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2024-02-04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内涵

作者简介:廖蓉(1984-),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廖渐(198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助理馆员。(湖南 长沙 410128)

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灵魂工程,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必备的道德素质。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影响了受教育学生的成长,也是造成学校综合素质和软势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其重要性尤为突出:青年教师是教育者,青年教师承担了教学和科研任务,是与学生最紧密连接的群体;青年教师是管理者,多数青年教师在从事教辅和管理工作,参与学校众多政策制度的制订与执行;同时青年教师也是受教育者,在高校中,很多青年教师也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在职的高学历人员。以上三重身份的纵横交错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被今天的社会所高度关注。

一、《说文解字》关于“师”与“德”

《说文解字》:“师”者,从“阜”从“巾”。“阜”者,古之城池也,“巾”者,军之帅旗也。故“师”其本义为统领军队镇守城池的人。因此,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掌握军队大权的人。又“师”读音通“示”,表明师是一种以行为来教化人的人,是他人学习的榜样。“德”者,从“彳”,从“悳”。“彳”者谓之行动,从“悳”者取“十目”之意,即古之“相”字写法。故“德”其本义为心中生相,存于心而现于行。因此,德是内在的“相”。又“德”读音通“得”,“德者,得也,行德而有得于心者也”。因此,从古人对“师”与“德”二字造字的理念来看,师德是一种以行为来指导人,以行动来教化人,同时因此而获得“满足”感的行为准则。

二、古代教育家对“师德”的开示

我国古代先贤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并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1]教育家孟子在《离娄·上》篇提出“教者必以正”。[2]《礼记·大学》篇也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篇则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在《修身》中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从先秦教育思想家对于“师”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有“德”为师,师要“正身”、“长善”、“知礼”,这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最早关于“师德”内容的雏形。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提出为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有具备了“道”才能成为“师”。他不仅提出了师德的核心是有“道”,而且给予了师德的功能定义,即“传道授业解惑”。而笔者认为韩愈《师说》的这个“道”特指儒家的“道”,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过程、本源、规律、法则”,谁了解了宇宙存在的“道”谁就有了“德”,谁就能为“师”。因此,相比现阶段人们对师德的理解,古人对师德的定义相对简单且较空洞。

三、现阶段师德有了具体内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又红又专;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012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自身修养。至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下,青年教师师德有了具体而充实的内涵。

1.师德体现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党爱国是青年教师基本的思想道德要求。“爱党、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是每一个国人应具备的思想情怀。高校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知识青年的重要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必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明辨是非的思想觉悟。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人生事业刚刚起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将来在工作上抵御风险和坎坷的无尚“法宝”,是一切阻碍个人事业发展之“邪知邪见”的“照妖镜”,有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能确保个人思想言行与党的基本路线保持一致,并且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不会走偏方向。

(2)青年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对自我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对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彻底程度。教师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周围工作同事的人生观,同时也影响了受教育群体——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形成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受到社会其他思潮的影响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从事教育事业以后也还存在一个再教育和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从事高校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修养素质。

(3)青年教师要具有为了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我国的教育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伟大成果不仅体现在当代,同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高校青年教师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立志献身国家教育事业,将教育事业定位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是使其具备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必要前提,是保障教育者始终不移地坚持正确教育方向、坚持正确教育理念的动力源泉。为此,倡导青年教师将教师事业摆在第一位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切实需要。

(4)青年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教师高尚姿态的体现和教师灵魂的发散,教师总是通过个人人格魅力来向外辐射“正能量”以感染人和引导人。因此,教师高尚的人格才是其行使“师道”的必备要件。教师的人格如同战场上的帅旗,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和集结力。那么何谓高尚?笔者认为,高尚的人格可以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是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可以是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可以是热情洋溢的教课情绪,也可以是清新幽默的话语。总之,教师的人格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范畴,它是一个综合了职业道德要求和自身思想品德的“聚合体”,它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闪亮、最至善至美的东西。

2.师德强调青年教师应具有的职业行为规范

(1)青年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展开的一项社会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受教育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在此前提下,才能建立科学、平等、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活动中那种“施”与“受”、“教”与“学”的快乐。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总有学生对于教师的施教过程“逆来顺受”或“坚决反抗”,使得师生双方变成了一种对立矛盾。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互相尊重、积极沟通、相互交流,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放在首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和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

(2)青年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教学器材的缺乏和教学手段的限制,一般只能采用照本宣科和“机械填鸭式”教育,但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甚微。新型的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素质的参差不齐的现状,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这既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是教育工作者师德修养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受益,使受教育者在获得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基本操作能力。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一套教材或一种教育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在此情形下,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或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方式,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为不同类群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拘泥于具体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达到使每个学生最大幅度提高的教学目的。

(3)青年教师要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受到了诸多西方不良风气的浸染。譬如对歌星、影星的“偶像崇拜主义”,经济搞活后对金钱疯狂追求的“拜金主义”,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不劳而获的个人“享乐主义”,甚至现阶段出现的对社会不良现象盲目愤慨的“仇富、仇官主义”。种种的不良现象的出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雏形到成熟、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一些负面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无法避免,但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青年教师,对于不良风气首先要摆明个人立场并且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同时,应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不良事件本身、如何揭示不良风气和不良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青年教师在与不良风气做斗争的过程中,既升华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检验了自身的行为准则,同时也为身边同事和学生做了楷模,具有一举多得的效应。

(4)青年教师要主动拓宽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给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方,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受益程度。知识作为一种物质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因此,鉴于知识具有相对的可变性,教师不但要有宽基础、广口径的知识源,还要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自身是否有能力去甄别、合理取舍知识也体现了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问题。因此,当代社会已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拓宽自身知识结构并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误人子弟,不辜负社会、家长和学校对教师的期望。

(5)青年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师”之作用身教重于言传。“师”之典范、“师”之表率皆体现在一个“范”字上。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会非常自然地把教师的行为看做教师真实思想的外在表达,会以教师在课堂内外表现的行为作为评价一个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天花乱坠而课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的话,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会一落千丈,其为人师表的作用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必须“先正己,再正旁人”,“先善己,方善人”。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做到“身心合一”才能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因此,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优秀人格、了解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才是具备了师德修养,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

四、结束语

教师师德修养概括起来包括思想道德层面和行为规范层面两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既互相影响也互相渗透,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作为指引,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师德修养。同样,没有合理的和受约束的行为规范也不能对思想道德层面起到促进与升华作用,也不能形成和完善师德修养。因此,作为师德修养中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校大力倡导加强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前提下,青年教师理应把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从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落实自身道德修养,从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体悟师德修养,将师德修养落实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内化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论语·子路[EB/OL].[2009-07-27].[2012-03-28].http://wenhua.youth. cn/wx/gdwx/js/200907/t20090727_967318.htm.

[2]孟子·离娄上[EB/OL].[2009-07-27].[2012-03-28].http://wenhua.youth. cn/wx /gdwx/js/200907/t20090727_967881.htm.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也是高校未来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高校的后续发展,更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高校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 素质 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也是高校未来的中坚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专业功底扎实,知识新,观念新,热情高,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来说,他们是新鲜的血液。但是,工作上,他们的学术科研刚刚起步,经验积累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的实践经验;生活中,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购房、结婚等生活问题,较低的工資收入与较大的生活开销之间形成反差;心理上,面对角色的转换,有着职业、成才、交往、参与、角色转化的不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因此,如何关心、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快速成长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就成为现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战略重点。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包括许多方面,本文探讨的是基于高校教学的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问题。

1 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析

素质是人们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所获得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属性,表现为个体品质和能力的内化状态,具有个体化特征。教师素质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学科的专业化特征。教师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是教师各种素质的集合体,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内外心理品质的总和。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知识而知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专家们提出:新世纪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种新型的教育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从提高个体教学水平的角度来说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保障——思想品质

(2)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基础——心理素质

(3)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基石——生活素养

(4)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根源——知识信息

(5)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源泉——创新能力

(6) 高校青年教师素质之灵魂——教学能力

如果把这些素质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那么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这种特定的结构(如上图所示),组成了以健康的生理心理为载体,以优秀的思想品质和积极的生活素养为保障,运用个体丰富的知识信息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运行系统。从控制论的角度看,这个系统是在思想品德的能动主导下运行的。对上述功能系统的有效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强化、激励和调控作用,而成功调控的反馈又促使思想品德的能动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因此,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心理素质和生活素养是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素质的另两个重要方面,在系统中尽管不能直接主导教育、教学质量,但对整个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保障,其心理素质的高低以及生活素养的积极或消极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能力和对教学的态度,是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的保障。在整个系统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知识信息,知识信息的储备是基石,它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源泉,毫无疑问,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乃至对于学生最终所学的知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是最为主要的影响之一。

一般来说,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也是素质的一种。离开素质谈能力,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离开能力谈素质,则素质就成了无的之矢。培养教师素质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教学能力,主体素质水平越高,则能力越强,业绩越好;而能力越强,业绩越好又促使主体的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前提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间是一种相互提高、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整个系统中,各方面的素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但其它各方面的素质都与教学能力素质相互作用,共同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服务;而教学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其他素质能力的发展。

2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途径

2.1 从学校组织层面上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生活素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青年教师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优良的品质感染学生。

(2)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在高校师德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绕不过的一个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比较活泼、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他们师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高校的后续发展。高校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组织青年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既维护教师的职业形象又保持青年人的个性,使他们健康成长。

(3)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近几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从需求层次看,青年教师的获得理解与尊重、学生的爱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明显。学校管理者通过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并采取具体措施予以满足,对于缓解他们的角色心理冲突,提高其心理素质,促成其职业满意感是很重要的。

(4)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高校要加强管理,优化青年教师的成才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大环境。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支持,为解决他们的困难,争取一定的外部条件,积极为青年教师提高素质创建有利的学校环境。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利用节假日适当设计和精心安排一些联欢或联谊活动等,培养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促进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青年教师的组织文化观。其次,要为青年教师创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一是建立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不断增强凝聚力和亲和力。二是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要引导青年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实现教学相长。

(6)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面临许多问题,也承载着较大压力,包括岗位考核、科研申报、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等。作为高校管理者应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性的研究,把握“人”多层次的真实需要。如针对当前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学校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档案及时跟踪。

2.2 从个体层面上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信息、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是教师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素质,是高校青年教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素质。从教学内容来看,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知识不断涌现、信息量成倍增加的今天,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处在不停地变化更新状态;而从教育对象来看,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这些都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应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相当精深的掌握,应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深刻透彻的把握,即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最新成果、攻关方向和研究动态都要掌握并达到精通的程度。专业知识素养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在受教育期间打下坚实的专业功底,也要求在工作以后继续科研,教学过程中教研互动,教研相长,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得以不断提高。

(2)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指的是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其兴趣、爱好、品格等等。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地积累与内化的结果,高校青年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最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根据专业的特点,多读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陶冶自己的情陶,培养浩然之气。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把自身的直接经验体会及学校环境对人的教育,构成读书与实践的统一,从而逐步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们建构的前提是教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进行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

(3)教育理论知识。高校青年教师应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等教育学相关知识,懂得并能够灵活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进行教学。此外,高校青年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即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相较于知识来说它更侧重操作层面。在多媒体相当普及的今天,这项技能成为青年教师必备的一个能力。

(4)教学能力素质。这是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应具备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开发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它体现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卓越的教学艺术,具体包括:掌握和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教学表达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和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处理教学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立足现实的教学环境,努力钻研教法,大胆进行革新,找到最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最优化教学运作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5)科技创新素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这方面素质的最佳途径是互动教研。高校是教学的中心,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高校教学是一种具有研究性质的创新性活动。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翼都会严重折损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形象。科研是高校教师生命力的源泉,通过科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的深度,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常喜欢有个人独到见解、授课内容新颖的老师。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评价、选择和吸收与本学科相关的最新成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和创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以“研”促“教”,并强化自己的科研工作。

3 结语

根深叶自茂,基实技方高。要建设一支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还任重道远,在建设过程中,各高校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具体措施要不断具体落实,在实践中要不断开辟新途径和新方法。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提高个体素质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自己早日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小波.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矛盾及对其管理的启示.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1).

[2]刘家访,刘海燕.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职业伦理由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四个要素组成,四者息息相关。随着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变至后现代社会,他律时期统一的道德规范对人的制约开始减弱,道德环境变得宽松,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多极化开始出现,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从“教师主宰”走向“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职业规范从他律时期的“服从”走向自律时期的“主动构建”,教师个人德性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从“规则中心”走向“关怀中心”。

关键词:后现代;教师;职业伦理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1-7-14

作者简介: 龙献忠(1968—),男,湖南芷江人,博士,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职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是现代社会所兴起的一个社会伦理的中心层次,在现代社会伦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古代社会,虽然也有相对的社会分工,但是整体性的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的中心地位,使得职业伦理没有应有的社会意义[1]。到后工业主义(post-industrialism)和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时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本质是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2]。

一、教师职业伦理的涵义及意义

作为一种社会伦理现象,教师职业伦理由四大要素构成: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也可称为个人角色道德)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构成。其中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主要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是反映教师职业伦理关系的规范性要求,如各类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教师个人德性是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选择、道德品性,是个体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起的收获、体验,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而当教师根据个人德性,主动遵循教师职业规范并处理好相互之间的伦理关系,便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作为伦理关系的教师职业,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早期,由原始部落首领或有生产经验的人承担教师职责,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也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春秋时,孔丘创办私学,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教师职业。教师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古代官学贡献较大,私学当然也功不可没。到了近代社会,教师职业开始制度化。再到现代社会,教师开始在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冲突中寻找自身的出路。麦金太尔认为,古代社会是以德性为中心的,而现代社会则是以规则为中心的[3],这种规则中心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职业伦理。

教师职业的伦理关系特性。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伦理关系,从根本上说,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会共成生命的关系网络。这种对“主体与主体”间交互关系的重点关注,使教师职业伦理区别于其他职业伦理。在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中,教师理当成为道德和学问认知、评价、审美、决策、信仰与实践的“生成中心”。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让教师职业有了特殊的职责规定,也就是不同的伦理规定。所以教师职业伦理恰是一种维持其与学生、社会关系的德性要求。

教师职业规范的约束。根据目前的教师资格条件,只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拥有教育教学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身体合格的人便可以从事教师职业。更具体的如美国教育协会颁布的《教育专业道德规范》、我国2008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对教师个体的角色道德并未做具体明确规范。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说的“每一个职业都有它所要求的爱好和能力,人们不能在职业中发现这些爱好和能力,而只能依职务和理解力渐渐取得”[4]。教师的从教行为必须依法、依规范,否则就是渎职。

对教师个人德性的要求。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而教师德性,就是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它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也是与教育情景相关的教育行为准则。教师个人德性正是在履行其职责的活动中对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化和遵循,集中表现为个人的观念情操和品质境界。教师个人德性对教师职业规范的遵守、伦理关系的处理和伦理秩序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产生的教师职业伦理包括教师对职业的认识、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对职业规则的信奉等。所有这些教师职业伦理的需求与履行均是教师个人德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职业伦理虽是个人的,但也是社会的。教师职业伦理体现了教师个人角色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品性,也往往是一个时代道德精神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所趋的社会角色。

教师职业伦理秩序。由于教师职业伦理在内容上比一般职业伦理更具全面性、先进性、导向性,在影响上比一般职业伦理更具广泛性、示范性,因此其对教师个人的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德性的从业者更能严格遵守职业规范的约束,所建立起来的职业伦理秩序也就更井然。但是由于教师个人德性在其教育活动中并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拜金、犬儒”等功利思想的侵蚀和诸多竞争压力的挤压中要保持个人德性的崇高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最终甚至导致了某些道德失范的病态秩序。

二、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变

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教师职业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各时期独特的教师职业伦理。

奴隶制时期,孔子提出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思想,宣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追求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品德,这些成为中国传统师德的最初内容。继孔子之后,诸子百家学说纷纷兴起,私学进一步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过焚书坑儒,采取既禁官学又禁私学的政策,重新把教师拉回到“官私合一”状态。自秦以后,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些学校里执教的教师,道德标准都必须符合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必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制度。教师职业伦理即是“为官”之道,也就是符合奴隶主贵族统治需要的伦理观。综观整个农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将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常常把师与君相提并论,一方面提倡师道尊严,以强化社会的伦理秩序,把师与道完全等同起来,把教师的道德地位放在了极其崇高的地位,也造就了社会对教师的不切实际的如“圣人”般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处理师生关系来完整地体现社会的要求,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宰,教师职业的权威性和教师权威也由此产生。

到了近代,中国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私塾日趋萎缩。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如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也对教师道德进行了论述。陶行知既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杨昌济以“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自勉、华罗庚以“心甘情愿当人梯,鞠躬尽瘁育英才”自律。教师对社会的责任被无限放大,认为教师应当完全承担起人类繁衍、文明进化、个人发育之重任,认定“全世界之人类才能德性皆系之。”[5]随着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等规定的相继出台,教师职业有了进一步的立法约束,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也开始赋予教师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和功能,要求教师根据社会不同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言及放弃”,“永不承认绝望”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精神选择。教师作为“科学的传教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求无私奉献,教师职业从“教书育人”演变为国家建设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社会利益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小化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

到后现代社会,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理念的推行,使得古希腊雅典时代的“乌托邦学习型社会”成为了现实。由于后现代教育注重开放的知识观,主张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式”的教学观、建构性的课程观,道德关注的焦点也从道德行为者的自我审视转移为制定伦理准则的规定和禁令的哲学,同时“责任的责任”——即决定实际行动是否符合责任要求(超越责任要求)的责任—已经从道德主体转移为超个人的代理机构,它们被授予唯一的道德权威[6]。吉尔兰·罗斯(Gillian Rose)认为后现代的新伦理关注“他者”,既是道德个人的毁灭,又是他新生的契机[7]。在后现代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将在地位、作用、师生关系、意义等多面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从“教育性”逐渐过渡到“指导性”,或者由“主导”变为“服务”,更确切地,应称之为“学习活动的服务者”[8]。在教育上,教师职业成为了一项道德的工作,不仅有道德的目的,而且还必须有道德的行为,并在道德的方式中去做,其职业伦理演化为人文关怀意义上的道德实践。在个人德性方面,单方面的服从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定已不能成为评判教师个人德性好坏的标准。

三、教师职业伦理的后现代特征及规定

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变至后现代社会,也逐渐褪去了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工业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接受了后现代的一些要求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后现代特色。

1.教师职业伦理的后现代特征

在内容上,后现代主义认为要从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出发来设置开放性的课程,而不是“照本宣科”传授普遍主义的“真理”。教师与学生既然共享生命的资源,那么教师和学生均可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在形式上,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师在其职业角色活动中所进行的教育职业活动不是往复循环的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这种关注“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是后现代推崇的方式。师生间的交往也推崇以彼此关怀为核心的伦理关系。

在调节范围上,后现代的教师已从“权威话语”的代表渐渐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成长,共享生命资源的“学习活动的服务者”。随着教师对个体的自我批判与反思成为教师时尚,其个人德性的完善和提升也能更好地调节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使各种教育关系更为协调发展,更好地构建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在功效上,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的职业化。它所体现的一种教师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品性往往是一个时代所趋的社会角色的道德精神反映,虽具有一定缺陷,但其对自身自律的追求使其精神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依然可观。

2.教师职业伦理基本范畴的后现代规定

职业道德规范。后现代要求人人认可或尊重彼此的思想和存在,而目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特定的国家中有特定的政治规定,如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与我国整个社会的泛政治化氛围相协调的部分。当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经济活动的规定必须是有条件的且适当的。如果道德规范超出利益冲突的条件限定,对个体经济活动横加干涉的话,其自身就会丧失道德力量的支撑,并损害整个社会的发展[9]。

荣誉感。由于教师担负着国家教育、传承知识的重大责任,社会对教师寄予了许多崇高的期许,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言行上能为人师表,作出表率;在实际中能教给学生成长成才的知识。在公众的眼中,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往往影响公众对教师和国家教育的评价。

义务。教师从接受聘约的那一刻开始,就得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作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从教义务。在后现代教学观看来,教学义务从根本上来说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以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课程不再是预成的、一成不变的文本,而是处于不断生成中的一种体验。其次,教师“依法从教”只是对法律的遵守,对教师底线道德的践行,并不能据此给予其“道德”的评价。

良心。良心是教师作为“社会人”和“伦理人”的关键和保证,它要求教师秉承对教育的信仰,不为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所动,淡泊名利,诚信做人,平等待人,善意执业。

四、教师职业伦理的后现代发展趋势

由于后现代社会道德环境的宽松,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多极化开始出现。虽然这种宽松、宽容并不是说人们容忍道德性的“恶”,而是说社会“善”的范围和领域从理想化的层面拓展开来,社会生活的正当领域都是社会“善”的领域。过去,在工业社会由于片面强调社会利益而抹杀个人利益,道德对人的约束主要来自社会和他人。而现在,统一的道德标准对人的制约开始减弱,教师道德的约束力主要来自道德主体的内心,而不再是外部。后现代保留了现代的宝贵成果——教师的“无责任”自主,同时也拿走了现代性所贴上的价格标签和绳索。

1.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从“教师主宰”走向“平等者中的首席”。

封建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圣人”般的道德要求,学生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盲目的崇拜,认为教师职业无比崇高,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宰。现代社会给予教师“灵魂的工程师”的社会美誉,并提出各种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来约束教师,教师把建设国家为己任而“照本宣科”地传授普遍意义的“真理”,被外在规范约束下的教师此时依然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后现代观念中,教师的个人角色已从二元对立的主体身份转换为共生关系中的“对话者”,从“社会代表者”和“真理的掌握者”转换为“知识的解读者”,从“理性的塑造者”转换为“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者和智慧的生成者”,教师作为后现代“平等者中的首席”,与学生作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索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相互对话与合作,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10]。

教师的伦理意义与他所创造的价值有关,因为教师形象是由别人评判。说到底,教师永远生活在学生之中,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格比社会人的人格更加健全与完美,他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更好地充当好“首席”的身份,以一颗关怀的心去平等地对待他人。希布纳(Huebner)认为,目前的学校已沦为知识的储藏室,而非追求知识的场所;知识成为求知过程中的残余物,只是脱离生活的一种形式,丧失生命的活力和动力,远离精神之外。知识只有融入个人的求知过程中,才能变成生命的一部份,否则只是死的,如果学生被融入僵化的知识之中,学生也是死的,脱离他自己和他人的世界的活力之外[11]。

2. 教师职业规范从他律时期的“服从”走向自律时期的“主动构建”

在“他律”的服从时期,诸如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义务等规范都是外在的他律形式,均具有某种强制性与约束性,其道德的核心是义务,往往造成教师将自己应遵守的纪律、规范和应履行的职责当做是外在的、不受自己内心所支配的规定。随着社会政治领域及其他领域对道德领域的干预弱化,社会约束力下降,道德自由的半径也随之扩大,最直接的结果便是社会道德从他律性强制向自律性转化。

后现代教育把“善”定义为主动构建,而不是服从。用卡斯特瑞迪斯的话说,社会直到现在仍用“自我掩盖”来代替“自我构建”,否认或掩饰自我构建的事实是“自我掩盖”的一部分[12]。因此,作为教师道德的他律需要和外来秩序的结果,社会将会面对自我创造的沉淀物。也许,他律需要较事物自身未经检验的计划更容易被遵守,它带来的影响比较能够被承受。正如尼采阐述说,任何被视为“善”或“恶”的东西,都与等级、优越和低下、支配和统治有关[13]。自律社会对“反掩盖行为”痛苦的根源在于,必须面对无法放弃也没有人能够替代的责任。熊彼特很早就观察到,人类的选择是不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公众没有处于理性地比较选择的位置上,而是常常接受被告知去做的事务[14]。如果对教师及其角色的评价,不仅仅只看到其外在的行为是否严格符合现有的教师职业规则和角色规范,更要考察其行为的动机是否“善”,而不是简单的服从。因此,后现代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提升到个体自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履行职业及角色的需要,要求教师遵从教师职业规则和规范的实质精神。教师的“必须”道德智慧的内化动力源于自身,不仅执行的成本低廉,而且抵御冲击的能力强劲。因此,必须在接受职前培训时就主动将自己应尽的职责内化,对所应遵守的纪律、师德规范和义务的被动“服从”内化成主动“构建”,将良心、荣誉感等个人德性始终置放在与学生交流和成长世界的首位。

3.教师个人德性从“无意识追寻”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

现代社会高度重视和讴歌教师的“伦理人”和“道德人”身份,忽视了教师的自然人和社会人身份,使得教师普遍无意识地追寻于各种关于“无私”和“奉献”的道德高帽,无视自己的人际和人格实境。虽然《爱弥儿》中谈到,将美德成为可能的最佳境况缩小到最小或许也是最隐秘的程度:一个人培养另一个。但教师不可能是道德圣人,于是教育的虚伪就产生了。就知识、能力、阅历等方面而言,教师显然在学生之上;但就道德而言,却很难说学生不如教师。教师因为戴着社会预成的“圣人”高帽之后,就会压抑作为普通人的正常欲求。

后现代教育主张“去中心”和“边界松散”的知识和体验,认为知识是境遇性的自我体验,是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的解释。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和不可预知的事物,如他人和社会对教师道德病态的批评。哈贝马斯认为回应批评是必要的,因为“道德的(das Moralische)始终是自明的”(菲舍尔语)。教师伦理反省的处境,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处境。伦理反省是教师德育的关键,是教师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处境中,探求什么是响应“世界”这一实体的最恰当的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当教师要做出有关原则性的行动时,必须对个人的人际关系处境有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只有通过沉思和反思才能对自己的从教和个人德性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这种认识及行为倾向,以内隐的形式影响、调节个人的从教行为和个人德性的缺陷。反思之于教师,无论是从初衷还是从归宿来说,都是教师主体和教育本体的一次积极的自我敞亮、自我审视的行为,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优化[15]。

4.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从“规则中心”走向“关怀中心”

封建社会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以“德性”为中心,而现代社会以“规则”为中心,后现代认为教师个体的德性使然已经开始弱化外部规则的约束,开始追求一种关于道德的智慧实践,构建一个以关怀为中心的智慧共同体。人类精神的自主性是教师道德的第一要义,没有意志的自主与自由,也就没有道德存在的本体。因此后现代教师职业伦理秩序需要教师自律性的职业所“必须”的道德、角色道德、职业规则等内化与升华,而这种对“必须”道德的内化与升华则需要教师心存关怀,用智慧加以灌溉。

在教师的自身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知识观、学生观、价值观构建的关怀,是教师作为社会道德所趋的精神反映,是教师在个人职业道德、角色道德的升华过程中应持有的态度。在遵循师德规范过程中,对自己的言语、行为、举止、衣着等智慧选择的关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意的榜样和行为的示范,是教师在服务学生过程中应该规范的行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成长和同行教师德性的关怀,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精神要义。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好生活或者eudaimonia(幸福;它是对人而言的善)是一个依照德性的活动;每一个德性都是作出(正确)选择的性情倾向,它通过经验而得到训练或发展,而不是天生的[16]。只有本着以关怀之心实践智慧的教师,才能善于选择通达eudaimonia(幸福)的手段,才能构建井然有序的伦理秩序。

总之,教师职业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教师职业伦理始终与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伦理规范和个人德性息息相关。反思教师的职业伦理及其历史演变,无论是古代社会、工业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他律”时期统一的职业规范对教师的制约性的减弱,教师个人德性的好坏已不能简单从其是否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处理好了职业伦理关系等要求来评价。由于后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力和职业伦理秩序的构建主要来自道德主体内心的“自律”,所以,如何实现道德自我的发展与提升仍旧是教师需要一生追寻的人生哲学。

参考文献

[1]龚群.社会伦理学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3.

[2] 陈利民.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5-7.

[3] 参见[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 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50-364.

[4] 郭春涛.论法律人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及生成环境[J].中国司法,2006(1):85-87.

[5] 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9.

[6] [英]齐格蒙特•鲍曼. 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周俊,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31,4.

[7]Gillian Rose, Judaism and Modernity: Philosophical Essays. Oxford: Blackwell, 1993:6.

[8]赵惠华.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9]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2009(1):16-20.

[10]巩婷.“平等者中的首席”——多尔的后现代教师观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1-3.

[11] Huebner,D. E. Spirituality and knowing. In Eisner, E. (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NSSE,1985. 参见欧用生.

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教育──“潜在课程”的道德蕴义 [R]. 北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景山学校主办“面向现代化、未来化、世界化”中国教育研讨会,2003年9月12-13日.

[12]参见Cornelius Castoriadis, Institution of Society and Religion, trans. David Ames Curtis, in Thesis Eleven, Vol. 31,1993 :1-17.

[13]Friedrich Nietzsche,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rans,Francis Golfing. New York: Doubleday,

1956:160-162.

[14]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76:129-130.

[15]柳文.教育反思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 2009(4): 191-192.

[16][澳大利亚] 约翰•L•麦凯.伦理学发明对与错[M].丁三东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86.

To interpret teacher’s vocational Ethic in Postmodern

LONG Xian-zhong XU Ye SHU Chang-chun

Key words: Post modem;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Ethic

(责任编辑 陈剑光)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学历、年轻化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培养状况不容乐观。以校本培训为主,系统设计培训课程,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新时期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发展;北京工业大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青年教师不仅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希望,也是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但是为了应对大学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矛盾,博士到校,直入讲师,两年后凭科研成果立升副教授,本应承担的助教职位由学生替代,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过程也被取消,以往助教和讲师这一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就这样被省略掉了。同时,现有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也还存在“培训内容偏颇,培训机制不完善,少有职业化的培训教师,结合高校性质和自身特点而开发的个性化培训很少”等不足,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目标、内涵和途径

探寻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这首先需要我们从理念和理论上正确认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内涵和途径。

1.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胜任教学

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面临的共同课题就是教学,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转换。高校青年教师大都有硕士、博士学历,拥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是需要理论支持和系统设计的。因为,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有如医生和律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它既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所以,夯实基本教学技能是关系到青年教师能否站稳讲台、能否成长进步的基础性问题。因而,青年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是胜任教学,通俗地讲,就是如何上好一门课。只有青年教师都能胜任教学,才能保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本科教学质量。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基本目标。

2.教学能力发展是当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大学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其学科专业的发展,还是其教育专业的发展。应该说,当前青年教师高学历的特点基本上解决了其学科专业发展的问题,但“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高校教师应该既具有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解决‘如何教’这一问题的教育专业知识。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的高校教师,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所以,教学能力发展就成为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我校对近三年来参加本校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54.8%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缺乏,34.2%的教师不够了解学生和缺乏对课堂组织和课堂纪律的驾驭能力。

3.校本培训是高校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

所谓校本培训,是在教学工作中由专家、同行们组成一个培训主体,共同进行教学过程的观摩、分析、改进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教师如何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注重教学的过程,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校本培训是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的一种案例分析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行性和针对性。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加关注教师的个性和特殊性,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因而,它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二、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北工大的实践与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从2006年开始,将原分散于人事处、工会和教务处的各项培训进行整合和系统设计,探索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模式。

1.实践举措

(1)通过“双证”上岗、严格督导、有效激励等举措,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制度化、规范化。

“双证”上岗是前提。2007年学校修订了《本科教学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双证”上岗制度:一是岗前教师职业培训,包括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学校组织岗位培训两部分,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岗前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助课培训,包括学院和学校培训两部分,其中新教师进校第一年由学院为其配备助课导师,完成至少一门本学科专业课程的完整助课任务;在此基础上,学校于第二学期组织开展全校性教学能力集中培训,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获取“双证”是主讲本科课程的先决条件。目前已系统开展三届,培训了406名青年教师,其中获“优秀”的86名,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374名,不合格的32名。对培训过的青年教师教学效果跟踪表明,学生评教成绩均达到80分以上,专家跟踪听课评价基本属于“良”这一级;不合格者不聘教师岗位或重新培训。制度保障和强化了对教师胜任教学的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严格督导是保证。对于培训合格新上岗的教师,第一年上课校督导专家跟踪听课。并通过专家“集中督导”、“面对面督导”和“督导之声”电子信箱等多项举措,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导教”;对违反教学规范、教学效果差、学生不满意的教师,依规严格处理,直至“下课”:但“严格”是以“发展”为基础,对教学水平和质量暂时上不去的教师,学校与学院合作组织专门的帮扶小组开展一对一的帮扶。

有效激励是动力。完善一年一次的优秀教学质量奖,创建“教学优秀奖”,并列为校级三大奖项之一。修订《教育教学研究奖励办法》,对教研和教改成果进行奖励,并对校级以上的各项教改立项给予1:1的经费配套。实施教师职称评聘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从而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激励机制。近五年先后评出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136人次,评出学校“教学优秀奖”181人次;近三年先后奖励教师教改成果75项,涉及303人次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同时,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专项经费支持,共支持80万元,鼓励开展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整合并系统设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课程体系,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岗前培训重视基本教育教学原理和校史、校情教育。北京市师资培训中心岗前培训课程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心理学和基本的教育技能等课程学习,使新教师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大学教学基本规律和一般教学程序的教育;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校史、校情、教学科研校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先进的优秀教师的讲座,野外拓展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培养等,使新教师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两项培训对刚

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基本的技能基础。

学校教学能力集中培训强调大学基本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培训。集中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如何有效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如何教会大学生学会学习等。每一具体的培训模块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优秀教师示范、名师点评,培训教师分组讨论,培训教师试讲、名师点评,网络教学实践等。根据我们的调查,41.1%的教师表示从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教学中受益,68.4%的教师表示受益于试讲和专家点评。

学院助课培训定位于学科教学法和学科教学能力的培训。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掌握和结合程度是区别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本质区别。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博士基本上是作为高校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给学生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大量实践,在师生互动、师师交流,特别是教师本人的反思实践中获得。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学科教学法和学科教学能力培训放在各学院,以“导师”制针对教师本人的学科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助课培训。同时,组织相邻相近学科、专业的教师开展示范课观摩。调查表明,94.5%的教师认同青年教师培训应以学院为单位组织进行。

整合培训专项和教学竞赛,组织专项教学能力提高性培训。教务处和工会联合组织全校两年一次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组织参加市教学基本功大赛,同时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各级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学软件大赛和教学论文大赛,并施以专门的培训。目前已举办七届校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五届青年教师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及交流活动、每学期举办1~2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学术沙龙活动等。另外,实施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校内外专项培训、双语教学国内外专项培训、精品课程骨干教师校内外培训等,近五年共有1095人次参加过专题培训。

创办“教学名师论坛”,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2006年创办“教学名师论坛”,聘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及教学专家为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坛讲学。具体以两种方式开展:一是针对全校教师,请名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让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现场感受“名师”风采与艺术。近五年先后邀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和著名教育理论专家范钦珊、袁驷、吴思诚、顾沛、李尚志、蔡克勇、杨叔子等,共举办“教学名师论坛”38次,先后有教授、副教授和中青年教师7600余人次受益。二是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举办研究性的学科“教学名师论坛”,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如大学物理我们请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力学请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数学请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等。同时,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捆绑,建设以副教授以上牵头、以课程和课程群建设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团队,重点建设了37个校级教学团队。

把师德教育贯穿于培训的各层次和全过程。师德是教师之魂。名师报告、助课实践中“导师”的言传身教、示范和试讲中专家点拨,整个培训过程自始至终强化对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职业意识和良好师德的培养。

2.实践效果

综合来看,通过几年实践,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整体得到保证和提升,一批优秀教学骨干脱颖而出,有的成为校教学名师,有的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或者校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更多的成为各学院学科教学骨干。如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共获34个奖项:在2006年作为优秀组织单位的唯一代表在教育部组织的表彰会上介绍了我校的经验;在第七届大赛中我校荣获10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学校。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先后有11位青年教师获得奖项,其中2007年第五届大奖赛中,我校3名青年教师参赛,2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成为获一等奖比例最高的学校。

3.不足及改进设想

(1)短期培训与长期跟踪、青年教师与各年龄梯次教师的培养相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学习、探索、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另外,目前我校的培训主要还放在青年教师队伍上,而对中年以上教师考虑很少。实际上,一方面,当前全球性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非常深入,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改革;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表示培训应该贯穿各个年龄阶段。我们初步设想,下一步对于没有接受培训的中年及以上教师拟开展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方面的针对性培训。

(2)探索新时期工科教师工程背景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培训模式。作为以工为主的地方院校,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青年教师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工程背景和实践经历,这对于工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今后要有计划探索增强青年教师工程背景与实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如让青年教师直接进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等。

[责任编辑:余大品]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及成因,并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高校 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因此,在和谐社会的各种关系中,人自身的和谐是基础,是最为根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和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而我国高校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是青年教师,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是高校未来教书育人、科研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既是和谐社会文化和理念的实施者和创造者,又是传播者。他们政治思想状况的好坏、政治方向的正确与否、知识和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更多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并由此带动、辐射和谐社会的形成。

因此,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抓好这个重点工作,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

1.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高校的稳定有序,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加充满活力。稳定有序也应该是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庞大的青年教师群体,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维护高校稳定的工作。特别要做好敏感期的工作,及时反馈情况,将一些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大局,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和谐校园环境。

1.2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和科学健康发展。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教书育人、科研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既是和谐社会文化和理念的实施者和创造者,又是传播者。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和谐社会建设者是关键性的。

1.3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和谐环境建设。环境和谐是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年教师是高校校园的相对固定的居住者。细致作好他们思想政治工作对校园文化的普及、提升文化品位,更广泛开展高雅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有重要意义。

1.4 有利于融洽校园关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担当了学校很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和大学生有着广泛的接触。同时,他们和学生年龄相对接近。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和学生建立和发展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氛围。这比高校一直以来只单纯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更见成效。

2.当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2.1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人生观、世界观不够成熟。市场是把“双刃剑”。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进步和文化的活跃,更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前的青年教师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突出表现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更多关注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注重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同时,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当前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模糊,对自己的航向迷茫,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偏激观点,对学生产生误导。

2.2政治意识淡薄,政治信念淡化。这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难题。一方面,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成熟的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学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只要个人有牛奶面包,国家民族能强大就行,在有些大学,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师比例持续不高。

2.3对学生缺乏爱心,教书与育人脱节。大学生中普遍埋怨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不够。而这是事实,部分青年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埋头教学的教书匠,上课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品德问题不闻不问,而课外基本不和学生谋面交流,缺乏师生交流,难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2.4生活经历简单,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经不起工作的挫折和人生的失意。现在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条件相对优越,享受着良好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倍受长辈的呵护,而在进入高校工作后,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承受了诸如评职称,买房养家等各方面的压力,在某些高校甚至有青年教师承受不了如此压力自杀就是其极端表现。

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的成因

3.1社会原因。当前,青年教师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这强化了青年教师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这是一种现代主流文化的新的价值观念,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正面的效应。

3.2高校人事制度的竞争机制。目前,大多数高校引入了人事制度的竞争机制,这带来了活力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收入差距的拉大改变了利益关系。有的高校实行的9级岗位津贴制度,其级差从5万到3000元,相距近17倍。过分扩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平的原则,这对青年教师的心理不能说没有影响。

3.3高校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这表现在一手软一手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硬,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软;对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抓的硬,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抓的软。

3.4青年教师自身教育经历。青年教师受的是应试教育,过早文理分科造成了他们的知识结构的缺陷,而只重视分数的教育也让他们在工作中不知道如何创新。

3.5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在传播信息中具有六大特点:传递跨时空性、传播跨文化性、信息自由化、监管跨国界性、网民离散性、交往隐蔽性。网络文化的无序,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便捷,使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观念触手可及,青年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感染中,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这势必淡化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并打破了教育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矛盾、不稳定等特点。

4.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4.1解决实际问题。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说: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建设和谐高等教育,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也同样要从利益动因上及时分析他们的思想变化,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了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迎刃而解。

4.2理论教育。以党建为基点,向青年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正面引导,使他们科学地理解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让他们明确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让他们心平气和地献身高等教育。

4.3精心建设有利于青年教师事业进步和德行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如建设良好的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和谐人际关系,这可以给青年教师以榜样的作用,也改变短短的岗前培训不能让青年教师很快适应教师工作的现状。同时建立健康高雅、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清新自然的硬件环境也有利于对青年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

4.4积极构建和谐的管理环境。做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过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文化层次高,自主意识、人格意识、民主意识很强的群体,更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因势利导,把教育的要求与青年教师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如建立平等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开通多样渠道的沟通网络也很重要。除了传统的校园广播和闭路电视外,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一新途径例如开通“校长信箱”、“书记论坛”等。同时,要创造多种吸引青年教师去参与、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去实践的机会,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4.5职业道德建设要由软变硬,把师德作为与业务中的外语、论文等硬指标具有同等重要的指标。在职称评聘、调资、晋级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定制,只要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也要取消其享受的相应资格。同时,建立科学全面的师德考评指标体系,可以运用院系、教研室、学生、同事的综合评价打分等综合手段,正确引导青年教师提高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4.6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是建立和谐高等教育的心理基础。当前的青年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心理健康知识所知不多。同时,他们都是校门对校门的就业模式,他们在大学的心理问题有可能遗留到现阶段,而青年教师面临的繁重教学任务、职称评聘、买房、养家等问题,都让他们不堪重负,这更会引发新的心理问题的出现。所以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是有必要的。同时,高校的心理咨询专家对他们定期的团体心理辅导是有成效的。学校心理咨询室也应该面向青年教师,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在保密的前提下,调入或者为建立刚引进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档案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勒诺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论和谐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王献敏焦逵、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5期(总第60期)2005年10月

3、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王健、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3卷第2期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一、现代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内涵

(一)现代师德的内涵

1.中国传统师德与西方师德的主要内容。 师德一般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教育自身所“内生”的。中国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具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传统师德主要包括:立志乐道,敢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西方崇尚个人本位、平等和自由权利,因此西方教师师德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天性的发展;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三要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中国传统师德还是西方的师德,都涉及到教师的修身、治学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等问题。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师德更注重教师“修身”、教学实践中注意身体力行;而西方更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的独立意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现代师德内涵:“以人为本”的新师德。2001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现代师德的内涵应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的师德、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素质。(2)教学素质。(3)心理素质。

(二)现代教师权威的涵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尤以韦伯的观点为典型性,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传统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就是领导者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法理权威,是一切典章制度认可的权威。借鉴韦伯的观点我国教师存在着三种权威,即“传统”“人格感召”与“制度”三种权威。具体来说:

(1)专业上的权威。(2)人格上的感召力量。这是构建成现代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人格在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教师必须是公正、诚实、谦逊、守信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3)制度上的权威。

(三)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关系

现代教师权威和师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具体表现在:(1)师德的具体内容是构成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2)重塑教师权威,有助于丰富教师师德的内涵。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师表形象、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严格的职业纪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的变革以及相伴而生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使个别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1)职业道德上,部分教师一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人格修养上,忽视人格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意识。(3)人生观价值观上,价值趋于功利化,内蕴于教师个体的人文精神在缺失。在商品经济的规则下,人的价值理性不断萎缩,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使青年教师个人幸福趋向社会给予,价值标准趋向实用,内蕴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在人生观上,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较少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教师权威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垄断了组织的管理权,话语权、决策权、平等权利。因此他在学生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在今天,传统的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环境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专业权威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知识更新频率加快。(2)人格权威上,社会的开放程度愈大,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冲撞。

三、构建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的严峻和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凸显,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师德师范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师权威进行整合和重构。

(一)建立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

构建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青年教师师德应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构建,这其中包含三个层含义:(1)师德理想。师德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2)师德原则。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实践的根本的准则。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育教学。青年教师应以提升专业知识为标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3)师德规则。师德规则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做遵守的具体的规则。这是带有可操作性的层面。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它包括:一是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二是对待自己的学生。师德规则应该根据现代师德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规则的制定,并发挥其约束的功能。

(二)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环境建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沃土。(2)建设师生之间的小环境。(3)改善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是物质上的保障,也是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安心教学,迅速成长的硬件、软件环境。其次,要对青年教师实行政策倾斜,资助和鼓励他们多参加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高校还应注重感情投资,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四)注重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

1.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构建权威意义上的影响力,必须基于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权威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人格特征。青年教师应时刻注意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

2.加强青年教师道德行为修养。教师的行为修养是取得教师威信的第一要素,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教学艺术和风格的培养,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际技能方面构筑高超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郭法奇.浅谈西方教育中的“师德”的三个层次[J],北京教育.2003(4).

[3]唐亦勤.从中华传统师德看当代师德的构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4).

[4]马桂新.21世纪师德素质框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作者简介:卞风燕(1981-),女,江苏邳州人,现供职于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上一篇:医疗保险基金运用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