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3、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研究

4、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与创新拓展研究

5、媒介新形势下的广告信息传播策略

6、偶像养成类综艺《青春有你2》叙事策略探析

7、美兰德2008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揭晓

8、试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品牌打造路径

9、浅谈文史类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10、浅谈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叙事策略

11、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节目传播效果

12、融媒体视域下家庭教育类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13、新媒体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14、文化产业条件下创意人才的行为能指空间与潜能激活渠道

15、媒体融合视阈下传统文化的多维演绎与传承

16、媒体融合下文化类节目的产业化发展

17、传统文化情感类节目的融合创新策略探究

18、多模态话语视阈下慢综艺的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19、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合与传承

20、《诗歌之王》的创意传播策略及反思

2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互动传播策略探讨

22、谈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更“接地气”

23、从《致富经》看涉农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

24、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25、文化产业融合背景下商丘应天书院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26、从《经典咏流传》看媒介融合背景下 文化类节目创新

27、法制类电视节目与我国法治进程的关系与策略

28、展示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29、以《遇见好书》为例谈读书类文化节目发展

30、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31、婚恋类节目的发展变化与创新传播方式

32、文化传承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33、互联网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综述:2013—2017

34、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策略探究

35、家风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综述

36、法制类节目采编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

37、传播学视阈下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分析

38、以《百家讲坛》看电视节目“经典通俗化”策略

39、相亲类电视节目传播取向的失位与重塑

40、新媒体时代老年受众对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诉求探析

41、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

42、浅析当下文化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3、主题出版数字传播模式及策略探究

44、从非遗视角看电视纪录片与真人秀的融合传播

45、“云录制”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互动策略研究

46、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析

47、探析打造文化IP的策略

48、BBC对非洲广播节目设置及传播策略分析

49、对网络自制节目《晓说》的创新性因素分析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的重要意义

当前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 给媒体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媒体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新媒体迅速崛起和发展,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逐渐下降, 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形势下电视新闻节目开始进行品牌整合和传播探索,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转变传播方式、优化传播手段、提升发展空间。加强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实施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策略, 能够对当前电视新闻媒体优势、劣势进行全面分析, 对现有的经营传播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索, 将各种品牌传播策略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打造综合性的整合品牌传播措施, 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目前比较普遍的整合方式有应用频道呼号、频道宣传片、节目预告片等, 从而将传统的和新兴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机结合, 吸引公众的眼球。

(二) 实施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策略, 能够持续推动电视新闻节目迈向新台阶。整合过程中可以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线上线下双向互动, 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持久性, 在公众中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 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发展遇到的问题

实施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 是新形势下电视媒体所进行的一项重大变革, 并在摸索和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和优化, 主要包括:

(一) 没有充分将理念和发展进行有效融合, 出现脱节。

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 必须要首先在理念方面进行转变, 只有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才能在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持续推进。但是当前在发展变革过程中由于市场定位不清晰, 没有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 在整合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盲目性, 理念和实际运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导致成效不明显。

(二) 竞争合作定位不清。

在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过于强调危机意识, 以竞争为主导, 忽视了与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合作, 导致在运作模式等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框架内, 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 团队建设力量薄弱。

在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必须要有强大的专业团队进行支持, 才能从战略制定、目标设定、具体执行、效果监督、持续改进等方面提高整体规划性, 保证有序推进。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人员的素质、能力、执行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具体对策

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一) 转变发展理念, 形成完善科学健全的整合品牌传播体系。

电视新闻节目首先要进行理念创新, 结合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市场形势、社会大众需求和关注点、新媒体技术等, 及时进行分析和预测, 积极探究“走出去”发展模式, 主动借鉴和学习新媒体的新技术, 构建多元化的传播平台, 要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市场导向”、“竞争与合作并行”的发展理念, 进而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和战略发展目标, 在分步推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检验、调整和完善。

(二) 打造个性品牌, 形成多元化传播路径。

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 可以进行学习、借鉴、创新和模仿, 但是要坚持品牌定位, 针对电视新闻节目实际特点, 挖掘自身的优势特征, 打造适合电视新闻节目自身的个性品牌, 以此为基础借助于新媒体平台, 与其他传统媒体、新媒体等进行融合, 从而丰富传播模式。所以要坚持个性品牌发展战略, 实施一系列品牌宣传推广营销模式, 进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持续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三) 加强人员培训。

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 所以要不断引进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和系统培训, 在专业知识、整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 使新闻媒体人不仅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守职业本分, 提高对电视新闻行业的持久热情和忠诚度, 进而在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求更多的解决办法和改善途径,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理念、制度、模式、人才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 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新媒体行业飞速发展, 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威胁, 电视新闻节目也在不断探索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路径, 以此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价值, 进而吸引公众眼球, 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才能冲破发展阻力,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课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 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品牌传播,重要意义,措施

参考文献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一、韩国流行音乐品牌的发展状况

(一) 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韩国的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 并且上升趋势较为平缓。然而1997年, 亚洲的经济危机打乱了这一发展态势, 使得当时的韩国经济一片混乱。当时的国家货币基金提供给韩国一笔文化产业基金作为援助, 在这个条件下, 韩国当时的领导人大幅扩增文化部门, 为之后韩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下了铺垫。

(二) 发展经过

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 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韩国流行音乐市场中组合的形式还比较少。在1990年到2004年之间, 韩国内部出现了大批偶像组合, 这些偶像组合活跃在国内外市场, 并且跨度极大, 深入音乐、电视剧、电影等多个领域, 这标志着韩国的流行音乐产业进行到了繁荣时期。自2005年至现在, 韩国的流行音乐产业已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并且以多元化的运作方式, 深入了世界各地。

(三) 韩国流行音乐的爆发并在中国发展

2005年后, 韩国流行音乐产业蓬勃发展, 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个人与偶像组合, 其中许多艺人组合如少女时代、bigbang等已经名声大噪, 主导了整个亚洲音乐市场, 韩流效应风靡全球, 使得韩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快速向外扩张。在此时, 韩国音乐文化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传播, 许多中国人开始了解韩国流行音乐并且对韩国流行音乐明星开始了“追星”的行为, 这象征着韩国流行音乐产业在中国的爆发。据统计, 韩国音乐演出的销售额甚至占据了产业销售额的14%以上, 音乐市场的规模, 甚至超过了3000亿韩元。韩国流行音乐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 在中国举行演唱会已经成了常见现象。

(四) 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模式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并且由于产业策略的变化, 韩国流行音乐产业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延伸, 这都导致了韩国流行音乐产业需要有所改变。21世纪初期, 唱片的销售占据韩国流行音乐产业在我国销售量的主体部分,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达, 数字化的音乐渐渐的超越了曾经所向披靡的唱片产业。依靠成熟的网络技术, 已经可以将音乐制成成形的音频文件, 并且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 可以在我国国内生产和销售流行音乐产品, 十分的便利。并且相比于唱片制作, 网络文件的制作省时省力, 并且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依靠网络, 甚至可以在我国同步发售韩国本土的新曲目, 这就使得我国国民欣赏韩国流行音乐的途径更多样化, 而且更容易获取到一手资源, 有助于韩国流行音乐, 在我国的迅速传播。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 网络使我国与韩国联系更加密切, 更加的拓宽了韩国在我国的流行音乐销售市场。

二、韩国流行音乐品牌在我国传播营销的策略

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发展极其迅速,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相关的产业模式和机构都很成熟, 这有其客观原因。目前,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已深受韩国流行音乐浪潮影响, 并且成为了韩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市场。下文对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传播营销的策略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 可为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立健全完善的专业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流行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流行音乐的专业人才是整个音乐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韩国在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方面较中国做得很好。在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很少出现人才缺失的现象, 这得益于韩国独特的音乐人才培养体制。

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中, 许多歌手都是单独发展的, 很少出现音乐偶像组合。而韩国正相反, 在韩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 主流形式是音乐偶像组合。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不同。

中国许多著名歌手都是从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选拔出来的, 而且这些歌手都来自港台地区, 大陆地区的音乐人才较少。这些通过选秀节目出道的歌手是由观众和评委选出来的, 所以许多歌手的风格类似, 导致了这些歌手通常只能流行一段时间, 没有长久的影响力。

韩国的流行音乐人才会进行长久的培养。韩国有许多的选秀与综艺节目, 与中国不同的是, 韩国选拔出来的音乐人才还要进入专业的娱乐经纪公司, 继续进行长久的练习和训练才可以出道成为艺人。

中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韩国的这种人才培养制度。近年来, 中国也已经出现了类似韩国的人才培养流程。中国已经开始运用练习生制度, 并且培养出了一些偶像组合。

中国相对于韩国的优势就是我国的人才市场巨大, 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发挥这一优势。这正是因为中国制造明星、打造品牌的能力的匮乏。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开始引入练习生制度, 但是还没有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 我国的流行音乐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

结语

总而言之, 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发展迅速, 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目前,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 我国可以借鉴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经验, 以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策略为参考, 帮助我国流行音乐产业和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摘要:作为传统产业中的代表, 流行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同, 在信息化时代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面对此种挑战, 韩国流行音乐却能够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本文从韩国流行音乐品牌在我国的营销策略出发, 重点分析了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 以期为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出相关指导和意见。

关键词:韩国,流行音乐,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任晓红.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影响的思考[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5, (4) :130-131.

[2] 于畅, 秦菁.韩国流行音乐专辑包装设计的创新设计形式[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5, (1) :40-41.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国内首先制作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城市是在山东省的一个很美丽的城市一一威海。一般情况下, 很多人都会觉得首先制作城市宣传片的地区一定会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可是却没有想到威海是在1999年制作的城市宣传片, 而且当时还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就连国外的媒体也纷纷赞誉。这样的表现在那个时候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很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次改革, 在那个时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同时威海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得到了提升。国内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不只是对国内的人群进行宣传, 还要对国外的人群进行传播。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开始利用城市形象宣传片去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城市作为国家的一部分, 是可以代表着国家的形象的。国内的城市宣传片会直接影响国内外人对中国的直接印象, 所以, 任何城市在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时候都要注重质量,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能够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城市的形象宣传片代表的是一种城市的文化, 去让所有人发现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美”。同样也是城市在面向全世界进行“自我介绍”,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形象宣传片, 它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创建出一个美好的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意义和功能

一个城市要想塑造出一个美好的形象, 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是能够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城市的形象能够分为三种层面, 首先就是物质层面, 它主要涵盖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形象以及人们对它的视觉形象;然后就是管理层面, 它指的是国家政府的形象;最后就是思想层面, 它具体指的是城市中人文环境的形象。这三种层面的形象是根据人们的认识程度去辨别的。视觉形象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而第二种层面是国家政府的印象, 是民众对于国家政府的管理体制得到反馈后的认知。而最后一个层面就是思想层面, 它会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以及城市的人文风情, 这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以后才会逐渐了解。要是仅仅只依靠人们的第一感觉去评判这个城市的形象, 就会让人觉得这个城市形象变得很模糊, 原因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原因, 还有很多人想法观念都不同, 对这个城市的感觉也不一样, 非常容易对这座城市有着认识上的偏差。城市形象宣传片是通过城市发展直接表达出来的城市形象, 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对一座城市更加喜爱。

三、城市宣传片的缺点改进措施

(一) 努力制造城市品牌定位

我们国家有一部分城市出现了很严重的宣传问题, 首先在城市品牌定位上就有一定的问题, 就导致了在宣传片上出现很多与主题不相符的现象, 宣传片不只是要有口号以及城市的特点, 还要具有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这对于城市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这样大家才能够认同你, 而且城市才能获得广泛的传播。

(二) 努力开拓城市宣传片的范围

城市的宣传片应该和新媒体相互融合起来, 新媒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在城市街道的大屏幕上播放宣传片能够将宣传的范围扩大了, 同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门户网站上传城市的形象宣传片, 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看的到这座城市的风貌。

(三) 努力创建城市宣传片的手法

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 可以运用高科技的拍摄手法以及后期的制作手法,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城市宣传片的效果, 不仅能够反映出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还可以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特点。在制作的美好画面中打造出属于城市美好形象的风格, 这样宣传片的效果就会更加真实、自然。

四、结语

对于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发展, 它导致了现代化的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的局势变得越来越激烈, 城市的品牌竞争力能够直接的显示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甚至可以说, 一个好的城市面貌能够致使这个城市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形成一个美好的城市形象。同时也能够让国家的政府形象有一定的提升, 在这个新媒体信息发达的时代, 城市形象宣传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品牌竞争力, 所以, 综上所述, 我深度的分析了在创建城市形象中需要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相信可以为今后城市化建设以及品牌形象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在新媒体的融合背景下, 城市的形象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记录城市的形象宣传片是能够促进城市良好形象的有效方式, 城市的形象宣传片是要记录这个城市的整体面貌, 关乎到别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宣传片在城市形象的传播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中国, 城市的形象宣传片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很多专业人士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形象宣传片, 经过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 在新媒体的融合背景下,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种类以及传播的途径也一直在逐渐的发生变化。所以, 这篇文章我将会对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对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形象宣传片,品牌传播策略,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 黄越华, 李和平.浅析敦煌形象宣传片塑造城市品牌的传播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9) :288-289.

[2] 王钿钿.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的传播策略分析[D].浙江传媒学院, 2015.

[3] 付敬.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传播策略思考——以成都形象宣传片为例[J].新闻世界, 2014 (12) :185-186.

[4] 陈奕, 周园芳.论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传播策略[J].新闻知识, 2012 (05) :70-71+20.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学者GrahamWilliamson提出传播力是指传播者和受众成功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 为达到高效的传播效果, 传播者必须展示出一定程度的传播力。由此依托互联网平台, 快时尚品牌企业力图打造全方位、精细化、立体化的品牌传播矩阵, 实现品牌传播效应的最优化。在互联网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快消品品牌传播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快消企业品牌传播的环境和现状, 希冀提出有效的策略增强快消企业的品牌传播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快消企业品牌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一) 快消行业亟须借力互联网, 创新品牌传播模式

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 多数是借助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介, 消费者信息反馈的周期较长, 因此不能实时有效掌握消费者诉求的变化, 从而削弱了品牌传播的效果。快消品在互联网时代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所以快消企业亟须创新品牌传播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搜索引擎推广、移动端普及、微信推广、微博营销等传播方式, 为扩大品牌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创建了更为切实有效的形式, 品牌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实时的互动参与, 能更好地与受众沟通传达企业品牌。此外, 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品牌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因素, 快消企业需时刻树立危机公关意识。

(二) 如何拥抱消费升级变化, 细分受众群精准传播

新时代的“消费升级”, 体现了消费者不再偏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性功能性消费, 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的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等与自己是否产生共鸣, 能否成为表达个性和实现自我需求的载体。然而快消企业在品牌塑造和传播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快消企业需要实行多元化的品牌营销策略, 根据消费心理的差异进行与之相符合的品牌传播, 甚至以企业的品牌传播引导消费者行为、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

(三) 快消品牌缺乏黏性, 拉低品牌传播深度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 品牌消费者往往是品牌最直接的传播者, 用户在自由网络上的发言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品牌传播的走向。然而目前, 快消品牌仍多以自我宣传为主, 很少从真正意义生观察用户对体验的额需求, 也很少同目标用户群进行足够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互动, 这严重影响了快消品牌传播的深度。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核心价值在于消费者参与, 共同创造价值, 而不仅仅是带来重复消费, 消费者完全可以参与到品牌传播环节中来。

二、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快消企业品牌传播力的策略与思考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触发了快消企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融合发展, 加速了快消品企业品牌传播方式的变革。

(一) 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营销, 助力品牌传播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对企业品牌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促进数了字经济对快消品行业的优化升级。快消企业可以充分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 洞察消费者行为的内涵, 精准对接目标消费群, 创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品牌定位, 然后采用传播技术、渠道和形式的不同组合对快消企业品牌实现精准传播, 以更好地精准营销, 将品牌传播价值达到最优最大化。

(二) 整合品牌传播, 增加用户黏性实现品牌溢价

整合品牌传播是从双向沟通价值认同到社会化认同品牌忠诚度的建构并到品牌价值最大化的价值提升过程。它从消费者角度切入着手, 努力去挖掘分析他们的需求, 再针对其有效需求找出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衍生品牌与消费者互动、了解和参与机会的接触点。这样品牌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 最大化将用户参与品牌传播分享给更多的人, 因此, 和品牌一起成长能有效增加用户对快消品牌的黏性, 培植用户的品牌忠诚度甚至是提升快消品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

(三) 优化搜索引擎, 发动品牌传播与用户间的联系

截至2018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有研究表明快消品的目标消费群与互联网的“深度用户”高度匹配, 要想实现快消企业向互联网传播模式转型, 亟须优化搜索引擎不断吸引新的目标用户群。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 快消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搜索引擎, 将企业品牌与网民搜索次数多的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创建品牌与事物的联系, 扩大快消品牌被网民搜索的范围, 让用户加深对快消企业品牌的理解与认同, 进而驱动用户的消费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因此, 优化搜索引擎对于快消企业提高品牌传播力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消费者为轴心的传播活动, 同时, 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 快消品行业逐步过剩而且竞争日益激烈。因此, 本文旨在研究快消企业借力互联网如何规划有效的传播活动, 与消费者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提高品牌传播力, 深化消费者对快消企业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以期最大化释放品牌传播价值并达到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快消企业,品牌传播力,精准营销

参考文献

[1] 谢念.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以贵州省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 2015:28-38

品牌传播策略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界面的视角观照品牌传播模式,认为品牌作为居间者是企业和消费者交互的界面。以品牌界面的交互模式来代替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品牌触点管理模式,这不仅是概念的替换,更是品牌传播思维的升级。基于界面交互的品牌传播模式,企业的首要目标已不再是说服消费者,而是专注于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因此其工作重点是品牌的交互设计、服务的迭代升级、关系的长期维护。通过消费者与品牌良好的交互体验,企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进一步实现品牌的口碑传播与裂变营销。

[关键词]品牌界面;界面交互;交互设计;品牌共创;用户思维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已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场域,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多种品牌传播理论和实践路径。总体而言,这些理论和方法大都基于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即首先细分市场筛选出目标消费者;其次识别品牌触点,编码品牌信息并整合广告、公关、促销等营销传播工具;最后确保“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从而最大化地覆盖并说服目标消费者。而基于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模式,究其本质还是企业以控制和说服为目标的品牌传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企业只要准确识别品牌触点,做好品牌的信息编码就可以实现对消费者的说服。然而,随着媒体碎片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接触的商品信息急剧增加,消费者每天疲于应付各种广告、公关、促销等信息,对品牌说服信息的免疫力大大增强,此时的品牌传播效果大不如前。媒体环境和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改变促使学界和业界重新审视现有品牌传播理论。因此,本文尝试从界面交互的视角来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模式,以期为品牌传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不只是符号的品牌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与服务,并且使它们与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1]。

然而,品牌的logo设计、广告语的创作只是品牌传播的第一步,品牌传播更重要的是品牌作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居间者—界面在与消费者沟通交互的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反馈等。在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认知中,logo设计和广告语只是其中一个小因素,消费者通过与品牌的交互体验获得对品牌更为贴近、立体、全面的认知。例如,人们对麦当劳的认知并非仅通过它的品牌logo、品牌口号、视频广告和公关宣传等,而是通过获得麦当劳店内的环境感受、店员的服务、食物的味道等愉悦体验而形成综合感知。

不同于科技行业对界面的定义,本文所指的界面是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定义的,即“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接触面”[2],是指“任何实体—无论是人员还是机器、产品还是媒体,它们由公司在外部或内部进行设置,用来管理公司与顾客、市场和雇员的实体,还包括那些可能由第三方控制的实体。比如,从一家公司为顾客创造的物质环境(零售店铺、服务柜台)到物质环境内的要素(销售人员、互动摊点、销售点促销),再到属于第三方影响者(网站、口碑推荐)的要素,都是界面”[3]。再比如,

“电影院的休息间、信息通告板、影音室、屏幕和麦克风均属于影响我们观影经验的交互界面”[4],消费者通过这些界面与品牌交互,形成对品牌的整体感知。

本文认为品牌作为企业和消费者交互的界面,从广义来说可以分为实体界面(如品牌旗舰店、产品等)、数字媒介界面(与品牌有关的各种App、人机交互设备)、人员界面(品牌商的服务人员)。以星巴克为例,其分布在城市的每个门店就是它的实体界面,它的App、小程序、店内人机交互设备则是数字媒介界面,实体店内的服务人员则构成了星巴克品牌的人员界面。

在品牌传播研究中,引入界面的概念并不是为了增添新术语,而是为了帮助研究者从品牌作为企业和消费者居间者的角度来理解品牌的本质属性,以交互、动态、全面、立体的视角去探索品牌传播,进而为品牌传播研究与实践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品牌传播理念:从品牌触点到品牌界面

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理念主张有效识别品牌与消费者的触点,整合各种传播工具,“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其最终目的是说服和改变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而基于品牌界面的传播理念,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品牌的交互设计、服务的迭代升级、关系的长期维护,给予消费者良好的界面交互体验,赢得消费者的赞誉,从而实现消费者的口碑传播与裂变营销。

品牌界面传播模式的提出,不是简单地对品牌触点管理理论的概念反叛,而是在洞察媒体环境的变化以及营销传播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权力的此消彼长之后,品牌传播思维的主动升级。而媒体环境的剧变也导致消费市场中的权力重心从企业到消费者转移,消费者再也不是营销传播活动可以轻易控制和说服的被动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体验和品牌的整体感知决定其选择品牌的主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需要突破品牌触点的思维局限,以品牌界面的理念来设计各种界面交互方式,让消费者获得愉悦的体验,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在品牌觸点的理念指导下,企业的目的是控制与说服,只关注品牌和消费者的接触点;而在品牌界面的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追求目标是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体验,界面只是品牌和消费者交互的前端,而实际上交互体验的效果好坏更多地取决于界面后台的支撑设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后台的流程和服务设计不甚良好的话,品牌界面的交互体验也很难让人满意。这就促使企业为了实现良好的交互体验,不仅要关注品牌的前端界面,更要优化后台的流程与服务设计。消费者和品牌的交互体验效果可表示为“品牌交互体验效果=品牌前端界面+品牌后台支持系统”。综合来说,品牌触点理念与品牌界面理念有以下区别。

第一,品牌触点关注信息的编码和送达,以及消费者对信息的正确解读,更侧重于短期效果;而品牌界面关注品牌和消费者的交互体验,更侧重于长期效果和迭代优化。

第二,在品牌触点理念下,权力重心在企业,其会利用“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来说服消费者。而品牌界面理念则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关注他们的品牌体验,权力重心在消费者,企业并不通过强势的传播话语来说服消费者,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良好的交互界面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吸引消费者做出有利于该品牌的消费决策。反之,消费者体验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是否选择该品牌。

第三,在品牌触点理念下,企业只识别与管理消费者和品牌的关键接触点,企业内部无须大的变革;而在品牌界面理念下,由于“品牌交互体验效果=品牌前端界面+品牌后台支持系统”,所以企业更注重消费者与品牌全流程的体验与交互,而要实现品牌前端的界面交互,企业内部作为品牌的支撑后台,势必要进行流程优化与改造,以便给消费者更好的交互体验。

三、消费者角色认知:从受众意识到用户思维

在品牌传播中,我们对消费者角色的认知为“品牌传播的对象表述为‘受众’,强调的是受众对品牌的认可与接受,体现传播上的信息分享与平等沟通观念。因此‘品牌传播’的合理对应便只能是‘受众’”[5]。

在受众意识的指导下,消费者只是被看作品牌信息的受众,品牌传播工作就是编码适合受众的信息,识别每一个触点,并对受众“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实现说服目的。实际上,消费者不只是品牌信息的受众,更是品牌实体界面、数字媒介界面、人员界面的用户,消费者在这三种界面中的体验感受直接决定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和选择。由于“品牌交互体验效果=品牌前端界面+品牌后台支持系统”,所以基于品牌的界面交互模式,企业将消费者看作用户,以用户思维来设计消费者和品牌的交互界面,更注重消费者与品牌全流程的体验。

受众意识是以受众为中心,企业了解受众的信息偏好,进而投其所好,编码适合受众的品牌信息,以说服消费者。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如果只是将消费者看作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就忽视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消费者不仅是品牌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品牌界面的用户和品牌信息的共创者,如果企业只具备受众意识则会极大地限制企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用户思维则是企业站在用户的立场,承认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设想和研究消费者作为用户在与实体界面、数字媒介界面和人员界面交互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体验,并优化后台和前端界面,乐于激发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消费者在使用界面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

正如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在媒体采访中所说,喜茶的门店不设置经营上的KPI,而是将所有的工作都服务于品牌,聚焦于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体验,而有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和口碑传播,消费者也会自然地成为品牌的忠诚用户。事实上,喜茶正是以用户思维来看待消费者,设计和优化品牌的交互界面,而不是把消费者看作受众,向其强行推送广告信息。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要实现良好的品牌传播效果,就应当重新认识和把控好消费者的角色,实现从受众意识到用户思维的转变,如此才可极大地释放企业的创造力。

四、信息编码与传递模式:从受众说服到品牌共创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是一对多的模式,即企业对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合适的媒介传递信息,消费者则是接收信息并进行解码,受众说服正是品牌传播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产品比较满意,可能会持续消费,即形成品牌忠诚。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转变为多对多的模式,即除了企业对品牌信息进行编码传递,消费者还会通过品牌方的App、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转发或者自编品牌信息,其也可通过点评网站等看到其他消费者的消费点评信息。而这些消费者自发的品牌信息是消费者在与品牌交互的过程中,因为有了良好或较差的品牌体验而自发的传播,其本质是消费者共同编码品牌信息,参与了品牌的形象建构,即品牌共创。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口碑传播和病毒营销已存在,而新媒体利用技术赋能消费者,给口碑传播和病毒营销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从而使得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能够被快速复制,实现裂变营销。品牌作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居间沟通者,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双方形成了良好的关系。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已不再被企业绝对控制,消费者也不再被企业官方编码的信息轻易说服,数字媒体的出现让众多消费者共同参与品牌信息的书写、戏仿、恶搞,而消费者创作的这些信息和企业官方编码的信息共同塑造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这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正如前文所述,品牌界面按其分类来说,有实体界面、数字媒介界面和人员界面。数字媒介界面的出现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同时消费者对品牌交互的体验可以便捷地通过数字媒介分享给其他消费者,而其他消费者在看到分享的品牌信息之后会通过数字媒介界面和品牌进行交互,从而实现产品购买和关系维护。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共同参与品牌信息的编码,让品牌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期望仅通过官方编码的信息来说服消费者进行消费是无法实现的。企业应当以品牌界面的思维来精心设计品牌与消费者的交互服务,让消费者拥有良好的品牌体验,并且通过数字媒体反馈良好的品牌体验信息,从而实现消费者与品牌良性关系的快速复制,即品牌的营销裂变。当然,不良的品牌体验也易被消费者恶搞,从而导致消费者与品牌恶性关系的快速复制,而这正是企业要极力避免的。

从受众说服到品牌共创,反映的是消费者从品牌信息的单纯接收者到品牌信息的共同创作者的本质变化。企业需要摒弃对说服效果的简单追求,相反要尽一切努力做好消费者与品牌界面的交互设计。消费者有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其参与创作与传播的品牌信息才可能是正面和良性的。

五、結语

以界面的视角来观照品牌传播模式,便于我们以一种动态、交互、整体的思维来设计与实施品牌传播方案,有助于我们跳出信息编码—传递—接收—信息解码的线性思维,也有助于我们从品牌信息传递的思维模式转变为品牌服务的设计与交互模式,最终实现品牌资产的增值。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重新书写并分享品牌界面交互的良好体验,且与企业共同塑造品牌的整体形象,更是企业进行裂变营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沃妮特·斯瓦米纳坦.战略品牌管理:创建、评估和管理品牌资产[M].5版.何云,吴水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2]张佰明.以界面传播理念重新界定传受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9(10):27-31.

[3]杰弗里·F.瑞波特,伯纳德·J.贾沃斯基.客户界面:未来竞争优势[M].郑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尼古拉斯·盖恩,戴维·比尔.新媒介:关键概念

[M].刘君,周竞男,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M].2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上一篇:班级管理小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桃太郎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