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3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二元结构 战略意义 具体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

2.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或者继续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任何一种单一因素的拉动和贡献,都不可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会长久,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2.2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2.3统筹城乡发展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当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提高,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加强与改善,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2.4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

3.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3.2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城乡在经济方面的融合、城乡经济的拉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3.2.1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工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3.2.2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

3.2.3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

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减轻农民负担。

3.3.1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就农村医疗体制与条件而言,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减轻农民看病难的负担。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赡养制度,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

3.3.2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改变主要由县乡财政和农民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状况,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除对教育费用上涨太快进行控制外,还有必要对农村一些低收入户的义务教育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

3.3.3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建立公共财政,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一切有效益、面向市场的项目建设,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取消对农民专门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直接受益。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志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2]王俊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1.05:73-76.

[3]石铮,高贯中.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4:21-23.

[4]马稷.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民思想素质问题研究[Z].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

[5]裴晓勇.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6]王韬.我国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7]袁清坡等.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103-105.

[8]刘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Z].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9]王习明.统筹城乡发展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09:55-61.

[10]徐世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09:13-17.

[11]张杰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力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2011.08:60-65.

[12]周小辉,屈胜拮,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区域发展,2009.8:7-8.

[13]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分析[J].区域发展,2008.11:32-34.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实现国有与集体建设用地“同价、同权”的目标,在提高经济绩效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应该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入市与国家立法缺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已经客观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以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发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不断扩大趋势。尽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已经在展开,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立法仍处于空白之中。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随着《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他省份针对本地区特点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也纷纷出台。这些地方法规的实践,对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实现规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也为修订《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和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处在地方实践阶段,要真正建立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国家立法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破除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进一步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二元分割建设用地市场引发的市场失灵问题

首先,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以及国家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和农村土地享有不同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被用作城镇建设之前,必须先通过强制征收转到政府手里,成为国有建设用地之后方可合法转让。其次,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导致寻租现象。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处于缺位的状态,村委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当集体组织“代理人”的角色,这样造成了村干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处置权,在参与征地补偿谈判中掌握了权力寻租的条件。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几乎都与集体土地有关。村官的寻租活动,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成为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无论对维护社会公平还是提高经济效率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再其次,缺乏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信息不对称。由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始终处于“非正式流转”层面上。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始终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可见,构建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使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价、同权,不仅要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还要修改金融、税收、财政、司法等配套政策。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确保集体建设用地在有形市场的指导下实现流转的渠道畅通和规范管理,是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的对策建议

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对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热情较高,但是要形成平等高效、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诸如耕地保护和土地交易管理、土地税收征管等市场监管体系必不可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是保障我国土地市场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切实保护耕地,防范“公地的悲剧”。耕地既具备公共物品的特征,又具备私人物品的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因此,耕地保护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来调节。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市场作用对于耕地保护有时候起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市场失灵。从目前情况来看,首先,应该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采取措施,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应实行先补后占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2月31日时段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面积由10月31日的18.2603亿亩减少为18.2574亿亩,净减少29.0万亩,比上净减少数量下降50%,表明我国耕地保护呈现向好势头,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另外,可以考虑对耕地保护行为采取补贴制度,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根据耕地保护数量、质量以及耕作状况,给予补贴。补贴费用可以由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以及相关税费中提取。

破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限制。土地确权工作是土地交易同时也是土地收益分配的基础。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确权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土地权利的种类。国家土地所有权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土地应该同样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权利种类应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

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抵押权等。

二是赋予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权利,取消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出让给城镇的单位或个人用于非农建设的有关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租赁,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竞争方式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通过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公开方式进行,以维护集体土地产权的完整性。

三是明确产权的工作同时要依靠土地登记确权工作,实行土地统一登记发证制度。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据已确认的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确认所有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属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土地登记系统,各类土地登记结果应当依法进行汇交,土地登记资料可以依法公开查询。同时,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成果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从事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城乡统筹发展很快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在(职业)教育学界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充分理解并实现职业教育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更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预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将成为职业教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首先,从城乡统筹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来看,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2005年)中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和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这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职业教育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合格劳动者。实现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推进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有序流动,从而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城乡统筹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经费、生源以及教师队伍、实训条件、见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存在着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错位。一些城市职业学校因生源萎缩造成办学规模缩小、办学资源闲置,而同时又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因缺少优质的办学资源,其办学质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徘徊,这种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不平衡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整体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发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研究界的关注。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各级教育部门在不同时期都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并涌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和成果,在客观上为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和实践基础。

对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正如周济部长(求是2004-11)指出的,职业教育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城市的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农村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农村,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要实现发展思路、发展机制的改观,即坚持就业导向,抓住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实现办学指导思想、模式、机制及体制的转变,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这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那么,如何破解和研究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这一命题?这不仅需要通过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视角理论分析,提出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理论:还需要通过政策框架的重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探求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职业教育政策设计和模式建构:要以实验研究为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嫁接、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尝试多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多层面实践探索的交错互动、立体多维的研究;并通过理论研究者、省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共同合作,在职业教育规划、经费、招生、专业设置、实训条件、教师队伍、实习和就业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策略。

可以相信,由于有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扎实的研究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必将成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的发展及个人账户基金的做实,对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越来越重要。文章研究了目前重庆市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的现状,指出对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管理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

2007年,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成为试验区以来,不断加快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重庆市各类人群都已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全覆盖。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及个人账户的逐渐做实,养老保险账户基金积累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基金面临的保值、增值压力非常巨大。

一、重庆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于1997年确立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相对于统筹账户而言,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时期长(一般长达15年-20年),其账户余额规模直接影响到缴费者退休后的生活,因此对于运营管理效率求更高,保值增值压力更大,应该采取与统筹账户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

现阶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由政府直接管理。具体工作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几乎承担个人账户管理的全部职责(有些地区试行税务代征保险费),包括:依法接受参保登记和缴费申报,稽核缴费基数,建立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数据库,管理个人缴费记录,按国家规定将保险费存入银行、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按规定审核、发放社会保险待遇(委托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提供查询等。目前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实质上属于劳动者的延期报酬,具有私人性质,如果将其与社会统筹资金一样被无差异地纳入政府集权模式,由政府统一、集中管理与投资运营,无疑扭曲了政府的行为边界,可能使其服务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效益。换言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性质决定了采取政府统一和集中管理的组织架构存在先天性的制度缺陷。

二、重庆市个人账户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政府集中管理的弊端

首先,政府集中管理,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其次,基金管理混乱,挤占、挪用现象频发,个人账户基金由社保经办机构代为运营管理,而这些机构直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督者和管理者实为同一主体,难以实现相互制衡,挪用情况时有发生。最后,投资收益率较低,无法满足支付需求,个人账户作为缴费者长达几十年的储蓄积累账户对于通货膨胀极为敏感。

鉴于上述情况,改变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已迫在眉睫。为解决前述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中,非政府机构应当参与进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管理者和经营者应当分开,应由独立的监管机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二)重庆市进行个人账户运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现代社会保障就是通过资金的整合调配来达到社会风险最小化,使制度能惠及更多的人。这要求统筹层次达到特定的层次,覆盖面达到一定范围,才能有效发挥保险的这种互济功能,降低社会保险资金的风险。过低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地区与地区相互之间也不能统筹调剂,而且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监管困难,投资运营也不能达到规模效应,很难使资金保值增值。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在2009年被纳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试点地区,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这就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省级统筹,基金集中管理、集中运营,既有利于资金的相互调剂,也有利于投资运营规模效益的产生。

三、重庆市个人账户管理模式的思路及建议

(一)个人账户管理模式改革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权和运营权的分离。目前的管理权和运营权都在社保机构手中,作为政府行政部门应该继续保持其管理权,经营权则应该委托给专门的公司或机构对社保资金进行市场化的运营。所以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

第二,就基金的市场化运营问题,对个人账户基金部分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选择基金公司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为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可要求基金公司提取储备资金,由政府提供最后的担保。

第三,为保证基金的有效运营,参保人个人、证监会、财政部门、政府部门都应参与到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监管中来。

(二)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的构建

按照上述思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应采用分权式管理的组织结构,在基金的运营方面应选择市场化的基金公司进行运营。

分权式管理组织结构中所涉及的主体分为四类:参保者、行政管理者、运营者、监督者。

基金参保者即参保人:基金所有者。拥有个人账户完全私有产权,包括使用、转让、获利、支配的一切权利和自由,承担基金管理的全部损失。主要责任是:按时足额缴纳保险费;参与监督基金公司经营。

基金行政管理者即社保部门:基金的行政管理人,在省级统筹的前提下,包括省级社保机构及其行政区内地方社保机构。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本行政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统一管理,负责参保人的资料的收集、整理、登记、保管;负责确定本行政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和调整个人账户基金收缴和发放的具体管理办法。

基金运营者包括基金运营管理者、基金具体运营者及基金托管者。

基金监管者包括参保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等机构。

分权式管理组织结构基本框架图如图2所示。

通过实施分权式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养老社会保险财务制度与管理制度的衔接。将个人账户基金交由基金管理公司运营,一方面在分散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实现基金的增值,使职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实现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增加社会资本积累,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同时分权式管理制度有效地将经营权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并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允许所有现存金融机构参与竞争,既可以直接减少创建成本,又能通过竞争和利用现存金融机构的各类服务项目更有助于降低营销成本。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市成为西部地区实行城乡统筹改革的实验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逐步得到做实、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統筹,进行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其条件已基本成熟,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以使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惠及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映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市场化委托管理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10(5).

2、李健.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0(2).

3、王宇熹.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2).

*本文属课题项目。项目名称:重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0SKG04。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壁垒到2020年将基本消除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2日 01 版)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张烁)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

一、教师编制标准统

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

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意见》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五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六是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七是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八是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完善资助政策,防止因上学不便而辍学。九是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十是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健全工作体系,促进健康成长。

统筹城乡成人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国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两大使命要求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本文以四川成都多所高校开展的“校社合作”为研究蓝本,旨在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与社区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案例,探索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及方法,促进两者共同更好发展。

关键词:校社合作;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韩天爽(1978-),女,蒙古族,吉林伊通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管理。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我国城市化推进较晚,在2000年前后国家出台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之后教育部也推动浙江等发达地区带头创建了几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在提升居民素质和社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全国各地区城镇化进度差异较大,以成都为例,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重构而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五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两大重要使命。高职院校作为类型教育,除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这一最根本任务之外,服务区域的特点更为鲜明[1]。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通过直接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产业发展项目等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新时代社会事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其文化输出功能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助力,促进城市确立“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下文将结合省会城市成都所辖的一些“校社合作”实例,对这一问题作以探讨。

一、前提和保障

(一)现状调查

社区方面:在对成都11个辖区中的成华区猛追湾祥和里社区、龙潭街道华泰社区、和成社区等3个社区,龙泉驿区民乐社区、十陵社区等2个社区,天府新区安公社区等全市共10余个社区及其上级主管街道办事处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基层街道、社区对于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环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以及落实《四川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川民发〔2017〕157号)精神抱有极大工作热情和干劲,经过努力,促进了当今成都市“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的面貌。但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以下两个最为突出和关键的共性问题:

1.硬环境建设偏“硬”。硬环境指硬件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方面。从办公环境看,街道和居委会办事处工作条件改善不少,更为便民;从公共条件方面看,院落整治、房屋改建、休闲健身设施、阅读室建设、垃圾站处理等显而易见的环境改观上普遍效果明显。但整体来说属地特征表达不足,甚至在文化宣传栏布置上都有很大的趋同性,欠缺特色。

2.软环境建设偏“软”。社区建设中的软环境归为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普遍管理素质的“软”,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性结构未建立是主要因素;二是透过居民文化娱乐形式、待人接物礼节、生活审美情趣等展现出来的思想觉悟和精神风貌的“软”。管中窥豹,列举一例:在对多家社区周边商铺调查发现,休闲茶楼的存在数量是仅次于饭店的第二位,这与抽样拆迁安置后的城市社区青壮年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出的:很大一部分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在个人技能和文化层次提升上没有自主意愿、主要生活方式为喝茶打牌的结果高度吻合。

高职院校方面:高职院校当前普遍推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成都市区内分部的64所(含一校雙校区的多所)高职院校来看:合作主体上,一般高职的合作伙伴以中小型企业、行业居多,国、省两级示范类高职在承接政府和大型企业项目有一定能力,但相比研究型、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重点大学来说差距巨大;合作形式上,除极少数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龙泉驿区万源路社区建立了6年以上的志愿者团队服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与蜀都区安靖镇蜀绣社区基地等建立了4年以上的技术传承合作等长期合作之外,绝大多数校企合作以实习实训、师资共建、课程开发等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形式占绝大多数,企业多以被动姿态出现。近两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与龙泉驿区十陵社区、成华区和成社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温江区东宫寺社区在文化共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开启了“校社合作”实践探索,初步成效较好。

调查结果综合显示:城市社区居民在农转非、农转商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城市身份、承担社区建设任务时表现出力不从心,良好的社区文化尚未形成。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认为“社区文化就是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有机结合”。成都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高知的社会组织、机构围绕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传承,带来社会观、城市观、经济观、历史观的文化构筑;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在“校社合作”上开辟道路,从服务周边基层居民思想和文化生活开始,提高服务能力和实效,进而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也就是说,社区文化建设既涵盖物质层面,更缺少不了精神文明建设,四川省在“十三五”时期,随着“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进程加快,社区作为省会城市中的派出组织,要达到国家、省市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前提保障

1.政策层面。教职成〔2016〕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说“各省、市(地)可依托职业院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2017年6月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后,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校社合作”文化共建指明了方向。

2.操作层面。社区需要:找出问题;提出需求;开出项目;列好指标。

高职院校需要从顶层设计做好服务体系构建,以保障服务的完整性、设立专门对接社区的服务机构,以保障服务的针对性、制定出文化社区建设的服务流程,以保障服务的规范性。

当然,要保证具体项目的有效开展和不同社区文化的特色打造,在问题查摆的阶段,可以是双方共商的结果。因为文化的含义包罗可被传承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高校需要用具体的项目推进文化建设,使其最终外化为居民生活品味的提高,需要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

二、途径与方法

利用“高校社区共育”模式更大发挥高校在教育资源、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工作特别是党团、文化建设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策划和组织开展,解决社区服务主体单一、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同时,将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与社区基础文化活动相结合,即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又解决了社区服务、宣传、活动组织等工作中存在的人力资源匮乏这一问题,将做好社区党团、文化建设工作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利用其综合性、长效性、专业性特点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出谋出力,同时,社区服务活动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既能实践锻炼又能回馈社会,双方形成互助互利的共赢模式。图1为基于现状分析之后基于“校社合作”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共建的思考导图。

(一)途径

1.教育牵线。按照“成都市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精神,校社双方可按属地区格,以就近合作的原则搭建战略合作平台,高校可利用自身教育优势,针对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显现的导向不明、格调偏低、同质化严重等现状,结合十九大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要求,从社区智力建设方面入手,以人才补济、文化输入为两个切入点[2]。对于像祥和里社区一样,建设基础较好的对象,可以考虑联合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尝试推行居民文化素养系统提升工程;对大多数文化建设脉络未清的社区,可以尝试校社结对共建学习团队,逐级开展文化、素质提升计划[3]。

2.活动搭台。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合作载体,也是激发居民参与度的良好渠道。“校社合作”双方在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合作项目梳理,统筹思考,共建共享,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共同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来推动社区整体文化可持续营造。作为项目策划方,高校在文化建设项目上具有天然优势,不论是党课党员培训、知识技能培训、文化生活体验还是幼儿学前教育、养老健康养生等方面都具备优质的师资培训资源及丰富的活动执行经验。系统的活动策划、按部就班地推行计划方案,不仅能保持合作的长效,同时更能保证及时“还治于民”,保证合作的透明度,吸取更多的客观评价。

3.资源共享。高校和社区都具有开放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合作的最根本基础是将“单位文化资源”转变为“社会共享文化资源”[3]。其一,共享人才资源。高校自2014年推进国家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之初,即明确了其“五大功能”中“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其二,共享场地和设备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场地、实验实训室、运动场馆等对社区开放,促进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和活动,有力地促进社区居民文体科教等活动。另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场地、公共广场、居民活动项目等向高职院校开放,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向社会延引的实践场所,是促使高校社会为社会治理建言献智的良好渠道。双方通过资源的开放共享,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和发展,共促和谐社会建设。

4.借智引智。社区文化建设属于服务群众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靠政府单一投入不能完全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要积极想办法、找途径,多元拓宽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用好国家鼓励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努力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勵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创造校社合作的经济基础[4]。

(二)方法

1.普及式文化建设。针对全社区人的普及式文化建设要从分层开始。第一类人,即社区工作人员。高职院校可针对其财务、文秘、宣传岗位人员,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推进社区信息化工程;第二类人,即社区赋闲青壮年,通过电商、手工艺、现代化技术技能等培训,提高其就创业能力;第三类人,即老幼残等弱势群体,通过益智、康养等相关科普知识的讲座等,推动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社区居家养老工程建设等,增加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机会和意愿。

2.特色式文化标签。社区文化地标对一个社区来说是凝练了其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符号,也是展现其特色性的显性标识。针对成都市这座历史文脉较深厚、现代化发展又较快的城市来说,各个行政区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理念,可据此校社共谋特色文化打造渠道[5]。比如,青羊区草堂路社区可结合“诗圣”文化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设计自己的文化体系,天府新区和韵社区可以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就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文化打造地标特色,郫都区安靖社区可以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继续就蜀绣技艺传承和产品开发进行深度合作。总之,地文地貌与传统、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共建形式是对城市社区文化味道最具有底蕴的打造。

(三)落脚点

1.环境文化方面

(1)环境改造。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城市”身份未完全展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的同一性,环境改造缺乏“艺术”元素。欧美国家对于艺术社区的专门打造已具有较长历史,甚至将艺术融于整个社区建筑群打造等。亚洲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社区建设更多地保留了民族性的痕迹。比如新加坡甘榜格南社区、韩国釜山的甘川文化村,都是大力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并结合当代建筑设计语言将其融入当地人、文、地、产、景几个方面的展现。高职院校在新型城市社区的改造过程中的参与或承办改造项目,可从其特有的文化视角,综合更多功能性和艺术性元素,将艺术美感与行政功能更好结合,使社区呈现更多城市基因。

(2)标识体系。国家民政部2012年4月7日公布了“中國社区”标识后,全国逐渐推广应用。但笔者在调研的10余个社区中,只有2个社区将其用在了VI系统中,由此可见标识体系的概念在绝大多数社区管理者头脑中还未形成。成都市辖区内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有艺术类专业,可利用这一优势为社区进行专属的VI系统的设计包装。形象文化具有地标性,同时具有名片效应,具有个性特征色彩和形象识别系统,既是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元素,更是社区特色文化的外化展现,能够凝练社区文化内涵,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2.行为文化方面

(1)社区党建。社区与学校共建党建园地,坚持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先地位,主要针对社区内的党员及党员积极分子开展,扩大到普通群众。通过系列活动开展普遍的政治宣传,武装群众思想和头脑。

(2)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对社区内的未成年人、中青年人、老年人,分年龄、分文化水平社区与学校共同开展针对性的青少年艺术培养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文艺展演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

(3)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高校的信息化资源和技术,对社区内开展信息化培训及相关资源共享,改善当前本社区信息化手段不足的现状。

(4)社区居家康养辅导。专门针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康养讲座、护理康养体验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建立老有所养的和谐环境。

(5)社区心理咨询。高校协助解决社区居民家庭纠纷、邻里不睦背后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定期接诊心理咨询。

(6)社区就业培训。针对社区拆迁改造安置后的居民中无业部分人群,利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长,进行茶艺、绣艺、广告技术、自营餐饮、旅馆店面管理等就业、创业基本技术培训。“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社区青壮年的技能素质提高必然带动其精神风貌的提升,这也是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制度文化方面。社区与学校共建工作管理机构,成立社区、学校共建工作委员会,统筹高校和社区文化资源。委员会共同制定双方合作规划、建立相关制度、进行活动组织策划及对外宣传推广等,从实践中研究规律,共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对社区和学校的价值进行高效整合。只有日益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作保障,“校社合作”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三、措施与手段

“校社合作”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高校和社区发展到现阶段共同开发的新工程,还需要进行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为保证良好的推进,需要一些顶层设计和辅助手段[6]。

(一)整体统筹,把握重点

合作之初,社区与高校必须都要将共建工作纳入工作规划之中。合理统筹共有资源,设计长期、稳定、可操作性的共建内容,对共建周期内的合作成果进行先期预判。同时,要从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要抓实效。

(二)长效运行,机制保障

在合作的过程中,校社双方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共同将合作向规范化和流程化建设,才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另外,需要有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保障,以保证各项计划有序推进[7]。

(三)加强学习,广泛宣传

利用互联网、宣传栏、活动本身等信息传播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全体社区居民宣传,扩大合作成果的影响力,争取打造出“亮点工程”和建设名片;通过社区的居民逐步文明、和谐的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风貌展现。

通过社校合作,将高校的“文化”资源引入社区,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提供丰富、健康,颐养精神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提高了高校作为社区属地份子的建设参与度,增强了社区和高校的地缘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为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城市社区共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娜.创新社会治理与社区文化建设——基于“清河实验”项目的一些思考[J].民俗研究,2017(1):139.

[2]陈乃林.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夯实基础[J].职教论坛,2016(21):76.

[3]汤文隽,陶迎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17.

[4]杨淑珺.路径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发展分析——基于杭州多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7(33):56.

[5]杜君英.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6(24):69.

[6]解红晖,金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6(3):35.

[7]曹凤云,邓彦龙.寻社区文化之根,铸社区文化之魂——社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2):112.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上一篇:公交企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供电公司物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