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致大海范文

2023-09-18

普希金致大海范文第1篇

2、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3、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小时候起。

4、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5、灾难的忠实姐妹——希望,她会唤起勇气和欢乐。

6、“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而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

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8、你在孤独、悲伤的日子,请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这世上有人在怀念我,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9、不论是多情的诗篇,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10、有两种模糊:一种源于思想感情的贫乏,只能用语言来替代思想感情;另一种源于语言的贫乏,语言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11、人生并不是以金钱为对象,我们的对象是人群。

12、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13、不论是多情的诗顺,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14、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的面前,谁都是凡人。

15、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1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致大海范文第2篇

《致凯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容。

许多年过去了,

暴风骤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精灵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岁月就在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魂,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月亮》

孤独、凄怆的月亮,

你为什么从云端里出现,

透过窗户,向我的枕上

投下清辉一片?

你的忧郁的脸容

引起我悲伤的浮想,

和爱情的无益的哀痛;

骄傲的理智难以抑制的愿望

又在我的心头重新激荡。

飞走吧,往事的回忆,

不行的爱情啊,请你安息!

已不会再有那样的月夜,

当你以神迷的光线

穿过幽暗的梣树林

将静谧的光辉倾泻,

淡淡地,隐约地

照出我恋人的美丽。

情欲的欢快啊,你算什么?

怎能比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那种内在的美的欢乐?

已逝的喜悦怎能再往回奔?

光阴啊,那秒秒分分

为什么如此飞快地消失?

当那朝霞突然升起

轻盈的夜色为何就淡去?

月亮啊,你为什么要逃走,

沉没在那明朗的蓝天里?

为什么天上要闪出晨曦?

为什么我和恋人要别离?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一样爱你。

《春天》

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

你的来临对我是多么沉重,

在我的心灵里,在我的血液里,

引起多么痛苦的陌生,

一切狂欢和所有的春光

只会将厌倦和愁闷注入我的心。

请给我狂暴的风雪,

还有那幽暗的漫长冬夜!

《歌者》

在夜色沉沉的树林里你可曾听见

一个歌者在歌唱苦闷和爱情?

清晨的时刻田野里万籁俱静,

芦管的声音单谓而又凄清,

你可曾听见?

在荒凉昏暗的树林里你可曾遇见

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和苦闷?

他有时微笑,有时带着泪痕,

还有那充满烦忧的温顺的眼神,

你可曾遇见?

倾听着那轻轻的歌声,你可曾叹息

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和苦闷?

当你在树林里看见一个年轻人,

接触到他那黯淡无光的眼神,

你可曾叹息?

《我们的心多么固执》

我们的心多么固执!

它又感到苦闷,

不久前我曾恳求你

欺骗我心中的爱情,

以同情,以虚假的温存,

给你奇妙的目光以灵感,

好来作弄我驯服的灵魂,

向它注入毒药和火焰。

你同意了,于是那妩媚

像清泉充满你倦慵的眼睛;

你庄重而沉思地蹙着双眉。

你那令人神的谈心,

有时温存地允许,

有时又对我严厉禁止,

这一切都在我心灵深处

不可避免地留下印记。

《冬天的道路》

透过一层轻纱似的薄雾

月亮洒下了它的幽光,

它凄清的照着一片林木,

照在林边荒凉的野地上。

在枯索的科天的道上

三只猎犬拉着雪橇奔跑,

一路上铃声叮当地响,

它响得那么倦人的单调。

从车夫唱着的悠长的歌

能听出乡土的某种心肠;

它时而是粗野的欢乐,

时而是内心的忧伤。

看不见灯火,也看不见

黝黑的茅屋,只有冰雪、荒地

只有一条里程在眼前

朝我奔来,又向后退去

我厌倦,忧郁。明天,妮娜,

明天啊,我就坐在炉火边

忘怀于一切,而且只把

亲爱的人儿看个不倦。

我们将等待时钟滴嗒地

绕完了有节奏的一周,

等午夜使讨厌的人们散去,

那时我们也不会分手。

我忧郁,妮娜:路是如此漫长,

我的车夫也已沉默,困倦,

一路只有车铃单调地响,

浓雾已遮住了月亮的脸。

《该走了,亲爱的》

该走了,亲爱的,该走了,心儿要求宁静,

日子一天接着一天飞逝,每一点钟

都带走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两个人

打算的是生活,可你看,死亡却已临近。

世界上没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宁静。

我早就梦想着那令人羡慕的运命,

我这疲乏不堪的奴隶,早想远走高飞,

到远方隐居,在写作和安乐中憩息。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被你那缠绵悱恻的梦想

随心所欲选中的人多么幸福

他的目光主宰着你

在他面前

你不加掩饰地为爱情心神恍惚

然而那默默地

充满嫉妒地

聆听你自白的人又多么凄楚

他心底燃烧着爱情的火焰

却低垂着那颗沉重的头颅

《爱的尽头》

难道一切都无法挽留?

是否一切都到了尽头?

我们曾敞开心扉排解了彼此多少忧愁

而如今的争吵取代了交流

是我们彼此太了解

以至厌倦

还是我们彼此太陌生

以至疏远

这悬崖边不断破裂的爱呀

因为不忍停下的足步而坍塌

忘了她吧

眼泪只会弄湿翅膀

只要心灵足够宽广

其实随时都可以飞翔

即使这颗心早已坠落深伤

《康复》

我见到的是你吗,亲爱的朋友?

莫非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幻想,

是不真实的梦,是剧烈的病痛

在欺骗地搅动着我的想象?

在这不祥之病的阴郁时刻,

是你站在我的床前,温柔的姑娘

笨拙、可爱地穿一身军装?

是的,我见到了你;我无神的视线

透过那戎装看到了熟悉的美丽:

我用软弱的低语呼唤我的爱人,

但在我的意识中又聚起阴郁的幻想,

我用软弱的手在黑暗中把你寻觅。

突然,在我滚烫的额头,

我感觉到你的眼泪、你的亲吻和你的气息

这不朽的感觉!生命的火,

带着无比激动的愿望从我心头掠过!

我在沸腾,我在颤抖。

你则像个美丽的幻影消失了!

狠心的朋友!你在用陶醉使我痛苦:

来吧,让爱情使我灭亡!

在美妙夜晚的寂静中,

出现吧,神奇的女郎!让我再次看到

威严的军帽下你蓝天一样的眼睛,

看到斗篷,看到武装带,

看到被军靴装饰着的双脚。

别迟疑,快来,我美丽的军人,

来吧,我在等你。诸神再次

用健康给我送了厚礼,

还给了我甜蜜的烦恼,

这便是那隐秘的爱情和青春的游戏。

《一切都已结束》

一切都已结束,不再藕断丝连。

我最后一次拥抱你的双膝,

说出这令人心碎的话语,

一切都已结束——回答我已听见。

我不愿再把你苦追苦恋,

我不愿再一次把自己欺诳;

也许,往事终将被我遗忘,

我此生与爱情再也无缘。

你年纪轻轻,心地纯真,

还会有许多人对你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忧郁;

阴霾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快乐的时光即将来临。

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

而现在却总是令人伤怀;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将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小花》

我在书里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干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

许许多多奇异的遐想:

是哪一个春天,在哪一处

它盛开的?开了多长时间?

谁摘下的?是外人还是熟人?

为什么放在这书页中间?

可是为了纪念温柔的相会?

还是留作永别的珍情?

或者只是由于孤独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阴?

是他还是她?还在世吗?

哪一个角落是他们的家?

啊,也许他们早已枯萎了,

一如这朵不知名的小花?

《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普希金致大海范文第3篇

自美国财务学者希金斯1建立企业可持续成长财务模型(Robert.C.Higgins 1977)后,该模型被广泛用来编制财务计划、分析企业成长和企业估值。不少学者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2。但是,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许多假设与实际不符,在企业成长研究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局限性。要防止该模型的乱用对公司决策、理财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地分析该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用价值。

一、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理论渊源

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SCP范式。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经济思想往往以完全竞争为假设,认为一个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外部供求关系决定了企业的成本、收益及价格,这种经济思想影响着对公司理财环境的基本判断和假设。传统公司理财理论笃信资本市场有效原则,认为公司要慎用“创造性的会计处理”,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所有高收益的投资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公司从长远来看必然获得平均收益,不可能持续高速成长。

以垄断竞争为前提的产业组织理论也有类似的结论。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构造了一个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为分析框架的SCP范式。其早期研究结论是,卖方集中度、进入条件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决定了产业内企业的绩效水平,产业环境变量影响企业的成长速度。

这种从企业外部市场和产业环境出发解释企业效率的经济理论产生了相应的企业战略理论。迈克尔·波特用“潜在的进入者”、“与购买方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等五种因素来解释企业的收益能力,主张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获得垄断利润,认为行业吸引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和成长速度。

上述经济学思想和企业战略研究的结论,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单个企业对于市场是无能为力的,企业的运营效率、资本结构、收益水平甚至股利分配都受环境的制约,为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假设及其变形

希金斯静态的可持续成长的最初模型基于以下各种假设:在一个稳定的行业环境下,企业的资产存量和销售额之间将保持一个稳定的百分比;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这些反映资本结构的指标调整空间不大,销售净利率和股利支付水平相对固定。公司不发行新股,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主要靠收益留存。

为了更好地探讨希金斯及其后续的各种成长模型,本文对使用的符号做出如下约定:用S代表销售额,△S代表销售成长额;用Z、F、Q、p、e分别代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率;用0和1作为下标定义上期和本期的各项指标。

在希金斯的各种假设成立的条件下,企业销售成长速度必然等于资产存量的成长速度,等于负债的成长速度,等于所有者权益的成长速度,而且该成长速度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可持续成长率=资产销售百分比×期初权益期末资产乘数×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率

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上述模型中“期初权益期末资产乘数”经范霍恩变形为“期末权益期末资产乘数”。其计算原理简单列示如下:

假设可持续成长速度用v来代表,则根据(1)式可知,根据(2)式进行变形

无论是希金斯还是范霍恩的可持续成长模型,都试图说明当不存在技术冲击、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各种竞争力量处于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个潜在的稳定的成长速度即可持续成长速度,该速度是可以估计和预测的,这些结论正是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波特的“五因素”理论的基础上。

三、可持续成长模型的动态化尝试

希金斯的可持续成长模型及范霍恩用期末权益重新计算的可持续成长的模型,都是以静态均衡为假设,都把企业视作供求总量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假设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净利率、股利政策、资产管理效率是均质的。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企业风险急剧成长,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上述假设显得越来越脱离实际,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1。

很多学者对静态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放松模型中各种假设,比如在新股发行、资本结构变化、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比率改变等情况下,进一步推算企业可能达到的动态可变的成长速度。

范霍恩考虑了发行新股和股利政策变化对财务比率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发行新股是筹集自有资金的基本方式,利润留存并不是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唯一渠道。此外,公司的股利政策也不一定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的政策,还有其他股利政策可供选择。在这些条件下,范霍恩通过一个新的模型用来说明企业可以达到的成长速度。其模型的推导过程可以简化如下:

现在定义△Q为新股发行筹资金额,D为支付的股利,P1为销售净利率,Q0、Q1和S0、S1分别为基期和计划期的所有者权益和销售额。

该公式可以给出在发行新股、股利政策、资产销售百分比、计划期末权益乘数等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达到的成长速度。该成长速度是一个动态的成长速度。但由于该速度以基期的销售额S0为基础(见公式的分母),即使企业的资产销售百分比和权益乘数不发生变化,发行股票和股利支付非常稳定,该速度也不是唯一的成长速度,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难以称之为可持续成长速度。

我国的管理学者2也对动态成长速度进行了研究,在假设企业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新股发行和原股本数额保持一定比例的情况下,得出的动态成长速度为(推导过程略):

其中的θ1和e1分别为计划期新股发行占原股东权益的比例和收益留存比率。该公式和范霍恩的动态公式存在相同的问题,即这样的成长速度不能称为可持续成长速度,不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期性。反过来说,上述计划期末的各项指标如资产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等实际上是企业销售增长的结果,把其作为独立变量倒算成长速度,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

四、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主要缺陷及弥补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我们得出结论,即动态的可持续成长模型可能是不存在的。所谓可持续成长速度一定是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能够保持的唯一成长速度,具有持续性。只有这样,才便于对企业成长进行长期预测,对企业价值和现金流量进行评估。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只能是静态的。

希金斯静态可持续成长模型有着严格的条件假设,当这些条件不满足时,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要相当慎重,希金斯静态模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它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静态均衡模式为基础,隐含着完全竞争、充分信息、行业进出壁垒很低等假设,认为企业在资本结构、股利政策、销售净利水平、资金周转方面存在临界点,企业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速成长,这是非常主观的,也和目前主流的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相矛盾,难以得到大多数企业家和管理学者的认可。

希金斯模型以企业效率、资本结构、留利水平等变量作为独立变量,认为企业效率和企业资本扩张的规模决定企业的销售规模,尚停留在以资本能力、生产能力决定销售能力的以产定销的“福特”阶段。其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的销售成长速度受市场制约,销售变量先于销售净利率、资产运营效率等参数形成,所以,这种用资产管运营效率、销售净利率指标反过来解释销售成长速度的模型通常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而不适合于进行预测。

希金斯静态模型用期初或期末资产销售百分比来代替资产运营效率,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混用,很不精确,特殊情况下可能得出荒唐的结论。

下表给出了某企业历年的销售额及期初期末的资产规模。

从上表的计算可以看出,用期初资产销售百分比来代表资产周转率每年都是0.25,但是如果用销售额除以资产平均余额计算出各年的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6,0.38,0.31和0.29。说明两者存在较大的出入。

希金斯静态模型中借用了财务预测中经常使用的资产销售百分比这一指标,该指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传统财务教科书上介绍的用销售百分法进行财务预测,一般是通过计算期末各项资产占当期销售额的比重,划分敏感资产和敏感负债,估计留存利润的变化,然后确定外部资金的需要量。这种预测方法,存在着销售额流量指标和期末资产存量指标不可比的问题,特别是当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存量发生较大变化时,这种预测容易出现误差。实际上,把销售额和资产增加额这样一对流量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的资金需要量则更为科学。

通过上表的计算,我们也可看出,资产销售百分比不变,不代表资产周转率不变,更不能说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不变。

弥补此明显的缺陷,可以资产周转率不变为前提,推算企业的成长速度。

由于资产周转率不变不意味着期末资产销售百分比不变,所以,销售成长速度和资产成长速度出现分化,销售成长速度受期初销售额的影响,而资产成长速度仍取决于资本结构、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率和资产周转率。具体推算过程如下:

仍然维持希金斯在不发行新股、权益乘数不变、销售净利率不变、收益留存比率不变等假设,用资产周转率不变这一假设取代期末资产销售百分比不变这一假设。

设资产周转率不变,则

这样得出的销售成长速度和基期的所有者权益和销售额都有关。所以,在资产周转率不变的假设下,销售成长速度并不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当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比率都不变时,资产成长速度是唯一的、可持续的、稳定的成长速度,可以称为可持续成长速度。

在企业竞争环境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下,该公式可预测企业资产的变化,有助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和预测。该公式可看作对希金斯静态可持续成长模型的一种修正和弥补。

五、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应用价值

如前所述,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可以变换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尽管许多财务学者对该模型特别是静态公式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经过改造的希金斯静态模型仍能够清楚地说明,影响企业成长的四个因素是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和收益留存比率。上述四个指标的提高都是有边界的,可持续成长速度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具有收敛性。

客观来看,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取决于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非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其周转速度,取决于其采用的折旧方法和摊销方法,是相对稳定的。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主要取决于信用条件、信用水平、结算条件、结算制度以及决定生产周期的装备工艺水平,在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和结算方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同行业各企业的资产的周转速度虽然有所差异,但总体是高度收敛的。资产周转速度更多的取决于社会信用环境和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企业在提高资产周转速度方面是有边界的。

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取决于销售毛利率和其他期间费用的单位产品分摊情况,在原材料价格、工资水平、单位产品期间费用分摊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高同样是有上限的。

企业的权益乘数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要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市场销售量发生波动时,同一产业的各个企业都要随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收益留存水平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股利分配制度的制约,可操作的空间也在变小。

所以,在正常的竞争条件下,龙头企业往往具有示范效应,行业内各企业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销售模式等出现趋同化的现象。企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率和资本结构都存在上下调整的边界。通过可持续成长模型推算的可持续成长速度与行业平均成长速度对比,可用来判断和预测企业的成长速度是否是可行的和可持续的。

可持续成长模型所提出的四个因素,从另一个方面给出了落后企业改进自己的绩效水平的途径。对于以持续成长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该模型也给出了保持成长的四项措施即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增收节支提高销售净利率、适度负债以及采取稳定合理的股利政策。

可持续成长的动态模型从动态角度给出了企业销售增长速度和其它四个变量的关系,任何一个变量都要靠其他四个变量作为支撑,这在企业预算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该公式可以和杜邦分析体系结合在一起,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销售成长速度这一变量,估算为实现股东权益报酬率这一目标所需要的销售净利率,根据销售净利率进一步估算出对销售成长的要求。希金斯本人强调了其可持续成长模型在企业筹资、预算、坏账风险判断等方面的作用1。

企业家在进行长期投资和筹资安排时,不得不对未来进行假设和判断,虽然这种假设和判断的误差可能很大。但正像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所说:“虽然计划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是如果没有计划,组织的工作则往往会陷于盲目或者靠碰运气过日子”6。所以,虽然很多学者基于希金斯可持续成长模型的局限性得出了要慎用的结论,但决不意味着该模型的无用或者弃之不用。

参考文献:

[1](美)罗斯.s.A.,等著. 吴世农,等译. 公司理财[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樊行健,郭晓. 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的重构研究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7(5).

[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力克著. 管理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普希金致大海范文第4篇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1.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文中看包含哪些含义?(5分) 12.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描写了宁静的清溪,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13.文章从第6自然段起用较长的篇幅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6分) 14.第7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6分)

普希金致大海范文第5篇

一、历来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评价

1、孔子评《诗经》

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他强调学习《诗经》要学以致用。他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诗经》,可见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后人对孔子的话的曲解,主要是在孔子对“郑声”的评价上作文章。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实孔子所谓的韶、武、郑声,都是指音乐。“韶”指舜时候的音乐,“武”指周武王时候的音乐,“郑声”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他认为郑国的音乐不好,并没有说郑国描写的爱情的诗篇是“淫诗”。孔子之后一直到秦汉,评论家的看法基本与孔子一致。

2、《毛诗序》中的《诗经》

汉末的《毛诗序》杂糅了秦汉以来关于郑卫之音的说话,但对《诗经》中描写爱情、婚姻的诗作了很大的曲解,对后世的《诗经》研究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后妃,指周文王的妻子太太姒,说她“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这是对《关雎》之义的曲解。《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也是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诗,她描绘了一个上层青年男子对意中女子的爱慕和追求,及其想象与那美丽女子结为伴侣时的情景。说其是后妃之德,实在是有点牵强附会,歪曲了《诗经》中的爱情的本来面目。

3、朱熹眼中的《诗经》

南宋的朱熹,他虽然抛弃了一些前人的羁绊,但他比《毛诗序》中对爱情、婚姻诗的解说更牵强附会。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只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4、明清以来对《诗经》中情诗评价的改观

明清以来,有些研究《诗经》的学者,他们虽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们开始对南宋时期那种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概视为“淫诗”加以排斥感到不满。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已开始把郑、卫之音与郑、卫之诗歌分开,从而给予了《诗经》中的情诗以肯定评价。由于他们世界观的局限,他们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写爱情的诗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归于“淫诗”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杨慎、戴震、陈启源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驳斥了将《诗经》中的情诗诬为淫诗的观点.到现在,人们对《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的评价已经逐步趋于客观化了,恢复了这些作品的本来面貌。《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示给了我们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突出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还原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诗经》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思想,是最纯朴的思想。《诗经》时代的情感是真挚的、纯真的、山花烂漫的、天真无瑕的,正如歌德所描绘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诗经》时代有少年对在水一方的女孩的思慕,但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永远让河边的少男怅惘若失。《诗经》的情感是纯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简单明了,酣畅淋漓。正是因为《诗经》是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的思想的表达,因此后期的经学家、道学家批判为蛊惑之词,而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

二、《诗经》中情诗的分类

1、描写恋爱生活的诗

古代的劳动人民自春天到夏历十月为农忙时期,这时人们集中在野外,从事耕作。在春耕之前的二月到三月初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也允许男女青年进行恋爱活动。青年男女到郊外踏青休憩,参加盛大集会,男女在自由接触中就可以表达真挚的爱情,以求进一步结合。他们的情歌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唱出来的,这种描写恋爱生活的诗往往写得浪漫欢快,直接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喜悦和向往。如《郑风》中的《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该诗写得浪漫不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这篇诗写得很大胆,也很率真,说明诗人心中并无对封建礼教的顾忌。《诗经》中还有许多是描写男女青年的纯真的恋爱生活的诗篇,如《邶风·静女》、《郑风·溱侑》等。

2、描写相思之苦的情诗

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大都是十分真挚、坚贞的,因此往往会造成相思之苦,《诗经》中有一部分爱情诗即是抒写热恋男女的相思之情,这类诗写得真挚而情意绵绵。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写的是一个男青年的真挚爱情与相思之苦,一个男青年在河边见到一个心爱的姑娘,于是便整天痴心地想她,睡梦里也追求着她,以致于翻来覆去整夜睡不着觉,最后如痴如狂地想到与她结婚。写男或女相思或单恋的,还有《周南·汉广》、《秦风·蒹葭》、《郑风·子衿》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3、反抗礼教压迫的情诗

爱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风顺,往往遇到漩涡和暗礁、惊涛与骇浪,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时封建礼教控制的社会,家庭的反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是主要的阻碍。如《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一篇抒写一个女子由于受到家长的阻挠,人言的摧残,不敢表露爱情,害怕情人到来的诗歌,揭示了一个少女在爱情上内心的痛苦、矛盾及冲突。反映了自由恋爱受到礼教限制的痛苦。女主人公由于怕“父母”之言而不敢与情人幽会,说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的阻力很大。第

二、三章诗句里,提到“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说明当时已存在一种反对恋爱自由的社会舆论。这个女子的痛苦歌声,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4、弃妇的怨诗

在礼教的压迫下,妇女还常常被喜新厌旧的丈夫遗迹,因此在《诗 经》中还有一些是描写弃妇被遗迹的过程及怨恨,弃妇诗是情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如《卫风·氓》就是弃妇诗中的名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一开始写一个女子与一个看起来善良忠厚的男子相爱,经媒妁之言后结为夫妻。但女子在过了三年的贫苦生活后却受到了丈夫的无情抛弃。诗人痛心地把弃妇比作陨落的桑叶儿,说明三年的贫苦生活的煎熬,使她失去了青春美貌。当女主人发现自己上当被抛弃后,她不仅伤心、悔恨,而且愤怒地指责丈夫的忘恩负义,表现了她坚强的敢于反抗的性格。但当时礼教的统治日益加强了,她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支持,连自己的兄弟也报着嘲笑的态度,说明她的悲剧,正是自由恋爱与礼教冲突的结果。与《卫风·氓》有同样题材的弃妇诗,还有《邶风·谷风》、《陈风·墓门》、《王风·中谷有推》等,这些诗都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弃妇形象,从不同角度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参考书目:

《诗经选》,余冠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诗经集转》,(宋)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诗经直解》(全二册), 陈子展撰,,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 《诗经今泽今注》,杨任之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 《诗经》, (宋)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1987.3 《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12 《诗经译注》, 程俊英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2 《古代文学研究集》,余冠英等,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2 《诗经新注全译》(增订本),唐莫尧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出版。 《论语章句集注》,朱熹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论语注》,康有为注,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论语新解》,钱穆,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论语译注》, 杨伯俊 ,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论语今读》李泽厚, 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中国文学史略作业

学生姓名:刘洪柱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上一篇:羽毛球赛制范文下一篇:市场经济一般特征范文