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论文题目范文

2023-10-29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普;科技资源;科普化

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普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我国科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现状

从我国目前科普事业发展现状来看,首先,我国政府对科普工作支持力度较大,科普政策资源很好,近年来出台了大量与科普事业相关的政策措施。步入新世纪,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其次,科普队伍有所发展,科普经费投入有所增加。我国科普人员近年来持续增长,2008年达到176万余人,比2006年增加8.5%;科普场馆建设得到广泛重视,2008年全国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1098个,比2006年增长了27.8%。全社会科普经费投入2008年达64.84亿元,比2006年增长38.5%。

科普事业发展良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即:科普工作人员虽有所增多但数量有限且素质不高,科普创作人员缺乏;科普财力资源状况明显好转,但总体还很匮乏,科普经费仍然不足,而且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从2009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的总数看,科普经费投入仍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排名前5位的仍然是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其资金额共计45.18亿元,占全国总数的51.86%,而科普经费筹集额较少的5个省份(宁夏、吉林、甘肃、西藏、青海)的经费总额只有2.04亿元,仅占全国总数的2.34%。科普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人均科普经费较少,2009年我国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87.12亿元,人均科普专项经费2.10元,比2008年人均增加0.26元。科普经费融资渠道较少,主要经费来源仍是靠政府投资,虽然近年来科普组织发展较快,但仍不健全且发展不平衡。

综上所述,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软环境较好,硬件环境较差,国家对于科普发展的政策支持明显,如何有效开展科普工作,切实提升我国科普实力则是我国科普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分析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是在不改变科技资源本身功能前提下,从功能外延上对科技资源进行扩展,是发掘科普资源,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让科技成果为更多的社会民众所了解、提升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我国努力增强科普能力,对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必要性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建国后国家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科技资源,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技成果,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122.2万件,同比增长25.1%,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9.1万件,同比增长24.1%。这些科技成果正是丰富的原始科普资源,但科技成果的知识性专业性太强,一般只有具备本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够理解使用,对于普通社会民众而言不具备通俗易懂性,如不对这类原始科技资源进行处理,一般民众很难对这些科技成果中包含的知识进行吸收、理解甚至运用,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再加工,将科技成果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向公众传播,使公众能理解科学知识、领会科学精神,而这种对于科技资源进行加工并使之易于被公众所理解的过程就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科技资源科普化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桥梁,是高效开发科普资源、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的障碍

虽然我国科技资源丰富,然而,在现实科普工作中,科技资源却不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科普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普之间存在着断层现象,很多科学研究中得出的科研成果不能顺畅转化为科普资源。部分原因是由科学研究的保密性决定的,而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了解本领域的知识且始终站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能否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浅显的语言向公众传达。

其次,从人员和经费投入上看,总体上我国仍然缺乏,2009年全国有科普人员180.84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23.42万人,科普兼职人员157.42万人,每万人口仅拥有科普人员13.55人;在资金投入上,科普工作仍然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

此外,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人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对科普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参与科普工作的科技人员缺少系统专业的培训。

三、加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我国科普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为有效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提出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加快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科普资源。国家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科普资源,使科普资源能够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民众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变化。如:上海宝山区在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上做出一些有益尝试。宝山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自2009年启动以来,经过两期的建设,已形成市区科普资源共享、科普资源实时配送、电子屏远程控制管理三大特色,拥有信息资源共享、集约资源管理、科普课程管理、科普电子地图、电子台帐管理、科普宣传品流通六大主要功能。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了解科技信息,提高科学素养。

(二)国家科技项目及科研场所的科普化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普工作是《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要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并进行科技成果向广大公众传播与扩散等相关科普活动。可从国家科技项目层面上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须兼顾科普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或政府资助力度较大的项目经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与项目相关科技成果的科学普及工作,或从中提取一部分经费,由科普管理部门、科技团体,或由项目实施单位和科学家,开展科普活动。按涉密级别对国家一些科研场所分类,定期向公众开放,对保密级的国家科研场所,要依照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来管理,对非保密级的国家科研场所,要在有关部门指导的前提下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公众开放、进行科学普及活动,还可采取一些方法让公众了解科研项目和科研场所,如:将一些科研基地科学重大事迹通过记录片或图文的形式搬上电视电影屏幕、互联网、手机等。

(三)加强科普人力资源开发及培养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科普奖励政策和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在科普人力资源开发上,可将科普工作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引导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科普工作当中。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都是将注意力放在科研工作中,因为这关系到职称评定等问题,如将科普工作纳入到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当中,对在科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相应的奖励或在职称评定中认可科普工作的成绩,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在职科普人员培训工作上,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培训经费,鼓励培训机构加大对于科普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普工作效果,如:定期对科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参加一些科普类的讲座交流活动,并对科普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业绩进行定量评定。专兼职结合,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

科普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在科普工作中,将科技资源同科普资源合理结合,通过多种手段高效地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李美景(1984— ),男,汉,安徽合肥,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与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任福君.新中国科普政策的简要回顾[N].大众科技报.2008,12,16.

[3]任福君.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9,3:60-65.

[4]黄丹斌,姚小明.共建共享科普理论在创新科普基地的实践应用[J].科协论坛.2010,8:14-17.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走致富路的热潮。农业科普期刊顺应时代而生,受到农民读者的热捧,各家期刊的发行量在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成为农业类期刊中一朵耀眼的奇葩。90年代中后期,农业科普期刊开始走向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收益低下,导致农民减少对科技知识的投入 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与农业生产结构滞后,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开始下降。1996-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幅由9.60%降至2.10%。据当时一项调查显示:667m2田一年种两季水稻,可产稻谷700kg,按当时市场平均价格1.50元/kg计算,产值为1050元。而每667m2需要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耕牛等投入约400元。在不计算抗旱、劳力工资等成本的情况下,每667m21年收入仅有650元左右。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民“有田不愿种”,抛荒、撂荒土地现象严重。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问题,连续几年的中央l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回升。但由于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业比较效益长期低于其他行业,农民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效益时,采用高新科技改变农业单位产量的办法自然变得毫无意义,由此也就失去了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

1.2 农村知识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科普期刊读者流失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量有知识的青年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据我省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2004年我省外出打工农民分别为152,22万人、153,45万人、185.43万人、212.08万人、213.16万人,外出打工农民人数每年净增15.23万人,年平均增速为8.78%。从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看:18~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体。18岁以下的占4.18%,18~30岁的占38.49%,30-40岁的占38.29%,40~50岁的占14.48%;男性是劳动力流动市场中的主力,占转移农村劳动力的74.21%,女性只占25.79%。2003年我省出外打工的农民文盲及半文盲只占4.56%,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4.24%,高中及以上占31.20%。

18~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是农村从事劳动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更是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实或潜在读者。他们进城务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承担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任交给了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俗称“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成为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力量。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弱,大量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无法推广,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同时,青年读者群的流失使农业科普期刊的发行量萎缩,农业科普期刊走向下坡路。

1.3农民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读者群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实施,使电视、电话、电脑在广大农村得到了广泛普及,农民通过上农业信息网,拨打“12316”为农服务热线等渠道,可直接获得新鲜准确的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拓宽,将农村科技信息市场进一步分化,一大部分以前依赖订阅农业科普期刊的读者被分流。

2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的表现形式

农业科普期刊经营普遍存在不景气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2.1 更名转型 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一部分农业科普期刊缩短刊次,增加出版周期,走一刊多版的发展思路,出版窄众化刊物,通过多种经营来维持期刊的正常运行。如《北京农业》由原来的月刊变成了旬刊,上旬为农业实用技术版,中旬为种业动态版,下旬为学术论文版;《农业知识》变月刊为周刊,出版了致富与农资版、瓜菜版、科学养殖版、科技与三农版;《山西农业》也将原来的月刊改为旬刊,出版了致富科技版、畜牧兽医版、村委主任版刊物。一部分刊物更改刊名,开拓新的市场。如:《农牧产品开发》变成了《中国乳业》,《河北农村金融》变成了《农村万事指南》,《农村研究》变成了《现代乡镇》,《北京农业科学》变成了《农业新技术》,《贵州农学院学报》变成了《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等。还有一部分期刊改变办刊宗旨。原先是技术期刊,现在变成了学术期刊;原先是科普期刊,现在变成了技术期刊;通过收版面费,维持杂志的简单发展。如贵州出版的《农技服务》已由科普期刊转为技术期刊;我们主办的《农业科技与信息》也由科普期刊转型为技术期刊,成为出版种植养殖版和林业水利版的半月刊杂志。

2.2 刊物质量难以提高 农业科普期刊目前普遍存在内容老化、定位不清晰、针对性不强、缺少创新的问题,各期刊栏目设置雷同,排版设计相似,千面一孔。其原因是现在编辑人员很少深入农村,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不断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了解甚少,对农民在市场竞争中需求变化缺乏观察,整天在办公桌、电脑上想象着农民的需求,闭门造车。另外,体制原因、从业人员素质等问题导致缺乏创新动力,相互争夺稿源,出版的刊物脱离农村生产的实际需要。

2.3 缺乏高质量的稿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质量的稿件,就没有高质量的文章。轻视科普期刊现象在任何时期的单位及人们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总认为它属于“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现在这一现象更愈演愈烈。现在的各级科研、推广单位的职工晋升职称、业务考核都需要论文,如果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人员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撰写科研论文,那么在单位里加薪、晋职就较为容易。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创作上,尽管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

动,也会被人看轻,认为是“小儿科”,不屑一顾。这就造成了人们对科普创作普遍缺乏原动力。另外,科普文章往往稿酬偏低,而且不能作为评职、晋级的依据,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人员不愿进行费时、费力、收益少的科普创作。

3 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深层思考

农民的科技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各级农技部门推广普及和农民自学掌握。农业科普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自学农业科技知识的首选材料。尽管纸质媒体在当今传播载体、发布渠道高度发达的趋势下已显落伍,但由于都市、机关类报刊无暇顾及农村,电视、广播宣传“三农”的针对性不强,互联网在农村还是镜花水月,导致许多农村成为“信息孤岛”,党和政府的政策到达不了农村社区,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到达不了农民手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受到掣肘。这也就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办好农业科普期刊,笔者通过多年的办刊实践,对此问题有几点深层思考:

思考一:应加大农村教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使农业期刊先天受到影响,办农业科普刊物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投入,仅依靠市场来解决生存问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农业科普期刊在上世纪80年代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除各级政府重视、各刊社发行网络健全外,政府为广大农民订阅杂志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财政包干体制的实施,减轻农民负担呼声日益高涨,各级政府大幅削减了为农民订阅的报刊,以至于完全取消农业科普杂志的征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已进入了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时期,具备了加大农村教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应当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农业科普期刊以其具有出版周期短、报道深入、信息量大、阅读便利、携带方便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承担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引导舆论的功能,弥补农民在生产中需要缺乏指导的不足。建议国家将农业科普期刊列入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范畴加以专项扶持,使其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如同各级政府提供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对农业龙头企业予以扶持,是为了激励企业发挥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小农进人大市场以帮助农民增收一样。如果国家在上述方面扶持农业科普期刊,最终受益的也将是农民,因为农业科普期刊受到扶持后,必然会争取扩大市场份额,而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增加刊物出版频次、降低期刊售价和提供农民针对性更强、喜闻乐见的内容等,这些都将让农民受益。

思考二:研究农民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办刊思路

农民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也是农业科技与信息使用的主体。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虽然也应用新技术,但受到文化素质、传统农业意识的影响,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足,接受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所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科普期刊必须牢记树立以农民为中心,以满足农民需求为目的办刊思想,为农民提供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让他们充分地掌握市场动态和农业新技术,应对市场的变化。

以我们《农业科技与信息》为例,《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以“选编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农业科技精华,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引导农民富裕”为宗旨,创办至今已24年,为我省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发行量在我省科技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农民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层级的“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读者因地域不同、年龄不同、从事的种养类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程度不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我刊这种综合性的刊物已远远不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期刊的需求,导致刊物发行逐渐萎缩。期刊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是要向读者提高更加精准的“专业化”和“碎片化”服务。为了杂志的生存发展,通过对市场研究,我们及时调整了办刊思路,将刊物的读者对象由原来的农民改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缩短出版周期,刊物定位明确,上半期为种植养殖版,下半期为林业水利版,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刊物由此起死回生。

思考三:提高刊物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农业科普期刊要想在激烈的农村报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旧的办刊观念,拓宽新的办刊视角,提高刊物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期刊所独自具有的特质,这个特质能使它跳出于众多期刊之上,成为读者的钟爱,读者的首选。我国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期刊要获取市场份额,即订阅量、转载率、引文率、点击率等等的多寡,取决于以期刊个性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在农业科普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加工稿件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使文章做到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记得一位农民朋友曾说过一句十分精彩的话:“不要告诉我为什么,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它准确地反映了农民读者的心声。

提高期刊质量应抓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重视栏目内容的策划,栏目的设计要有独创性、连续性,贴近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从选题到内容质量上力求报道成果具有普遍较高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期刊才有较高的影响力。通过培育特色栏目,扩大稿源范围,吸收外围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对来稿的选择水准,增加优秀文章的刊登比例。其次缩短出版周期,加快信息传递;再次严把审稿关、文字关、校对关,确保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要严格把好刊物出版发行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期刊权威度。最后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重视期刊的外形设计、装帧、排版、印刷,应从内到外把关,努力做到版式美观大方、标题醒目、字体多变、版面合理、装帧精美,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舒适和愉快,满足读者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和愿望。

思考四:创新办刊思路,走跨媒介合作的发展方向

当前,数字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力很大,纸质媒体数字化已经是发展趋势。要想创新办刊思路,必须走跨媒介合作的发展路子。农业科普期刊可以借助数字媒体的聚合力量,发展网络版、手机版,实现跨媒介合作,扩大杂志的影响力,在优势互补中将自己做大、做强,提高期刊的竞争力和水平。网络平台的特色价值之一就在于“长线”和“拓展”,几乎每个网络平台内部都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在打理技术市场、读者市场和资金市场以及传统期刊力所不及的海外发行市场。

思考五:创新经营体制,增强杂志的竞争能力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除了有市场因素外,体制性因素占有很大比例。要创新体制,搞活经营,建立激励机制。如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在出版界叫做出版人制,也就是承包制。确定出版人及一个核心团队,全权负责刊物的投资、策划、实施、广告、发行等工作。

通过目标的设置有效地影响编辑的行为,支配编辑的行动,激发编辑潜在的体力、智力、技能,提高编辑对期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贡献率;使编辑获得成就感,同时进一步刺激编辑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且成功实现目标的编辑还会倾向于未来设置更新、更高的目标;激发编辑之间的竞争心理,通过编辑部内形成的良性竞争,使编辑发现自身不足,进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编辑分工明确的目的,也就很自然地杜绝了编辑之间工作相互依赖,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分析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的科技馆展板设计思路。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武汉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的展板设计为例,总结科普目的下展板设计方式。从“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结合”、“运用教育模式”、“科普教育的多维表达”三个方面,增加观众科技馆学习体验,提高科普教育效果。文章希望为未来科技馆展板设计的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展览 科普教育 展示设计 展板设计 科技馆

引言

科普教育类展示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展示形式,科技馆是其重要载体。作为大型的在地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科技馆基于广泛而丰富的文物馆藏为公众提供了重要的科普教育学习机会,在参观学习过程中,阅读图文展板是观众了解展览内容,获取展品信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直接的途径。在科普教育职能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对科技馆展板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多样,从文字编排和图文排版的视觉传播方式、展示内容构建、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满足观众需求等方面,都对展板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章以武汉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的展板设计现状为例,简要阐述在科技馆科普教育中展板的设计特点,探究以科普教育为目标的展板设计新思路。

一、科技馆的教育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國科学技术普及法释义》(2002)指出,“科普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8】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场所,以科学普及和文化教育作为其核心功能。科技馆通过各种展示手段,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科普教育活

动机会,以此推动社会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实现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目标。科技馆教育的非正规性,体现在与正规教育机构一学校相对比的基础上。相较学校教育在教育对象、学科、教育模式上的固定性而言,科技馆教育具有全民化、终身化的特点。在教育目标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并不是根据年龄和学科固定划分。而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上,科技馆教育以观众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为主,并且会引进“做中学”、“寓教于乐”、“建构主义教育学习”等新颖的教育理念。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是以科技馆丰富的科学内容和实物展示、提供互动体验机会、主题式展示模块为亮点,通过展示内容设定与展示方式结合的手段,引导观众进行自主性的体验、探究、协作型学习。这正是区别于学校以老师的灌输式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因此“博物馆是典型的、自由选择的学习场所,它们往往提供观众许多机会来选择和把控。当博物馆太过模仿义务教育或是强迫公众进行特定学习时,它们会削弱自己的成功,以及作为学习机构的价值。”【9】

二、科技馆展板设计特征

科学教育是科技馆的使命和担当。作为科技馆科学教育的载体,不同的展示手段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方式和参观体验。作为以动植物、矿物、等自然科学内容和技术科学、实用科学等人文科学内容为基础的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普遍强调展示内容的科学性与参观过程的互动性。展示手段上目前主要分为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两个方向。阐释性手段通常是对科普信息内容进行事前设计编排,通过展板、展墙、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现。体验性手段目前广泛地运用在科技馆展项的设计之中,通过具体的科学道具、机械、互动展具等方式通过反映真实或虚拟的科学现象的过程。

在科技馆展板设计上,目前还是以阐释性手段为主,体验性手段为辅。以阐释性为主的展板设计作为对展品进行介绍的辅助手段,展板与展品的关系在形态上较为独立,展板作用是阐释展品信息,传递科学知识。而融合了阐释性与体验性的复合型展板,一部分借助互动性展具创造体验过程,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阐述性传播方式,将科学内容进行综合表达。另一部分,将两种手段进行结合的复合性展板,是通过事前对展项内容进行规划,通过对展板造型进行设计创造体验方式,结合文字、图形、模型、多媒体等辅助理解。

三、展板在科技馆的设计现状

(一)武汉科技馆展板设计。武汉科技馆以不同主题将展区划分,基于科技馆“参与”、“互动”、“体验”的展示理念,馆内多数展示项目的设计都可以让观众参与其中,互动体验。展板作为将科学信息进行表达和呈现的直接媒介,是观众接受信息、学习知识、进行博物馆教育的第一线。

图1“蛇的红外线感知”展项融合了多种设计手段:展板上蛇的形象卡通图案;以红圈来代表红外线;展示信息的文字描述;显示屏和红外线接收器的装置。在展示方式上初步结合了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在阐释性手段上运用了色彩、图形这类抽象符号元素,使参观者,尤其是科技馆中占据多数的青少年对展示内容产生兴趣;在走近展项后阅读展墙上解释说明的文字,通过语言符号准确把握内容。在体验性手段上,运用红外线接收装置模拟自然界中动物利用红外线进行感知和活动的行为,当参展观众以不同的距离站在红外感知区域内,视频中的动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在信息展厅的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展项中,如图2信息交换技术展项设计是以展品为中心,通过文字解析、图案符号、互动项目这几种展示方式相结合,对信息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进行科普。

然而武汉科技馆的展板设计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虽然展项普遍强调互动性,在实物展陈或图文视频的基础上结合互动方式可以让观展人和展示内容形成交互,这种互动性强,游戏性和娱乐性丰富的展项常常可以吸引很多观众上前“试玩”。但在实际观展过程中,观众更加偏向于进行操作体验,尤其青少年观众更注重“娱乐性”而忽略文字解析,且在实际展陈中,展板和展签这类阐释性标识面积不大,没有设置在便于观众阅读和学习的区域,导致部分观众在一番互动之后也无法得知到底是什么知识内容,无法形成互动模式和展项信息的有机结合,给科普信息的传递带来了障碍。

(二)广东科学中心展板设计。广东科学中心座落于广州大学城,是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其展览内容丰富,常设展厅众多,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展示内容。临时展览的主题内容紧跟当下热点,为观众创造了一个非常新颖且全面的科普教育场域。2020年中期,广东科学中心紧跟时事,在二层入口展区进行了以COVID-19病毒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展示内容包括对不同冠状病毒的介绍及COVID-19病毒相关的主题内容。如在应对COVID-19病毒时,医疗行业的相关设施用品,包括口罩、急救设备等实物陈列,同时还有COVID-19病毒如何在人体内和人际间进行传染,医疗人员如何对病毒造成的症状进行治疗的过程等相关内容的科普展陈。

图3中的冠状病毒科普展区以阐释性手段进行展示。展板的主要形态虽以平面为主,但是通过层叠的造型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分区,同时加上电子屏幕,让观众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种展示手段中获取不同信息团块内的科学知识。同时利用模型,通过透明的半球形材料,将病毒的放大版实物模型固定在展板上,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病毒之前的形态、大小、颜色、状态差别。

图4关于病毒繁殖方式科普的展板以阐释性手段为主,在图文展板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教育手段。在信息内容的表达方式上和传统展板的平铺直叙不同,通过融入“提出问题一深入思考一给出答案”的教育模式,首先激发观众好奇,借助问题引导观众带着疑惑加深对展示内容的兴趣,从而增加观众逗留时间进行更深一步地学习思索。而在展示内容信息团块的表现上利用屏幕、图表、文字、模型、色彩和实物照片,将信息进行多维度整合,从而让观众增进对科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图3、4可以看出以阐释性为主的展板设计,在同一主题下展项内容的表现上,将复杂的信息进行分层次、分区块、多维度进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展示手段。将信息团块进行多种方式的表现,首先可以降低观众对接受大量、深入科学信息的陌生感。其次,根据参观习惯,越到观展后期观众的注意力会持续降低,而对内容进行多维呈现可以抓住观众眼球,降低参观疲劳,让参观兴趣在一定时间段保持稳定。信息的分散便于不同兴趣的观众对不同内容进行重点抓取,有的放矢。并且在科普展示中,展示内容通常会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规划,对内容的分层处理可以让不同知识层级的观众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学习,同时结合“设问一思考一回答”的教育模式引导观众学习过程,对青少年群体而言有利于形成自发的学习模式。

四、科普教育目标下的科技馆展板设计思路

(一)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结合。

当下,展板设计手段的构成朝着多维度,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展示活动中运用广泛的展示方式,传统展板主要以阐释性手段为主的平面造型展板。在展品中心制下,展板是作为对展品进行介绍、解析和说明的辅助形式。而随着以观众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转变和现代展示方式的不断演进,在科技馆主题化的展示中,展品作为科普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科学证据”的身份表达展示内容。图文展板也向着结合视频、音频、3D投影等多种技术方式演进,而小型造景、互动装置等体验性手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展板设计中。而单纯的体验性手段主要是通过互动性展示道具反映科学过程。但在实际的科技馆调研中发现单纯的体验性手段在科普效率上有一定缺点。青少年观众更偏向于进行娱乐性互动,忽略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无法达到提升公众科普文化内涵的目的。因此,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在展板设计上进行结合,是降低传统图文展板在科普中说教性的同时,在注重参与体验展项中增加科普内容的传播效率的一種手段。

展览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览的呈现形态,展览内容的多样性对应了展览形态的丰富程度。强调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相结合,是因为展板可以在对展示内容进行事前设计的基础上引导观众参观过程的同时丰富参观体验。通过色彩、图形吸引观众,利用图文语言作为内容的解析和引导,同时借助模型、触控版面、展板造型等体验性手段,其次,可以让观众在有一定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体验活动,将两种手段进行复合,有利于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用多维度感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化科学认知。

例如图5广东科学中心人体奥秘展板设计融合阐释性手段和体验性手段,同时操作简单、内容直观。该展板的展示内容是人体消化系统和其运作过程。在形式上以平面展板为基础,通过抽象图案表现成年人的轮廓,借助文字进行内容说明。该展板运用管道将口腔、食道、胃部和肠部造型的模块连接并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球体置于管道内部,留出开口,让观众可以通过手指将球体“运输”到展板中不同“消化器官”,模拟食物消化过程。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因为操作方式熟悉、过程简单,青少年观众在互动过程中无需讲解就可以进行互动,而管道设计也在每个器官的部分进行了曲折,让球体停留的同时观众的注意力会被旁边的文字内容吸引,了解科学信息。同时在实际参观过程中,青少年观众会不断地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运用语言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学习。整个展板通过“互动操作”、“文字输入”、“语言输出”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多媒体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的当下,该展项的表现形态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基于常见的形态,让观众通过简单基础的互动模式,结合文字这类阐释性手段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能获得良好的科普学习体验。

(二)结合教育学习模式。

科技馆科普教育展览的本质,是在给观众传播科学信息的基础上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之中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内涵。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基础的观众对科普教育信息有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理想状态下的展板是在满足不同观众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科技馆的展示形态为教育模式的实践提供了基础,科技馆作为非正式学习场所带来的学习优势,相比学校更容易进行强调自主性、体验性、参与性的实践学习活动。传统展板的教育方式是跟学校教育类似的说教式教育,而现在的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体验式学习模式。

体验式学习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设问质疑、实验探究、思考答案、回应改正这四个步骤。在展板设计上融入探究四步骤,可以设定为:第一,提出与科学信息相关的问题,引导观众带着问题进行参观;第二,通过将多媒体互动装置或互动性展示道具的结合,让观众通过操作来得到认知过程;第三步,在操作结束后,观众通过操作体验得出一定成果;第四步,最终展板将完整的知识结论通过文字、图案、视频、音频等方式传递。

让观众在这个流程中经历“得到问题——实践互动——自我解答完全理解”的思维过程,与传统的说教式展板仅仅学习知识的“教育”相比,更进一步地获得了学习方法。因此,在展板设计中运用体验式学习理论,可以让观众在观察、触摸、感受的过程中结合内容学习和互动方式强化体验。其次,在展板设计上结合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引导观众进行自主学习,还能让观众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在科技馆中通过这种方式“授人以渔”,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科普教育的多维表达。

在科技馆受众的年龄层、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程度、参观目的各有不同的情况下,为不同的观众提供多维度的参观体验是提升科普效能的一种好的选择。一方面,科技馆科普教育是通过知识面广,科学性强的展示内容体现,将复杂自然科学知识和人类对其进行探索的过程普及给公众,这是科普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科普教育科学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强调科普活动需要推进公民人格素养与社会进步的当下,科技馆对观众情感需求的满足上也需要紧跟时代,让科学普及体现人文关怀,表达人文精神。

如何通过科普展板体现科学精神的人文底蕴?广东科学中心在两方面为此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第一,和传统科普展示一样,在展板内容上选择与展示主题相关的人物进行介绍。如图6通过图文的方式介绍了面对COVID-19病毒时临危不惧的一线工作者,同时用漫画的形式描绘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后涌现令人感动的平凡人物的事迹。第二,如图7中,在参观的最后设置了一面寄语墙。通过留言的形式作为在结尾升华情感的点睛之笔。这种形式让单向传播的科普形式增加了双向交流可能的同时通过观众参与完善基于科普人文性的情感体验,来满足在教育内核中更高层次的情感诉求。通过对展板中主题性展示内容的脉络梳理和环节设计,为观众参与过程中理性层面的学习需求和感性层面的精神需求服务,可以进一步对科普内容进行解析,升华主题内容,带给观众更加多维度的学习体验。

结语

科技馆作为大众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在深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担负着播科学文化、科学思想、研究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使命。随着博物馆教育职能重要性的提升和國民精神需求的增强,科技馆展板在满足观众需求和科普教育功能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参展过程中,展板与观众的交流密切,观众通过展板了解展品信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文章以武汉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两处科技馆的不同主题下不同表现形式的展板为例,对以科普教育职能为主的科技馆展板设计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展板的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优势,提出在展板设计上,从阐释性手段与体验性手段结合,运用教育模式,通过科普教育的多维表达这三方面,进一步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展需求,让展板能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鬻.论展示设计中的美学问题【J】.设计,2015(04):64-65.

【2】武楠.论多媒体展示设计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应用【J】.设计,2017(19):117-118.

【3】黄晨.展品解说牌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作用的解析【J】.科技资讯,2018,16(20):236-237.

【4】李博关于科技馆展览中展板功能与设计的思考【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8,3(03):54-62.

【5】陈玉海.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D】.东北大学,2012.

【6】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1.

【7】陆建松: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5

【8】郑奕著.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1.

【9】朱丽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释义.【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科普传播工作也进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与传统科普传播媒介相比,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传播具有独特的优势,也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科普受众的需要。对此,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科普传播的品牌优势,打造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形成“以科普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以期刊媒体与线下科普活动为两翼的全方位互动辐射”模式,为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科普传播;模式

1 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方式的转变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媒体而言,而现在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无线技术等手段,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工具,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模式和媒体形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科普工作是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在围绕新媒体开展科普传播的方法上,江蘇、上海等地推出了集门户网站、手机APP、信息科普大屏、微博、微信于一体的“科普云”的信息服务系统,为民众学习科普知识开辟新渠道;北京则开拓了科学传播新做法,联合各大新媒体传播平台发起了“科学家直播”,将大众视野拉回科学本身。但相对于发达地区,国内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科普工作仍面临着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科普传播内容陈旧、传播方式缺乏创新等局面。鉴于以上的因素,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有利条件,转变科普传播方式,拓展科普渠道和路径,增强科普传播效率,已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普传播概况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广西科学技术厅直属事业单位,设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科技普及中心、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单位管理与服务中心六大中心,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服务功能较强的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其中,科技普及中心期刊社主办的《农村新技术》杂志是以宣传农业科普知识和技术为主要任务的全国优秀农业科普期刊,曾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科技服务机构每年坚持履行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依托《农村新技术》杂志开展针对不同科普受众的科普活动,例如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清洁生产、重金属污染防范等不同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以及每年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入新媒体时代,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致力于创新科普传播模式,通过课题实施,开展针对科普传播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多方面的研究,力求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提高科普传播的效率。

3 新媒体时代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普传播模式探索

2016年10月,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整合期刊社、声像室、网络部3个部门资源,开展《新媒体视野下科普传播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实施借助期刊社科普内容创作和编辑加工优势及《农村新技术》科普杂志多媒体平台,结合声像室的专业影视制作技术,利用网络部微信制作和传播技术,打造和建设科普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区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科普传播。

3.1 打造科普微信公众平台

课题组利用期刊社和声像室多年科普作品创作经验,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以及期刊社主办的《农村新技术》杂志品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打造面向全区农民、青少年、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等群体进行科普传播的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报道的内容涉及生活科普、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报道形式以图文消息为主,个别文章还结合视频进行讲解。

3.2 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

为更好地为科普受众提供权威、可靠、实用的内容信息,课题组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受众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科普传播栏目和内容,并突出科普的互动性,使原本枯燥的科普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变得有思想、有温度。

(1)微信内容的制作。不同于一般文章内容和科普音像片,在微信平台上上传的文章和视频内容不是大而全,而是要求短而精,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因此课题组需根据其特点制作适合的微信内容。课题组除针对特定人群编辑和推送相关的科普知识、科学生产等科普电子微刊外,其下还设置一些受众喜闻乐见的栏目。例如,针对家庭日常生活科普开设《科普大众》栏目,报道内容涉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科普解读;同时,针对目前我国科普传播的表现形式单一的情况,微信公众平台还开设《乡村音画》栏目,将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等多种符号合为一体,使科普受众更易接受传播的科普知识内容。

(2)微信专题片制作。课题组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围绕相关科普主题,制作适合在微信平台上播放的专题片。据统计,课题组在实施期间共制作微信专题片36个,内容涉及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3.3 科普微信平台的推广宣传

为宣传推广科普微信平台,课题组丰富推广手段,采用立体式的推广手法,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推广,线上采取微信群推广、精心设计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线下采取策划有奖互动的推广活动、到农村社区宣传等方式,吸引广大科普受众关注。同时,课题组还充分利用期刊社主办的《农村新技术》杂志平台,针对全区读者进行农业生产生活科普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在每期杂志上刊登微信平台二维码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将微信平台推广互动活动刊登在期刊上,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期间主要开展有以下活动。

(1)举办“关注平台赠科普期刊”活动。为增加科普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数,课题组在课题实施期间开展“关注平台赠科普期刊”活动,活动受到广大科普受众的强烈反响,纷纷发送朋友圈集“赞”领取科普期刊。据统计,活动期间,科普微信平台关注人数上涨了将近800人次。

(2)举办主题为“新媒体、新科普”的科技下乡活动。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成员深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南圩镇古信村开展主题为“新媒体、新科普”的科技下乡活动。活动主要面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获取的新途径、新方法,指导农民利用手机获取最新农业资讯和科普知识。

3.4 开展新媒体时代科普可持续发展研究

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整合科普资源,延伸科普服务,培养科普内容创作队伍,为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模式。

(1)延伸科普服务内容。课题组依托新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以下服务:①开展科普内容的用户定制服务。科普内容的用户定制是指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向科普主体订购特定内容的定向服务。用户通过个人移动智能终端可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对所需服务内容进行定制,甚至可以便捷地“订购”某一项只针对某用户个体需求的特定服务。②开设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例如,课题组利用期刊社《農村新技术》杂志多年来收集积累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数据资源,主办单位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众多的文献资源,以及区内一些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专家资源,针对农民开设农业技术查询服务,为其提供相关咨询指导。

(2)培养科普内容创作队伍。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科普需求,培养课题实施人员科普创作创新能力,课题组先后派遣课题组相关人员到区外参加业务学习,同时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内部交流学习。通过业务培训,课题实施成员正逐步成为新媒体时代科普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4 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对策建议

从传统的科普到现今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普,不但进一步深化科普传播的理念,也很好地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我们通过研究“以科普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以期刊媒体与线下科普活动为两翼的全方位互动辐射”的科普传播模式,总结出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一些对策建议。

4.1 科普内容要灵活表达受众需求

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科普传播中发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科普传播,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科普受众关注科普传播平台。对此,应加强对科普受众需求的调研,更加关注民生,在社会热点中寻求科普落点,将其深化为科普热点。同时,针对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借助多种媒介的有序协作,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符号形式,制作多感官、立体化、差异化的科普内容。在强调科普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丰富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科普受众的需求。

4.2 促进与科普受众间的良性互动

科普传播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信息流动,也是没有尽头的传播过程,因此要想实现预定的科普传播效果,需要传播者和科普受众间的良性互动。而与传统的期刊、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较强的互动性是新媒体特有的功能,它满足了现今科普受众相互交流的需求。科普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发布自己对某一科学现象、事件、知识的不同看法,科普传播者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受众对于科普的需求或意见,并把需求作为下一步科普创作、传播的指导方向。

4.3 加强不同媒体间的融合

期刊、报纸、图书、电视等传统媒体曾经是科普传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虽然这些传统媒体的科普传播处于边缘化状态,但是传统媒体也并非是可以立即淘汰的事物,一是传统媒体尚有它忠实的科普受众,二是新媒体完全替代传统媒体尚需一定的过程。因此,现阶段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传播,还要加强与不同媒体之间进行融合,整合传统媒体强大的科普资源与新媒体的社交功能,方便潜在科普受众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的科普信息,进一步扩大科普传播的范围,提高传播效果。

4.4 培养和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在科普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科普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科普内容创作队伍,二是缺乏新媒体科普服务项目开发、科普活动策划等维护新媒体科普平台正常运营的人才。因此,科普传播部门在当务之急需加强新媒体科普传播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支适应新媒体科普内容创作的队伍,同时还要适当引进新媒体技术开发人才,壮大适应新媒体发展的科普人才队伍,为新媒体时代科普的有效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参 考 文 献

[1]秦枫.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分析[J].科普研究,2014,

9(1):20-25.

[2]罗子欣.新媒体时代对科普传播的新思考[J].传媒,2012

(10).

[3]孙静,汤书昆.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科学传播模式探析[J].科普研究,2016,5(64):10-16.

[责任编辑:钟声贤]

科普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当代社会环境诸如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促使国内外创新现有突发性公众事件应急科普模式,而应急科普模式综述研究成为应对突发性事件和建设中国特色应急科普模式的首要理论因素,在具体研究目的、理论实践价值探讨基础上,有必要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作出合理性评价。

关键词:突发性;公众事件;科普模式

Summary of public events at home and abroad sudden emergency mode science research

Yuan Gui Jua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Key word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science mode

一 研究目的

如今,科學技术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对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实践、社会安全事件等不同形式的突发性公众事件。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已经进入突发性公众事件高发期,诸如雪灾、地震、禽流感、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突发性公众事件,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外,在很大程度源于突发性公众事件的传播模式对公众认知的影响以及公众本身缺乏科普知识和技能,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国外诸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科普事业方面已取得较好成就,因此,总结和借鉴国外应对突发性公众事件科普模式的研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普模式,完善突发性公众事件的传播模式,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以促进公民适应社会的现代化,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提高公民对个人和社会事物的决策能力,成为当前科普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科学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科学精神的理性光芒、科学家的探索创新和奉献精神具有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优质文化。科普作为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展开的对话,也是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参与科学技术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突发性公众事件的高发期,科普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应对突发性科普模式的形成,成为当前科普事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对国内外突发性公众事业科普模式的研究,掌握其内在统一性,完善中国特色科普模式,实现科学惠及全体公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首先,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科普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基本着眼点比较碎片化,主要是\"科普\"内涵争辩、中国科普历史回顾、发达国家科普体制等,其呈现形式也趋于零碎化和段落化。而本研究主要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界定科普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国际国内科普发展现状,进而在总结国内外科普发展模式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科普理论体系的完善。其次,从目前科普工作研究方向看,大部分是从理论层面探讨科普含义和内容,缺乏其解决具体问题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本课题在总结科普模式的前提下,在结合具体突发性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启示性的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缺失。

总之,对国内外突发性公众事件应急科普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价值,是科普事业发展的理论诉求。

三 国内外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与评价

(一)国外应急科普模式研究状况、发展趋势

1.研究现状

理论层面,国外对于科普工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范围比较宽泛。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从传播学的角度将科普工作的开展视为\"创新扩散\",必须经历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五个步骤。而国外很多学者关于科学普及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公众接受科学\"(Public Acceptance of Science)--\"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公众参与科学\"(Public Participation of Science)。公众接受科学强调科普的重点是普及和传授科技知识,实现公众对科学的接受为主要目标以及寻求公众支持和参与科学教育;公众理解科学从美国米勒教授提出的科学素质的三个\"理解\"到杜兰特批评\"缺失模型\",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ICSU)支持并实践\"民主模型\"无论是学者还是科普工作者都逐渐倾向于促进公众理性地看待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外溢性作用,实现双向传播;公众参与科学以公众参与科学为主要目标,强调公众对科技的体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强调公众对科技决策的参与性。

政府实践层面,政府部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将应急科普工作合法化,美国安全部2005年制定了《国家应急反应计划》,这项计划为美国处理天灾人祸、恐怖威胁及袭击等国土安全事件确立了统一标准,重视公民组织和团体在危机预防、应对、善后中的作用。德国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组建的\"共同报告和形势中心\"和开发的\"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方便找到有关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险情况下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等信息。此外加大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60年代以来,日本每年都有大约3座科技馆投入建设,而同期美国每年的建设数量达到5座。

2.发展趋势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应急科普已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其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领域:一是内容方面的创新,强调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土知识结合,如90年代成立的国际研究组织\"国际公众科学技术传播网\",泰国国家科技局2002年实施的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解释本土食品和手工艺;二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参与互动,如美国70年代建立的旧金山探索馆,通过亲历科学的方式,在互动基础上实现科学与人类的触碰,美国学者勒德曼提出\"动手做探究式学习\"的科教模式,提高了科学知识和社会活动能力;三是对象方面的扩大化,除了青少年、学者专家外,应该重视女性的应急科普建设,美国在这方面发展迅速,在2005年有近乎占劳动力总数一半的女性的科学教育;四是主体领域的转化,实现由小科普到大科普的转变,加入网络科技普及主体,实现传播手段的多样化,逐渐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二)国内应急科普模式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研究现状

理论层面,掌握中国科普研究的发展史对科普模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50年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中国文化部成立科学普及局;1958 年中国科协的成立;1978年\"科普学\"概念诞生,为此高士其、章道义、周孟璞、曾启治、叶永烈、郑文光等人在1981年就\" 科普学\"的概念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1980年科普创作研究所成立并设立了《科普創作》杂志编辑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进入中国,吴国盛、张开逊、刘华杰等学者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观点进行了大讨论,得出让公众理解科学的合理性和普适性;1990年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国外著名学者关于科学素养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得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传播的新理念和研究方法有了了解,在学者们争论博弈声中,全面科学素质建设悄悄登上中国舞台;2007年以来,针对一些与科学普及相关的突发性公众事件来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学界的共识,朱登科将应急科普定义为针对突发事件,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展开的科普,此外学者们还结合禽流感、\"苏丹红\"、生态环境、地震等公众事件的研究,提出科普转型的重要意义,如高峡认为转型科普研究使科普工作由自在转向自觉,从社会边缘转向社会基础性工作,黄永明认为公众事件是双刃剑,突发性公众事件给公众带来伤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为科普宣传带来机遇的同时能吸纳公众参与进来。

实践层面,政府依旧是处理突发性公众事件的主体,其主体性地位决定了当前存在着政府指令型、政府主导型、社会调节型以及政府社会互动型的四种科普模式。为此学者林兆彬提出在具体实际活动中要建立政府为主体、以党政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连接线、以事业发生地区为底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体系,坚持全面性和针对性、应急性和日常性、传统型和时代性、预防性和救援性相结合的原则。

2.发展趋势

按照社会发展趋势看,最适应应急科普事业的发展模式是摆脱传统\"填鸭式\"的科普模式转向政府与社会互动型的\"情景式\"科普模式,在此状态下,中国应急科普模式的发展趋势是:资金投入主体有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以及企业等;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公众的参与意识增强,增加企业商业科普模式,大力发展经营性科普事业;走品牌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增强科普知识的趣味性;从事科普事业者的科普素养越来越高。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普工作研究较早,因此相关理论的发展趋于成熟,关于\"科学人\"培养计划、政府当局和企事业的共同参与以及公益性和盈利性等相结合的科普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总体框架下的应急科普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和缺乏系统性的应急科普模式,比如美国的9.11事件以及日本的核辐射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前科普模式完善的必要性。研究国外应急科普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中国实际,借鉴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的先进理念发挥了很好的典范,让我国开始反思单向\"填鸭式\"科普模式的不足之处,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对于我们解决当前存在的科普资金、科普人员素质、科普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孟璞,曾启治:《科普学初探》.中国科普著作程度研究小组,《科普学文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 章道义:《传播科学技术的学问--试论科普及其研究方向》.《科普学文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7.

[3] 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2000年中国国际科普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科普出版社,2001:30.

[4] 高峡:《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统领科学素质建设》.《科普研究》,2007(3):11-16.

[5] 朱登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应急科普的作用和分析--以人民网、新浪对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相关报道为例》.《科技传播》,2010(2):226-229.

[6] 李大光:《外国\"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理论及实践发展趋势》.《科普研究》,1996年第3期.

[7] 林兆彬:《建立突发事件中应急科普体系的思考》.《科普基础理论和政策》, 第70页至75页.

[8] 李健民,刘小玲:《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科普研究》,2009年12月第6期.

[9]瞿咬根:《化工园区突发事件全流程应急管理研究--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例》,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袁桂娟(1988-),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一篇:最新的合同法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电子信息相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