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访手记范文

2024-05-12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1篇

家访个案

家访对象:XXX

家访时间:2012年6月13日晚上

今天是家访的第三天,准备下班后去六个孩子家进行家访,早上通知了孩子们,让和爸爸妈妈晚上在家等着我去。课间,XXX同学跑过来,脸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能不能不去我家啊?”我问他为什么,他却支支吾吾不说,我告诉他,老师一定要去的,你就要家等吧。七点半,在去过了两个孩子家后,该去XXX家了。他家,我知道地方,每天上班骑车都会从他家门口经过,他家在东XX路上,是一家废品收购站,但我也只是路过,从来没有进去过。走到半路上,就碰到了另一个学生,当他知道我要去XXX家时,就提前跑去通知他,可谁知,XXX远远地看见我来了,竟然朝另一个方向给跑了,气得我在后面大喊:“你快回来啊!”到了他家门口,别的孩子把他的妈妈喊了出来,他的妈妈很不好意思,让我稍等,赶快追他去了。在等待了五分钟后,他的妈妈终于把他给“逮”回来了,原来他藏到旁边的一个院子里了。和他们一起进了二楼的屋子里,才看到这是一间不足15平方的小屋,这就是他们全家四口人生活的地方。一楼是他们家的收购站,二楼的这间房子,就是他们住的地方了。屋子里有三张床,一张大床,两张小床,大床是爸爸妈妈的,小床是他和姐姐的。几件破旧的家具,乱七八糟的东西,使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屋子显得更小。唯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桌子上那台电脑了,问了下,竟然还连着网。他的妈妈告诉我,到了四年级后,经常听孩子说需要上网查资料,就攒钱给配备了这台电脑,还连了网,就是想帮助孩子学习。可是,慢慢地,发现他没事就玩游戏,说了也不听,妈妈也很是无柰,又不能拔掉网线。

与XXX妈妈的交谈中得知,他们俩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整日忙收购站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孩子的爸爸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采取的是不加过问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妈妈虽然也在家,却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两个孩子坐在一起,也没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或检查孩子的作业,再加上家庭环境差,因此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XXX平时写作业非常不认真,字迹潦草,很快完成后,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跑出去找别的同学玩,家长说了多少次也不听。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肯定了XXX身上的优点,平时劳动非常积极,愿意帮老师做一些事情,长得帅气,一笑起来有两个酒窝非常可爱,上课不说闲话,脑子也非常聪明,只是这聪明没用到正处去,还给他讲了现阶段学习的重要性,要把字写好,因为字是人的门面。最后,还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了父母这么辛苦,就是想让他们有出息,将来能考个好学校。

这学期,我让XXX当了小组长,每天检查小组同学的作业,鼓励他把字写好,每当他的字写好一点时,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渐渐地,我发现他的字越写越好了,上课也敢于积极发言了,办事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听他的妈妈说,他再也不玩游戏了,也不乱跑了,完成作业的闲暇时间,就在家里看书,或者在电脑上查找和学习有关的资料。

看来,表扬和鼓励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能起到作用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关注,需要关心,需要鼓励,他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有了动力,才会进步。

对于XXX的转变,我从心底感到欣慰,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得到了回报,我是成功的!

后记: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一共走访了近30个孩子的家庭,面对各种各样的家庭,我感慨万千,如果不是有机会走进每个家庭中,我也不能了解这么多孩子背后的环境和家长的想法,通过逐一的走访,家长们都了解了我的想法,肯定了我的工作,同时也包容了我在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我和家长彼此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我们互相了解,也使我们有了充分的情感上的交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了很多的共识。而作为我,一名年轻教师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因为我开始学会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很多以前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老师、家长携手共同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我们的孩子脸上一定会绽放出自信的光彩,也一定能播种希望,放飞梦想!家访曾经带给我很大的压力,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但带给我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因为家访使我体会了做家长的辛苦和责任,也是因为家访使家长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艰苦和艰难,我由衷的感谢家访,也由衷的感谢能理解我支持我的家长们,我希望我能用我年轻的生命去谱写一曲动人的歌,永恒的歌,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唱出心中的理想,唱出他们美好的希望。

晚风吹拂田野,日光洒下余辉。西边的太阳红红的,暖暖的洒在我们身上,我随学生乘坐学校的校车来到了洲岭村进行家访。

我拉着三个兴高采烈的孩子,穿行在洲岭村的乡间小路上。无忧的孩子兴冲冲在前面引路,带领着他们喜爱的师长走进自己的家。 来到洲岭村六组许希文同学的家,她见老师来了,居然躲起来了。许希文是今年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女生,在学校特别不爱做声,不吵!不闹!也不发言!我也一直没有见到其家长,不明白她们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孩子成绩不尽人意,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交谈中明白:孩子是个留守生,爸爸妈妈从生下她以后就外出打工,只有奶奶在家照顾她,奶奶不识字,只能确保她的起居生活。奶奶告诉我:孩子在家很野,放学回来不是看电视,就是和男孩子一样,爬树,玩沙----不到天黑不回家,一直撒谎说作业做完了。我告诉奶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像换了个人似的,奶奶很震惊,于是拉出孩子一顿打骂,我急忙制止,同奶奶认真的交谈起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thread-260683-1-1.html)---交谈以后才知道,奶奶一再交代在学校要听话,不要瞎跑,要不老师会关黑屋,不让回家-----以此来恐吓孩子,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校听老师的话。再加上孩子一个人乘车上学,多少有点害怕,所以在学校都不愿意做声-------了解情况后,家长恳请老师多些关爱给学生,让孩子喜欢上学,愿意开口说话----从这边走出来,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在反思: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应常“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云淡风轻秋意浓,又闻农家桂花香。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教师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和学校副校长陈**老师在班主任陈**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于11月5日、11月6日对**同学、方**同学、黄**同学、向**同学和戴**同学进行了家访。通过对这些同学的家访,我对这些同学各方面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体会到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的一些优点和不足,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家访第一站**同学家,该生是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在校成绩、品德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她家住在红岩寺集镇上。家访过程中,得到了其家长的热烈欢迎和积极配合。我们了解到,她家里有四口人,每年的经济收入还比较稳定。据家长反映,该学生很聪明,爱学习,性格比较开朗,也有很强的自信心,每次都是完成了学习内容,才会去玩。但有时比较马虎,喜欢意气用事。交谈过程中,家长一再希望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校对学生更加严格的管理,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或者竞赛,能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家访的第二站是**同学家,该生成绩较好,家住红岩村一组。但其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是一位留守学生,据其奶奶反映,**同学学习兴趣较大,在家能尊敬长辈老人。性格很内向,不愿意和别说话,总喜欢把什么事都埋在心里。希望老师多和孩子交流谈心,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学习上能给予更多的帮助。但家庭比较贫困,父亲身体长年不好,希望学校在各方面照顾**同学。第三站我到了黄**同学家。她的家住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大面**村四组。住在一个很旧的平房里,家里很简陋。该生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她家里有五口人,爷爷在她五岁去世了。妈妈呢,就在她十岁时,因和爸爸性格不和而离婚。爸爸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现在的家境不是蛮好,奶奶靠种田维持生活。这个孩子很可怜,她没能感受家庭的温暖,没能享受父母的关爱。黄**同学在学校的表现还比较活泼开朗,学习不是很好。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很贪玩,有时也不听讲,喜欢做小动作。该生的胆子较小,性格很脆弱。了解她的情况后,我们的内心都很沉重,感到心酸。我们想得很多,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应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2篇

要教育好一名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缺一不可,家访是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的一种访问,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家校联系与沟通的绿色通道。“课外访万家”的家访活动开始有一段时间了!我和其他老师一样,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

可以看一看班上同学的生活环境如何、学习条件怎样,谁家有什么特殊情况………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同学各方面现况的了解,也可以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同时老师上门家访,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种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次我们家访的第一站是姚某某同学家,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家访过程中,得到了其爷爷的热烈欢迎。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姚某某同学的父母工作繁忙,日常生活只有年过七旬的爷爷照顾。该生比较贪玩,放学回家后宗要先玩一小时左右,再等吃完饭后爸爸或妈妈轮流辅导其完成作业。如果遇上情绪不好,就要到晚上八点多钟才能开始写作业。老人家一再希望我们平时多和孩子交谈,耐心的教育、鼓励他和其他同学交往。让他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一点。家访的第二站是李某某同学家,该生在校成绩、品德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实为全面发展者。据其母亲反映,李某某学习兴趣较大,平时很自信,晚上回家后学习习惯好,作业能及时迅速完成,学习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在家能尊敬爷爷,热心家务等等。但是家长也反映到该生脾气有点暴躁,喜欢顶撞妈妈,娇气很重,比较固执,听不进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家长对此比较烦心。家长希望我们对其积极引导,促使其改正缺点。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的开展,我们得到了如下的体会。

首先,通过本次家访,我深深的认识到虽然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因此,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此次家访中,我对受访学生有了全面了解,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此类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做。

其次,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对老师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平时却难以有机会坐在一起来交流。家长们的很多想法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一些建议对家长知道孩子学习也很有帮助,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再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最后,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3篇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能架设起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心灵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会成为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家访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家访谈话需要技巧,是一种艺术。谈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转变教育观念,理解老师的苦心,领悟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最终能够配合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万娟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4篇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能架设起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心灵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会成为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家访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家访谈话需要技巧,是一种艺术。谈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转变教育观念,理解老师的苦心,领悟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最终能够配合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万娟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5篇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能架设起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心灵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会成为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家访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家访谈话需要技巧,是一种艺术。谈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转变教育观念,理解老师的苦心,领悟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最终能够配合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万娟

小学家访手记范文第6篇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条纽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能架设起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心灵的桥梁,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会成为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家访工作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家访谈话需要技巧,是一种艺术。谈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四、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谈话的技巧,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转变教育观念,理解老师的苦心,领悟到教育子女的方法,最终能够配合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万娟

上一篇:学生习作点评范文下一篇:学校卫生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