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2023-11-27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健全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医院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在进行各项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和排泄物等及医疗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中,遭受职业性损伤的机会相应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做好自身职业防护。

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生物因素:对护理人员易造成职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在工作中经常直接接触的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体液、排泄物等,特别是外科护士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1]

意外损伤:职业性质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被锐器损伤,如掰安瓿时划破手指,抽药后回套针帽时刺伤手指,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注射时被针头刺伤,输液结束后拔针时被针头刺伤;不及时拆卸针头,徒手分离针头、处理破碎的安瓿等;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与棉签、针帽、液管混放导致的分类处理时被锐器划伤。

化学因素: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化学消毒剂,医院使用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劑等对皮肤有轻度损害,强烈的气味对呼吸道刺激大,可引起鼻炎、哮喘,重度可造成中毒或致癌;随着各种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使肿瘤治疗的效果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直接或间接接触此类药物,日积月累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

物理因素:护士工作中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角膜炎,甚至可诱发皮肤癌;电离辐射,如X射线及其他放射性治疗会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影响生育,长时间接触可能致畸致癌。

职业暴露的原因

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意识到锐器损伤的危害性,在工作中未能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一些年轻的护士认为即使被损伤,患传染病的几率也很小,存在一种侥幸心理。

缺乏正规严格的防护教育培训及自身防护理念,对某些传染病的传播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当。

工作烦忙,全神贯注地投入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防护。

医院领导思想观念滞后,对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不舍得投入资金,使医院落后的职业防护条件得不到改善。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要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工作中开展普及性预防,即假定所有患者血液、体液都有潜在感染性而采取的防护措施[3]。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日常工作具有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须落实到每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操作中时刻树立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隔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全员进行锐器伤后的伤口处理培训,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严禁双手带针帽,及时送入锐器盒进行处理,操作后要及时清理用物,以免他人清理用物时被刺伤。

建立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制度: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照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到感染管理部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或到专科治疗。

建立预防体系:全院职工定期进行体检同时进行免疫接种,全体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体检一次,特殊科室如放射、急诊、手术室每半年一次。并全体注射甲、乙肝疫苗,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预防甲、乙肝的感染。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是护理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物质保障。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总之,在医学领域,伴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使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越来越多,并呈现出隐匿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医护人员的潜在危害也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保健,完善职业防护培训教育,建立锐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熟练掌握刺伤后常规处理流程,使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保障自身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尔之,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4-185.

2 高中度.浅谈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防护[J].华夏医学,2003,16(2):215.

3 亓秀梅,朱念琼.从健康促进角度看我国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J].现代护理,2006,12(2):507-508.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中小学校的学生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目前学校危机事件频频发生,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新时代的特征使得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安全教育应该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为中小学生创造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 校园课程 校园活动 校园环境

频繁的校园安全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校园安全的关注,亟须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模式,减少潜在的校园安全隐患,以打造安全校园。

一、校园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原因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学校安全,是指在学校的职责范围内,不发生学生和教职工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1]。事故发生的形式具体可划分为师生关系冲突、生生关系冲突、个体自残事件、学生因缺乏保护而遭受的伤害四大类。

1.师生关系冲突

2015年12月,邵东某校出现一学生杀死班主任后坐在椅子上笑着玩手机事件[2]。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3]。师生关系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4]。总体来说,我国的师生关系呈现从传统教师中心的“专制型”到突出学生主体的“民主型”转变。始于2001年至今仍在延续的新课改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5],但是教师将自己当成是知识的权威、教学理念陈旧、角色转换不过来的问题依旧普遍存在,以教师为权威,缺乏尊重学生,管理办法简单,极易发生师生矛盾。

2.生生关系冲突

2015年11月,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一名13岁的初中生,因与同学发生争执,在校内被捅身亡[6]。

首先,学生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主要是由现代教学中缺乏民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所致。大班化的教学形式,过度的竞争,集体主义思想意识的薄弱均是产生冲突的缘由。其次,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等,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总是在努力保持着积极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严重,如果学生感觉自我的显性没有得到满足,则可能会出现异常心理反应和冲动行为。

3.学生个体自残事件

2015年9月,浙江兰溪一位12岁小姑娘,从21楼跳下,经调查,疑似卷入了班级里同学发生的矛盾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由此轻生[6]。

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产生许多异常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升学、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焦虑和精神困惑,甚至出现激烈或异常行为的心理疾病。从采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逃脱责罚到自杀来解脱痛苦的,学生自残的悲剧性事件时有发生。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具有逆反、孤独、自卑、嫉妒等异常心理问题的学生中。这类心理问题具有潜伏性,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能识别或不懂得如何开导,而学校教师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追求学习成绩提升的工作中来,心理学课程的边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缺少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4.学生因缺乏保护而遭受的伤害

2015年9月,福建泉州某中学多名学生食物中毒,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18名学生入院就诊[6]。

一方面,中小学校学生以未成年人为主,个体不能完全独立,校园安全设备不健全,管理和法律体系不完善,学生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因缺乏保护而意外遭受的伤害让人痛心疾首;另一方面,社会不法分子将伤害未成年学生当成是“报复”的方式,制造出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

二、校园安全文化的创建

1.开发安全校园文化课程

(1)开发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

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当地社区等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对学校及附近历年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同时注重课本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设计安全教育校本课程。

(2)提高安全教育课程的质量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安全教育重灌输轻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素养、生存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安全教育要考虑到时代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点,涉及到民主、心理学、法律、安全常识等各个方面,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复杂社会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随机应变,也要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具有爱心和怜悯心,学会互助共处。

(3)课程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特点

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思维灵活开放,自尊心、好奇心和独立性较强,因此,新课改应该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融入安全教育知识,使安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作为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按照心理学、学习科学等原理,进行教育大数据分析,精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7],辅助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依托新兴的教育技术,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显著标志的多种学习方式,并开展多元化、多方式的评价,重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心理相容、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8]。

2.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

(1)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

单一的教育形式缺乏新意且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安全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校园板报、班会活动、幽默漫画、电影电视、安全演练、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社会。

(2)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各地根据实际,制定促进职业培训的文件政策,建立了以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于企业培训时间短、学员特点参差不齐、培训针对性强等原因,使得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培训上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教材脱节、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差等困难和问题。职业院校作为企业职工培训的主力军,应该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的资源优势,不断改革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探索适合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一体化培训课程分析与设计

短期培训业务:2016年9月,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送培一批新入职员工,委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完成对该批新入职人员的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考取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

企业调研:学员大多是农民工学员(初中、高中毕业或初中、高中未毕业),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较薄弱。经过短期培训,入职人员完成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能上岗完成通信网络工程设施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基础性工作。

一体化培训课程设计:一体化培训课程的设计,关键是将短期培训目标、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规范(标准)结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为此结合企业需求、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编写了《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典型工作任务:触电急救、电工安全基本技能、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电气控制线路。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一体化培训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立

构建《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学习资源库,如电工作业相关书籍资料、网络学习资源(安全标志、低压电气设备原理、生产岗位技能实例)、视频课件、配线仿真软件等。培训学员根据自身的学历能力,反复观看(阅读)相关学习资源,不断学习巩固技能知识和仿真练习。学习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兼顾能力不同的学员需求,同时解决了企业用工时间和培训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学员可以根據任务指引,自主完成网络学习和仿真练习,最终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2.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效果

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结合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模式,是教师指导、学员独立完成操作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过程有效调动了培训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材施教,因需学习,培训针对性较强、效率高,学员和企业培训反馈满意率高。

三、短期培训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培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应结合培训需求及专业特色

短期技能培训的学员每一期都不同,每个企业培训的需求和专业重点不同,因此在进行短期培训一体化课程设计和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应研究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员基本情况,培训实际场地设施设备,现有培训教材、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与设计,提高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短期培训实现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短期培训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培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完成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和适合短期培训需要的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还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相应课件、视频、网络资料的制作、设计和整理,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其他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

3.辅助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是提高短期培训效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的普及,通过构建课程学习资源库,从而实现网络教育。这种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丰富和促进了培训学员的培训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培训学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2、构建网络伦理的多维路径

3、基础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4、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5、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6、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网络道德建设

7、探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8、浅析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途径

9、从网络道德缺失看新媒体建设

10、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形塑与培育

1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12、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1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4、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探析

15、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16、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17、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18、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研究

19、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20、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1、互联网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建设的负面影响及思考

22、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3、《网络与道德》教学案例

24、“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

25、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26、网络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论析

27、论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8、企业信息安全法律治理

29、网络道德失范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30、新媒体视角下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途径探究

31、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方法研究

32、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33、网民道德失范的审视与引导

34、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35、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6、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37、善治生态视域下的网络舆论治理研究

38、网络文化对公民道德有何影响

39、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应对措施研究

40、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41、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原则

42、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我见

43、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

44、网络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

45、透视网络伦理的危机及其对策

46、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

47、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谈

48、网络直播的社会责任研究

49、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与实践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后, 国家逐渐放开对企业的管理与控制, 使企业获得了相当大的自主权,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由曾经的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转变为突飞猛进, 为国民经济做出愈来愈明显的贡献。近年来,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频繁暴露出各种社会问题, 其中以质量问题居多。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很多食品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 却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 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单单是要靠法律来制约, 更重要的是生产者管理者的道德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现代管理道德的发展已使社会责任成为当前管理界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

2 合乎道德的管理所具有的特征

(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 更把人看作目的。

(5) 超越法律的要求, 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 具有自律的特征, 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7)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这些特征几乎都强调了作为一个管理者, 要具有高素质, 树立良好的企业道德, 承担社会责任, 不仅仅是以营利为目的。美国著名企业默克公司创始人的儿子、企业家乔治·W.默克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努力记住药品是为人的, 而不是为了利润。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 利润也就来了, 而且总是会来。我们记得越牢, 利润就越大。”

3 企业为何偏爱“冒险”

在不断被曝出有质量问题的企业, 很多都是市场中的龙头老大, 市场占有率极高, 在这种利润颇丰的条件下,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知名企业铤而走险, 销售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在我看来, 原因以下三点:

(1) 企业管理者的贪婪, 过分无节制的追求利益。降低产品质量, 使用人工肉精, 劣质皮革等不仅会将成本大肆降低, 而且看起来与优质产品并无区别, 巨大的利润驱使着管理者, 使他们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放弃了社会责任的承担。

(2) 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为市场占有率。一些企业为了赢得市场, 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处于上风地位, 便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使消费产生物美价廉的感觉, 从而购买其产品

(3) 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有自发性、盲目性。企业会不自觉地追逐利益,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生产劣质产品赢得了利润与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 妒忌的心理加上侥幸的心理, 黑化了他们的良心。

4 企业管理者的解决措施

首先,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高层管理人员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模范, 员工实会不自觉地向自己的领导人学习的, 如果, 作为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收受贿赂, 钱权交易, 以权谋私, 自私自利, 沉迷酒色等等, 那么员工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些行为是正确的, 是符合规范的。因此, 作为管理者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如果做错了事情, 要勇于承担责任, 做好表率的作用。

其次, 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关奖惩机制, 规范员工的行为, 立场明确地告诉员工什么是能做的, 什么是不能做的, 并定时给员工进行道德培训, 抑或是发展属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产品的“人为污染”, 更应加强惩戒力度。

最后, 要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地考虑到用人失当的后果, 一个人的发展受到其所在的环境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受内部人员的影响。如果企业内部员工都是投机取巧的人, 那么这个企业也不值得信赖。

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对企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科斯定理, 企业不讲信用会引发和增加交易费用, 降低资源配置率。或者说, 企业守信, 确保产品质量就能减少交易成本, 增加企业利润。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是构造出一个诚实守信的制度。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分析, 制度作为博弈的规则, 是企业建立信誉机制的关键。

企业若想要长远发展, 做大自己的品牌, 不仅要做到守信, 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例如参加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等。

摘要:市场经济下, 市场经济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其中以质量问题为最。本文采用事例与知识点相结合的方式, 对产品质量与企业道德之间进行分析, 得出企业道德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结论, 并提出企业管理者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质量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质量,企业道德,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大卫·凯秦, 艾伦·伊斯纳.战略:基于全球化和企业道德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安全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顶岗实习不仅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反映校企合作质量和产教融合程度的晴雨表。指出传统的铁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改进铁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的做法,为高职铁路专业提升顶岗实习质量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

[

随着铁路跨越式的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投入铁路行业使用,铁路行业对人才实践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铁路院校校企合作关系下的顶岗实习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

一、困境:铁路专业顶岗实习校企两难的现状亟待解决

顶岗实习对学生提升实践技能、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作用不言而喻。铁路行业由于具有专有性、垄断性特征,铁路运输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环节只能在铁路企业完成。然而,传统的在铁路院校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下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较差,具体表现如下。

(一)企业迫于生产经营和安全压力,不愿接收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加快,列车运行总数量增加,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对行车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出于安全和经营压力考虑,企业不愿接收顶岗实习学生,即便接收也有敷衍之嫌,学生接触不到关键工序与环节,致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二)学校受到资源限制,无法有效组织

铁路高职院校及时、足量获得最新的铁路装备用于教学并不现实,因此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重要手段。但是,实习所在地分布在铁路沿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每个实习地点派出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无法实现,导致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成绩评价不客观。

二、成因:传统的铁路校企合作模式无法有效支撑顶岗实习

(一)一头热——双方对待合作的热情差距大

当铁路高职院校刚刚从铁路剥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动力和共同作用下,对校企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当时铁路企业由于垄断性较强、计划经济痕迹较明显等原因,资金充裕、改革意愿不强,因此对院校的诉求较少。之所以能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多半是出于高职院校刚刚从铁路系统剥离,要“扶上马,送一程”的因素促成的。共同目标确实导致校企合作关系无法向层次发展。

(二)不对等——合作关系无法长久维持

刚刚从铁路系统分离出来的高职院校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等问题,面临着经费短缺、设备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严峻挑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无法对等,如不加以改革,必定是低水平的合作关系。

因此,传统铁路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是在缺乏顶层设计、政策保障、理论支持,铁路行业和教育事业没有衔接的“产教分离”背景下,院校“一厢情愿”的推动,企业被动参与的合作关系。如不加以改革会导致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加剧,进而造成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两张皮”的现象。

三、出路: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校企合作,建立双主体管理机制,破解顶岗实习“校热企冷”的困境

(一)铁路产教融合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方面,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铁路高职院校在软件、硬件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铁路改革拉开了序幕,铁路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已经萌生与高职院校合作、提升人才队伍水平的意愿。

(二)深层次校企合作基础已经具备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铁路企业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与高铁时代的要求的矛盾愈发凸显,铁路企业整体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结构性缺员严重,难以适应新时期铁路发展的需求。铁路企业需要高职院校为其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新装备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铁路专业双主体顶岗实习改革的实施路径

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下,针对铁路企业对人才“增量补充”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建设共同培养人才,基于学徒“双身份”特性,企业的育人工作不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人才培养成为双方价值目标的契合点,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起“企业主体、学校主动”的工作原则,凸显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在顶岗实习阶段双实施主体共同管理,达到提升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顶岗实习双主体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一)建立双主体两级运行管理机构,开展与就业统一的顶岗实习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是对自己准员工的“超前培養”,激发了企业的主体意识,为提升学徒培养质量,该企业为学徒制定了两项全新政策:一是将传统的工作后一年见习期前移,与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合二为一,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直接顶岗,不再设置见习期;二是采取预分配的方式,学生实习岗位就是工作岗位。这两项优惠政策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受益,有效调动了三方的积极性。

为保证顶岗实习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在学院主导下,校企共同组建了两级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机构。学院层面成立了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顶岗实习的总体指挥、协调、控制工作。专业层面成立了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具体的计划、组织和实施。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顶岗实习工作扎实推进、有效开展。

(二)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顶岗实习工作指导委员会以校企制度衔接为基础,以适应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确保校、企、生利益为前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从文化育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九个层面搭建起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视实际需求加以完善,努力使制度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契合,保证顶岗实习有序推进。

(三)打造“铁色”校园文化,培养企业需要人才

为缩短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期,增强文化认同感,学院在继承铁路优良传统、发掘70余年办学历程中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凝练出以“厚德重行、自强奋进”的学院校训为核心的“铁色”校园文化,并将其渗透至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等环节,典型做法有以下两点:

1.实行准军事化学生管理

学院聘请退役军官担任军事教官,开设贯穿各学期的军体技能训练课。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将铁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严规范教风学风,培养学生严谨、自律、协作的职业素养。

2.借鉴班组管理模式实行“一正八副”班級管理

每个班级设班长一名,主持班级全面工作,设副班长八名,除承担学习、实训、生活、体育、文艺等工作外,且兼任寝室长,管理“班组”(寝室),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件事都有人负责,构建起网格化、全覆盖、无盲点的学生管理格局。

(四)建立“双导师”队伍,打造“一师带一徒”实习管理格局

为提高育人的实效性,校企在顶岗实习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和管理;企业为每名学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员工作为师傅。企业师傅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技能传授效率、在实习过程中保护学徒安全,还能够协助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考核,加强顶岗实习阶段管控力度,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

(五)努力保障实习安全,化解实习风险

1.建立自控、互控、他控相结合的安全控制体系

一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控能力。企校双方借鉴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方式共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安全教育,既离校前、到达车间、进入班组时分别进行安全教育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二是培养团队意识,形成互控机制。每个实习点均成立若干实习小组,指定1名学生任组长,负责实习阶段日常管理、考勤,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组员发生的问题。实习小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掌握彼此的情况,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提醒和督促改正;三是通过“一师带一徒”,落实他控措施。

2.加大投入为全体在校生投保实习责任险

学院拨出专项经费,为全体在校生投保“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合理化解安全隐患,保障实习学生利益,有效降低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本。

(六)开展常态化技术比武,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学院参照铁路企业技术表演赛的做法在顶岗实习结束之际以站段为单位面向全体实习学生开展技术比武。技术比武的开展,改变了学徒实习成绩只由师傅一人做主的局面,促进实习成绩互评甚至共评。通过比武搭建了校企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展示技能的舞台、师傅切磋技艺的擂台,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

五、顶岗实习双主体管理机制的成效

在双主体共同努力下,提高了顶岗实习工作成效,稳健步入企、校、生三方受益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学校受益

双方打造“一师一徒”格局,使实习从以前的放养模式转向了琢玉模式,顶岗实习进入集约化管理阶段。自2017年以来,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支规模为1478人的校外师傅队伍,累计为龙江铁路事业培养了1907名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生受益

随着“一师带一徒”实习模式的普及,我院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全国铁道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4项,获单项一等奖6项、单项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我院学生因技能过硬、职业素养高,备受铁路企业青睐。

(三)企业受益

通过与铁路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高度对接的校外实习,我院签约合作企业的毕业生比其他院校毕业生见习期缩短了4个月,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增加了毕业生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宾.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形成研究[J].学理论,2012(24).

[2]刘士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异同论[J].高教学刊,2018(10).

[3]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中的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4(35).

[4]刘让雄,谭慧铭,何桂娥.高职铁路特色专业建立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6).

上一篇:独立学院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自然关系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