的建设写入基本国策。新世纪, 国际的竞争不单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更是国家生态环境营造的竞争。

关键词:生态,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涉外会计下一篇:情景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