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理解;教学设计;城市地理学

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的融合渗透,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1-7]。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翻转课堂2.0时代也已悄然来临[8-9]。从本质上讲,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它颠覆了“先教后学”的惯性思维和“师主生客”的师生关系[10]。同时,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翻转课堂2.0则是翻转课堂的升级版,是技术支持教学的高级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实现创新驱动的智慧学习[9]。无论是翻转课堂1.0还是翻转课堂2.0,其核心要义都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从根本上来看,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理解核心问题仍是翻转课堂应该把握的重点[11]。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基于面向理解的教学目标,将翻转课堂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城市规模分布”教学设计中,不仅对于《城市地理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还可为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一、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克服了传统课堂偏重死记硬背的弊端,不仅能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2-14]。它是一种更多地接近高层次教学目标——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等的教学活动[15]。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理解上的偏差,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偏离教学的本质,只注重外在形式,导致出现一些异化现象[16-18]。

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则强调翻转课堂无论采取何种教学策略,都应该回归教学的本质。理解不仅是指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包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阐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理解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19]。从本质上看,理解性教学理论不只是一种课程理论,更是一种教学设计理论,它为促进理解的教学明晰了主攻方向与具体路径[11]。

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根植于理解性教学理论。与传统的翻转课堂相比,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以促进学生对衍生性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关键技能的熟练掌握为核心目标,以学生理解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20],是一种比较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因此,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不仅是对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我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呼唤[15]。

根据理解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四点:(1)设定理解性目标。理解性教学目标是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贯穿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始终。教师应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定翻转课堂教学目标;(2)设置衍生性主题。衍生性主题是实现理解性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是串联教学内容的纽带。在理解性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特质和教学资源条件,设置一些与学科内容高度相关、容易引发学生兴趣、能够产生持续探索的主题;(3)组织理解性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力图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学科体系的理解;(4)实施持续性评估。事实上,评估应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

“城市规模分布”是《城市地理学》课程的核心章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既涉及城市规模分布的经典理论,如城市首位律、位序一规模法则等,还涉及城市规模分布的一些定量测度方法。不仅如此,该章部分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也较为紧密,尤其是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该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本文选取《城市地理学》课程“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为例,详细阐述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一)设定理解性目标

对课程学习要求进行深層次分析,提出课程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别确定自学目标、课堂目标和实践目标。其中,自学目标不宜过高,课堂目标应聚焦,实践目标要具有针对性。根据这些要求,本文首先提出了本章内容教学的总体目标,然后对总体目标进行了分解(见表1)。其中,总体目标是在仔细研读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当前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前沿和现实社会关注焦点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城市规模分布的测度方法,理解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机理,正确认识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方针”。自学目标、课堂目标和实践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落实,三大子目标各有侧重,但衔接紧密。

(二)设置衍生性主题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在“城市规模分布”一章中,学生需要回答的衍生性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驱动机制有哪些?”。之所以选择该问题,不仅是因为该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而且还在于该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具体来讲,这个问题不仅能够串联起课程前面章节所学内容,譬如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市的产生于发展、城市化原理等,还基本涵盖了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如城市规模分布的内涵、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因素等,需要学生在掌握核心理论和模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具有很高的显示度。

(三)组织理解性活动

课前,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并按照知识点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根据教材内容和个人理解,本章知识点大体可分为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部分,即城市规模分布基础理论、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方法、城市规模发展政策实践。因此,针对每个部分准备1篇权威期刊论文供学生研读,并要求学生做预习笔记以备检查。同时,布置练习测评,要求学生根据事先提供的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10年4城市指数、11城市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帕累托指数,以检验学生对城市规模分布测度方法的自学效果。

课中,组织学生围绕衍生性话题展开分组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答疑。在讨论前,向学生展示1992-2013年中国夜间灯光遥感影像,进而导人课程。在讨论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必要时进行讲解、辨析。同时,应避免先人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尽可能激發学生的质疑热情和探索欲望。

课后,布置并批改作业,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与练习测评相比,课后作业需要学生深人了解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国城市形成与发展、中国人口统计等相关知识,侧重考察学生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化机制的理解。最后,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围绕城市的定义、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城市规模分布相关理论和方法等内容进行反思,进而促进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四)实施持续性评估

“城市规模分布”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并贯穿全程的,不仅包括课前的预习笔记和练习测评,还包括课堂小组讨论、个人表现、出勤,以及课后的课程作业和学习反思。检查预习笔记的目的在于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以便调整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小组讨论评价重在考察学生之间的合作态度和小组汇报总结的能力。个人表现评价主要侧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课程作业能反映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学习反思则体现了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诉求。

三、结语

客观地讲,翻转课堂并非无所不能的教育神话。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需要回归教学的本质,应将增进学生对课程和学科的理解作为中心任务,来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也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能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资源储备情况灵活安排。对于一些现实感、画面感强的理论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不仅如此,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质,根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的放矢,合理安排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还是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不宜过分加重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负担。

《城市地理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地理类本科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其中诸多教学内容都比较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应用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理解,助推地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子超,基于微课和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9):130-134.

[2]望俊成,李幸,郭传斌,等.中信所《数据可视化》课堂的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J].情报学报,2016,(8):800-805.

[3]单良,梁慧珍.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师范生从师技能培养研究——以地理师范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36-141.

[4]吕晓娟.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98-102.

[5]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6]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8):58-61.

[7]赵呈领,徐晶晶.翻转课堂中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能力发展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设计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5,(6):92-98.

[8]丁永刚,金梦甜,张馨,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6):95-101.

[9]祝智庭,雷云鹤.翻转课堂2.0:走向创造驱动的智慧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6,(3):5-12.

[10]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11]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67.

[12]海伦·克朗普顿,朱迪思·邓克利-比恩,彭一为,等.翻转高等教育课堂:翻转课堂框架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8):34-43.

[13]刘艳斐,乜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61-66.

[14]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星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15]刘向永,王萍,郭鹏飞,等.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8):52-57.

[16]李利.旨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7,(4):67-73.

[17]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

[18]卜彩丽,孔素真.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2):26-33.

[19]陈明选,刘径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8):10-16.

[20]陈明选,杨娟.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5,(6):95-103.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渗透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生活的圈子不大,见到、听到的信息主要是身边的事例,而且他们正处于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粗加工的阶段,所以在中学阶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非常必要。因为对于乡土地理的深入教学,不仅有利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育,也有利于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同时又可以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故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乡土地理的内涵

乡土地理泛指家乡地理。然而家乡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在我国,有人从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出发,主张乡土的范围应该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观察,亲手摸到、经常接触并生活在其间的那部分地理环境。

日本1—3年级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校和家庭周围讲起;到中学阶段,乡土地理的讲授范围逐渐向外扩展。

我国地理学界人士认为,我国的乡土地理,大体上以行政区划的县级作为其空间范围较为适宜。如果以省级行政区作为乡土地理的了解范围,则显得范围过大,其乡土地理特点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如果以乡镇级行政区作为乡土地理的了解范围,则又显得空间规模过小,地理规律的区域性特征难以表现。但县级行政区划往往具有一定的环境规模和资源条件。我国的县级行政区界大多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时一个县的经济结构、文化景观及民俗特色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以县级行政区界作为我国乡土地理了解的空间范围,适当照顾到省、市级行政区和乡镇级行政区乡土地理了解的特点,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故此,乡土地理即为县域地理。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乡土地理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本来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同地理环境中的若干要素打交道。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其生活空间不象成人那么宽广;他们主要生活在本地即同一县域或相邻县域。听到、看到的大多是身边发生的东西,也即生活中的事情。就以我们临洮县城及郊区布局状况分析为例。我县县城郊区的种植业传统上主要是大片种植小麦而目前几乎绝大部分是蔬菜、水果、花卉,同时大规模的种植地模洋芋、玉米和越来越多的高温大棚。其实同学们看到了这种变化,有的同学还和家人一道参加了改变。但是,问极原因时却含含糊糊、答非所问。因此,本人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善于留心、观察、分析身边的事例,就能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明确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中。也就是说,在地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用实际做铺垫,地理理论才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才能深刻认识到地理知识可贵的社会价值,深刻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渗透乡土地理的必要性

当今的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谁掌握了信息并使之转化为经济、科技优势,谁就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人曰:“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是最大的赢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地理学所发挥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尤其在资源考察与合理利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方面,地理学所发挥的宏观决策作用更是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三峡大坝的修建,计划修建的兰渝铁路,南、北极科学考察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更为突出的反映了地理信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样,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经济建设实际,进行乡土地理专题调查和访问,使学生在调查实践中增长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基础。

三、乡土地理如何渗透到地理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时,先提这样一个问题:“每当暮春时节,有霜冻来临时,农民总是在田间地头放草熏烟,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增加地里的温度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再解决这一问题。留给学生悬念,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佳。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在学习②时,让学生特别注意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就是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接着提问:“农民熏烟是为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增加空气中的云雾”。接下来我们再学习第二个问题。⑵、大气的温室效应,让同学们注意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都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说明了:空气中云雾越多,一方面,对地面的保温效果越好;另一方面,对冷气流的反射作用越强。所以,暮春气温骤降时,农民在田间地头放草熏烟是为了保持空气中的温度不变,以免禾苗受损死亡。

2.实例分析

结合“城市交通运输”试分析临洮县县城规划状况: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粮食市、灰盐市、线市街。新街、瑞新路及“两环”、“三街”“四门”的先后改造和拓建。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粮食市、灰盐市、线市街。新街、瑞新路及“两环”、“三街”“四门”的拓建工作等重点拆迁项目相继告捷,为临洮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分析县城街道布局情况,经过同学们调查得知我县城区街道布局是:穿越大什字的东大街——粮食市是东西方向最长的街道;以大什字为中心南北向的街道有北大街;穿越北关什字与国道212线相接。开通了以南街什字为中心的南大街——泉市街,是一条与北大街平行的南北向街道,除了以上几条主要街道外,还有一些小的街道,如三合巷、背斗巷、庙巷、马兰巷……总之,城中心的街道形状呈方格状分布,我国大部分城市市中心的街道是这种布局。形成这种布局的原因是历史的根因。唐朝贞观年间至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起来。其都城长安的性质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那里有来自全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民,由城中心向外是环形路,其中有从我们学校门前经过的212国道,以及外环路、内环路和临康路。这些道路的布局成为环状分布。另外,以南关、北关、西关为中心的放射状道路连系着县城与各乡镇之间的往来。为了适应我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县城街道布局情况由里向外形成了方格——环形——放射状道路网。但是,由于临洮县的情况是东西两面是山地,中间自南向北有洮河流过,成为河谷盆地地形,城市布局情况呈南北狭长的条带状分布。

第三,212国道从城外经过,一方面是符合国道选线的原则;另一方面减少了市内交通的干扰因素、利于市内交通运输的通达性;农贸市场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缓解西关市场的承载负担;另一方面是解决西关附近的交通拥堵现象和环境污染问题。以上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我县县城城市规划状况。类似这样的问题有“分析说明临洮县农业生产发展的区位优势”……

四、渗透乡土地理的意义

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因为,乡土地理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犹如天然地理博物馆一样。学生虽然经常生活在乡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对家乡的状况似乎是比较熟悉的。然而,由于受各种环境条件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多为感官的直觉。这种认识往往是片面的、被扭曲的。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更是如此。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缺乏全面而真实的了解,往往对自己的家乡并没有觉得有可爱之处。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使他们感到家乡的山川平野、一草一木都凝聚着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的心血。家乡的每一块土地都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先辈们长期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紧密联系乡土地理实际,不仅能把课讲活、讲透,而且还能给学生最真实、最亲切的感受。因而,不光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使学生深刻具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故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地理意义是深远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明德初中730500)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成人护理学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与时具进,无论是办学规模、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观念,个性体现,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设计 (论文)也是成人护理学专业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护理学专业专、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面上。如何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启发和鼓励学生排除各种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成为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时间太短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初,时间仓促,老师和学生接触较晚,加之指导老师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关系不易融洽,给师生交流和设计过程管理带来困难;学生接触设计(论文)题目较晚,题目又是由指导老师选定,导致学生对题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充分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致使学生兴趣与安排题目严重错位,学生态度消极,工作被动。学生往往不能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已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解还是模模糊糊的,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规定太死

因规定太死突出了毕业设计(论文)规格、标准统一的过分苛求与因人而异个性化发展不协调。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都是从指导老师报题目、筛选汇总、公布、学生选题,到学生选题结果汇总、呈报、公布结果,再到指导答疑、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等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3.没考虑学生的感受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的服务机构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从来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打击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没有体现成人已有实践知识的认知主体地位

目前,成人毕业设计大部分实行约束性的选题,先由指导老师拟定,再由学生在此小范围内选题。选题的创新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有的题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时间内就完成任务;有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太难,学生做不出来,最终应付了事。这些情况都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构建

为保证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针对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它贯穿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整过程,是动态的、循环的、能活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教师”互动指导教学过程。改变的过去单一的关起门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充满了人性化和个性化;使成人学生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拓展自己的思维、运用现有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具有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论文。

1.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学习上,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目标,选择自己学习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并选定学习的方法进行持续学习。所以,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变革与转换。在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上要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引导或左右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而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以“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确定指导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指定毕业设计方案,给学生自主选毕业设计方向的权力。“一个人如果个性中具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把这些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这种活动,那就说这个人具有从事这种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如果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应的活动”。由此可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导老师以讨论与引导的指导方法相结合的指导教学为特点,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互动”作用,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2.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具体环节

准备阶段、理论指导阶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的选定。选择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经验护理学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对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原则上每位指导老师指导6~8位学生。

(2)理论指导阶段。学生入学的一学期就开设理论课,由理论课主讲老师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面理论培训。培训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方向,针对自己所学和兴趣特点进行选题。系统地讲解如何书写毕业论文,以及怎样查阅资料和如何遣词造句,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及对论文进行修改的策略。

(3)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改变传统的指定指导老师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指导老师;老师根据教学时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是否指导某个学生,形成一种“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选定指导老师。这种指导关系的确定不是由学校安排,也不是由学生或老师单方确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础下确定下来的,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指导关系确定后,学生提前进入相关资料准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调研,结合学生所从事临床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体会较深的实践知识,学生自选或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带着毕业设计方向,到临床中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尽量做到真题真做。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学生收集好临床数据,在最后一学期与指导老师探讨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初步确定毕业论文内容纲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

(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老师讨论,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随时自问如何去写好这篇论文,自己的这篇论文内容是否紧扣主题、重点是否突出、数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当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自己评估初稿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论文直到定稿。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随时和指导老师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助,其内涵就是整个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小结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其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难以下笔。该指导模式是以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而构建的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学生特点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在运用构建的模式对学生实施指导后,使学生能活的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体现在毕业论文书写中。对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月光,杨景兴,牛春梅.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03):69-72.

[2]杨诚德.成人教育的学习心理及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6-17.

[3]宋永泽.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构建初探[N].山西大学学报,2011,34(6):123-128.

[4]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95.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中地理虽以初中地理为基础,但难度跨度比初中地理大得多,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地理学科就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拟从中高考政策、初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要求、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找出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原因,并提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高中地理以初中地理为基础,但又比初中地理难度提高很多。因此,对广大地理教师来说,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原因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严重脱节的最根本的原因。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中考不考地理或者地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太少,导致初中地理不被重视,地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初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时间在初一、初二,初三不学地理。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地理学科就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初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差异

1.课程理念

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等几个方面,二者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不同的是,前者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首个理念,而后者则把“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首个理念,其他理念都是围绕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的。

2.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理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则重点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探究的方法,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初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差异

1.课程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地理1、地理2。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课程包括9个模块: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等。

2.课程要求

初中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问题,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因此,初中地理学习侧重“现象”,而高中地理侧重“原理”。初中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要求知道“是什么、在哪里”就可以了;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在哪里”,还得搞清“为什么、何时形成、将来怎么变化”。

(四)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受到青少年认知水平及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心理完全是“经验记忆型”。因此,教学上多采用传统的讲解法和谈话法。高中地理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转变为“探索理解型”,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

(五)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受中考制度、教学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结业考试,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地理则研究地理知识的本质,强调地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分析为主。

二、初高中地理教學的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衔接

要从根本上改变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现状,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必须首先做好初高中地理考试政策的衔接。目前,高考正在由“3+X”转向“3+3”,那么中考就应该适应这种转变,把地理纳入中考科目计入中考总分,而且分值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否则,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就是一句空话。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衔接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彻理解初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目前,高中地理课标的一个首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理念。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而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读图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才能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四)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则以理解分析为主。学生如果要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就必须主动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新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运用电脑、手机、平板等查阅资料、进行学习。

(五)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衔接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其中,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而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则是初中有而高中没有的内容。

1.对初高中共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1)地球的运动

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具、多媒体或其他办法,具体衔接如下:①在讲自转与公转的区别时,可以用三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用表格的形式,从围绕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学习;②在讲自转时,老师用一只手拨动地球仪,让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另一只手用手电筒(相当于太阳)从一个固定的方向照射地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光亮部分(白天)和黑暗部分(黑夜)的更替情况;③在讲公转时,可以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演示公转的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同时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气候

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地区,还要根据相关气候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延伸、拓展、补充,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特别对于世界气候类型,在高中不会再讲解,所以我们要尽量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全面、讲透彻一些。

2.对初中有但高中没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这些内容包括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

(1)经纬线、经纬网

在初中,只要求学生能从地球仪上看出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就行,但高中在学习地球运动、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判断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时,必须以经纬线和经纬网的知识为基础。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来讲解,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经纬线及经纬度如何划分。

(2)地图

地图部分,主要是地图三要素的教学。地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图、识图,怎样从图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

地图教学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和判读。老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或者利用微课等,让学生知道等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怎样得到和识别各种等高线地形图,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峰、山脊、山谷等,怎样在等高线图上识别陆地上的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区域地理

初中区域地理包括初一下册的世界地理和初二的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注意抓住影响各区域的主导因素,同时突出各区域的特色。比如,在教学亚洲时,要抓住亚洲面积广大这个主导因素。正是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导致经纬度跨度大,亚洲气候类型多、大陆性气候显著;地形复杂,各种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导致大江、大河多,人口、国家多。

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狠抓区域地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区域地理中的很多地理要素,不只要求学生记住名称,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

(六)初高中地理能力的衔接

根据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初高中地理应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地理能力:地图识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1.地图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只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识别基本的地理事物和基本的地理信息即可。高中地理还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中提炼出隐含信息,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的用图、读图意识,让学生逐渐养成用图、识图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不但要能“看图说话”,还要能在图中提炼出相关的地理信息,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推理。

2.地理探究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只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倡探究式学习;而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一条基本理念,就是要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可见,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地理案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平台。此外,还要主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最好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中提到,地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地理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地理实践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可以立足课堂和校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创造实践活动,并善于运用教材的活动部分进行教学。比如,用乒乓球制作经纬网地球仪、画校园平面图等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这种实践活动课。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带领或鼓励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他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孟宪杰.浅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6(3).

作者简介:朱竞成(1974—),男,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在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担任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擅长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空间转向”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理论转向的过程中,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消除了空间的依附性,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它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正是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空间”才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空间转向”才得以真正形成。

关键词:“空间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 时间 空间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领域,开始了令人瞩目的“空间转向”。对此,菲利普•韦格纳(Phillip E. Wegner)曾指出,当代西方“正在出现的跨学科格局,把中心放到了‘空间’、‘场所’和‘文化地理学’的问题上”,并且,在对“庞大的和多种形式的”空间研究做出过贡献的学者当中,既有社会理论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师,也有人类学家、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和文学与文化批评家。韦格纳所描述的这一现象和其所勾勒出来的诸多理论家同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空间”已经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并且,“空间转向”是与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应该说,韦格纳对“空间转向”的认知是相当准确的。不过,他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提及对“空间转向”做出巨大贡献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空间转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当代的“空间转向”。

纵观古今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才真正地完成了空间、时间、物质三位一体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空间和时间,要么被唯心主义哲学家看作是感知者想象的产物,如康德就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两种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用为先天的知识原理”,要么被唯物主义哲学家看作是与物质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德谟克利特所谓的“虚空”和牛顿的观点——空间作为容器和舞台,“在那里分布着物体,表演着事件”,“空间的各个部分和方面是完全同类的”——几乎如出一辙。他们都认为空间是一种物理事实,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的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的影响。并且,牛顿还进一步将时间和空间提升到绝对的范畴。在他看来,“绝对空间和时间不仅是独立地存在着,不依赖于物质的过程,而且彼此间也是互不依赖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的观点,并初步将空间和物质相联系。爱因斯坦认为,空间不是连续的、均衡的,在空间内部可以做更为详细的划分;同时,不能将物质与空间二者分裂,空间的特性与它所包含的事物处在相互作用中。至此,物质与空间分离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但最终完成将物质与空间和时间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这项工作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具体的存在形式。如列宁就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现象的简单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实在形式。”空间、时间和物质三者由此划定,并包容了自然世界的基本特性,空间—时间—存在这种在本体论上的三位一体,是一切社会理论的生成之源,通过它,人们才可以看见历史、地理与社会存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马克思本人经常在他的作品里提到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他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发展,将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空间形态由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重大转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关于城乡对立问题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对空间社会性的强调,而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更是或隐或显地涉及到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

继马克思之后,列宁、卢森堡、布哈林、托洛斯基等20世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关键人物,对地理也很敏感。在他们的著述中,有不少涉及地理与空间的内容,他们的这些著述为对地理学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础。虽然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在那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里,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小视的重要先锋。如在1917年与1925年之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里,就曾经有过由城市规划者、地理学家和建筑学家发起的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空间组织”的先锋运动,其目的在于配合发生于苏联社会中的其他革命运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曾经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早期阶段的欧洲城市和区域的各种问题,作过很详尽的分析,尤其详细地阐释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及其强加的地域性劳动分工。瓦尔特•本雅明也在其《拱廊计划》和《旅途笔记》中,对19世纪巴黎的空间与文化流动场所,进行过细致的描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冲破历史决定论的压制,并日益得到彰显,从而逐渐形成了当代西方理论的“空间转向”。在这一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它的推动下,“空间”才得以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当代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

西方马克思主义远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主要正统观念,对与劳动过程内部运行有关的、传统的各种基础结构主题,在劳动场所内就生产的各种社会关系问题所展开的各种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运动法则”很少关注。它改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领域,不仅扎根于大学的各个科系和研究中心,而且表现出对哲学话语、方法问题、资产阶级文化评论,以及对诸如艺术、美学和意识形态等主题的极大兴趣。它的这种“边缘性”,非常有利于空间理论的形成。或者说,只有从这种“边缘性”出发,才有可能从侧面走向一种正在崛起的后现代话语,才能不仅不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批判理论而加以冷落和排斥,反而努力为其开辟一种有必要的空间化——对空间性的一种唯物主义的阐释——使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抗衡。就此而言,正是有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使得长久以来被历史决定论压制的“空间”能够浮出水面,发出自己的声音。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颠覆了由来已久的将空间和社会存在割裂开来的传统思维,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者之间“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在整个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决定论,扼杀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空间性的批判敏感性,使人们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世界不仅处于历史的构建,也同样处于地理的构筑之中。以马克思为例,尽管他隐约地觉察到了空间的重要意义,但在《资本论》一、二卷之中的基本问题框架,仍然是封闭性的和一种本质上无空间的理论体系。虽然他在第三卷中进行了空间分析,但由于其在当时未曾问世,所以使得我们难以见到他对空间问题的进一步论述和阐发。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在面对当代社会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的巨大变化时,列斐伏尔开始对植根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空间进行重新阐述,赋予空间以社会意义,并使它全面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抱。这也正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独特贡献,它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回答了“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更重要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吉登斯指出:“在二战之后的数十年间,社会学和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导致了相对封闭狭隘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所以社会学理论很少关注它,而传统地理学对空间的研究,又大都以实证主义作为主导范式,忽视空间的社会性,这就导致了社会空间长期被忽视。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提倡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如列斐伏尔就指出空间是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既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又随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因此不能认为它仅仅是某些专门空间学科,如地理学、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或仅仅是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的辅助物或真实背景。继他之后的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詹姆逊、哈维、苏贾等,也在各自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非凡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所倡导的这种开放性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不仅代表了当代学科融合的趋势,而且也非常具体地回答了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怎么研究空间”这一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不断推进当代理论“空间转向”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被证明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识和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理论。“空间”的被凸显,与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时空体验转型有关。在当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和空间观:网络使一切变得迅捷,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促使人们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人口的膨胀,使人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正是由于变幻的时间与空间严重扰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所以,空间的重要性才会被重申。哈维和詹姆逊从时空体验转变的角度,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性质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这种实践取向,不仅证明了“空间”可以和时间一样,成为理解当代社会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重要维度,而且有力地证明了空间理论从“空间”角度分析具体社会和文化问题时的有效性。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所引发的。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随着以交通、通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发展,人员、资金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流动,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空间内重新布局,阶级、民族、种族、国家以及其他政治主题,由此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空间突出地成为国家、民族、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力量交汇的场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强调空间的异质性,揭示空间中不同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较量,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的理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注:本文系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编号:

2008Q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Phillip E.Wegner,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 Julian Wolfreys,ed.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2] 康德,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3] 符•约•斯维杰尔斯基,许国保、戎象春、李浩然译:《空间与时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作者简介:侯斌英,女,1977—,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理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高中地理规律在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地位,加上本身具有的难度信性,对于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地理规律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发现目前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相关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理规律;有效教学

一、引言

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堂的有效教学收到限制,而地理规律教学和学习本身具有难度,想要实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的素质有一定要求,但不可忽视的是,地理规律的学习是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實现对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基本内容

1.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地理规律作为高中地理知识中的难点之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内容。总的来说,地理規律是揭露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对于地理事物与现象的一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原理性知识,处于概念和推理的高级阶段。

2.高中地理规律基本内容。高中地理规律可大致分为地理演变规律、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关联规律三类。地理演变规律又可分为节律性、过程性和循环性三种。节律性地理演变规律反映了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规律变化,比如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过程性规律是指地理事物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的变化过程的规律,比如山地谷底的形成过程;循环性规律是指各项地理要素不断循环构成循环运动的过程,比如水的循环。地理分布规律是指地理事物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地理关联规律是指个地理要素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三、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科学的地理规律认知。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地理规律的理解,不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把握地理规律的重要性,单凭自身经验进行教学,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教学行为,教师的观念不更新,反而让地理规律成为学习者死记硬背的对象,加之大量的习题来记忆理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学习者掌握地理规律的真谛,也会打击他们对地理规律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对地理规律的认知。

2. 地理规律教学死板,少与生活相联系。由于地理规律自身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的有效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是总的来说,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地理规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呈现知识结构和内容,而忽视与生活的联系,地理规律知识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和学习者的认知产生冲突,因此分析案例,从日常生活入手,更容易为学习者所接受。在忽视地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同时,教师对于地理规律的扩展迁移也不够,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反而,教师应该提供多元化的科学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起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热情。

3.进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可操作性。地理规律是反应自然事物的知识,是通过户外的考察、观测等方法推理出来的。而告终地理教师通常会择在室内进行教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选择户外考察、观测,田野调查的比较少,反映了高中地理教学形式的单一特点。适当的户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增强操作能力和地理考察、观测、实验等专业技能培养,激发兴趣,自发地完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4.教学工具及手段单一。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依赖于通过多媒体演示来进行地理规律教学,多媒体在呈现规律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教师使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是图片的呈现,反而没有充分显示出现代媒体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上的优势。但也有些教龄较长的教师则是完全使用板书板画进行教学,不可否认的是也浪费了许多时间。实际上,在教学效果上,多媒体的呈现清晰明了,教师板书能让学生跟着老师思路放慢速度进行思考推理,两者各有优势,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两者的结合使用。

四、高中地理规律有效教学策略

1.使用多样化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规律推导环境。对于地理规律的理解,最关键的在于其中的逻辑推导过程,这是学习者掌握规律理解规律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板书板画、模拟实验等等,创设规律推导情境,比如使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现现象产生的过程,并且可以进行重复演示播放,使用模拟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控制实验过程,利用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使用板书板画能够让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梳理推导过程。这些手段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教师要进行合理地搭配选择。

2.规律教学游戏化,激发学生兴趣。高中地理规律知识在强调逻辑推导的同时,也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必须放在具体的案例中才较容易理解,而游戏一般就是放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总是很高,因此,利用游戏,创设具体的地理规律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寓教于乐,还能以小见大地反应问题,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的呈现推导过程 让学生主动地加入进来。

3.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如何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地理规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使得难理解枯燥的地理规律从一开始就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可以从生活实例出发,设置悬念和问题,激发探索的欲望,切实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气压带风带移动导致各地气候差异的知识,可以从本地的气候入手,先让学生思考总结本地气候的季节特点,再解释气压带风带移动导致形成此类特点的原因,掌握原因后,再去分析其他典型气候的形成原因,有了对本地气候的切身感受分析之后,再去探讨原因和其他气候就变肥容易接受的多。

4.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中心的观念。在地理规律教学过程中,课堂中占绝大部分时间的是教师的讲解,明显可以看出教师的中心地位,但课堂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占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也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挥,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自觉性,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们户外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实践的成功,他们自然而然会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相反,他们也会用实践去检验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过程。

五、结语

高中地理规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规律教学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与之而来的是我们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更新与转变,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艾何. 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彭友斌. 高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王莹. 高中自然地理规律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王妍.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5]易桂芳. 高中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栾春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成功(教育),2011,(08):183-184.

上一篇:经营模式论文范文下一篇:商务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