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

2023-09-23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1篇

浑河发源于清源县湾甸子镇滚马岭, 总流域面积为11480km2, 河长415km, 山丘区占总流域面积的67%, 平原区占33%。浑河支流多集中在沈阳以上的中上游河段, 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有25条。1958年8月, 在浑河干流章党建成大伙房水库, 总库容21.87亿m3, 对浑河洪水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浑河流域属于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在550mm~900mm之间,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2 洪涝灾害

从1888年以来, 浑河就发生洪涝灾害50余次。仅1949年以来的50年间, 1951、1953、1954、1960、1964、1971、1975、1985、1986、1994、1995及2005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3 洪涝灾害基本特点

3.1 周期性

浑河流域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大气环流的影响, 降水量的丰、平、枯交替具有水文周期性变化规律。一般呈现出60年左右为一大周期, 11年左右为一小周期。

3.2 不重复性

形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是降水和下垫面, 而在造成不同强度、范围、历时的降水背后是众多的、随时变化的气象因子, 在众多的气象因子的背后还有地球自身的运动和能量转换、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地球与月球的相互作用等等。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停的变化着, 相互作用着, 造成了水旱形成的复杂背景, 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和不重复性。

3.3 区域季节性

浑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20mm, 区域分布东部多, 可达1000mm;中部通常有700mm;西南部少, 只有600mm~700mm。每年的降水量, 有60%集中在夏季, 秋季约占20%, 春季占15%, 冬季只占5%左右。

3.4 连续性

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 浑河流域遭遇暴雨洪水的多发年代。如:1951、1953、1954年发生较大洪水, 1960年浑河发生历史特大洪水。20年中有7年发生大洪水;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 降水偏少且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 几乎没有历史特大洪水发生, 仅1971、1975年发生2次较大洪水;80代中期之后, 进入了大洪和大旱交替出现的时期, 出现了1985、1986、1994、1995年的特大洪水年和1989、1992、1999年至2002年的特大干旱年;进入21世纪, 转为丰水段, 出现了2005年大洪水。

4“2005.8”暴雨洪水分析

4.1 暴雨

2005年8月12日14时至14日8时, 浑河流域降大到暴雨, 局部降特大暴雨, 降雨量在70mm~280mm之间。其主要特点:一是雨量集中、范围广、总量大。此次降雨量大于50mm的笼罩面积占降雨总面积的86%, 大于100mm的占38%。大伙房水库以上平均降雨量149mm, 最大点雨量三块石站285mm, 为有资料记载以来第2位;大伙房至沈阳区间平均降雨量137mm, 最大点雨量夏家站274mm, 为1995年以来最大雨量。二是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浑河流域夏家站最大二日降水274mm, 超500年一遇;四道河子最大一日降水173mm, 达百年一遇;北口前最大3小时降水105mm, 最大1小时降水100mm, 均超千年一遇。另据调查, 局部地点3小时降雨量达300mm, 为有水文记录以来第一次。三是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山丘区。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大伙房水库以上及东州河和李石河等中上游山丘区, 均属泥石流和山地灾害易发地区。

4.2 洪水

8月13日13时, 浑河北口前水文站出现3500m3/s的洪峰流量, 13日19时大伙房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040m3/s, 大于20年一遇。浑河支流东洲河东洲水文站14日1时出现1270m3/s的洪峰流量。14日1时浑河干流抚顺水文站出现2100m3/s的洪峰流量, 14日3时48分沈阳水文站出现3690m3/s的洪峰流量, 14日14时黄蜡坨水文站出现3200m3/s的洪峰流量, 17日17时邢家水文站出现2180m3/s的洪峰流量。

本次洪水主要特点为:来势迅猛, 峰高量小, 上涨历时快, 持续时间短, 造成危害大。

4.3 洪水等级

大伙房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040m3/s, 大于20年一遇设计入库流量 (5650m3/s) , 小于50年一遇设计入库流量 (7760m3/s) ;最大三日洪量7.15亿m3, 大于20年一遇设计洪量 (6.85亿m3) , 小于50年一遇设计洪量 (9.04亿m3) ;综合考虑为大洪水。

4.4 洪水预报调度

在抗御“2005.8”洪水中, 如果没有大伙房水库错峰, 沈阳站洪峰将达到8000m3/s, 而实际只有3690m3/s, 大伙房水库为浑河沈阳水文站削减洪峰54%。由于大伙房水库在洪水发生前预泄了5.03亿m3迎洪水量, 使得洪水调度的实施和河库联合调度, 水库错峰、削峰作用十分突出, 大大减轻了下游河道防洪压力, 实现了水库防洪减灾效益的最大化。

5 防灾减灾对策

5.1 继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完成未达到规划标准的大江大河堤防加固任务, 使主要河流具有较高的防御能力;对重要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使其发生一般洪水时不成灾;有计划地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消除隐患;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河道险工治理及沙基沙堤防渗处理;研究和解决下游河道淤积问题;加强分蓄洪区的研究和建设;重视和解决好城市防洪问题。

5.2 加强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

加强水文监测、信息采集、通讯传输、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增加现代科技含量, 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水库、河道洪水调度系统, 发挥工程防洪最大效能;加强防洪工程和设施的管理。

5.3 政府要增加水旱灾害防治经费投入

水旱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投入应该与国民经济发展作同步增长, 应该有个适度的比例。现有水旱灾害防治体系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甚至还难以抵消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的破坏性影响所造成的防汛抗旱能力衰减, 尤其是防汛抗旱非工程体系建设更是缺少投入。因此, 极需提高水旱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投资强度,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通过浑河流域洪涝特性和“2005.8”暴雨洪水分析, 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 掌握河库联合调度形成的不同量级洪水组合规律及对河道危害程度是十分有益的。在暴雨洪水分析的基础上, 如何实施防洪减灾, 提高暴雨洪水科学防控能力, 实现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 将是今后深入探讨的课题。

摘要:本文针对浑河流域历史洪水灾害情况, 暴雨洪水的自身演变规律, 相关影响因子和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分析, 特别对“2005.8”暴雨洪水特性、洪水等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 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洪涝灾害,特性分析,浑河流域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1995年大洪水[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2篇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姓名:筱珂

学号:123456789 班级:视传****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泥石流、应急常识、防御

1 地质灾害的分类

1.1 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方法

1.1.1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划分为:

(1) 突发性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

(2) 缓变性地质灾害

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1.1.2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划分为:

(1) 山地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 平原地质灾害

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1.2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介绍 1.2.1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2.2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1.2.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1.2.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

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1.3 地质灾害各灾害之间的关系 1.3.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至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1.3.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1.4 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

1.4.1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2 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险性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2.1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2.1.1 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1.2 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2.1.3 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2.1.4 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

2.2.1 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其中危害强度指灾害将活动所具有的破坏能力,是灾害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指标,只能用灾害等级进行相对量度。

2.2.2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受多种条件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活动条件的充分程度是控制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

2.2.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3)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 地质灾害的防御

3.1 地质灾害的发生前兆 3.1.1 崩塌前兆

怎样识别可能的崩塌体?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

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3.1.2 滑坡前兆

怎样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衣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4)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

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3.1.3 地面塌陷的前兆

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3.1.4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2)丰富的松散物质;

(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3.2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

3.3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危害是极其大的。因此,

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掌握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科学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将有助于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很重要,它切实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一项促进和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综合分析了我国煤矿瓦斯灾害的现状和瓦斯灾害发生的条件原因,进而提出了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

【关键词】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其中瓦斯灾害是煤矿伤亡、损失最大,而且频繁发生的事故。因此分析煤矿瓦斯灾害的现状,探究瓦斯灾害发生的条件和原因,进而探讨预防和治理措施,对保障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煤矿瓦斯灾害现状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水汽等。

当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一般为5%~16%)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使爆源附近气体以极大速度向外冲击,不仅会破坏井巷设施,中断生产,有时还会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而且爆炸后生成的有害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瓦斯使人窒息,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而瓦斯爆炸还会引起煤尘爆炸。瓦斯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

瓦斯灾害事故已经占全国煤矿重大事故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1990-1999年,全国煤矿共发生3人以上的死亡事故402起,共死亡27495人,其中:瓦斯事故2767起,共死亡20625人,占3人死亡事故总数的69.14%,死亡人数的75.01%。

由此可见,煤炭安全生产问题早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而瓦斯灾害的研究与防治也值得我们关注。

2.煤矿瓦斯灾害发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充足的氧气。下面将介绍三个必备条件与瓦斯灾害发生的关系,以及原因分析。

2.1一定浓度的瓦斯

瓦斯与空气混合后,按照体积来计算,瓦斯含量在5%~16%之间时,遇到火源后就能引起爆炸。5%~16%这个瓦斯含量就是瓦斯的爆炸界限。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到火焰会在火焰的外围形成燃烧层,不会爆炸;当瓦斯浓度高于16%时,遇到火仍会燃烧,但是失去了爆炸性;当瓦斯浓度为9.5%是,由于瓦斯和氧气完全反应,其爆炸威力最大。

需要说明的是,瓦斯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温度、压力增大、别的气体或煤尘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

2.2高温火源

瓦斯的引火温度,也就是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是引发瓦斯爆炸的必备条件。而电气火花、煤炭自燃、明火作业、井下抽烟、违章放炮、火柴、打火机以及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都可以点燃瓦斯。

2.3氧气含量

在空气与瓦斯混合的气体中,如果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就会随之而减小。当氧气含量低于12%时瓦斯就会失去爆炸性。

3.瓦斯杂货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上文已经提及到《瓦斯爆炸需要三个必备条件,而在井下生产过程中,有矿工惊醒工作,不可能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来达到防治瓦斯爆炸的目的。必须保证氧气浓度,因此,为杜绝瓦斯灾害,杜绝高温火源和防止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成为关键。

3.1瓦斯抽放是一个根本治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矿区通风系统,保证稳定的工作面通风,稀释瓦斯的浓度来消除引爆的危险性。

3.2杜绝明火火源

建立严格的检身制度,杜绝非生产需要的火源,如井下严禁吸烟,携带如火柴、打火机等点火物品入井,明火照明等。对生产中无法避免的高温热源,可以采用专门的措施来眼见控制,像只准许使用特制的矿用安全炸药和电器设备,加强井下火区的管理,禁止井下拆开矿灯等。

3.3加強瓦斯浓度的见得,可以专门配备瓦斯检查工作人员坚强检查,可以每隔几十分钟检查一次;或者装备瓦斯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可得到工作点瓦斯浓度的实时连续变化情况。一旦瓦斯浓度达到0.4%,则暂时停工,并采取措施,直至达到要求,才能复工。

4.小结

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他不仅破坏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活动,而且还严重危害了井下矿工的生命人生安全,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瓦斯灾害我们也不要“谈虎色变”,同样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利用科学的手段,严格的纪律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严格要求、管理。总之,在我国已经开始了对瓦斯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铁岗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茅文达.云台山隧道施工瓦斯防爆问题探析[J].隧道建设.1990(4).26-34

[3]何昆.浅析矿井瓦斯防爆抑爆[J].煤矿现代化.2006(4).37-39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4篇

1、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矿山生产勘探

矿山生产勘查指的是地质勘查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对矿山的矿藏储量进行比较精确的估算, 并得出矿藏的大致分布情况, 然后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地采矿计划, 以实现生产过程与勘探技术的完美融合。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地质勘查, 其主要的目的是对前期的勘探过程进行补充, 防止出现勘探“漏矿”的情况。通过采矿过程中的勘探, 可以对整个矿山的矿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以此作为改善或者更换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的科学理论依据。矿山开采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主融资来接替传统的地质勘查工作, 从而形成地质勘查与市场需求的产业链, 促进矿山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企业可以与勘查机构或者勘查企业在矿山周围自主找矿, 以实现矿业勘查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1.2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该项工作内容主要面向的是一些出产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兼具市场竞争力矿产资源的矿山, 在具备该类矿产资源的大中型矿山地区开展有资源潜力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以此达到矿山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矿山服务时间以及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重点开展对于煤炭资源、铜资源、铁资源、铝资源等对于地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接替资源的评价, 并优先安排矿产量大、地质条件便于开采的矿产评价勘查工作。

1.3 共伴生矿和尾矿的勘查与评价

共伴生矿尾矿的勘查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推进相关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同时, 注重低品位矿产与其伴生矿产的评价技术研究, 以最大程度的挖掘矿山的潜能。对于尾矿的勘查可以在采矿结束前及时发现一些以往未勘测到的矿藏, 对于深化节能减排,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矿山关闭阶段的地质工作

在对矿山开采完成之后, 相关的采矿企业要依法搞好矿山的关闭工作, 并尽可能的实现矿山复垦, 加强矿山的地质情况勘查, 并做好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企业要依法提交地质勘查报告, 政府要对开采之后的矿山进行综合的评定分析。如果由于采矿而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则相关的采矿企业需出资对当地环境进行整治优化。

2、矿山的勘查方法分析

(1) 矿体物探勘查方法

随着勘测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勘测技术应用到了矿山的采矿过程中, 目前通用的矿山物探勘查方法主要有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及视电阻率法。

2.1 瞬变电磁法。

该方法是利用接地源或者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脉冲磁场, 脉冲磁场具有一定的间歇, 在间歇阶段利用接地电极或者线圈观测地下半空间的二次涡流变化, 以达到对地下矿产的勘查目的。瞬变电磁法的分辨能力强、信噪比低、探测速度快、勘测深度大,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地质勘查过程。

2.2 高密度电阻法。

该方法主要以岩土导电性差异为基础, 利用矿山与其内部的矿产资源导电差异, 用电流以及探测器以完成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绘制。不过这种方法的灵敏度比较低, 如果勘测深度较深, 则勘测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所以目前它主要应用在较浅的采空区的地下水系勘查。

2.3 视电阻率法。

该方法是充分利用导体材料的性质进行物探的勘查方法, 大部分矿山的内部矿产形态都呈大块状硫化物的形态, 块状硫化物是一种很好的导体, 电阻率非常低。地下的其他部位如采空区或者岩土层的电阻率则非常高, 利用这种导电性差异可以很容易的识别出地下的矿产以及其他成分。

(2) 矿体浅井勘查方法

浅井可以勘查出掩盖较浅的矿体, 勘测出含矿等级, 并选定矿体实际存在范围, 准确测定矿体资源质量。

(3) 矿体钻探技术

钻探岩心钻主要适用于开采矿产资源丰富区域, 需要依据矿体厚度选择钻孔深度。为弥补上下层钻孔不能紧接的缺点, 利用重复部位钻探技术。根据重复部位钻探程度不同, 区分使用地表岩心钻和坑内岩心钻。地表岩心钻可对较浅厚度的矿体进行开采, 坑内岩心钻可以探寻厚度较深的矿体, 并可以发现掩藏的盲矿区, 利于采矿技术人员工作, 容易找出矿体, 并不破坏矿体结构。

(4) 矿体坑内钻探技术

矿体坑内钻探技术使用工具是金刚石钻机, 它具有轻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所以矿体开采工作人员可以完成任何部位的矿体开采, 坑内钻探技术解决了开采困难问题, 并能从合适的角度开采出具有完美曲线的矿体。坑内钻探工作效率高, 寻找矿体时间短, 大大节约成本。

3、矿山地质勘查综述

对于矿山的地质情况勘查需要使用多种勘测方法, 以从不同的方面掌握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矿藏总量, 切不可只采用一种方法就完成了勘测评价工作。同时, 矿山勘查还需不断地融入新技术, 以提高勘查效率, 并提高矿山生产的整体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 矿山地质勘查方法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它改善了矿产资源提取质量,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作为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人员, 一定要提高自身工作素质, 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并向上级部门提出解决措施, 确保我国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工程安全运行,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来源重要支柱, 经济发展与我国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工程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需确保我国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工程顺利运行, 来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对此, 本文就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矿山的勘查方法分析、矿山地质勘查综述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了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查,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以和田地区洪水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洪水灾害的成因、类型、规律和特点做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多年以来发生洪灾因素与不同月份间的关联关系,为抵御和降低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最基本的几种减灾措施,对保障和田河流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沿岸人民生活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和田河;洪水灾害;流域;成因;类型;减灾措施

自然界给人类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自然界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灾害。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频率也各不相同,在各个年份当中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强度以及灾害的具体组合等有着不同的特征。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受更大程度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日趋增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地震、洪水、火灾、旱灾、病虫害、风灾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威胁着和田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其中洪水造成的危害显得十分严重。普遍的观念认为新疆为典型内陆干旱与极端干旱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发生洪灾的几率非常小,然而实际上,洪灾给新疆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90年代以来,新疆洪灾发生的频次增多,造成的损失与影响也越来越严重[3]。和田河流域洪水灾害更是如此。和田河位于塔里木盆地之南,是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其流域面积为48870km2,和田河由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汇合而成,冰川与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是主要的径流补给,因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平稳但年内分布不均衡,从而表现出枯水期长,洪量集中的特征。而对塔里木河而言,和田河的入水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田河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恢复工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些专家与学者对于和田河水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纵观其研究成果,大多为对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对于和田河径流量的影响;一些专家利用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对径流的时间序列等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部分专家通过对径流模型的建立,来模拟和田河径流量的变化。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有关于塔里木河治理的一些对策:王让会等具体应用了遥感技术来对塔里木河进行洪水监测;一些专家提出和田河径流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流的漫溢,不过尚未进行具体实证分析;买合皮热提·吾拉木和艾尼瓦尔·莫明对喀拉喀什河流域洪水灾害进行了分析[3]。 洪水是一种自然的水文现象,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与减轻洪水灾害对社会与民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和田地区的洪水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找出洪水的规律与成因,并找出对应的减灾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则具体以前人研究成果和1949~1990 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为依据,在总结国内关于自然灾害评价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田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及减灾措施。

1. 研究区概况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地理位置为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37°14′23″,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全市南高北底,北宽南窄,由南向北倾斜。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210公里。全地区辖7县(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民丰县,于田县和策勒县)1市(和田市),91个乡镇,1401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65个社区,从2013年和田统计年鉴总人口为215.45万人。

据地震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新疆减灾四十年》统计,1949~1990年期间,和田发生了洪灾、旱灾、地震、暴雨、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见图1。而其中洪灾发生的次数为30次,占灾害总次数的36%,风灾20次,占灾害总次数,24%,暴雨灾害16次,占灾害总次数19%,这三种灾害发生的频次占灾害总次数的 79%。其它灾害(旱灾9%,病虫害8%,地震 2%,霜灾1%,火灾1%)合计占灾害总次数21%。

图1 和田各地区自然灾害组成

这也说明洪水灾害在和田地区最明显,使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通过对该地区的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灾害地域组合的分析,能够全面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从而结合灾害的发生于分布特征,对于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提升地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避免与减弱自然灾害的影响。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为《新疆减灾四十年》 [19]、《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20]、《新疆统计年鉴》(1978~1991年)[21]和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文献中的数据统计。具体的资源整理内容包含和田地区在此四十余年的时间短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灾害频率与造成的损失。研究对象为和田地区的7个县市,对和田河流域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和田河流域洪水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3. 洪水成因与类型

和田河洪水灾害产生的主要季节为春季与夏季,其可以分为春季洪水与夏季洪水,其中80%为夏季洪水;根据洪水的成因特征,和田河的洪水灾害又可以分为暴雨型洪水、冰雪融水型洪水以及混合型洪水几种类型。下面以支流喀拉喀什河洪水为例[4]进行分析:

3.1 冰雪融水型洪水

喀拉喀什河流域冰雪型洪水主要发生在夏季,由于夏季气温上升迅速,昆仑山地区大面积的冰川融化,导致形成冰雪融水型洪水。这种洪水的类型出现的时间早晚以及洪水的大小同冰川厚度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也受到气温回升速度以及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的影响。

3.2 暴雨型洪水

喀拉喀什河流域山前以及中、低山地带的夏季暴雨易造成暴雨型洪水,并且常常同消融水汇合而形成较大的洪峰。暴雨洪水出现的频次较低,规模小,但能够在局部地区造成教严重的泥石流、坡面侵蚀等灾害。昆仑山地貌的特性使其加长了山前降雨的实践,特别是在夏天,局部地区容易产生大暴雨而形成暴雨型洪水。

3.3 暴雨与冰雪融水混合型洪水

混合型洪水则是冰川消融型洪水与暴雨型洪水的叠加,进入夏季之后,持续的高温使得冰川融化,如果持续高温以及大范围的强降雨,则很容易发生混合型洪水。混合型洪水的洪水总量以及洪峰的流量都是最大的,其对农业造成非常严总的损害,危害也是三种洪水类型当中最大的。

4. 洪水灾害的时间分布特点

4.1 频次的局部时间段波动与增长趋势

1949~1990年间,和田河洪水灾害发生频次总体上呈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尤其是在1951~1953和1988~1990年期间,洪水灾害频次波动上升趋势尤为明显,数据调查显示和田地区洪水灾害大大小小共发生30次,年均0.6次。究其原因,和田地区的突发性冰川洪水的频繁性以及和田地区前山带局部暴雨多,再加上其抗御洪水的能力弱,导致洪水灾害频发。

图2 1949-1990和田河洪水灾害动态趋势

4.2 灾害发生的周期性

数据显示,一些发生次数较多的自然灾害的频次发生有着阶段性的特征,即体现出了一定的周期性。[22]。和田地区的洪灾发生季节主要为春季与夏季。春季气温升高导致冰山积雪融化,这种升温型洪水的特征体现为洪峰高、范围大、时间长等特征,对于公路、农田以及水库有着较大的危害。从图2可知,洪灾的多发期在1952年、1963年、1966年、1982年、1989年。其中1952年和1989年发生的洪灾比较多,这40年中,1989年洪灾发生的频次具有12次出现洪灾高峰期的特点。这一年里直接经济损失416.1万元,这是这四十年间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最严重的一年。

4.3季节分布

分析洪水灾害,就是在洪水灾害系统观点的框架下,从风险诱发因素的角度出发,掌握受洪水威胁地区可能遭受洪水影响的频度与强度。下面以平均每月降雨量、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每月气温变化来分析和田河流域洪水成因及一般规律。

和田地区月平均气温见图3。由图3不难发现,和田河流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出现升温时间为6—9月,其中7月最高。因而可以发现,和田河流域夏季气温迅速上升,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冰川积雪大量融化,这时易形成冰川消融型洪水,对和田河沿岸的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水利工程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洪量集中,枯水期长,和田河不仅径流量年内分配相当集中,而且一次洪水水量很大。枯水期的水量很小,且和田河平均枯水期达七个月左右。对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都很不利。和田地区域多年月平均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尤其是6月、7月、8月这3个月降水较为充沛。温度升高以及太阳辐射的增强使得冰雪消融增加,山区降水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导致红水量以及洪峰量的提升,形成暴雨洪水灾害。对洪峰流量与洪水成因等特性的分析,结合数理统计以及气温相关的因素分析,能够为和田河防洪以及水利规划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图3 和田河洪水灾害月季变化图

5.空间分布特点

和田地区各县城的洪水灾害发生频次及累计受灾面积不同,主要发生在昆仑山北坡,各县城之间差异明显。和田市是和田地区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民丰县和策勒县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保持低值。通过对1949-1990年和田地区各县(市)的洪水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图4-5),可以发现和田地区洪水灾害空间分布不均匀。对各县市洪水灾害发生次数的对比来看,和田市洪水灾害频次呈现最高值,1949-1990年,40年里共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为17次。洪水发生次数最少的地区为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民丰县和策勒县,40年里,共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均为10次。

图4 1949-1990 和田地区洪灾空间分布图

图5 1949-1990 和田地区洪灾空间分布图

6 减灾措施

洪水灾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洪水灾害的防止,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洪灾防治措施的制定需要按照洪灾的发生规律、特征与河流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进行,通过对防灾工作的目标、基本的要素以及措施的研究,进一步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并全面推进开展防治工作。和田河的两大支流沿岸防洪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每年的汛期一到,都对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洪水对河堤的冲刷导致沿岸的大片农田都被冲毁。洪水灾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对于百姓的增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田当地部门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组织抗洪抢险工作,为确保和田河两岸的农户、农田以及公路减少或者避免洪水的灾害,提升抗洪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抗洪减灾措施:①加强对于洪水灾害的科学研究,熟悉并掌握洪水发生的形成机理、规律变化,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规范严谨的减灾对策。②实施工程防洪、生态防洪,科技防洪、管理防洪,政府与相关部门综合治理,确保有效减少与避免洪灾的影响。③掌握红石灾害的变化以及分布特性与规律,从而提升洪水灾害的预测能力,加强对于洪灾的早期预警工作,制定出和田河流域的洪灾区域同时规划风险图,全面做好抗洪前期工作,抵御洪水给群众与社会造成的损失。④结合全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掌握洪水的基本特征、成灾的机理与类型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于洪灾的影响,编制出洪灾区划图,建立并完善洪灾的历史资料库。⑤深入分析气象因子同洪水成灾机理之间的关系,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估算融雪径流量。⑥开发雷达、卫星与自动水文站等对于积雪、融雪、暴雨等致洪天气的监测技术,研发出完善的洪峰预报模型以及预警系统,促进洪灾预警的信息化。此外,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法律与政策对洪灾风险进行强制性管理与控制,约束并规范各种生态破坏活动,加强对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等法律与政策,需要严格控制与执行。

参考文献:

[0] 新疆和田地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度) 新疆和田地区环境保护局

[1] 刘嘉麒,秦小光.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格局与绿洲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5,25(5):533-539.

[2] 刘彤,闫天池.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84-91

[3]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1,艾尼瓦尔·莫明:喀拉喀什河流域洪水灾害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13,27 (2): 60~63.

[4] 蒋艳,夏军. 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资源科学,2007,29 ( 3) : 45 - 52.〔Jiang Yan,Xia Jun.The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and itsresponse to climatic change in Tarim〔J〕. Resources Science,2007,29 ( 3 ) : 45 -52. 〕

[5] 傅丽昕. 近50 年塔里木河源流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2008.〔Fu Lixin. The Climatic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unoff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Thre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Tarim River〔D〕. Urumq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

[6] 刘海涛,张向军,李绣东,等. 和田河流域1954 - 2007 年气温及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3( 4) : 25 -29.〔Liu Haitao,Zhang Xiangjun,Li Xiudong, et 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etian River Basin during 1954 - 2007〔J〕.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2009,3( 4) : 25 - 29. 〕

[7] 黄领梅,沈冰,宋孝玉,等. 和田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 ( 5 /6) : 513 - 515.〔Huang Lingmei,Shen Bing,Song Xiaoyu,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Hetan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35( 5 /6) : 513 - 515. 〕

[8] 胡顺福. 和田河流域水文特征及区域水资源评价〔J〕. 干旱区研究,1991,8( 2) : 61 - 70.〔Hu Shunfu. Hydrologica1 characteristics and rgiona1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in Hetian River Basin〔J〕. Arid Zone Research,1991,8( 2) : 61 - 70. 〕

[9] 张晓伟,沈冰,黄领梅. 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 6) : 975 - 979.〔Zhang Xiaowei,Shen Bing,Huang Lingmei. Study on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annual runoff in Hetian River〔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7,22( 6) : 975- 979. 〕

[10] 龚岸桥. 和田河肖塔站水沙特性及水位流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7,9 ( 2) : 15 - 20.〔Gong Anqiao.Studies on properties of sedimen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water level and flow of Xiaota hydrologic station of the Hetian River〔J〕. Journal of Talimu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1997,9( 2) : 15 - 20. 〕

[11] 黄领梅,沈冰. 和田河地表径流动态变化趋势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 ( 6) : 84 - 87.〔Huang Lingmei,Shen Bing.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 trend of surface runoff in HetianRiver Basin〔J〕. Journal of 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0,14( 6) : 84 - 87. 〕

[12] 陈亚宁,郝兴明,徐长春.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 自然科学进展,2007,20( 2) : 205 - 207.〔Chen Yaning,Hao Xingming,Xu Changchun. Analysis of runoff change trend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Xinjiang〔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7, 20( 2) : 205 - 207. 〕

[13] 吴益. 和田河流域径流过程分析与模拟〔D〕. 南京: 河海大学,2006.〔Wu Yi.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Runoff Process of the Hetian River〔D〕. Nanjing: Hehai University,2006. 〕

[14] 黄领梅,沈冰,莫淑红,等. 新疆和田河年径流量变化的定量估算〔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5,21 ( 3 ) : 289 - 292.〔Huang Lingmei,Shen Bing,Mo Shuhong,et al.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annual runoff variation from the Hetian River in Xinjiang〔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 21( 3) : 289 - 292. 〕

[15] 王让会,樊自立.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塔里木河流域洪水监测中的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09 -113.〔Wang Ranghui,Fan Zili. Applatiom of RS and GIS to Floor Monitoring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Science Press, 1998: 109 - 113. 〕

[16] 王杰,王俊,孙鑫:和田河流域水量沿程变化分析研究〔J〕. 自然科学进展,2013,24 (3) : 142 - 148.

[17] 胡顺福和田河流域水文特征及区域水资源评价。 干旱区研究,1991年第2期

[18] 谢永琴,刘志辉,魏英: 和田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1月

[19]新疆减灾四十年编委会.新疆减灾四十年[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241-312.

[20] 史玉光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M〕.气象出版社 2006.12

[21] 新疆统计年鉴〔M〕(1978~199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22]新疆自然灾害研究课题组.新疆自然灾害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32

[作者简历] 祖力波亚·伊力哈木 (1983--),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规划研究。

[通讯作者] 安瓦尔·买买提明(1973--),男(维吾尔族),新疆策勒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规划研究。

邮寄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友好北路街道新医路102号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邮编:8300054

收件人:祖力波亚·伊力哈木

联系电话:18999167374

洪涝灾害原因分析范文第6篇

1 2010年桂东南松林马尾松毛虫灾害形成原因

马尾松毛虫历来是松树针叶最重要的食叶害虫, 但是它并不是年年成灾, 它的灾害出现往往有一定的规律。

1.1 气温适宜

马尾松毛虫的适温范围较广, 但太冷、过热对幼虫或成虫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如越冬幼虫可以耐受-7℃的低温, 越冬温度只要在0℃左右, 对幼虫的虫口就不会有明显影响;夏天虽然炎热, 若不超过38℃对成虫也影响很小。干旱的气候能够减少松针水份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物质的比值, 在撮入同等食物的情况下, 松毛虫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 为其幼虫发育和成虫怀卵量提供更多营养。20世纪60年代松毛虫的大暴发和这次2009年末至2010年春的干旱的暖冬, 都存在适宜越冬幼虫的生存和发育的气候[1]。

1.2 久末成灾、松林生长良好

以捕食或寄生松毛虫不同虫态赖以生存的天敌, 曾经在松毛虫大灾害中发挥过控制害虫的重要作用, 但是因松毛虫的消退、食料的减少而使天敌种群处于低水平。天敌种群总是跟着寄主虫口的上升而上升、寄主的减少而减少。但松毛虫在天敌处于低水平时, 一旦外界条件适宜就能够迅速增殖、暴发、形成灾害。

1.3 未重视虫源地虫口密度的调查

在不形成灾害的时段, 马尾松毛虫在常灾区是可以发现的, 尤其是在虫源地, 如低丘、阳坡, 都可以比较容易找到它们。如虫源地难以观察到松毛虫, 往往其它地方就更难发现。但虫源地虫口已经很高却不知情, 灾害将要形成就会无从知晓。2010年成灾林区几乎没有认真对虫源地进行监测, 从而对大面积的林区调查工作未能引起重视。

1.4 踏查、巡查不到位

无论是虫口发生数量、针叶受害程度、林相外观变化等等, 只要经常巡视林区是可以发现或觉察的, 但很少或者没有到过林区巡查, 是不能够明确虫态变化、虫口增减和林相变化的。

1.5 病虫害防治重点转移, 对马尾松毛虫的关注逐渐淡化

由于各地速生桉的面积扩大, 经济效益容易显现, 林农或相关部门对松树病虫害的重视程度, 逐步被速生桉的病虫害所分解, 局部乡镇甚至只对桉树的病虫害过问, 忽略了松毛虫的虫口增殖到暴发成灾的过程。同时由于护林人员不断变更, 区内已经多年没有进行马尾松毛虫生物学方面的森防知识培训, 新手对松毛虫的测报技术尚未掌握, 造成测报力量薄弱, 未能很好完成测报任务, 致使灾情出现后迟迟才觉察。

2 要做好马尾松毛虫的控制, 应该要从领导重视、队伍建设、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普及和规范测报等方面加强

2.1 领导重视是控制松毛虫灾害的前提

做好松毛虫的测报要健全组织、安排人员、培训普及专业知识、资金安排与扶持, 都要按照国家《森林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认真实施, 落实具体领导分工, 确定林区的测报调查人员;选择有责任心、有专业知识技术人员督促检查, 普及、巩固提高测报水平;按照统一布置的时间、调查取样方法、统计汇报程序开展工作。争取每代松毛虫的虫口变化动态能够了如指掌, 避免失控局面发生。

2.2 普及马尾松毛虫生物学知识

马尾松毛虫在桂南一年发生3~4代, 护林或虫情调查人员应该清楚自己所管辖林区的发生代数。如合浦、博白一年4代, 南宁3~4代, 又如玉林市大部分地区, 3、6、8、10月为1、2、3、4代幼虫最早出现时间, 12月至翌年3月为越冬代幼虫间歇取食的越冬阶段;又如松毛虫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 可以通过在林区内或林沿灯诱, 从成虫出现的时间、数量来判断下一代幼虫的发生时间、虫口密度与危害高峰;可以明显提高测报的准确程度[2]。

2.3 测报人员要了解松毛虫的生活习性, 有利测报的准确率提高

马尾松毛虫的茧会结在针叶上, 雌蛹粗大, 触角原始体比中足长, 雌性比越大, 下一代虫口会明显增殖。成虫期林内灯下的成虫不断增多, 意味着羽化高峰到来。雌成虫体型大, 触角栉齿状, 雌成虫占的比例大, 下一代虫口就会上升。摘取针叶上的松毛虫茧, 剪出蛹数十枚, 触角原始体比中足短的是雌蛹, 若雌蛹明显比雄蛹多, 且体形肥大, 下代虫口大多会上升。松毛虫的卵块在树下部或林缘植株下侧针叶上, 成堆且鲜红, 十分显眼, 携卵的针叶稍微向下弯曲, 外观容易发现。刚孵化的幼虫一定集中在一起取食, 将针叶咬去一侧, 而剩余的一侧则干枯卷曲, 在树上成为一小撮明显的枯叶丛。一、二龄的幼虫在风吹或振动时能够吐丝下垂, 而三龄弹跳最为明显;五、六龄则不轻易落地。越冬幼虫常常为四龄幼虫, 在寒冷天气, 多躲藏在植株背风一侧、2m以下的树皮缝内, 以至多头拥挤排列在内, 气温在10℃以上时会上树取食, 可根据该习性、按照林区温度选择调查方式。

2.4 掌握大发生前期判断方法

从成虫、卵、幼虫和蛹期甚至林相、地面虫粪变化都能够诊断害虫的上升或成灾的趋势。天气干旱、且林相青绿、多代未成灾;成虫羽化期林缘灯下飞蛾数量众多;卵期每株松树有卵一块以上;矮小植株容易看到幼虫;幼虫期每株树上的幼虫数超过该植株的针叶尺数;蛹期雌多雄少雌蛹粗壮量大;林地面虫粪新鲜且可以听到如降小雨似的落粪声;松树林区远观其色泽由墨绿转黄绿到灰黄等等, 都是容易掌握、实用的判断灾害出现的预测方法。经过详细调查, 确定虫害发生趋势, 及时防治, 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

3 结语

天气干旱或暖冬, 多年虫灾未出现使害虫天敌种群数量不足, 放松森防管理、缺乏专职人员、调查工作不到位, 由于经费等原因造成防治工作滞后等等, 都会导致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暴发成灾。认真按照森防法规办事, 巩固森防队伍, 加强测报技术培训, 掌握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和暴发的显著特征, 完全可以做好预测, 及时防治, 减少损失。

摘要:论述导致2010年桂东南马尾松毛虫成灾, 是由于去冬今春温暖干旱、虫口积累、调查不周、忽略虫灾出现等原因所造成;认真执行森防法规、领导重视、提高虫情调查人员素质、普及松毛虫生物学知识、加强监测管理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止灾情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灾害成因,预测

参考文献

[1] 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19.

[2] 黄金义, 蒙美琼.林木病虫害防治图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104.

上一篇:干洗机使用说手册范文下一篇:建设法治中国练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