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语境范文

2024-04-19

情景语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全球化”日趋强化的历史境遇中,对于如何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国内学界始终给予了广泛关注,也展开了诸多探讨,由此阐发了一系列见解独立的观点。比如,在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论题中,很多学者就建构新形态的前提即可能性问题、路径和意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等。其中,以文化哲学为契入点来思考这一问题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现代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一个维度,本文也将根据国内学术界近年的研究成果审视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如何从该角度构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并以此展开论述。

一、文化哲学的定位:建构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对于哲学定位总有着不尽相同的阐释。通常,我们大致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哲学的时代性来看,它决定了一个时期的哲学主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精神。比如,在我们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19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20世纪与其他不同哲学思想、流派的对话中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因此它在肯定物质进步的同时(它主要关注的是科学和物质生产问题),又从否定的方面来看待科学的发展。这就将哲学看作是在不同主题的碰撞、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亦即将哲学看作一个问题史,并力求通过掌握主题从而把握哲学的个性,而非只看到哲学的一般性。另一方面,从哲学的思维传统来看,任何一种哲学的发展总是要受到时代影响的,与此同时它也要继承前人的思想资料,而哲学的思维传统并不是一个过去了的、过时的甚至是死的东西,它是日益丰富的、活生生的产物,体现出哲学的传统、积淀和延续性。当然,每一时代的哲学又是有其阶级性的。由此出发,我们对文化哲学的定位进行考察。

可以说,就文化哲学的主题而言,它是对现代化的反思。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它是人们用以表述文艺复兴以来的运动的话语。其中,市民社会的兴起可以视为整个现代化的起点。市民社会已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和讨论的主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最早使用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并把它归为在摆脱封建伦理、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种种束缚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以独立自主地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领域,进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定义,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定义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马克思强调了17、18世纪以前,整个市民社会属于政治国家,使人的活动屈从于政治。经济没有独立的运动规律,由于经济不能从政治中独立出来,人的主体活动也就不自由,那么人就不能具有独立性。对国家的否定,使人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使国家形式发生变化,市民社会从而成为社会的基础。因而,要重视市民社会本身的研究。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分析,市民社会是长期经济运动的结果,市民社会的兴起是资产阶级的功劳,是现代社会的开端。伴随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首先产生了市民与贵族的矛盾,后发展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运动;其次,形成了新的文学创造,打开了新的人性的自由发展;再次,产生了贸易问题,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城市的兴起,与工业、商业联系起来,而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则奠定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促进了整个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而且,在宗教问题上,形成了“新教”的基督教精神;最后在哲学精神上,则强调了哲学的自由创造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这就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信念带来很大变化。

现代化就是对一系列上述变化的表述,它力图将自由人性和哲学的自由思想贯彻到底,这就与近代理性哲学发生了冲突,因为自然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弱点在于它不能说明人性。在近代哲学中,凡是讲到人性的地方必然出现宗教,因为近代理性哲学为了说明人性,要借助于宗教,所以近代哲学总是通过宗教来说明人性。而文化哲学认为,这种自然科学精神和宗教不利于人性的发展,因此它就在批判近代理性哲学的人性的不彻底性中发现了自己。由此可见,虽然近代理性哲学和文化哲学都以文艺复兴为基础,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近代理性哲学代表了文艺复兴的理性和自然科学的一面,而文化哲学继承了文艺复兴中的语言学、神话学以及修辞学传统,代表了人文科学的一面。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因此近代理性哲学是现代化的主体精神;文化哲学作为后起的一种哲学形态,它要发现的是人性,从而为现代化建立起一种人文精神。于是,文化哲学呈现出了反思现代化的形式,其构建哲学的方式也较近代理性哲学更为合理些。

再从思维方式来看,文化哲学构建人文精神的思维方式更为合理、更有生命力一些。由于自然科学将哲学与现实世界分离开来,但自然科学仅仅凭借自身是达不到本体世界的,它必须借助于宗教,而宗教借助于一系列二元对立创造出有神论,因此宗教和自然科学实际上就共同成为近代理性哲学的基本构造。同时,近代理性哲学的传统也刚好表明了宗教和自然科学是互补的。早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就通过对“天体现象”的说明来谈人的自由,从而揭示了这一点,即认为,在哲学中消灭宗教有神论,就必须消除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以实践的辩证法。由此可见,文化哲学是在近代理性主义传统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整个历史的反思。它不把自己局限于哲学形而上学的构造,而以历史哲学为中介,反思近代理性哲学,从而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视域。那么,它对整体的现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关于现代化的进程;(2)关于女性主义运动,也即对父权制以来的文化传统的批判;(3)关于政治的研究,如对市民社会成为近20年来世界哲学的话语系统的关注;(4)知识分子问题,如知识分子的市民化运动和人格的独立问题;(5)西方马克思主义,即对面临发达工业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可见,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化的运动应该是哲学的主题,当然并不排除形而上的研究,但哲学的话语系统应该多元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哲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哲学形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构建来说是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质性:建构的可能性

从文化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属于现当代哲学思维方式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具有相

当多的共同点的角度出发,它们之间又是同质的关系。

首先,在理论态度上,文化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近代理性哲学的态度可谓是殊途同归。通过批判近代理性哲学,它们共同创建了现当代思维方式。而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内在联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排除在现当代思维方式之外,这显然有失偏颇。当文化哲学通过寻找一种与近代理性哲学不同的新的思维方式来反思、重建哲学之时,一种与近代理性哲学有着重大区别的新的哲学形态也形成了,即马克思通过哲学革命建立了新的哲学形态。若从理论形态、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二者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

其次,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质性是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的前设性条件,这些同质性主要表现在:

1 与文化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对近代理性哲学的形而上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批判,因此二者都具有反形而上学、重返生活世界的特征。文化哲学是在反思整个近代历史和哲学传统的过程中开始新的哲学传统而建立的。比如,维柯在《新科学》中强调自己的学说是“人类的形而上学”,将其理论与笛卡儿的哲学体系对立起来,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化传统并对整个后来的思想家包括19、20世纪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世纪的赫尔德、狄尔泰等思想家则通过建立一个文化的生活世界来揭示人的本质,强调了人的自我创造性、历史性和整体性特征;而由叔本华、尼采、克尔凯廓尔所开创的人本主义思潮,基本主张是通过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中抽象的物质或精神实体、绝对化的本质等,通过推崇和张扬情感、意志等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来实现对近代理性哲学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改造。可见,文化哲学家向人类贡献了一种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世界观。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种反形而上学的哲学,马克思所建立的哲学理论当然不是那种关于离开了人的存在的自然界和绝对的观念世界的理论。

2 与文化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促使哲学转向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及其所在的世界,因此二者都具有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以及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特征。文化哲学的研究强调使哲学研究超越脱离现实生活的形而上学视野,就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及其所在的世界。众所周知,诸如生命哲学、人本主义等哲学思潮在这方面的特征是明显的,他们把人的活动和人的历史结合起来,把人的创造看成历史的进程,从不同角度强调时间性和历史性是一切真实存在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性以及历史性,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人的社会实践不仅在认识领域,而且在整个哲学中的决定作用。对于“实践”范畴的强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之中,他的名言就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看到了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的直接现实性,于是他将人类世界称为“感性世界”、“现存世界”和“现实世界”。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包含着客观性,而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又进一步确证人类世界的客观性,并使人类世界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呈现出历史性。现实性、客观性、历史性和实践性构成了人类世界及其与自在世界关系的总体特征,其中实践性是根本特征。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实践构成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关键正在于其对实践意义的深刻揭示。

3 与文化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反对近代理性哲学中的主客二分的思维传统,反对将人的问题仅仅纳入到认识论领域,而是都强调深层次地追问人的存在,并代之以人的生成意义构架,从而具有存在论的表述特征。尽管一些文化哲学家不否认主客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反对将这种差异无限扩大化,要求在一个不可分割和统一的过程中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文化哲学对人的本质的各色说明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人的自我创造性的肯定与张扬,将人的自我创造当作人的本质;在提问方式上,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存在问题,强调文化的本质就是创造,这种创造既包含静态的创造点,也包含动态的创造本身,并通过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来说明人的存在是通过文化世界形成以及人的活动。这样,文化哲学家就以此克服了近代理性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构架,进入人文主义构架,进而力图克服康德的不彻底性,超越主客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把人的实践活动置于核心地位,于是它不仅使对立的主客统一起来,而且强调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此,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所言:“我们将证明,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绝没有任何这样的关于意识与现实的关系的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无论在他们的第一(哲学的)时期,还是在第二(实证的科学的)时期。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会被这样危险地误解。……因为意识和现实的一致,是每一种辩证法,包括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明确指出了马克思哲学超越了主客的二元对立。

由上可知,由于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上有着类似之处,在继承和面对共同的哲学遗产中又有着大致相同的批判主题和批判方法,因此二者具有上述的同质性绝不是偶然的。

三、文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启示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理性哲学的批判和超越要比其他的现当代西方哲学都更坚决和彻底,当然对文化哲学而言亦不例外。但是,文化哲学作为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独直的哲学部门和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构建新形态的过程中也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

一般说来,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就开始了文化哲学的研究,此后在其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了独特的文化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其主要特点就在于: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展开。在马克思哲学中,文化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创造,它包括人的精神、人的制度和人的自然存在的全部创造。这是和其他文化哲学的一个区别。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家那里,不可能对所有文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但都是以“实践”出发来说明文化。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有不同的派别和思想:一方面,从研究问题看,有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文化哲学理论,也有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题的文化哲学理论等。因为研究问题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从研究方式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与当代其他哲学的对话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历史主义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等。这些方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不同流派。所以,与其他哲学形态相比,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主要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它通过“实践”的概念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纳入进来了;(2)批判性,无论是对形而上层面,还是大众文化层面,都采取了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3)对现代性的批判,在现实与哲学的结合上,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批判近代哲学和科学理性,要求扬弃科学理性的片面性,建立文化理性观,并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中,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反思

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理论。然而,如何面对现代化语境乃至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变化,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是摆在思考者和哲学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需要指出的是,对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并非要从某种僵化的概念出发去重新编织一个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而是要研究现实生活世界,从中提炼出能够揭示当代人类生活的本质、能够引导和规范当代人类生活的基本哲学理念,并逐渐将这种理念系统化。因此,通过文化哲学的维度来思考、探索现代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问题显然是具有理论依据的。那么,基于前文对二者同质性的分析,文化哲学对于建构有何启示?

首先,在哲学本体论的提问方式上,文化哲学将近代理性哲学“实体是什么”转化为“人如何认识实体”的提问。由于近代理性哲学的提问方式包含了一个预设性前提,即已经存在了一个先定的存在,这样也就给自己预留了一个不可超越的障碍;而后一种生成的提问方式则是对实体的生成的追问,要求从人的活动出发来说明“实体是如何构造出来的”,即说明人是怎样存在,人的自我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种提问方式恰恰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角度探索人类生活世界的思想,并通过消除人的问题的认识论构架,建立起存在论的思考方式。这是因为,从亚里士多德起文化哲学便属于实践哲学的研究领域,而马克思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相通之处是二者属于同一哲学路向,也是实践哲学,即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一种基于实践哲学路向的哲学理论。

其次,在哲学的思维工具上,文化哲学突出了对语言的考察。其基本主张是认为语言代表的是人的基本文化环境,并不要求研究语言的逻辑功能,而是强调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创造方式。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一个物质符号问题,通过语言建构哲学本体论要比数学、物理学建构哲学宽泛很多,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它对哲学主体由实体转向功能存在,表达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二,语言建立的是中介性思维方式,这就超越了近代理性哲学的二元思维方式,从而是一种可能性的思维。文化哲学对语言的强调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工具,尤其是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如克里斯蒂娃、哈贝马斯、苏珊·朗格等人的理论无疑都受此影响。

再次,文化哲学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化。在对近代理性哲学传统的改造中,文化哲学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根本的清理,建立了新的范畴,进行了新的界定,从而形成了自己全新的研究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文化哲学改变了“哲学”定义的内在规定性。一方面,它重新探讨了哲学与智慧的关系,通过智慧来说明哲学,认为生、爱、死都凝结在智慧中,智慧是创造自身、完善自身的活动,体现的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是人的生存价值的本体论概念,这就从智慧的认识论转向了对人的本性的探求,并与哲学的本体论相联系,从而实现了对智慧的全新解说;另一方面,对“哲学”概念本身做了新规定。与黑格尔给哲学所下定义不同的是,文化哲学从一开始就反对理性哲学以概念、范畴给哲学定义,强调通过研究人的天职和使命,研究人的生活行为,来指导人如何生活,并获取一种生活的意义(事实上这是对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视),由此文化哲学就消除了哲学研究的狭隘性。

2 文化哲学重新拟定哲学和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问题,通过强调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的联系改变哲学的定义。与黑格尔要求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分离开来、将其他文化形式排除于哲学之外不同的是,文化哲学很重视哲学与其他文化形式间的联系,强调从宗教、伦理、习俗等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而非仅仅是科学中形成哲学的概念;同时,将人的价值判断纳入哲学范畴,使价值规定和判断标准获得其应有之位,说明人的信念和理想应当在哲学中得到表达。

3 文化哲学改变了哲学和哲学史之间的关系。在黑格尔那里,哲学史研究的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内在内容即在于是否符合黑格尔的一般概念的认识史,其他文化则是哲学史的外在内容。文化哲学推翻了黑格尔的哲学思辨史,要求以科学、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发展取代单一的文化形式,并主张在每一个时代的哲学创造中,只研究自己时代的主题。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转换,文化哲学建立起自己的哲学范式。文化哲学的这种范式转换在一定意义上也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某种启发,如:以现实世界和人类文化生活为切入点,深化已经开始的价值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而建立起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文化哲学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域。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要关注现代化语境中西方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变化之外,还必须批判吸纳现当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并开展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如前所述,文化哲学对现代化的反思、对知识分子和女性主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生态危机问题的思考等,可以说都为开阔、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域和方法进一步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个性的哲学形态,可以说是一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生活的智慧。那么,这种通过把关于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文化价值的形而上的思考和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的文化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文化哲学,对于当下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构建研究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一方面具有深刻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源,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了西方哲学理性和文化精神演变的发展趋向。与文化哲学一样,在强调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差异性、开放性以及对人的自由的追求等相关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也就成为其自身的本质和内在要求。

(责任编辑 严 真)

情景语境范文第2篇

何为语境?顾名思义, 语境便是语言环境, 既如此, 语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联呢?可以这样说, 语境的是环境承载体, 是静态的物体或者一种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氛围, 语文便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意识, 把语境经过升华记录下来的产物!语文与语境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语境, 语文便不存在;语境也离不开语文基础的积累。因此, 想要学好语文, 需要有扎实的语文积累, 挖掘出语境中的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与语境的研究

语文教学离不开语境, 没有语境的语文是不存在的。分析语境, 需要有语文积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 要扩大交际圈, 需要通过语言表达, 在不同的环境下, 语言交流是不同的。世界万物, 千奇百态,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思想基础, 产生了不同的语境。但在语文教学中的语境, 不仅仅是语言, 一种人们扩大交际圈的工具, 更多的是对文学文化的剖析和理解。

在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 语境的应用普遍广泛, 语文和语境是相辅相成的, 有关语文教学, 无不无时无刻语与语境相互联系。语境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而语文, 就是语境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化。关于语境的分类,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具体的、可见的, 时间、地点、人物, 上下文结合等, 指的是一个场景具体时间的形象, 通过狭义的语境。可以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概, 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 得知具体要表达的事件, 以及人物在文中的思想。但对于文章的深层意义, 并不能被狭义的语境剖析, 也缺乏寻找作者文中人物的情感, 中心思想观念, 相对于狭义的语境, 广义的语境对于文章剖析更为重要, 广义的语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才能得到文章的宗旨意义, 了解中心人物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虽然语境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但语文中的语境, 毕竟是经过了升华的, 实则并不简单, 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积累, 真的使用语境理解文意, 才能得到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文章的深层含义。

二、语境在语文中狭义到广义的作用

狭义的语境的应用, 简单的说来, 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上下文的联系。一首诗、一篇文章, 能从狭义的语境中得到表层含义, 有时, 表层含义, 确实是一首诗, 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 有些则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有些诗词、文章是反其原文本义的, 与文本的意义相反, 来衬托作者、文中中心人物以及中心思想和对社会环境的不满等。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如梦令》, 表层含义是女主人公在太阳落山时溪边亭子划船, 兴尽后误入了藕花深处,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词中交代了时间是太阳落山, 地点是在西亭, 人物是作者李清照, 事件是夕阳西下时溪水中划船。再细究, “常记”二字可以表达是回忆过去, 回忆过去感触现在, 那么女主人公, 回忆这么美好的过去, 到底是想表达现在怎样的情绪, 从词中, 根据我们所学常识可以推断出, 回忆从前的美好时光, 多是在感叹对现在的不满, 失意的生活状态。女主人公, 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主人公这样的生活变化, 我们是无从得知的。通过历史, 我们得知李清照从小生活富裕。在一个有学识文化的世家中长大, 这是她能成为女诗人的重要原因, 李清照早有诗名, 婚后又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 夫唱妇随, 生活无忧无虑, 幸福美满, 这是她回忆中的生活。后来, 金人入侵, “靖康之变”起, 家国被毁, 她在突然之间接连遭受到国破、家亡、夫丧的惨痛巨变, 而自己也过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 一代女诗人颠沛流离, 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 食不果腹, 内心失意, 忧虑惆怅, 《如梦令》便是在这之后所作的了, 李清照的生活前后发生的变化, 从幸福美满变得失意落魄, 就是语境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 是由于金人入侵, “靖康之变”, 导致她遭受国破, 家亡, 丧夫的极大变化, 遭受沉重打击。这个语境是属于广义的语境。

所以, 学习语文, 狭义和广义的语境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先从狭义的语境理解文意, 再通过广义的语境找出文中的中心表达思想, 文章的主旨。如同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来探讨, 我们只从这首词的表层意义来理解, 只能知道主人公李清照在回忆西亭日暮下尽兴的划船, 惊起了鸥鹭的美好惬意的生活, 或许作者只是在回忆曾经, 如今也是一样美好, 或许有些不如意, 想回到过去, 但事实主人公李清照是在怀古伤今, 曾经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而当我们得知李清照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她悲惨的遭遇, 才能正确的理解整篇诗词所要表达的意义。

三、语文教学积累对于语境作用的辅助

再者便是语文基础, 如同学英语一样, 理解一篇阅读文章, 必须要知道某些单词的意思, 但是, 在翻译的时候, 并不会把每个疑难单词的意思标注出来, 这就需要平时背单词的累积量, 词汇的累积量, 以及语感等。挖掘语境, 也需要语文基础, 语文积累, 在要达到一个语文积累的基础上,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语文联系实际, 不是书本上的文字内容, 二是要找到语文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基础的积累,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书籍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此提高语境的感知能力, 需要哪些语文基础呢?语文涉及面相对于英语数学面更广范, 英语单词、数学公式就是学习英语数学的定理。而语文, 涉及面更广, 需要的积累的东西较多, 所以, 选择性的积累语文是重要的。这里, 我笼统得提出了语文积累的七点建议, 第一, 培养丰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文化修养, 开拓视野, 活跃思维, 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习惯。第二, 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比如了解大作家们的生活背景, 写作风格等, 让自己的知识库多装一些文学知识。第三, 多理解分析古代诗歌和散文, 同时, 要对应着时代背景去分析, 提高语文的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第四, 多背成语、谚语、对联和歌词等, 也可以多了解一些艺术类——美术、音乐、戏剧性的文化,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第六, 积累生活经验, 有些学生, 由于长时间在学校学习, 不问世事, 缺少社会生活的经验。语文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化。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 多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第七, 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很重要。学习任何科目, 都要有目标, 不能杂乱无章、没有目标计划地进行。

四、结束语

基于语文对于升学和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处理好语文和语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运用语文基础挖掘语境, 运用语境分析语文, 提高解答语文的能力, 是学生和老师应该共同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语文课堂中,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分析文章语境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感知能力。另外, 为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著作, 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应提高语文教学的自主性,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体系, 掌握并运用语境。

摘要:语文作为当代中国教育机构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无论是其在升学考试中的分数占比, 还是对于社会生活应用, 都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的学习的至关重要, 只有学以致用, 才能真正把语文学得透彻。本文主要探讨语文与语境的关联、语境的分类以及如何发挥语境在语文中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阅读能力, 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境狭义与广义,语文积累,发挥语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禾.让学生成为“体验”真正的主角——浅谈语文教学语境下的“体验”[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22) :61-62.

[2] 陈玙.浅谈语文教学中语境对词语色彩义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 2016 (23) :255-256.

[3] 郭文祥.在语文教学的语境中解读文本——与“磁场工作室”老师商榷[J].小学语文教学, 2009 (12) .

情景语境范文第3篇

摘要:传播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审美方式,即所谓“新媒介,新文学”是也。“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的探索,早已成为一个颇有意识的研究域,早有着“媒介诗学”或“媒介形态文艺学”的命意。《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延续了《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是“媒介诗学”的新时代深耕与建构,将新世纪文学置于媒体化语境下进行了缜密的整体观照,系统地梳理了新世纪文学转型的多维表征,包括语境、观念、属性、身份、场域、机制、话语、审美、批评等。

关键词:媒介诗学 媒体化语境 新世纪文学 新时代建构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张邦卫教授的《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44万字)bk整体上赓续了他的“媒介诗学”,可以说是一种“媒介诗学”的新时代建构。从博士学位论文《媒介诗学导论: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到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专著《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再到专著《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网络时代的文学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及《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张邦卫教授耗时十二年多,在“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上深耕与精进,一路上风景不断,成果迭出,可以说是从不同的维度建构了属于他自己的“媒介诗学”的审美空间与理论王国。

一、媒介诗学的新世纪初探与追问

自从传播学兴起之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也成了阐释文学活动、文学现象、文学场域的一把金钥匙。我们知道,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审美方式,这也就是所谓“新媒介,新文学”论断为更多有识之士接受的根据所在。事实上,“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的探究与探索,早已成为一个颇有意识的研究域。在国外,现代传媒与媒介文化一直是传播学、社会学、美学与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1909年,查尔斯·霍顿·库雷就肯定了大众传媒的深远意义。1935年,本雅明的《机械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其后,马尔库塞、葛兰西、阿多诺、伊格尔顿、杰姆逊、哈贝马斯、费斯克、波斯特、梅罗维茨等再次催生了“传媒与文学”研究的新气象。许多学者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媒介革命不仅仅是媒介的革命,而是文学革命的前奏;媒介的文化性、权力性、商品性、消费性、娱乐性等,已渗透到文学的方方面面,必然促使文学转型。在20世纪末,诗学领域出现了传播学转向,传播学成为对文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揭示了大众传媒作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的事实。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更进一步提出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重要命题。这些研究成果都指向了媒介文化对人们思想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的革命性影响。

在国内,现代传媒与媒介文化已渐成传播学、社会学、美学、文化与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将传媒作为文学及文学史研究的资料库,最早起于1930年代的阿英。1988年,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改变》因独特的报刊资料视角,受到学界好评。进入1990年代之后,学界日益关注大众传媒与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联系,相关论著陆续出现,如《近代文学与传播》《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杂志》《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等。这些论著大多着眼于文学社会学研究,而忽略了现代传媒对文学的操纵剖析。世纪之交,许多学者开始探讨文学的媒介性,关注文学的媒介化与新兴的媒介文学,出版了一批颇有价值的专著,如《超文本诗学》《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网络文学论纲》《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倾斜的文学场》《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新媒体写作论》等。还有一批很有分量的论文以及一批以报刊个案研究为主的博士学位论文。近年来,由于学科互涉的影响、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泛化、超文学性的认同,王岳川的《媒介哲学》、陶东风的《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费勇的《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金惠敏的《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张晶的《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尹鸿的《镜像阅读》、陈平原的《文学的周边》等以开放的姿态和锐利的眼光为“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研究创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支点。

国内知名学者欧阳友权在《文学研究的范式、边界与媒介》一文中认为,媒介的变化是文学艺术变化的直接诱因和强劲推力,而文学艺术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文艺理论观念的变迁和学理范式的裂变与更替,故而欧阳友权明确提出了“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的理论建构问题。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家的主体性建构和作品的审美性建构必须要通过读者的阅读与接受才能最终实现,这中间就必然要借助于传播,因而像童庆炳、王一川、南帆等无不强调文学的传播视域或者说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是要依赖读者的阅读与授受,而在从作品走向读者的进程中,文学传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显得十分重要。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其意蕴不在于附着在媒介上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是媒介本身塑造了世界如“地球村”“部落化”“拟现实”等,而不是其内容。这样,所谓的“没有媒介就没有文学”“新媒介,新文学”也就成了“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最简括的诠释。

早在2002年,张邦卫教授就致力于“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的探索,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媒介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学者之一,并独创“媒介诗学”为同行所瞩目。“媒介诗学”从某种角度上对接了蒋述卓、傅守祥等的“文化诗学”、黄鸣奋的“超文本诗学”,与王岳川的“媒介哲学”、季水河的“新闻美学”、欧阳友权的“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相呼和,召喚了单晓曦、陈定家、李勇等的“媒介形态的文艺学”,可以说,“媒介诗学”为新世纪文艺学的边界拓展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做出了弥足珍贵的探索。

二、媒介诗学的新时代深耕与建构

《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从整体上延续了张邦卫所倡导的“媒介诗学”,是一种推进与深耕,也是一种新时代的建构与阐释。或者说,该著以更宏大的视角对新世纪文学进行了更加缜密的整体观照,并理性地将新世纪文学置于媒体化语境之下,系统地梳理了新世纪文学转型的多维表征,从而让当下的文学研究回到“文学原点”与“文学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有一种别有韵味的繁华落尽之后的返璞归真,透过繁复的文学现象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本质,透过喧哗的文学热点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真相,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

在张邦卫看来,所谓“新世纪文学”,是指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也就是指起于2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新世纪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相比,似乎有着更多的异质性存在,它虽在承前,却也在启后,或者说,“新世纪文学”既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独立单元,也是一个兼容并包、承前啟后的开放单元。对于新世纪文学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审视与透析,而张邦卫独辟蹊径、创新思路,将新世纪文学置于媒体化语境之中。就像张邦卫所说的:“对新世纪文学而言,媒介的最大后果就是新世纪文学的媒介化,它既存在于文学的终结点上,也存在于文学的起始点上,新世纪的文学花园不过是媒介文化的一隅。这样,新媒介如影视、网络、手机等对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新的意味、新的形式。新媒介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进入了我们的审美生活,并引起了其从外到内的量变与质变。”正是如此,在《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中,张邦卫详细地探讨了文学语境从“政治化”向“媒体化”渐次推衍、不断转进的事实,明确指出“媒体化”是指“在文学与媒体的关系中更多表现为媒体对文学的诱导性、支配性、掌控性与霸权性,文学为媒体所趋、为媒体所制、为媒体所化,审美性更多地让位于传媒话语、传媒指令所共构下的媒介性,具体表现就是文学媒体化”。除了极力标举新世纪文学的“媒体化语境”之外,张邦卫还对“媒体化语境”的多维构成和呈现形态也做了精致的分析。张邦卫指出,所谓的“媒体化”的五副面孔,也就是新世纪文学的语境呈现的五种形态,主要包括市场化、消费化、技术化、网络化、图像化,它们作用于人,再通过人作用于新世纪文学,从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多面性的症状。

专著《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和文学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剖析新世纪文学的媒体化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以及媒介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学行动与文学场域、文学现象与文学现实,在对新世纪文学进行整体概观之后,重点对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深入地阐释新世纪文学的新形态和展望新世纪文学的未来。并以此来回答“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终结论”“泛文学时代”“传媒时代的文学性”“新媒体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如何在媒体化语境下寄居与栖居的世纪性问题,从而建构起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文学观和文学研究观。专著对媒体化语境下的新世纪文学做了整体概观,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表意焦虑”:新世纪文学的新命意;“文与境谐”:新世纪文学的新语境;“鼎足三分”: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传媒为王”:新世纪文学的新驱动。这所谓的“四新之论”,充分显示了作者对纷繁喧哗的新世纪文学的整体把握的力度与深度,进而强调了新世纪文学的另一种工具性命名——即“媒介文学”或“新媒体文学”,从而明确主张新世纪文学的“媒介化”,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动态进程,表征的是从“内容为王”向“媒介为尊”再向“传媒为王”的后现代转型。

专著《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将新世纪文学置于媒体化语境下进行细致考察,时刻不忘媒体化语境对新世纪文学的革命性影响,甚至异质性改造,将新世纪文学的转型概括为九种转型,并进行了具体剖析与深入阐释。概言之,(1)语境转型:从“政治化”到“媒体化”;(2)观念转型:从“纯文学”到“泛文学”;(3)属性转型:从“文学性”到“媒介性”(上、下);(4)身份转型:从“聚魅”到“祛魅”;(5)场域转型:从“裂变”到“重构”;(6)机制转型:从“事业机制”到“商业机制”;(7)语转型: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8)审美转型:从“审美”到“泛审美”;(9舭评转型:从“学院批评”到“媒体批评”。全书以十章的篇幅论述了九种转型,涵括新世纪文学的方方面面,如语境、观念、属性、身份、场域、机制、话语、审美、批评等,既有放大镜式的宏观透视,也有显微镜式的精细观察。

三、媒介诗学的未来张力与愿景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学问。媒介时代必然会孕育出属于媒介时代的媒介诗学。张邦卫教授得风气之先,大量地借鉴和吸纳了国外的传播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以及媒介诗学的理论资源,如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布迪厄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艾尔雅维茨的《图像时代》、马克·波斯特的《第二媒介时代》、戴安娜·克兰的《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约书亚·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莱恩·考斯基马的《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等,并融人了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与体验,特别是副刊编辑与文化记者,清晰地看到了媒介与文学互动的深层关系,以及文学的现代转换与后现代转型,所谓新媒介必有新文学,新文学必有新诗学。正是如此,国内学者何志钧、孙恒存在《打造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一文中指出:“张邦卫在博士论文中系统论述了诗学转向问题,基于对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的认识,大力倡导‘媒介诗学’。”从而把张邦卫与黄鸣奋、欧阳友权、金惠敏、陈定家、单小曦、鲍远福等人视之为国内第一批从事数字美学研究的开拓者,或者说是“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第一批奠基者。其实,大力倡导媒介诗学,只是张邦卫教授学术精进的一个起点,从2006年的《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到2016年的《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再到2017年的《网络时代的文学书写》和《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十二年深耕一隅,向我们奉献了四部学术专著,不可谓不用力之勤、用情之深也。

然而,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的代际嬗变,新媒介早已成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构成,甚至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在历经了“第一媒介时代”“第二媒介时代”之后,我们似乎进入了“数字媒介时代”。如何看待数字媒介对文学的全方位改造?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风起云涌?如何看待网络传播对文学审美范式的改造?如何在“媒介诗学”的基础之上建构更加富有张力的“数字诗学”或“网络诗学”以至“数字美学”或“网络美学”?这也许是张邦卫的媒介诗学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度挖掘的地方,或者说,需要一个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媒介诗学。当然,这样的研究需要从大处落笔、从小处着眼。一方面要着眼于理论体系、研究路径的宏观建构和审视;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微观、具体问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一系列要素、范畴、节点进行扎实细致的研究,以大量扎实有力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来深化和细化。还有,这样的研究更需要摈弃成规、吸纳新见,从某种角度说,媒介诗学也是一种“过程诗学”,让媒介诗学的边界尽可能地囊括当下的文学生活与审美现实。我们知道任何研究都是无止境的,但我们依然相信:既然已经行走在路上,“媒介诗学”的新版本总会出现的。

情景语境范文第4篇

摘 要: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基于核心教学理念,综合运用语境创设、多媒体微课程等不同方式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新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探究如何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界定和阐述;其次,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课时安排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性

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构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将课堂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基地,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键。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依托于学科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理念,衍生出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而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则需要依托不同的教学策略。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遣词造句、阅读、交流、写作等多维度的、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学生语言系统构建和运用的开始阶段,有效的核心教学是实现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由此可见,在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选择以及科学的小学教学内容安排等核心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为了深入探究如何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界定和阐述;其次,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课时安排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核心教学理念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政策建议。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基于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之下逐渐出现的,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如何通过遣词造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情景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提升我国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这门语言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的这一问题,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汉语语境的理解和深层次的审美能力。

小学的语文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和小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积累的重要途径,从小学生开始接触语文就实现“语文能力”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的转变,从而有效实现我国学生语文应试能力、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层次的汉语审美、意境体会的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更加重视小学生汉语语境的创设,利用现代文、古诗词对比的方式为小学生理解语境、积累语文能力、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语文作为我国应试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语文核心素养等相关概念在教学机制中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导致我国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到大学都尚未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机制。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背景,我国语文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欠缺对汉语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小学阶段,当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机制不科学

当前,虽然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在我国教育机制中进行了推广,但是,针对语文这一学科,我国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思想都应当进行转变,突破“语文能力”这一思维的禁锢,转变小学阶段注重拼音、遣词造句、简单古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缺少相应的阅读能力、语境运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现状。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机制不科学直接导致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缺少最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环境,也直接阻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升路径单一

当前,我国小学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学习、课下练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小学语文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目标的唯一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课外阅读、汉语儿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单一的路径不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養培养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别汉语拼音、掌握尽可能多汉字的能力,并能完成简单组词和造句。在应用方面,小学生所能学习到的也仅仅是如何用学到的汉字进行简单的语义表达。而在如何理解文章含义、古诗词意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足,小学生无法真正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重点不突出

新时期新课改要求我国教学转变传统的以学生应试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模式,要求我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设置上,学校还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欠缺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举措,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没有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多个方面都影响了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

核心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遵循因“质”而定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积累能力;其次,语文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需要在阅读课上对文本的梗概、场景、人物、意境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为了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当以激趣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内在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加强。

(一)创设情境,搭建有效的汉语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导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国小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拼音的正确拼读、汉字的正确写法,还需要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遣词造句、理解语境的能力。这就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汉语语境理解场景,使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别,深入体会汉语这门语言的独特之处。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为小学生设计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统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教材存在的固化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针对汉语应用性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图片、情境和词语结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教材内容整合实现小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为深层次的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基础。

(三)利用文化对比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语言感染力和审美情感共鸣需要放置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将不同的话语放置在相应的情境之中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含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注重不同语境的使用,讲解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既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外,教师在针对不同模块的语文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一模块的文化背景和运用语境,使学生了解到该模块更深层次的内容。

(四)完善和优化“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情境对话和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制作小学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微课程使小学生在课下和业余时间对小学语文内容进行反复学习,通过不断地锻炼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静.现代汉语教学应立足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18(35):71-74.

[2]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8):77-80.

[3]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0-52.

[4]崔京菁,马宁,余胜泉.基于知识图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44-50.

[5]陳云宇.“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学式”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111-115,128.

[6]张建国.试论“教学做合一”指导下的“商讨教学”:以小学语文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41-44.

[7]王琼武.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4(23):35-36.

[8]申健强,何芙蓉.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J].教学与管理,2008(30):101-102.

[9]姚晓芳.关注核心素养 优化课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3):39-41.

编辑 王彦清

情景语境范文第5篇

题目:把握识字要求 结合语境有效识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谈

内容提要:

在我国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识字是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有效识字。 主题词:识字 要求 语境 有效 正文:

在我国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识字是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这说明识字教学在于文学习中的重要定位。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有效识字。

一、把握识字要求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人教版教材的识字产生了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

1.多认少写

(1)结合汉语拼音识字。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同时,每课通过看图认读词语、短语、句子及诵读儿歌认识生字。这部分生字只要求认识,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不要求写,只需认识简单的偏旁,不要求全都会认。

(2)归类识字。归类识字部分,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所以采用了多种形式: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①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特点与规律,还可以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字中哪个字也有这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②在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中学习10个最简单的汉字;在《比一比》中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12个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2 ③事物归类识字。《在家里》反映家庭生活;《操场上》反映学校生活;《自选商场》反映时代生活;《菜园里》反映农村生活。这些都按事物的不同类别来归类识字,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

(3)随文识字。随课文识字所占的识字量最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识字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不能忽视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四季》,要求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14个带读字。这些字要在课文的语境中读正确,在语境中大致了解意思,不然将影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要求的达成。从识字课开始,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认识一些偏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且开始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

2. 新《课标》、新教材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 和“会写”两种要求。

(1)认写不同步。 新教材每课编排的要认的字和要写的字是不同步的。如《识字2》,要写的字共3个,其中“木”和“禾”是本课的,“十”是已学的。甚至一课中要写的字全部都不是本课新认的,如识字

4、课文第

2、

9、

15、19课。这是从便于指导写字的角度来安排的,教学时,应单独安排写字指导这一教学环节,按写字规律来指导学生写好字。

(2)突出共性。教材是按照汉字的字形规律来安排写字内容的,每一课写的字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目的是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把字写对、写好,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如:课文2,

3 要求书写“

七、儿、无、九”4个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坚弯钩”,再从“坚弯钩”引出“横折弯钩”,教师要着重指导相同、相近之处,同时引导区别形近字。

二 、结合语境有效识字

让学生在阅读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字见面。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的识字不仅仅是识字,它就是阅读,识字的目的就是阅读。

1.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识字。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必写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如:“小鸟”的“鸟”共几笔,第三笔是什么笔画?“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新教材《爷爷和小树》中有“爷、棵、暖、热、伞”等生字。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课文出现“爷”,让学生发现它跟“爸”一样都有父字头。一棵小树的“棵”和“木”有关,所以木字旁。太阳出来就会觉得暖和,所以“暖”字左边是“日”字。在拿伞跟小树作比较后,让学生观察雨伞,找找“伞”跟雨伞有什么地方相像。在“热”字教学中,教师可解释为爷爷如果没有小树遮盖会热得直流汗的,所以下面有四点。这样边学课文边学生字,学生兴趣盎然,一点儿也不感到枯燥,识字效率当然高了。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 4 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在《识字五》的教学中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化枯燥的识字为愉悦的“旅行”。先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皮卡丘领路,带领大家登上谜语艇,然后一步步尽情畅游“谜语王国”。整个识字教学趣味性强,情境的创设贯穿教学的始终。如“牵手门”、“友爱桥”、“展示台”等关卡的设置,让学生的旅行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富有挑战性。整个教学情境的设立,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在阅读中识字。从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让孩子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个个句子,让学生认读。如在学了《那座房子最漂亮》之后将本课的生字和已学过的生字组成句子:我家门前有一座漂亮的房子,屋前有一条小河,屋后有一座高山,山上有青青的小树。

4.读课外书识字。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当一部分的字。因此,要求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自带一本注有拼音的课外读物,空余时间就让学生读课外书,并相互间调换阅读,认不到的字可以通过拼拼音或请教他人解决,这样不仅巩固了拼音,又学习了汉字。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5 5.走进生活识字。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生上学路上可以从店名中看到;到商店购物可以从商标、包装盒上找到;外出游玩可以从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见到;家庭休闲时可以从电视、广告中听到,从报刊、杂志上读到„„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惊喜。这些字在生活环境中的多次再现,为学生提拱了学习的新语境,促进了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学们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字,认识的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上一篇:生态设计理念下一篇:生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