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

2024-02-14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1篇

„„社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名称

本社团全称 “”,简称“”。

第二条组织性质

本社团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组建的学生社团,是受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和院团总支监督和引导的非营利性学生社团组织。

本协会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校园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条社团宗旨

„„„„

第四条 社团口号

…………

第二章会员

第五条凡取得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籍,承认本社团章程,提出申请加入本社团并经审批合格的,均可成为本社团会员。

第六条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对本会工作建议、批评和实行监督;

(二)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会员有权参加本会举办的活动,享受章程所规定的权利;

(四)学生会会员有退会的权利。

第七条会员的基本义务

遵守本社团章程,服从上级安排,完成社团交给的任务。

第八条会员的退出和除名

(一) 学生毕业离校,自动退出社团。

(二) 根据本人自愿原则,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即可退出社团,取消组织成员资格。

(三) 有严重影响社团名誉行为的成员,违反工作制度以及违法乱纪等破坏学校名誉、触犯法律的组织成员立即除名。

(四) 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不积极主动的成员,经社团大会研究可予以开除。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本社团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部长若干。本社团管理机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精通本社团工作,有一定组织能力;

(二) 思想积极上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 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良;

(四) 工作上积极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

第十条会长的权利和义务

(一)服从社联、团委的领导。

(二)定期召开例会并制定本社团的规章制度、活动计划。

(三)组织社团成员开展各项活动。

(四)根据社团规章制度收取管理、使用会费,吸收和处分会员。

(五)负责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工作记录及活动总结。

(六)加强校内、外之间的社团交流,扩大社团影响,树立社团良好形象。

(七)培养推荐社团接班人,做好负责人换届选举工作。

第十一条 会长职责:

(一) 负责确定本社团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 领导各部门及下属组织日常工作,主持工作例会。

(三) 监督各部门工作,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评。

(四) 负责社团重大活动的筹备和组织。

(五) 加强内部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

第十二条 副会长协助社长处理日常工作,做好分工负责的各项工作,会长不在时,代理会长工作。

第十三条 社团下设秘书处、策划部、外联部、宣传部和财务部五个部门。各部门职能具体为:

(一)秘书处

1、对每次社团活动作详细的记录,每次活动结束后,写活动总结,写通讯稿,并上交社联秘书处。

2、与各部门联系,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社长;及时给社团会员下发有关活动的通知。

3、负责社团的所有材料的整理、总结与收集、存档工作。

4、负责制定奖惩制度及社员管理制度。

5、负责对协会的活动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听取会员批评、建议。

(二)策划部

1、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工作及拟定策划书。

2、社团活动计划及其完善与审批。

3、为社团活动的策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4、负责社团大型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三)财务部

1、财务部直接对会长负责,统一进行社团财务分配,监督,审核,管理。

2、财务部主要负责社团内部财务的管理,包括活动经费使用情况的登记与管理。

3、财务部定期向社联财务监察处递交财务审计报告和财务部工作报告。

(四)外联部

1、加强与各企业间的联络,为社团的优秀活动争取商业赞助以及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2、负责社团日常活动所用场地的申请以及宣传所需的展板等的申请。

3、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为社团的团结发展做出贡献。

(五)宣传部

1、负责团专用海报、请柬等系列物品的设计、制作、发放及粘贴。

2、负责对社团精品活动进行前的宣传和展示工作。

3、在一定的条件下,承担对外联商家的有效宣传。

第四章 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会员考勤制度说明:

(一)各部工作及召开例会时,由各部副部长统计出勤情况后,交秘书处记录。

(二)每学期工作、会议等活动中迟到五次者给予警告;无故缺席五次者,视为自动退会。

(三)请假须在事先所在部部长递交书面请假条,经部长同意签字批示后,交秘书处存档。

第十五条 奖罚、缺席说明:

(一)对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者,可视情况定为部委。

(二)惩罚制度,对本协会工作漠不关心,且不服从协会各项安排者可给予适当的批评,情节严重者可给予除名处理;对于协会章程不服从的会员可以进行劝退,对违反章程且经教育不改者,取消会员资格;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者予以惩罚。

附则

(一)协会会员每学年必须进行登记注册,否则取消其会员资格。

(二)协会会员连续三次或总计五次不参加协会活动者取消其会员资格。

(三)协会会员凭会员证参加活动,其证件不得转借他人,一经查出,没收证件。

(四)任何个人不得盗用本协会名义开展活动,否则后果自负,协会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五)会员在会期间不得参与和进行任何有损国家、集体和协会的事情,如有发现,开除出会。

(六)会员在会期间有权参与本协会各项公开活动,并有权知晓本协会的有关信息。

(七)会员在会期间有权向协会主管机构反映协会问题,并督促协会改正。

(八)退会后,会员交回会员证,并不得已任何方式以协会的名义从事任何活动,违者后果自负,协会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九)会员进入一个月后要求退出者,会费不予退回。

(十) 本章程经2010年7月8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十一)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2篇

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xx学院xxxxx协会会议的召开及活动的开展,调动协会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正常的xxxxx协会活动秩序,健全xxxxxx协会办公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协会会议的召开和活动的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协会内部干部的纪律,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特制定《xx学院xxxxx协会规章制度》,希望大家务必遵守。

一、会员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要有健康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无不良嗜好;

(三)要有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的精

神 。

二、常规纪律及工作要求

(一)会议规定:

(1)召开例会或开展活动时,协会各成员必须按时到场并

签到,不得迟到早退。秘书部制定签到表,开会或开展活动时提前十分钟到会场或活动现场签到,做好考勤记录;

(2)在会议和活动期间,与会成员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认真研究讨论处理各项事宜,不得聊天、睡觉;不得

擅自离场,手机调到震动或者静音状态;不得接打电

话或做其他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如有特殊情况,请举

手示意。情节严重且屡次不改者,可开除出会;

(3)活动中必须积极主动,不得推三阻四,否则写500字

以上的自我检讨;

(4)活动策划时必须由大家一起完成,提高办事效率,认

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二)请假制度:

(1)因故不能到席者,应在事前向部长请假。征得部长同

意后方可缺席,相关部长在会议前将请假人员名单及

原因交至秘书部;

(2)若开会或活动时间与协会成员的上课、考试时间冲突,

该成员在事先说明,则不予追究;

(3)如有特殊情况并已向辅导员请假,则需出示请假条以

作证明;

(4)协会成员不得以隐瞒、欺骗等手段请假,如若发现,

一经查实,即自动退会;

(5)协会成员迟到3次以上,请假5次以上,旷会2次以

上则视为自动退会。

三、执行与监督:

(1)每次开会或活动时,秘书部要严格按照本制度做好考

勤记录,所有记录将作为期末的优干评选依据,并存于协会内各成员的档案中;

(2)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由主席团和协会各成员加以监督。 (注:本制度如有不足,望协会各成员提出意见,将其完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高校公寓建立党员工作站,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路径,使大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公寓 党建 党员工作站

高校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自习室”和“第三课堂”。学生通过宿舍认识社会、认知自我,学生宿舍的风气直接反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先进力量的代表,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稳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大学生宿舍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在全院大学生宿舍中开展“党建进公寓”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纪律观念,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党建进公寓”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党建进公寓”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秉承“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凸显学生个性。“党建进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延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

“党建进公寓”既是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构建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学生公寓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将原先组织载体中的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向宿舍区、宿舍楼、寝室延伸。这样有利于发挥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先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和管理。实施“党建进公寓”,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培养、考察、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更全面、更立体地反映学生的整体面貌,使党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能调动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支部考察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缩小党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促进育人功能的提升。

开展“党建进公寓”的活动,使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向务实型转变,使学生党员直接面向同学、贴近同学、服务同学,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党建进公寓”,使广大学生党员接受同学们的监督,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发挥排头兵作用,带动学风班风建设和促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凝聚力,达到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赢。

学生党员充当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能有效推动健康、文明、和谐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使宿舍成为广大学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进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党建进公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思路

规范监督机制,学生公寓要加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一套体系完备、操作规范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为了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定《党建阅览室管理制度》、《意见交流小本、党建信箱管理条例》、《党员寝室挂牌条例》、《“公寓之星”评选工作条例》、《公寓表现综合评价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党建进公寓”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对公寓区党建工作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要突出对学生党员的评价和监督,提升党员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把学生在宿舍生活区的表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党员的评价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制定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党员思想、行为、表现鉴定制度;学生党员在公寓工作、学习、活动情况的原始记录;建立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测评制度。对评价指标体系下不称职、不合格、不突出的学生党员,组织要亮黄牌给予警示,严重的则要按组织程序进行教育和处理。只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透明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党建进公寓”的监督体系。

建立临时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学生党员合理分配到各个宿舍并充分授权,让党员结合具体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在开展公寓临时党支部建设的工作中,党员不仅要亮明身份,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作贡献。学生党员需要平台,广大同学需要帮助,而公寓党支部能平衡党员和同学的需求,弥补不足。在组建公寓临时党支部的过程中,由大学生学生会组织部、党建办公室联合开展工作,组建一支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临时党支部积极配合职能部门积极展开工作。

(1)每学期开展公寓临时党支部集体、个人评优工作,并给予通报表扬,同时把公寓临时党支部评优结果纳入学生党员的考核评比。

(2)临时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寝室”进行定期抽查、寝室互查;及时开展问题寝室约谈工作;做好宿舍电脑使用引导工作;定期向学生办公室和学生所在班级通报情况。

(3)建立学生情况信息网,及时收集学生在公寓内的动态信息和各类情况并及时反馈;主动参与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处理;开展宣传、引导、教育工作,规范大学生寝室的日常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在学生公寓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公寓内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优化公寓内部环境,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党员及临时党支部更加富有活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党员第一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依托公寓,开展有效的公寓党组织建设活动,拉近学生与公寓管理部门之间的距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积极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反映学生的合理诉求,反馈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学生党员宿舍挂牌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立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文明宿舍建设、创建和谐校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党员模范寝室”、“模范党员”等评比活动,活跃学生基层党建文化活动,弘扬社会新风,为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与繁荣而凝心聚力。在学生公寓中,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和“学生党员与新生零距离”活动及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布置做到“五上墙”:党旗上墙、党员权利上墙、党员义务上墙、基本制度上墙、入党誓词上墙,切实巩固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动基础。公寓临时党支部还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作用。(1)设置“党员墙”。在学生公寓楼层设置“党员墙”,把楼层学生党员的照片连同姓名、寝室、班级、学院予以公布,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2)开展“党员寝室”示范活动。对于获得流动红旗的党员寝室实行挂牌制度,发挥其示范作用;(3)开展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依托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室,由负责心理健康的老师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4)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党建工作站通过理论学习、时事讨论、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定期对党员实行学习提高及再教育工作;(5)开展红色厅廊文化活动。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激励性话语、名言警句及适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语句制作成展板悬挂于厅廊,开展励志教育;(6)开展党员献义务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周末大扫除、维护公寓、通宵自习室的秩序和卫生、“一对一”困难帮扶等活动,带动广大同学自觉弘扬雷锋精神。

三、“党建进公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党建进公寓”是党建工作的延伸,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

1.拓展育人功能。大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一个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的过程,通过公寓党建与院系党建的联动,发挥公寓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公寓区育人氛围,构建公寓区党建工作新模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得到双管齐下的培养教育,又可实现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公寓区的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渗透性,推动学生公寓区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优化服务效果。“党建进公寓”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党员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服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态度等,特别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公寓党建的落脚点。大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学生公寓区提供的各项服务满足了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服务效果必然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3.扩大影响辐射。“党建进公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公寓区的辐射,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形成了多层覆盖、多重管理、多元形态、动态调节、自我完善的党组织网络,使党组织建设形成了由上至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新机制。

“党建进公寓”,实践证明,这种党建形式,使学生党建工作走进了学生生活,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卢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8(7).

[2]田爱君.和谐校园视野下积极推进党建进学生公寓园区[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203.

[3]陈茉.新时期宿舍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基本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增刊:171.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少数大学生陷入非法网贷、情感困扰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关注。综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就业心理、价值观念差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可能会导致学生进入心理健康误区。由此可见,探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教育;高等学校;重要性

引言

近几年,大学生因为自身心理状态及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的高校危机事件數不胜数,这给当代大学生和学生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恶劣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同时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压力的堆积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问题,若不进行合理的干预,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成为空谈。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这项工作对于高校来说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

1心理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发挥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针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优秀的学习态度,能够对大学生日后更好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现阶段,社会就业岗位竞争逐渐激烈,21世纪市场人才战略不但转变了当前世界所有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原有看法,亦为高校大学生设定了更为高远且广阔的方向与目标。由于我国人口整体数量十分庞大,造成我国高校学生在社会市场面对的竞争压力要比其他国家的高校学生更为繁重。因各种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持续产生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作弊行为,更严重者还会展开学术造假,故而对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业进步以及学术建设均具有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另外,高校学生的心理素养薄弱会让其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众所皆知,每一个主体的精力均是固定的,如若高校学生将自身精力与时间过度浪费在消极情绪上,得到的只能是消极不良信息。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当保持乐观向上,专注于自身本职工作,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均投入于专业发展和学业上,从而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日后更好就业奠定牢固基础。

1.2心理教育有助于创建和谐校园

在21世纪生存的高校学生具有更为重要的责任使命,这一时代的社会需要复合创新型优质人才,拥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在推动和谐校园稳定建设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能够推动高等院校自我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如若想获得全面发展,只具有一份高分成绩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以及心态是当前社会衡量优质人才的关键标准。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整体数量可谓十分惊人。我国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曾经针对大学生的自杀率全面呈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在北京高等院校中每80万大学生中就会有15名学生自杀身亡。根据这一数字,从本质角度来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学生具有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自杀不但对其自身产生无法弥补的伤害,亦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带来巨大阴影与伤害,与此同时,亦为整个高等院校校园稳定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因素。现如今,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引起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其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诸多,不仅包含客观因素,而且还囊括主观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故而大学教育人员需要提升自身认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度。良好心理与和谐校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优秀和谐的校园能够培养出健康友爱的心理,而友爱健康的心理能够营造出和谐自由的校园。

2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路径

2.1针对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的相关对策

高校在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水平。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为首的心理健康咨询队伍。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应变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教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国家应提升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奖励制度,激发更多的人向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进行转变,增大我国心理健康教师基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2.2提升大学生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获得有效化解,让大学生能够一直健康快乐生活,并且发展成完善健全的人格,故而,高等学校需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管理队伍与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拥有的育人作用,根据科学合理的路径设定完善专业的管理手段,增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便于推动学生更好、更有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强化大学生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与他人沟通交往以及合作精神,变成对社会有用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管理人员应当高度注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置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统筹规划、科学监管、全面实施,以此提高所有教职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并更好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咨询等相关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项长期工作,并且具备极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需要提高学校内部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且通过对大学生实际心理状况的了解展开正确指导,让大学生可以变成心理素养过硬且综合能力较强的现代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苗,宋洪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6,15:176

[2]李祥华.和谐管理方法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6,16:95

[3]罗昌龙.简论“微时代”视阈下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47~49

[4]苗娜,梁海芳.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0:138+141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情绪管理 合理情绪疗法

一、高职学生情绪特点

情绪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到了高职学生所处的青春晚期(18-22岁),大多数个体已经“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青少年的情绪发展与他们的同一性状态密切相关,“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青少年具有最高的焦虑水平,而过早闭合型的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最低”。高职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体验多样化

高职学生随着生理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身份等有了更深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进入大学后,随着专业兴趣、人际交往、学习、恋爱、就业等各种需要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在高职学生身上有多样性的情绪体验。

(二)情绪反映不稳定

高职学生容易激动,情绪反应快而强烈,易受暗示或环境气氛的影响。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看问题、做事情容易片面、走极端,加上自尊心强,承受力差,对自我情绪缺乏控制,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但在处理问题时,显得情绪化,较为冲动,不够理智。

(三)情绪表达矛盾化

高职学生在情绪的表达上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一方面,他们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对外界刺激敏感,喜怒形于色;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越来越把视线转向自我,因为他们的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问题上,会隐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得含蓄而内隐。

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不仅会妨碍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绪管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效的进行情绪调节,培养自己调节、驾驭情绪的能力,提高自己的EQ值,是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自信、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点

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2]。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合理认知和不合理认知的辩论,消除不合理的信念。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就会随之而改变。合理情绪疗法以问题为中心,其使用对象一般为智力水平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领悟力较强的学生。

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只不过这些非理性信念在某些有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和强烈。埃利斯等人认为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而这八个方面正是高职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三、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调节情绪的操作过程

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告诉我们,“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扰,不合理的观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操作过程为:第一步,诊断阶段。通过与学生交谈,明确学生情绪中的ABC,一般认为,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第二步,领悟阶段。帮助学生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及不合理的信念;第三步,修通阶段,通过引导学生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及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及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处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及建立合理信念;第四步,再教育阶段。巩固成果,使新的合理观念得到强化。

(一)高职学生常见的ABC

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情绪困扰:

1.因为自己没有考上二本或者更高的分数、因为自己没有特长等方面就认定自己不如别人,处于自我否定、自卑沮丧、后悔的情绪困扰中。

2.因为随着高校的扩招及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一些用人单位盲目对学历高要求加上高职教育起步晚未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优势,因此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部分高职学生尽管成绩上了三本,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只能选择高职学院,在面临就业问题时,焦虑、自卑、抑郁的情绪尤其明显。

3.高职学院的学生来源多样:有普通高中毕业生,有初中毕业五年制直升生、职业中专对口升学生,加上一部分成教学生,学生来源多样化,学生素质不一,相互之间的交流、共同语言减少,因此一部分学生容易感觉到孤独、冷漠、愤怒、冲动等情绪体验。

4.高职学院的学生在学习上经历了失败,但是在情感上的追求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是一样的甚至于为了表示在其他方面的控制感和优越感,他们对感情的依赖性更强,而一旦失恋,学生的自我否定、抑郁、冲动、愤怒等消极的情绪更多。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高职学生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哪些呢?

1.“我没考上二本,来了高职,真后悔来了高职学院”“上高职以后只能做普通工人”“一定要有本科文凭才有前途”等绝对化的要求。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抱有这种观念的学生往往对自己、对环境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事实依据来进行断定。

2.“高职学院的学生素质真差”“我失恋了,再没有别的男(女)生喜欢我”“他(班干部)通知不到位,太不负责任了!”等过分概括化的信念,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他把“某些”“个别”当做“全部”和“整体”,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3.“我成绩不好,做人真失败”“我来自农村家里没钱也没背景,找工作成问题,我完蛋了!”“我这次求职面试又没成功,我再找不到工作了!”等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便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非理性的想法和观念。

(三)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和建立新的合理信念

1.辩论法。运用“黄金规则”、产婆术式的辩论方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激励学生反省自己。对于诸如“一定要有本科文凭才有前途”等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直接提出问题:“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本科生一定比高职生有前途?”对于“一个通知不到位就得出班干部不负责任”等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可以提问:“你能否保证不是其他人没记住?你能否保证每个人在每件事上都不出差错?”对于“成绩不好,做人真失败”可以辩论:“成功和失败的含意是什么?如果你因为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人,那么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表明你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辩论,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到他所依持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明白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用合理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当学生对这些信念有一定认识后,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使他意识到即使某些不好的,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他自己也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现实。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高职学生的很多情绪困扰,有时是他自己向自己传播的烦恼,因为不合理的信念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可以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帮助学生停止传播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比如首先让他通过想象进入到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中体验负性情绪(求职失败痛苦、自责、怨恨、自卑等),然后帮助他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体验到适当的情绪反应(可以继续努力、还有机会等),最后停止想象,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情绪变化情况,改变了什么观念,学到了什么观念,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积极的情绪改变。

3.为使合理情绪疗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果,它还必须与其他的比如布置家庭作业、榜样示范法、强化干预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心理行为训练等方法结合使用。

(四)合理信念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除可以继续运用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和各种家庭作业外,本阶段还可以应用自信心训练、社交技能训练、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各种实用技能训练,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更多技能,提高他们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帮助高职学生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以后生活中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理想情绪疗法对由于认知偏差所造成的情绪困扰问题较为有效。而高职学生处于人生的发展期,其意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只要积极引导,这种不合理信念和思维完全可以改变。另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的群体之一,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具备改变自己的认知能力向良性发展的内心愿望。因此,合理情绪疗法是针对高职学生情绪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凯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16.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师·技能(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132-142.

[3]李琳.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理想情绪干预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3).

[4]欧阳意,曾文军. 运用ABC理论维护高职新生心理健康[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生适应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环境的变化,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使新生的大学生活有一个良好开端,顺利地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所谓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根据大学新生、大学与社会的变化,对大学新生在自身、社会和他人等方面进行的维持性、动态性、改造性和前瞻性适应与超越的教育[1]。而在教育和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原则,把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收到实效。

本文从积极促进个体“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视角,进行了一些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沉淀出一些全新的感悟和收获。

一、遵循“一个原则”——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2]是指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建构过程中,教育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性的同时,要将教育对象视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主体性原则主要是在“主体—主体”(主要包括师—生、师—学生群体、生—生、生—学生群体等)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大学新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通过大学新生的主体性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在主体性活动中,教育者是控制者、引导者和支援者。

要充分尊重新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新生是适应教育工作的对象,调动新生参与适应教育的主动性,能够使适应教育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校在开展适应教育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尊重新生在适应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在适应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如何发挥学生在适应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体现在适应教育的全过程中。

二、解决“两个问题”——不适症状和成因分析

1.角色转变不适应。当他们进人大学后,发现身边学习成绩比自己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过去的那种优越感逐渐消失。这种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转变,会让有的新生始料不及,无法接受,从而使其自我评价受到冲击,产生失落感。

2.生活习惯不适应。中学时代,缺乏现实的生活、实践磨练,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自我服务意识淡薄,对他人的依赖过重。进人大学后,生活上的事都必须由处理。这对于一个没有过独立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讲会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导致与同学间矛盾的产生。

3.人际交往不适应。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人际关系难以很快建立。有的新生因不善交际、表达能力不强,致使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到压力很大从而产生孤独、压抑、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人际交往圈子宽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冲突,甚至是感情伤害。

4.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基于学生自律基础上的管理。教室不固定,时间很充裕,老师除了上课,学生自主时间很多。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没有规律,常常晚睡晚起,出现“无人管反而不习惯”的感觉。

5.教学模式不适应。大学的教学特点是一门课程的学时少、进度较快;课堂讲授时间少信息量大;作业少、自主学习要求高;老师授课方式以启发式讲解为主等。学生不会记笔记、不会处理课堂内外的关系、不会查资料自主学习。

鉴于以上不适症状,综合前人的研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使90后抗压力较差。(二)地域改变和经历不同引发心理应激。(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理想的“间断”产生迷茫。很多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自由,当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及遇到困难时会非常失望甚至灰心。(四)学习和人际交往不适导致焦虑。(五)竞争压力的增大产生心理偏差。

三、找准“三自”理念与新生适应教育的契合点

初入大学这个小社会,进入初步社会化这个关键期的大学生,其自我意识已趋成熟,独立意向十分强烈,观察力、理解力、意志力、理智感也都迅速提高,受此影响,大学生反感成人和社会的控制,希望能自主地在自我控制的状态下选择初步社会化的途径、内容和过程。因此,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内在控制,去主动适应和吸收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越趋强烈。

因此转变要教育观念,坚持在新生适应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很好尝试。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设一种能保证人人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速度、深度去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环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对诸多不适症状的智慧潜力。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根据自身的素质,把社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据此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行动方案,谋划自己的目标导向。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重视对主体精神、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他们自主意识的体现。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心理发展程度等因素,这种自主意识容易形成自我主客体的分裂,进而表现为渴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与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目标障碍并存的现象。为此,积极开展各种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笔者做了以下实践探索。

四、把握“四个关系”

1.公转自转的关系

从大学生的培养上看,公转就是学校代表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育人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的培养与服务,这是学校的统一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按照这个公共的方向,切实遵从并践行。自转则是大学生根据国家培养的要求,自觉调整发展方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始终保持严格的内控及自律,它是一般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内在标准与行动准绳。

因此在新生适应教育中过程中,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既要主动服务学生,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体现公转的方向性和规范性,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动机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

在2010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笔者作了题为《适应大学 梦想起飞》的新生适应讲座,分正确认识角色改变、有效进行自我评价、主动适应全新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几个章节对学生进行了适应性引导,分别就不同章节给出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异同之处,提出学生在初入大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留出给学生思考对策的空间,并点评其解决建议。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从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早日将学生送上自转轨道铺平了道路。

2.他律自律的关系

自律和他律,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体现着辩证的统一。在学生自我服务中,突出自律,就是要求学生,善于把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新生适应教育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就要求学生强化自律意识,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立能力,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中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不但是接受社会规范约束适应现实环境的人,也是拥有自我拥有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人。

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这个视角出发,对于“自律”的内化和养成,笔者主要是通过《适应自由 学会管理》这个主题班会来进行。华罗庚说过:“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但时间管理上的自觉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引导、培育。通过让学生自己做时间掌控量表、分组做时间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对压力人、从容人、无用人、无聊人四类人的坐标标定和辩论,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律养成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3.集体个体的关系

引入集体机制,构建年级与年级间导向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模式。依靠集体力量进行自我服务,人人成为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管理的主体是这种模式的根本任务和核心思想。

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始终把学生集体当作一个模拟社会,使每个学生都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该社会的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及可以享有的权利,进而通过集体的导向作用,发挥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功能,达到培养学生自立、自识、自律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是该模式实行的中心内容和最终目的。

笔者采用的做法是,依托学院保险理论研究会(简称保研会)这一学术型社团集体,通过“保联登”,即保险学子联合攀登高峰这一学长助推计划来形成学生传承集体优良传统,发挥个体主体意识的格局,通过保研会、“保联登”学长助推计划的正向导向作用,推动学生“三自”积极性,主动解决适应性问题。

4.有形无形的关系

有形教育即教人,无形教育即化人。有形教育重在言辞,教人知识;无形教育重在行为的言传身教,化人性格,它更多地要求教育者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以自己的品行和习惯去影响同化教育对象,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也就是辅导员常说的“以人格影响人格”。

通过学生的自律、自治、自理,最终达到自觉,无形教育寓于有形管理之中,有形管理的功效通过无形教育得以发挥和体现,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事实上,大学新生在接受适应教育之后在认识水平、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与无形变化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理念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开展前,笔者将所有的教育活动按主题编排了日程表,由学生按需选择,在参与教育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在适应教育开展过程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互动环节,给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针对学习的内容,结合自身的体会,发表意见,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在适应教育开展的形式上,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会选取某个主题,让学生策划和组织,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最终使适应教育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

[2]杨新宇.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肖玮,肖琼.大一学生适应性差异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2006(1).

[4]王华容.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李晶.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刘宇.基于个体主体建构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2009.

[7]石萌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新生学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中国研究生,2009(9).

作者简介:刘宁静(1984—),女,瑶族,硕士研究生,助教,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大学校园文化设计方案范文下一篇:第一阶段对标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