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

2023-11-15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 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 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粗效提问, 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 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 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 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回答, 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 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 教学实效不高。(2)教师提问多, 学生提问少, 比例严重失调,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2 优化课堂提问的意义

优化课堂提问, 其实就是提出新的问题,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中学数学学科特点着眼, 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紧贴学生实际。课堂提问对增长学生的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其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从问题到解答, 学生的认知就能前进, 创新能力就能逐步培养。

3 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优化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这要备课时作创造性地劳动,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1 围绕教学重点设问

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 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能突出教学重点, 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例如, 在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时,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的前三个公理及其推论的认识, 设计出以下问题: (1) 怎样证明三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2) 怎样证明四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3) 怎样证明与同一条直线都相交的三条平行直线共面?在解决其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时, 又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子问题。例如, 在证明了“与同一条直线都相交的三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之后, 又可以提出怎样证明“与同一条直线都相交的所有平行线共面”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思维积极, 学习气氛生动、活泼。

3.2 围绕教学难点设问

当学生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数学知识不能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同化时, 这样的新数学知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难点是有相对性的,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因材施教, 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易于被学生认知的数学问题。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使多数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认真思考能回答得出, 或者“跳一跳能摘到桃”。则教师的提问既能突破教学的难点, 又不仅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还体味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乐趣。

例如, 研究“二项式定理的证明”时, 可以先复习二项式定理的内容, 然后问 (a+b) 2的展开式是什么, 再问为什么可以表示成的形式。解决了这些问题, 定理的证明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于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 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因此, 达到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克服了定理证明的难点, 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3.3 明确目的性

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突出教学的重点, 有明确的目的。如等差数列求和一节, 例题“求集合M={m|m=7n, n∈N且m<100}的元素个数, 并求这些元素的和”。可提问:“集合M的元素性质怎样, 或者M是具有哪些元素共同组成的集合, 能否将集合问题转化成数列的知识解决”。

优化课堂提问, 提哪些问题, 在何时提出, 提问哪些同学, 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

3.4 富有启发性

问题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 能被学生接受,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则要富有启发性, 这要求选好、选准问题的角度, 既要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思考, 以达到知识内化及迁移的目的。

如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 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 (小于|F1F2|) 的点的轨迹F叫做双曲线”以后, 再通过演示实验, 从如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 (1) 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 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2) 将绝对值去掉, 其结果又如何呢? (3) 令常数为0, 其余不变, 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4) 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 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 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 ( (1) 问) 的讨论, 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 (小于|F1F2|) ”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从而深化了知识。

另外, 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 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和动力, 深刻揭示问题的内涵,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5 保持广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 教师提问必须面向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因此设置问题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结构, 所提问题深度应遵循少数优等学生。经独立思考后能解答, 绝大多数学生经充分思考并经过教师的点拔后也能答出的准则。还应克服少数教师“先提名, 后提问”, 不能面向大多数, 不能激起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错误方式, 因为没有注意广度, 指定学生发言后, 其他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松散状态。

4 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 提高教学效率

(1) 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 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

(2) 曲问:为突出某一原理、逼向原理, 从问题另一侧面, 寻找契机发问。

(3) 反问: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反问, 使学生番然醒悟。

(4) 激问:使用激励性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 把学生从抑奋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

(5) 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问题, 需要疏导或提示时, 在关键处发问, 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6) 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 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 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解释其算法原理”等。

总之,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必须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这一环, 使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提问的意义, 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和提问的形式。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关键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针对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做出整体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脉络。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促使学生尽快接受、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主线,对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展开研究探索。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片面化、笼统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片面化,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缺乏连贯性。很多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误区:第一,“以课文讲课文”,就是孤篇讲解课文内容,不注重课文与单元结构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课文承上启下的关系;第二,课堂讲解仍停留在个人层面,不注重与语文组其他教师在教学方案、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交流与探讨,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笼统化,是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过于笼统地看待教学对象,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导致“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脱离生活,过于抽象化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理论更加侧重于对知识与技能的层级结构的构建,忽略对知识与技能在加工操作方面的描述。这种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不全面,且脱离了教学设计的实际,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过于抽象,完全无法激活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固有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想利用文中对苏州园林的具体描述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却只是让学生朗读课文,缺乏对精彩词句、片段的深入讲解,无法让学生细细体会苏州园林独特的美感,即使部分同学对文章词句美感有模糊的感知,却说不出来究竟如何美、有多美。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具体化、生活化,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知识中蕴含的美感。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的展示,加深学生对于艺术美的领悟。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注重语文教学的连续性

近年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论有了新变化,很多语文教师与相关研究者已逐渐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计划要有连续性,绝不应该是对单一文章或作文的教学,要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课程化,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考虑以下几点: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构成课程目标的关键点以及关键点的排列是否集中,这些是制定教学方案的前提。这些问题有了结果以后,且经得起课堂教学结果的检验,说明教师已经具备了课程意识,达到了课程层面的专业自觉。专业自觉并不是指教师素养有多高,而是指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把握、判断能力。如果难以到达课程层面的自觉,那教师所掌握的语文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也只是一些华丽的碎片,看上去精彩纷呈,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则毫无用处,甚至互相冲突,适得其反。

(二)巧妙设置教学问题,产生对话期待

根据学生的兴趣寻找教学切入点,设置教学悬念,引导学生产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对话期待,是开展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一文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博物院吗?听说过哪些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呢?马上引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有的学生会说:“去过,知道故宫博物院网红院长单霁翔。”也有的说:“去过,知道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也有的说没去过,但听说过很多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勾起学生对于故宫博物院的好奇心,结合自己去故宫博物院的经历,掌握文章中对于故宫博物院的描述方式,深入体会教材内容,感受文章所描述的美感,形成自身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层次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问题过于深奥学生无从下手,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语文课堂成为“死水一潭”。抑或问题过于浅显,课堂表面看似活跃,实则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懒于思考。如何才能实现深与浅的最佳平衡?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提问方式,让学生思维“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感到答案近在咫尺,才能激发语文思维。

(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加过程性评价环节

在课堂教学设计管理中,增加对整个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环节,能够有效总结与优化课程教学,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管理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教学评价不应该只拘泥于学期期末考试这一单一方式,还应通过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学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重点讲解,从而逐渐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了解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升阶段性语文学习效果。还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即小组同学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教师也可在阶段性讲解完成后,针对课后练习内容,组织在课堂上或者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展开讨论交流,并根据讨论结果总结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不断转变教学思想,善于创新,紧随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趋势,把握教学标准新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精心策划、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才能实现对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升华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张丰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原则探析[J].才智,2016(10).

[2]戴海洋.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6(7).

[3]李爱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2016(23).

[4]马晓霞,张玲.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7).

作者简介:杨春香,女,1973年生,大学本科,一级教师,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学校。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而无效的课堂提问则无实质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明确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提问又称课堂问题,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的教学,是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并非都是有效的,低效率、无效的课堂提问仍是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掌握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课堂提问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常规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功能:

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教师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使教材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由此引起学生对问题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发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获得知识,而不是由老师一味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轻松,也更加透彻。

2.教学反馈的功能。讲授新课后巩固新知识的提问,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或小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由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例如,以高中政治生活《民主监督》一课为例,在学习了“民主监督的方式”后,笔者给学生们读了这样一段材料——2009年2月网上热炒的“躲猫猫”事件,让学生回答这则材料中体现了舆论监督制度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前首先是要明确舆论监督制度到底有哪些特点,从而对照材料一一找出答案。如果多数学生不能很快找出答案,那么在这个知识点上可能讲得不够透彻,学生没能够完全理解。这样教师就会对这一知识点再次讲授,加深学生们的认识程度。

3.复习、强化、巩固知识的功能。教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也会注意了解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提问来达到复习、强化和巩固的作用。在学习了“民主监督的方式”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那么谁能告诉我在前两节课中我们所学的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有哪几种方式呢?这个问题看上去简单,其实能够马上站起来正确回答出问题的人却不多,当然,这是在不准翻书的前提下。因为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回忆前几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并把答案提取出来,除非他们对知识有着充分地掌握,否则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回答出来。通过这种提问,我们可以掌握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4.教学管理的功能。提问是管理课堂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使教室安静,终止学生的吵闹,引起学生注意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对分心的学生进行预防性的警告。一堂课,学生不可能45分钟都在认真听讲,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偏离的思维拉回正轨。教师预警性的提问,学生也会注意到,他们会不断地告诫自己,将逐渐偏离的思绪集中在课堂内容和教师身上,以免出现教师提问而自己不知道的窘况。

二、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发挥。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堂提问过于频繁。不少老师可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要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就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于是在课堂中频繁地提问题。学生忙着应付老师不断抛出的问题,往往没有时间去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对问题的认识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再加上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学生也很难保持一种愉悦、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它们。一节课下来,学生不断追着老师的问题跑,感觉会很累,这种状态往往会挫伤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反而不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

2.课堂问题难易不适度。①课堂问题过于简单。课堂上很多问题仅仅是让同学们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这类问题往往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这样的提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②课堂问题难度过大。有的老师在课堂提问中有时会提一些过难或过偏的问题,希望达到一种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但是这种问题往往难度较大,学生们没有储备这样的知识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因而也无从答起。

3.课堂提问对象过于单一。有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往往会偏向于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认为叫他们回答可以更快地完成教学进度。像只需回答“对”、“不对”这类过于简单的问题时,则会“恩赐”给程度较差的学生。程度中等的学生往往成为了中间的“三不管”地带。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程度好的学生也毕竟是少数,总是提问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并不能得到全面的信息反馈,无法掌握学生普遍的接受程度和认识程度,也就无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

4.课堂提问过于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有些老师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不予理会,或者是直接中途打断,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自由解释,使之成为预想的答案,以追求答案的标准性。结果一节课下来,听到的都是老师自己的观点,表面上是师生互动找出答案,其实只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三、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为了使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该要努力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老师要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明确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实践,牢牢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科学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问题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层层深入,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的答案、获得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2.灵活性原则。提问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注意灵活多变。例如,将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直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普遍运用于新课的导入和复习旧知识中。曲问,就是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诱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琢磨,从而将知识消化、吸收。课堂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的运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尽可能的保持和提升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

3.激励性原则。老师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多方面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当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设想有差别时,要能够找出其答案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地评价,并通过引导性的话语帮助学生作多种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4.趣味性原则。思想政治课的很多内容都是较为平淡的,这就需要老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平淡的内容变得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们思考,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1.控制好提问的次数。课堂提问过多,学生忙着应付老师的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只是表面的,这样不仅不利于课程重难点的突出,同时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何才能做到控制好提问的次数,使提问恰到好处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老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设计出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问题,从而避免那些过于繁琐、简单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老师准确把握课程内容,提高自身知识的储备。

2.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作为老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把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在问题设计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能够回答得上的问题。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把握适当的梯度,用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遵照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来设计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难,问题之间跨度过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根本理解不了问题,也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这种毫无梯度的问题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上课时他们怕老师提问题,更怕老师叫他们回答问题。这样一种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极其不利的。作为老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把前后提出的问题内容连贯起来,难度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深入的理解、思考并回答问题。

3.注意正确的叫答。叫答同样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点:

(1)给学生留下等候时间。正如上述的内容中所分析到的,很多老师等候时间过短,致使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足够的反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同样要注意的是,等候时间也不可过长,以免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专家建议,教师提问后至叫答的等候时间,低水平的问题应为3~4秒,而高水平的问题则应为15秒,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提问的效果,增强教学质量。

(2)提问后再叫学生回答,每个学生都应有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老师在提问时要避免出现先叫答后提问的情况,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反而不利于他们正确回答出问题。同时,老师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这类问题的设计上尤其要注意。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回答,老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优劣程度提出适合于他们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提问中获益,这也正是提问的目的所在。

4.给予有效的反馈。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必须做出反馈,对不同的回答要给予不同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老师都应该认真地听下去,并给予眼神或动作的鼓励。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要及时地做出评判,这种评判应该多肯定和表扬,而少做否定性的评判。对那些错误或不全面的回答老师也不应直接地否决掉,而应该用语言引导、启发他们,如“你再想想”、“回答不错,还有吗”这类的语句,让他们有再一次的机会和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考,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老师要适时找出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自身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课堂上,老师要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老师,尤其要不断提升自我对课堂提问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程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张奇才.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编辑:秦俊嫄)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如今那种拼时间、拼消耗的蛮干型的教学模式,学生不欢迎,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唯有高擎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旗帜,构建魅力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年开学伊始,我校优化教学管理,举行“构建高效课堂”系列教研活动,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领导动员。团队再燃激情

当前教师面临着各种困惑,尤其是在一个岗位工作得时间长,会导致教师失去工作激情,没有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整体竞争力遭遇瓶颈,无法突破。因此,我校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加强校本培训,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千方百计构建魅力、高效课堂,力争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期之初,学校校长在校会上做了动员。笔者开了第一讲《再燃激情,构建魅力高效的课堂》,从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和高效课堂的构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全校老师对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全校老师中营造起“人人围绕高效探索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揭开活动的序幕,激起老师们的工作热情。

二、名师引领。打造高效教学团队

为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钻研教材、教法、学法的浓郁氛围,学校开展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引领教师共同发展”的展示活动。分别由省级名班主任、市级名师、区级学科带头人用讲座和授课的形式向全校教师展示。三位骨干教师就语数英三个教研组围绕“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及策略”这一主题,分别开讲。区学科带头人、省级名师均给老师们上了精彩的教学示范课。6位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能力,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名师引领校本教研”,由“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兴起,努力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带领优秀教师参与教育改革,激发教师追求卓越。

三、课题领航。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学科教师学习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倡导采用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选择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确立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师经验与需要的研究课题.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校承担的6个区级以上课题均已顺利结题。今年,又选择了《拓宽渠道丰富语言积累》和《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课例研究》两个课题,成为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教学能力明显提高,骨干教师队伍明显壮大,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先行,课题研究是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绿茵人将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在“科研兴教,优质发展”的道路上……

四、多措并举,向课堂要效率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精打细磨,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学科组采用灵活有效的活动形式,有时大组集中,研讨一些共性的问题,有时将活动中心下移至低、中、高年级段,有时是各年级小组就课改的难点、重点问题为内容举办学科研讨。学科教师人人参与教研,站在更高层次去观察反思。加快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

利用教师的自报研究课、每学期的研讨课、外出学习带回的课堂实录课开展案例研究。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与重建,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说课、评课,“逼”着教师加强学习。开口说话,同时邀请学科组所有的教师参加研讨,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困惑在研讨中得到化解,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

借助教研专家面对面指导的有利契机,安排学科组教师上课、听课、评课,全程参与,加强与专家的互动。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学会了更多地关注学生,带着问题研究课堂,同时加强与其他基地学校的互动交流,不断寻找差距,及时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取长补短,相互協作,在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中不断提升对“新课改”的认识。

为使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向40分钟要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说、上、评”结合,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在示范课听、评、研中身受启发,借鉴运用,带着启发再次开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如今,学校的教风正、教研气氛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在教师基本功等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逐渐走入骨干教师的行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师生们在构建高效课堂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时机 语言

在笔者主持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的过程中,为深入掌握当前小学学生语文课堂提问的发展现状,组织了两位语文课题研究参与者一起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课题研究和授课。对两位语文教师不同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意提问的时机选择

(一)提问在导入时

在课堂导入时提问,具有铺垫效果和激趣生疑的作用。通过观课,发现在导入时不同教师的导入既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尽相同之处。相似性之处在于两位授课教师都讲的是从以前已知新旧知识的角度回顾,在新旧不同知识点的相互契合处进行提问,意图在课中建立新旧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广大学生快速形成新的知识思维体系。不相同处是两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尽相同,一位教师应标设问,另一位教师则过渡勉强,对课标和教材内容的处理略显不足。总之,导入时学生提问,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小学语文课的教师们更应该尽心尽力设计好语文课堂上的导入提问环节,特别是针对导入时的学生提问。

(二)提问在注意力分散时

在观课时,我们发现两位教师提问往往设置在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提问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处,不仅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也避免因教师讲授时间长而导致学生产生听觉倦怠。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替代了被迫去寻找,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有着相对高质量的课堂互动问题,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注意力在正确引导下也能达到一种高度集中;反之,低效的问题造成学生不知所云,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正确设计有效率的提问,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课堂导入到结束时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环环相扣的,紧紧抓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提问的逻辑性。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在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时提问,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提问效率。

(三)可生疑处提问

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的提问一般设置在可生疑处。在新课堂授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判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判断学生对哪些是新知识,又有哪些疑问或难处,作为学生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往往就需要通过各种提问方式来快速解决学生疑点,尽可能的激发学生思维上的碰撞。尽力启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起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思维欲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味单纯的要求讲解内容会导致部分学生感到枯燥,这时通过教师提问起到激发学生对于获取专业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因此,捕捉中小学生课堂新知识学习中的质疑点,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与认知思维上的冲突点,并在学生对知识理解充满强烈质疑时立即进行有效的提问,并进一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与认知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处提问

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且有效的提问必然是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任课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思考价值高,必须经过多个学生的多次回答才能接近正确,则这样的提问必然关注了教学的重难点;而教师没有准确性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和重难点,导致没有准确抓住提问的重点。因此,小学语文任课教师们在设计重点问题时,一定要把握重难点,在课时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正确设置重点问题,逐步引导小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深度分析思考,不断发散小学生语文思维,达到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表达水平的主要目的。

二、注意锤炼提问的语言

(一)语言力求准确

通过课堂观察可知,教师提问的语言力求准确。实践证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决定着教师课堂提问语言的准确性。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换位意识,在教学设计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准确的問题,让学生听懂问题的要旨即可。

(二)语言力求精炼

通过课堂观察,设计的问题有难度时,应该化解成几个简单问题,逐步攻克,即由易到难,语言精练。提问的直接目的是调动学生思考,语文课堂提问语言精炼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针对难度较高问题设计的提问语言不该拖泥带水,含糊其辞。在提问中应做到了不含糊、不啰嗦,用直截了当地提问培养学生语言精炼。

(三)语气力求起伏变化

在课堂观察中,教师提问语气的起伏变化调动着学生思维的运转。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主要表现方式往往是教师问答,高质量化的课堂教学提问往往决定不了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者,学生是课堂问题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互动会围绕着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推进。因此,教师语气的变化导引着学生课堂的思维,也激发着学生课堂的参与。

(四)语言力求平等亲切

课堂师生互动热烈和效率高的小学语文课,教师的提问语言往往是平等和亲切的。教师提问学生语言的和蔼友善,为课堂的参与者学生营造了一个亲切和平等的课堂交流互动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堂上的互动,易于学习接受新知识。

总之,一堂好课的唯一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教师平等亲切的语言引导至关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一定是在尊重与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夏婷婷.对课堂提问行为的反思与改进[J].基础教育参考,2019(12):55-56.

[2]江荣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

[3]邵珺.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14)

[4]郭青锋.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

[5]廖先文.重视提问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效果[J].新教师,2019(03)

[6]李妍霖.自我提问策略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应用——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8(01)

[7]信航天.如何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作者简介:

马伟(1984-),男,回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优化提问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英语课堂提问的意义、有效性和注意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提问 有效性 反馈艺术 注意点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开展,教师逐渐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利用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知识,培养其思维反应能力,并结合语言交流让学生自己回答出所提问的答案,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措施。教师利用课堂提问除了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外,还能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反馈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1.增强交流,融洽感情。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被看成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过程,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缺乏交流。而交流是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的本质,缺乏交流、缺乏语言的沟通,英语教学就无法进行。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在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际中活动。因此教师设计好问题,就如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2.引发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强调勤学多问。他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学生头脑中有了问题,就会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去思考、去探究。由此可知,设疑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

3.反馈信息。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学中反馈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课堂提问应是教师取得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同课堂教学中其他的信息反馈手段相比,具有更及时、更具体、更准确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问与答,随时了解并分析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差异程度,对教学进行调整,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二、提问的有效性

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讲究提问技巧,做到:(1)设计有交际意义的问题;(2)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3)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和提问的对象结合起来。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容易失去信心。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大量的句型练习外,英语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不要让学生感到提出的问题乏而无味。其次,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做到:(1)眼看全班,问题明确;(2)提问灵活,形式多样;(3)时间适宜,鼓励思考。教师的问题表达不清晰,问题难度过高,语速过快,都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提出问题一定要做到准确、简单、清晰,语速适当放慢,语调适当提高,必要时可重复提问。这样,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同时,才能积极地思考。

三、反馈提问的艺术

1.表扬。

表扬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即使学生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且要力求去发现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更要特别表扬,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唤回他们的自信。

2.鼓励。

当学生的答复不得当,或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暗示,帮助分析原因。不可冷眼相对,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引用。

引用是一种间接的表扬,在陈述答案或总结时,教师如果能引用某位学生的语言,则可起到比口头表扬更好的效果,一句“Just as ... said just now...”会使学生得到认可感、成功感,唤起足够的自信而默默地为更高的目标努力学习。

四、英语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问答交际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却显示不出什么效果。因此,要提高提问的质量,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口头表达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后的停顿要适当。

教师在提问完毕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但是,有些时候老师往往在学生思考时不断催促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应该停顿多长时间,这要视问题的难度而定。

2.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对所任教学生的思维特点作全面透彻的了解,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问题,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对所提出的问题应作必要的提示。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4.所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与不问,问得妥当与否,采取什么方式,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慧萍.浅谈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正德学院学报,2006.2.

[2]刘凤玲.谈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式”方法.中学外语教与学,2000.3.

[3]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王淑华.英语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3.

上一篇: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统计数据挖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