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

2024-04-28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之一, 其随着石油开采的发展而发展, 也正是由于它的应用强度增加, 使得其潜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进一步阻碍了该工程建设的发展和改进, 为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及使得该工程建设得到实际的发展, 首先需要从质量管理上下手。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进行相应的改进, 进而使得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能够进行有效的改进, 从而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以便于更好的满足油田的发展要求。

1.1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制度不完善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在该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可或缺, 但是随着工程建设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建设难度的增加, 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主要原因就是其本身的体系以及制度不够完善。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凌乱性, 主要是因为其体系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 所补充的版块以及所补充的内容只与发展的时期有关, 与之前体系的内容概况没有过多的关系, 导致体系难以整合。其制度存在的问题就是条例所涵盖的内容不全面, 导致在管理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1.2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对象模糊

造成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效果不佳的又一问题就是管理内容以及对象的界限过于模糊, 主要表现就是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管理内容所限定的范围方式不明确, 例如, 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进行质量管理, 而对于材料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具体步骤、数据等没有具体内容的规定, 导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无法进行具体的管理以及管理的方向、管理的流程没有一个科学的结构。管理对象极为限定, 主要就是施工人员的管理, 由于进行管理的对象不全面, 导致管理的进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1.3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导致管理制度的实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建设知识以及施工内容较为多样, 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涉及的原理以及技术较为繁杂, 进而导致管理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过于多样, 这就导致大部分管理人员无法达到指定的标准, 管理的发展与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不相符, 由于两者的矛盾性导致两者之间无法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2 强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

2.1 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化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改进方向之一就是有据可依, 其主要进展的方式就是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化, 主要步骤就是查找出制度条例中条理不清晰以及限定内容模糊等问题, 针对其存在的具体不足之处, 进行合理的改进分析, 在管理进展过程中存在制度没有限定到的范围, 进行条例补充。

2.2 对质量管理内容和对象进行规定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化过程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完整化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对象,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内容进行完善的主要方向就是将实际管理中不涉及以及不包括的内容进行补充, 经过实际的管理得出其内容需要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勘探管理等, 主要就是对施工整个过程的各个进程都进行管理, 对于施工中所运用到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行管理。对管理对象的限定就是施工人员、勘探人员和设计人员等。

2.3 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素质加强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基础内容的强化, 主要就是进行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对其进行强化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关联化发展, 实施的主要方式就是完善化管理制度的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限定, 使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3 结语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在油田地面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作顺利进行, 需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可行的监管体系,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摘要: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是石油开采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原因是因为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是进行石油开采的基础, 也是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重要保障之一。在石油开采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为使其运行效果以及使用质量得到保证, 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本文主要对如何强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强化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勇.油田地面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10) .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1.1审查设计图纸, 完成交底工作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质量的优劣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查与施工技术交底。目前很多承建单位并不会主动参与进审查设计图纸这一工作环节中, 设计单位难以将工程设计理念、施工技术、施工重难点传达给承建单位, 更不用提双方就以上内容达成共识, 这一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此, 应使承建单位与设计单位在施工前期就设计图纸与技术交底等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方面可以让承建单位详细了解设计理念和施工注意事项,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设计单位针对承建单位提出的不足或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1.2优化施工现场的安排与布局

作为施工建设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 施工现场的安排与布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发生的油田地面施工安全事故,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没有经过细致地安排而造成的。对此油田企业一定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科学、合理地布置地面施工现场。油田企业首先需对施工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治安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后, 现场的施工材料与机器就能够避免丢失, 非工作人员闯入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其次是安全警示标语与提示牌的设立一定要醒目;最后是安全值班月的定期摸排工作, 对施工现场不安全用电、用气等现象进行逐一地排查, 杜绝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安全。

2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2.1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

安全问题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都位于首要地位, 油田地面工程也是如此。由于油田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运用到一些大型机械, 甚至有些机械需要人工高空作业进行操作,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 油田企业一定要安排专业的技术团队制定出严谨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机械的安全性之外, 还要为工作人员配备整套的安全设施。高空作业或大型机械作业的技术人员一定要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方能上岗。现场技术指导与安全监管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

2.2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

施工质量的高低对该项目在工程完工后投入使用的情况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油田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想得到提高, 质量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得到加强。工程施工人员一定要在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质量管理要求与标准的指导下, 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油田工程监管部门需定期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施工现场提供监督与指导。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当然不能局限于竣工之后的验收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油田企业要对工程项目展开随机抽查, 当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告知施工队伍, 避免问题扩大化。

2.3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工作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工作工程量大、工期长, 施工队伍中的技术人员需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施工计划, 对每天的工程进度加以严格的监督。当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 施工人员需沉着面对, 并在最短的时间里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制定出应急方案, 尽最大可能保证施工进度。同时, 油田企业还要做好相关数据整理工作, 包括施工数据、施工进度、出勤人员名单的内容。

3提高质量管理关键的竣工验收工作

3.1聘请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

竣工验收工作属于整个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油田企业应聘请一些专业素养极高的验收人员来展开工作, 除了专业人员, 验收人员还需具备高尚的素质, 以防止在验收工作中徇私舞弊, 导致质量低下的工程被投入使用。

3.2严格遵照国家的相关标准

在工程竣工之后, 验收人员一定要在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展开验收工作, 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 只有这样施工队伍才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 工程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

3.3对施工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存档

工程竣工、验收完毕之后,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那就是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资料进行存档处理。相关部门汇总完数据之后需将其上传给企业的管理部门, 由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员来分析、核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核对完毕后统一交付档案室归档保存, 为以后工程的维修与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4结语

综上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在油田企业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向加强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一定要在前期做好审查图纸与交底工作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排与布局, 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加以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 还有竣工验收与数据归档工作同样影响着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劣。

摘要: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油田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环节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直接影响着油田工程的质量与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从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竣工之后的工程验收工作这三个环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 以期能够为油田企业提供一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

参考文献

[1] 武宇伟.强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 10:115~116.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制造业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产业基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传统制造业受内外部环境约束明显、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等主要问题。新时代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转换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完善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发展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制造业实现的每一步突破与创新,都是经济前进一步的有力注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坚持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新时代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第二,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的发展;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有效配置资源、高质量的投入产出比的发展;第四,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发展 〔1 〕53-5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如何改变我国制造业利润微薄、产业低端等发展困境,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性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提出切实将产品质量列入国家行动,表明质量强国逐渐纳入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更依靠创新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注重幸福导向、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更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尤其需要关注我国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国之重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产业〔2017〕2000号)指出,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再工業化”和“制造业回归”步伐加快,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制造业领域,而是聚焦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领域,继续抢占研发、技术、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制高点。当今世界,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技术呈现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五大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需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工业转型升级、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利用专业化产品和多元化平台优势,带动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通过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逐步形成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新引擎,以期占领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为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绿色是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开放是高质量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共享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普遍形态 〔3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积极鼓励创新、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质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衡量经济发展就需要以高质量作为新的指挥棒。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提出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深度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制造业产业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

高质量发展就是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质量变革实现了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型,效率变革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动力变革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 〔4 〕。我国是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创新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的历史阶段,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在现代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实现经济振兴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制造业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才能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制造业受内外部环境约束明显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逆全球化”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衰减,“全球化红利”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透支现象,以增量改革为特征的“体制转型红利”也基本释放完毕,出现了许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比较明显的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逐年降低,到2016年增速仅为6%,已经低于我国经济整体增速。当制造业企业发育成熟时,恰好也是企业处于“路径依赖”期,制造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技术,创新所需内部动力相对薄弱。传统制造业产品质量只需满足安全、经济实惠等特征;而现代制造业除满足以上特征外,还需要具有个性化定制等因素,并重点突出质量意识。因此,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不断适应企业创新的步伐,逐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资源利用为主导、以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 〔5 〕。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仍存在分布不集中、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等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在取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总体呈现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我国制造业在实现技术密集型生产的同时形成绿色化生产模式,需要推进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化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

(二)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的持续攀升,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导致制造业企业成本不断攀升。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长期以来坚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薄利多销的营销理念已经不可持续。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高消耗、高投入、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缺乏核心技术人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大量传统制造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开发的产品多为模仿型、改进型产品,因而被锁定在全球价值网络低端环节 〔6 〕。我国制造业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工业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对制造业增长起关键作用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当前,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少,我国制造业增长长期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短板逐渐显现。在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刻调整期,市场需求乏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受到严峻挑战,倒逼我国制造业走质量为先的发展道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孕育新变化,高端工业在向发达国家回流,低收入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使得我国受到双重挤压。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增长速度换挡、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弱等新现象,其实质表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依赖技术引进、依赖外资、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忽视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制造业昔日所依赖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工业化红利、全球化红利正日趋减弱,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压力增大。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第三次工业革命三大挑战。制造业产业比较优势正在“汰旧换新”,我国产业淘汰和转型的步伐较快,但新兴产业的成长赶不上传统产业淘汰或转型的步伐,在断档期缺乏接续产业的条件下,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举步维艰。

(三)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进一步發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首先必须在世界上继续扮演好制造者的角色。中国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某些局部领域,如航空航天、高铁、核电、高压电输送等,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仍存在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与一部分高端行业供给不足、高端制造业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亟待突破。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大多数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主,技术等级包括设备、生产工艺都比较粗放,部分中小企业正遭遇市场淘汰危机。我国经济既面临着经济增速减缓、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经济增长传统动力日趋式微等国内问题,也面临着“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后发劣势”等国际性难题的挑战。同时,目前制造业企业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优质、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质量提升动力较弱,在一定意义上看,我国是“制造大国、工业大国,品牌弱国”。我国制造业产品整体质量欠佳,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十三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长与转型高度融合,增长直接依赖于转型。从短期看,增速很重要;从长期看,转型更重要。在众多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影响下,央企以及地方国企在招商引资大项目政绩观的强烈激励下,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以及能够获得较低融资成本的央企及地方国企,事实上可归属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化行业产能扩张最快的经营主体之列 〔7 〕。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淘汰等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一些龙头企业开始实行“主业制造、副业房产及金融投资”的运营模式。

(四)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

从社会整体结构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卷入工业化的2.5亿农民,从事的职业已经成为产业或服务业的工人,在建筑业、制造业、采掘业以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8 〕103。虽然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大多数企业缺乏高层次的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迫切需要积极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随着制造业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使得一部分缺少掌握关键技术和部分核心技术的企业,只能通过压低职工的工资来获得微薄利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要弘扬“工匠精神”,更需要重视“大国工匠”的培养。一些制造业企业往往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作单纯的人事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长和价值认知等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没有将创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升到企业的战略规划高度。我国从事制造业领域的产业技术工人存量较大,并且工种门类齐全,是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但是,由于企业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高技能人才不够重视,没有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导致人力资源出现闲置浪费,造成人才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出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制造业是各类资源要素最集中的领域,因此,制造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门类齐全、行业众多,而且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引领、协调成为内在要求、绿色成为必要条件、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本质要求的发展特性,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技术标准、节能环保性能,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增强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我国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基础好、产业配套强、创新要素全等独特优势,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由要素规模驱动向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变。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地向符合审美、品位独特、绿色、个性化等精神体验层面等“软需求”提升,迫切要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随着全球模块化生产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特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发展,通过价值链提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期,制造业发展迫切需要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变为质的飞跃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高高品质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水平,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新工业革命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竞争格局,大力激发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创意、设计、研发、推广、营销等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开发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以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转换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企业,而高素质企业的发展又依靠高素质人才。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9 〕。在新时代,要让企业家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绽放光彩、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应突出弘扬以下三个方面精神:一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敬业精神。二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三是勇于拼搏、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10 〕。当前,我国科研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并逐渐成为世界技术创新的新成员,继“世界工厂”后,我国将成为“全球实验室”以及技术创新的“孵化之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制造业,必然要求制造业企业实现增长动力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等创新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转换,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力提高劳动力质量,通过内涵与外延共建提升劳动力升级红利。劳动力质量提升要从知识提升向技能提升转换,从学历教育向技能教育转换,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各层次人才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创新工业文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我国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向不断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转变。从产品层面看,应把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質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完善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市场环境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密码。我国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关键是要靠改革创新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我国将创新置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大力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我国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长远看,我国制造业应努力实现创新能力、质量水平和人力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多重提升,积极响应“质量优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优质制造工程,不断丰富工业文明的内涵,以确保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适用性,逐步提高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从产业层面看,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要求实体经济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提高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持续成长的能力。从企业层面看,应把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与大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结合起来,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运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国要从高速增长阶段顺利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在于转换发展动能,由低端要素投入驱动为主转向高端要素投入即以创新驱动为主 〔11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系统工程,需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协同共生、核心平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支持,奋力走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陷阱。创新是提升制造业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质量依赖于中国创新,建设制造强国也源于中国创新。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我国需要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和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2019年7月2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在第14位,较前一年上升3个位次。新时代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制造业质量优势。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推进全球工业生态体系的重构迭代和全面升级。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到2025年中国要迈入制造业强国之列、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创新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将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稳步迈进。我國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相结合,紧紧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形成更强大的创新力,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工业强国建设的主阵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方兴未艾,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交相辉映。我国已经不能再走“要素驱动、投资拉动”的老路,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围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两个重点,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围绕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结构不断优化。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关键在于实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和效率的统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要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视角建立开放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激发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激发多元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整体价值链升级,打赢制造业竞争力争夺战,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以创新、绿色、协同、开放、共享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陈彦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突破口〔N〕.光明日报,2018-05-29(15).

〔3〕吕守军,代 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及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19(03):16-22.

〔4〕任保平,张星星.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发展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J〕.东南学术,2019(06):127-136.

〔5〕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02):125-132.

〔6〕盛 革.传统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模块化价值网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3(04):105-109.

〔7〕张 杰,宋志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局、风险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6(04):123-129.

〔8〕华 生.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5-29(02).

〔10〕张蕴萍.让企业家精神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N〕.人民日报,2018-05-28(07).

〔11〕彭五堂,余 斌.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三级追问〔J〕.理论探索,2019(03):14-20.

责任编辑 于晓媛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卓越计划”要求参与专业和所在学校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文章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论述为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学生生源、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和学校政策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200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将“卓越计划”列入2010年教育部重点工作,这是我国开始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参与“卓越计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卓越计划”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卓越计划”,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学生生源质量保障

“卓越计划”鼓励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两种方式选拔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一是在高考招生计划中单列“卓越工程师”班招生,根据学生的志愿和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二是从在校本科生中选拔,遴选数理基础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技活动或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了解“卓越计划”后,自主报名,通过笔试、面试后,才能人选试点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采用单独编班的方式,每届招收2个班,每个班30人。试点班学生数量坚持控制规模、适度流动、严进严出的原则。对试点班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警示手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培养,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试点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出现学籍警示、考试违规、不服从企业管理规定并造成恶劣影响、难以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等情况时,将被取消试点资格,转入非试点的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对学生在试点专业学习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和学分,我们将根据所修课程在非试点专业的相关性和要求,通过课程学分替代予以解决。

2.师资队伍质量保障

“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制订各类奖励政策,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试点班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优先聘任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对没有工程经历或工程经历较少的专职教师,学校将创造条件,派遣其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这样,教师得以更新工程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企业学习阶段,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从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担任试点班的专业兼职教师,他们既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又承担企业课程或实践项目的主讲或指导工作,还担任本科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3.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1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依据上述思想,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环节。

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基础与问题描述、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工作后职业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将为学生学习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及交叉运用,顺利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保障试点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环节被分为基础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环节。基础实践环节包括综合性实验、企业认知实训和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计算机基本操作、个人软件开发等技术与技能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具体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企业项目实训、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尤其是到企业学习和现场实践,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在项目中承担研究、设计和管理等角色,培养了自身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对企业产品、工艺、技术及设备的使用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我们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

3.2教材建设成果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得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选用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精品课程组编写的教材,并计划联系其他院校教师、企业工程师一起参与编写并出版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教材。现已出版《ARM DS-5使用指南》《Flash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离散数学》等,计划明年出版《Unity 3D虚拟现实设计》《OpenGL 3D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等。教材建设全面覆盖专业课,主要涉及软件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两个方向。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尽量选用企业产品开发实例,采用任务驱动型编写模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介绍。

3.3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变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新方法,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探索性实验、课外科技制作、教师组织研讨课等。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实验室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传授教学内容,通过边学边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3.4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从以试卷考试为主,改为以评价工程设计或综合项目开发为主的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逐步向运用能力转变。考核的重点包括问题的准确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设计能力、项目的最终设计成果等。学生通过答辩展示项目成果获得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

4.政策保障

“卓越计划”要求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4.1学生管理

试点班采取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为每个班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一名班主任,每五名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试点班实行双导师制,即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原则上从一年级开始为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对具体科学研究项目、工程实践项目等提供指导。从三年级开始,学院为每个学生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指导工作。由企业导师和学业导师共同确定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选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并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

4.2教学管理

1)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突出实践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基础实践环节要求一人一题,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并参加答辩,评审组对此进行评价。综合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按组完成,每组5-10人,由教师指导,组内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工程项目。考核方式采用小组内的项目经理打分和指导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

2)构建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

企业直接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重点负责企业实习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等,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吉祥腾达有限公司、桂林优利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由校企双方组成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3)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和检查。

试点班学生80%以上的毕业设计题目为结合本专业的、主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横向项目,题目突出设计性和综合性,毕业设计的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独立科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为4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即学生一进入企业学习就可进行毕业设计。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检查和论文答辩。

4.3学籍管理

对试点班的学生按校内学习阶段和校外学习阶段建立学籍管理机制,校内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措施基本不变,学校负责学生档案的建立、资格认定、成绩登记、学位评定、证书发放等工作。企业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由学校联合企业兼职档案员建立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制定考核标准,进行成绩考评和登录工作。学生在企业完成学习后,由企业将学生的企业学习档案、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成绩等转至学校。校内和企业学籍档案一起构成学生大学期间的完整学籍档案。

4.4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为加大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应尽快形成一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制定有效的人事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励和保证现有专职教师到企业获得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具体有以下措施。

1)加大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的高级工程人才的引进力度。

学院主动与IT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联系,希望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能将他们的最新技术一并带入学院。学院将根据相关政策在工资、绩效、住房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高级工程师良好待遇。另外,设立“企业教师”岗位,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并指导工程实践、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等。

2)建立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的激励机制。

激励政策包括教师挂职或顶岗工作期间的工作计入年度工作量考核,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教师往返企业的差旅费以及必要的岗位工资。

3)制定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

学校制定政策,在重视学术水平高的纵向项目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实际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实施卓越计划的专职教师进行业绩考核、职称晋升时,横向项目享受与纵向项目同样的待遇。

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教师,学校将最终以他们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研究、知识产权、专利发明、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满足“卓越计划”要求和晋升职称的主要考核与评价指标,不再仅仅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

4.5经费投入

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为本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参与专业的经费投入,资助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

为促进参与“卓越计划”专业的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试点专业按省教育厅资助经费的1:1配套下拨资助经费,即每个专业每年可获得教育厅20万拨款和学校20万配套资金,共计4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等开支。学校还为每个专业的试点班按每个班每年2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用于聘请导师、班主任及相关管理工作开支。学校适当提高了承担试点班教学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系数,按普通班的1.5倍核算教学工作量。学校的师资培训经费向试点班专职教师倾斜,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政策也向试点班倾斜,同时学生实习费用在原有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以补充在企业实习的费用支出。

5.结语

为切实推进“卓越计划”,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有序地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选拔对科技活动或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其次,培养、引进和外聘一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素质工程专家;第三,改革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紧密结合企业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为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实施“卓越计划”以来,试点班的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项目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比普通班高,参与国家创新性实践项目和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人数比例也明显高于普通班。工程实践型师资力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青年教师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能力明显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提高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成本,以及如何将试点班的经验应用到普通班,让更多的学生从教学改革中受益。

(编辑:彭远红)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建筑业由于其独特性,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施工工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2)安全是确保质量的前提。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3)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4)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5)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2.1建筑市场管理与监督不够完善

现在建筑承包单位关注更多的不是如何完善工程实施,而是中标的多少。承包单位希望接到的工程越多越好,但却不顾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标单位低价把自己手中的工程外包给其他小的施工队,从中赚取差价。而这些施工队没有相应的资质证明,管理松散。因此,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不能保证施工中工人的人身安全,更不用说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可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筑行业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密切相关,这需要政府从严把关。

2.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强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对于施工现场的很多安全隐患不闻不问,未能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上下脱节,无法更好地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最终酿成恶果。

2.3安全经费的匮乏,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

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部分,施工项目现场甚至无任何安全网等措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4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单位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导致建筑工人长期作业,超负荷工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2.5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较低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人员,但有些施工单位在不了解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施工。员工在施工中屡犯错误,给施工安全留下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施工随意性很大,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施工过程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

3、建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3.1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确保建设工程优质、高效施工的前提下,应当制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要规定建设工程的主要管理工作及其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还要制定一套约束施工行为、组织施工活动的相关规范,并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及时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责任的划分,明确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及其施工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全面地开展和实施。此外,为了避免安全管理制度的流于形式,或者出现安全监管上空白,需要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进行不断的完善,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先进性和有效性。

3.2强化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第一,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对领导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掌握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第二,贯彻实施培训考核合格上岗等国家制度,建筑企业领导者、项目领导者以及安全管理员要定期参加国家安排的培训考核,以符合工程项目施工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配置的要求;第三,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前的安全培训,并严格考核,在确保合格后才能录用;第四,对于特种作业来说,除了要对人员进行常规的安全培训外,还要对其进行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经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允许其上岗作业;第五,对劳务作业组,要做好班前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安全防护以及重点管理等工作,并让作业人员了解安全风险及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手段,通过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最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3关注安全技术交底,为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技术交底,指的是根据设计图纸与辅助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依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范,进行技术资料的编制,指导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在进行分项工程的施工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方案与经批准的施工设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通常,安全技术交底包括两个主要内容:(1)在确定施工方案后,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既定方案进行补充与细化;(2)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施工人员,以确保他们的施工安全。在完成安全技术交底之后,参加技术交底的所有人员都要签字,由安全管理员、施工负责人以及生产班组各自留一份,并进行存档。另外,一定要避免没有交底资料、照抄资料、资料造假以及后补资料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3.4增加安全管理经费的投入,切实确保施工安全

确保充足的安全管理经费,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经费充足才能保证安全培训的开展、安全警示或标语的齐全、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安全知识的广泛宣传、防护设施配备的完善以及防护用品的足额发放等。只有在经费投入到位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真正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

3.5提高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合理奖罚、有利执行

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整治以及已经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项目,要对相关的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事故责任,做到有章必依、合理处罚。而对于那些严守安全管理职责,不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从未发生安全事故的管理人员,则应给予奖励与支持。如果对相关责任人不予处罚或者处罚过轻的话,实际就是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违背与否定,同时也是对建筑企业形象与声誉的破坏与否定,这会严重阻碍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加大优秀管理者的奖励力度,能够为其他管理人员树立学习的典范,促进他们认真工作的积极性。

4、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在施工生产中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就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国家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系统工程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冼辉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0(6).

[2]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0(7).

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一、强化民商法建设的主要方式

强化民商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的方式有三个:一是加强民商法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是加强民商法的专业培训, 三是开展民商法的教育活动。

( 一) 加强中国民商法法律意识的培养

民商法的法律意识自发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培养, 尤其是在我们的国家民法和商法的案件触动感不强, 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对法律意识的培养有一定作用。该方法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民商法在大规模普及知识作用, 其次,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商法。

( 二) 加强民商法的专业培训

专业化的培训应该在强化民商法的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对于民商法专业化程度高、在生活中不常用等特性, 阻碍了民商法的建设。我们应该重视民商法意识的培养, 专业化的培训是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过程中, 民商法的培训是一个重要的展现形式。

( 三) 开展民商法的教育活动

该途径是一种以提高民商法被所有人熟知, 而不是少数, 这个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 如通过提供小学合适的课程, 开始培育一些相关的民事和商业法律知识, 到目前为止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强化民商法建设的重要意义

强化民商法建设不仅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保护公民的权利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一) 强化民商法建设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其真正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单一的综合性法律制度, 使每一项权利成为法治建设的保证[2]。这里是指法律体系是一个完整的, 科学的, 严谨规范的制度, 法律制度应该有一个现行法律使其在功能上协调, 监管上透明。由于在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安全等领域, 企业和法律标准之间的监管之间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就必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进行干预。民法和商法应该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完整的、完善的国家法律制度, 影响我们国家的法治进程。

( 二) 强化民商法建设, 对保护公民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法治国家, 需要社会成员创造法律和法律意识的规则, 以有效运作的现行法律框架。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维护稳定的第一定律的所体现的规则就是法律, 现代法律意识的规则, 不只是建立现代司法系统或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一套法律。

民事和商业法律意识的概念是人们对财产的平等和维护人际关系的保证, 因此, 民法和商法中涉及的领域, 由于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 因而有民商法, 非常广泛的概念范围。因此有人认为民商法方面加强民法和商法的现代教育, 文化和公民的平等, 人权条约等, 以健全民商法律公民的意识, 提高法治在现代化的应用推广。

( 三) 强化民商法建设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维护, 以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同步发展, 否则会导致社会的不当发展。法制现代化, 最终应该是一个市场经济和服务的良性运转, 以法律为经济基础是符合上层建筑的理念的。

首先, 在整个法律体系, 民法和商法, 可以说主宰主要产品的市场经济。民商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规则, 市场经济的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追求公平和自由秩序的法律意义的主要目的, 是商品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程度最高、权利平等的体现, 理性追求市场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是法律概念的保证。

其次, 民法和商法是调整公民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发展, 是个人和企业组成的社会自由。确定民事法律在现代社会, 民间和商业规范的社会关系, 但不限于商品市场, 经济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市场经济关系无疑是民法、商法基本调整的重点内容。因此也决定了市场经济发展必然的法律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延伸, 民法和商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体现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三、总结

通过对强化民商法途径和意义的分析、阐述, 可以得出, 只有强化民商法的建设,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才能保护公共的合法权益, 才能实现法治建设国家的目标。

摘要:民商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在稳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民商法的建设, 在一定意义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法律体系的完整性需要民商法的参与, 民商法也成为法制教育必不可少的行动准则, 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了民商法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民商法建设, 对于变革重刑轻民思想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完善民商法的制度, 健全法制制度建设, 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商法,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论加强法律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5:121.

上一篇:智能建筑工程风险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智能电网电力通信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