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

2023-09-23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1篇

一、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永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兴工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来抓,充分利用永州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强平台建设,挖掘各地优势,强力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92个,比2008年增加112个,是全省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最多的市州之一,已开工建设或已投产项目3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个。2006年至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25亿美元、2.16亿美元、2.91亿美元、3.32亿美元,总量达到10.6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3.1倍;实际到位内资分别为90亿元、100亿元、127亿元、207亿元,总量达到524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4.4倍。2003年以来,永州已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和主要成效

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四大明显特点:

1、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日益增多。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500万美元或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0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全国水泥行业排名前两位的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重庆啤酒集团、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彪马生产商湘威公司、耐克鞋生产商广硕集团、PSA集团弘电电子、法国珂莎黛国际企业集团、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上海复星集团、江苏著名民营企业天地龙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先后落户永州。

2、产业链式引进日益增多。永州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毛织加工、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二是建材、冶金等重化工业产业,如建材制造、金属冶炼、五金制造等行业;三是资源开发型产业,如竹木加工、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通过数年的发展,毛织、制鞋、电子、铜加工、锰加工等行业,都呈现出从生产车间到集团总部、由单个环节转移到整个链条转移的态势。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毛织业已形成从机织到拉伸、纺线、制衣、漂染整个产业链条,制鞋业已实现由制作鞋面、鞋底到制作成品,并在永州直接出口。仅蓝山县毛织企业达到480多家、用工6万多人,成为继东莞和浙江桐乡后的中国第三大外向型毛织基地。零陵区形成了电解金属锰加工、硅锰合金加工、富锰渣和生铁加工、四氧化三锰和硫酸锰加工等锰产业链条,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区锰产业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6亿元。

3、引进产业层次有所提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新型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一批光伏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而且发展来势很好。东安单晶硅项目今年4月已经投产,由西安交大、湖南格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东安县政府联办的光伏科技产业园已奠基开工,拟投资6亿元以上,建成一个以光伏发电为龙头,集硅提纯和太阳能利用终端产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观光与人居于一体的示范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年税收5000万元以上。冷水滩华源光伏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及挪威的再生能源利用公司扩大投资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永州

时代阳光药业2008年实现与上海复星集团联营,成功转制为股份公司,目前正朝中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成药制造企业进军。

4、项目集聚化趋势显现。从空间布局看,主要集中在交通沿线和工业园区。沿永连公路和湘桂铁路的产业转移项目聚集效应显现,90%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在市、县工业园区,园区规模迅速扩张。去年全市园区扩园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182万平方米。从产业类别看,长丰工业园的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的果蔬加工产业,蓝山的毛纺、制鞋产业,道县的电子、五金、制鞋产业,宁远的玩具加工产业等初具规模。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承接产业转移为推动永州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了长丰汽车制造等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条,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与长丰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达到12家,2009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了冶炼、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通过引进大企业新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市集中布局了7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10台2.5万千伏安硅锰合金电炉生产线、5条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10个3万吨再生纸项目,这些项目今年内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水泥年产能将达到900万吨,硅锰合金和电解金属锰年产能达到50万吨,造纸年产能达到60万吨,一大批规模小、能耗高和工艺落后企业将全部停产关闭,传统工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催生了加工贸易产业,“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3亿美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总和的4.9倍,蓝山县跻身“全省加工贸易十强县”行列。全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运动鞋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的生产商都已落户永州,永州正在成为世界著名运动鞋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市产业承接企业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产值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永州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40.04亿元、增长14.0%,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35%;全市规模工业完成135.57亿元、增长24.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60%;全市投资总额完成600.14亿元、增长67.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达到26.2%;全市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增长16.6%,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贡献率超过30%,蓝山、宁远、道县、新田等县新增财政收入的80%来自沿海产业转移项目。2009年,永州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5870万美元,占永州市出口总额的88.9 %。目前“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拥有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加工贸易企业82家。蓝山县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059万美元,同比增长25.6倍,该县的台湾承阳针织公司跻身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十强企业之列。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产业转移企业共为全市提供了3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全市社会就业的80%以上,仅去年新增劳动用工10万个,不仅解决了全市因金融危机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部分转移企业已出现招工难的现象。2009年,“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工业园区从业人员4.59万人,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41.1%,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吸纳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劳动用工需7万人,有近3万外县人前来打工。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永州形象的重要名片。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造就了“永州现象”,给国家商务部、省委省政府和各个市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予充分肯定。2008年,永州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成为全省4个重点承接市之一,蓝山、宁远、道县、新田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试点县,占全省试点县

总数的1/5。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商报》、《大公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以及国内各大网站等2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称永州“由湖南贫困市变为投资绿洲”,“广东发达路在此重演”,2009年,永州还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

二、机遇与挑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更加激烈,永州承接产业转移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压力前所未有: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承接产业转移是沿海发达地区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是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的现实选择。对产业转移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力争上游不甘落后。广东出政策、筹巨资强力推进“双转移”,并提出承担双转移没有完成任务的市,党政一把手当年考评不称职;江西、广西、安徽、东南亚等地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宽、力度大、来势猛,国家还专门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我省各市州承接平台起点高,比如说,郴州有国家级加工贸易区,衡阳有深圳工业园,湘西有广州工业园。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区位优势受交通条件制约。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永州交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要实现与广东的高速通道对接还尚需时日。永州正想方设法加快通往广东、广西的二广、道贺高速公路建设,但由于广东、广西路段建设的进度比较慢,什么时候能真正形成与广东高速公路的互连互通,还不确定;铁路方面,洛湛、湘桂两条铁路主要对接广西,通往广东需由湘桂线往北绕道衡阳,经京广线到郴州再进入广东境内,市内靠近郴州的宁远、蓝山、新田三县仍属于铁路运行的盲区。永州“高速”时代还没有到来,郴州、衡阳等地已经率先进入“高铁”时代、3+5地区即将进入“轻轨”时代,永州交通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毗邻两广的区位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先天不足。随着转移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工业园区大多存在规划滞后、功能不全、配套不足的问题,如园区内标准厂房少,相关的绿化、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缺乏;县域之间产业规划重叠、雷同,产业优势难以互补,产业链条难以形成;企业之间关联度小,产业优势难以互补,行业配套能力差;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没有一家大型物流配送企业,转移企业普遍反映物流成本过高。四是资源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日益削弱。首先用地成本高。按照我省上缴国土资源厅和给付农户的征地补偿金的标准,每征收1亩土地,水田的成本7.42万元,旱土6万元,林地5.5万元,荒山3.08万元,当地政府筹集园区建设用地资金难度较大。其次融资难度大。园区建设发展资金主要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而加工贸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商业银行出于资产抵押不足等方面的考虑,银行放贷的比例一直很低,信贷投入少。再次用工矛盾日渐突出。加工贸易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企业招工难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只能招到所需员工总数的一半左右。五是政策环境尚有差距。据有的客商反映,投资成本高于预期,同类企业待遇不同,技术人才和熟练工难以留住,行政效率不及沿海等,这说明永州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还不够宽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产业转移这块蛋糕,都在纷纷打造政策洼地,竞争日趋激烈。永州周边的贺州、桂林等地千方百计建“园中园”,力图吸引产业转移。粤北山区的韶关、清远等市,依托广东省出台的“双转移”政策,对转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内移客观上构成了吸附式拦截。相比之下,我们的政策环境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明显不及。

机遇十分难得:一是产业转移加快。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复苏超过预期,国际产业转移重新开始活跃。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3.1%,其中美国、欧盟、日本分别增长3.5%、0.2%和1.2%,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达到11.9%,沿海地区企业订单趋多、出口趋旺,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另一方面,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指引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大加快,必

将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高潮的出现。如果说去年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对转方式、调结构还有一些不同看法的话,那么现在对“坚决转、主动转、赶快转”已没有疑议。二是中央政策利好。去年出台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制定了进一步扶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把永州作为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规划,永州发展已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在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上,都特别强调要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明确提出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而且国家正在制定《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以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预期,国家支持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将会更为密集出台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省里更加重视。2008年,省里确定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南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湘南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对34条“先行先试”政策,永州不是“比照执行”,而是“全面通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支持永州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建设”,周强省长年初到永州视察时,又提出要充分发挥紧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将永州建成湖南对接东盟的桥头堡。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定位和省领导的关心重视,是我们继续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强大动力。四是比较优势明显。一个是资源优势,永州劳动力、土地、矿产、水能、农产品、旅游资源丰富,并与沿海地区互补,资源是稀缺性要素,有资源就能吸引老板来开发。再一个是人缘优势,永州有百万人在沿海地区打工,其中有10万能人、2万老板,这些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这些年永州大部分产业转移项目都是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引进来的。第三个是成本优势,永州劳动力、水、电、土地等要素综合成本相对珠三角、长三角优势要低20%左右。最后是生态优势,永州地处湘江上游,生态优良、环境容量大,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很大潜力。

三、思考与建议

转方式、调结构,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当务之急。立足现有基础,抓住难得机遇,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加快永州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一)围绕转型升级引项目。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走生态环保之路。一是承接加工贸易项目,打造加工贸易产业品牌。受价值链内在规律的驱动,珠三角产业由零星转移向规模性转移、由分散转移向行业性转移、由单个环节转移到链条性转移趋势最强劲的是加工贸易产业,承接这些产业最有利的就是靠近珠三角的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加工贸易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技术密集性产业,加工贸易产业不等于低级产业,关键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和品牌。要理清思想认识,在守住节能减排底线的同时,依托综合成本优势,继续大力引进发展纺织服装、皮鞋制鞋、玩具制品、电子元件等产业,实现由加工初级产品、半成品向终端产品、系列产品转变,实现加工贸易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使加工贸易产业成为永州的名牌产业,使东莞崛起之路从这里在永州重演。二是承接精深加工项目,整合提升资源型产业。永州农、林、矿产品资源型加工企业布局乱、产业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要像整合建材、造纸等行业一样,开发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龙头企业,对资源型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粮油、果蔬、竹木、矿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张,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对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必须坚持高起点,引进大企业、新技术来搞,不能再走小打小闹之路。三是承接配套产业项目,做大优势产业

集群。经过多年培育,永州已形成以长丰汽车、零陵卷烟、湘江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具备一定的吸引外来投资的产业配套能力。要围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列出产业配套清单,开发引进配套项目,形成梯度分布、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放大规模集群效应,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四是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动向,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选择我们有基础、有优势的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再生能源利用等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将永州打造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五是在突出承接工业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项目,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

(二)扩大承接视野拓空间。一是既要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也要面向闽三角。珠三角、长三角是我国最具实力和活力的经济区,是目前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地区,要始终作为承接转移的重点来抓。与此同时,闽三角地区客商在永州的投资日益增多,永州长丰的零部件企业、凤凰园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及蓝山、宁远等地的制鞋业,大部分是台商、闽商投资。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即将签署,这必将给永州与台商的合作带来新的商机,我们要认真借鉴外地在台招商的成功经验,切实深化与闽三角地区经贸合作,开拓承接转移的新空间。二是既要注重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也要积极抢占东盟产业转移市场。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永州处在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节点上,为我们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盟国家主要分为三个梯次,新加坡、文莱为第一梯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为第二梯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为第三梯次。近年来东盟到永州投资投资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同时由于近年越南抬高了对外来投资的门槛,部分台商、港商准备把在越南投资兴办的企业迁移到中国内地,这是我们扩大对东盟招商引资的新趋势。我们要瞄准东盟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国家,主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吸引东盟发达国家优势企业投资永州。三是既要“南下”、“东进”抓承接,也要“北上”加强与央企、省企对接。央企、省企基本上是行业内龙头企业,是雄厚资本的拥有者、先进技术的掌握者、科学管理的运用者、优势产业的主导者。抓与央企、省企对接就是抓战略投资,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抓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进企业重组兼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我们要抓住央企、省企调整扩张的机遇,把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来抓。

(三)突出能力建设强基础。除加快交通对接、优化承接环境、完善园区平台、改善通关条件外,要特别突出配套能力建设。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和配套能力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已经不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主要是产业配套能力的竞争。一个地方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为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节约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讲远远超过了优惠政策所提供给投资者的好处。在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把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作为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基础、提高吸引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摸清永州现有产业的底子,按照产业链的要求,采取查漏补缺的方式,大力引进欠缺环节上的产业项目,使每个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要大力发展产业链长、中间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增强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依存、衔接,尽快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积聚成群”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永州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依托铁路站点、高速公路连接线、机场等交通节点,规划布局一批商贸物流中心,逐步将永州打造成湘粤桂边界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配送社会化;积极发展为产业配套的金融、保险、证券业和咨询、法律、会计、信息服务等服务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着力降低企业

的营运成本。要加快要素市场的对接步伐,加速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机制等方面的接轨,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便利化服务。

(四)创新招商方式求实效。面对承接产业转移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认真总结借鉴、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推行以商招商模式,近年来永州道县引进珂沙黛鞋业、江华引进广东新鸿基公司、蓝山引进中山中盛公司、凤凰园引进深圳博时科技公司、冷水滩引进香港达福鑫、新田引进广东客商,实施工程代建、企业代招方式合作打造工业园,形成了一种以商招商的趋势,减轻了政府直接招商成本,应该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服务力度,促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尽快落户、尽快投产见效、尽快发展壮大,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客商满意,帮助我们宣传,使落户永州的企业成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最有吸引力的名片,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广泛联络客商,特别是要选择产业转移客商比较集中的沿海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采取在当地聘请信息员、建立联络办事机构等办法,及时收集了解产业转移的信息,及时掌握产业转移的动向。要着力发展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招商,充分发挥他们联系面宽、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与产业转出地区企业中介组织的联系,形成市场化招商模式。要注重发展乡情、亲情、友情等关系招商,充分发挥永州籍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老板的作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充分运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要研究更加灵活的创业政策,降低门槛,建立扶持创业的金融、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在外各类人员回乡创业,推动产业向永州转移

(五)强化调控手段增合力。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尽管市里对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有一个大致的产业规划,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调控手段,由于各县区、各园区都想加快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统筹考虑的少,往往各自为战,区域内的自我恶性竞争、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采取一些具体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一是加强行政沟通,市里建立日常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联动招商机制,争取招商引资的最佳效果。二是制订激励约束办法,与市里产业承接规划和对各工业园区产业承接重点的定位挂勾,引导各园区错位发展、有序发展。三是联合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客商共引、利益共享。五是探索建设飞地工业园模式,采取GDP分计和税收分成等办法,促进市域内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就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良好的政策扶持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完善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四川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资源;产业配套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明确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备优势以及面临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制定措施,推进本地优势资源与转移产业的有效嫁接,这不仅是推动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上新台阶的需要,而且应对其他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的需要。

1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1.1产业资源富足

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禀赋平台。四川是中国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氣、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四川具备了形成综合性矿物原料基地的基础。如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基础的冶金基地;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基础的化工工业基地;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

1.2劳动力资源丰富

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00年,四川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820万人,占总人口的69.2%,2006年,劳动力资源总数上升为61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0%,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储量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

另外,从劳动力成本看,四川劳动力价格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06年四川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17852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49元,分别仅占北京、广东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4.5%和68.2%,比广西、重庆等西部省市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低212元和1363元。可见,四川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

1.3政策取向积极主动

在各地竞相掀起承接产业转移新高潮的形势下,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四川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2008-2012年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和任务,并在财政、税收、金融、要素促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亮点,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如财政政策上,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税收政策上,对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转移企业,2010 年前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金融政策上,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素支持政策上,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用地预审,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 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按期投产。

2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2.1产业承接配套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现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冶金、采矿、化工、机械、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产业整体实力仍较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信息、软件、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没有形成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相互衔接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建设滞后,转移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其他地区或国外采购。产业配套能力的低下,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抵消在川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利于承接东部企业向四川转移。

2.2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完善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调研发现,当前四川工业园区建设尚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其产业承载功能的发挥。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大部分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条件,物流、仓储、运输、金融、财税、口岸以及其他商务服务的配套尚不完善。此外,一些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虽然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但由于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吸引发达地区同类及关联产业入园发展。

2.3政府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体制效率和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审批项目较为复杂且环节较多,办事机制不灵活,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3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未来,在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主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立足四川优势,找准产业承接的方向和重点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找准本地区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带动效应的产业接口,积极吸纳那些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在四川仍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切忌盲目吸收,要充分考虑四川现有的产业布局以及原有产业结构,注重自身优势产业的培育,使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结合四川在天然气化工业、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以及医药方面的优势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引入既符合四川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又在西部地区处成熟或成长阶段的产业,着眼产业关联配套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壮大食品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建筑材料、医药等产业及关联产业。

3.2完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第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减少政府对照章纳税、诚实、守法经营企业的检查;第二,要优化办事流程,保证转移产业与原有产业协作所需的各种服务,发改委、经贸、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商务等承接产业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绿色通道”,完善“一站式服务”,减少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3.3加强园区建设,打造承接载体

第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的方式,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作为承接载体;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园区投入,加强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仓储、运输、金融、财税、口岸以及其他商务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服务;第三,加强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集约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产业园区;第四,可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工业园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予以更多的优惠。

3.4创新区域合作机制,联手推进产业转移

加强与转出地政府的工作互动,探索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产业输出方和承接方相互沟通协调的工作管道和工作机制。一方面,可考虑出台《四川省与东部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对承接的产业项目提供相关优惠措施,如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土地、水、电价格等方面就低从优,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考虑对项目输出方实施奖励政策,通过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结成互惠互利的战略性合作伙伴,确保“产业转移合作”能得到长远发展,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4).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08Z04);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8K005-3)。

作者简介:孙继琼(1980-),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徐鹏(1955-),男,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3篇

(一) 京津冀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 因为京津冀发展策略的推进, 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逐步变好, 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但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增长速度方面与京津两地仍有较大的差异。天津市2018年地区经济总量已达18809.64亿元, 同比增长3.6%, 人均GDP达12.1万元;河北省经济总量领先, 但人均生产总值占有量偏低, 发展速度逐步减缓。就北京、天津、河北近十年的GDP、人均GDP进行比较, 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看, 北京、天津在总体数值上是低于河北省的, 天津是低于北京的, 2018年河北省的GDP约是北京的I.2倍、天津的1.9倍, 在经济总量上位居第一。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 2010年后天津人均GDP高速增长, 紧随北京占据第二位, 河北省位居第三位, 但河北省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北京、天津的水平。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过程中, 河北省虽然与北京天津的合作趋于密切, 但是由于河北省自身经济发展程度不高, 在整体上的比较中则反映出了河北省与京津的实力悬殊之大。

(二) 京津冀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从近十年京津冀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来看, 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三、二、一”布局,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降低, 产业布局日益趋于高度化和合理化;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中, 由于天津市近几年发展沿海经济取得成效, 因此第一产业占比越来越低,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渐相当;而河北的产业构成为“二、三、一”布局, 第一产业的比例过高, 第二产业相对稳定, 近几年都没有大幅度的改变,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但第三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差别仍然很大, 可见河北省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依靠工业。

二、保定区域经济结构概况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一) 保定区域经济结构概况

根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可知:保定地区2017年生产总值为3132.4亿元, 位居第六位, 增速为6%。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大量的工业转移至河北省, 这一政策使得河北省产业结构极具不合理, 加剧了产业环境污染, 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受到压制,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总体来看, 保定的产业布局是“二三一”的构成。其中, 第二产业是核心地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第一产业高20个百分点。近几年, “二三一”的产业构成在良化, 各个产业的内部构成进行了调整, 保定地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第一产业占比在逐年缩减, 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

(二) 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 保定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了与京津互帮互助的机会, 创办平台旨在接收转移项目, 力图最大化的接收首都产业, 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最有效承接地。

在一体化进程中, 探索出了多种有效可操作的承接模式。期间, 保定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 已正式开启运营模式;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首个创新中心, 已有多家企业成功入驻;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 (一期) 顺利开业, 旨在疏散北京的农批市场商户, 分担北京的拥挤流量。截至2016年底, 全市共与京津合作项目已达516项。满城航天乐凯新材料工业园、中关村 (涿州) 新动力产业园、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都在积极的扩展中。

保定位于要冲的交通运输位置, 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系统, 京港澳高速, 保津高速, 保沧高速连通相接, 构成高速外环, 搭建了自身固有的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 拥有全国知名的安国药材市场、荣城服装市场、白沟箱包市场、蠡县皮毛市场。北京在疏散本身积压商户时, 这些市场都成了首要之选, 都为保定发展流通产业并逐渐形成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应的高强度轻工产业群制造了机会。保定自然资源丰富, 拥有2219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拥有5个煤矿, 20个铁矿, 7个铜矿, 12个锌矿等。

2017年4月1日, 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告,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区, 事关国家发展规划。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新对策, 北京, 天津, 雄安新区成一个掎角之势, 这对于保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助推京津冀协同的发展。北京, 天津大城市周边的城市与其差距如此之大是不合理的, 这不利于三地的共同进步。而设立雄安新区, 可一举多得:不但可以处理河北自身存在的发展障碍, 扫除阻碍, 而且能够有效的疏散北京、天津的过度膨胀问题, 做到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

三、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 产业过度移植的影响

保定在接收京津转出的产业时, 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北京、天津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还有一些劳动汇集型的产业转出到别的地区来疏散京津过度密集产业, 但也有一批产业是由于不符合京津制定政策的规定而被转出的, 对于这些产业, 保定如果不把好关, 不采取高标准就随意引进, 很容易引发高污染企业泛滥成灾的现象。在引进的初期或许可以暂时的带来效益, 提高就业量, 但是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更大的, 这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反而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是得不偿失的。

(二) 协调管理的挑战

拥有健全的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使得保定高效地接收京津产业转移项目, 但是到目前为止, 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完备的地区协调规划机制。

在一体化的进程中, 保定已经与京津共同合作多个项目, 但是却没有建立较高水准的合作平台, 缺乏合作的切入点, 不能确保项目合作的有效进行;另外, 没有建立协调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 对区域的整体利益缺乏全面的认知, 这样很容易造成管理不当, 资源分配失调, 使得保定原有的资源和现有资源不相融合, 这对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很大挑战。

四、保定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一) 要立足自身产业发展情况, 优化产业布局

分析目前保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 做到“知己”;其次对转移产业也要认知发展详情, 了解相关产业的长处与短板, 做到“知彼”, 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 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目标与京津共同发展, 形成互助模式。

然后, 在转移产业的选择接收时, 不可大包大揽、兼容并蓄, 这样不仅会发生京津产业发展同质化的问题, 限制区域间的共同协作发展, 资源也将不能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 因此要选择性的接收, 避免与京津产生竞争模式。

(二) 功能创新合理、服务完善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快速高效的承接京津产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 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 市场企业要配合政府的引导, 从集体金融合作的角度出发,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地区间金融交流合作机制, 共同规划有效的、可行的、具体的金融发展战略, 从而进一步的深化金融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从不同的途径共同吸收资本, 要鼓励中小企业资本进入金融体系。

(三)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携手生态环境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为减轻雾霾、防治污染, 京津冀应加大协商, 共同研究治理对策, 主动探索新的环境治理、景观改善等投融资政策, 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环境目标, 三地可采用协调统一的政策、法规标准, 搭建高效治理平台。避免经济与生态环境步调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此外, 还要积极抓住雄安新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携手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三地可积极协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治理大清河流域环境污染, 改善该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等。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是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举措。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产业转出和产业承接。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的第三大经济特区, 这对河北省来说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而河北省作为产业承接地要抓紧这个契机, 通过承接转移的产业来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力求实现产业转移移出地和承接地的双赢。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

参考文献

[1] 张桂芬.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8.

[2] 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30-34.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4篇

一、扩大出口的作用

1. 吸引外资

对外贸易往往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担保。出口规模越大, 外汇收入越多, 外汇储备就越充裕, 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从而吸引外资。河南吸引外资水平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 有待提高。

2. 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国际贸易是“技术外溢”,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出口的角度分析, 出口的扩大可以刺激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 从而推动技术进步。河南省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较低, 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3. 带动就业的增加

据专家测算,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 对外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将增长1.48个百分点。河南是人口大省, 2011年末河南省人口10489万, 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人力资源第一大省, 有利于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丰裕的竞争优势, 并随贸易成长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出口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与沿海省份相比,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甚至与中西部省份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出口规模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河南省的出口规模与全国水平相比是偏小的。2011年河南省出口总额为192.4亿美元, 全国出口总额为18983.8亿美元, 仅占到全国水平的1.01%。相比之下, 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931.03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由此可知河南省仍属于贸易小省, 且与其作为国民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较不相称。

2.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具体对比河南省与全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特征可以发现, 机电产品出口额、外资企业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较低, 显示出河南省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性质结构和出口方式结构较不合理。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 河南省目前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农产品深加工也处在产业链的底端;出口方式方面, 河南省一般贸易份额较大, 加工贸易份额较小;出口市场结构方面, 市场集中度偏高, 2011年底, 河南省出口排在前三位的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香港和英国, 对这三个伙伴的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额的30%。

3. 高级外贸人才短缺

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特殊性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 但河南省外贸人才总体素质水平不太高, 高级专门人才、高级贸易外语人才、高级外贸法律人才和高级外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 河南省的外贸人才大多分布在大的专业外贸公司和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大企业,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外贸人才奇缺, 这也是河南不少新获自营进出口权的外贸企业都还没有开展过外贸业务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善, 将严重影响河南外贸的持续发展。同时, 省内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非常稀少, 知名企业家不多, 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许多企业后续人才供给不足, 出现人才断层。

4. 区域发展不平衡

对外贸易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外贸易的规模与结构就不同, 河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产业结构各不相同, 造成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2011年, 郑州、洛阳、焦作、许昌等4市出口额均超10亿美元, 总额140.3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72.9%, 构成我省出口贸易第一方阵。剩余12个市只占27.1%, 各市对外贸易差距明显。其中, 出口最少的鹤壁市只有1.2亿美元, 为郑州市的1.2%, 洛阳市的8.1%。

5. 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河南省属于内陆省份, 与沿海城市相比, 对出口贸易的重视不足。河南省资本、人才等经营要素未能实现市场化配置, 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决策机制、监管机制等都很不健全。外贸体制改革滞后, 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不宽松, 致使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河南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2008年以来, 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 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 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 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 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 河南省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这个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为河南借助外力, 承接产业转移无疑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 河南官方数据显示, 驻豫一年多后, 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2011年上半年进出口额94.7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近三成。可见, 富士康落户郑州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出口贸易发展的鲜活实例。

河南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新型工业化大省, 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 如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优势、市场需求优势等, 根据这些优势, 针对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河南要加快出口贸易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

1. 完善出口贸易结构, 扩大出口规模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从河南出口情况来看,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出口的“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卖价低, 以及“一多”——贸易摩擦多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河南外贸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 而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偏低。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量,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 承接东部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发展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以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河南出口贸易的发展。

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是河南出口贸易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但是河南加工贸易起步晚, 规模小, 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体不够多元化, 而且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单一, 档次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推进加工贸易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升级。改善发展加工贸易的投资环境, 加快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培育产业集群;依托河南优势产业, 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确定重点转移来源地和产业, 认真确定引进项目, 建立互利共赢机制, 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 促进河南优势产业与引进产业互惠共生。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河南的劳务出口, 进一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发挥交通优势, 开展国际运输服务业等;充分发展旅游业, 利用河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促进河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

从政府层面看, 加强政策指导, 继续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服务这一优势, 优化政策、体制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发展, 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河南省应加强中原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建设, 积极支持重点承接区域和重点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有选择地重点承接, 河南省在产业承接选择上, 既要立足本地现实优势, 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导向, 同时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 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发挥优势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 综合考虑之下, 河南省应将食品、纺织、电子信息、化工、设备制造、装备制造、汽车、电力等作为重点承接行业, 促进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快出口贸易发展。

从企业层面看, 首先要树立国际化战略目标, 本地相关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来, 可以加强并完善产业链, 为落地企业提供优质的上下游产品;再次, 充分利用河南省的资源禀赋优势, 作为农业生产大省的河南, 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 当地企业与落地企业对这些优势要加以充分利用, 进一步开发, 如提高河南省廉价劳动力的平均素质, 企业要在实践中培训人才, 企业也可以与邻近大学联合, 进行技术创新, 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提高承接产业层次;最后, 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在产业承接过程中, 河南本地企业要善于学习转移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经验知识, 利用河南的后发优势进行创新, 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出口。

摘要:出口贸易可以增加国民福利, 吸引外资, 推动产业升级, 扩大就业,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近十年来河南省出口贸易虽然稳步增长, 但规模较小,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河南省要把握有利时机,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加快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 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针对现阶段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提出加快河南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出口贸易,对策

参考文献

[1] 杨建成.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 (10) :53-55

[2] 陈萍.产业转移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活力, 2010 (12) :27-29

[3] 赖永剑.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 2012 (5) :6-10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5篇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全省上下推进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支撑和产业支撑。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黄金期的到来,江安如何抢抓更多机遇,承接更多的转移产业,将成为今后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目标

当前,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明显,而且产业转移呈现出层次高、规模大、更集中的特点。资料表明,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这为我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我们就要,只要有投资意向的项目我们就追,只要定了的项目我们就干,早下手、快下手、多下手,才能更多承接转移产业,赢得更多的发展先机。2008年,我县要实现招商引资突破20亿元,新引进项目6个以上,其中产值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到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20至30个,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4个以上,阳春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二、突出优势产业,狠抓产业转移承接重点

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我县产业实际和优势,就是要重点围绕重化工、食品饮料加工、竹类加工三大产业来展开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着力延伸壮大三大产业链条,形成相互发展的产业集群。事实证明,产业关联度越高,发展成本就越低。目前,我县三大产业的骨干企业已基本形成,这是我们大力承接关联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在重化工方面,就是要以海丰和锐为主导,重点抓住氯碱、PVC等产业,强化向外辐射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上下产业链条对外延伸。要以硫、磷化工等优势产业为依拓,帮助鸿源化工、金世界化工、双赢化工等骨干企业引进战略伙伴,加快实施技改扩能,积极承接以消耗硫、磷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产业入驻江安,将“产

品”多次消化,反复升值。在食品饮料加工方面,以做大做强做好酒类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按照“扩大基酒,提升品牌”的要求,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全县要实现3-5万吨基酒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我县酒类企业虽然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较差,发展后劲足。我们要通过与知名酒类企业实行合作、联营等多种方式促进酒类产业的壮大发展。泸州老窖酒业与我县宜泉酒业友好合作实现了白酒技术、产量大提升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竹类加工方面,我们一直有着天然禀赋的优势资源,要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吃竹”企业,尽可能地让我县资源就地消化,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产品附加值。当前,重点是要通过努力,争取宜宾纸业尽快入驻。

三、强化招商引资,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我们始终坚持“五个一批”的要求,即“储备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采取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以股份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工作。对瞄准的项目要坚决紧抓不放,抓大不放小。二是要不断优化招商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要让引进的企业在我县用到最低价格的地、最便宜的电、最有保障的气、最方便的水,享受到最优惠的税收、最快捷周到的服务,以最小的综合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充分彰显我县招商引资特殊优势。要将我县的各种资源和能源优先配置给入驻企业,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让企业享受到的优惠成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最大“卖点”。三是要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提高阳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服务效率的若干规定》,强力推行办事程序一线制、行政审批 盖章制、办事效率限时制、服务收费一费制、涉企检查申报制、办事结果问效制等六项制度,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四、加快园区建设,建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建好一流的工业园区,才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最大“吸引点”,也才能解决好引进企业的“安居”问题。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虽然阳春工业园区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和企业自身的壮大发展,对园区要素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的吸纳功

能和承载能力。一是要抓好园区路网建设。特别是要搞好阳春工业大道建设,逐步形成园区切块路网。要以园区为核心,抓好园区对外辐射路网建设工作。尽快完成二大路改造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宜泸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改善园区发展外部交通环境。二是要抓好园区电网建设。要在确保桐梓220KV变电站年底前建成投产的同时,加快阳春工业园区110KV专用变电站建设,彻底解决园区用电问题。三是要解决好园区气网建设。加紧开展园区用气论证和规划,加快园气配气站建设,为园区企业用气提供坚实保障。四是搞好园区管网建设。加快实施园区污水处理项目,规范园区给排水、通信、电力等杆管线建设。五是加强园区服务网建设。加快推进邮政、通讯、金融、就业等服务业向园区延伸,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

五、搞好项目储备,丰富产业转移承接内容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范文第6篇

习总书记在2019年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1]。在疫后经济复苏期,中国积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将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活力1。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

坚持政策方向自信,则需从实践经验中寻找理论基础。出于对深度开放政策的价值与国际产业合作的关注,本文证实全方位开放和产业承接政策对带动内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通过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比对,推断区域对外依存度、城市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性,为保障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协调城市收入差距、坚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道路自信。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成因

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努力,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东部与内陆地区发展差距明显,东部地区亟需寻找产业承接地以突破发展瓶颈,而内陆地区则有待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我国正值从高速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加快建立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寻求产业扩张新动力是跨越转型关口的首要任务2。

(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从长期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年实际生产总值(GDP)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省和北京3。近年来,围绕在中心发达城市周围的省内地级市,其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超过全国内陆城市。例如,广东省东莞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年实际GDP均超过5000亿元;江苏省内地级市: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年实际GDP介于5000亿元~1.4万亿元之间;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年实际GDP介于4000~8000亿元之间;北京周边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年实际GDP介于均超过5000亿元。相比之下,大多数内陆省份、老工业基地、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安徽、云南、甘肃等,鲜有年实际GDP超5000亿元的城市(除省会城市之外);其中,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城市年实际GDP均在5000亿元以下,介于500亿元~3000亿元之间。内陆城市平均年实际GDP在3000亿元左右,仅为东南沿海发达经济区域的3/5,与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收入差距较大。

从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看,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同时,经济集聚现象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之间趋于空间集聚,且自1992年以后,相邻区域发展依赖性更为显著。此经济虹吸现象说明,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吸引要素流入能力较强,对周边地区产业配置亦存在较强影响。又因高速发展的交通、通信设施为区域间要素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地强化发达地区在全国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拉大与内陆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沿海地区依赖港口贸易优势,率先获得改革开放红利,全要素生产率长期高于内陆地区。东南沿海乡镇企业快速的生产率提升,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东南沿海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依靠大量吸引外资、承接国际生产订单,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领先全国的飞速经济增长[2]。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贸易额激增,形成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制造业密集分布于东南沿海港口区域,东部中、高技术行业产业的密集布局,一方面快速带动东部产业集聚,另一方面拉大与内陆地区收入差距、发展差距[3]。生产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吸纳大量就业人口迅速流入,形成较高人口密度、产业规模庞大的主要经济城市。与此同时,中国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起,按行政级别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及扶持,要素流入不均加速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并拉大居民收入差距[4]。建国初期老工业基地、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内陆,日益被隔离在经济贸易网络之外[5,6]。

引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融入世界贸易网络体系,带动内陆地区快速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缩小东、中、西部贫富差距是推动整体社会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有力保障[7]。据此,下文将讨论十八大以来新时期全方位开放政策和国际产业融合对本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深入剖析开放经济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说明自由、开放型经济对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弥合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作用。

二、产业承接促发展,以发展促“弥合”

(一)产业承接与技术扩散理论

国内外学者就开放政策有效性、国际产业融合带来正向经济溢出效应等课题展开充分探讨,Edwards[8]在注意到发达国家存在经济开放倾向后,摒弃开放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仍然坚信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假说。Sarkar[9]强调贸易国吸收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性,一旦本国形成自有技术研发体系,国际产业合作将长期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4。全方位对外开放与持续深化对内改革,仍不失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国策之一[10,11]。“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以深度开放、国际产业融合刺激经济增长;不仅被视为区域发展政策,并且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之一[12]。中国各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越频繁,城市之间、国际之间要素流动越快,由此产生的空间溢出越明显,贸易繁荣、产业分工细化、市场拓展、区域竞争和开放经济溢出共同引致经济增长[13]。开放经济理论要义指出,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均可提高该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令辐射半径内区域共享经济发展红利[14,15]。

(二)开放经济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引致发展差距的弥合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协作存在相互依赖性。发达经济体显著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邻近区域的扶持和带动作用,即为正向经济溢出效应[16]。从中国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毗邻发达城市的地区,例如,广东、浙江和江苏省内地级市、毗邻北京的石家庄市,明显受到相邻发达城市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地理位置更为偏远的地区。目前,中国各地市场壁垒弱化,国内市场整合加强,加之,高效便捷的通信、物流体系为生产要素和产品跨区域流动提供了便利,区域经济溢出效应显著增强[17]。通过承接相邻发达城市产业转移、产业分工和提供产业配套,落后地区可以迅速模仿先进生产模式、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率和管理效率以实现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18]。当然,由于城市初始经济水平、自身禀赋、地理区位、文化习俗的不同,吸引要素流入、构建商业网络、模仿先进技术和产业分工协作的能力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同地区和城市获得的经济溢出红利不同,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更易于实现长足的发展[19]。

三、开放政策与产业承接带来经济溢出红利

本文通过测量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列示实际经济增长率、对外经贸频繁程度和开放度,比对产业承接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观察城市圈产业集聚现象,试证实开放经济与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溢出之间的客观规律,即经济一体化建设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弥合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统计数据与经济测度

本文搜集109个“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近15年连续经济观测值,以区域GDP反应经济发展水平,比对全方位开放政策对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推动作用[6]。观测对象涵盖一线城市5、直辖市6、计划单列市7、省会城市8和区域经济重点城市9,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各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能力10。

(二)“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线城市协同发展,缩小城市差距

自20世纪末起,东南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市率先融入全球产业协作体系,从承接加工订单、发展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开始,逐步缩小与发达出口贸易国之间技术、质量差距,区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稳居城市GDP排名前五位,为我国出口贸易做出巨大贡献11。然而,受要素、资源和技术瓶颈的限束,从产业扩张型经济发展向技术质量型发展转变中,不免诱发实际经济增长率放缓。近7年来,东部地区主要城市实际GDP增长率跌幅不一,有部分城区出现经济发展停滞现象(见图1,虚线框部分)。

反观内陆主要城市近年经济发展速度,十八大以来内陆地区对外依存度、经济发展速率普遍提高,中部地区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均值(见图2)。自2013年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陆中小城市对外经贸合作进程,中西部内陆城市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昆明、沈阳、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等,近7年里,对外经济活跃度明显提高,对外依存度介于1-7%之间,产业扩张带动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见图2,虚线框部分),国际行业交流、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内陆地区发展新动力,产业承接、产业融合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中、西部地区的传统特色商品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出口总值有所增长,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行业出口总额增幅明显;其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海关总署)。2018-2019年,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了近百亿元,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同比增长40%以上(甘肃海关)。

可见,内陆通过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对外深度经贸合作有助于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扩张。鉴于此,实施积极的国际产业融合政策仍不失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注:不同色实线代表东南沿海各城市近15年经济增长走势,绿框内显示近年部分港口贸易地区经济增长率为负,经济发展明显放缓。

注:不同色实线代表内陆各城市近15年经济增长走势,绿框内显示近年大部分内陆地区经济增长率为正,经济发展动能显著。

我国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12。经济体量较大、年生产总值1~2.3万亿元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集中在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圈形成稳定高经济增长集聚区[20,21]。

最近5年,中、西部城市快速承接东部城市产业分工、产业转移,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对内陆存在拉动作用,内陆城市如,南京、长沙、武汉、常州、徐州、成都、昆明、重庆等与东部沿海城市保持同步经济增长。并且,区域经济溢出作用明显,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与下游上海,首尾呼应,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可见,受“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和国内产业融合带动作用,内陆城市如,南京、长沙、武汉、常州、成都、徐州、昆明、乌鲁木齐年实际GDP介于7.5%-11%之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其中,云南省GDP增速高于全国均值2.4个百分点;陕西省和湖南省GDP增速分别为8.4%和7.8%均快于去年同期(国家统计局)。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自2013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增长率达8.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6.4%;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相邻中亚地区经贸往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产业融合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了经济增长活力13。

四、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析贸易开放、区域经济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估“一带一路”建设近7年来产生的实际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全方位贸易开放与国际产业融合对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3个百分点。(2)“一带一路”开放经济建设对中国内陆的推动作用大于东南沿海地区。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已完成了初级工业化,从高速经济增长期向中低速高质量发展过渡,而中、西部作为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更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因而,中部和西部的固定资本回报率高于东部。(3)对城市集群的考察结果表明:现阶段,深度开放政策对中心城市的经济推动作用不显著,相反,对于普通中小城市的作用较为显著。

(二)对策建议

中国领土广阔,各地自然禀赋和发展机遇差异巨大,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市贫富差距、扶持地处偏远的县级市,令各地区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对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持整体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检验深度开放政策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发展稳步有序。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从持续深化对内改革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 营造具有竞争力的“软环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

内陆欠发达地区需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作为,吸引外部企业入驻。地方政府要以精简审批、完善税制为深化改革要义,从税收、投资补贴、精简报批事项等方面,完善中、西部城市、地区产业振兴政策。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为中小企业积极搭建地方融资平台,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控制本地区工业用地成本、人工成本和商用能源价格,立足长远地引导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着重解决阻碍企业发展、审批难等突出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并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质量,鼓励参与对外经贸合作、产业衔接和产业分工,积极协助本地企业迅速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通过技术追赶、商业竞争改变内陆地区落后面貌。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重视科技研发、创新创造对本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培育、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令本土企业从模仿、加工向品牌创新、产品功能创造转变,进而实现“内生型”经济增长。我国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要素配置扭曲,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另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智能技术融合,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市场供需再平衡[22]。通过搭建产业园区技术共享平台,减低企业技术研发成本;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核心要义,从知识产权保护入手,针对知识产品新形态,完善数字化知识产权监管机制,鼓励科研创新;开展多方式技术协作与开发,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网络分工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以诱导创新、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现供给侧改革;通过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以突破性生产性服务引领制造业产业信息化、服务化[23]。

3. 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鼓励区域协同发展

省内相邻城市地方政府要以“协同发展”为主,“经济竞争”为辅,强化合作意识,正向发挥开放经济红利空间溢出,避免恶性竞争[4,19]。完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考虑偏远地区经济禀赋劣势,从多角度、更公平、更高效地考核地区发展质量,将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城市群健康发展问题纳入考核体系,实施有效地方官员奖惩激励,为提高城市群建设质量和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14。相邻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与产业合作有利于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城市集群促进中心城市发展、中心城市反哺周边中小城市的良好态势。

4. 扶持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建立资源型产业网络

通过多种政策支持,积极帮扶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承接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令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到中国经济体系中来,实现发展红利共享、经济果实共享,真正惠及当地民生、生态和社会建设[5]。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既可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又可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形势;走活西部这盘棋,将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5。国家发改委计划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工建设一批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6。守住保障偏远困难地区基本生活底线,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利用网络互联模式令偏远地区共享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实现民生不断改善、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奋斗目标。

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外部局势复杂之际,应着重注意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因而,建议重点以区域间产业承接、产业优化升级为主应对外部局势变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摘要: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反对国际贸易和主张逆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迷茫之际更应充分认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和价值,继续坚持新时期改革开放,推进区域产业承接进程,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本文通过检验长期城市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探索中国城市开放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增长空间特征,对比分析得出:(1)更为深度的经贸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且对中部和西部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小城市的经济促进作用明显,且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东南沿海地区,佐证内陆地区承接中高技术产业、从资源型产业向生产型服务业转变的潜力巨大。据此推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调动内陆地区产业融合、承接积极性,鼓励中心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有助于提高中、西部内陆地区和偏远地区经济增长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鉴于深度开放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主张在新冠疫情之后仍要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以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实现更深层次的改革。

关键词:疫后经济,产业承接,经济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J].中国产经,2016(08):4-7.

[2] Wang,X.,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M],China:Twenty Years of Economic Reform.ANU Press,2012.

[3] Wang,X.,The Route of Urbanisation in China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Rising China:Glob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ANU Press,2011.

[4]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1):97-103.

[5] 刘幼迟.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70-75.

[6] 廖功磊,夏青.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0):116-119.

[7] 赵正永:“一带一路”为陕西开放提供重要历史机遇[J].中国产经,2015(10):60-61.

[8] Edwards,S.Openness,Trade Liberalization,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3(03):1358-1393.

[9] Sarkar,P.Trade Openness and Growth:Is There Any Link?[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8(03):763-785.

[10] 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12(01):181-210.

[11] 包群.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只是线性关系吗[J].世界经济,2008(09):3-18.

[12] 卢锋,李昕,李双双等.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03):9-34+4.

[13] 赵银平.“一带一路”:习近平打开的“筑梦空间”[J].中国产经,2016,(10):4-6

[14] 傅十和,洪俊杰.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1):112-125.

[15] Grossman,G.M.,E.Helpman.Trade,Innovation,and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02):86-91.

[16] Vamvakidis,A.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02):251-270.

[17] 盛斌,毛其淋.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12(01):181-210.

[18] Madsen,J.B.Trade Barriers,Openness,and Economic Growth[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9(02):397-418.

[19]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07):36-50.

[20] 熊灵,魏伟,杨勇.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J].经济学(季刊),2012(03):1037-1058.

[21] 赵奇伟,熊性美.中国三大市场分割程度的比较分析:时间走势与区域差异[J].世界经济,2009(06):41-53.

[22] 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02):13-17.

上一篇:财政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从严治警五查五整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