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

2023-12-05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1篇

探究式教学是模拟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 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 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毕竟处于探索阶段, 一方面探究式教学开展有声有色, 另一方面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困惑。根据探索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笔者下面浅谈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以抛砖引玉。

1 生物探究式教学要注意克服神话观念

首先教师自己要克服对探究式教学产生的神秘感与畏惧感, 消除探究式教学无法实现的想法。有些教师不愿意主动实施探究教学, 究其原因是不知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探索未知世界固然高深而神秘, 但在课程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则是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并非遥不可及, 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科学探究过程, 可以是实验室的探究活动、调查研究, 也可以是一些小实验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对探究式学习产生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很多中学生对“科学”充满了敬畏, 在他们眼中科学探究是神秘的与自己相距遥远的。教师要带领他们进入科学探究的过程, 帮助其树立起探究的信心, 让学生意识“自己可以做科学探究”, 并能通过自身参与来完成探究的全部过程。

2 生物探究式教学要注意适度探究

探究式教学并非时时事事去探究。探索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 使他们都通过学习, 都能成长为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有的教师以为每节课都要采用探究式教学, 每个问题都要探究, 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这是不恰当的。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可以一星期挑选几个课时, 在课堂上适当创设几个问题即可。适时适事进行探究式教学既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探究式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新课标提出了教学实践的三维目标, 有些目标须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实现, 而有些目标则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无论探究式、讲授式或其它教学方式, 它们皆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 都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探究式教学, 虽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地掌握。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但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由于不同的教学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只有灵活地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才能优势互补,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生物探究式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形成

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 探究素质形成应建立在的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探究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把精力放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环节上, 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

采用探究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很高, 但在知识或信息的获取方面是低效的, 因此容易忽略基础知识的形成, 教师在实践探究式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既要注意掌握探究方法, 又形成基础知识, 就要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方法构建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否则探究式教学只能流于形式, 没有基础知识做载体, 学生探究素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4 生物探究式教学要注意多媒体的合理利用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 (CAI) 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 其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开展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契机。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做为摆设, 只在公开课上使用, 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常态教学中多媒体利用要注意。

充分利用。高中生物内容往往是比较微观或宏观的生命结构或现象, 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伴性遗传》、《DNA的结构及复制》等微观知识, 要用多媒体直观展示给学生;生态系统等宏观知识, 也要用多媒体将大范围的系统缩微成图片, 让学生有整体的认识;《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等典型课题, 则要用flash动画的形式把抽象的过程具体化。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度使用。教师在讲课时面对学生, 视学生表情而教学, 这种情感教学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多媒体难以达到的, 教师应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一个为我所用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及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而不能让“电脑教师”取代教师本身。同时过多使用多媒体, 会分散学生精力, 阻碍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多种媒体的功能, 适度使用多媒体, 才能防止学生“看热闹”。

结合板书。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用多媒体课件内容代替板书, 虽能节省大量时间, 但学生对屏幕上闪现的内容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不能有效果掌握整节课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 以使学生思维与教师引导保持高度一致, 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 巩固学生的感知量, 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总而言之, 要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避免探究式教学神话或泛化,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探究式教学在我国的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 教师在实践中难免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着重阐述了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期与广大教师共勉。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克服,适度探究,多媒体,基础知识,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 王占平.探究教学神秘吗[J].林区教学, 2007 (05) .

[4] 魏少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评论, 2004 (04) .

[5] 杨金玲.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理解[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 (04) .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2篇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 更新观念, 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在生物课教学上逐步由说教式教学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方式转化。

1 探究性学习及优点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 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

生物探究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引导和支持。探究过程是学生主体积极的观察、恩考和探索过程, 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思维, 也正体现了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 模拟生物知识发现的原始过程, 让学生受到思想方法教育, 体验人类探索知识的艰辛历程, 培养同学们崇尚科学的高贵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2 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方法策略

(1) 将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做为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 对事实性知识应当作一般性要求, 如知道或识记等。而对原理和程序性知识应当作较高要求, 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生物学实验是以往教学的难点, 教师往往通过演示性的实验来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教学, 学生缺乏自己动手的机会, 对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开展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 既掌握知识, 又能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成功的喜悦, 在科学态度、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深刻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 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课题生物学的许多结论、原理源于实验。但教材中并不是每个结论、原理都有实验佐证的。教师可根据现有条件, 鼓励和引导学生为验证结论提出探究性课题,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包括材料用具的选取、仪器的组装、现象和结论的相互印证等, 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 探究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尊重客观规律,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具有的背景知识、技能不同, 思维的特点也有所差异。教学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按照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以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太容易的活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过难的任务, 远远超过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范围, 即使在老师的帮助下, 学生仍然茫然不知所措, 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因此, 探究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尊重客观规律,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 探究性学习应与其它授课方式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 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方式, 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也要把握好“度”, 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毕竟探究性学习在内容选择上是要有考虑的, 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 而且探究性学习是需要大量时间作为保证的, 既要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又不可能增加, 结合应试教育的大背景, 因此, 必须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 通过研究探讨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3 结语

生物新课标倡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显然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 更不可能靠“书山题海”来培养, 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 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又要发展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个性化, 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为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讨, 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突破。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 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方式, 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姜平, 胡良君, 汪明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刘思山, 刘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通报, 2004, 39 (1) :27~29.

[5] 严先元.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5.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优越性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使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内化,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初中生物  应用

前言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全面优化其教学流程和教学成果。

一、营造探究式教学环境

外在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师为保证探究式教学质量,应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环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营造与学生需求相符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进入生物的探究式教学中。例如:《人体的呼吸》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利用语言、教学情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自主进行探究学习。

二、运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式教学

小组合作是初中生物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兴趣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组,有利于保证分组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生物和实践能力划分层次,而后将各个层次的学生打乱重组,利用优秀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利用热爱生物的学生增加不喜欢学习生物教学学生的兴趣,促使全班进入生物学习状态,全面开展探究式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保证至少有一组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①。

三、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课外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需要多样化的课外探究活动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探究能力。教师在设计生物探究式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以此确定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探究式教学活动需要保证其实用性和趣味性。课外探究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实践能力②。以《种子的萌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增加学生对种子萌发条件的了解。当完成讨论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种子萌发”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温度、湿度、空气、水等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促使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学生可以在掌握种子萌发条件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健全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健全其评价体系。首先,教师要在评价时考虑到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评价,即便学生的探究结果不理想,教师也要通过评价给予学生鼓励,保持学生对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在评价结果时,教师就需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肯定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对于探究结果不理想的学生,教师需要明确指出其错误指出,而后鼓励学生,提高学生探究的信心,使其满怀信心的参加下一次探究式教学活动③。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表现不理想、得到的探究结果也不理想,但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于這类学生教师需要适当的表扬,并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使其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总结

探究式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改善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综合水平。因此,在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落实探究式教学,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水平。

【注释】

① 窦全丽、张仁波、张正玲.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M 市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6-7+17.

② 蒋朝明、胡月、曾燏、胡明.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87-88.

③ 李又玲. 基于未来课堂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1):32-39.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针对《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依据工业生产流程对2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新型实验体系。实践表明,整合优化的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切实使教材变为“学材”;建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融合;教学研究;应用型人才;探究式教学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Fermentation 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 Equipment”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Pattern

Chen Yong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Key words:Curriculum integration;Teaching research;Applied talents;Inquiry teaching pattern

《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的2门老课程,其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院的发酵工艺学课程为24学时,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为32学时,2门课程均单独开设16学时实验课程。目前,这2门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依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对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 发酵工艺学与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融合一体化

目前,各校发酵工艺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新编生物工艺学》、《生物工艺原理》、《发酵工艺原理》、《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和《微生物工程》等。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以《生物工程设备》教材为主。发酵工艺学教学内容以“理”为主,生物工程设备课程内容以“工”为重。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学生对抽象的《发酵工艺学》和“冷漠”的《生物工程设备》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低于对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发现单独讲授“工艺学”和“设备”不利于学生在宏观层面上理解工业发酵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按照工业生产车间流程的顺序优化整合两门课程,进而形成了新的知识框架(图1)。

图1 原料至产品的工艺和设备教学内容框架

以工业生产中“原料至产品”的生产过程为纲,可将发酵工艺学教学内容和生物工程设备教学内容在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优化整合。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讲授各种微生物发酵产品所需的初始原料,具体包括(1)原料种类如谷物、黄豆饼粉、酵母粉、玉米、木薯等,同时也包括发酵工艺学中的糖类、有机酸、油脂、玉米浆、鱼粉、酵母粉、蛋白胨等。(2)原料处理内容包括除铁和原料分级设备和工艺。(3)原料的粉碎包括干粉碎和湿粉碎设备与工艺。

第二章讲授工业培养基。先讲授发酵工艺学教材中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再以工业培养基和科研实验用培养基的差异过渡至工业培养基灭菌内容。此处将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避免重复。其内容为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的理论、灭菌设备、工业灭菌操作和相关计算(如冷却水用量等),以工业灭菌操作和计算为重点内容。本章最后为灭菌实例讲解,包括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中的“淀粉质生产酒精的原料处理”和“啤酒中麦芽汁的制备”,同时增加了“红霉素发酵的灭菌流程”内容。这样就避免了微生物学、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中灭菌内容的相互重复,同时强化了工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业灭菌设备的学习,最后通过生产实例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章讲授种子的扩大培养。根据工业生产流程,在培养基配制、灭菌后为种子培养和发酵阶段。这部分主要以发酵工艺学课程内容为主,包括种子培养的特点、目的,种子扩大培养、影响种子质量因素,同时增加“移种时机的判断”。为使学生学习工艺的同时熟悉相关设备,我们提出在讲授种子培养的同时采用图示法简略介绍种子培养罐结构,使工艺与设备同时呈现给学生。

第四章为发酵车间的发酵工艺、发酵设备及检测设备。本章节重点在于将工艺、设备、仪表检测等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解决之前单独讲授的缺点。首先,在案例教学的启发下,我们提出以典型发酵生产实例(如红霉素发酵、酒精发酵、啤酒发酵等)讲解不同发酵工艺、与之对应的发酵罐结构和检测装置,例如以红霉素发酵生产为例,首先讲授红霉素发酵工艺、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罐结构及罐上检测设备,最后,基于发酵工艺学归纳出各参数(如pH、溶氧等)的变化规律、控制措施以及数据分析(如搅拌、溶氧、pH、OUR等参数相关性)。通过“设备”和“工艺”联合讲授,使课程接近于生产实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五章为无菌空气制备。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无菌空气过滤除菌原理、过滤工艺及相关设计。“无菌空气制备”为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共有内容,融合后的教学内容可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第六章主要讲授染菌分析。染菌预防和原因分析是工业发酵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本章内容为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染菌后的处理方法、染菌原因分析。染菌原因分析涉及到较多的发酵设备知识如管道、通气,轴封等。据此,我们将该章节与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中的管道清洗杀菌内容相互融合,将染菌和管道灭菌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工业染菌、杀菌,另一方面避免了管道清洗杀菌内容的相对枯燥。

第七章为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工业生产放大”。该章节计算公式较多,因此要明确讲解各公式的来源、公式的计算目的。最后,以实例讲授工业放大过程。

第八章为产品的提取。过滤、离心、膜分离、萃取分离、色谱分离等基本分离原理、操作为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蒸馏设备、结晶设备等为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内容。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融合后教学内容主要以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过滤、离心和萃取和离子交换色谱为重点,突出工业设备操作方法、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

根据以上知识框架优化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不仅避免了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教学中出现的内容重复问题,也使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工业生产实际,切实使“教材”变成“学材”,同时,也为我们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2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均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使得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内容变得枯燥。在考核形式方面,过于注重知识的考核。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已经有较多教学改革的报道。乔长晟等提出了将设备课程授课地点由教室搬到专业实验室、研究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而在课堂上利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刘雁南等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践环节。设计以某种发酵产品生产为主体构建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涉及发酵工艺原理、生物分离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等知识[2]。项驷文等针对设备课程中计算公式多、结构原理较多,传统授课枯燥乏味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3],如发酵过程中染菌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情,以柠檬酸生产为例,让学生从设备的角度出发,探讨哪些设备和部件可能引发染菌。崔月花、李云静和郎亚军分别探讨了发酵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强调了课堂讲授方式多样性及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性[4-6]。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融合后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思考和分析等过程后,自己发现并理解掌握原理的教学方法[7]。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因此,将探究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8]。探究式教学分为2个方面:(1)任务驱动,明确探究方向。“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探求相关的知识,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主动地获得知识,逐步提高能力,实现学习目标。(2)提供资源、平台,自主探究学习。1996年美国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探究式教学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9]。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探究式教学理念并逐步推行,但探究教学真正引起多数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大面积实施则始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

从探究式教学的2个方面来看,探究式教学适用于原理和实践并重的《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的教学过程。《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均有16学时的实验课程,因此,采用探究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枯燥的理论转变成自身的能力。

首先,这2门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模式为“工业生产车间”模式,这样就可以依据企业“生产车间模式”设计探究性问题或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比如在第一章发酵初始原料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多种工业发酵所用的培养基原料,并归纳出其特点。在培养基设计章节,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单细胞酵母发酵培养基正交优化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行探究了培养基成分对发酵的影响及优化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结合理论课程讲授,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发酵罐和发酵工艺控制章节中,同样结合实验课程向学生下达任务:(1)通过查阅资料和参观实习基地主动认识发酵罐的结构及功能。(2)在实验室小规模发酵罐上自主完成抗生素发酵实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设备结构,也学会了灭菌工艺和发酵过程控制等操作技能。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自主领悟基本原理,而且有利于提升实践操作水平。在染菌分析和管道灭菌章节,让学生分组对50L发酵罐的可能染菌位置进行判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后,依托学院的小型啤酒生产线和葡萄酒生产线以及其它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分组自行完成啤酒和葡萄酒的发酵过程。通过这次综合实验,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其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这样避免传统考核中只注重知识考核的缺点。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而且也是探究式教学实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在整个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在实验室开展实验,从而证实自己的解决方法是否得当。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也体现了“学生为主、能力为重”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企业的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 结语

本教学改革不仅整合优化课程内容,而且构建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以“技术员”的身份和“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企业的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乔长晟,谭之磊,贾士儒,等.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65-67.

[2]刘雁南,刘刚,李彦国,等.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33.

[3]项驷文,魏胜华,陶玉贵,等.生物工程专业《生化工程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学报,2013,21:83-85.

[4]崔月花.《发酵工艺原理与设备》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2-53.

[5]李云静.关于发酵工艺原理的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报,2008,2:60-63.

[6]郎亚军,聂春雨,张奕婷,等. 发酵工艺原理课程教学体会与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6001-16002.

[7] 李黔蜀.试析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实施策略[J].山东教育科研,2002(8):32.

[8] 柴超.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3(7):78-79.

[11] 厉建华.“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19:51-52.

[9] 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10] 董素静.科学探索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0(4):54-56.

(责编:徐焕斗)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一、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教学。他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探究方式的更新,会不断地被修正,因此,不能把科学知识当做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介绍给学生。

探究式教学往往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注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和过程。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探究能力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提出有意义问题的能力形成阶段。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从而产生认知冲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多思考问题。这样可逐步使学生学会在阅读、收听、观看材料的同时积极思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初步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激趣引导,实验探究

探究能力培养的第二阶段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促进提出假设能力的形成阶段。在学生提出假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事实支持假设。通过第二阶段的教学,学生能逐步形成提出假设的能力,增强假设的可验证性。

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促进学生设计能力和预测能力的形成。针对这些方面,教师可在完成前面阶段训练的前提下,在每一节课堂教学时,依据教材提出问题并作出可检验性的假设,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即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共同协商可以选择的实验方法,使每一位同学在参与小组讨论中能充分认识其他同学的长处,又可以弥补其考虑不周全的欠缺。通过第三阶段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会合作学习,而且设计完整实验方案的能力也在合作学习中逐步提高,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4、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创造人人都能参与探究实验的学习情境和空间,在实验中要尊重学生的见解、技能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指导学生克服实验中的困难。无论实验结果如何,教师都要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第四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实验技能和总结交流的能力。

(责编 涵 冰)

探究式高中生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现阶段提倡学生运用探究式方法展开学习,是社会大环境下统一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大势所趋,探究式学习是教育界的重点课题。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探究式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但初中生物教学仍存在问题,守旧、不肯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探究能力止步不前。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教学;探究精神

在生物课堂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学生兴趣,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教学模式,是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人在内心身处都希望自身是一位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初中生物教师要深化教学改革,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为实现学生自主、自觉探究做努力。

1.合理利用生物学史、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都希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求知心理。生物学史是非常容易获取且创设难度较低的教学情境。纵观整个生物学史,每一项伟大的发现都蕴含极其宝贵的探究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现的创造力和观察力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品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生物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并充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技能,选择最适合学生当前学习的生物学史,并将其作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生物对“病毒”有关知识进行学习时,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将科学家发现病毒的过程讲述给大家,并对其中涉及的探究方法和思想进行重点阐述,让学生能够从前人的身上学到有益的品质。比如,在对“毛细血管”的相关知识展开教学时,可以将科学家研究毛细血管的实验过程搬到生物课堂当中,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心和积极性,在生物课堂上还原生物学史上的实验过程,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前人的智慧结晶,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

2.进行课堂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许多知识内容都需要依靠实验来论证,传统初中生物课堂直接讲述实验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利用探究获取新知识,事实证实,利用生物实验,对学生自主意识、探究意识等综合素质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要开展生物实验。

任何学科开展探究式实验都包含以下要素:提问、假设、计划、设计、实验、收集、分析、论证、评价、交流、合作。实验开始之前,如果能够给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实验就成功一半,在后续实验教学中,就可以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实验各项环节,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师不应该约束学生,应该强调学生自由发展。但是如果学生与原来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生物教師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避免学生走向死胡同。

3.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新课程改革由来已久,老师讲、学生听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早已经被淘汰,生物教学和学生想要发展,就必须将建立纵横交错的生物教学体系作为主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明确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实现高效生物课堂教学,塑造学生探究意识作为核心任务。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在于教师教学设计多么完美,而在于教师可以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做出相应改动。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差异,必然会导致在认知上存在差异,在生物课堂上可能十个人对同一个问题持十种看法。出现这种情况,证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初中生物教师不应该打断学生这种思考,应该是引导学生,将学生这种思考引入到正确道路上来,初中生物课堂效率才会水涨船高。具体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将学生思考代入到课堂中,通过设置几个具有诱导性质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本节生物教学的核心,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探究意识。

4.选择课外实验、辅助学生探索精神发展

观察和实验是实验学科的共性。实验中,学生的思维和探究都会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初中生物开展实验教学的要求,导致许多需要实验完成的内容,只能依靠口头阐述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对知识理解或者对知识认知过于片面。采取生物课外实验方法,就不会存在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会感觉生物非常有趣,自然各方面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学生也可以通过探究,塑造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促进学生探究精神发展。

例如,在“植物营养繁殖”内容进行学习时,初中生物教学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观察马铃薯种植方法、草莓压条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一个想要进行的课外实验,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总之,科学探究精神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品质,养成这种品质,需要摈弃传统生物教学模式,通过不同渠道建立全新的生物课堂模式,通过一系列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探究,保证学生可以形成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贺碧虹. 科学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郭新连.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J]. 大观周刊,2013(05):251-251

[3]杨文玉.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7(05):60-61

上一篇:思政课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筹资市场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