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

2023-09-23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版画是非常传统的一种造型艺术, 该艺术形式将设计、印刷、绘画以及雕刻融为了一体, 体现了很强的工艺性特点。版画制作的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技能的同时运用, 能够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预判力以及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中, 版画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很多学校不重视版画教学的应用, 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完善的美术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版画教学实践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者忽视版画教学, 版画学科体系被压缩

在现代普通公共美术教育教学中, 相较于中国画和西方油画, 版画往往不被赋予艺术审美的价值[1]。专业美术学院也将其定位为实用性工具而只开设专业性较强的版画课程。参照专业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高校美术教育理所当然地忽略了版画的教学。这不仅体现为设立版画教学的学校少之又少, 还体现为对版画庞大的学科体系的压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艺术思路的拓宽, 版画已形成多样的艺术形式, 发展出技法丰富的版种, 但版画的相关内容却只由几节基础课程一笔带过, 使得版画知识难以在广大学生中得以普及, 甚至还有学生对这种艺术形式一无所知。由于这种对版画艺术的轻视, 即使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 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没有对版画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

(二) 缺乏制作环境和工具、材料

由于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版画艺术对制作环境和材料工具有很高的要求, 比如说木刻版画, 只基础工具就需要锻木板、专用刻刀、油性画料、墨滚、宣纸、铅笔、橡皮, 加之各种零碎材料的安置以及创作工艺的施展都要求专门的教室空间。所以, 高校开设版画课程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安排以及经济预算。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经费非常欠缺, 一般也没有富余的教室场地。此外, 现在的版画主题已经拓展到新兴版画和西方铜版画的领域, 这对制作设备和创作原料的要求更高, 也使得开设版画课程的成本陡然增大, 这正是版画课程开发的最现实的阻碍。

(三) 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由于水彩、素描等科目的学习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长期占据着基础课程的地位, 其内容和模式显然在版画教学上得到了延伸。虽然工具、临摹对象有所不同, 但版画的教学的模式仍没有帮学生突破临摹即写生的错误思维[2]。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版画教学的理论内容显得非常枯燥, 严重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同时, 由于国内版画艺术文化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不足, 缺少对其他版种和版画风格的研究、借鉴, 版画艺术继续在形式单一和复制作用上纠结。因此, 教育者难以在相关方面提供创新性的参考, 中国传统木刻版画又缺少时代联系, 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版画教学的深入进行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 就业形势与浮躁泛文化潮流的负面影响

文化艺术的全球交流将西方特色的油画艺术推到中国文化圈和美术市场中心, 使版画大放异彩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泛西方化”代替本国的优秀文化受到很多大学生的追逐。中国传统美术的艺术价值被低估, 学生的审美取向和学习态度产生了深刻的改变。在其它艺术种类的冲击的背景下, 版画的艺术也实在难以崭露头角。除此之外,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也很不利于版画的传播与发扬。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着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艺术市场的盲目追求模糊了学生的学习目的, 当代大学生缺少接近版画艺术的时代契机和动机。

(五) 版画教学重视学术性排斥趣味性

版画教学日益萎靡也离不开课程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用的影响。高校的版画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权威性教材, 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主要以来授课教师的学术经验, 学术味较重。因此, 版画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 授课方式古板, 学习氛围枯燥的问题。版画包含着复杂的知识体系, 教师所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是无法满足其教学要求的。此外, 版画的创作过程对转换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 而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几乎没有什么趣味可言, 难以抓住学生的思维点, 版画学习的意义也就得不到明确。学习中思维断层使得版画的学习过程中阻碍重重, 从而学习失去信心, 失去版画学习的兴趣。

三、版画教育普及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在不甚明朗就业形势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下, 重新挖掘版画艺术的特点和优势, 普及版画教育, 对于提高素质教育有着非常值得推敲的现实意义。首先, 将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作为复制和宣传的媒介, 将其传播功能体现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会产生很高的实用价值。其次, 画制过程对人的素质的锻炼是非常综合的。从版画的画、刻、印三体一位的创造过程以及版画独特的选材和构思出发, 发扬这种艺术能够启发对作品构思的思考, 使学生知道如何通过纸张、色彩等客体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熟练掌握一系列制版、印画流程也能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全局掌控力。另外, 随着丝网版画等具有现代形式感的版画形式的出现, 版画正逐步向国际化艺术形式的身份转化。[3]普及版画教育, 不仅能使刻制精良的中国传统木刻焕发生机, 还能通过时代互动, 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法工艺, 通过版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来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求。

四、于高校美术教育中改进版画教学的举措

(一) 找准艺术定位, 树立正确认识

教育者应对版画教学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版画教学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版画的技法与内涵, 掌握好版画绘制的特点与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作为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版画能够充当学生内心情感的承载体, 版画知识的学习也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审美向着健康豁达的方面发展的过程。开展普及版画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审美、动手、组织几大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开展版画教育应该从版画造型艺术及其自身独特的版、印特点出发,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版画学习方向。

(二) 调整培养方案, 塑造综合性思维

针对版画发展中创造性思维缺乏的困境, 必须科学调整美术教育中的版画培养方案。适当地增加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案中版画课时安排, 打消学分顾虑, 设计有吸引力的版画选修课程。版画的创作包括从草图到作品最终成型的过程, 期间所经历的媒介的转换, 需要一定的预判能力的参与。摒弃其他绘画类课程的教学理念, 改变封闭的教学氛围, 针对版画创作“版”和“印”的感性实验性特点, 为学自主进行非理性创作提供条件。学生通过体会创作目的与创作结果之间的丰富差异, 认识版画作品的多样性, 并树立自主探索意识。

(三) 加大版画教学的投入, 完善硬件教学设施

因为版画作品具有很强的工艺性特点, 所以只有亲身接触版画制作, 才能掌握材料性质、把控印刷工艺, 在动手中练成扎实的手上基本功。版画的制版和印刷都与版画教学中的硬件设施密切相关。因此, 高校应加大版画教学的投入, 购置大量基础的教学材料, 健全版画教学的硬件设施。只有具有健全的硬件设施, 才能够促进版画教学的开展, 并且提高版画作品的质量。

(四) 探索新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版画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想要更好地培养版画艺术人才, 就需要改进版画教学的方式, 不断探索版画教学的新模式。在进行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时, 教师应该加强课前引导。学校可以通过与优秀版画艺术家合作, 举办校园版画展览, 借此吸引学生欣赏, 实现版画知识的初步传播宣传。其次, 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应充分应用教具, 通过材料展示、过程示范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提高课堂趣味性。最后, 应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 采取师生平等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授课。

五、结束语

在目前高校的美术教育中, 融入版画课程, 把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无论是从民族精神出发、还是从版画艺术的发展前景来看, 都是一个可行并富有意义的举措。针对公共美术课的开展现状, 高校应认识到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增加资源投入,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计划性的综合思维, 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发挥版画艺术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摘要:在我国, 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曾盛行一时。但发展至今, 在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版画艺术逐渐被社会“边缘化”。高校美术教学对版画教学内容的涉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以高校美术教育为阵地, 分析版画艺术的独特性与现实意义, 探索创新性版画课程的开发路径对在版画教学对版画艺术的普及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版画教学,美术教育,课程开发,现状

参考文献

[1] 王猛.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对策[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3 (3) :85-86.

[2] 刘铃涛.版画教学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中的现状与对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3 (10) :254-254.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1 实施情景表演教学手段的意义与原则

(1) 本人所说的情景表演并非指现在常用的影像手段。情景表演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创设出形象鲜明的动作, 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 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 组织学生表演。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仿佛置身其间, 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 “情景表演”对培养学生情感, 启迪思维, 发展想象, 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在儿童文学教学中运用情景表演, 可以培养学生伦理素养、人文智慧、人文情怀、文化能力道德信念等。是教师在掌握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后,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知识内容。根据情景教学的特点大致分为:分角色朗诵、分角色对白、分角色表演、以音乐剧的形式表演等类型。

(2) 运用情景表演教学的目的意义:儿童文学的理念应该是“唤醒”。唤醒文章中的生命内涵;唤醒文字蕴含的作者思想与情感;唤醒教学中潜在的情操与人格魅力;唤醒学生的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实施原则:

(1) 主动性原则:即通过情景表演,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 面向全体的原则:即全体学生参与。

(3) 协同性原则:即以文学教育为主, 与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教学形式相结合, 力求产生协同效益。

(4) 合作性原则:课程教学中除了传统的师生间接受、交流外, 还应有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有差异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合作。这是全方位的活动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学生可以发挥自如。

2 儿童文学中情景表演教学实施的效果

情景表演教学手段采用的是有趣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突破了旧的单纯的说教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探索;注重了对学生兴趣、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以及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感受。表现能力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 具体表现如下。

2.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主动达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 在学习中都易于被接受和吸收。“情景”教学手段有效地打破了有限的空间, 将道理、知识在愉快的活动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学生, 正所谓“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儿童诗《坐火车》中, 我根据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将学生按诗的情节分成角色, 进行简单的化妆, 布置好表演场景。摆起小板凳做火车, 诗中“我当司机”让角色模仿车轮的轰隆声和车笛的鸣叫;“抱娃娃的靠窗坐”使他们仿佛真的置身于火车上;“牵小狗的往后挪”车声安排得井然有序;“皮球积木都摆好, 大家坐稳就开车”全诗的情景都是儿童式的幻想。通过学生的亲身表演, 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和品尝全诗的意境。对学前教育学生来说, 情景表演是轻车熟路, 比较容易掌握。因为他们有着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

再比如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中, 我采用分角色朗诵, 教师旁白的形式让学生扮老头、老太婆、小金鱼等, 不同身份用不同的声音朗诵。通过这样的朗诵和对白, 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特征, 为理解记忆全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情景表演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且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表演能力, 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童话剧《小熊请客》教学中, 我采用了音乐剧的表演形式, 分别组织学生做了小熊、小鸡、小猫、小狗和狐狸的头饰, 让学生穿上服装边唱边表演。把诗文编成歌词, 再加上生动有趣的表演, 诗歌的内容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创造和想象的创编过程, 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表演水平,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这种快乐又将推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从此教育学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教学目标就自然而然在这种学习中达成。

2.2 促进了学生文学和艺术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

情景表演手段的运用, 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把文学与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甚至自然等方面有关学科的知识技都运用到表演中来。比如童话音乐剧《小熊请客》, 表演前要设计简单的服装及道具, 绘制简单的布景, 设计编排模仿动作等。这样就要求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都要广搏, 同时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通过情景表演,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协调自然发展。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美、形式美的印象, 更促进了学生对文学内在美的领悟。通过情感的共鸣和对文学欣赏的完成, 使文学作品深入学生心灵, 即陶冶了情操, 又提高了审美情趣, 更有助于完美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实践证明, 学前教育儿童文学情景表演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果。

摘要: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源于人类的交往, 而教学实有交往演变而来的, 是以特殊的交往形态存在的。儿童文学教学中, 涉及到对文学本质的理解、感受、鉴赏创造表现等。这种复杂的教学如果只用生硬的讲授手段进行, 效果可想而知。

关键词:儿童文学,情景表演,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朱永红.什么是情景教学[Z].2006, 2, 3.

[2] 闫晓丽.立体型儿童文学初探[J].教学交 (理论版) , 2008 (7) .

[3] 齐艾娜.情景教学法之我见[Z].2008, 7, 19.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版画课程的教学使得教育行为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培养过程, 结合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过程中参与、实践、体验、创造, 感受艺术创作过程体现出的精神, 执着的、充满激情的、真实的、满含灵感的创造性精神, 体味创造过程的各种酸甜苦辣。学生通过版画的制作过程实现审美、观察、认知、思维等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版画创作中, 需要脑力与肢体劳动协同工作,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2]版画是“印痕”的艺术, 有着“过程”的乐趣和“朴实”的美感。在欧洲, 普通民众青睐版画妆点居室;在20世纪初的中国, 版画秉承“为革命而艺术, 为人生社会而艺术”的艺术宗旨[3], 作为革命“武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在今天, 要使版画艺术更多的为我们所熟悉, 成为既有审美价值又能承载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另类”也不“通俗化”的艺术, 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 在推行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将版画创作基础课程作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 深入中小学校美术课堂教学和二三课堂的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版画实践和创作实现个人在各方面素质的加强。

人们常说:“朴实的才是美的。”的确, 版画的创作语言就是朴实的, 版画是印痕的艺术, 是通过刻刀破坏板留下痕迹塑造形象体现学生的想象形态。中小学生对原始形态塑造的本能特点就是以黑白灰、点线面的基本元素来“表现”的, 这些元素也正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版画制作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语言要素, 即便是各种形式的吹塑纸套色版画, 都是基于这些要素之上的。学生可以运用这些造型的元素进行块面分割、线条组织、刀法设计, 体现版画的各种形式美感。

版画的创作方式不同于其它任何形式的美术创作方式, 它特有的制作性、技术性、媒材的多样性, 可以丰富版画艺术语言;它的创造性特点、概括转换、思维过程决定了版画的纯粹品质。雕塑是对固体物塑或凿制作作品, 油画和国画是通过画笔直抒胸臆, 唯独版画具备多种形式, 需要多个过程、多种方式才能完成一幅作品。画稿阶段, 是艺术造型的思考过程, 版画首先需要通过画稿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体现在纸上, 也可以在板上直接起稿, 这一步需要学生细致的生活积累, 视觉转换和基本的造型能力, 不是单纯的素描或色彩捕捉过程, 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平时对自然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的创造能力。画稿过程是版画制作过程的开始, 画稿的完成并非过程的结束。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 画稿阶段可以直接在板上完成, 首先可以表达学生初始的创造意图, 将来自于心灵和积累的素材直接转换到板上。其次可以发挥艺术的直觉特点具有的视觉偶然效果, 因为版画是反的艺术, 通过直觉而来的形态加上反的过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形态。再次是版画课程教学可以充分考虑中小学生年龄具有的自由、率真、不稳定、突发奇想的思维特点, 将他们心灵中的形象较快地捕捉在版面上。画稿过程也需要学生对创作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种预见性通过完整的版画制作训练就可以具备, 画面的构图、黑白灰、形态结构、刀法组织等因素都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和经营。

制版阶段, 版画的工具和材料是特殊的, 过程也是特殊的, 不同于其它画种的直接方式, 这一步显示出版画的间接特质。板材的刨光、打磨为的是后期进行更好的印制。制版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版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法, 譬如木版画要打磨、纸版画要刻印、吹塑纸版画要划痕、实物拓印版画要粘贴、金属版画需摇点等等, 可以发挥板材肌理的特性, 体现朴实的材质美, 各版种材质和技法的不同还可以体现不同的审美乐趣。制版阶段后是刻制, 这是以刀代笔的过程, 不同于油画以画笔的方式实现, 它运用各种刀具或腐蚀媒介根据形态造型对版面进行破坏, 然后留下画面形态, 这些刻去的、留下的不管是凹版还是凸版都是作品的有机整体。当然, 大多数版种并不适宜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 譬如铜版画, 它有腐蚀、干刻等丰富的技法, 石版画材料昂贵、丝网版画材料程序相对复杂等等, 都会给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我们往往选择较易实现, 但又可以切实促进学生审美教育, 符合中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版画种类进行教学, 譬如木版画、实物拓印综合版画、玻璃版画、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等等。吹塑纸版画是一种经济、操作性强的普及型版种, 常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采用, 它的板材是吹塑纸, 经济实用, 一般的文具店都可以买到, 它是用粗细不一类似圆珠笔形式的笔在版面上划痕, 划痕可以留下自然笔触似的线条, 再用水粉颜料套色, 也可以通过套底色形成多种色彩的色线。老师可以根据中小学美术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材要求、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 在刻制阶段引导学生尝试各种技法和开拓个性的刻制技巧。

版画的最后是印制阶段, 根据版种不同决定印制的主次地位。吹塑纸版画以画为主, 木刻版画以刻制为主, 套色木刻是刻制和套色为主、印为辅, 纸版画以剪、刻、贴、印多种技法为主, 当然印制阶段在各种版画中都需要加以重视, 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视觉效果, 为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开拓无限空间。它不是单一的印刷, 滚油墨、纸张裁剪与铺放、磨印等手段都倾注着学生精神, 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持久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也是极好方式。

版画没有油画丰富细微的色彩变化、深入逼真的形态刻划、缤纷跳跃的笔触, 也没有国画那样的大写意、润泽的层次美和通透的墨色效果, 但有刀笔留下的痕迹, 这些痕迹自然、有力、明快、和谐。各种不同的刀笔留下不同形式风格的点、线、面, 形成运动的、跳跃的、斑斓的点;力量的、激荡的、变化的线;还有透明的、深邃的、粗犷的面, 它们是小朋友们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火花的绽放。版画制作的学习正是通过在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中展现纯粹的朴实美, 实现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的审美培养目的。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机融入版画课程教学, 通过对版画创作的接触和实践, 既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塑造”学生踏实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让学生充分参与创作学习过程, 在过程中动手、动脑。每种形式的版画形态制作过程都可以产生不同审美感知, 需要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发挥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想、智慧、体格、审美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版画教学与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 将版画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也会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发挥它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版画教育也会推动版画艺术创作的普及和人才建设, 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为版画创作积累更多的后备人才。明确基础教育阶段美育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有效培养机制, 完善美育课程结构, 实现学生对版画学习的愿望, 让社会了解版画创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产生的“魔幻”效果, 同时, 适时让学生的版画作品进社区, 让民众共享文化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让民众的家里都可以挂上一幅版画, 真正使得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版画艺术在中国绽放出新的艺术光彩。

摘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就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的目标是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基于人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掌握和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版画创作的教学与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 将版画创作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也会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发挥它积极而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版画,版画创作,基础教育,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奎然.美术课中表现性教学的实践.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6) :57.

[2] 宋应秋.谈版画创作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宜春学院学报, 2012 (5) :153.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谈话嘉宾:于志新(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总编、高级记者)

张桐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军旅摄影家)

郭建设(中国百姓摄影协会会长、摄影家)

张惠宾(《中国摄影家》杂志编委)

时 间:2013年12月

地 点: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

文字整理:段琳琳

“过去一般要对器材包括后期制作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才能完成一幅比较好的作品。”

张惠宾:你曾说“阴差阳错,我从事了摄影职业”,这个“阴差阳错”怎么讲?

于志新:因为我最早参加工作与摄影无关,也不懂摄影。那是1973年,新华社要把过去社里老摄影家拍的国家领导人的黑白照片用一种新工艺彩色染印法做成彩色照片。新华社为此专门招了一批毕业生。刚好那年我中学毕业,就进了新华社做照片洗印工作。所以一开始我接触的不是摄影,而是图片制作。后来有了彩色负片“C-41”工艺和彩色反转片“E-6”工艺,彩色染印法工艺停用,我们的工作就结束了。我开始给摄影家冲洗彩色胶卷,做后期。这样我就看到了许多摄影家拍的风景照片和人文照片,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慢慢了解摄影,喜欢摄影,也开始拿起相机拍摄,直至后来成为专业摄影工作者。

张惠宾:照片洗印属于后期工艺,但也是摄影的组成部分,你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像训练。这对你后来进入拍摄领域有哪些影响?

于志新:如果没有接触照片,对照片不了解,就谈不上拍摄。这些照片吸引着我去了解很多过去的事情,使我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桐胜:其实今天的很多摄影人都缺了摄影工艺这一课。以前搞摄影都要先了解黑白感光原理,拍摄不同题材应该用什么度数的胶卷;拍完之后用什么药水、什么相纸冲洗制作等等。这是一张照片诞生的物理过程。这种对影像形成的认识和领悟是过去摄影家对影像产生感情的最根本因素。于志新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入拍摄,那么他对经典质朴的影像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个人情结。现在的年轻摄影人应该多了解传统影像的形成过程,这很有好处。

于志新:现在是数码时代,科技发展把许多难题都解决了,但过去一般要对器材包括后期制作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才能完成一幅比较好的作品。

“艺术修养固然是一个摄影家不可或缺的素质,但人格修养起决定性作用。”

张惠宾:你什么时候开始拿起相机拍照?

于志新:1975年,家里给我买了一台海鸥相机。但当时我对摄影不是很了解,也就是和同学、同事一起去公园互相拍拍纪念照而已。

张惠宾:当时怎么冲洗制作照片?

于志新:我自己在家里的小房间里冲洗。我印象很深过去是用木头做的很简单的印片机,上面一个盖儿,一块玻璃,底下一个灯泡,把相纸底片搁上面一盖,数一二三四,就曝光了。然后显影、水洗、定影、再水洗。最后把照片贴在一块干净的玻璃上面上光,这样照片就制作完成了。

张惠宾:很多跟你一个年龄段的摄影家都有一个摄影前身。有的人做了一阵子摄影,成绩不大不小的时候,因为生活或工作的原因放弃了;一些人之后又把摄影捡起来了,但不太重视此前那段摄影经历,也很少把此前拍的照片作为作品对待和审视,其实那也是一个摄影家作品的一部分。第一次端起相机拍摄,是一个摄影家的起点。从研究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摄影家很重要的阶段,但常常因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而成为隐形的存在。不知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于志新: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摄影家可能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过去由于文化和经济上的落后,我们接触摄影比较晚,对摄影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有了相机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拍一些纪念照和风景照,属于没有意识的拍摄。但这些照片却真实客观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印记,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张桐胜:一个摄影家做了几十年摄影工作,他成熟阶段拍摄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但在走向成熟之前的萌芽状态,比如如何走上摄影道路,一张照片或一台小小的相机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正是这些资料反映了摄影家的灵魂和情怀,但这恰恰是现在中国摄影人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一般都把镜头对准别人,记录别人,反映别人,却把自己藏在镜头后面,忽视了对自己的挖掘、记录、整理工作。其实我们在平时就要关注这些东西,要停下来搜集整理这些资料。

张惠宾:一般摄影家开始拍照片的时候,拍的都是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这恰恰体现了摄影最基本的功能,即对生活、对人的记录和关注,而且拍摄时投入的情感是百分百真实的,但都不习惯把这些照片当作品来看待,而是把它们作为家庭影像收藏起来。当然现在大家也在逐渐认识到这些影像的重要性,比如今年连州摄影节展出的“摄影师和他的孩子们”。我觉得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把这些最初给身边的人拍的影像整理成一个小单元,应该很有意思。

张桐胜:研究一个摄影家,除了研究他的作品,还要研究他的人生。作品反映的只是摄影家专业方面的成就,而这个成就一定来自于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和积淀。现在摄影家做展览很少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我看过很多美术展,其中靳尚谊的展览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美术馆办的展览1/3展厅用来展示个人资料。但我们往往不重视这些东西。比如今天我们坐在这里采访于志新,把这个场面拍下来就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为什么?因为这张照片反映了我们与摄影文化的牵手和碰撞。摄影不仅是艺术的,它还是文化的。我们要增强摄影的文化内涵。

于志新:艺术修养固然是一个摄影家不可或缺的素质,但人格修养起决定性作用。任何一个摄影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民族文化、世界潮流、时代精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摄影家的人格修养、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无不打上这些因素的印记。这些因素也制约着摄影家的创作水准。每个摄影人都应该在人格、道德、行为上不断锤炼自己、打磨自己。

“能打动我的就是普通人各色各样的生活和这些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

张惠宾:除了给家人、朋友拍纪念照之外,你还拍了什么?

于志新:1976年,单位给每个车间配了一部雅西卡单反相机,我可以偶尔使用这部相机。同时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了很多摄影家,尤其我和《人民日报》记者刘文敏很熟,他经常将他的哈苏相机借给我使用。但我的专职工作还是照片后期制作,平常要上班,没有时间和条件外出。我一般利用周末去北京的胡同和公园拍照,只有在春节长假约上几个喜欢摄影的朋友到外地。最远到过河北、山西。那时没有固定目标,见草拍草,见景拍景,见人拍人。这种状态持续了七八年。

张惠宾:这个阶段比较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于志新:我自认为比较好的有两张彩色照片,一张是1983年在河北省涿鹿县拍的《日暮踏归途》;另一张是1983年在北京市东城区拍的《老夫老妻》。这两张是我拍的照片第一次作为摄影作品在杂志上发表。

张惠宾:后来你如何由照片制作转向摄影?

于志新:1984年,我到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做摄影编辑,可以算是正式投入摄影领域。此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出去拍照,频繁地进行摄影创作。

张惠宾:你的纪实作品中每个画面都是以人为主,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人身上,体现了你所说的“意在纪实,情在百姓”。你很在意作品里人的绝对主体地位,是什么时候有了这种拍摄意识?为什么?

于志新: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要确定自己的拍摄方向。后来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出去,出去就是去热热闹闹的农村,所以我接触了很多地区的老百姓,他们的衣着服饰和生活状态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拿起相机发掘记录普通人的生活。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更加坚定了我对他们的关注和记录。

张惠宾:你最关注的是他们的哪些方面?比如面对人群,什么情况下你会举起相机拍摄?

于志新:能打动我的就是普通人各色各样的生活和这些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这从我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比如《胡同》,画面中持网捕蜻蜓的小男孩给那条古老陈旧的胡同增添了无限生机,这也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再比如《三大件》和《电器行》,这两幅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时兴“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是富裕生活的标志。过去姑娘找对象都以“三大件”为标准。《电器行》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手提式双卡立体声收录机风靡全国的现象,青年人为拥有这样一台收录机感到自豪。这些动人的情景和朴实而浓郁的风情都出自普通人生活的每一天。

张惠宾:你拍摄前后会采集与被摄对象相关的信息吗?

于志新:以前没有意识要把详细资料记录下来,只大概记得拍摄时间、地点。现在有这种意识,拍完之后起码会问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年龄以及具体拍摄地点。

“我不断地行走,寻找,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

张惠宾:你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拍摄《手艺人》这个专题的?

于志新:“手艺人”是我过去一直在关注的人群,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更加坚定要拍摄的题材。为什么?过去我到农村能见到很多传统手艺人,比如捏面人儿的、修牙的;还有手工作坊,比如榨油坊、豆腐坊等等。但从去年开始我出去寻找这个题材越来越困难。也许这些传统手艺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开始慢慢消逝,但只要还有,我就会去记录。

张惠宾:已经拍摄了多少个行当?

于志新:我没有具体统计,但拍了不少。比如把脉的古镇老中医、钉马掌的、打铁的、修牙的、理发的、做酱菜的、制陶的,凡是跟传统手艺有关的我都会去拍。

张惠宾:你是如何保持这种专题意识的?比如多数人在马街书会上是拍摄说书艺人,而你却拍摄了卖羊汤的人?

于志新: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寻找我想拍的题材。马街书会上的说书艺人属于传统手艺人,我也拍了很多。但同时羊汤是最具当地特色的小吃,在我看来做羊汤的人也是传统手艺人,我当然不能放过。

张桐胜:纪实摄影家往往要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可能开始只是对影像感兴趣,但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体系。于志新从拍摄纪实影像上升到“手艺人”这个明确的文化体系,来自于这么多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感情,尤其是他对“原影像”的长期追求和表现。

张惠宾:你提到“原影像”,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张桐胜:“原影像”主要指原始质朴的影像。于志新的照片充分体现了这种艺术特点。这么多年他拍摄的照片都保持了生活的本质和影像的真实,从来没有对生活的瞬间进行任何改变或导演。他把那种原汁原味的生活用最恰当最准确的方式记录下来,留在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当中。这是对保留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

于志新:《手艺人》是我拍摄的专题之一,我也拍了很多其他传统生活题材。我有一个观念: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现在社会发展太迅速了,拿相机举例,数码相机的发展使传统胶片被迅速替代。生活也是这样,很多东西慢慢就被时代淘汰了。小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去商场买东西,柜台那边有一个大高台,中间有一根铁丝,这边把票和钱通过铁丝传过去,那边收完钱把票和找零的钱再扔回来。我看过很多老照片,到现在也没看到一张表现这个场景特别好的照片。再比如1989年我在山东沂水拍过一张照片《犁地》,一家人拉着牛在犁地。前段时间我参评“农村摄影大赛”,看到一张照片是摩托车拉着牛在犁地。这就是农村劳作方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很多年之后,这种人拉着牛犁地的劳作场景我们就见不到了。

张惠宾:对摄影而言,时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元素。你是在用相机尽力把握甚至是追赶时间留给你的文化记忆。这种意识来自何处?

于志新: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在人的身上最能体现它的价值。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细致地描绘、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以敏锐和独特的美学视角准确发现和掌控作品中应该存有的最关键的即将消逝的元素。这样,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和历史文化价值,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无限延伸的张力。所以我不断地行走,寻找,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

“‘夸张美’就是每拍一张照片,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把人物、环境都交代清楚。”

张惠宾:我看你写的一篇文章,你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纪实摄影者”,你的“社会纪实摄影”具体指什么?

于志新:在我看来,“社会纪实摄影”是以社会的美丑作为审美对象,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选择和发现,进而真实地、艺术地记录社会生活,并注入作者的审美感受和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社会纪实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艺术门类的最大特点,就是直面社会,直面人生,抓取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瞬间。它需要观众审视的目光和理性的思索去解读蕴含其中的社会内涵。这个摄影门类正是由于它所选取题材的社会化和对人类命运的特别关注,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张惠宾:“社会纪实”,首先应该是真实记录,但你也提到了“美丑”、“审美”,你怎么处理拍摄过程中“美”与“真”的关系?

于志新:过去拍摄的时候,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都认为应该把人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现在也是这样,在拍摄普通老百姓时,不管他们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我都会透过镜头努力发掘记录他们那种生活美的情绪。

张桐胜:你的照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自然。看了你的照片,觉得这件事情是真的,情绪是真的,环境是真的,光线是真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审美,这种美就是真实可信的。

于志新:首先要“真”,但表现手法要尽量“美”。比如在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时,可以运用广角镜头的“不等效”原理,扩大相机固有的视野,令作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同时滤去所有色彩,用黑白灰和最简洁朴素的表现手法,对现场气氛加以恰如其分的夸张和渲染,抓住最能表现拍摄对象本质特征的瞬间,使主体人物更加鲜明而突出。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奇特审美价值和纪实性质的“夸张美”的作品。

张惠宾:你通常使用什么镜头?怎么表现出“夸张美”?

于志新:一般我用35mm广角镜头,哈苏机器我用40mm广角镜头。为什么使用广角镜头?第一,我可以贴近拍摄对象;第二,视觉冲击力大一点;第三,能够把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状态涵盖在画面里。“夸张美”就是每拍一张照片,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把人物、环境都交代清楚。

张惠宾:“真实”和“夸张”之间是否有区别?

于志新:没有区别,“夸张”并没有离开现场实质存在的东西。

张惠宾:该如何理解“广角镜头的‘不等效’原理”?

于志新:广角镜头不是1:1的镜头,不像标准镜头那样横平竖直,拍出的画面规范整齐。它有一点夸张,视角上有一点变化。

郭建设:不管用120还是135,于志新都喜欢用广角镜头,这是他多年的经验,但他不像别人那样用鱼眼镜头把整个画面一框,夸张到变了形。他用广角镜头是最能夸张地表现主体而又不过分的。反映在作品中就是画面元素丰富,既有主体人物,比如神情、动作、衣着打扮,又有环境背景,比如家具物件、挂历壁画,或者标语口号。广角镜头传达的信息丰富,留给后人的遗产也就多。

于志新:一定距离内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把所有素材纳入画面并突出主题。但我尽量避免用超夸张变形的东西,我感觉那种东西不美。

张惠宾:你的作品多数都是用哈苏拍的方片,你基于什么想法选择方片?

于志新:首先我非常喜欢方构图,所以选择用哈苏,再者用哈苏拍出的照片质感非常好,层次也比较丰富。

郭建设:其实搞纪实摄影采用方构图的人很少,因为方构图讲究横平竖直,一般很难把画面全部撑满。“一品真相”四个字可以概括于志新的影像。你“品”他的东西肯定都是“真”的。而且他能够运用光线、环境、黑白灰影调让画面有一种质朴的温馨感。我总跟他开玩笑说,偶尔拍拍方片可以,但一定要追求完美肯定会丢失很多影像,比如对某个瞬间的抓拍,场面一下就过去了,你抓不到。而且如果后面或背景上有一个夺目的斑点,你这张照片就毁了。

于志新:现在出去别人都是拿个小微单很轻松,我依然背着120胶片相机。虽然背着沉重的器材有时很不方便,但我就是放不下对中画幅相机的偏爱。我追寻自己想拍的题材,一旦遇到这种题材我就会很认真地把它记录下来。我认为只有中画幅相机才能拍出我想要的影像质感。

“首先我关注人,人是我画面的趣味中心,但在关注人的同时,我一定会把环境交代清楚。”

张惠宾:几十年来你们结伴出去很多次,从人到作品彼此都比较熟悉,你的影像特征跟他们俩或其他摄影家有什么不一样?

于志新:比如我跟张桐胜老师一起跑过很多地方,大部分时候接触的题材都一样。但每个人的视角和表现力不一样。有人喜欢用长焦,有人喜欢用广角。而我就是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延续我自己的观念: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

张惠宾:具体到某一个相同的场景,你的关注点在哪里?比如1998年你在宁夏拍的《耙地》,是不是别人也拍了这个场景?

于志新:首先我关注人,人是我画面的趣味中心,但在关注人的同时,我一定会把环境交代清楚。你说的那次是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的。当时我们路过那里正好看到了这个场面,一家人在那里耙地,因为是木犁,比较轻,父母就让两个孩子趴在木犁上,这是当地的一个劳作特点。当时我们几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想表现的画面不同。有人专门拍趴在木犁上的小孩,没拍前面拉绳子的大人;有人用大广角,没有突出人物。而我是用广角镜头贴近一点去拍,这样既突出一家人的劳作状态,又不失于环境。

张惠宾:你和郭建设的影像有什么不同?

于志新:我们两个在拍摄方式上有雷同的地方,但在选材上不太一样。比如他也拍百姓,但带有“新闻性”,如“红色中国”这种符号性的东西。

郭建设:他用哈苏拍,我也用哈苏拍;他用方片,我也用方片。到现在我们俩出去手里永远都拿着哈苏,拍回来也是同一个人冲片,同一个人做片。我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点:取景框就是裁剪框,后期没有裁减的概念。但就算拍同一个人,我们俩拍出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他有他的视角,我有我的视角。比如同样到湖南拍一个做芦笙的传承人,他用40mm镜头拍,渲染人在那里制作的状态。我跟他不是一回事儿,我用50mm镜头,绕到人后面去拍。

张桐胜:我们总说“见图如见人”,即便于志新和郭建设同样用方片,面对同样的题材,但他们两个的起点不一样,思维不一样,拍出的画面也不一样。为什么?因为郭建设是报社抢新闻出身,他思维敏捷,机动灵活,对瞬间的把握又快又准;于志新是在图片社做照片洗印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他非常稳,拍一张片子要琢磨很长时间,力求完美,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这跟他做人一样,对人真诚,做事儿正派。

于志新:我拍照片确实追求完美,不允许在画面里出现不该出现的东西。

张惠宾:你用中画幅相机拍纪实怎么处理对瞬间的把握问题?

于志新: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器材,在拍摄中熟练掌握器材。再一个就是要有自己的拍摄模式和风格。这样每遇到一个场面,我就能迅速在脑海里构建我想要的画面,然后就知道怎么去拍,怎么用最简洁的手法得到最好的表现。

“相机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工具,而摄影家则是有意识的。”

张惠宾:摄影家拿起相机都是在拍别人或别人的生活,但拍完之后就成了自己的作品,这中间的转换关系你怎么看?

于志新:这其实是通过一种主观的自我选择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相机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工具,而摄影家则是有意识的。这里有一个主客体的转换关系。主体是摄影家本人,客体是现实存在的人和事物,摄影家对现实存在的人和事物进行艺术加工,把自己的观念、情感赋予客体,利用客体表现出来,映现在媒介上,即为作品。

张惠宾:你的影像特征就是以平等的心态拍摄平常百姓的生活,呈现一种平淡自然的状态,但相机是有侵略性的,当别人意识到有相机对着他,第一反应一定是警惕或者提防,会有情绪乃至身体语言的抵触。你在拍陌生人时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化解这种隔阂?

于志新:摄影者和被摄者确实是一对矛盾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存在这个问题,老百姓对相机并不避讳,但现在很多人确实不愿意让你拍。前段时间我跟郭建设去西藏昌都县,转悠了两天,一张没拍到。后来有一天正好碰上强巴林寺的活佛出来,那些藏民见到活佛就顾不上我了,我用40mm广角镜头贴很近去拍,拍到了几张很满意的照片。但我们还是要尊重被摄者的意愿,不能强迫他们。

郭建设:拍纪实照片应该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去追他们的视线不在你身上的瞬间。有时候我们看于志新的照片,他扛着那么大机器,怎么还拍到了这个画面?就是他追到了这个瞬间。你也可以事先跟被摄者打招呼,但那跟抓拍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在当下利用别的事情吸引他,然后钻空子去拍。我不忌讳集体创作。因为集体创作一定有人会调动被摄者,那你调动吧,我赶紧找我的位置抓拍。有人说这是“摆中抓”,但只要不违背现场的东西就行了。所以集体创作也有它的优势。

张惠宾:这一点张桐胜老师应该更有体会,《中国摄影家》杂志举办“摄影家大PK”就是这样,把一群摄影强手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各自拍各自的,出来之后完全不一样。

张桐胜:对,不要管别人怎么拍,首先要找到你的特点是什么,亮点在哪里。

于志新:在同一景区,同一活动场景中拍摄,对初学者和业余摄影人而言雷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摄影家来说,雷同是可以避免的。不同摄影家的个性、心智、审美情趣及技法不同,则拍摄角度、镜头运用、环境处理、风格选定都会不同,拍出来的照片自然不同。

“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是摄影的本质,也是我摄影的灵魂所在。用黑白呈现,是我的艺术情结。”

张惠宾:我从你的自我表述中总结出四个偏爱:偏爱纪实,偏爱黑白,偏爱普通人,偏爱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现在我们谈谈黑白影像。你还一直拍胶片吗?

于志新:对,我也拍数码,那是工作需要。但在拍摄我追求的选题时,比如“传统手艺人”和“北京胡同”,我一定是拍黑白负片。

张惠宾:黑白和彩色一直是摄影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布勒松说“与黑色能够表现出最复杂的色调相反,彩色只能够呈现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细节”,所以布勒松基本不拍彩色。亚当斯也是这样。他们即使拍了彩色,那也不是他们看重的作品。你也长期拍黑白,黑白摄影究竟有什么魔力?它和彩色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于志新:为什么我偏爱黑白呢?首先,我认为黑白摄影的表现力最强,本身具有质朴、简洁、鲜明的特点。这跟我的“社会纪实摄影”相契合。其次,黑白能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有一种视觉张力。尤其是拍生活类照片,黑白影像更能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

张惠宾:反过来问,彩色就不能简洁了吗?比如1979年你在河北省涿鹿县拍的彩色的《好奇》,画面也挺简洁的。

于志新:直观地看,拍摄彩色照片远比黑白照片容易得多。其实不然,彩色摄影虽然可以赋予照片更多色彩上的活力,但表现力不如黑白摄影,有时会达不到预期拍摄效果。

郭建设:黑白摄影的吸引力对每个摄影家来说不一样。比如我喜欢黑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它可控,我可以自己冲洗以达到我想要的黑白灰的表现;第二,我拍的大部分题材确实更适合用黑白;第三,我有黑白情结,于志新也是这样,我们都是从暗房工艺走过来的,银盐制作和打印出来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区别。

于志新:我到现在都坚持拍黑白照片,手工冲洗,手工制作。这是我坚守的意愿,也是这几十年来我的一种情怀。

张桐胜:对你自己而言,这是题材和情结决定的,但其实这里还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银盐本身是一个物理现象,越来越少的人在使用。你坚持用银盐,用传统工艺冲洗,这是在坚守传统影像文化。作为摄影人,我们不能只留下一大堆数字文件。我们的前辈拍的玻璃底片,在今天看来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遗产。所以黑白摄影必须传承下去,不能丢弃。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物理感光的文化形式,这种形式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历史价值的。

郭建设:现在我有一种担心,就是影像的断代。我们这批有暗房经历,有光圈、快门速度概念的摄影人还在坚守着小作坊,不管拍胶片还是数码都要洗照片。前几年我们也在争论什么是老照片,老照片是要有物件儿搁在这儿的,底片不是老照片。但现在的年轻摄影人提倡环保,他们没有洗照片的概念,都是把数字文件存储在电脑或其他设备里。这到底好不好,还有待商榷。但有一个问题,一些很好的影像可能没有办法进入博物馆了。为什么?使用传统胶片的摄影人未必涉及到这个题材,拍了这个题材的人却没有把照片洗出来。就像张桐胜老师说的那样,文化传承要有实质存在的物件儿,文化传递不能只是一个模拟符号或者一个信号。所以我们的坚守还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张桐胜:今年,中国美术馆开启了“影像中国—20世纪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这个项目收藏了160幅郎静山的作品,其中120幅是爱普生喷打的作品,另外40幅是当年郎静山自己冲洗放大的银盐照片,还签了名,非常珍贵。这两种作品的价值就不一样。

于志新: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即将消逝的影像”现在都是限量级作品,一个底片用传统手工银盐工艺制作十张限量版作品,标准24寸,签上名字,签上限量号。

张惠宾:黑白摄影是你的情结,是你这么多年来对摄影传统的坚守,也是你的文化价值选择,更是一种对历史传承的负责。

于志新:在摄影发展到今天的五花八门、色彩斑斓时,人们又不禁回过头赞叹黑白摄影的质朴、辉煌和艺术价值了。因为它不仅仅是摄影艺术的先驱,完成了最基本的摄影再现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把表现审美理想的形式和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记录即将消逝的事物和状态是摄影的本质,也是我摄影的灵魂所在。用黑白呈现,是我的艺术情结。

“拍人首先要做人,做好人才能拍好人!”

张惠宾:你现在或将来有什么拍摄计划?

于志新:我的黑白情结和我执着追求的题材、风格不会改变。现在的拍摄重点还是“传统手艺人”和“北京胡同”。过去北京的老胡同已经拆了很多,我希望在它们还存在的时候用相机记录下来。这个系列我想叫“漫游胡同”。前两天我去拍胡同,碰到一个人,他问我:“你拍它干什么?”我说:“今天它还立在这儿,明天可能就没了,我就是把它记录下来。”他说:“政府都不记录你记录什么!“我说:“那是两回事儿,我必须把它记录下来!”

张惠宾:你从小在北京长大,也一直工作在北京,你拍的关于北京的影像实际上是自成一线的,你会把它们单独整理出来吗?

于志新:我8岁随父母来到北京,从小生活在北京胡同里,对胡同的记忆很深。在我接触摄影的初期,因为没有条件跑很远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附近的胡同里,街道上,花鸟集市上拍片子。后来有机会去很多地方拍片子,但我始终放不下对胡同的感情,只要有机会我就拍,尤其是这几年,胡同越来越少,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把它记录下来。现在主要还是拍,以后有机会一定整理出来。

张桐胜:于志新是我比较敬重和佩服的摄影人之一,他为人低调,淡薄名利。这么多年他始终保持摄影人的一种真诚自然的状态。他的作品和人品在摄影圈都是有口皆碑的。

于志新:拍人首先要做人,做好人才能拍好人!这很重要。当你面对被摄者时,要以一颗平等的心灵与他们沟通交流,努力捕捉他们的欢笑与幸福,善良与和谐。我希望能从普通人身上留住人间最美好的记忆,这是我摄影艺术的宗旨。这也是每一位摄影艺术家不可或缺的一份心境。

责任编辑/段琳琳

于志新简介

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总编、高级记者,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

1979年开始摄影,主要拍摄了大量纪实类照片,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摄影刊物上发表。

曾获北京摄影家协会首届“金像奖”、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首届“金路奖”、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金像奖”。曾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建国以来“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30年”等荣誉称号。

曾举办“三峡人”、“百姓系列”、“永远的中国”、“印象”、“长江从这里流过”、“消逝的影像”、“朋友·伙伴·兄弟—摄影家眼中的卢旺达”、“朋友·伙伴·兄弟—摄影家眼中的埃塞俄比亚”、“民间艺人”等展览。

作品《新郎》《码头》《耙地》《万人舞太极》《苗寨孩子的滑轮车》《民间艺人弹子王韩金铎》等被广东美术馆永久收藏,作品《缫丝》被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酸曲》被中国大理国际摄影博物馆永久收藏等。

出版画册有《京杭大运河》《消逝的影像》等。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 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在此基础上, 中国的民间文化非常丰富, 他很有吸引力, 内容丰富, 他并不无聊, 这就是为什么它能传播到今天。

它的文化精神逐渐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思想基础。文化精神的启动, 在过去的千年文化对中国有着巨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都被文化精神渗透到骨髓中。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传统中国民间文化非常丰富。包括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刚健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精神。

中国是一个大国, 有许多种族。正因为如此, 每个地方的文化都不同。作为同一个国家的成员, 我们必须相互沟通, 促进整个文化的发展, 而汉族又是整个国家的权威。一旦其他民族的汉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借鉴了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 因此, 汉族和其他民族也有一个长期交流的过程。也有很多在中学的民俗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一步一步改变我们的民族文化, 所以我们继续通过民族文化之间的重组和整合, 相互沟通, 改变这些性质和功能, 从而产生新的文化, 一种新的文化元素。

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 民族意识凝聚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也被称为民族精神的“民族”属性。民族精神是民俗文化的主体, 是积极的、渗透的。民族文化在促进教育中的作用: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提高我们的能力, 培养我们的民族意识, 实现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

二、中国民俗文化与版画的联系

民间版画以雕版印刷方式大量印制, 与民俗风俗有关, 小说、歌谣和谚语、书籍、书籍题材的插图、神灵崇拜的纸钱,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年画。直到现在, 许多人仍然使用木制年画。中国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坚守和平与幸福的生活年画。有许多的年画和功能意义, 对于我们中国人, 主要在人民心中的神年画的许多地方, 上帝可以保护房子, 和平的象征, 但也有些时候是很快乐的, 就像一群孩子团聚的喜悦, 还有一些鞭炮和其他有趣的模式和故事。这种民俗画与群众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它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形式简单,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感。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方的风俗和习惯, 当地的年画也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平阳年画这种年画, 一般都是农民画年画印出来的, 他们平时做什么工作, 等有空的时候再出去买, 再说一遍, 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副业。主题主要由人物、风俗、传说、花卉、人物、动物等所选择。也因为年画适合于节日的使用, 所以表现手法是用浪漫、概括、注重色彩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现出一种积极、大方的感觉。佛山年画的构图饱满, 色彩对比度也很强, 装饰性也很强。人们根据不同地方的家庭张贴不同类型的门画, 来表达人们的真实、美好、美丽的追求。新疆年画也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 选择更简单的颜色, 包括黑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五种颜色, 它体现了时代特征的特殊发展脉络。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 它最早出现的时间, 视为“祖先”等年画经常使用明亮, 强烈的色彩, 在构图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整个画面是全面和整体。朱仙镇年画有五大特点, 组成完整的对称性;对比强烈的色彩;色彩鲜艳浓厚, 线条粗细相间;门神种类多。对门神来说, 不同的门会贴上不同的门神:已婚孩子是依附于孩子的内容, 中年人会贴以工作为主的;老人会贴上长寿寿星之类的;孩子会贴上是学习。

正如我们看到的, 年画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它似乎是我们风俗的结合, 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特色, 表达了我们美好的愿望。

三、结语

未来, 在版画创作中, 我们要坚持传统的民间文化, 要表现出版画创作中博大精深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且, 无论我们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们都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面对每一种绘画种类, 我们不应该感到复杂, 那样就不能继续发扬自己过去留下的画。在国际舞台上尽可能多地展出版画作品, 使人们对版画感兴趣, 促进版画空间的发展。我也希望在未来的版画之路上, 我们会印出骄傲, 我想这一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印刷版画的力量, 无论是好是坏, 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摘要:民俗文化是在不同的民族地理因素下, 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思想, 形成不同的文化;版画首先在版画中绘制;基本品种可分为“凹、凸、平、孔”四类。派生的“混合版”中, “拼贴版”也使用四种基本的类型和综合原则。事实上, 我们知道, 民俗文化是很久之前他们要打印在一起;在内容的古代装饰是小说版画插图大多选择;内容也是与民俗文化相关;一直以来我们每一个家庭都知道年画, 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达, 并通过木雕的印刷形式去形成的;他和古彩装饰和版画印刷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可以看到, 民间文化和版画已完全融合;因此, 中国人应该继续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在以后的作品中充分体现我国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古彩装饰,融合,年画

参考文献

[1] 刘敏.浅谈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的用色比较[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2] 王娟.民俗学概论 (第2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儿童版画教育的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困境,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才能有效引导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且提供了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引导对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52

在城市發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城市的工作机会相对于农村也更多一些,农民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很多人都选择了去城市打工,孩子则被留在了农村由长辈进行照顾,我们将这些孩子称为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和父母分开,形成了隔代监护或者代为监护的现状,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外,留守儿童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无法落实的因素之一,这样就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效,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关爱,就会缺乏安全感,性格上也会出现缺陷,比如,敏感、自卑、叛逆、暴力等,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引导,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找到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后,我们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被迫和父母分离,由爷爷奶奶照顾,或者是其他的亲属代为照顾,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溺爱,加上农村老人的文化水平有限,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很少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性格、生活、心理等造成影响,使得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着巨大困境。

(二)教育经费不足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关爱措施,但是实施难度却比较大,主要是教育经费不够。学校的关爱行动需要资金支持,经费不够就会限制学校的行动,很多制订的措施都不能落到实处,让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流于形式。部分学校为小学留守儿童建立宿舍,配套设施却跟不上,再加上小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还不是很好,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教师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有时候还会无偿为学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却得不到任何的回馈,长期下去也会浇灭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情。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相关部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制订了很多政策,但是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不理想,不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留守儿童教育就进入到了这样的状态中,这样就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效。另外,部分政策缺乏长效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引导有效措施

(一)设立专项教育资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乏经费,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让留守儿童教育引起社会关注,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去,让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捐款,成立留守儿童社会捐助专项教育资金,政府也要在财政收入中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经费就能得到保障。另外,社会上要召集“爱心妈妈”“知心姐姐”,让他们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中去,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或者带领学生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关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并且要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性格、心理变化及健康情况等,这样就能提高留守儿童教育针对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另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要加快寄宿制脚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配备生活教师,管理学生饮食起居,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在学习时间之外,要带领学生进行休闲娱乐,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结语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学生实际生活困难,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2]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王宗太(1979.2—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上一篇:中国的古代教育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安防监控系统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